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时抱佛脚"想到的

从“临时抱佛脚”看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观

像我们这样于80后出生的一辈人,对于佛的认识大抵退化到不外乎:于深山里盖着的寺的朴质,寺里住着的那群不吃肉、不开窍,成天嘀咕着经文的通常武功盖世的光头和为光头们“念念不忘”的佛经中传奇故事的搞笑。我们的这点佛的知识多半是在逢年过节、祭祖扫墓时不明不白地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其实,父辈们本身也是这样不明不白地听过来的,而父辈的父辈们也是一气。所以,我怀疑以这样的态势将“我佛”“发扬光大”给下一代,那情形会更加狼藉不堪,甚至扭曲得恐怖。

藏传佛教徒,穷尽此生的苦难,只为求来世的幸福。看到他们五体投地式的一路跪拜,是那样的虔诚,这是我这个俗人,这个只愿意活在当下的俗人所不能理解的。 是否把人生、把生活全部献给信仰值得商榷,但没有信仰却肯定是不好的。不信,看看现在的中国,看看迷失了信仰的中国人…… 若是说中国人还有什么信仰的话,那他们信钱。精神固然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但引领人类前行的,终究还是精神。如果说佛祖是中国人心中可以与西方的耶稣相媲美的神,那么,中国人对待佛的态度与基督徒对待耶稣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去拜佛,基督徒则是日日祈祷,每周还要去礼拜。中国人想的是我能从佛祖那里得到什么?而基督徒想的却是我能给神什么?

中国人对佛、乃至于抽象地对宗教信仰的态度,都可以用这样一句俗语来概括“临时抱佛脚”。 虽然这句话非常粗浅,但是我想,有时候也应当像初级教科书一样地头脑简单一下,把事情弄明白些。撇开其日常所用含义暂且不谈,望文生义,至少可以提炼出两个要点,第一,佛在某些时候还是有作

用的,需要的时候是可以抱抱的,但是情记住那只是“临时”,第二,佛是万能的全民性的,遇到任何过不去的坎都会想到去抱抱佛的脚。曾有一则笑话,奶奶带着孙子去庙里烧香求菩萨保佑孙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孙子却不屑地说了句,没用的,中国的菩萨还不是一样的不懂英语。拿当前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小孩的回答是相当“雷人”的,但是他的“童言无忌”不也正说明了一个问题,菩萨对我有用就拜,没用的时候也就不过是一堆泥土而已。在中国,大家都有着共同的宗教背景,唯有一点不同:对于佛,读书人有点相信而不大肯承认;愚民承认而不甚相信。(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或取或舍总要倍加关注,否则会乱了身份。可见那佛的全民性——比最当红的歌星要流行许多。这点在我一次出游时看到无数的优等生标准地合手而乞,跪地而磕,燃香烟以祈考试顺利的幕幕虔诚得感人的景致中;在年三十的晚上便驱车数里,排着长龙等待初一进庙上香的达官贵人们的耐心与执着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究其原因,中国人的这种待佛之道,是由两方面造成的。首先,人的本性所致。当人们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现实中又无可依靠的时候,往往就会转而求其次,将目光从现实转向虚幻。稻草亦能成为救命的工具,更何况是神通广大的佛祖呢?其实在这种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人们或许求的还不只是佛祖一尊神吧;可能也会在胸前划起十字架,求上帝保佑;可能还会更直接的是伸开双臂仰望苍天,求老天开开眼吧。于是乎,佛教、基督教、道教统统都被搬了出来,而各路神仙也都被人们供在了神龛上。作为人来讲,不是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这种本能的弱点。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时候转向虚幻,将希望寄托于摸不着也看不见的神,如果说这是一种人性的弱点的话,

那么,那些宗教信仰观念很强的民族或国家岂不是将人的本性中的陋习暴露无遗。因为中国人偶尔才造访的所谓的神,他们是真正臣服于它的。因此,大家都具有的因素也就不能算作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了。

事物的本质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中国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的时候才去拜拜佛、烧烧香,甚至提着白嫩嫩的大猪头、肥硕的猪脚去上供。边给菩萨们磕头的时候,边念念有词道:菩萨保佑我、、、,你要是保佑了我,以后我每月初一十五都来给你上香、、、、、、。未免有些可笑,纯粹是带着功利心在和菩萨们做交易,并且,还有极大的可能是菩萨收到的只是空头支票。中国人的这种现实的实用主义,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流在血液里,融于骨髓的。“圣人孔子”可不是只需要口水和力气就能喊出的口号,而是需要祖祖辈辈的顶礼膜拜。《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当问及鬼神和死亡的问题时,孔子教育学生要直面现实,重视人生现实生命。拿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儒家是不讲鬼神的,正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对孔子来说,这些都太虚幻,不免显得苍白。儒家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积极的对待生活、积极出世;重生慎死,给你讲生的快乐也给你讲死的痛苦,告诉你实在不行的时候要舍生取义,因为那还可以千古留名。一再的强调死的价值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变相的玩弄他的实用主义,所以孔子是不会给人以虚幻的依赖的。虽然孔子的儒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是一直都是“唯我独尊”的,但是它的思想与文化精神确实始终是中国人骨子里隐藏最深的东西。不论你是否承认自己是儒学的皈依者,你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道德约束等等都无时

