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死结

  青鸟停业只是冰山一角,种种的乱象丛生已经让这个行业更加脆弱。      毫无征兆地,青鸟健身突然关门停业,仅在官网上通知和以短信群发的方式告知会员,青鸟健身位于北京的兆龙店、百盛店、安贞店、清华店、加州店,于2011年1月12日暂停营业。开业时间另行通知。落款是1月11日。   就在消息迅速蔓延之际,事情又峰回路转,2011年1月14日晚上,青鸟健身的大部分会员又接到了这样的一条信息:“尊敬的会员,青鸟健身所有店将于1月15日11时正式恢复营业。”为了表示歉意,每名会员被额外赠送了一个月的会籍。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但青鸟遇到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所谓低门槛   青鸟健身成立于2000年年初,是中国最早采用连锁商业化经营的健身俱乐部,目前全国有16家分店,大多集中于北京市。和大部分健身俱乐部一样,青鸟实行会员制,现在一年会费在4500元――开业之初曾高达6800元,被认为是当时的一个行业参数。   青鸟健身当年敢于如此高调,是因为这个刚刚起步的行业与大城市尚不到1%的健身人口预示着一个美好前景。青鸟健身总经理王成记得,这股乐观的情绪被无限放大,最后演绎成了一个“暴富神话”:当时有人说投入健身房只要装修200万元、设备100万元,如果卖3000元的年卡,卖到第1000张的时候就可以收回成本了。一时间,开健身房蔚然成风。   真的就这么简单?   一间健身房,软硬件的设备投入一般在3000元/平方米,房租、人工成本等“硬成本”占到投入比例的50%以上。高成本往往成为健身房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青鸟健身单店的规模很大,每一个单店投资规模超过500万元,不过,场地都是租赁。   至于盈利情况,投资深圳中航健身会的松禾资本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飞曾对记者透露,毛利率有30%到40%左右。王成则评价说,“目前只能说是到达了一个合理的水平,因为即使是在成熟的国家,健身行业也并非暴利行业,也才有3%到5%的利润率。”   急功近利的人们看不到这些理性分析和风险,只看到别人都在健身行业圈地“赚钱”,唯恐自己落后。而抱着这样浮躁心态的人们,又总会找到一些空子可钻。   那个空子叫做“预付费制度”。      预付费的尴尬   健身房多采取会员制度,不管你是年卡、季卡还是次卡,都要先预存费用再享受服务。一些过把瘾就死的小店无师自通地把预收会员费玩得“炉火纯青”。   几个合伙人,拉来一笔资金,一边去找营业地点,一边去找设备供应商,先把一部分设备赊过来,然后把设备放到场所里面。这样的话可以对外面的人宣布这里有健身房要营业,然后再拉一批会籍人员来买卡。会费收回来之后,再用这笔钱做滚动资金,维持整个健身房的运营,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   可是国外成熟健身市场的发展规律表明,健身俱乐部主要依靠长期参加健身活动的忠实客户,在有限的地域内,不可能有无限的新客户群可以发掘。   预付费模式的企业就像拿到了一张高额的信用卡,最初经营起来快意无限,但是到了中后期如果不寻找多个盈利点自然就会崩溃。   一拥而上、各怀心思的健身房们调快了行业“进步”的指针,行业一片“红火”的背景下,各路巨头们也不淡定了。结果却是――2010年青鸟的竞争对手中体倍力在北京地区关了2家店,另一个健身巨头浩沙健身原来50多家门店现在只剩下25家。而那些倒闭的小店更数不胜数。   大家是否就此血本无归,而令后来者心怀畏惧呢?不,不少人早发现了另外一个空当――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会员预付款管理非常严格,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专门银行账户进行托管,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健全的保证金制度,确保商家撤离时能有一笔资金补偿消费者。   