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摘 要: 写作难,难写作,大多数学生怕写作。然而,教会学生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教会学生写作呢?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提高水平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同时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摸索出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定帮助。   一、结合实际,有感而发   针对学生缺乏写作素材、作文内容空洞等现象,每当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我们都会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相关内容进行小练笔,在此之前老师着重强调让学生关注即将来临的节日,如查阅节日的由来,预设你在三八节、母亲节想做些什么,在教师节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感想,在国庆节你会观察到一些什么现象,等等。没有老师的引导,注意观察、注意体验有可能只是一句空话,不会做个“有心人”。   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当学生有了实际体验后形成文字就轻而易举了。上周“艺术节”过后,我立即抓住时机,让学生写了一篇《“艺术节”有感》,这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小练笔,更是让他们对艺术节的总结和反思,这样就不仅仅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问题了。   二、心灵倾诉,抒发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可以让学生为心灵倾诉而作文。这个灵感来自我与儿子的一次矛盾。儿子渐渐长大以后再也不是那个乖乖的小男孩了,时不时和我顶嘴,在校和学生打了一天交道,回到家累得不想说一句话,有时看到儿子不听话的样子会忍不住火冒三丈,于是话不投机便拧起来。一次“暴风骤雨”之后,我思绪万千,就在自己的校讯通博客上写下了“给儿子的一封信”。当时正值儿子十三岁生日前夕,我有意在他十三岁生日当天,把校讯通打开挂在电脑桌面去忙别的事情,我知道在我走后他肯定要求浏览电脑。因为这是我事先预设好的,所以一连几天我都悄悄观察儿子的表现,果不其然,再出问题他和我说话柔顺多了,让他做起事来也听话多了。我一直没有点通这其中的秘密,但当我们之间出现不和谐时,我就会给他留言或写文章,渐渐地一切慢慢好起来。学生和家长之间肯定也有类似的情况,我把这个沟通方式教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和父母产生不和谐时不要急于表白或争论,可以给父母写一些留言条或者以日记形式出现,写出自己的心声。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所谓的矛盾。可以说孩子和父母的各式各样的矛盾几乎天天都有,孩子们用这个方式不仅懂得了怎样与父母相处,更从中明白了父母的艰辛,因此有了乐写的欲望,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推而广之,同学之间若出现了不愉快,就可以通过文字传递心声,可以互写“道歉卡”;在班级中违反了纪律可以写“悔过卡”。渐渐地,很多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勇气,再也不怕作文了。   三、文本对话,读写结合   这种练习作文的方法,我想大部分老师都在使用。当一篇或者在语言上、或者在结构上、或者在开头结尾上、或者叙述顺序的安排上,只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都会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关键是这个仿写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效果,让学生仿写自己能够驾驭的东西,不能为了写而写。比如原来学完《爬山虎的脚》后,本来想让学生借鉴写法写一篇《蒲公英的花》。但因为我对蒲公英的生长习性、内在结构等知之甚少,无法“下水”成文,因此就舍弃了这一打算。而改为让学生先观察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再进行仿写,练写时可以写它的叶,也可以写花,或者写果和根等都可以。这样不做太刻意的限制,学生写起来就兴趣盎然。   四、创设情境,深化体验   学生之所以畏惧写作文,是因为他们平日没有很好地关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学生写起作文来就顺手多了。记得在三年级时,有一篇要求写活动的大作文,其实学生天天跳皮筋、打乒乓球、拔河比赛等,只是因为没有刻意关注,因此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于是,我就专门抽了一节课在教室里进行了一次“画鼻子”活动,事先让学生注意画鼻子同学的表现、台下大家的表现;画对时大家的表现、画错时大家的表现;如果是你上台画鼻子,你的心情怎样,你看到大家有什么表现,等等。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观察。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引导,等到作文成型,我发现篇篇都写得很生动精彩,有的还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再比如,前段时间六年级学生在体育村参观市八运会开幕式,当时要求学生家长接孩子时一定要和老师打招呼再走,而且孩子到家之后要给老师回复短信告知,当时晚上我看完学生离开签名后,发现有三个学生被接走时没有和老师打招呼。于是第二天,我就这件事分析了现在社会上的不安全因素,并让学生设想:不告而别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呢?学生们议论纷纷设想各种结果,最后我让学生以“不辞而别的后果”为题目写一篇小日记,这样不仅进行了练笔,更在学生安全方面敲响了警钟。   