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真实鬼故事

郑州真实鬼故事————发生在身边的事 2010-08-16 22:39 发生在身边的事 郑州真实鬼故事

| (分类:默认分类)

之一:紫荆山弯路 郑州最早并不是河南省的省会,是后来 1955 年从开封迁来的。同时迁来的还有一个对 整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自古水患成灾,治河费用要占当时 全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爷爷解放前就在黄河上工作, 当时他是黄河水利委员长孔祥熔 的秘书,孔委员长是四大家族中孔祥熙的堂哥,据我爷爷说非常迷信,所以直到解放以后, 黄委会里还有很多奇怪的事情。 要说郑州真实的怪事,我也准备从黄委会说起。 黄委会从迁到郑州以后就在现在这个位置, 从来没有动过, 从最早的家属区二宿舍到上 班的办公区要经过一段弯路, 就是我图上标出来的红圈部分。 说来奇怪, 郑州天天道路改造, 俗语称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但这段弯路从 1955 年到现在都没有变过。这种弯路,在郑州 绝无仅有了。路两边是两层楼高的高墙,墙的一边是紫荆山公园,公园树多,本来就阴森森 的,另一边是黄委会的一座办公楼,楼很旧,还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式红砖楼,但比较高,平 时把弯路上的阳光全挡完了,人走在弯路里象进了迷宫,莫名其妙地会心情烦燥,都想赶快 走出去。 有一年夏天下大暴雨,郑州全市积水,弯路西边属于紫荆山公园的墙倒了,当时是晚上 八点多,正巧砸死了一个从北往南路过的女子,有 30 多岁,可能是急着赶回家看孩子,据 说死的时候穿着红衣服,嘴里一直念叨着小孩小孩什么的。 这件事过后,第二年夏天又下大暴雨,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是晚上十点多,不知道怎么 着撞到弯路西边紫荆山公园的墙上,当时就车毁人亡,走这条弯路的人本来也不多,所以当 时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就当一般的交通事故处理了。这是七月的事,紧接着八月,又出了 一起和六月一模一样的事,也是出租车司机,大家都想这一段是弯路,可能驾驶员开太快, 刹车失灵,可检查刹车发现刹车没有任何问题。 到了十月,本来这个季节郑州不会下大暴雨了,可偏偏有一天下得很大。当天晚上,还 是在这段弯路,同样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撞到了同样的墙上。不过这个司机没死。 昏迷了三天两夜, 那个司机醒过来了, 一醒过来, 他第一句话就是: “那个人撞死没有?” 大家都很奇怪,说:“现场只有你一个人啊!”司机就讲了当时的经过:当时是晚上 8 点多, 他看着雨比较大,怕一会路上积水把车淹死,就想着收车回家算了,本来他是准备走紫荆山 路的,他象喝了酒一样,晕晕乎乎地不知道怎么提前

左转,拐到这条弯路上来了。他还以为 不会有生意了,结果拐到弯路上要左转的时候,忽然看到路右边站着一个穿红衣服的女的, 30 多岁,看着很着急,一个劲地冲他招手,好象还在说着过来过来,他本来想刹车的,可 脚好象不听使唤,竟然踩到油门上,猛地撞了过去!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接二连三发生交通事故,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尤其是黄委会的人, 不只是咱老百姓迷信, 可能是人都迷信,当时黄委会的领导就把黄委会院子里的大树砍了,这样一来,那条弯路就 没有那么阴森森的了,可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之二:黄委会的老树 如果是郑州人都会知道, 走这条弯路开车的话一般都是从北向南开, 如果你想从南向北 走,经常会在南边上一个路口即顺河路向这条弯路转弯时,莫名其妙地错过这个路口,开到 紫荆山路上。郑州有很多道路单行,但这条弯路始终没有单行,却都是向南的车多,向北的 车少。虽然我叫它紫荆山弯路,但实际上它只是在紫荆山一带,我们当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名 字。 弯路接连出事的那一年, 不知道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黄委会的领导们决定把院子里的大

树砍掉。这是非常大的一片老核桃树林,从黄委会搬到郑州就种上了,很多当年黄委会的老 人退休了,不在了,但那片核桃林始终没人动过。不知道领导们开会最后是谁定的,那片老 核桃树林最后被砍掉了。原来老树林的位置,现在谷歌地图上看到的是黄委会办公大楼(我 用大方框标出了)。现在黄委会院子的树是后来补种的绿化树,全是小树。 当时砍树的时候遇到了一件怪事, 施工工人用的是电锯, 有很多老树第一锯下去的时候 喷出来好多液体,绝对不象树本身的汁液,是透明的,没有任何颜色,没有任何味道,而且 是喷出来的, 好象人很愤怒猛地一下射出来的, 绝不是慢慢地/缓缓地/象眼泪那样流出来的, 砍树工人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非常奇怪,就停下锯看那种液体,发现落在地上圆圆的,象 一颗颗珍珠,也不变形,也不往地下渗,非常好看,大约过一分钟就渗到土里了,但会在地 表留一个铅红大点。 因为是好多工人一起施工, 所以工人们也没有停, 但继续锯的时候就不再出现这情况了。 树锯以后, 黄委会每年在汛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有一项工作叫查勘河势, 就是勘察当年 黄河水对河道的影响,再决定怎么加固修防河堤。查勘河势本来不是黄委会具体实施,更不 用黄委会的领导们参加, 具体负责的是黄委会下面各省河务局的修防处, 但因为这年砍了老 树盖大楼,领导们可能不愿在临时办公场所呆着,就决定自己亲自下