无刻表现出它对你的影响。由此代代相传下来的结果也便养成了我们中国人的“现实”与“实用”。

不能指责中国人没有信仰,因为信仰不单单指某一宗教。如果说将一个人、一个民族的信仰仅仅局限为对某一宗教的顶礼膜拜,那未免也太过于狭隘。怪只怪,孔子是我们自己的圣人,土生土长的,而佛祖是不愿千里跑来的,不论怎样似乎月终究是故乡的圆,人也终究是故乡的亲。

从“临时抱佛脚”看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观

像我们这样于80后出生的一辈人,对于佛的认识大抵退化到不外乎:于深山里盖着的寺的朴质,寺里住着的那群不吃肉、不开窍,成天嘀咕着经文的通常武功盖世的光头和为光头们“念念不忘”的佛经中传奇故事的搞笑。我们的这点佛的知识多半是在逢年过节、祭祖扫墓时不明不白地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其实,父辈们本身也是这样不明不白地听过来的,而父辈的父辈们也是一气。所以,我怀疑以这样的态势将“我佛”“发扬光大”给下一代,那情形会更加狼藉不堪,甚至扭曲得恐怖。

藏传佛教徒,穷尽此生的苦难,只为求来世的幸福。看到他们五体投地式的一路跪拜,是那样的虔诚,这是我这个俗人,这个只愿意活在当下的俗人所不能理解的。 是否把人生、把生活全部献给信仰值得商榷,但没有信仰却肯定是不好的。不信,看看现在的中国,看看迷失了信仰的中国人…… 若是说中国人还有什么信仰的话,那他们信钱。精神固然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但引领人类前行的,终究还是精神。如果说佛祖是中国人心中可以与西方的耶稣相媲美的神,那么,中国人对待佛的态度与基督徒对待耶稣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去拜佛,基督徒则是日日祈祷,每周还要去礼拜。中国人想的是我能从佛祖那里得到什么?而基督徒想的却是我能给神什么?

中国人对佛、乃至于抽象地对宗教信仰的态度,都可以用这样一句俗语来概括“临时抱佛脚”。 虽然这句话非常粗浅,但是我想,有时候也应当像初级教科书一样地头脑简单一下,把事情弄明白些。撇开其日常所用含义暂且不谈,望文生义,至少可以提炼出两个要点,第一,佛在某些时候还是有作

用的,需要的时候是可以抱抱的,但是情记住那只是“临时”,第二,佛是万能的全民性的,遇到任何过不去的坎都会想到去抱抱佛的脚。曾有一则笑话,奶奶带着孙子去庙里烧香求菩萨保佑孙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孙子却不屑地说了句,没用的,中国的菩萨还不是一样的不懂英语。拿当前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小孩的回答是相当“雷人”的,但是他的“童言无忌”不也正说明了一个问题,菩萨对我有用就拜,没用的时候也就不过是一堆泥土而已。在中国,大家都有着共同的宗教背景,唯有一点不同:对于佛,读书人有点相信而不大肯承认;愚民承认而不甚相信。(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或取或舍总要倍加关注,否则会乱了身份。可见那佛的全民性——比最当红的歌星要流行许多。这点在我一次出游时看到无数的优等生标准地合手而乞,跪地而磕,燃香烟以祈考试顺利的幕幕虔诚得感人的景致中;在年三十的晚上便驱车数里,排着长龙等待初一进庙上香的达官贵人们的耐心与执着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究其原因,中国人的这种待佛之道,是由两方面造成的。首先,人的本性所致。当人们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现实中又无可依靠的时候,往往就会转而求其次,将目光从现实转向虚幻。稻草亦能成为救命的工具,更何况是神通广大的佛祖呢?其实在这种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人们或许求的还不只是佛祖一尊神吧;可能也会在胸前划起十字架,求上帝保佑;可能还会更直接的是伸开双臂仰望苍天,求老天开开眼吧。于是乎,佛教、基督教、道教统统都被搬了出来,而各路神仙也都被人们供在了神龛上。作为人来讲,不是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这种本能的弱点。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时候转向虚幻,将希望寄托于摸不着也看不见的神,如果说这是一种人性的弱点的话,

那么,那些宗教信仰观念很强的民族或国家岂不是将人的本性中的陋习暴露无遗。因为中国人偶尔才造访的所谓的神,他们是真正臣服于它的。因此,大家都具有的因素也就不能算作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了。