可是在中国,消费性预付款的管理还没有监管规定,所以消费者很难保障自己的权利。   说来尴尬,缺失的标准不仅仅在于预付款模式,一个初开业的俱乐部在店面规模、器械方面都没有行业标准。健身行业主管机构为国家体育局,它并不是一个商业部门的主管机构。所以对种种乱象,想整治也力有不逮。   本来是一个良好模式的预付费制度也在逐利的潮流中变了味道,而因为没有惩戒,后来涉足健身产业者仍然热情不减,让人几乎错觉这个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被抛弃的会员们的不满不过是光明前景背后的小小阴影,无人关注。就连青鸟这种希望成为行业标杆的公司,险遭抛弃的会员也只能在微博上写道:“今天去青鸟健身,跟每个认识的朋友打招呼的时候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据说以前买私教课的会员都更频繁地主动约课了,我这周也约了3节。”      内忧   应该说像青鸟这样的定位高端的健身房是有野心和实力结束健身行业最初的“乱世”,然后成为稳坐一方的巨头,再谋求全国霸业。可是青鸟发现自身被巨大的潮流裹挟着,身不由己,举步维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繁华商圈的三公里之内,通常都有5~6家健身中心。这样密集的分布让各大健身房只能“贴身近战”,几乎没有闪躲腾挪的余地。   价格低、服务内容简单的低端健身俱乐部分流走对价格更为敏感的低端客户,要留住高端客户对青鸟等高端健身房仍不是易事。青鸟健身的会员数从兴盛时的6万人一度下降到去年年底的2万人。青鸟也知道,健身房硬件设施基本趋于一致的时候,竞争的关键就在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为企业建立标准化流程。   知易行难。   对于管理上几乎是空白的健身业来说,其他行业的一些经验,被不断借鉴,青鸟的王成此前是做酒店管理工作的,在他眼中,健身行业比如对清洁要求、前台服务、对微笑服务的要求以及完整的培训意识,都是与酒店行业有相通之处。“比如我们还要求私教在上课的时候,在与会员身体接触的部分要用毛巾,特别是面对女会员的时候。”   中体健身集团管理集团副总经理薛勇海则要求倍力实行标准化,比如跑步机等设备应当放到一条直线上,跑步带的商标应该对准同一位置上,“但是往往标准到了执行层面就变得模糊化了。”   管理层的努力并不那么容易被顾客发现。顾客对健身房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来自与教练的互动。在这里,健身业遭遇了另一个软肋。   据了解,目前国内体育学院没有俱乐部管理的课程;国家增设“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之前,各俱乐部都是按照各自的体系进行培训,培训出来之后,管理经验缺乏的劣势又显现出来了。   王成一直希望能把一套流程模式化。如前台,在会员进店三秒之内要微笑,在刷卡两秒钟内要招手示意位置。会员到场后几分钟之内,教练就要打招呼,然后过几分钟,就要有巡场教练来进行询问,既要表达对会员的关注,但同时也要不让会员觉得受干扰。中航健身还试图通过评分卡、电子化手段,促进与会员之间的互动。   而不管是自己培养人才,还是挖人,以及流程化,都需要时间和资金支持。   谁曾想,这个行业崩坏得如此之快?      价格战悖论   在健身业正景气的时候,常有业内人士在健身房内边健身、边惬意地聊着其他行业的困境和失败。比如曾被视为“贵族运动”的保龄球,价格由60元一局下滑到3元一局,而导致整个行业陷入死胡同。可遗憾的是,健身行业在某一天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我办卡的那家健身房刚开始服务非常好,健身时,店内会发一条浴巾,浴室内也备有洗发水和沐浴液,还有干蒸房。可只过了两个月的好日子,听说是由于竞争原因,该店的会员年卡费用骤降至888元,紧跟着会员大量增加。此后,在该健身房健身再也不发浴巾了,洗浴用品改成一次性的洗发水。后来一次性的洗发水也时有时无,而干蒸房由于会员太多而损坏,之后就干脆拆了……”这是某个健身房老会员的抱怨。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不是单个健身房的个案。