去实地考查一番。 出发那天, 有个领导发现自己有件东西忘在家里, 就让司机开车从弯路从北向南方向回 家取东西, 取完东西, 司机为了赶时间, 又从南向北开回办公楼, 过弯路的时候还说了一句, 咱这是从鬼门关上走了一趟又回来了。 领导下乡是坐中巴车,开始很顺利,沿着河堤一路向西,过洛阳到三门峡的时候,路过 一个坝头,太阳当头,万里无云,司机也是老司机,忽然紧急打转向,不知道司机看到了什 么,但黄委会历史上最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了,领导们非死即伤,只有两个毫发无损,一个 是反对锯树的老头,一个是从南向北走回来弯路的那个。 谁都知道,发生车祸的地方盛产核桃。 车祸之后, 从山东调来了一个人当河南河务局的局长, 他在办公区进门的位置镇了一块 大石头,见地图左边的小圆,这才消停了。 声明:因为本篇涉及领导,我比较害怕说我造谣,所以我要强调这是文学作品,纯属虚 构,如果找到现实的影子,是你的幻觉,请勿相信,也请不要跨省拘查。 之三:吃螺蛳 这些年,郑州夏天流行吃螺蛳大虾,但在黄委会这一带从来没见过这种地摊。以前黄河 上的人有两种东西是不能吃的,螺蛳就是其中之一。我听我爷爷说过,以前黄河上每年都要 淹死很多人,这些人全是夭亡,阴间也不要,还阳也不可能,只能化成冤魂,躲到螺蛳壳里, 螺蛳头上黑黑的一团就是那股戾气凝聚而成。 不过这只是传说, 估计现在说出来都是无机无 稽之谈了。但不知道为什么黄委会这一段的确没有卖螺蛳大虾的。 不过有一件是真的,有个解放前就在黄委会的老头,姓吴,最早是河工出身,后来到机 关里做后勤,就住在黄委会二宿舍。二宿舍门口有个粮店,粮店前经常有一个夏天卖汽水冰 棍的老太太,就是他一家子。老吴有一个儿子,我们给他起的外号叫吴汉(谐音武汉),从 小调皮捣蛋,老吴说的话,他都反着来。老吴比较信解放前那一套,不让吴汉吃螺蛳,吴汉 偏吃,而且去金水河里摸很多,拿回来还让他爹娘吃。那时候我们都是七/八岁,老吴没办 法,有一回说,孩啊,你不听爹的话,过三十年你就知道了。 后来吴汉参军,转业回来又到黄委会,结婚生子,一切平安。其实吴汉不是特别喜欢吃 螺蛳的人,但他爱喝酒,郑州人夏天经常在外面喝酒吃螺蛳,所以下着酒,吴汉吃的螺蛳也 不少。 这一年夏天,吴汉开始头痛,不知道啥原因,去黄河医院全身查了个遍,什么毛病也查 不出来,但就是头痛得想打滚,觉得象有个东西在脑袋里爬来爬去。

郑州夏天的晚上经常有阵雨,有天晚上,电闪雷鸣一阵急雨,吴

汉头痛得不太厉害,就 先睡了,吴汉的老婆在外间看电视,等她看完电视,吴汉已经睡熟了。没想到,她一开灯, 看到吴汉鼻子里有一条绿色的鼻涕,一躬一躬地向外流,吴汉的老婆没有太在意,以为吴汉 感冒流鼻涕了,就拿纸替吴汉擦,没想到刚碰到那团鼻涕,那鼻涕突然一缩,没了,纸上什 么也没有,连一点湿的印迹都没有! 肯定不是鼻涕!吴汉老婆吓一大跳,还没等她叫醒吴汉,吴汉已经腾地一下从床上蹦起 来,捂着脑袋嗷嗷大叫。全家人慌得不得了,赶快送到黄河医院,可还是什么也查不出来, 病危通知都下了。全家人 24 小时不离左右,吴汉的爹自从吴汉媳妇说吴汉鼻子里发现过一 个怪东西后比较仔细,一眼不眨地看着,后来发现吴汉只要说不痛,睡着以后鼻子就一躬一 躬,好象有什么东西要向外爬,终于有一天,那东西露出来一截,绿莹莹的,身上一道一道 环纹,老吴当过河工,眼疾手快,两个手指一捏,把那个东西硬生生地捏出来了,是一条一 寸多长的蚂蟥。 仔细算算,这事距当初吴汉吃螺蛳正好有 30 年。

