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自我意识_探究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结题

《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 》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有效方法 》

课题立项时间:2009年10月

关键词:良好自我意识 健康人格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培养“断奶期”学生的良好自我意识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亟

待要做的事,与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吻合,是顺应新世纪中国教育

改革的发展方向的需要,是培养心理健康人才的需要。

2.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关键在于是否

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自我发现”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迅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这一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甚至影响着他们在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只有当人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时,才能自觉地渴求对外界的知识,才能调节认识活动,使之趋向于某种预定的认识外界事物的目标。

3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自我意识的成熟是

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它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因而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和修正的元认知实质上是一种反馈活动,它对个体的学习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善自己的人格,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

4.近年来,我校领导、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进行了一系

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聘请水晶石心理工作室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进班做 “阳光心理活动”,为此课题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全面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 是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新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和道德行为, 都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有健康的自我意识的青少年, 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他能够做到不卑不亢, 积极进取, 行为举止得体, 适应学习和工作, 努力发展自己, 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2尽管国内仅有少数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但

自我意识的金库正在被一点一点开发出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刻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惜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综述。

3《心理学》

4《教育学》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1999年)

三.关键词界定

1.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意向。它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是对自己的认识、态度、行为的调节和综合性表现。自我意识的结构,由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

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2.“良好自我意识”是指具有自知之明、有主客观相统一的理想追求、

能正确对待挫折等表现的自我意识。

3.“健康人格”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即是道德的人格,即是和谐的人格。

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道德生活

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自觉地

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内容的界定及重难点

1本课题将研究通过班级活动与健康量表具体实际相结合,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方法的有效方法. 。

2本课题要研究在培养良好自我意识过程中,起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帮助学生接受自我,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诸多因素的作用关系。

3 本课题重在研究如何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构建课堂、集体、教师、家

长、社会共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模式。

4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目标

1.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悦纳自我;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心理;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让学生懂得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人格,不断自强,不断进取,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快乐成长,带动学习进步,形成积极人生观;帮助学生构造良好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完善. 学生人格的目的;帮助学生做一个自主独立的人,把自己融入班级、学校、社会。

2. 带动良好班风的形成,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专业的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机融合,有效指导。

2. 通过互动,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之间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分享经验

与感受,启发思路,了解并自己解决自己成长中的许多问题。

四、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有效指导与落实的方法;通过课题

研究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与检测的有效途径;如何把抽象理论

转化为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并加以实施、及时反馈纠正。

(二)研究难点

正确把握心理学中有关良好自我意识的有关概念、形式、特征

等的抽象概念,熟悉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正

确制定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实施;通过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有效

评价与检测的有效途径,

五、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策略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策略

1、该课题研究充分借鉴相关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大胆创新,在坚持整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同时,突出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既面向未来,又要脚踏实地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

2、该课题研究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立足实践。

3该课题充分结合每周一次的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导、参与、策划、实施的阳光心理课程,共同解决有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认识自我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在课题研究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学情出发,确定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学生不仅是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更是研究成果的受益者,更是研究本课题的动力和源泉所在。

2. 潜移默化性原则 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活动或者课堂上,通过讨论、游戏等环节,把抽象的自我意识转化成可感、可说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渗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自我意识,促进健康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本课题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时,力求每一个侧面和每一个环节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不断发展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确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没有两个像两滴水那么相似的儿童。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从似乎“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一个学生所特有的性格、气质、爱好,因材施教。

七.课题研究的措施

根据教学需要制定计划;

开展行动:如培训课题组全体教师、进行师生调查、上课实践等; 资料整理:将有关过程、效果的文字、音像资料进行整理;

反思:根据学习效果总结、分析、思考,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为下一阶段的的研究提供依据。

八、课题的研究方法、措施及实施步骤

(一) 课题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分析法、游戏互动

法、量表测试法等。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

2. 开展行动: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知识的讲解及训练、深入学

生中间调查采访、上课实践活动等;

3. 资料整理:将有关过程、效果的文字、音像资料进行整理;

4. 反思:根据学习效果总结、分析、思考,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方

案,为下一阶段的的研究提供依据。

(三)课题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5月)

1、准备阶段 (2009年4月-2009年5月)

(1)查阅文献,搜集准备有关自我意识的资料,制定行动研究方

案及措施。

(2)进行学生状况分析调查(对研究对象初一班前期预测)

(3)通过每周四开展的阳光心理活动课,找到有效培养学生良好

自我意识研究的结合点,有效开展工作。

(4)调查分析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完成现状调查报告,向

市教科所提交立项申请评审书。

1. 2. 3. 4.