五、多方积累,厚积薄发   每天我会让学生坚持读两到三篇文章,可以是故事、童话、美文,也可以是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甚至还要求学生回家经常看地图、看“百家讲坛”“科技之光”“纪实”等电视节目。语文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我总是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的词汇一个个是固有的,按正常思维,我们可以组词,但不可以造词,所以要多阅读文章多积累词汇。方方面面的东西积累得多了,在写作时学生才会洋洋洒洒动笔成篇。   六、学会修改,学习批改   不少教师慨叹:“我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视而不见,他们只看重一个分数。”   没有理由责怪学生,因为你没有引起他的兴趣。其实想要在批语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认为,学生学会批改作文会促使他更快更好地写作文。当一篇作文草稿完成后,我会让学生按照“作文修改提纲”先修改草稿,草稿合乎要求后让学生誊抄。誊抄完后第一步,让学生先互相找出文中还有无错别字,学生比老师找得更精细;第二步,相互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比一比谁文中用的好词好句多,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攀比心理”。他们会尽量争取下次多用好词好句,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第三步,我要求学生按照下批语方式写下“自评”。当然这些评语也要写在作文本上,而且我会再告诉学生,等大作文交上去以后,老师会逐一认真批改你的文章,并给出“师评”,到下次评讲时你要认真看,你的“自评”老师采用了多少,老师采用你的“自评”越多,证明你的作文评语越到位,你能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点与缺点,何愁不会写作文呢?所以每次大作文发下去之后,学生都会认真地研究“师评”与“自评”之间的异同;第四步,当认真阅读了“师评”“自评”之后,此时我会让学生再次在全班进行交换,同学之间相互阅读文章,学习他人文章的长处,再找出这篇文章依然还有的缺陷,并给同学写上“互评”。这样经过几轮下“评语”,学生从中不但看到了自己文章的优缺点,而且借鉴了他人文章的优点。优点继续发扬,缺陷下次改正,这样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更快。   最后一步我想强调的是:判分问题。钱梦龙先生回忆他求学时代生活时说,是国文老师给他的一篇习作以高分的偶然事实才引起了他学习语文的激情,甚至决定了以后的人生选择。可见教师的“判分”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判分”对老师来说不仅仅是动动笔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一种态度和语言。既然我们不忍心以冷面恶语对待后进生,怎能一成不变地以低分“棒杀”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的学生仅剩的一点热情和兴趣。所以我给学生的判分最低不低于80分,只有极个别特别不着调的作文或是范文我才会给打75分。我想: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何尝不是“却有至情”的最优化的教育行为呢?实践证明,这种“却有至情”的判分是形成师生情感相容,调节学生作文心理,促其“好之、乐之”的有效“润滑剂”。   文无定法,教亦所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善于总结作文的方法,从一招一式教起,他们就定能学会“作文”。

  摘 要: 写作难,难写作,大多数学生怕写作。然而,教会学生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教会学生写作呢?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提高水平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同时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摸索出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定帮助。   一、结合实际,有感而发   针对学生缺乏写作素材、作文内容空洞等现象,每当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我们都会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相关内容进行小练笔,在此之前老师着重强调让学生关注即将来临的节日,如查阅节日的由来,预设你在三八节、母亲节想做些什么,在教师节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感想,在国庆节你会观察到一些什么现象,等等。没有老师的引导,注意观察、注意体验有可能只是一句空话,不会做个“有心人”。   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当学生有了实际体验后形成文字就轻而易举了。上周“艺术节”过后,我立即抓住时机,让学生写了一篇《“艺术节”有感》,这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小练笔,更是让他们对艺术节的总结和反思,这样就不仅仅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问题了。   二、心灵倾诉,抒发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可以让学生为心灵倾诉而作文。这个灵感来自我与儿子的一次矛盾。儿子渐渐长大以后再也不是那个乖乖的小男孩了,时不时和我顶嘴,在校和学生打了一天交道,回到家累得不想说一句话,有时看到儿子不听话的样子会忍不住火冒三丈,于是话不投机便拧起来。一次“暴风骤雨”之后,我思绪万千,就在自己的校讯通博客上写下了“给儿子的一封信”。