  降价还可能影响到给员工的薪水,导致员工提供的服务质量差,也会影响公司收入。而最终缺乏行业投入,而且做完低价卡之后,再提价就很难为会员接受。   表面上看,健身不再是奢侈行为,但是由于恶性价格战,按惯例平均5~8名会员由一名教练负责,而现在一个教练可能会负责几十甚至上百名会员。   青鸟健身其实看出些端倪,在中体倍力在全国跑马圈地的时候,青鸟健身开始瘦身。即使在鼎盛的时候,他们在全国的店也不过16家。   但遗憾的是,健身行业缺乏退出机制,人在江湖便会身不由己。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低于千元的年卡的出现已经不足为奇,走高端路线的青鸟年卡,在北京也跌破了5000元。   会费不升反降的同时,房屋租金却不断上调。王成算过:“百盛店是2002年开的业,2002年场地的年租金是250万元左右,到2011年,已经涨到了700万元左右!”百盛店的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已经超过5元。“如果每天每平方米租金大于3元,那就很难盈利了。”      疲软的盈利模式   健身房的盈利是怎么算的呢?最直接的收入自然是卖会员卡。   王成忧心的是,在国外成熟地区,健身会所的收入中只有50%来自会员费,另外一半收入则来自会员另外聘请教练和购买相关产品。而在中国,目前健身馆90%的收入都是卖卡所得。   健身行业的老大们不是没有想过突破单一的收入。青鸟健身等高端品牌的私教收入也可以占到总收入的20%左右。只是大部分消费者对于约100元一次的私教课程还是负担吃力。   还有的健身房尝试为女性会员提供美容水疗的服务,其中以有着25年历史、台湾最大的连锁健身集团亚历山大为代表,其每月营业额曾高达2.5亿元。但是随着中产阶级消费力萎缩,公司又连续遭遇诈骗集团、投资瑜伽馆失利,亚历山大于2007年倒闭,复合型的健康会所概念也搁浅至今。   此外,健康产品的收入与广告收入,也被视为是目前健身俱乐部可选择的盈利模式。2008年,定位为健身媒体运营商的活跃传媒获得蓝驰资本的千万美元投资后,就分别与中体倍力、浩泰健身等俱乐部签订广告协议。   而在缺乏信任的中国,健身房并没有足够的公信力改变会员们的疑虑和观望态度。以最近火热的左旋肉碱为例,一边是教练的推荐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一边又有部分消费者反映服用后恶心、心跳加快。教练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就连网络也不能给出答案,因为输入关键词,只能看到广告和软文。   种种破局的不顺折合成数据,我们能得到这样的对比:美国健身消费者的APRU值是人均500多元人民币/平方米,中国消费者为200元人民币/平方米。   在盈利单一的背景下,种种的乱象丛生已经让这个行业更加脆弱,就像人的免疫机制已经出了问题,外部环境一点风吹草动,人就会倒下。吹倒青鸟的就是本不该那么致命的房租。      退避三舍的风投   王成回忆当初的突然停业,非常无奈:“说实在的,不是我们决定要停业,我们真是‘被停业’了!实际上在11号晚上我们还一直在争取,比如:我们和百盛沟通,我们在谈判,哪怕能按天支付房租,先别停水停电也好。但是不行。”王成说,青鸟近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们2009年亏损1700万元,2010年是900万元。”   除了前文提到的种种弊病,青鸟关停的直接原因是缺钱。曾经有风投和青鸟接触过,如果青鸟把握住那次机会,是否就可以避免这次“折翼”?。   要知道在国外,风投对健身产业并不吝啬。   2004年6月美国健身连锁运营商LifetimeFitness IPO融资1.83亿美元,后该公司与Intel、Google、Yahoo公司一起被评为美国移民企业十强。2005年美国24小时健身被来自纽约的私人财团ForstmannLittle&Co以16亿美元收购……   或许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健身行业不是孤军奋战。在日本,参加健康保险的投保人如果去健身,其健身的费用是可以在保险公司报销的。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被保险人对健康进行投资,其实是减少公司成本的绝佳办法。   而在美国的一些州,健身行业被列为提高公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行业,政府给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免税、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等。   但在中国,健身业没有被政府扶持的好运,行业自身的乱象更让风投退避三舍。“看不懂这个行业。”深创投一名投资总监说,过去几年他断断续续接触过几家健身公司,但总体感觉健身行业事实上是属于重资产行业,包括设备器材、场地等的基础设施投入都很贵,利润并不高;另一方面,各类小型健身房不断涌现,分流客源,大打价格战,一些大的品牌健身机构运营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   有个业内的小段子;一次健身行业论坛上,一个投资者给业内人士递了张小条子,说手头有300万元,怎么办一家健身会所。人家的答复是,还是投资股票回报率高。   不知道算不算幸运,没有风投拔刀相助,青鸟这次还是挺过来了。青鸟市场部经理吴晓天的解释是:“资金已经到账了,我们现在开业了,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业绩受损严重,也存在再次关停的可能性。   从吴晓天的话中,我们能感觉出来,青鸟并没有什么新的突破,仅仅是补上了资金缺口而已。这让人更担心:青鸟健身一直亏损经营,在没有找到新的盈利点之前,青鸟健身每经营一天就会亏损一天,这样下去青鸟健身的复业到底能坚持多久?   青鸟的困境又只是冰山的一角,水面下的健身业仍然在磕磕碰碰中寻找出路。      

