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

 3000多年前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图] [移动到网上谈兵] [编辑] [删除

]

作者:空战之王 发表于:2008-07-08 08:01:27

级别:

上将

积分:138935

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但是翻开一份由西方国家编写的世界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在公元前841年前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中国历史如同一团迷雾,在世界历史年表上没有任何体现,这对于一位杰出的专业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何等之痛。

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推进了1200多年,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而这份年表的背后,却包含了中国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劳。

3000多年前,在二里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山西天马曲村的大墓中埋葬的又是谁?考古学家李伯谦仿佛历史中的侦探,将为您一一破解,讲述接近一个世纪的一波三折的考古故事,带您走近夏商周——那个充满迷雾的传说时代。

二里头夏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却只到公元前841年。从此上溯的历史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中国的第一王朝——夏,因为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在很长时间里得不到证实。有关夏朝是否存在过以及它的都城在哪里等一系列疑问,因此无法得到解答。

1959年,河南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一支考古队在一个叫二里头的地方有了惊人发现:这里先后发掘出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居住区、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整座遗址的建筑面积比现在的故宫还要大好几倍。一切证据表明二里头曾经是一个古代都城,其建造时间距今大约3500年至4000年,而这正是文献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存在时期。不过,关于二里头到底属于夏王朝哪位王的都城,来此研究的学者还有争议。

1963年,李伯谦带领学生到二里头遗址考察,经过初次考察后,他比较倾向于他的老师邹衡教授的观点。被誉为“夏商周考古第一人”的北大教授邹衡认为,在年代上被分为四期的二里头文化贯穿了夏朝历史的始终。

但是,对于老师的观点,李伯谦在细节上还存有疑问,特别是运用碳14测年技术之后。

“我们用这个技术对二里头文化出土的木炭、人骨测定后,发现二里头文化横跨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多年之间不到300年时间。可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有14代,17个王,存在471年。我们测定的年代跨度和文献资料上的年代跨度相比较后,还缺少了100多年。”

因此,李伯谦对邹衡老师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他推测二里头文化可能不是最早的夏文化,应该属于中晚期的夏文化。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测,他开始大量阅读,“从二里头开始发掘的第一篇简报以及历次的简报我都反复琢磨。很快,我发现二里头文化的内涵很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距今约3950年至4350年,比二里头文化要早。

1928年,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一种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考古学家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李伯谦说:“比如,二里头文化中的常见器物:三足盘(平底盘,下面有3个瓦足),这样的造型就是龙山文化中流行的元素。除它之外,还有五六种器物都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系。不过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二里头文化会和龙山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神话中的后羿

后来,李伯谦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大胆假设二里头文化之所以与龙山文化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其症结可能在于“后羿代夏”这段政治事件。这是一个大胆的推测。

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朝时期东夷部落的首领,善于射箭。在神话传说中,后羿曾经射下九个太阳,使大地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领导的部族就分布在山东龙山文化所在区域。那时正是夏朝的第三个王太康的统治时期,他们之间曾经展开过一场生死大战。

“太康喜欢喝酒、打猎,不太过问政事。后羿看准这个时机,利用夏朝子民对夏王的不满,起兵推翻了太康的统治,《史记·夏本纪》称此为‘后羿代夏’。后羿胜利后不仅给夏带来了东夷部落,也带来了龙山文化。所以我认为二里头文化中发现龙山文化的因素是政治事件遗留的结果。”

根据史书记载,后羿当政后,以善射自居,四处游猎,不管民众疾苦,不久便被自己的手下所杀。夏王的后人又在多年后重新夺回了政权,后羿引发的这场夏王朝的政权变故持续了100多年。

不过,后羿在普通人的观念中只是一个神话人物。他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将关系到李伯谦的推测是否成立。

“从历史记载来讲,成文历史,即用文字来记载的历史出现得比较晚,被历史学者称为‘信史’,即可以相信的历史。那么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历史,只不过那时的历史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口头传说,所以我们称之为‘传说历史’。比如,后羿的故事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只留下传说。传说中他是个大英雄,能够射太阳。根据传说中的信息,我们起码可以确定后羿是东夷部落的代表人物,这是可信的。”

但是如果没有考古发现的支持,很多历史学者对《史记·夏本纪》中“后羿代夏”的记载仍将信将疑,所以当时李伯谦提出这个推测时,还是需要胆量的。

不过李伯谦敢于冒险是有原因的,他找到了一种除类型学和地层学之外的另一种考古方法——文化因素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李伯谦判断二里头文化应该属于夏朝的中晚期,也就是说,二里头是“后羿代夏”之后,夏都城的所在地。既然二里头是夏中晚期的都城,那么夏王朝早期的都城又在哪里呢?

