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世界性经济问题,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货膨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要研究通货膨胀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通货膨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货膨胀的意思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为物价直升变动”

3、美国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对通货膨胀下了如下定义:“通货膨胀是一个份格持续上升的过程” 。

将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各种定义综合起来,可将通货膨胀的定义概括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的和持续的上涨过程。这一定义有以下两个要点:(l)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即全社会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局部性的或个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之为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时期,季节性、暂时牲或偶然性的物价上涨不能视之为通货膨胀。西方国家用来测窿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份指数一般有三个:

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该指数是根据家庭消费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物价指数。这一指数的优点是资料容易搜集,公布次数较频繁,因而能及时地反映影响社会公众生活费用的物价趋势。缺点是该指标所包括的范围较窄,不能够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2、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该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变动状况的物价指数,故又称为生产者物价指数,这一指数的优点是能较灵敏地反映厂商生产成本的变化状况,缺点是没有将各种劳务包括在内。

3、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ross National Product deflator),该指数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某国1997的GNP按当年的现行价格计算为11300亿元,而按1996固定价格(或基期价格,即以1996年为100)计算则为6890亿元,则1997年的GNP物价平减指数为11300/6890×100%=164%。也就是说,1997年与1996年相比,物价上涨了64%。GNP物价平减指数的优点是其所包括的范围广,除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因而它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但编制GNP物价平减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一般只能一中公布一次。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效应及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现代经济学根据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而将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需求垃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 Pull Inflation)是指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超过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所造成的过剩需求拉动了物价的普遍上升。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是一种最常见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度增加以致需求过剩而产生的,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的结果。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下图加以表示:

在下图中,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社会总供给曲线AS可按社会的就业状况而分成三个阶段:水平、向右上方倾斜和垂直。

1、总供给曲线呈近似水平状态,这意味着供给弹性很大,这是因为这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失业,故总供给的增加能力很大。当总需求从AD1增至AD2时,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而物价上涨较小。

2、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这意味着社会上闲置的资源已很少,故总供给的增加能力也较小,此时为扩大产量而增加的需求会促使产量和生产要素资源价格的上涨。因此,当总需求从AD2增至AD3时,国民收入虽也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同时物价开始较快上涨。

3、总供给曲线垂直,表示社会的生产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即不存在任何闲置的资源,Y4就是充分就业务件下的国民收入,这时的总供给曲线也就成为无弹性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当总需求从D5进一步提高时,只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关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原因,传统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因素即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是导致总需求过剩,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这称为货币需求论。而凯恩斯主义则认为总需求的过剩是由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实际因素过度增加所引起的,这种思想又称为“实际需求论”。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需求方面。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工资、租金、利润以及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生产成本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对市场价格具有操纵力量的团体(如工会、垄断企业以及像石油输出国组织这样的国际卡特尔)。例如,当工会迫使厂商提高工资、并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而物价上涨后,工会又会要求提高工资,对物价又产生压力(这称为工资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又如,当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时也会导致物价的普遍上涨(这又称为利润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再如,当国际卡特尔(如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其所控制的产品(如石油)价格时,也会导致国际卡特尔组织以外的国家的通货膨胀(这可称为进口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可用下图解释。在图中,横轴同样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Y3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最初,社会总供给曲线为AS1,在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的格提高,生产成本上升,使总供给曲线从AS1上移至AS2,给果,在国民收入下降,国民收入之所以下降是因为生产成本提高以后会导致失业增加,从而引致产量的损失,物价水平却上升。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旨在说明,在整个经济还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的原因,这种理论也试图被用来解释“滞胀”现象。

三、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台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导致的。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是很难分清的,因此他们反对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拉上”或“成本推进”类型,认为通货膨胀即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通货膨胀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度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会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因而转化为成本(工资)推进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可从成本方面开始,如迫于工会的压力而提高工资等,但如果不存在要求货币收入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过程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工资上升会使失业增加或产量减少,结果将会使“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过程终止。可见,“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总之,长期性的通货膨胀过程是由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四、结构型的通货膨胀

结构型的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

即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它部门,而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了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涨,而需求减少了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二)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英国的萨尔沃教授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所决定的,结果,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便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就造成服务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

(三)小国型通货膨胀

挪威经济学家奥德·奥克鲁斯特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创立了著名的“小国开放模型”。所谓“小国”不是根据国土和人口因素而言的,而是指该国在世界市场上只是价格接受者,而不能决定商品的国际价格。“小国开放模型”所要研究的是处于开放经济中的这样一个“小型国家”如何受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这个模型将一国经济划成两大部门,一是“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制造加工业等;二是“非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服务业、建筑业等。由于小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因此,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结果也会使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相应上涨。一旦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上涨后,非开放经济部门也必然会向开放经济部门看齐而提高工资,结果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必然随之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小国”全面的通货膨胀。

(四)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观点是由产生于拉丁美洲的结构主义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结构主义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业、外贸和政府部门具有的制度性的刚性(Institutional Rigidities),使物价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起上涨。他们认为:

第一,在农业部门,由于存在着过时的土地所有制,限制了农业投资的增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农业生产结构僵化,导致农业生产率及供给弹性低下,结果农业部门所生产的农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及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使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农产品价格是一种基础价格,其上涨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它又会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上涨;

第二,从理论上来说,对农产品的过度需求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来加以解决,即通过出口工业品来换取农产品。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外贸部门(尤其是出口部门)生产率也十分低下,进出口结构很不合理,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贸易条件十分不利,再加上出口部门供给弹性不足,致使出口增长十分缓慢;另一方面,进口又以资本品及中问投入品为主,这些进口品是维持国内生产及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而为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就必须大量增加进口。这样,出口收入的增长便赶不上进口支出的增加,结果势必导致国际收支的逆差。在这种情况下,本币的贬值就不可避免。而本币贬值以后,进口品的国内价格就会立

