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经济国际关系

名词解释

1. 世界格局: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或局面。

2.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3. 世界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超越国界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总体。

4. 新经济:又叫做知识经济,是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5. 泡沫经济:在不切实际的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的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

22.休克疗法: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实现从计划经济市场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又被称为“大爆炸”的改革理论,或“一揽子过渡”的政策主张。

6. 种族主义:是一种对不同种族或民族采取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对待的思想、政策、行为或理论。它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南非的种族主义是指南非的白人统治者

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实行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对待的思想、

7. 国际战略:是一个主权国家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根据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和自己综合国力的客观估量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对外谋略或对外总政策。

世界格局的意义: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②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③有助于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④有助于清醒的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

8. 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①它为战后世界逐步过渡到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创造了条件;②体制所遵循的对话、协商、大国一致原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精神;③它所形成的美苏势力范围划分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成果;④它所带来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经济复苏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9. 雅尔塔体制的消极作用:①以实力地位,强权政治为特征的国际政治旧秩序的集中体现;②它的确立造成重划国界、分裂国界的恶果,成为世界不稳定的祸根;③它造成了两大集团的长期对立,成为世界局势紧张、动荡的根源。

10.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有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期,美攻苏守时期;第二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苏攻美守;第三时期,20世纪

80年代,美攻苏守。

11. 三大区域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12. 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①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②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③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影响日益加深;④世界经济各主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调。

13. 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A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

B,环境恶化问题

C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D能源短缺问题

E粮食危机问题

欧洲一体化

1.一体化的动因:(1)西欧地区内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相互依赖产生了打破民族国家壁垒、降低交易成本的客观要求,以满足资源、市场、资金流转等方面的需要;(2)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促使有关国家希望通过深化内部协作,增强创新能力与国际讨价还价能力;(3)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使其在国际背景下的经济利益融合较易实现;(4)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府出面加强西欧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协调,奠定了基础。

14. 东欧剧变:是指从1989年至1990年,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

家共产党最终失去政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的剧烈运动

15. 一党优位制:在法制上虽然容许政权交替但实际上却由一党长期执政的政治结构

16.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原因:(1)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侵略战争进行认真反省、对战争责任进行真正清算的历史过程。

(2)民众对自民党谋求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成为大国的政策表示认同。(3)苏东剧变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结束,使日本国内保守与革新实力的对立失去了根据。(4)日本国内对政治右倾化的批评具有狭隘性。

17.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1)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极大地助长了国内右翼势力的发展和猖獗程度。(2)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使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18. “泡沫经济”的改革措施:(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改革金融体制。(3)改革财政结构。(4)改革经济结构。

19. 冷战后日本的经济实力:(1)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大国。(2)日本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0. 制约日本“普通国家化”的国内因素:(1)日本没法彻底摆脱作为战败国所受到的制约。(2)日本要成为世界级的军事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日本对外政策难有较大突破。

21. 苏联执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主要原因:(1)苏联是从沙俄封建

军事帝国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沙俄侵略扩张的痕迹。(2)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两次遭受外地武装干涉或入侵,有很强的不安全感。(3)苏联外交指导思想上存在严重的错误。(4)苏联外交决策上缺乏民主和科学。

22. 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深层愿意(根本原因):(1)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得苏共及其政权内部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2)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苏联经济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和要求。(3)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买下了民族分裂的祸根。(4)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耗尽了国力。(5)苏共日益严重的脱离群众,变成一个官僚阶级的党,丧失了民心。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3. 第三世界:二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和解放,这些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它合自强形成第三世界。

24. 不结盟运动的条件:(1)一切参加国所执行的外交政策,应该是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2)应该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3)不应使本国卷入大国的军事集团,并成为它的成员。(4)不应同任何一个大国缔结双

边条约,建立带有军事性质的联盟。(5)不应向大国提供用于势力冲突的军事基地。

25. 发展中国家的共性:(1)共同的历史遭遇:(2)共同的现实任务:(3)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的共同愿望。(4)加强团结合作的共同要求。

26. 伊斯兰激进主义思潮表现:第一,某些国家的伊斯兰激进主义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掌握了国家政权,是这些国家的政治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第二,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国际恐怖活动,不仅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危害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发展。第三,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对地区冲突的介入、渗透和干扰,使地区冲突雪上加霜。第四,西方国家利用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作“新干涉主义”的借口,不利于有关国家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27. 金砖四国:BRICs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基础四国:BASICs 巴西 南非 印度 中国

新钻十一国:N11 孟加拉国 埃及 印度 尼西亚 伊朗 韩国 墨西哥 巴基斯坦 尼日利亚 菲律宾 土耳其 越南

28. 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潜力优势:第一,有国土面积、人口、资源和市场规模的优势;第二,有强烈的振兴国家的欲望并实行了持续的改革开放政策;第三,经济保持着强劲而持续的增长势头;第四,地区大国并具有地区影响力;第五,世界