把传说的历史变成现实,这不仅是考古学家的工作,而且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夏商周时代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谜团,也吸引着李伯谦继续探索下去。

两座遗址谁为商都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商。商统治时间长达600年,但是商的第一座都城的位置却一直是个谜团。据文献记载,商由于战乱曾多次迁都,加上年代久远,给考古学家寻找商的都城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河南省省会郑州是一座繁华的现代都市,没有人会想到其地下竟然埋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1950年,郑州市一名小学老师无意中在此发现了商城遗址,该遗址面积达25平方公里。考古学家在长达几十年的发掘中,陆续发掘出祭祀坑、制陶作坊、城墙等遗迹以及一些商代大型青铜器。不过,考古学家惊喜过后又开始思索一个问题:这里是商代哪位王的都城呢?

当时组织发掘工作的安金槐先生认为它是第六个商王中丁建的城,名叫隞都。不过李伯谦的老师北大教授邹衡先生并不认同,他提出郑州商城不是隞都,而是商汤所建的亳都。

就在考古界倾向于郑州商城是亳都时,在距郑州市约80公里的偃师市也发现了一座商代都城。这座都城建立的时间同郑州商城相仿,只是规模与之相比稍微小一点,同样出土了青铜器和宫殿遗址。

这个发现让考古界陷入争论之中,这两座城究竟哪座是真正的亳都呢?邹衡先生认为郑州商城就是亳都,而偃师商城是桐宫,是商汤特别为孙子太甲而建的城市。“但是很多史学家并不同意,他们觉得偃师商城规模很大,不应该仅仅是个桐宫。”两方的观点争执不下,陷入胶着状态。

因为郑州商城遗址埋在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地下,必然给考古挖掘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但李伯谦还是找到了一些新的线索。他在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了一个长达100多米的城墙,经年代测定后确认这座城墙早于郑州商城的建立。其二,他在郑州遗址发现了一个随葬青铜器的墓葬,出土的两件青铜器所显现的年代是迄今为止在郑州发现的商文化系统中最早的。

由此李伯谦认为:郑州商城,即史书上称的亳都,可能有两次建造过程,在大城建立之前,那里就曾有过一座小城。不过为何会有两次建造过程,李伯谦却没有找到答案,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掘才有了新的发现。

商王伐夏之战

上世纪90年代,距离郑州商城西北20公里处,在一个叫大师姑的村子里,考古学家们又发掘出一座古城。这座古城的存在年代属于二里头文化二期到四期,即大师姑城属于夏中后期的城池。李伯谦认为,郑州在商代原是一座小城,后来扩建成了一座大城,而二里头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桀的都城,在距它6公里的地方就是偃师商城。经过测年,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建立的时间在同一时代,只是具体时间上略有先后,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

李伯谦推测,这些城池的分布和建立与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那就是商的第一个王汤征伐夏的战争。

商起源在豫北冀南,最初不过是受夏人控制的一个小部族,但是随着不断发展壮大,商人有了灭夏取而代之的想法。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了征伐夏的战争,这是一场关系到政权更替、你死我亡的战争,敌对的双方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商汤的军队首先沿着现在的山东省和河南省交界处一路南行,最后驻扎在今河南开封市的杞县。这是因为夏商力量对比悬殊,商汤为稳妥起见,选择了迂回路线。此处不仅是夏实力空虚之处,而且是夏夷交界之处,商在此正好联合夷的力量,一起向西行进,进攻夏都二里头。”

在向西挺进的路上,商汤军队必须突破夏的一座军事重镇——大师姑城,它就坐落在郑州的西北方。它是夏为了防守东夷而修建的,守备的军队兵力雄厚。为了扫除西进路上这个障碍,商汤军队驻师郑州,在那里经过几个月的积蓄和整顿后,一举攻下了大师姑城。随后,商汤继续西行,经过几场艰难的战斗后,攻下了夏的都城二里头,结束了夏400多年的统治历史,将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

但是不久后,商汤决定在二里头夏都的旁边建造一个规模很大的城池,这就是偃师商城,历史上称为西亳。“建立偃师商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夏遗民。虽然保留了宗庙,夏遗民还可以祭祀祖先,但是如果遗民要造反,偃师商城的驻军马上就可以控制局面。”