即上升。在进口需求呈刚性的情况下,进口品的价格上涨就会推动国内生产成本和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三,在政府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故税收体制以间接税为主,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很小,而间接税税收的收入弹性很低,其税收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时,由于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又必须不断扩大支出(特别是投资支出)以推动经济的增长,结果形成越来越大的结构性财政赤字,面这种财政赤字最终势必以增发货币的形式来加以弥补,这样,通货膨胀就会接踵而至,等等。

以上这各种复杂的结构性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从总体上推动了一般物价水平普遍的和持续的上涨。

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现代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或经济效应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大致有“促进论”、“促迟论”和“中性论”这三种不同的意见。

1、促进论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增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育费兰克斯、西尔斯及萨尔沃等人,其理由是:(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的提高一般快于工资的提高,结果导致实际工资降低,厂商的利润增加,这样就会刺激厂商扩大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在货币经济中,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高收人阶层(即利润收人阶层)而不利于低收入阶层(即工资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由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促使社会储蓄率的提高,这就有利于经济增长。(3)通货膨胀实际上是货币发行者(即政府部门)从货币持有者(即私人部门)手中获得收入的过程。因为在人们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获得对一部分商品或劳务的支配权,这实质上是政府向所有货币持有者征税(货币税或通货膨胀税),从而使政府收入增加。如果政府将所获得的这种通货膨胀税收收入用于投资,则将提高社会的投资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这派学者就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

2、促退论

“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不仅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损害经济的增长,这是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促退论”者认为,由于以下原因,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低效率和阻碍经济增长:

(1)在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去了其应有的调节功能,这就往往会促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经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严重浪费,使经济效率大大下降。

(2)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它降低工薪阶层险实际收入水平和储蓄价值,因此公众都不愿以货币的形式进行储蓄,以免遭受经济损失。在预期物价会进一步上涨的心理支配下,公众势必为避免将来物价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储蓄而增加目前消费,这就会使社会储蓄率下降,从而使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下降。

(3)通货膨胀会动摇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并促使人们更多地持有那些价格随通货膨胀不断上涨的实物资产、囤积货物、抢购黄金、外汇以及各种奢侈品、或从事房地产等投机活动,而不去从事正常的生产性活动,结果将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增长。而且,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下,人们会放弃货币,而用实物作为交易媒介,这会使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从而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

(4)如果本国通货膨胀长期高于外国,则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并刺激进口的增加。本国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外国,还会促使人们将国内储蓄转移到国外,这样就势必导致本国国际收支的逆差,并使黄金和外汇外流,从而绘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此外,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一定限度,便会产生预期作用,造成物价与成本螺旋式地上涨,从面有可能演成累积性的恶性通货膨胀,这种恶性的通货膨胀甚至有可能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崩溃。

3、中性论

“中性论”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它是“中性”的。同“促进论”和“促退论”相比,持“中性论”观点的学者并不多,其理论依据似乎还比较模糊和牵强,故人们一般主要讨论“促进”和“促退”两种效应,也即通货膨胀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综合以上观点,并根据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是弊多利少。

六、通货澎胀的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此西方各国都在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一样,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以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运用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有以下几种方式:(l)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减少,从而使其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2)削减财政支出,以平衡预算、消除财政赤字,从面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3)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开支,从而起到抑制个人收入增加的作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要是从需求方面来抑制通货膨胀的。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棗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

(1)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这种指导线是由政府规定在一定年份内允许总货币收入增长的一个目标数值线,即根据估计的平均生产率的增长,政府当局估算

出货币收入的最大增长限度,而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应等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不允许超过。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经济中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成本的稳定,因而预定的货币收入增长就会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但由于“指导线”在原则上不能直接干预,而只能说服,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2)强制性措施,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硬性规定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冻结在某一既定水平上。

(3)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棗物价的增长。如果工资和物价的增长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奖励,如果超出政府规定的界限,就以增加税收作为惩罚。

4、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一般被当作是一种适应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所谓收入指数化就是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随物价格数的变动而作出调整,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井减轻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分配不均问题。很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缓解通货膨胀对收入阶层的损失,但并不能对通货膨胀起多大的抑制作用。

5、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它主要是通过改善劳工市场的运行,消除劳工市场的不完全性,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克服结构性的失业,以谋求降低与任何一定的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力政策只是医治通货膨胀的辅助剂,其目的旨在防止失业并发。人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对劳动者进行重新训练,提供有关劳工市场的信息和加强就业指导,指导和协助失业者寻找工作,增大劳动者在地区间职业方面的流动性,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低的部门以扩大就业,由政府直接雇佣私人企业不愿招雇的非熟练工人,让他们在从事对社会有利的事业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就业能力,等等。

6、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一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例如,当国外发生通货膨胀,将使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本国货币币值升值。这一方面使本国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从而有利于恢复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另一方面,本币升值还将使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下降,从而可以隔绝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物价的影响。(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7、其它政策

除以上政策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1)增加有效供给。即供应政策这是一种长期的反通货膨胀的措施。在西方,这主要是以拉弗为代表的“供应学派”的观点。“供应学派”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即忽略了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来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在供应方面加制通货澎胀为主要措施有:a.减税。使企业和个人的税后净收入增加,以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促使生产力的提高和供给的增加,这样就可抑制以至消除因供给不足所造成的通货膨胀。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这一方面可削减政府财政赤字,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杜绝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心理,促使人们更多地工作,从而使失业减少。