之四:人油馄饨 高校扩招以前,河南医学界的最高学府是河南医学院,后来改名叫河南医科大学,虽然 现在划归郑州大学了,但很多公交车站还是用医学院这个名字。 叫医学院的时候,金水河正好流过整个校区,分为教学区和宿舍区两个部分,当时的女 生楼在校区最南端,紧临中原路,现在改成了郑州大学附属的口腔医院。出女生楼就上了金 水河堤,河堤自西南向东北穿过校区,到建设东路,一共建有四座小桥,一座大桥。 从这段金水河堤走过的人,会发现河堤两边的树高大参天,比其它地方要茂盛许多,但 即使是夏天也感觉不到凉爽,而是阴森森的,毛骨悚然。其实树长得高,并不是水源丰足, 而是树下面埋了很多人体。 医学院离不开人体解剖, 前苏联帮我们建设河医的时候, 解剖完的人体就埋在金水河两 岸。后来老毛子走了,河左岸埋不完了,又开始埋到右岸,后来,右岸埋得比左岸多,所以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右岸的树(用红线标出)比左岸(蓝线)更为旺盛。 埋人体最多的地方是红圈标出紧邻教学区的那座桥的左岸, 浓荫蔽日, 巨大的树冠象一 只巨手将整个地区完全覆盖住了,夏天也不见一丝阳光。 学医的学生都比较用功,晚上会学习到很晚,这座桥是回宿舍的必经之路。桥边树下有 几个小地摊,经年叫卖夜宵。 有一家卖馄饨的小摊,只有一个女摊主,三十多岁,干瘦,寡言,她卖的馄饨皮薄馅厚, 汤头有一种奇特的香味,中人欲醉,而且她从天黑开始卖,一直卖到宿舍楼熄灯,别的

摊主 都走了,她也不走,还把垃圾都收拾到一起,挖个坑埋掉,这样卖了两年多。 有一年新生入学以后, 有个来自河南西部山区的新生晚上经过这里, 发现摊主非常面熟, 仔细想想原来是邻村的赤脚医生, 就很热情地叫了一声摊主的名字, 摊主震了一下, 说: “你 认错人了, 我不叫这个名字, 也不是豫西的。 ”新生说: “怎么会不是?咱俩口音都一模一样。 ” 但摊主就是不承认。新生以为可能是怕认了老乡,白吃她的馄饨不给钱,就没有太在意。直 接回宿舍了。 回到宿舍讲起这件事,别人告诉她那家的馄饨特别香,校外还有人专门跑过来品尝。都 是刚认识的新生,她看时间不晚,就叫上宿舍的人一块去尝尝。 一共四个人,要了四碗馄饨,别人的早上了,她的还迟迟没有端上来,催了好几次,心 想这摊主怎么回事,不认老乡,吃个馄饨也这么慢,等她的馄饨上桌,别人已经把馄饨吃得 只剩下汤了。

别人的馄饨汤上都飘着一层半月型黄黄的油花,大老远就飘出一股酥香,香味发甜,发 腻, 闻起来全身松软, 有点象春末发困, 昏昏沉沉想睡的感觉, 端给她的却一眼能看到碗底, 一点香气也没有。 旁边人一看她的馄饨,说:“你看你老乡多照顾你,清汤白水,啥也没有,你尝尝我的, 多香!” 她接过别人的碗一看,“啊”地大叫一声,碗掉在地上,碎了,馄饨汤洒了一地。 转身一看,馄饨摊还在,但卖馄饨的摊主已经不见了。 后来那个摊主再也没有出现过,但那个女生什么也没有说。

之五:女生寝室 234 沿着金水河从医学院向西南走,是郑州大学女生宿舍楼 8 号楼(图上方红圈),整个郑大 文科区的女生都住在这幢楼上, 234 寝室在最东端, 二楼。 这几件事情发生之后, 直到现在, 那个寝室也没有住过人。 当时的宿舍是一年或两年一换,但 234 寝室的人始终没有换过,从大一住到大四。这 个寝室归中文系住。学校规定,男生不能上楼,有事楼下的女门卫用喇叭喊:“中文系!234!” 喇叭声音很大,喊一遍,整个楼就全能听到。 大二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楼下的大喇叭叫了一声:“中文系!234!”是找一个姓钟的女 生,这个女生的父亲是河南某市的教育局长,来的人是她的高中同学,因为没有考上大学, 一直呆在老家。姓钟的女生很热情,一看是老乡来了,就陪他一起外出。 一夜未归。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有人在 8 号楼对面,金水河南岸(图下方红圈标出)发现一具女尸。 凶手很快就抓到了,就是她的那个同学。作案动机是高中时那个男生学习比女生好很多,反 而没有考上大学, 他怀疑女生的父亲走了后门, 因恨杀