政治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是新的正在上升的力量。

29.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舞台上的作用:(1)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2)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4)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推动力量。

30. 印度的特征:第一,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第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第三,是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国。第四,是发展迅速的大国。

31. 核武器的后果:其一,其军事开支剧增,经济发展受制。其二,引发了南亚地区的核军备竞赛,削弱了自己在南亚常规军事力量上的优势地位。其三,国际形象受损。

32. 南非的特征:第一战略资源丰富。第二矿产资源丰富。第三多族国家。第四非洲经济大国。

33. 巴西的特征:第一,古代巴西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第二,巴西拥有世界第五大国土和人口。第三,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第四,巴西享有“21世纪的世界粮仓”和“咖啡王国”的美誉。第五,巴西是拉美第一经济大国。

34. 伊朗的基本特征:第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第二,重要地缘政治经济地位。第三,丰富的石油和台南燃气资源,第四,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第五,在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影响力。

35. 中国外交政策的方针:(1)“另起炉灶”。(2)“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后再同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36.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一)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四)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7. 毛泽东制定和坚持的对外政策四项基本原则: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②维护世界和平,坚决反对侵略。③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处理各种国家关系。④建立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和它们的团结与合作。

38.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西欧各国的福利制度包含三个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扶助,社会服务

背景:(1)它是西欧国家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举措

(2)倡导社会公正的社会民主党在西欧个国的崛起

和掌权,对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经济的发展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物前

提。

作用: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减轻了社会不平等的程度,

使广大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并享有广泛

的政治和社会权益; 福利国家制度是西欧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问题: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成倍增长,导致债台高筑,

税赋加重;助长了依赖国家心理,削弱了进取精神

名词解释

1. 世界格局: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或局面。

2.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3. 世界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超越国界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总体。

4. 新经济:又叫做知识经济,是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5. 泡沫经济:在不切实际的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的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

22.休克疗法: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实现从计划经济市场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又被称为“大爆炸”的改革理论,或“一揽子过渡”的政策主张。

6. 种族主义:是一种对不同种族或民族采取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对待的思想、政策、行为或理论。它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南非的种族主义是指南非的白人统治者

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实行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对待的思想、

7. 国际战略:是一个主权国家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根据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和自己综合国力的客观估量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对外谋略或对外总政策。

世界格局的意义: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②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③有助于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④有助于清醒的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

8. 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①它为战后世界逐步过渡到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创造了条件;②体制所遵循的对话、协商、大国一致原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精神;③它所形成的美苏势力范围划分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成果;④它所带来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经济复苏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9. 雅尔塔体制的消极作用:①以实力地位,强权政治为特征的国际政治旧秩序的集中体现;②它的确立造成重划国界、分裂国界的恶果,成为世界不稳定的祸根;③它造成了两大集团的长期对立,成为世界局势紧张、动荡的根源。

10.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有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期,美攻苏守时期;第二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苏攻美守;第三时期,20世纪

80年代,美攻苏守。

11. 三大区域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12. 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①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②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③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影响日益加深;④世界经济各主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调。

13. 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A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

B,环境恶化问题

C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D能源短缺问题

E粮食危机问题

欧洲一体化

1.一体化的动因:(1)西欧地区内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相互依赖产生了打破民族国家壁垒、降低交易成本的客观要求,以满足资源、市场、资金流转等方面的需要;(2)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促使有关国家希望通过深化内部协作,增强创新能力与国际讨价还价能力;(3)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使其在国际背景下的经济利益融合较易实现;(4)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府出面加强西欧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协调,奠定了基础。

14. 东欧剧变:是指从1989年至1990年,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

家共产党最终失去政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的剧烈运动

15. 一党优位制:在法制上虽然容许政权交替但实际上却由一党长期执政的政治结构

16.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原因:(1)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侵略战争进行认真反省、对战争责任进行真正清算的历史过程。

(2)民众对自民党谋求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成为大国的政策表示认同。(3)苏东剧变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结束,使日本国内保守与革新实力的对立失去了根据。(4)日本国内对政治右倾化的批评具有狭隘性。

17.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1)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极大地助长了国内右翼势力的发展和猖獗程度。(2)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使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18. “泡沫经济”的改革措施:(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改革金融体制。(3)改革财政结构。(4)改革经济结构。

19. 冷战后日本的经济实力:(1)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大国。(2)日本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0. 制约日本“普通国家化”的国内因素:(1)日本没法彻底摆脱作为战败国所受到的制约。(2)日本要成为世界级的军事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日本对外政策难有较大突破。

21. 苏联执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主要原因:(1)苏联是从沙俄封建

军事帝国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沙俄侵略扩张的痕迹。(2)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两次遭受外地武装干涉或入侵,有很强的不安全感。(3)苏联外交指导思想上存在严重的错误。(4)苏联外交决策上缺乏民主和科学。