(2)反托拉斯和垄断行为

这种政策主张认为,当通货膨胀是由于那些垄断性行业部门中操纵价格上涨而引起时,一种可能的纠正办法就是把那些较大企业划分成为较小的企业,以便增加竞争。

(3)实行币制改革

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己达到难以扼制的状态,而上述任何一种反通货膨胀措施都不能使情况好转,政府还在被迫不断地发行货币,整个货币制度已经处于或接近于崩溃的边缘时,那么唯

一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实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废除旧货币,发行新货币,并对新货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币制改革还必须同时辅以其它措施。

第三节 失业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失业及其分类

失业(Unemployment)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就业者和失业者总和,称为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一般说来,失业按其原因大体可分几类:

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一个变化着的经济中,消费者的偏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而使某些行业衰退,产生过剩劳动力;另一些行业新兴,需要大量增加劳动力,但劳动者从一种职业或一个行业流向另一种职业或另一个行业会因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和居住地区等原因而出现困难,从而造成暂时的失业,尽管同时存在着职位空缺。摩擦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加快而有增大的趋势,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摩擦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

2、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对劳动的需求有季节性,在需求淡季时,就会存在失业。由于过度就业与失业并存,所以季节性失业也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失业。

3、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在经济衰退时期,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下降,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使部分工人失业,这种失业是和经济的周期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它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人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即人们收入下降,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周期性失业情况较严重。

4、需求不足型失业(demand deficient unemployment)。凯恩斯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即失业人数超过了以现行工资率为基础的职位空缺,由此产生的失业便是需求不足型失业。另一方面,如果需求的增长速度慢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由此产生的失业可称为增长不足型失业。

上述的周期性失业和增长不足型失业都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的两种类型。但周期性失业是需求的短期下降造成,而增长型不足则属需求长期跟不上劳动力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些都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按照新古典学派的见解,工资水平是有弹性的,它能调节劳动市场的供求,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会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使劳动的供给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增加,由此而消除需求不足型失业,所以他们不承认存在这类失业。

5、技术性失业(technical unemployment)指由于技术进步,或采用了节约劳动的机器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资本代替了劳动,从而造成工人失业,而且他们原有的劳动技艺要转移到其他行业是很困难的,因此造成失业。这种失业是为经济进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6、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指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特点也是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结构性失业与技术性失业有部分重迭,但除技术进步排挤劳动力之外,国际竞争、非熟练工人缺乏培训、消费习惯改变、政府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磨擦性失业也有差异,两者共同的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但结构性失业更强调的是空缺职位所需要的劳动技能与失业工人所具备的劳动技能不相符合,或空缺职位不在失业工人所居住的地区,或失业工人无力支付昂贵的培训费用和迁移费用,因此,尽管失业工人能够获得劳动市场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但无法填补空缺的职位。

7、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不愿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在西方不被看作真正的失业。凯思斯提出与此相对的失业是非自愿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因而这种失业是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而消除的那种失业,这种失业与需求不足型失业是一致的。

二、失业的衡量

确定了失业的含义之后,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来测定失业,以便于衡量一个经济社会的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尽管西方国家官方统计的失业状况分为若干种类型,但人们关心的是非自愿失业的程度。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必然存在的,这两种失业同劳动力的比率称之为自然失业率,它被认为是正常的失业现象。因此,实际失业应是需求不足型失业,而当需求不足的失业为零时,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经济产出量被称之为“自然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

教材中介绍了美国劳工统计局关于美国失业率的统计方式,可参考这些方法了解失业率最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另外,由于失业在全体公民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可以按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区间等不同的劳动力类型来确定失业率。

需要注意的是,失业率的计算虽是经过复杂的统计计算出来的,但仍有其局限性。首先,凡被支付了报酬的工人都被统计在就业者之中,而不能明确地区分是否是全日制工作还是打短工。例如。一个每周工作15小时的工人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人在计算失业率是没有办法区分的。这样,在统计中忽略了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低估了实际的失业率。第二、在这种估计计算当中还存在劳动者未能充分利用其技能的问题。例如。一个高级专家,由于经济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只是在做简单的工作,实际上他处在一种半失业状态之中。这样也可能低估失业率。第三,劳动者可能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而虚报、谎报就业状况谋取好处,骗取失业救济金等等,这都可能导致计算的不难确。

三、失业的代价

失业会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损失,这就是社会和个人为失业而付出的代价。失业率高会使社会损失很多本来应当并且能够生产的产量。

1、产量损失

奥肯法则指出,失业率每提高1%,实际产量会损失2.5%。一个社会为失业付出的代价可以这样估算:假定某年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为4%,则在这样失业率水平时社会应当生产物产量就是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然后把该年每一季度的实际产量与此产量相比,看一看是差多少,就计算出损失的大小。这些损失的产量本来是应当生产出来的,因为存在失业就没有生产出来。当然,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是可以留给将来用的,但失业中浪费的劳动力是永远丧失了。

2、劳动者损失

失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造成了损失。他们失去了本来用劳动可以换得的收入。失业津贴虽然会减轻他们一点这方面的损失,然而毕竟弥补不了这种损失。而且对社会来说,失业津贴也是从有工作的家庭和企业所纳税金中筹得的,因而,失业津贴也是加绘社会的负担。

失业工人及其家庭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因失业而下降,因而他们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摧残。在失业率很高时,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影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根据调查认为,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即失业问题尖锐时,心脏病,酒精中毒,婴儿死亡,精神错乱,虐待儿童以及自杀的比率都会上升。为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总成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几乎在任何时期都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要注意,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也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中,永远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有关充分就业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曾提出几种说法。凯思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即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还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就已实现了充分就业。

与充分就业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它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高低与通货膨胀率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要确定一定时期中自然失业率的大小比较困难,因为它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并且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技术进步的速度,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获取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费用和寻业的成本都将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大小。