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桀后,又回到亳,即现在的郑州商城。“回到郑州后,商汤将原来的小城扩大成有3圈城墙的郑州商城。所以我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基本是同时建造的。两座城都可以被认为是商的都城,如果分主辅的话,可能是以郑州商城为主。”李伯谦说。

晋侯沉睡之地

公元前1046年,居住于陕西地区的周族势力推翻了商的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三个王朝——周。周在占据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之后,又征服了四周的众多小国。

为了统治东方的大片领土,周王把司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周朝的第二个王周成王在镇压山西南部的唐国叛乱后,把自己的弟弟分封在那里,一个日后称霸了160多年的诸侯国——晋由此诞生。

公元前453年,晋国被3位大臣瓜分,史称“三国分晋”,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晋国从此消失。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经历过时光的洗淘后不曾留下些许痕迹,甚至连它的始封地和晋国都城所在地都成了悬而未决的谜题。

直到1992年,在山西南部一个叫天马曲村的地方,一场严重的盗墓事件才将晋侯墓地推到了考古学家的面前。

史书记载,从有晋以来,共有36代晋侯。在天马曲村遗址仅发现9座晋侯陵寝,这9个晋侯到底是谁呢?

1993年,在一座几乎被盗光的晋侯墓中,李伯谦带领的考古队发现了重要的线索。尽管这个墓几乎被盗空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些青铜器。其中有两个青铜器是编钟的配件。原本墓中有16个青铜器组成的两套编钟,其中14个青铜器被盗流落到中国香港,后被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购买回来。根据铭文,这两套编钟是晋侯稣的物品,稣,正是晋献侯的名字。

晋侯墓前后经过6次挖掘,出土了许多珍贵的器物,其中最多的是青铜器,共400余件。其中,礼乐之器占绝大部分,这些器物上的铭文成为了剖析墓主身份和名字最直接的证据。

晋侯墓位于山西省翼城县和曲沃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每个晋侯墓都有一个陪葬的车马坑以及一个或两个夫人墓,各个墓位的排放十分严格,他们的分布规律也成为了推断晋侯身份的重要线索。

在晋侯墓地最后一次发掘中,李伯谦意外地发现了一件晋的第一代统治者——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文物。“出土了一件方鼎,现在还没有完成修复,它上面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周王举行祭祀的大典。这件铜器是现今我们找到的唐叔虞唯一的一件铜器,是在他儿子墓葬中发现的。”很快,9个晋侯墓墓主的身份一一得到证实,李伯谦带领的考古队也为每座墓葬进行了测年,为之后构建西周时期的年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晋侯墓的发现和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解决了晋国历史上的一些难解之谜,纠正了文献中有关晋国历史记载上的一些失误,极大地丰富了晋国史、晋文化乃至西周考古的内容。在李伯谦看来,随着考古手段和方法的进步,以及不断的考古发现,那些夏商周历史谜团,终将会解开。

 3000多年前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图] [移动到网上谈兵] [编辑] [删除

]

作者:空战之王 发表于:2008-07-08 08:01:27

级别:

上将

积分:138935

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但是翻开一份由西方国家编写的世界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在公元前841年前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中国历史如同一团迷雾,在世界历史年表上没有任何体现,这对于一位杰出的专业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何等之痛。

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推进了1200多年,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而这份年表的背后,却包含了中国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劳。

3000多年前,在二里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山西天马曲村的大墓中埋葬的又是谁?考古学家李伯谦仿佛历史中的侦探,将为您一一破解,讲述接近一个世纪的一波三折的考古故事,带您走近夏商周——那个充满迷雾的传说时代。

二里头夏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却只到公元前841年。从此上溯的历史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中国的第一王朝——夏,因为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在很长时间里得不到证实。有关夏朝是否存在过以及它的都城在哪里等一系列疑问,因此无法得到解答。

1959年,河南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一支考古队在一个叫二里头的地方有了惊人发现:这里先后发掘出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居住区、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整座遗址的建筑面积比现在的故宫还要大好几倍。一切证据表明二里头曾经是一个古代都城,其建造时间距今大约3500年至4000年,而这正是文献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存在时期。不过,关于二里头到底属于夏王朝哪位王的都城,来此研究的学者还有争议。

1963年,李伯谦带领学生到二里头遗址考察,经过初次考察后,他比较倾向于他的老师邹衡教授的观点。被誉为“夏商周考古第一人”的北大教授邹衡认为,在年代上被分为四期的二里头文化贯穿了夏朝历史的始终。