2、具体研究实施阶段:( 2009年6月——2010年2月)

(1)第一阶段:(2009年5月——2009年6月):

1.继续修正方案,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并进

行初步的分析工作;

2.开设每周四心理活动课,并探讨、记录、修正。

(2)第二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1.完成学生心理健康建档工作;

2.举办有关的心理知识讲座;

3.实施心理教育的团体或小组辅导活动;

4. 完成《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的测评与分析工作。

5.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

(3)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1. 分析第二阶段研究情况,制定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2强化学科教育中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3. 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

4.进行第二次《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和第一次的

量表进行比照、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评价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将实验取得的教材,作定性分析,进行科学评价和经验总结;

2.在此基础上,写出结题报告;

3. 总结成果,整理资料,接受课题研究的检查、鉴定。

九、课题的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工作,通过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评与分析,探究我班存在的问题,研究养成良好自我意识的因素与途径。

1.1 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测试的对象是我班62名学生,测试的时间是:第一次2009年3月。通过量表的测试,调查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找出影响我班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及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

的,该量表有10个分量表(因子),分别是:(1)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2).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3)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5)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6)焦虑,如紧张、烦躁;(7)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8)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9)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10)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共有60个项目。

1.2分析测试量表,探究我班存在的问题:

分析测试量表:全班62人,共计总分6880分,平均分110.97

分,全班心理健康显示为正常状态(该量表总分60---119分为正常状态)。总体看: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紧张这三个分量表已经达到了轻度心理问题。从性别看,男生总平均分值大于女生的总平均分值,男生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总共9个分量表分值均高于女生的相对应分量表分值,其中在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两个分量表分值中,男生的平均分值(12.84、13.29)分别已达到了轻度心理问

题(12—17分为轻度心理问题)。只有焦虑这一项的分量表分值女生略高于男生0.39分。

从量表分析我班存在的问题:

1. 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虽然显示为正常状态,但分值偏高。

2. 我班男生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低于女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3.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学习压力过大、情绪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感

到学习负担重、害怕考试,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

高忽低等问题。

(附第一次量表测试结果):

中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量 表

学校:七年级(6)班2008—2009年第二学期

1.3通过问题,分析探究存在的原因:

(1).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需要学校乃至教师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在当下,中考的指挥棒经常与之发生矛盾,甚至出现为了学生的分数,轻则批评,重则体罚等的问题,批评过多,肯定过少,这些不利因素又将会导致新问题的出现,恶性循环,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必将是一句空话。看来,重视心理健康的程度与具体实施,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评价等诸多因素都影响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2).学生的心理健康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是否过分严厉和惩罚、偏爱溺爱,或者只看重孩子的分数,不重视甚至无视心理健康教育等,父母的教养方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影响良好自我意识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接下来的阶段,单就父母的教养方式将进行一次量表测试并开展个案研究调查。另外,计划进行家长课堂等。

(3)从学生自身看,生理上日益成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认识上日益成熟,具有一定的反省思维能力,但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等因素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程度,从而影响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以活动为载体,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学习,将是下一个阶段要解决的目标。

1.4.通过调查表明我班学生总体自我意识呈现以下特点:

(1)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兴趣。与小学生时期相比,学生

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开始自觉地与别人比较家庭地位,以及自己的能力,性格。开始考虑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特征,认识角度由外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

(2)能更自觉更客观地评论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在所有问卷中,

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选用肯定或否定的答案,选择不确定的人数较

少。他们能够作出自己的选择。清楚地认识到与别人的自我意识

差别。

(3)对他人评价较低。

(二)根据前一阶段的工作,我准备从走进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两方面入手,尝试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走进家庭包括: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测试及个案跟踪调查分析、进行家长课堂。

2.1.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的测评与分析。

EMBU 是1980年由瑞典Umea 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 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育态度和行为的问卷,是一种较为标准的问卷。这个问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有力客观的工具。

个案案例分析:

(1)我班某女生,汉族,年龄13岁,其父母的文化程度属于大学本科,该女生虽有一点面部的疾病,但清秀苗条。有自卑心理,较开朗。经过该量表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其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多数采取过度保护的态度来养育被试;有偏爱甚至溺爱;能够以理解的态度、温暖的情怀对被试进行养育;会采取拒绝态度和否定态度养育被试;其母不会过分干涉被试的事情。该女生在第一次心理测试量表中被测的结果是:强迫12,偏执7,敌对7,人际关系与敏感9,抑郁8,焦虑8,学习压力12,适应不良9. 情绪不平衡10,心理不平衡8,测量的总分是136,属于轻度心理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强迫两项较为突出。

该女生不属于聪明类型,也不太勤奋,上课有时会发呆,学习效

率不太高,但懂事,听话,作文写得好,记忆力较差,上课从不

捣乱记律。所以,学习排在班里中等水平,她感到学习的负担重,

害怕考试。她的父母对其期望值较高,希望她能考上一个比较理

想的高中,认为自己家孩子是比较优秀的孩子。

分析来看:该父母可以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该生,但总是用

过分严厉和惩罚的或者是偏爱甚至溺爱的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对该生进行养育,结果导致该女生出现了轻度心理问题,影响了该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她的良好自我意识水平势必受到限制,这样会阻碍她健康人格的发展。

(2)我班某女生,汉族,13岁,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文

化程度),对该生的期望值较高,该生较别的同学相比,显成熟,

爱美,元旦时打扮时髦,有主动追求男生的行为,在与同学相处

时,因为是班长,总给人居高临下的威严之气,我有时批评她。

她会争辩,并给我难看的脸色,有较强的敌视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经过该量表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其父母不能以理解的态度、

温暖的情感养育被试;总是使用过分严厉和惩罚的教育方式;多

数情况下会干涉被试的事情;会采取拒绝态度和否定态度;几乎

没有过分偏爱被试的情况。该女生的心理健康量表的得分高达184

分,达到了中度心理问题。通过调查走访,我了解到该生家里有3

个孩子,其父母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经常忽视被试的情感,

经常否定被试。

由此看来,父母的这种否定忽视、不理解、过分严厉的教养

方式很容易使得该生在心理上否认自我,使得自己对自己产生错

误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肯定

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何谈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呢?