货币主义提出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在于反对凯恩斯“非自愿失业”的提法。他们认为,在排除了垄断的劳动市场上,工资是有弹性的,劳工有流动性,供求信息也较易获得,因而所有有劳动技能并愿意就业的人迟早会获得工作,失业是摩擦性的或结构性的,这种失业是不能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而消除的。

第四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交替

一、菲利普斯曲线

凯恩斯主义的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的形态表明,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然而又接近充分就业时,存在一个“准通货膨胀”的区域,这时提高总需求水平,一方面会提高总产量和就业水平;另一方面也会使物价上升。然而,提高总需求水乎究竟是对提高总产量和就业水平作用更大,还是对提高物价水平作用更大,物价水平上升究竟与就业有无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部分理论,西方经济学是通过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的。围绕这一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1958年,当时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ips)通过整理英国1861-1957年的近一世纪的统计资料,发现在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ΔWt=f(Ut)

ΔWt表示t时期的货币工资增长率,Ut表示t时期的失业率。二者具有负相关的函数关系。 把这样一种关系用曲线的形式反映出来就是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图中横轴表示失业率,左面的纵铀表示通货膨胀率,右面的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在图中,菲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表明货币工资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高,反之亦然。

失业率所以与货币工资上涨率成负相关,在于货币工资上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而失业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的一个负指数,对劳动的需求越是超过供给,失业率越低,由于存在超额需求,雇主之间的竞争会驱使货币工资率上升。反之,失业率越高,劳动市场上越是供过于求,货币工资率上涨就越少。

菲利普斯曲线本来只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上涨率之间的关系,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也是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他们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那种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就低;反之亦然。当然,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上涨率并不是同一的,两者的差额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或实现充分就业;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物价,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但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交替是有限度的。失业或通货膨胀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混乱,也使经济无法承受。比如,政府认为失业率或通货膨胀率超过4%,社会就无法接受了,那么这4%的失业率或通货膨胀率就成为一定时期社会所能承受最大极限,被称为“临界点”。上图中阴影部分区域就是临界点以内的区域。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临界区内。

菲利普斯曲线与标准的凯思斯理论是有差异和出入的。标准的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两者是不会并存的,在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增加总需求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在充分就业后再增加总需求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菲利普斯曲线却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可以并存,两者为负相关关系,可以此消彼长,只有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才不会并存。

二、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

70年代以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交替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了,表现为:只有用比过去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才能把失业率降到一定的水平,这可以从下图中看出。图中有两条菲利普斯曲线,PC2为移动之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菲利普斯曲线与上述临界点划出的区域已不能相交,这表明,现在无论怎样调控,都不能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控制在4%之内。这条向右上方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在于,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PC1(或称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预期为零时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通货膨胀连年上升,特别是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用高通货膨胀换取低失业率的话,就会形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如果通货膨胀已被预期到了,工人就会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以避免生活水平受通货膨胀侵蚀。凯思斯主义者认为,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依然表现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只不过现在的交替关系表现为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一定失业率。

三、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对于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会存在交替关系的原因,货币主义者认为,如果工资契约是在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厂商愿意扩大产量,增加就业。当工人们发现实际工资下降时,他们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但货币工资的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弗里德曼用适应性预期的概念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所谓适应性预期,指人们按以往的通货膨胀经历来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

按照适应性预期的理论,当工人发现物价上涨时,便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把相应的适应性预期放入工资合同,这样一来,厂商就不愿意增加产量和多雇工人了,失业率又回到原来水平;而政府为了降低失业率,采取了刺激性更强的通货膨胀政策,使工资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提高慢于物价上涨而再次愿意增加产量和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又存在交替关系,这在图上表现为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这种过程如不断持续下去,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必然越来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菲利督斯曲线,其形成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假定起先通货膨胀率为零,人们没有通货膨胀预期,经济运行在上图的a点。现在假定总需求突然增加(由于政府实行膨胀性政策等原因),使通货膨胀率上升。由于人们事先没有预计到

有通货膨胀,因此经济沿菲利普斯曲线PC1变动到b点,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这就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中的交替关系。

假定通货膨胀率不是突然上升,而是经常上升,则人们就会形成通货膨胀率预期。工人们会要求提高工资,假定要求名义工资上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同步,则企业会感到物价上升时工人实际工资没有降低,因而企业的雇工数又回到原来水平,失业率回复到原先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从而经济到达C点。现在,这时的通货膨胀率就成为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通货膨胀率,而原先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通货膨胀率是零(a点上)。如果这时政府再把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则经济沿第二条菲利普斯曲线PC2变动到d点,这时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如果这一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成为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人们就会把它纳人下一轮工资谈判中。一旦这样做了,企业劳动使用量又会回到原先的自然失业率水平。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就会形成a、c、e点相联的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联结每一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之点的一根曲线。在短期中,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然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没有交替关系。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世界性经济问题,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货膨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要研究通货膨胀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通货膨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货膨胀的意思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为物价直升变动”

3、美国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对通货膨胀下了如下定义:“通货膨胀是一个份格持续上升的过程” 。

将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各种定义综合起来,可将通货膨胀的定义概括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的和持续的上涨过程。这一定义有以下两个要点:(l)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即全社会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局部性的或个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之为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时期,季节性、暂时牲或偶然性的物价上涨不能视之为通货膨胀。西方国家用来测窿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份指数一般有三个:

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该指数是根据家庭消费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物价指数。这一指数的优点是资料容易搜集,公布次数较频繁,因而能及时地反映影响社会公众生活费用的物价趋势。缺点是该指标所包括的范围较窄,不能够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2、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该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变动状况的物价指数,故又称为生产者物价指数,这一指数的优点是能较灵敏地反映厂商生产成本的变化状况,缺点是没有将各种劳务包括在内。