但是,对于老师的观点,李伯谦在细节上还存有疑问,特别是运用碳14测年技术之后。

“我们用这个技术对二里头文化出土的木炭、人骨测定后,发现二里头文化横跨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多年之间不到300年时间。可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有14代,17个王,存在471年。我们测定的年代跨度和文献资料上的年代跨度相比较后,还缺少了100多年。”

因此,李伯谦对邹衡老师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他推测二里头文化可能不是最早的夏文化,应该属于中晚期的夏文化。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测,他开始大量阅读,“从二里头开始发掘的第一篇简报以及历次的简报我都反复琢磨。很快,我发现二里头文化的内涵很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距今约3950年至4350年,比二里头文化要早。

1928年,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一种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考古学家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李伯谦说:“比如,二里头文化中的常见器物:三足盘(平底盘,下面有3个瓦足),这样的造型就是龙山文化中流行的元素。除它之外,还有五六种器物都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系。不过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二里头文化会和龙山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神话中的后羿

后来,李伯谦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大胆假设二里头文化之所以与龙山文化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其症结可能在于“后羿代夏”这段政治事件。这是一个大胆的推测。

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朝时期东夷部落的首领,善于射箭。在神话传说中,后羿曾经射下九个太阳,使大地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领导的部族就分布在山东龙山文化所在区域。那时正是夏朝的第三个王太康的统治时期,他们之间曾经展开过一场生死大战。

“太康喜欢喝酒、打猎,不太过问政事。后羿看准这个时机,利用夏朝子民对夏王的不满,起兵推翻了太康的统治,《史记·夏本纪》称此为‘后羿代夏’。后羿胜利后不仅给夏带来了东夷部落,也带来了龙山文化。所以我认为二里头文化中发现龙山文化的因素是政治事件遗留的结果。”

根据史书记载,后羿当政后,以善射自居,四处游猎,不管民众疾苦,不久便被自己的手下所杀。夏王的后人又在多年后重新夺回了政权,后羿引发的这场夏王朝的政权变故持续了100多年。

不过,后羿在普通人的观念中只是一个神话人物。他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将关系到李伯谦的推测是否成立。

“从历史记载来讲,成文历史,即用文字来记载的历史出现得比较晚,被历史学者称为‘信史’,即可以相信的历史。那么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历史,只不过那时的历史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口头传说,所以我们称之为‘传说历史’。比如,后羿的故事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只留下传说。传说中他是个大英雄,能够射太阳。根据传说中的信息,我们起码可以确定后羿是东夷部落的代表人物,这是可信的。”

但是如果没有考古发现的支持,很多历史学者对《史记·夏本纪》中“后羿代夏”的记载仍将信将疑,所以当时李伯谦提出这个推测时,还是需要胆量的。

不过李伯谦敢于冒险是有原因的,他找到了一种除类型学和地层学之外的另一种考古方法——文化因素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李伯谦判断二里头文化应该属于夏朝的中晚期,也就是说,二里头是“后羿代夏”之后,夏都城的所在地。既然二里头是夏中晚期的都城,那么夏王朝早期的都城又在哪里呢?

把传说的历史变成现实,这不仅是考古学家的工作,而且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夏商周时代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谜团,也吸引着李伯谦继续探索下去。

两座遗址谁为商都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商。商统治时间长达600年,但是商的第一座都城的位置却一直是个谜团。据文献记载,商由于战乱曾多次迁都,加上年代久远,给考古学家寻找商的都城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河南省省会郑州是一座繁华的现代都市,没有人会想到其地下竟然埋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1950年,郑州市一名小学老师无意中在此发现了商城遗址,该遗址面积达25平方公里。考古学家在长达几十年的发掘中,陆续发掘出祭祀坑、制陶作坊、城墙等遗迹以及一些商代大型青铜器。不过,考古学家惊喜过后又开始思索一个问题:这里是商代哪位王的都城呢?

当时组织发掘工作的安金槐先生认为它是第六个商王中丁建的城,名叫隞都。不过李伯谦的老师北大教授邹衡先生并不认同,他提出郑州商城不是隞都,而是商汤所建的亳都。

就在考古界倾向于郑州商城是亳都时,在距郑州市约80公里的偃师市也发现了一座商代都城。这座都城建立的时间同郑州商城相仿,只是规模与之相比稍微小一点,同样出土了青铜器和宫殿遗址。

这个发现让考古界陷入争论之中,这两座城究竟哪座是真正的亳都呢?邹衡先生认为郑州商城就是亳都,而偃师商城是桐宫,是商汤特别为孙子太甲而建的城市。“但是很多史学家并不同意,他们觉得偃师商城规模很大,不应该仅仅是个桐宫。”两方的观点争执不下,陷入胶着状态。