我积极与父母沟通,她的母亲说这孩子在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件

影响她终生的事,她怎么也走不出那件事的阴影,她母亲把孩子

的问题一股脑全推在那件事上了。我虽然无从知道究竟是哪件事,

但母亲的不理解和执拗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3)我班某男生,13岁,回族,个子稍矮,父母在该生很小

就双方离异,稍大后父母分别又再婚,目前跟亲妈生活,但他的

妈妈忙于做生意,疏于对该生的管理,先由爷爷奶奶溺爱型养育,

现由后爸代管。均没什么文化,家庭较富裕。测试显示其父母过

分严厉或者溺爱,常采取否定、拒绝态度养育被试,该生的心理

测评分是123分,其中敌对这一项的分值高达17分,究其原因,

是因为该生没有安全感,从小到大不是被过度溺爱,就是遭遇被

放弃、被严厉指责的情况。该生在班里最不好管,多次和老师发

生争执、冲突,最严重的一次,竟然和体育老师动了手,骂了人。

这样的孩子,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确需要花费很多精力,需要解

决很多问题,但父母的教养方式确实是关键和根源之一。

由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及个案研究,我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

很重要,几乎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形成起决定作

用。父母理解、宽容的态度、不过分干涉、不溺爱、不用过分严

厉和惩罚等的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在这里值得说

明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家庭遭遇了不幸,孩子的心理就会不健康,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班某女生,她母亲在她10岁那年因病死亡,

但她的父亲能够用良好的教养方式,很理解,很宽容,很快孩子

就走出了阴影,该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分值是93分。还有好多这样

的案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由此看,影响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因

素当中,父母的良好教养方式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促

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对其10项的每一项起到推进、良性循环

的作用,从而,逐渐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的自我体验,

完善健康人格。反之,父母的教养方式或者矫纵溺爱,或者管教

粗暴,或者残缺不全,都会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识。(2)一方面父

母教养方式很重要,很需要全社会去学习,甚至全民重视与学习,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多少父母不会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只认分数不

管别的,还有多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哪里谈得上科学教育呢?

极大的反差,不只是几个人、几个学校的问题,真是全社会的问

题,是关系到做过未来的大问题。

2.1.2开展家长课堂。

请家长进课堂学习有关教育子女的内容,虽然一时不能彻底改

变父母的教养方式。但或多或少起到了渗透作用,有不少家长在教

育子女时,本来两只眼睛紧盯分数,现在已经开始分出一只眼睛重

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另外,许多父母能自觉使用良好的教养

方式,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过激时,会对孩子表示抱歉和内疚,这

种教养方式的进步也促进了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2.2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潜移默化

提高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1)采取多种形式,设计生动有趣的班会课,寓教于乐,潜移

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让学生在集体里感受自

己,接受、悦纳自我,评价自我,找到班级自我的位置,为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班里出了一起几个学生夜不归宿的事件,我及时召

开了一次题为:《感恩---责任---成长》的主题班会,提前,

我给每个同学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你的父母给你写一封信,

我提前给其中两名夜不归宿的学生家长打了电话,要求家长

配合我的工作,认真写好这封信,主题班会在配乐诗朗诵中

开始,我深情地歌颂父母的恩情,在一曲优美的钢琴曲中,

我让每个学生读父母的来信,然后,我把那两个孩子父母写

的信当众朗诵,尤其读到:“孩子,我站在窗前等你,饭热

了一遍又一遍”时,好多孩子流下了眼泪,那几个犯了错误

的孩子也为之动容,悔恨全写在脸上,我没有批评他们,但

教育的目的我想一定比简单的说教要好得多。打架事件后,

我就策划召开题为《打架事件大家说》,用集体的力量开展

教育,受到较好的效果。学习不自信,我开主题班会的题目

就叫《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等等。

(2)以学校的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

清明节的烈士陵园祭扫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篮球联赛,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学习庄仕华,聆听庄仕华

事迹报告会;与换肾的王艳娜零接触;观摩主题班会等活

动。这些活动对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学校

是个大集体,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学校里可以培养学

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意志、自我控制能力等,还可以增强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提高积极性,也可以从中更好的

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培养他们越挫越勇的精神。

(3)通过颁发喜报,加强各科教师对学生肯定的评价。

受到评价的过程是一种自我体验的形成过程,教师的评

价最容易给学生还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形成积极或消极的

体验,所以,评价学生时要慎重,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

积极性。为此,我和班委制定了一个《六班喜报争“报”细

则》,每周为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发喜报,还把印好的喜报

发到我班的各个任课老师那里,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喜报所产

生的积极效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积极

的自我暗示,积极地自我评价。

(4)开展针对健康心理专题讲座及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讲

座,引导学生在情绪平衡、学习压力疏导方面正确认识,及

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解决焦虑等的心理问题,这样

可以增加对自己的满意度,增强自尊感,洛克指出:“一个

有自尊感的人,他也是最善于矫正自己行为的人”,讲座一

个阶段一次,共进行了两次,由浅入深,专门聘请水晶石心

理工作室的杨肸平老师主讲,我班的心理健康越来越趋于好

转。

(5)抓住水晶石心理工作室在我班长期开展“阳光心理助学

活动”的有利契机,找到结合点,有计划,有主题的开展以

班级为单位的各种有益的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最大

限度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提供一片沃土,

阳光活动必然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活动的时间是每周四下

午的第九节课。

(Ⅰ)“阳光心理助学活动”的原则:

①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此次活动及研究的

对象, 我们因从学生的身上找到突破口,真正关心

学生的情感需要,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走

出不健康心理的淤泥;另外,放开手脚让学生畅所欲

言、无所畏惧地在课堂上表达心声,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形式。

②动态的、发展的原则。青少年时期是个过渡时

期,因此,对中学生的自我体验的发展要用一个动态

的眼光去对待,一次活动的发言、多次活动的参与,

都是一个学生独特的表现,此时“自我”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他们时而会情绪高涨,时而会情绪低落,

他们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这就更需要我们用动态

的、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不同时期的每个孩子的心理特

点。

③以活动为载体,生动有趣性原则。通过各种形

式的活动,此次阳光心理课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和强

烈的吸引力。小组讨论式、游戏体验式、一个接一

个上台发言式,另外,还通过画画、设计班徽,设

立为班集、他人服务的感谢函等活动,增强学生的

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人的认识水

平,激发良好的自我意识。我和水晶石心理工作室

的老师进行了8、9个人的小团体心理辅导,时间是

每周六的下午四点半。通过干预,不少学生的变化

喜人。例如个案案例中列举的某男生、某女生都发

生了良性改变,为人谦和多了。

(Ⅱ)“阳光心理助学活动”的内容:

(三)进行第二次心理健康量表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2010年3月,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心理量表的测试:被测人数60人,

共计总分6247分,平均分值104.12,与第一次比较,分值下降了6.85分。全班心理健康显示为正常状态,分值与第一次测试比较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在第一次测试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紧张这三个分量表,这次平均分值均在正常状态。从性别看,男生的总分值仍然和各项分量表分值几乎全高于女生的对应分值,(只有女生的焦虑分量表分值高于男生的)。

由第二次心理测试,我欣喜地看到我班学生的测试总成绩分值下降,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趋于稳定,在研究的过程中,探究影响良好自我意识的因素与采取的措施方法得当,具有促进作用。

(附第二次量表测试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学校:66中八年级(6)班2009—2010年第二学期

十.研究成果和结论 :

1. 成果:

(1)从前后两次心理测评结果看:第二次的测评分值均呈下降趋势,有力证明了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提高,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措施得当,研究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2)班级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好好,集体凝聚力曾强,班风正,学风浓,

考试成绩稳定中有进步,这项研究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3)学生形成良好自我意识在班集体中体现为: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

力、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等,这一点也有所体现。

(4)课题研究我从没做过,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研究的快乐与充实,它不但丰富了我自己的教育教学,而且提高了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在不断的摸索、实践、学习中,提升了我的班主任素养,把我书本上学到的理论付诸于行动,把理论抽象化为生动具体,这个过程让我明白:原来任何一件看起来神秘复杂、高深莫测的工作,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去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们通过研究,收获的

不仅仅是经验教训,更多的是信心和勇气,我要说:“我很棒,我能行!”

2.结论:

(1)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五种:自身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因素、心理健康因素、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及评价因素、社会的因素,我们可以尝试着从改变父母教养方式入手,帮助学生摆脱困扰,重找回健康心理。

(2) 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还需要提高,号召学校、家庭、社会全

部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打造纯净环境,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让他们的“第二次诞生”顺利、良好,为健康人格的树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这个研究对我有几点教育上的启示:我

们有责任帮助这些“断奶期”的孩子正确地认识他们自己;我们有责任帮助中学生形成自尊感,克服自卑感;我们有责任帮助中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树立远大的目标,改变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目标前进。

(4)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措施和方法很多,除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的帮助,我们班主任可以自修一些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书

籍,可以订阅一些有关健康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多关注,,

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好方法,你受益,孩子更会受益终身。由此看来,班主任们都应该是深谙心理

学教育学的专家犁手,万不可滥竽充数,害人害己。

3反思:

两次问卷调查中我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多于女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样地方法解决呢?这个问题还有待我继续探究下去。

十.课题实验组成员: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韩永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青年期心理学》 祝蓓里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半月刊)2008年1---24期

《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 》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有效方法 》

课题立项时间:2009年10月

关键词:良好自我意识 健康人格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培养“断奶期”学生的良好自我意识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亟

待要做的事,与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吻合,是顺应新世纪中国教育

改革的发展方向的需要,是培养心理健康人才的需要。

2.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关键在于是否

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自我发现”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迅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这一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甚至影响着他们在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只有当人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时,才能自觉地渴求对外界的知识,才能调节认识活动,使之趋向于某种预定的认识外界事物的目标。