当时正值儿子十三岁生日前夕,我有意在他十三岁生日当天,把校讯通打开挂在电脑桌面去忙别的事情,我知道在我走后他肯定要求浏览电脑。因为这是我事先预设好的,所以一连几天我都悄悄观察儿子的表现,果不其然,再出问题他和我说话柔顺多了,让他做起事来也听话多了。我一直没有点通这其中的秘密,但当我们之间出现不和谐时,我就会给他留言或写文章,渐渐地一切慢慢好起来。学生和家长之间肯定也有类似的情况,我把这个沟通方式教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和父母产生不和谐时不要急于表白或争论,可以给父母写一些留言条或者以日记形式出现,写出自己的心声。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所谓的矛盾。可以说孩子和父母的各式各样的矛盾几乎天天都有,孩子们用这个方式不仅懂得了怎样与父母相处,更从中明白了父母的艰辛,因此有了乐写的欲望,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推而广之,同学之间若出现了不愉快,就可以通过文字传递心声,可以互写“道歉卡”;在班级中违反了纪律可以写“悔过卡”。渐渐地,很多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勇气,再也不怕作文了。   三、文本对话,读写结合   这种练习作文的方法,我想大部分老师都在使用。当一篇或者在语言上、或者在结构上、或者在开头结尾上、或者叙述顺序的安排上,只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都会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关键是这个仿写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效果,让学生仿写自己能够驾驭的东西,不能为了写而写。比如原来学完《爬山虎的脚》后,本来想让学生借鉴写法写一篇《蒲公英的花》。但因为我对蒲公英的生长习性、内在结构等知之甚少,无法“下水”成文,因此就舍弃了这一打算。而改为让学生先观察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再进行仿写,练写时可以写它的叶,也可以写花,或者写果和根等都可以。这样不做太刻意的限制,学生写起来就兴趣盎然。   四、创设情境,深化体验   学生之所以畏惧写作文,是因为他们平日没有很好地关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学生写起作文来就顺手多了。记得在三年级时,有一篇要求写活动的大作文,其实学生天天跳皮筋、打乒乓球、拔河比赛等,只是因为没有刻意关注,因此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于是,我就专门抽了一节课在教室里进行了一次“画鼻子”活动,事先让学生注意画鼻子同学的表现、台下大家的表现;画对时大家的表现、画错时大家的表现;如果是你上台画鼻子,你的心情怎样,你看到大家有什么表现,等等。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观察。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引导,等到作文成型,我发现篇篇都写得很生动精彩,有的还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再比如,前段时间六年级学生在体育村参观市八运会开幕式,当时要求学生家长接孩子时一定要和老师打招呼再走,而且孩子到家之后要给老师回复短信告知,当时晚上我看完学生离开签名后,发现有三个学生被接走时没有和老师打招呼。于是第二天,我就这件事分析了现在社会上的不安全因素,并让学生设想:不告而别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呢?学生们议论纷纷设想各种结果,最后我让学生以“不辞而别的后果”为题目写一篇小日记,这样不仅进行了练笔,更在学生安全方面敲响了警钟。   五、多方积累,厚积薄发   每天我会让学生坚持读两到三篇文章,可以是故事、童话、美文,也可以是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甚至还要求学生回家经常看地图、看“百家讲坛”“科技之光”“纪实”等电视节目。语文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我总是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的词汇一个个是固有的,按正常思维,我们可以组词,但不可以造词,所以要多阅读文章多积累词汇。方方面面的东西积累得多了,在写作时学生才会洋洋洒洒动笔成篇。   六、学会修改,学习批改   不少教师慨叹:“我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视而不见,他们只看重一个分数。”   没有理由责怪学生,因为你没有引起他的兴趣。其实想要在批语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认为,学生学会批改作文会促使他更快更好地写作文。当一篇作文草稿完成后,我会让学生按照“作文修改提纲”先修改草稿,草稿合乎要求后让学生誊抄。誊抄完后第一步,让学生先互相找出文中还有无错别字,学生比老师找得更精细;第二步,相互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比一比谁文中用的好词好句多,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攀比心理”。他们会尽量争取下次多用好词好句,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第三步,我要求学生按照下批语方式写下“自评”。当然这些评语也要写在作文本上,而且我会再告诉学生,等大作文交上去以后,老师会逐一认真批改你的文章,并给出“师评”,到下次评讲时你要认真看,你的“自评”老师采用了多少,老师采用你的“自评”越多,证明你的作文评语越到位,你能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点与缺点,何愁不会写作文呢?所以每次大作文发下去之后,学生都会认真地研究“师评”与“自评”之间的异同;第四步,当认真阅读了“师评”“自评”之后,此时我会让学生再次在全班进行交换,同学之间相互阅读文章,学习他人文章的长处,再找出这篇文章依然还有的缺陷,并给同学写上“互评”。