22. 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深层愿意(根本原因):(1)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得苏共及其政权内部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2)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苏联经济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和要求。(3)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买下了民族分裂的祸根。(4)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耗尽了国力。(5)苏共日益严重的脱离群众,变成一个官僚阶级的党,丧失了民心。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3. 第三世界:二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和解放,这些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它合自强形成第三世界。

24. 不结盟运动的条件:(1)一切参加国所执行的外交政策,应该是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2)应该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3)不应使本国卷入大国的军事集团,并成为它的成员。(4)不应同任何一个大国缔结双

边条约,建立带有军事性质的联盟。(5)不应向大国提供用于势力冲突的军事基地。

25. 发展中国家的共性:(1)共同的历史遭遇:(2)共同的现实任务:(3)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的共同愿望。(4)加强团结合作的共同要求。

26. 伊斯兰激进主义思潮表现:第一,某些国家的伊斯兰激进主义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掌握了国家政权,是这些国家的政治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第二,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国际恐怖活动,不仅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危害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发展。第三,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对地区冲突的介入、渗透和干扰,使地区冲突雪上加霜。第四,西方国家利用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作“新干涉主义”的借口,不利于有关国家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27. 金砖四国:BRICs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基础四国:BASICs 巴西 南非 印度 中国

新钻十一国:N11 孟加拉国 埃及 印度 尼西亚 伊朗 韩国 墨西哥 巴基斯坦 尼日利亚 菲律宾 土耳其 越南

28. 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潜力优势:第一,有国土面积、人口、资源和市场规模的优势;第二,有强烈的振兴国家的欲望并实行了持续的改革开放政策;第三,经济保持着强劲而持续的增长势头;第四,地区大国并具有地区影响力;第五,世界

政治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是新的正在上升的力量。

29.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舞台上的作用:(1)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2)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4)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推动力量。

30. 印度的特征:第一,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第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第三,是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国。第四,是发展迅速的大国。

31. 核武器的后果:其一,其军事开支剧增,经济发展受制。其二,引发了南亚地区的核军备竞赛,削弱了自己在南亚常规军事力量上的优势地位。其三,国际形象受损。

32. 南非的特征:第一战略资源丰富。第二矿产资源丰富。第三多族国家。第四非洲经济大国。

33. 巴西的特征:第一,古代巴西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第二,巴西拥有世界第五大国土和人口。第三,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第四,巴西享有“21世纪的世界粮仓”和“咖啡王国”的美誉。第五,巴西是拉美第一经济大国。

34. 伊朗的基本特征:第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第二,重要地缘政治经济地位。第三,丰富的石油和台南燃气资源,第四,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第五,在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影响力。

35. 中国外交政策的方针:(1)“另起炉灶”。(2)“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后再同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36.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一)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四)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7. 毛泽东制定和坚持的对外政策四项基本原则: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②维护世界和平,坚决反对侵略。③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处理各种国家关系。④建立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和它们的团结与合作。

38.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西欧各国的福利制度包含三个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扶助,社会服务

背景:(1)它是西欧国家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举措

(2)倡导社会公正的社会民主党在西欧个国的崛起

和掌权,对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经济的发展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物前

提。

作用: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减轻了社会不平等的程度,

使广大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并享有广泛

的政治和社会权益; 福利国家制度是西欧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问题: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成倍增长,导致债台高筑,

税赋加重;助长了依赖国家心理,削弱了进取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复试试题87-11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98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学复试试题选录 一.名词解释 1.解决财政赤字的基本方法 2.增值税与工商税的区别 3.我国外汇调剂 4.欧洲美元与亚洲美元 5.特尔斐法(Delphi method) 6.联行往来 7.古典概型 8.会计基本9.美国10.票据兑贴11.信 ...

  • 计量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 计量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怎样理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计量经济学能够在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计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是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结合在一起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各种经济因素和 ...

  • 交通运输经济法规四.名词解释题
  • 交通运输经济法规四.名词解释题1.经济法就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调整一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我国经济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用以确认和调整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国民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1. 所谓 ...

  • 3.名词解释题
  • 名词解释题 (一)2006年1月 (二)2006年10月 (三)2007年1月 (四)2007年10月 (五)2008年1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经济法主体:是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力或者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体或者个体. 37.市场规制法:是调整在国家进行 ...

  • 历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
  • 历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 1999年一.名词解释1.理性预期4.外汇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论述2.简述帕累托最优及帕累托最优条件 3.如果要使一国的年产出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当有何变化?4.简述 ...

  • 国际投资学作业答案
  • <国际投资学>作业集 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投资 是各国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等投资主体将其所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得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2.跨国公司 是指依赖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 ...

  • 00144企业管理概论-自考
  • 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编 企业及其管理总论 第一章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名词解释)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简答)企业概念的含义要点. (1)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

  • 经济法名词解释
  • 1. 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2. 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一切经济关系,更不是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 4.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在调整一定范 ...

  •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超全版)
  • 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3分)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2分)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1分) 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1分)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