  青鸟停业只是冰山一角,种种的乱象丛生已经让这个行业更加脆弱。      毫无征兆地,青鸟健身突然关门停业,仅在官网上通知和以短信群发的方式告知会员,青鸟健身位于北京的兆龙店、百盛店、安贞店、清华店、加州店,于2011年1月12日暂停营业。开业时间另行通知。落款是1月11日。   就在消息迅速蔓延之际,事情又峰回路转,2011年1月14日晚上,青鸟健身的大部分会员又接到了这样的一条信息:“尊敬的会员,青鸟健身所有店将于1月15日11时正式恢复营业。”为了表示歉意,每名会员被额外赠送了一个月的会籍。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但青鸟遇到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所谓低门槛   青鸟健身成立于2000年年初,是中国最早采用连锁商业化经营的健身俱乐部,目前全国有16家分店,大多集中于北京市。和大部分健身俱乐部一样,青鸟实行会员制,现在一年会费在4500元――开业之初曾高达6800元,被认为是当时的一个行业参数。   青鸟健身当年敢于如此高调,是因为这个刚刚起步的行业与大城市尚不到1%的健身人口预示着一个美好前景。青鸟健身总经理王成记得,这股乐观的情绪被无限放大,最后演绎成了一个“暴富神话”:当时有人说投入健身房只要装修200万元、设备100万元,如果卖3000元的年卡,卖到第1000张的时候就可以收回成本了。一时间,开健身房蔚然成风。   真的就这么简单?   一间健身房,软硬件的设备投入一般在3000元/平方米,房租、人工成本等“硬成本”占到投入比例的50%以上。高成本往往成为健身房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青鸟健身单店的规模很大,每一个单店投资规模超过500万元,不过,场地都是租赁。   至于盈利情况,投资深圳中航健身会的松禾资本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飞曾对记者透露,毛利率有30%到40%左右。王成则评价说,“目前只能说是到达了一个合理的水平,因为即使是在成熟的国家,健身行业也并非暴利行业,也才有3%到5%的利润率。”   急功近利的人们看不到这些理性分析和风险,只看到别人都在健身行业圈地“赚钱”,唯恐自己落后。而抱着这样浮躁心态的人们,又总会找到一些空子可钻。   那个空子叫做“预付费制度”。      预付费的尴尬   健身房多采取会员制度,不管你是年卡、季卡还是次卡,都要先预存费用再享受服务。一些过把瘾就死的小店无师自通地把预收会员费玩得“炉火纯青”。   几个合伙人,拉来一笔资金,一边去找营业地点,一边去找设备供应商,先把一部分设备赊过来,然后把设备放到场所里面。这样的话可以对外面的人宣布这里有健身房要营业,然后再拉一批会籍人员来买卡。会费收回来之后,再用这笔钱做滚动资金,维持整个健身房的运营,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   可是国外成熟健身市场的发展规律表明,健身俱乐部主要依靠长期参加健身活动的忠实客户,在有限的地域内,不可能有无限的新客户群可以发掘。   预付费模式的企业就像拿到了一张高额的信用卡,最初经营起来快意无限,但是到了中后期如果不寻找多个盈利点自然就会崩溃。   一拥而上、各怀心思的健身房们调快了行业“进步”的指针,行业一片“红火”的背景下,各路巨头们也不淡定了。结果却是――2010年青鸟的竞争对手中体倍力在北京地区关了2家店,另一个健身巨头浩沙健身原来50多家门店现在只剩下25家。而那些倒闭的小店更数不胜数。   大家是否就此血本无归,而令后来者心怀畏惧呢?不,不少人早发现了另外一个空当――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会员预付款管理非常严格,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专门银行账户进行托管,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健全的保证金制度,确保商家撤离时能有一笔资金补偿消费者。   可是在中国,消费性预付款的管理还没有监管规定,所以消费者很难保障自己的权利。   