3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自我意识的成熟是

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它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因而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和修正的元认知实质上是一种反馈活动,它对个体的学习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善自己的人格,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

4.近年来,我校领导、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进行了一系

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聘请水晶石心理工作室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进班做 “阳光心理活动”,为此课题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全面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 是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新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和道德行为, 都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有健康的自我意识的青少年, 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他能够做到不卑不亢, 积极进取, 行为举止得体, 适应学习和工作, 努力发展自己, 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2尽管国内仅有少数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但

自我意识的金库正在被一点一点开发出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刻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惜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综述。

3《心理学》

4《教育学》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1999年)

三.关键词界定

1.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意向。它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是对自己的认识、态度、行为的调节和综合性表现。自我意识的结构,由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

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2.“良好自我意识”是指具有自知之明、有主客观相统一的理想追求、

能正确对待挫折等表现的自我意识。

3.“健康人格”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即是道德的人格,即是和谐的人格。

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道德生活

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自觉地

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内容的界定及重难点

1本课题将研究通过班级活动与健康量表具体实际相结合,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方法的有效方法. 。

2本课题要研究在培养良好自我意识过程中,起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帮助学生接受自我,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诸多因素的作用关系。

3 本课题重在研究如何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构建课堂、集体、教师、家

长、社会共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模式。

4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目标

1.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悦纳自我;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心理;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让学生懂得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人格,不断自强,不断进取,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快乐成长,带动学习进步,形成积极人生观;帮助学生构造良好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完善. 学生人格的目的;帮助学生做一个自主独立的人,把自己融入班级、学校、社会。

2. 带动良好班风的形成,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专业的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机融合,有效指导。

2. 通过互动,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之间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分享经验

与感受,启发思路,了解并自己解决自己成长中的许多问题。

四、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有效指导与落实的方法;通过课题

研究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与检测的有效途径;如何把抽象理论

转化为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并加以实施、及时反馈纠正。

(二)研究难点

正确把握心理学中有关良好自我意识的有关概念、形式、特征

等的抽象概念,熟悉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正

确制定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实施;通过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有效

评价与检测的有效途径,

五、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策略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策略

1、该课题研究充分借鉴相关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大胆创新,在坚持整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同时,突出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既面向未来,又要脚踏实地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

2、该课题研究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立足实践。

3该课题充分结合每周一次的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导、参与、策划、实施的阳光心理课程,共同解决有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认识自我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在课题研究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学情出发,确定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学生不仅是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更是研究成果的受益者,更是研究本课题的动力和源泉所在。

2. 潜移默化性原则 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活动或者课堂上,通过讨论、游戏等环节,把抽象的自我意识转化成可感、可说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渗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自我意识,促进健康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本课题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时,力求每一个侧面和每一个环节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不断发展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确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没有两个像两滴水那么相似的儿童。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从似乎“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一个学生所特有的性格、气质、爱好,因材施教。

七.课题研究的措施

根据教学需要制定计划;

开展行动:如培训课题组全体教师、进行师生调查、上课实践等; 资料整理:将有关过程、效果的文字、音像资料进行整理;

反思:根据学习效果总结、分析、思考,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为下一阶段的的研究提供依据。

八、课题的研究方法、措施及实施步骤

(一) 课题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分析法、游戏互动

法、量表测试法等。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

2. 开展行动: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知识的讲解及训练、深入学

生中间调查采访、上课实践活动等;

3. 资料整理:将有关过程、效果的文字、音像资料进行整理;

4. 反思:根据学习效果总结、分析、思考,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方

案,为下一阶段的的研究提供依据。

(三)课题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5月)

1、准备阶段 (2009年4月-2009年5月)

(1)查阅文献,搜集准备有关自我意识的资料,制定行动研究方

案及措施。

(2)进行学生状况分析调查(对研究对象初一班前期预测)

(3)通过每周四开展的阳光心理活动课,找到有效培养学生良好

自我意识研究的结合点,有效开展工作。

(4)调查分析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完成现状调查报告,向

市教科所提交立项申请评审书。

1. 2. 3. 4.

2、具体研究实施阶段:( 2009年6月——2010年2月)

(1)第一阶段:(2009年5月——2009年6月):

1.继续修正方案,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并进

行初步的分析工作;

2.开设每周四心理活动课,并探讨、记录、修正。

(2)第二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1.完成学生心理健康建档工作;

2.举办有关的心理知识讲座;

3.实施心理教育的团体或小组辅导活动;

4. 完成《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的测评与分析工作。

5.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

(3)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1. 分析第二阶段研究情况,制定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2强化学科教育中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3. 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

4.进行第二次《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和第一次的

量表进行比照、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评价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将实验取得的教材,作定性分析,进行科学评价和经验总结;

2.在此基础上,写出结题报告;

3. 总结成果,整理资料,接受课题研究的检查、鉴定。

九、课题的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工作,通过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评与分析,探究我班存在的问题,研究养成良好自我意识的因素与途径。

1.1 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测试的对象是我班62名学生,测试的时间是:第一次2009年3月。通过量表的测试,调查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找出影响我班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及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

的,该量表有10个分量表(因子),分别是:(1)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2).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3)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5)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6)焦虑,如紧张、烦躁;(7)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8)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9)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10)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共有60个项目。