人。 这件事很哄动, 当时有很多报道, 现在也还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 大三的时候,还是一天傍晚,楼下的大喇叭又叫起来了:“中文系!234!”这次是找一个 姓文的女生,这个女生家是本地的,大约有七八个她的高中同学,有男有女,来找她为一个 同学庆贺生日。郑大校园内没什么可玩的,她们沿着金水河南岸走到眉湖(见图右方大圈), 眉湖很浅的,水只能没膝,湖上没有游船,有几只竹子扎的竹筏出租。她们就租了两只竹筏 划。天黑透要走的时候,才发现姓文的女生不见了,大家以为她提前回去了,就去她寝室, 可没找到。大家都很奇怪她去哪了,谁也没想到她已经沉睡湖底了。 尸体是第二天才发现的,这是眉湖挖成以来死的第一个人,真是应了一句话:有水的地 方就会有淹死的人。 234 寝室连出两起人命,巧的是一个姓钟,一个姓文,一个死在二年级,一个死在三年 级,不过还好,剩下来的五个人名字里没有一个发“系”音的,包括小名、曾用名,全都没有, 但系里当时有一个女生名字带一个“茜”字, 416 寝室, 住 虽然她念倩音, 但这个字是多音字, 也可以念“西”,大家心中都暗暗替她担心,她也求神拜佛,惴惴不安。 234 的人都觉得楼下的门卫喊“中文系!234!”听起来象“中文系!接二连三地死!”以后任何 人找,也不让门卫喊她们,女生楼从此没有听过“中文系!234!”。 大四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半年,上半期上课,下半期实习,从下半期开始,234 寝室就房 门紧锁,没有人住了。大四这一年平平安安地过去了,临近毕业,拍完毕业照,大家各奔东 西,因为东西全要搬完,会有很多人来帮忙。 234 寝室有一个姓孙的女生,接的人是她哥哥,按规定男的都不能进女生楼,楼下的门 卫一年没有喊过“中文系!234!”了,好象把这个忌讳忘了,对着大喇叭就是一嗓子,整个楼 的人都听到,据说当时听到的人好多心里都格登一下,但转念一想,大四毕业了,肯定什么

事也不会有了。 事情出在 8 号楼后面的那座桥上(地图中部),那座桥因为建在金水河上,有很多社会辆 通行,肇事的是一辆摩托,桥上速度本来不会太快,但摩托把姓孙的女生撞了一个弧线,头 朝下摔在桥栏杆上,当场脑浆崩裂。 她死之后大家忽然想到,她是河南省西峡县人。“中文系!234!”象一句咒语,完全应验 了。

郑州真实鬼故事————发生在身边的事 2010-08-16 22:39 发生在身边的事 郑州真实鬼故事

| (分类:默认分类)

之一:紫荆山弯路 郑州最早并不是河南省的省会,是后来 1955 年从开封迁来的。同时迁来的还有一个对 整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自古水患成灾,治河费用要占当时 全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爷爷解放前就在黄河上工作, 当时他是黄河水利委员长孔祥熔 的秘书,孔委员长是四大家族中孔祥熙的堂哥,据我爷爷说非常迷信,所以直到解放以后, 黄委会里还有很多奇怪的事情。 要说郑州真实的怪事,我也准备从黄委会说起。 黄委会从迁到郑州以后就在现在这个位置, 从来没有动过, 从最早的家属区二宿舍到上 班的办公区要经过一段弯路, 就是我图上标出来的红圈部分。 说来奇怪, 郑州天天道路改造, 俗语称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但这段弯路从 1955 年到现在都没有变过。这种弯路,在郑州 绝无仅有了。路两边是两层楼高的高墙,墙的一边是紫荆山公园,公园树多,本来就阴森森 的,另一边是黄委会的一座办公楼,楼很旧,还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式红砖楼,但比较高,平 时把弯路上的阳光全挡完了,人走在弯路里象进了迷宫,莫名其妙地会心情烦燥,都想赶快 走出去。 有一年夏天下大暴雨,郑州全市积水,弯路西边属于紫荆山公园的墙倒了,当时是晚上 八点多,正巧砸死了一个从北往南路过的女子,有 30 多岁,可能是急着赶回家看孩子,据 说死的时候穿着红衣服,嘴里一直念叨着小孩小孩什么的。 这件事过后,第二年夏天又下大暴雨,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是晚上十点多,不知道怎么 着撞到弯路西边紫荆山公园的墙上,当时就车毁人亡,走这条弯路的人本来也不多,所以当 时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就当一般的交通事故处理了。这是七月的事,紧接着八月,又出了 一起和六月一模一样的事,也是出租车司机,大家都想这一段是弯路,可能驾驶员开太快, 刹车失灵,可检查刹车发现刹车没有任何问题。 到了十月,本来这个季节郑州不会下大暴雨了,可偏偏有一天下得很大。当天晚上,还 是在这段弯路,同样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撞到了同样的墙上。不过这个司机没死。 昏迷了三天两夜, 那个司机醒过来了, 一醒过来, 他第一句话就是: “那个人撞死没有?” 大家都很奇怪,说:“现场只有你一个人啊!”司机就讲了当时的经过:当时是晚上 8 点多, 他看着雨比较大,怕一会路上积水把车淹死,就想着收车回家算了,本来他是准备走紫荆山 路的,他象喝了酒一样,晕晕乎乎地不知道怎么提前