事物的本质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中国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的时候才去拜拜佛、烧烧香,甚至提着白嫩嫩的大猪头、肥硕的猪脚去上供。边给菩萨们磕头的时候,边念念有词道:菩萨保佑我、、、,你要是保佑了我,以后我每月初一十五都来给你上香、、、、、、。未免有些可笑,纯粹是带着功利心在和菩萨们做交易,并且,还有极大的可能是菩萨收到的只是空头支票。中国人的这种现实的实用主义,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流在血液里,融于骨髓的。“圣人孔子”可不是只需要口水和力气就能喊出的口号,而是需要祖祖辈辈的顶礼膜拜。《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当问及鬼神和死亡的问题时,孔子教育学生要直面现实,重视人生现实生命。拿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儒家是不讲鬼神的,正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对孔子来说,这些都太虚幻,不免显得苍白。儒家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积极的对待生活、积极出世;重生慎死,给你讲生的快乐也给你讲死的痛苦,告诉你实在不行的时候要舍生取义,因为那还可以千古留名。一再的强调死的价值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变相的玩弄他的实用主义,所以孔子是不会给人以虚幻的依赖的。虽然孔子的儒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是一直都是“唯我独尊”的,但是它的思想与文化精神确实始终是中国人骨子里隐藏最深的东西。不论你是否承认自己是儒学的皈依者,你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道德约束等等都无时

无刻表现出它对你的影响。由此代代相传下来的结果也便养成了我们中国人的“现实”与“实用”。

不能指责中国人没有信仰,因为信仰不单单指某一宗教。如果说将一个人、一个民族的信仰仅仅局限为对某一宗教的顶礼膜拜,那未免也太过于狭隘。怪只怪,孔子是我们自己的圣人,土生土长的,而佛祖是不愿千里跑来的,不论怎样似乎月终究是故乡的圆,人也终究是故乡的亲。


相关内容

  • 2015年花店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
  • 2015年花店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 一.前言 花店是美丽幽雅的场所,花艺是花店之魂.美艳的花朵传递着人们五彩斑斓的情感. 很庆幸,我们flower花店也成为了编织这个美丽城市的重要一部分!在这里,我们努力.奋斗,只为了充满芬芳的花园.人们灿烂的笑靥.美好的未来! 情人节将近.这个浪漫.富有情调的魅力日 ...

  • 年轻教师科研心得交流材料
  •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科研处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科研心得.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从各位老师那里汲取宝贵的经验,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我的科研工作.所以,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我对科研工作的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读研期间和导师一起做项目,每

  • 考试之前作文500字
  • 考试之前作文500字一:考试之前(486字) 曾经的我是如此的风光,如此的令人羡慕,毕竟曾经的我是由全级第二考进这间学校的,然而,不知是我不能适应这样的初中生活,还是我开始骄傲了,渐渐的我的名次在班上只能排在中间.每一次考场的失败,心中暗暗在想:等下次吧,下次我一定要拿个优秀的成绩给他们看.但我发现 ...

  • "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自查自纠报告(2篇)
  •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学习方面   对学习抓得不紧,满足于一般化。自己认为平时学的可以,满足于有一定的基础,因而放松和忽视学习,致使学习被动应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再提高,对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临到用时才临时抱佛脚,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特别是联 ...

  • 付完190万首付款后发现我买的二手房被法院查封了·都市快报
  • 付完190万首付款后发现我买的二手房被法院查封了 追讨大半年,还有六七十万房款没拿回读者廖先生:为这事,我从160斤暴瘦到120斤 2013-08-27 ■看新闻学法律 追讨大半年,还有六七十万房款没拿回 读者廖先生:为这事,我从160斤暴瘦到120斤 前天20:07,廖先生来电:去年11月份,我通 ...

  • 电脑系统维护小知识
  • 电脑系统维护小知识.txt不要放弃自己! -------(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转身出门的一刹那,我泪流满面,却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看到这一句 小编也心有感触,想起当初离家前往几千里外的地方的时候,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身为男儿,必须创出一片天,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电脑系统维护小知识 在聊 ...

  • 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的总结与反思
  • 时至今日此时,我的心绪还在萦绕在月考的成绩之上,心底里就像压了一块沉沉的大石头,放不下. 这次月考,给我的感觉远不能用震惊来形容.星期四成绩就已经大部浮出了水面,我看着那些数字,眼前一片黑,天地就像塌陷了一样. 每次考后,孩子们都会惴惴,因为每个人考的都令人满意的时候不太多,而每次月考,都是我电闪雷 ...

  • 企业管理培训心得
  • 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种的关键环节,民营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资本运营策略必须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考虑,从里到外营造一个资金愿意流入企业的经营格局.不少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融资当作一个短期行为来看待,希望搞突击拿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很少.民营 ...

  • 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 第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第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