这样经过几轮下“评语”,学生从中不但看到了自己文章的优缺点,而且借鉴了他人文章的优点。优点继续发扬,缺陷下次改正,这样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更快。   最后一步我想强调的是:判分问题。钱梦龙先生回忆他求学时代生活时说,是国文老师给他的一篇习作以高分的偶然事实才引起了他学习语文的激情,甚至决定了以后的人生选择。可见教师的“判分”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判分”对老师来说不仅仅是动动笔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一种态度和语言。既然我们不忍心以冷面恶语对待后进生,怎能一成不变地以低分“棒杀”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的学生仅剩的一点热情和兴趣。所以我给学生的判分最低不低于80分,只有极个别特别不着调的作文或是范文我才会给打75分。我想: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何尝不是“却有至情”的最优化的教育行为呢?实践证明,这种“却有至情”的判分是形成师生情感相容,调节学生作文心理,促其“好之、乐之”的有效“润滑剂”。   文无定法,教亦所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善于总结作文的方法,从一招一式教起,他们就定能学会“作文”。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老师面试新路历程
  • 小学语文老师面试新路历程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解读教材能力的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融水镇民族小学语文组 一.现状分析: 丰富的备课资料能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执行力.但有些教师的备课是从网上下载或从教参书上复制,变成自己的教案.这样做的教师缺乏了备课之前对教材 ...

  • 小学语文教育期末复习
  •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如何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 语文课程具有发展功能,包括培养学生以思维 ...

  • 英语教学技能教学大纲
  • <英语教学技能>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师范类学生开设.<英语教学技能>是高等师范院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以基础英语.英语教学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为基础,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技能与技巧的策略型.方法型应用学科. (二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对策研究报告
  • 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对策研究报告 三台县富顺镇初级中学校 语文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因为"丰富的积累,灵活的运用"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积累的重要性无人不晓,但目前对如何进行实效性读写结合缺乏必要的研究,尤其相对 ...

  •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和策略(北郊中学王俊)
  • 高三议论文训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北郊中学 王俊 一.高三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思维与语言并举,议论与记叙齐飞 第一,"思维与语言并举",推崇一个理念.在今年第4期的<语文学习>范守纲写的一篇文章中引述了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叶圣陶说"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 ...

  • 一.小学语文学科
  • 小学各学科科研课题题目参考 (一)校本教研 1.语文素养与教学艺术同步提高的实践研究 2.语文教研组活动新模式的构建与运作 3.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4.建立校内语文教学协作组的研究 5.建立校内骨干教师教学沙龙的实践 6.提高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7.备课质量评价的新探索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 ...

  • 小学语文重难点 Microsoft Word 文档
  • 小学语文重难点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教法重难点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1.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发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的 ...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1.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法)及其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①语文课程论:②语文教材论:③语文教学论:④语文活动论:⑤语文学习论:⑥语文教师论:⑦语文教研论: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