1.2分析测试量表,探究我班存在的问题:

分析测试量表:全班62人,共计总分6880分,平均分110.97

分,全班心理健康显示为正常状态(该量表总分60---119分为正常状态)。总体看: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紧张这三个分量表已经达到了轻度心理问题。从性别看,男生总平均分值大于女生的总平均分值,男生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总共9个分量表分值均高于女生的相对应分量表分值,其中在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两个分量表分值中,男生的平均分值(12.84、13.29)分别已达到了轻度心理问

题(12—17分为轻度心理问题)。只有焦虑这一项的分量表分值女生略高于男生0.39分。

从量表分析我班存在的问题:

1. 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虽然显示为正常状态,但分值偏高。

2. 我班男生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低于女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3.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学习压力过大、情绪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感

到学习负担重、害怕考试,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

高忽低等问题。

(附第一次量表测试结果):

中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量 表

学校:七年级(6)班2008—2009年第二学期

1.3通过问题,分析探究存在的原因:

(1).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需要学校乃至教师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在当下,中考的指挥棒经常与之发生矛盾,甚至出现为了学生的分数,轻则批评,重则体罚等的问题,批评过多,肯定过少,这些不利因素又将会导致新问题的出现,恶性循环,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必将是一句空话。看来,重视心理健康的程度与具体实施,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评价等诸多因素都影响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2).学生的心理健康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是否过分严厉和惩罚、偏爱溺爱,或者只看重孩子的分数,不重视甚至无视心理健康教育等,父母的教养方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影响良好自我意识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接下来的阶段,单就父母的教养方式将进行一次量表测试并开展个案研究调查。另外,计划进行家长课堂等。

(3)从学生自身看,生理上日益成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认识上日益成熟,具有一定的反省思维能力,但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等因素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程度,从而影响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以活动为载体,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学习,将是下一个阶段要解决的目标。

1.4.通过调查表明我班学生总体自我意识呈现以下特点:

(1)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兴趣。与小学生时期相比,学生

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开始自觉地与别人比较家庭地位,以及自己的能力,性格。开始考虑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特征,认识角度由外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

(2)能更自觉更客观地评论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在所有问卷中,

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选用肯定或否定的答案,选择不确定的人数较

少。他们能够作出自己的选择。清楚地认识到与别人的自我意识

差别。

(3)对他人评价较低。

(二)根据前一阶段的工作,我准备从走进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两方面入手,尝试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走进家庭包括: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测试及个案跟踪调查分析、进行家长课堂。

2.1.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的测评与分析。

EMBU 是1980年由瑞典Umea 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 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育态度和行为的问卷,是一种较为标准的问卷。这个问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有力客观的工具。

个案案例分析:

(1)我班某女生,汉族,年龄13岁,其父母的文化程度属于大学本科,该女生虽有一点面部的疾病,但清秀苗条。有自卑心理,较开朗。经过该量表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其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多数采取过度保护的态度来养育被试;有偏爱甚至溺爱;能够以理解的态度、温暖的情怀对被试进行养育;会采取拒绝态度和否定态度养育被试;其母不会过分干涉被试的事情。该女生在第一次心理测试量表中被测的结果是:强迫12,偏执7,敌对7,人际关系与敏感9,抑郁8,焦虑8,学习压力12,适应不良9. 情绪不平衡10,心理不平衡8,测量的总分是136,属于轻度心理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强迫两项较为突出。

该女生不属于聪明类型,也不太勤奋,上课有时会发呆,学习效

率不太高,但懂事,听话,作文写得好,记忆力较差,上课从不

捣乱记律。所以,学习排在班里中等水平,她感到学习的负担重,

害怕考试。她的父母对其期望值较高,希望她能考上一个比较理

想的高中,认为自己家孩子是比较优秀的孩子。

分析来看:该父母可以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该生,但总是用

过分严厉和惩罚的或者是偏爱甚至溺爱的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对该生进行养育,结果导致该女生出现了轻度心理问题,影响了该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她的良好自我意识水平势必受到限制,这样会阻碍她健康人格的发展。

(2)我班某女生,汉族,13岁,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文

化程度),对该生的期望值较高,该生较别的同学相比,显成熟,

爱美,元旦时打扮时髦,有主动追求男生的行为,在与同学相处

时,因为是班长,总给人居高临下的威严之气,我有时批评她。

她会争辩,并给我难看的脸色,有较强的敌视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经过该量表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其父母不能以理解的态度、

温暖的情感养育被试;总是使用过分严厉和惩罚的教育方式;多

数情况下会干涉被试的事情;会采取拒绝态度和否定态度;几乎

没有过分偏爱被试的情况。该女生的心理健康量表的得分高达184

分,达到了中度心理问题。通过调查走访,我了解到该生家里有3

个孩子,其父母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经常忽视被试的情感,

经常否定被试。

由此看来,父母的这种否定忽视、不理解、过分严厉的教养

方式很容易使得该生在心理上否认自我,使得自己对自己产生错

误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肯定

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何谈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呢?