说来尴尬,缺失的标准不仅仅在于预付款模式,一个初开业的俱乐部在店面规模、器械方面都没有行业标准。健身行业主管机构为国家体育局,它并不是一个商业部门的主管机构。所以对种种乱象,想整治也力有不逮。   本来是一个良好模式的预付费制度也在逐利的潮流中变了味道,而因为没有惩戒,后来涉足健身产业者仍然热情不减,让人几乎错觉这个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被抛弃的会员们的不满不过是光明前景背后的小小阴影,无人关注。就连青鸟这种希望成为行业标杆的公司,险遭抛弃的会员也只能在微博上写道:“今天去青鸟健身,跟每个认识的朋友打招呼的时候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据说以前买私教课的会员都更频繁地主动约课了,我这周也约了3节。”      内忧   应该说像青鸟这样的定位高端的健身房是有野心和实力结束健身行业最初的“乱世”,然后成为稳坐一方的巨头,再谋求全国霸业。可是青鸟发现自身被巨大的潮流裹挟着,身不由己,举步维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繁华商圈的三公里之内,通常都有5~6家健身中心。这样密集的分布让各大健身房只能“贴身近战”,几乎没有闪躲腾挪的余地。   价格低、服务内容简单的低端健身俱乐部分流走对价格更为敏感的低端客户,要留住高端客户对青鸟等高端健身房仍不是易事。青鸟健身的会员数从兴盛时的6万人一度下降到去年年底的2万人。青鸟也知道,健身房硬件设施基本趋于一致的时候,竞争的关键就在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为企业建立标准化流程。   知易行难。   对于管理上几乎是空白的健身业来说,其他行业的一些经验,被不断借鉴,青鸟的王成此前是做酒店管理工作的,在他眼中,健身行业比如对清洁要求、前台服务、对微笑服务的要求以及完整的培训意识,都是与酒店行业有相通之处。“比如我们还要求私教在上课的时候,在与会员身体接触的部分要用毛巾,特别是面对女会员的时候。”   中体健身集团管理集团副总经理薛勇海则要求倍力实行标准化,比如跑步机等设备应当放到一条直线上,跑步带的商标应该对准同一位置上,“但是往往标准到了执行层面就变得模糊化了。”   管理层的努力并不那么容易被顾客发现。顾客对健身房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来自与教练的互动。在这里,健身业遭遇了另一个软肋。   据了解,目前国内体育学院没有俱乐部管理的课程;国家增设“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之前,各俱乐部都是按照各自的体系进行培训,培训出来之后,管理经验缺乏的劣势又显现出来了。   王成一直希望能把一套流程模式化。如前台,在会员进店三秒之内要微笑,在刷卡两秒钟内要招手示意位置。会员到场后几分钟之内,教练就要打招呼,然后过几分钟,就要有巡场教练来进行询问,既要表达对会员的关注,但同时也要不让会员觉得受干扰。中航健身还试图通过评分卡、电子化手段,促进与会员之间的互动。   而不管是自己培养人才,还是挖人,以及流程化,都需要时间和资金支持。   谁曾想,这个行业崩坏得如此之快?      价格战悖论   在健身业正景气的时候,常有业内人士在健身房内边健身、边惬意地聊着其他行业的困境和失败。比如曾被视为“贵族运动”的保龄球,价格由60元一局下滑到3元一局,而导致整个行业陷入死胡同。可遗憾的是,健身行业在某一天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我办卡的那家健身房刚开始服务非常好,健身时,店内会发一条浴巾,浴室内也备有洗发水和沐浴液,还有干蒸房。可只过了两个月的好日子,听说是由于竞争原因,该店的会员年卡费用骤降至888元,紧跟着会员大量增加。此后,在该健身房健身再也不发浴巾了,洗浴用品改成一次性的洗发水。后来一次性的洗发水也时有时无,而干蒸房由于会员太多而损坏,之后就干脆拆了……”这是某个健身房老会员的抱怨。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不是单个健身房的个案。