左转,拐到这条弯路上来了。他还以为 不会有生意了,结果拐到弯路上要左转的时候,忽然看到路右边站着一个穿红衣服的女的, 30 多岁,看着很着急,一个劲地冲他招手,好象还在说着过来过来,他本来想刹车的,可 脚好象不听使唤,竟然踩到油门上,猛地撞了过去!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接二连三发生交通事故,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尤其是黄委会的人, 不只是咱老百姓迷信, 可能是人都迷信,当时黄委会的领导就把黄委会院子里的大树砍了,这样一来,那条弯路就 没有那么阴森森的了,可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之二:黄委会的老树 如果是郑州人都会知道, 走这条弯路开车的话一般都是从北向南开, 如果你想从南向北 走,经常会在南边上一个路口即顺河路向这条弯路转弯时,莫名其妙地错过这个路口,开到 紫荆山路上。郑州有很多道路单行,但这条弯路始终没有单行,却都是向南的车多,向北的 车少。虽然我叫它紫荆山弯路,但实际上它只是在紫荆山一带,我们当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名 字。 弯路接连出事的那一年, 不知道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黄委会的领导们决定把院子里的大

树砍掉。这是非常大的一片老核桃树林,从黄委会搬到郑州就种上了,很多当年黄委会的老 人退休了,不在了,但那片核桃林始终没人动过。不知道领导们开会最后是谁定的,那片老 核桃树林最后被砍掉了。原来老树林的位置,现在谷歌地图上看到的是黄委会办公大楼(我 用大方框标出了)。现在黄委会院子的树是后来补种的绿化树,全是小树。 当时砍树的时候遇到了一件怪事, 施工工人用的是电锯, 有很多老树第一锯下去的时候 喷出来好多液体,绝对不象树本身的汁液,是透明的,没有任何颜色,没有任何味道,而且 是喷出来的, 好象人很愤怒猛地一下射出来的, 绝不是慢慢地/缓缓地/象眼泪那样流出来的, 砍树工人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非常奇怪,就停下锯看那种液体,发现落在地上圆圆的,象 一颗颗珍珠,也不变形,也不往地下渗,非常好看,大约过一分钟就渗到土里了,但会在地 表留一个铅红大点。 因为是好多工人一起施工, 所以工人们也没有停, 但继续锯的时候就不再出现这情况了。 树锯以后, 黄委会每年在汛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有一项工作叫查勘河势, 就是勘察当年 黄河水对河道的影响,再决定怎么加固修防河堤。查勘河势本来不是黄委会具体实施,更不 用黄委会的领导们参加, 具体负责的是黄委会下面各省河务局的修防处, 但因为这年砍了老 树盖大楼,领导们可能不愿在临时办公场所呆着,就决定自己亲自下