3、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ross National Product deflator),该指数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某国1997的GNP按当年的现行价格计算为11300亿元,而按1996固定价格(或基期价格,即以1996年为100)计算则为6890亿元,则1997年的GNP物价平减指数为11300/6890×100%=164%。也就是说,1997年与1996年相比,物价上涨了64%。GNP物价平减指数的优点是其所包括的范围广,除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因而它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但编制GNP物价平减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一般只能一中公布一次。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效应及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现代经济学根据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而将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需求垃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 Pull Inflation)是指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超过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所造成的过剩需求拉动了物价的普遍上升。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是一种最常见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度增加以致需求过剩而产生的,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的结果。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下图加以表示:

在下图中,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社会总供给曲线AS可按社会的就业状况而分成三个阶段:水平、向右上方倾斜和垂直。

1、总供给曲线呈近似水平状态,这意味着供给弹性很大,这是因为这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失业,故总供给的增加能力很大。当总需求从AD1增至AD2时,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而物价上涨较小。

2、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这意味着社会上闲置的资源已很少,故总供给的增加能力也较小,此时为扩大产量而增加的需求会促使产量和生产要素资源价格的上涨。因此,当总需求从AD2增至AD3时,国民收入虽也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同时物价开始较快上涨。

3、总供给曲线垂直,表示社会的生产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即不存在任何闲置的资源,Y4就是充分就业务件下的国民收入,这时的总供给曲线也就成为无弹性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当总需求从D5进一步提高时,只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关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原因,传统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因素即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是导致总需求过剩,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这称为货币需求论。而凯恩斯主义则认为总需求的过剩是由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实际因素过度增加所引起的,这种思想又称为“实际需求论”。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需求方面。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工资、租金、利润以及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生产成本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对市场价格具有操纵力量的团体(如工会、垄断企业以及像石油输出国组织这样的国际卡特尔)。例如,当工会迫使厂商提高工资、并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而物价上涨后,工会又会要求提高工资,对物价又产生压力(这称为工资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又如,当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时也会导致物价的普遍上涨(这又称为利润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再如,当国际卡特尔(如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其所控制的产品(如石油)价格时,也会导致国际卡特尔组织以外的国家的通货膨胀(这可称为进口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可用下图解释。在图中,横轴同样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Y3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最初,社会总供给曲线为AS1,在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的格提高,生产成本上升,使总供给曲线从AS1上移至AS2,给果,在国民收入下降,国民收入之所以下降是因为生产成本提高以后会导致失业增加,从而引致产量的损失,物价水平却上升。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旨在说明,在整个经济还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的原因,这种理论也试图被用来解释“滞胀”现象。

三、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台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导致的。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是很难分清的,因此他们反对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拉上”或“成本推进”类型,认为通货膨胀即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通货膨胀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度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会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因而转化为成本(工资)推进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可从成本方面开始,如迫于工会的压力而提高工资等,但如果不存在要求货币收入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过程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工资上升会使失业增加或产量减少,结果将会使“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过程终止。可见,“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总之,长期性的通货膨胀过程是由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四、结构型的通货膨胀

结构型的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

即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它部门,而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了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涨,而需求减少了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二)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英国的萨尔沃教授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所决定的,结果,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便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就造成服务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

(三)小国型通货膨胀

挪威经济学家奥德·奥克鲁斯特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创立了著名的“小国开放模型”。所谓“小国”不是根据国土和人口因素而言的,而是指该国在世界市场上只是价格接受者,而不能决定商品的国际价格。“小国开放模型”所要研究的是处于开放经济中的这样一个“小型国家”如何受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这个模型将一国经济划成两大部门,一是“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制造加工业等;二是“非开放经济部门”,即产品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如服务业、建筑业等。由于小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因此,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结果也会使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相应上涨。一旦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上涨后,非开放经济部门也必然会向开放经济部门看齐而提高工资,结果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必然随之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小国”全面的通货膨胀。

(四)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观点是由产生于拉丁美洲的结构主义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结构主义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业、外贸和政府部门具有的制度性的刚性(Institutional Rigidities),使物价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起上涨。他们认为:

第一,在农业部门,由于存在着过时的土地所有制,限制了农业投资的增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农业生产结构僵化,导致农业生产率及供给弹性低下,结果农业部门所生产的农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及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使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农产品价格是一种基础价格,其上涨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它又会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上涨;

第二,从理论上来说,对农产品的过度需求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来加以解决,即通过出口工业品来换取农产品。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外贸部门(尤其是出口部门)生产率也十分低下,进出口结构很不合理,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贸易条件十分不利,再加上出口部门供给弹性不足,致使出口增长十分缓慢;另一方面,进口又以资本品及中问投入品为主,这些进口品是维持国内生产及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而为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就必须大量增加进口。这样,出口收入的增长便赶不上进口支出的增加,结果势必导致国际收支的逆差。在这种情况下,本币的贬值就不可避免。而本币贬值以后,进口品的国内价格就会立

即上升。在进口需求呈刚性的情况下,进口品的价格上涨就会推动国内生产成本和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三,在政府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故税收体制以间接税为主,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很小,而间接税税收的收入弹性很低,其税收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时,由于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又必须不断扩大支出(特别是投资支出)以推动经济的增长,结果形成越来越大的结构性财政赤字,面这种财政赤字最终势必以增发货币的形式来加以弥补,这样,通货膨胀就会接踵而至,等等。

以上这各种复杂的结构性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从总体上推动了一般物价水平普遍的和持续的上涨。

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现代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或经济效应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大致有“促进论”、“促迟论”和“中性论”这三种不同的意见。