  降价还可能影响到给员工的薪水,导致员工提供的服务质量差,也会影响公司收入。而最终缺乏行业投入,而且做完低价卡之后,再提价就很难为会员接受。   表面上看,健身不再是奢侈行为,但是由于恶性价格战,按惯例平均5~8名会员由一名教练负责,而现在一个教练可能会负责几十甚至上百名会员。   青鸟健身其实看出些端倪,在中体倍力在全国跑马圈地的时候,青鸟健身开始瘦身。即使在鼎盛的时候,他们在全国的店也不过16家。   但遗憾的是,健身行业缺乏退出机制,人在江湖便会身不由己。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低于千元的年卡的出现已经不足为奇,走高端路线的青鸟年卡,在北京也跌破了5000元。   会费不升反降的同时,房屋租金却不断上调。王成算过:“百盛店是2002年开的业,2002年场地的年租金是250万元左右,到2011年,已经涨到了700万元左右!”百盛店的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已经超过5元。“如果每天每平方米租金大于3元,那就很难盈利了。”      疲软的盈利模式   健身房的盈利是怎么算的呢?最直接的收入自然是卖会员卡。   王成忧心的是,在国外成熟地区,健身会所的收入中只有50%来自会员费,另外一半收入则来自会员另外聘请教练和购买相关产品。而在中国,目前健身馆90%的收入都是卖卡所得。   健身行业的老大们不是没有想过突破单一的收入。青鸟健身等高端品牌的私教收入也可以占到总收入的20%左右。只是大部分消费者对于约100元一次的私教课程还是负担吃力。   还有的健身房尝试为女性会员提供美容水疗的服务,其中以有着25年历史、台湾最大的连锁健身集团亚历山大为代表,其每月营业额曾高达2.5亿元。但是随着中产阶级消费力萎缩,公司又连续遭遇诈骗集团、投资瑜伽馆失利,亚历山大于2007年倒闭,复合型的健康会所概念也搁浅至今。   此外,健康产品的收入与广告收入,也被视为是目前健身俱乐部可选择的盈利模式。2008年,定位为健身媒体运营商的活跃传媒获得蓝驰资本的千万美元投资后,就分别与中体倍力、浩泰健身等俱乐部签订广告协议。   而在缺乏信任的中国,健身房并没有足够的公信力改变会员们的疑虑和观望态度。以最近火热的左旋肉碱为例,一边是教练的推荐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一边又有部分消费者反映服用后恶心、心跳加快。教练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就连网络也不能给出答案,因为输入关键词,只能看到广告和软文。   种种破局的不顺折合成数据,我们能得到这样的对比:美国健身消费者的APRU值是人均500多元人民币/平方米,中国消费者为200元人民币/平方米。   在盈利单一的背景下,种种的乱象丛生已经让这个行业更加脆弱,就像人的免疫机制已经出了问题,外部环境一点风吹草动,人就会倒下。吹倒青鸟的就是本不该那么致命的房租。      退避三舍的风投   王成回忆当初的突然停业,非常无奈:“说实在的,不是我们决定要停业,我们真是‘被停业’了!实际上在11号晚上我们还一直在争取,比如:我们和百盛沟通,我们在谈判,哪怕能按天支付房租,先别停水停电也好。但是不行。”王成说,青鸟近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们2009年亏损1700万元,2010年是900万元。”   除了前文提到的种种弊病,青鸟关停的直接原因是缺钱。曾经有风投和青鸟接触过,如果青鸟把握住那次机会,是否就可以避免这次“折翼”?。   要知道在国外,风投对健身产业并不吝啬。   2004年6月美国健身连锁运营商LifetimeFitness IPO融资1.83亿美元,后该公司与Intel、Google、Yahoo公司一起被评为美国移民企业十强。2005年美国24小时健身被来自纽约的私人财团ForstmannLittle&Co以16亿美元收购……   或许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健身行业不是孤军奋战。在日本,参加健康保险的投保人如果去健身,其健身的费用是可以在保险公司报销的。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被保险人对健康进行投资,其实是减少公司成本的绝佳办法。   而在美国的一些州,健身行业被列为提高公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行业,政府给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免税、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等。   但在中国,健身业没有被政府扶持的好运,行业自身的乱象更让风投退避三舍。“看不懂这个行业。”深创投一名投资总监说,过去几年他断断续续接触过几家健身公司,但总体感觉健身行业事实上是属于重资产行业,包括设备器材、场地等的基础设施投入都很贵,利润并不高;另一方面,各类小型健身房不断涌现,分流客源,大打价格战,一些大的品牌健身机构运营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   有个业内的小段子;一次健身行业论坛上,一个投资者给业内人士递了张小条子,说手头有300万元,怎么办一家健身会所。人家的答复是,还是投资股票回报率高。   不知道算不算幸运,没有风投拔刀相助,青鸟这次还是挺过来了。青鸟市场部经理吴晓天的解释是:“资金已经到账了,我们现在开业了,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业绩受损严重,也存在再次关停的可能性。   从吴晓天的话中,我们能感觉出来,青鸟并没有什么新的突破,仅仅是补上了资金缺口而已。这让人更担心:青鸟健身一直亏损经营,在没有找到新的盈利点之前,青鸟健身每经营一天就会亏损一天,这样下去青鸟健身的复业到底能坚持多久?   青鸟的困境又只是冰山的一角,水面下的健身业仍然在磕磕碰碰中寻找出路。      