去实地考查一番。 出发那天, 有个领导发现自己有件东西忘在家里, 就让司机开车从弯路从北向南方向回 家取东西, 取完东西, 司机为了赶时间, 又从南向北开回办公楼, 过弯路的时候还说了一句, 咱这是从鬼门关上走了一趟又回来了。 领导下乡是坐中巴车,开始很顺利,沿着河堤一路向西,过洛阳到三门峡的时候,路过 一个坝头,太阳当头,万里无云,司机也是老司机,忽然紧急打转向,不知道司机看到了什 么,但黄委会历史上最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了,领导们非死即伤,只有两个毫发无损,一个 是反对锯树的老头,一个是从南向北走回来弯路的那个。 谁都知道,发生车祸的地方盛产核桃。 车祸之后, 从山东调来了一个人当河南河务局的局长, 他在办公区进门的位置镇了一块 大石头,见地图左边的小圆,这才消停了。 声明:因为本篇涉及领导,我比较害怕说我造谣,所以我要强调这是文学作品,纯属虚 构,如果找到现实的影子,是你的幻觉,请勿相信,也请不要跨省拘查。 之三:吃螺蛳 这些年,郑州夏天流行吃螺蛳大虾,但在黄委会这一带从来没见过这种地摊。以前黄河 上的人有两种东西是不能吃的,螺蛳就是其中之一。我听我爷爷说过,以前黄河上每年都要 淹死很多人,这些人全是夭亡,阴间也不要,还阳也不可能,只能化成冤魂,躲到螺蛳壳里, 螺蛳头上黑黑的一团就是那股戾气凝聚而成。 不过这只是传说, 估计现在说出来都是无机无 稽之谈了。但不知道为什么黄委会这一段的确没有卖螺蛳大虾的。 不过有一件是真的,有个解放前就在黄委会的老头,姓吴,最早是河工出身,后来到机 关里做后勤,就住在黄委会二宿舍。二宿舍门口有个粮店,粮店前经常有一个夏天卖汽水冰 棍的老太太,就是他一家子。老吴有一个儿子,我们给他起的外号叫吴汉(谐音武汉),从 小调皮捣蛋,老吴说的话,他都反着来。老吴比较信解放前那一套,不让吴汉吃螺蛳,吴汉 偏吃,而且去金水河里摸很多,拿回来还让他爹娘吃。那时候我们都是七/八岁,老吴没办 法,有一回说,孩啊,你不听爹的话,过三十年你就知道了。 后来吴汉参军,转业回来又到黄委会,结婚生子,一切平安。其实吴汉不是特别喜欢吃 螺蛳的人,但他爱喝酒,郑州人夏天经常在外面喝酒吃螺蛳,所以下着酒,吴汉吃的螺蛳也 不少。 这一年夏天,吴汉开始头痛,不知道啥原因,去黄河医院全身查了个遍,什么毛病也查 不出来,但就是头痛得想打滚,觉得象有个东西在脑袋里爬来爬去。

郑州夏天的晚上经常有阵雨,有天晚上,电闪雷鸣一阵急雨,吴

汉头痛得不太厉害,就 先睡了,吴汉的老婆在外间看电视,等她看完电视,吴汉已经睡熟了。没想到,她一开灯, 看到吴汉鼻子里有一条绿色的鼻涕,一躬一躬地向外流,吴汉的老婆没有太在意,以为吴汉 感冒流鼻涕了,就拿纸替吴汉擦,没想到刚碰到那团鼻涕,那鼻涕突然一缩,没了,纸上什 么也没有,连一点湿的印迹都没有! 肯定不是鼻涕!吴汉老婆吓一大跳,还没等她叫醒吴汉,吴汉已经腾地一下从床上蹦起 来,捂着脑袋嗷嗷大叫。全家人慌得不得了,赶快送到黄河医院,可还是什么也查不出来, 病危通知都下了。全家人 24 小时不离左右,吴汉的爹自从吴汉媳妇说吴汉鼻子里发现过一 个怪东西后比较仔细,一眼不眨地看着,后来发现吴汉只要说不痛,睡着以后鼻子就一躬一 躬,好象有什么东西要向外爬,终于有一天,那东西露出来一截,绿莹莹的,身上一道一道 环纹,老吴当过河工,眼疾手快,两个手指一捏,把那个东西硬生生地捏出来了,是一条一 寸多长的蚂蟥。 仔细算算,这事距当初吴汉吃螺蛳正好有 30 年。

之四:人油馄饨 高校扩招以前,河南医学界的最高学府是河南医学院,后来改名叫河南医科大学,虽然 现在划归郑州大学了,但很多公交车站还是用医学院这个名字。 叫医学院的时候,金水河正好流过整个校区,分为教学区和宿舍区两个部分,当时的女 生楼在校区最南端,紧临中原路,现在改成了郑州大学附属的口腔医院。出女生楼就上了金 水河堤,河堤自西南向东北穿过校区,到建设东路,一共建有四座小桥,一座大桥。 从这段金水河堤走过的人,会发现河堤两边的树高大参天,比其它地方要茂盛许多,但 即使是夏天也感觉不到凉爽,而是阴森森的,毛骨悚然。其实树长得高,并不是水源丰足, 而是树下面埋了很多人体。 医学院离不开人体解剖, 前苏联帮我们建设河医的时候, 解剖完的人体就埋在金水河两 岸。后来老毛子走了,河左岸埋不完了,又开始埋到右岸,后来,右岸埋得比左岸多,所以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右岸的树(用红线标出)比左岸(蓝线)更为旺盛。 埋人体最多的地方是红圈标出紧邻教学区的那座桥的左岸, 浓荫蔽日, 巨大的树冠象一 只巨手将整个地区完全覆盖住了,夏天也不见一丝阳光。 学医的学生都比较用功,晚上会学习到很晚,这座桥是回宿舍的必经之路。桥边树下有 几个小地摊,经年叫卖夜宵。 有一家卖馄饨的小摊,只有一个女摊主,三十多岁,干瘦,寡言,她卖的馄饨皮薄馅厚, 汤头有一种奇特的香味,中人欲醉,而且她从天黑开始卖,一直卖到宿舍楼熄灯,别的