1、促进论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增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育费兰克斯、西尔斯及萨尔沃等人,其理由是:(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的提高一般快于工资的提高,结果导致实际工资降低,厂商的利润增加,这样就会刺激厂商扩大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在货币经济中,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高收人阶层(即利润收人阶层)而不利于低收入阶层(即工资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由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促使社会储蓄率的提高,这就有利于经济增长。(3)通货膨胀实际上是货币发行者(即政府部门)从货币持有者(即私人部门)手中获得收入的过程。因为在人们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获得对一部分商品或劳务的支配权,这实质上是政府向所有货币持有者征税(货币税或通货膨胀税),从而使政府收入增加。如果政府将所获得的这种通货膨胀税收收入用于投资,则将提高社会的投资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这派学者就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

2、促退论

“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不仅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损害经济的增长,这是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促退论”者认为,由于以下原因,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低效率和阻碍经济增长:

(1)在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去了其应有的调节功能,这就往往会促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经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严重浪费,使经济效率大大下降。

(2)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它降低工薪阶层险实际收入水平和储蓄价值,因此公众都不愿以货币的形式进行储蓄,以免遭受经济损失。在预期物价会进一步上涨的心理支配下,公众势必为避免将来物价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储蓄而增加目前消费,这就会使社会储蓄率下降,从而使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下降。

(3)通货膨胀会动摇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并促使人们更多地持有那些价格随通货膨胀不断上涨的实物资产、囤积货物、抢购黄金、外汇以及各种奢侈品、或从事房地产等投机活动,而不去从事正常的生产性活动,结果将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增长。而且,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下,人们会放弃货币,而用实物作为交易媒介,这会使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从而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

(4)如果本国通货膨胀长期高于外国,则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并刺激进口的增加。本国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外国,还会促使人们将国内储蓄转移到国外,这样就势必导致本国国际收支的逆差,并使黄金和外汇外流,从而绘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此外,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一定限度,便会产生预期作用,造成物价与成本螺旋式地上涨,从面有可能演成累积性的恶性通货膨胀,这种恶性的通货膨胀甚至有可能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崩溃。

3、中性论

“中性论”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它是“中性”的。同“促进论”和“促退论”相比,持“中性论”观点的学者并不多,其理论依据似乎还比较模糊和牵强,故人们一般主要讨论“促进”和“促退”两种效应,也即通货膨胀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综合以上观点,并根据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是弊多利少。

六、通货澎胀的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此西方各国都在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一样,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以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运用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有以下几种方式:(l)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减少,从而使其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2)削减财政支出,以平衡预算、消除财政赤字,从面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3)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开支,从而起到抑制个人收入增加的作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要是从需求方面来抑制通货膨胀的。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棗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

(1)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这种指导线是由政府规定在一定年份内允许总货币收入增长的一个目标数值线,即根据估计的平均生产率的增长,政府当局估算

出货币收入的最大增长限度,而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应等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不允许超过。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经济中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成本的稳定,因而预定的货币收入增长就会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但由于“指导线”在原则上不能直接干预,而只能说服,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2)强制性措施,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硬性规定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冻结在某一既定水平上。

(3)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棗物价的增长。如果工资和物价的增长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奖励,如果超出政府规定的界限,就以增加税收作为惩罚。

4、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一般被当作是一种适应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所谓收入指数化就是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随物价格数的变动而作出调整,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井减轻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分配不均问题。很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缓解通货膨胀对收入阶层的损失,但并不能对通货膨胀起多大的抑制作用。

5、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它主要是通过改善劳工市场的运行,消除劳工市场的不完全性,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克服结构性的失业,以谋求降低与任何一定的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力政策只是医治通货膨胀的辅助剂,其目的旨在防止失业并发。人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对劳动者进行重新训练,提供有关劳工市场的信息和加强就业指导,指导和协助失业者寻找工作,增大劳动者在地区间职业方面的流动性,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低的部门以扩大就业,由政府直接雇佣私人企业不愿招雇的非熟练工人,让他们在从事对社会有利的事业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就业能力,等等。

6、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一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例如,当国外发生通货膨胀,将使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本国货币币值升值。这一方面使本国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从而有利于恢复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另一方面,本币升值还将使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下降,从而可以隔绝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物价的影响。(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7、其它政策

除以上政策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1)增加有效供给。即供应政策这是一种长期的反通货膨胀的措施。在西方,这主要是以拉弗为代表的“供应学派”的观点。“供应学派”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即忽略了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来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在供应方面加制通货澎胀为主要措施有:a.减税。使企业和个人的税后净收入增加,以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促使生产力的提高和供给的增加,这样就可抑制以至消除因供给不足所造成的通货膨胀。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这一方面可削减政府财政赤字,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杜绝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心理,促使人们更多地工作,从而使失业减少。

(2)反托拉斯和垄断行为

这种政策主张认为,当通货膨胀是由于那些垄断性行业部门中操纵价格上涨而引起时,一种可能的纠正办法就是把那些较大企业划分成为较小的企业,以便增加竞争。

(3)实行币制改革

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己达到难以扼制的状态,而上述任何一种反通货膨胀措施都不能使情况好转,政府还在被迫不断地发行货币,整个货币制度已经处于或接近于崩溃的边缘时,那么唯

一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实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废除旧货币,发行新货币,并对新货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币制改革还必须同时辅以其它措施。

第三节 失业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失业及其分类

失业(Unemployment)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就业者和失业者总和,称为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一般说来,失业按其原因大体可分几类:

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一个变化着的经济中,消费者的偏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而使某些行业衰退,产生过剩劳动力;另一些行业新兴,需要大量增加劳动力,但劳动者从一种职业或一个行业流向另一种职业或另一个行业会因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和居住地区等原因而出现困难,从而造成暂时的失业,尽管同时存在着职位空缺。摩擦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加快而有增大的趋势,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摩擦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

2、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对劳动的需求有季节性,在需求淡季时,就会存在失业。由于过度就业与失业并存,所以季节性失业也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失业。