相关内容

  • 不怕苦,不怕活
  • 有语录说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如今不是战争年代,主张"不怕活"与怂恿"不怕死"相比,显得更尊重生命,也更贴近现实. "不怕苦"这个道理人人都懂.苦瓜清火.苦情入心.苦难励志,"苦"如人生的补 ...

  • 轻度抑郁症的表现
  • 轻度抑郁症是指持续性心境低落.情绪抑郁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抑郁症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为典型症状.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悲观厌世企图轻生.引起抑郁症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及睡眠障碍.在现代高节 ...

  • 标杆集体颁奖词
  • 1. 法院立案一庭: 他们是台安司法形象的一扇窗,他们在法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他们用睿智,梳理着诉讼中的死结与乱麻,用司法的魅力,挽救千家,稳定一方."一站式"服务,他们展示了法律的刚性与能动的温情:关爱弱势群体,他们把和谐音符屡屡唱响:他们让暗涌的波澜终归平静,让司法 ...

  • 佛珠的手链,绳子编法大全
  • 佛珠的手链,绳子编法大全 A.8字结.由一单线绕另一线交叉走8字形,故称为8字轮结."八"字发音与"发"相近,有发达的好意头. 此结常用于中国结的结尾部分.(本教程由tanya制作) 8字结 1 2 A端一直不动,只动B端. 3 4 5 重复3.4步骤到合适的 ...

  • 中国结手链编法
  •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 -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1 - 2 - 2 A端一直不动,只动B端. 3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3 - 4 5 重复3.4步骤到合适的长度.拉紧A端调整. B. 结编:金刚结.纽扣结 金刚结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4 - 单线纽 ...

  • 解不开的死结---教育忧思录
  •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1994年踏上了教育岗位,在经济发达的南方,一所普通中学任教语文,兼班主任,从教至今整整八个年头了,可以说是不算长也不算短了吧.想起当初之所以要成为一名教师,完全是出于偶然,高三毕业老师动员了一句:做个老师挺不错的!于是我便怀揣着憧憬报考了师范,现在想来觉得实在是可笑.在我所熟识的 ...

  • 中班编织活动:好看的百叶窗
  •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死结来编制百叶窗,布置新家. 2.体验为小动物编制百叶窗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小猪家背景图,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2.一段编制百叶窗的视频: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价值分析:通过情景设置引发幼儿编制百叶窗的愿望.) 1.出示背景图(小猪家) ...

  • 快递业客户心理分析
  • 课程目录 第一单元 导论 第二单元 快递客户的心理认知与分析 第三单元 快递客户购买行为分析 第四单元 快递客户心理与谈判风格 第五单元 不同快递客户的应对策略 第六单元 与快递客户交往中的礼仪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导论 快递客户和客户心理学的概述 第一模块 快递客户和客户心理学的概述 一.心理学的 ...

  • 中国结编法
  • [转] [转]中国结,红绳手链的编法[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举报 字体:大▼小 中 大 转载自 黄晓兰 2010年06月28日 13:46 阅读(2) 评论(0) 分类:共享 A.8字结 由一单线绕另一线交叉走8字形,故称为8字轮结. "八"字发音与"发&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