摊主 都走了,她也不走,还把垃圾都收拾到一起,挖个坑埋掉,这样卖了两年多。 有一年新生入学以后, 有个来自河南西部山区的新生晚上经过这里, 发现摊主非常面熟, 仔细想想原来是邻村的赤脚医生, 就很热情地叫了一声摊主的名字, 摊主震了一下, 说: “你 认错人了, 我不叫这个名字, 也不是豫西的。 ”新生说: “怎么会不是?咱俩口音都一模一样。 ” 但摊主就是不承认。新生以为可能是怕认了老乡,白吃她的馄饨不给钱,就没有太在意。直 接回宿舍了。 回到宿舍讲起这件事,别人告诉她那家的馄饨特别香,校外还有人专门跑过来品尝。都 是刚认识的新生,她看时间不晚,就叫上宿舍的人一块去尝尝。 一共四个人,要了四碗馄饨,别人的早上了,她的还迟迟没有端上来,催了好几次,心 想这摊主怎么回事,不认老乡,吃个馄饨也这么慢,等她的馄饨上桌,别人已经把馄饨吃得 只剩下汤了。

别人的馄饨汤上都飘着一层半月型黄黄的油花,大老远就飘出一股酥香,香味发甜,发 腻, 闻起来全身松软, 有点象春末发困, 昏昏沉沉想睡的感觉, 端给她的却一眼能看到碗底, 一点香气也没有。 旁边人一看她的馄饨,说:“你看你老乡多照顾你,清汤白水,啥也没有,你尝尝我的, 多香!” 她接过别人的碗一看,“啊”地大叫一声,碗掉在地上,碎了,馄饨汤洒了一地。 转身一看,馄饨摊还在,但卖馄饨的摊主已经不见了。 后来那个摊主再也没有出现过,但那个女生什么也没有说。

之五:女生寝室 234 沿着金水河从医学院向西南走,是郑州大学女生宿舍楼 8 号楼(图上方红圈),整个郑大 文科区的女生都住在这幢楼上, 234 寝室在最东端, 二楼。 这几件事情发生之后, 直到现在, 那个寝室也没有住过人。 当时的宿舍是一年或两年一换,但 234 寝室的人始终没有换过,从大一住到大四。这 个寝室归中文系住。学校规定,男生不能上楼,有事楼下的女门卫用喇叭喊:“中文系!234!” 喇叭声音很大,喊一遍,整个楼就全能听到。 大二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楼下的大喇叭叫了一声:“中文系!234!”是找一个姓钟的女 生,这个女生的父亲是河南某市的教育局长,来的人是她的高中同学,因为没有考上大学, 一直呆在老家。姓钟的女生很热情,一看是老乡来了,就陪他一起外出。 一夜未归。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有人在 8 号楼对面,金水河南岸(图下方红圈标出)发现一具女尸。 凶手很快就抓到了,就是她的那个同学。作案动机是高中时那个男生学习比女生好很多,反 而没有考上大学, 他怀疑女生的父亲走了后门, 因恨杀

人。 这件事很哄动, 当时有很多报道, 现在也还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 大三的时候,还是一天傍晚,楼下的大喇叭又叫起来了:“中文系!234!”这次是找一个 姓文的女生,这个女生家是本地的,大约有七八个她的高中同学,有男有女,来找她为一个 同学庆贺生日。郑大校园内没什么可玩的,她们沿着金水河南岸走到眉湖(见图右方大圈), 眉湖很浅的,水只能没膝,湖上没有游船,有几只竹子扎的竹筏出租。她们就租了两只竹筏 划。天黑透要走的时候,才发现姓文的女生不见了,大家以为她提前回去了,就去她寝室, 可没找到。大家都很奇怪她去哪了,谁也没想到她已经沉睡湖底了。 尸体是第二天才发现的,这是眉湖挖成以来死的第一个人,真是应了一句话:有水的地 方就会有淹死的人。 234 寝室连出两起人命,巧的是一个姓钟,一个姓文,一个死在二年级,一个死在三年 级,不过还好,剩下来的五个人名字里没有一个发“系”音的,包括小名、曾用名,全都没有, 但系里当时有一个女生名字带一个“茜”字, 416 寝室, 住 虽然她念倩音, 但这个字是多音字, 也可以念“西”,大家心中都暗暗替她担心,她也求神拜佛,惴惴不安。 234 的人都觉得楼下的门卫喊“中文系!234!”听起来象“中文系!接二连三地死!”以后任何 人找,也不让门卫喊她们,女生楼从此没有听过“中文系!234!”。 大四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半年,上半期上课,下半期实习,从下半期开始,234 寝室就房 门紧锁,没有人住了。大四这一年平平安安地过去了,临近毕业,拍完毕业照,大家各奔东 西,因为东西全要搬完,会有很多人来帮忙。 234 寝室有一个姓孙的女生,接的人是她哥哥,按规定男的都不能进女生楼,楼下的门 卫一年没有喊过“中文系!234!”了,好象把这个忌讳忘了,对着大喇叭就是一嗓子,整个楼 的人都听到,据说当时听到的人好多心里都格登一下,但转念一想,大四毕业了,肯定什么