3、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在经济衰退时期,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下降,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使部分工人失业,这种失业是和经济的周期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它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人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即人们收入下降,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周期性失业情况较严重。

4、需求不足型失业(demand deficient unemployment)。凯恩斯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即失业人数超过了以现行工资率为基础的职位空缺,由此产生的失业便是需求不足型失业。另一方面,如果需求的增长速度慢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由此产生的失业可称为增长不足型失业。

上述的周期性失业和增长不足型失业都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的两种类型。但周期性失业是需求的短期下降造成,而增长型不足则属需求长期跟不上劳动力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些都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按照新古典学派的见解,工资水平是有弹性的,它能调节劳动市场的供求,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会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使劳动的供给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增加,由此而消除需求不足型失业,所以他们不承认存在这类失业。

5、技术性失业(technical unemployment)指由于技术进步,或采用了节约劳动的机器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资本代替了劳动,从而造成工人失业,而且他们原有的劳动技艺要转移到其他行业是很困难的,因此造成失业。这种失业是为经济进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6、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指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特点也是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结构性失业与技术性失业有部分重迭,但除技术进步排挤劳动力之外,国际竞争、非熟练工人缺乏培训、消费习惯改变、政府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磨擦性失业也有差异,两者共同的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但结构性失业更强调的是空缺职位所需要的劳动技能与失业工人所具备的劳动技能不相符合,或空缺职位不在失业工人所居住的地区,或失业工人无力支付昂贵的培训费用和迁移费用,因此,尽管失业工人能够获得劳动市场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但无法填补空缺的职位。

7、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不愿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在西方不被看作真正的失业。凯思斯提出与此相对的失业是非自愿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因而这种失业是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而消除的那种失业,这种失业与需求不足型失业是一致的。

二、失业的衡量

确定了失业的含义之后,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来测定失业,以便于衡量一个经济社会的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尽管西方国家官方统计的失业状况分为若干种类型,但人们关心的是非自愿失业的程度。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必然存在的,这两种失业同劳动力的比率称之为自然失业率,它被认为是正常的失业现象。因此,实际失业应是需求不足型失业,而当需求不足的失业为零时,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经济产出量被称之为“自然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

教材中介绍了美国劳工统计局关于美国失业率的统计方式,可参考这些方法了解失业率最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另外,由于失业在全体公民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可以按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区间等不同的劳动力类型来确定失业率。

需要注意的是,失业率的计算虽是经过复杂的统计计算出来的,但仍有其局限性。首先,凡被支付了报酬的工人都被统计在就业者之中,而不能明确地区分是否是全日制工作还是打短工。例如。一个每周工作15小时的工人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人在计算失业率是没有办法区分的。这样,在统计中忽略了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低估了实际的失业率。第二、在这种估计计算当中还存在劳动者未能充分利用其技能的问题。例如。一个高级专家,由于经济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只是在做简单的工作,实际上他处在一种半失业状态之中。这样也可能低估失业率。第三,劳动者可能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而虚报、谎报就业状况谋取好处,骗取失业救济金等等,这都可能导致计算的不难确。

三、失业的代价

失业会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损失,这就是社会和个人为失业而付出的代价。失业率高会使社会损失很多本来应当并且能够生产的产量。

1、产量损失

奥肯法则指出,失业率每提高1%,实际产量会损失2.5%。一个社会为失业付出的代价可以这样估算:假定某年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为4%,则在这样失业率水平时社会应当生产物产量就是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然后把该年每一季度的实际产量与此产量相比,看一看是差多少,就计算出损失的大小。这些损失的产量本来是应当生产出来的,因为存在失业就没有生产出来。当然,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是可以留给将来用的,但失业中浪费的劳动力是永远丧失了。

2、劳动者损失

失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造成了损失。他们失去了本来用劳动可以换得的收入。失业津贴虽然会减轻他们一点这方面的损失,然而毕竟弥补不了这种损失。而且对社会来说,失业津贴也是从有工作的家庭和企业所纳税金中筹得的,因而,失业津贴也是加绘社会的负担。

失业工人及其家庭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因失业而下降,因而他们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摧残。在失业率很高时,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影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根据调查认为,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即失业问题尖锐时,心脏病,酒精中毒,婴儿死亡,精神错乱,虐待儿童以及自杀的比率都会上升。为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总成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几乎在任何时期都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要注意,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也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中,永远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有关充分就业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曾提出几种说法。凯思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即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还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就已实现了充分就业。

与充分就业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它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高低与通货膨胀率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要确定一定时期中自然失业率的大小比较困难,因为它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并且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技术进步的速度,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获取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费用和寻业的成本都将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大小。

货币主义提出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在于反对凯恩斯“非自愿失业”的提法。他们认为,在排除了垄断的劳动市场上,工资是有弹性的,劳工有流动性,供求信息也较易获得,因而所有有劳动技能并愿意就业的人迟早会获得工作,失业是摩擦性的或结构性的,这种失业是不能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而消除的。

第四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交替

一、菲利普斯曲线

凯恩斯主义的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的形态表明,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然而又接近充分就业时,存在一个“准通货膨胀”的区域,这时提高总需求水平,一方面会提高总产量和就业水平;另一方面也会使物价上升。然而,提高总需求水乎究竟是对提高总产量和就业水平作用更大,还是对提高物价水平作用更大,物价水平上升究竟与就业有无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部分理论,西方经济学是通过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的。围绕这一理论,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1958年,当时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ips)通过整理英国1861-1957年的近一世纪的统计资料,发现在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ΔWt=f(Ut)

ΔWt表示t时期的货币工资增长率,Ut表示t时期的失业率。二者具有负相关的函数关系。 把这样一种关系用曲线的形式反映出来就是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图中横轴表示失业率,左面的纵铀表示通货膨胀率,右面的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在图中,菲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表明货币工资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高,反之亦然。