我积极与父母沟通,她的母亲说这孩子在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件

影响她终生的事,她怎么也走不出那件事的阴影,她母亲把孩子

的问题一股脑全推在那件事上了。我虽然无从知道究竟是哪件事,

但母亲的不理解和执拗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3)我班某男生,13岁,回族,个子稍矮,父母在该生很小

就双方离异,稍大后父母分别又再婚,目前跟亲妈生活,但他的

妈妈忙于做生意,疏于对该生的管理,先由爷爷奶奶溺爱型养育,

现由后爸代管。均没什么文化,家庭较富裕。测试显示其父母过

分严厉或者溺爱,常采取否定、拒绝态度养育被试,该生的心理

测评分是123分,其中敌对这一项的分值高达17分,究其原因,

是因为该生没有安全感,从小到大不是被过度溺爱,就是遭遇被

放弃、被严厉指责的情况。该生在班里最不好管,多次和老师发

生争执、冲突,最严重的一次,竟然和体育老师动了手,骂了人。

这样的孩子,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确需要花费很多精力,需要解

决很多问题,但父母的教养方式确实是关键和根源之一。

由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及个案研究,我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

很重要,几乎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形成起决定作

用。父母理解、宽容的态度、不过分干涉、不溺爱、不用过分严

厉和惩罚等的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在这里值得说

明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家庭遭遇了不幸,孩子的心理就会不健康,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班某女生,她母亲在她10岁那年因病死亡,

但她的父亲能够用良好的教养方式,很理解,很宽容,很快孩子

就走出了阴影,该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分值是93分。还有好多这样

的案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由此看,影响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因

素当中,父母的良好教养方式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促

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对其10项的每一项起到推进、良性循环

的作用,从而,逐渐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的自我体验,

完善健康人格。反之,父母的教养方式或者矫纵溺爱,或者管教

粗暴,或者残缺不全,都会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识。(2)一方面父

母教养方式很重要,很需要全社会去学习,甚至全民重视与学习,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多少父母不会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只认分数不

管别的,还有多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哪里谈得上科学教育呢?

极大的反差,不只是几个人、几个学校的问题,真是全社会的问

题,是关系到做过未来的大问题。

2.1.2开展家长课堂。

请家长进课堂学习有关教育子女的内容,虽然一时不能彻底改

变父母的教养方式。但或多或少起到了渗透作用,有不少家长在教

育子女时,本来两只眼睛紧盯分数,现在已经开始分出一只眼睛重

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另外,许多父母能自觉使用良好的教养

方式,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过激时,会对孩子表示抱歉和内疚,这

种教养方式的进步也促进了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2.2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潜移默化

提高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1)采取多种形式,设计生动有趣的班会课,寓教于乐,潜移

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让学生在集体里感受自

己,接受、悦纳自我,评价自我,找到班级自我的位置,为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班里出了一起几个学生夜不归宿的事件,我及时召

开了一次题为:《感恩---责任---成长》的主题班会,提前,

我给每个同学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你的父母给你写一封信,

我提前给其中两名夜不归宿的学生家长打了电话,要求家长

配合我的工作,认真写好这封信,主题班会在配乐诗朗诵中

开始,我深情地歌颂父母的恩情,在一曲优美的钢琴曲中,

我让每个学生读父母的来信,然后,我把那两个孩子父母写

的信当众朗诵,尤其读到:“孩子,我站在窗前等你,饭热

了一遍又一遍”时,好多孩子流下了眼泪,那几个犯了错误

的孩子也为之动容,悔恨全写在脸上,我没有批评他们,但

教育的目的我想一定比简单的说教要好得多。打架事件后,

我就策划召开题为《打架事件大家说》,用集体的力量开展

教育,受到较好的效果。学习不自信,我开主题班会的题目

就叫《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等等。

(2)以学校的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

清明节的烈士陵园祭扫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篮球联赛,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学习庄仕华,聆听庄仕华

事迹报告会;与换肾的王艳娜零接触;观摩主题班会等活

动。这些活动对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学校

是个大集体,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学校里可以培养学

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意志、自我控制能力等,还可以增强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提高积极性,也可以从中更好的

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培养他们越挫越勇的精神。

(3)通过颁发喜报,加强各科教师对学生肯定的评价。

受到评价的过程是一种自我体验的形成过程,教师的评

价最容易给学生还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形成积极或消极的

体验,所以,评价学生时要慎重,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

积极性。为此,我和班委制定了一个《六班喜报争“报”细

则》,每周为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发喜报,还把印好的喜报

发到我班的各个任课老师那里,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喜报所产

生的积极效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积极

的自我暗示,积极地自我评价。

(4)开展针对健康心理专题讲座及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讲

座,引导学生在情绪平衡、学习压力疏导方面正确认识,及

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解决焦虑等的心理问题,这样

可以增加对自己的满意度,增强自尊感,洛克指出:“一个

有自尊感的人,他也是最善于矫正自己行为的人”,讲座一

个阶段一次,共进行了两次,由浅入深,专门聘请水晶石心

理工作室的杨肸平老师主讲,我班的心理健康越来越趋于好

转。

(5)抓住水晶石心理工作室在我班长期开展“阳光心理助学

活动”的有利契机,找到结合点,有计划,有主题的开展以

班级为单位的各种有益的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最大

限度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提供一片沃土,

阳光活动必然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活动的时间是每周四下

午的第九节课。

(Ⅰ)“阳光心理助学活动”的原则:

①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此次活动及研究的

对象, 我们因从学生的身上找到突破口,真正关心

学生的情感需要,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走

出不健康心理的淤泥;另外,放开手脚让学生畅所欲

言、无所畏惧地在课堂上表达心声,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形式。

②动态的、发展的原则。青少年时期是个过渡时

期,因此,对中学生的自我体验的发展要用一个动态

的眼光去对待,一次活动的发言、多次活动的参与,

都是一个学生独特的表现,此时“自我”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他们时而会情绪高涨,时而会情绪低落,

他们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这就更需要我们用动态

的、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不同时期的每个孩子的心理特

点。

③以活动为载体,生动有趣性原则。通过各种形

式的活动,此次阳光心理课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和强

烈的吸引力。小组讨论式、游戏体验式、一个接一

个上台发言式,另外,还通过画画、设计班徽,设

立为班集、他人服务的感谢函等活动,增强学生的

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人的认识水

平,激发良好的自我意识。我和水晶石心理工作室

的老师进行了8、9个人的小团体心理辅导,时间是

每周六的下午四点半。通过干预,不少学生的变化

喜人。例如个案案例中列举的某男生、某女生都发

生了良性改变,为人谦和多了。

(Ⅱ)“阳光心理助学活动”的内容:

(三)进行第二次心理健康量表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2010年3月,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心理量表的测试:被测人数60人,

共计总分6247分,平均分值104.12,与第一次比较,分值下降了6.85分。全班心理健康显示为正常状态,分值与第一次测试比较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在第一次测试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紧张这三个分量表,这次平均分值均在正常状态。从性别看,男生的总分值仍然和各项分量表分值几乎全高于女生的对应分值,(只有女生的焦虑分量表分值高于男生的)。

由第二次心理测试,我欣喜地看到我班学生的测试总成绩分值下降,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趋于稳定,在研究的过程中,探究影响良好自我意识的因素与采取的措施方法得当,具有促进作用。

(附第二次量表测试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学校:66中八年级(6)班2009—2010年第二学期

十.研究成果和结论 :

1. 成果:

(1)从前后两次心理测评结果看:第二次的测评分值均呈下降趋势,有力证明了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提高,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措施得当,研究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2)班级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好好,集体凝聚力曾强,班风正,学风浓,

考试成绩稳定中有进步,这项研究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3)学生形成良好自我意识在班集体中体现为: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

力、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等,这一点也有所体现。

(4)课题研究我从没做过,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研究的快乐与充实,它不但丰富了我自己的教育教学,而且提高了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在不断的摸索、实践、学习中,提升了我的班主任素养,把我书本上学到的理论付诸于行动,把理论抽象化为生动具体,这个过程让我明白:原来任何一件看起来神秘复杂、高深莫测的工作,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去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们通过研究,收获的

不仅仅是经验教训,更多的是信心和勇气,我要说:“我很棒,我能行!”

2.结论:

(1)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五种:自身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因素、心理健康因素、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及评价因素、社会的因素,我们可以尝试着从改变父母教养方式入手,帮助学生摆脱困扰,重找回健康心理。

(2) 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还需要提高,号召学校、家庭、社会全

部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打造纯净环境,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让他们的“第二次诞生”顺利、良好,为健康人格的树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这个研究对我有几点教育上的启示:我

们有责任帮助这些“断奶期”的孩子正确地认识他们自己;我们有责任帮助中学生形成自尊感,克服自卑感;我们有责任帮助中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树立远大的目标,改变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目标前进。

(4)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措施和方法很多,除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的帮助,我们班主任可以自修一些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书

籍,可以订阅一些有关健康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多关注,,

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好方法,你受益,孩子更会受益终身。由此看来,班主任们都应该是深谙心理

学教育学的专家犁手,万不可滥竽充数,害人害己。

3反思:

两次问卷调查中我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多于女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样地方法解决呢?这个问题还有待我继续探究下去。

十.课题实验组成员: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韩永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青年期心理学》 祝蓓里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半月刊)2008年1---24期


相关内容

  •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题目) **县**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开发 ...

  • 校本实践活动与德育
  • 校本实践活动与德育 作者:何红心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09期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认识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德育,构建新时期德育的新理念,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结合综合实践活动,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来实现有 ...

  •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 <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河北省宽城县职教中心 李慧颖 <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是经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审核批准的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KT10151)现将本课题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教师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 ...

  • 小课题申报
  • 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实施方案 导读: 文言文是高中生接近传统经典的最直接的载体,这一载体应该最大限度在"学文"与"立人"的双重责任之中发挥作用.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着独特的词法.句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这些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灵魂所在,带着既有的认知结构和对母语 ...

  •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46    更新时间:2007-9-18 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五"立项课题 溧阳市竹箦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这对广大教师和莘莘学子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新课程的实施是社会发展 ...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 ...

  • 历史小课题结题报告
  • <中学历史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参研人: 杨文涛 刘齐 一. 课题的提出 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情感教育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因此,研究本课 ...

  • 品社课题结题报告.教研组总结
  • <培养学生良好品社学习习惯>结题报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而"学会"是需要 ...

  • 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作业的设计 更应讲求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