事也不会有了。 事情出在 8 号楼后面的那座桥上(地图中部),那座桥因为建在金水河上,有很多社会辆 通行,肇事的是一辆摩托,桥上速度本来不会太快,但摩托把姓孙的女生撞了一个弧线,头 朝下摔在桥栏杆上,当场脑浆崩裂。 她死之后大家忽然想到,她是河南省西峡县人。“中文系!234!”象一句咒语,完全应验 了。


相关内容

  • 纪录片[它们和他们的故事]纪录片拍摄计划
  • 纪录片创作拍摄计划 拍摄提纲 <它们和他们>纪录片拍摄计划 --巴比Q 工作室 一记录片拍摄工作组 导演组 导演:王楠统筹:王萍执行导演:王雪 摄制组 摄像:王萍耿嫚嫚周薇场记:周薇万雨萌录音&剧务:万雨萌 策划组 选题:耿嫚嫚王雪王萍周薇王楠万雨萌 前期调研:王萍耿嫚嫚王雪 文 ...

  • 执行死刑中的真实故事!(点击率百万的文章)
  • 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从未饶过谁. 从部队回到地方以后,被安排到一个执法机关工作.由于职责所在,与各种各样的案件和罪犯打交道就是每天的工作.当然,"死 刑监督"也是各种执法工作中的一件"日常工作". 在许多人看来,对罪犯执行死 刑是一件很"希奇&quo ...

  • 法制课让孩子终身受益
  • 河南郑州 法制课让孩子终身受益 本报记者 彭 波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6日   18 版) "我参加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已有10年,办理了大大小小各类案件600多起,亲眼见证了一起起犯罪是如何成为孩子一生的沉重负担.在这些案件的背后,是600多个孩子毁灭的青春 ...

  • 一生的守候相守相伴 郑州拍婚纱照要有价值
  • 一生的守候相守相伴 郑州拍婚纱照要有价值 拍一生一次的婚纱照时,我们自然要追求完美无暇.但是更多的不只是一个过程,而是要有一个值得回忆的记录.一辈子相守,一辈子真彩,这才是郑州拍婚纱照要有价值. 将彩色的纱网以特殊的方式固定成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既个性十足又很好看.被团团簇拥的花朵点缀过的婚纱照,色彩 ...

  • 3000多年前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
  •   3000多年前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图] [移动到网上谈兵] [编辑] [删除 ] 作者:空战之王 发表于:2008-07-08 08:01:27 级别: 上将 积分:138935 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但是翻开一份由西方国家编写的世界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在公元前841年前大约3 ...

  • 从真.善.美和艺术特色来浅析莫泊桑的[羊脂球]论文
  • 题目:从真.善.美和艺术特色来浅析莫泊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From the True, the Good,the Beauty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up of Suet Ball Maupassant 2011年4 ...

  • 文学的消费
  • 作者:张月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年02期 1 严肃文学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崇尚实用的现代化社会中,只是文人圈内的事 件.一部杰出的严肃文学作品出世往往只能引起文艺界小圈子内的轰动,其影响根本不能波 及整个社会.像其它类型的现代艺术作品一样,无论严肃文学从何种角度探寻生命的意义, 揭示 ...

  • 筑基时代你所不知道的那个年代故事
  • 筑基时代 你所不知道的那个年代故事 市府西移 确定西区工业中心 省府市府两翼齐飞 绿城初现 "法奴"引桐成市树 全民植树造"绿城" 百业勃兴 省会迁移新城建 繁花似锦自此始 搬迁大军 7000人迁郑"第一课" 学习使用抽水马桶 1954年9 ...

  • 太平洋保险策划书
  • 广 告 策 划 方 案 策 划 人:郑州影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执 笔 人: 高 正 二零零一 一 年 八 月 太平洋保险策划方案 20011年8月26日 前言 本策划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份是广告总体策划及创意阐述广告方案一,而第二部份是创意阐述广告方案二. 策划思路 我公司认为,策划的关键是为客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