失业率所以与货币工资上涨率成负相关,在于货币工资上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而失业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的一个负指数,对劳动的需求越是超过供给,失业率越低,由于存在超额需求,雇主之间的竞争会驱使货币工资率上升。反之,失业率越高,劳动市场上越是供过于求,货币工资率上涨就越少。

菲利普斯曲线本来只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上涨率之间的关系,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也是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他们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那种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就低;反之亦然。当然,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上涨率并不是同一的,两者的差额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或实现充分就业;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物价,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但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交替是有限度的。失业或通货膨胀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混乱,也使经济无法承受。比如,政府认为失业率或通货膨胀率超过4%,社会就无法接受了,那么这4%的失业率或通货膨胀率就成为一定时期社会所能承受最大极限,被称为“临界点”。上图中阴影部分区域就是临界点以内的区域。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临界区内。

菲利普斯曲线与标准的凯思斯理论是有差异和出入的。标准的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两者是不会并存的,在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增加总需求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在充分就业后再增加总需求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菲利普斯曲线却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可以并存,两者为负相关关系,可以此消彼长,只有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才不会并存。

二、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

70年代以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交替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了,表现为:只有用比过去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才能把失业率降到一定的水平,这可以从下图中看出。图中有两条菲利普斯曲线,PC2为移动之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菲利普斯曲线与上述临界点划出的区域已不能相交,这表明,现在无论怎样调控,都不能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控制在4%之内。这条向右上方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在于,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PC1(或称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预期为零时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通货膨胀连年上升,特别是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用高通货膨胀换取低失业率的话,就会形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如果通货膨胀已被预期到了,工人就会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以避免生活水平受通货膨胀侵蚀。凯思斯主义者认为,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依然表现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只不过现在的交替关系表现为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一定失业率。

三、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对于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会存在交替关系的原因,货币主义者认为,如果工资契约是在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厂商愿意扩大产量,增加就业。当工人们发现实际工资下降时,他们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但货币工资的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弗里德曼用适应性预期的概念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所谓适应性预期,指人们按以往的通货膨胀经历来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

按照适应性预期的理论,当工人发现物价上涨时,便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把相应的适应性预期放入工资合同,这样一来,厂商就不愿意增加产量和多雇工人了,失业率又回到原来水平;而政府为了降低失业率,采取了刺激性更强的通货膨胀政策,使工资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提高慢于物价上涨而再次愿意增加产量和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又存在交替关系,这在图上表现为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这种过程如不断持续下去,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必然越来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菲利督斯曲线,其形成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假定起先通货膨胀率为零,人们没有通货膨胀预期,经济运行在上图的a点。现在假定总需求突然增加(由于政府实行膨胀性政策等原因),使通货膨胀率上升。由于人们事先没有预计到

有通货膨胀,因此经济沿菲利普斯曲线PC1变动到b点,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这就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中的交替关系。

假定通货膨胀率不是突然上升,而是经常上升,则人们就会形成通货膨胀率预期。工人们会要求提高工资,假定要求名义工资上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同步,则企业会感到物价上升时工人实际工资没有降低,因而企业的雇工数又回到原来水平,失业率回复到原先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从而经济到达C点。现在,这时的通货膨胀率就成为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通货膨胀率,而原先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通货膨胀率是零(a点上)。如果这时政府再把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则经济沿第二条菲利普斯曲线PC2变动到d点,这时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如果这一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成为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人们就会把它纳人下一轮工资谈判中。一旦这样做了,企业劳动使用量又会回到原先的自然失业率水平。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就会形成a、c、e点相联的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联结每一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之点的一根曲线。在短期中,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然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没有交替关系。


相关内容

  •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理论详解
  • 贝通网-专业.可靠的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编辑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经 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 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 紧缩的交替或 ...

  •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 经济纵横・2009年第6期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王 元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0) 摘要:本文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基本状况和特征进行分析,借鉴经典理论方法分析了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以1992-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方法得到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的 ...

  • 金融学课程标准(经济专业)
  •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 学 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 分:3学分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

  • 第一讲货币及货币理论
  • 第一讲 货币及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三.货币流通及流通规律 四.货币制度 五.货币供求理论及通货膨胀(宏观均衡) 提出几个问题 简要讨论: 你如何看待金钱? 能否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发现的货币运动?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 ...

  • 货币银行学(小抄版)
  • 常波动 ). 5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入的外贸政策 单选题 31.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在不调的是(B.永恒收入的影响) 10.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完全的信贷市场上,可以利用56.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中中属于商业性动机的有(ACE). 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 ...

  • 论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
  • 论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 摘要: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要旨是,汇率变动是由中美两国之间相对通货膨胀率决定的.如果中国通胀率大于美国通胀率,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反之则人民币应该升值.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表现,显然不符合相对购买力理论.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较大的偏差有两 ...

  • 对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
  • 开题报告: 一. 选题依据: 1. 设计(论文)题目: 对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 2.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 3. 设计(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当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由于受货币流动性过剩.国外输入.需求拉动和外贸顺差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呈现出农产品价格大幅 ...

  • 西方经济学(专科)教学大纲
  • 西方经济学 教学大纲 (三年制高职高专) 经济管理系 2016 年 4 月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高职高专适用) [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 ...

  • 金融学作业答案
  • 第一专题 一.教学指导P34 二.教学指导P34 三.货币有哪些具体形式? 答:货币形式演进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四种形式. 四.信用是怎样产生的?其发展状况如何? 答:原始社会初期没有信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因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出于生存或其他需要,贫 ...

  •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 经济学基础 教学大纲 (三年制高职) 经济贸易系 2012 年 9 月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