因为郑州商城遗址埋在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地下,必然给考古挖掘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但李伯谦还是找到了一些新的线索。他在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了一个长达100多米的城墙,经年代测定后确认这座城墙早于郑州商城的建立。其二,他在郑州遗址发现了一个随葬青铜器的墓葬,出土的两件青铜器所显现的年代是迄今为止在郑州发现的商文化系统中最早的。

由此李伯谦认为:郑州商城,即史书上称的亳都,可能有两次建造过程,在大城建立之前,那里就曾有过一座小城。不过为何会有两次建造过程,李伯谦却没有找到答案,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掘才有了新的发现。

商王伐夏之战

上世纪90年代,距离郑州商城西北20公里处,在一个叫大师姑的村子里,考古学家们又发掘出一座古城。这座古城的存在年代属于二里头文化二期到四期,即大师姑城属于夏中后期的城池。李伯谦认为,郑州在商代原是一座小城,后来扩建成了一座大城,而二里头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桀的都城,在距它6公里的地方就是偃师商城。经过测年,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建立的时间在同一时代,只是具体时间上略有先后,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

李伯谦推测,这些城池的分布和建立与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那就是商的第一个王汤征伐夏的战争。

商起源在豫北冀南,最初不过是受夏人控制的一个小部族,但是随着不断发展壮大,商人有了灭夏取而代之的想法。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了征伐夏的战争,这是一场关系到政权更替、你死我亡的战争,敌对的双方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商汤的军队首先沿着现在的山东省和河南省交界处一路南行,最后驻扎在今河南开封市的杞县。这是因为夏商力量对比悬殊,商汤为稳妥起见,选择了迂回路线。此处不仅是夏实力空虚之处,而且是夏夷交界之处,商在此正好联合夷的力量,一起向西行进,进攻夏都二里头。”

在向西挺进的路上,商汤军队必须突破夏的一座军事重镇——大师姑城,它就坐落在郑州的西北方。它是夏为了防守东夷而修建的,守备的军队兵力雄厚。为了扫除西进路上这个障碍,商汤军队驻师郑州,在那里经过几个月的积蓄和整顿后,一举攻下了大师姑城。随后,商汤继续西行,经过几场艰难的战斗后,攻下了夏的都城二里头,结束了夏400多年的统治历史,将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

但是不久后,商汤决定在二里头夏都的旁边建造一个规模很大的城池,这就是偃师商城,历史上称为西亳。“建立偃师商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夏遗民。虽然保留了宗庙,夏遗民还可以祭祀祖先,但是如果遗民要造反,偃师商城的驻军马上就可以控制局面。”

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桀后,又回到亳,即现在的郑州商城。“回到郑州后,商汤将原来的小城扩大成有3圈城墙的郑州商城。所以我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基本是同时建造的。两座城都可以被认为是商的都城,如果分主辅的话,可能是以郑州商城为主。”李伯谦说。

晋侯沉睡之地

公元前1046年,居住于陕西地区的周族势力推翻了商的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三个王朝——周。周在占据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之后,又征服了四周的众多小国。

为了统治东方的大片领土,周王把司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周朝的第二个王周成王在镇压山西南部的唐国叛乱后,把自己的弟弟分封在那里,一个日后称霸了160多年的诸侯国——晋由此诞生。

公元前453年,晋国被3位大臣瓜分,史称“三国分晋”,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晋国从此消失。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经历过时光的洗淘后不曾留下些许痕迹,甚至连它的始封地和晋国都城所在地都成了悬而未决的谜题。

直到1992年,在山西南部一个叫天马曲村的地方,一场严重的盗墓事件才将晋侯墓地推到了考古学家的面前。

史书记载,从有晋以来,共有36代晋侯。在天马曲村遗址仅发现9座晋侯陵寝,这9个晋侯到底是谁呢?

1993年,在一座几乎被盗光的晋侯墓中,李伯谦带领的考古队发现了重要的线索。尽管这个墓几乎被盗空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些青铜器。其中有两个青铜器是编钟的配件。原本墓中有16个青铜器组成的两套编钟,其中14个青铜器被盗流落到中国香港,后被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购买回来。根据铭文,这两套编钟是晋侯稣的物品,稣,正是晋献侯的名字。

晋侯墓前后经过6次挖掘,出土了许多珍贵的器物,其中最多的是青铜器,共400余件。其中,礼乐之器占绝大部分,这些器物上的铭文成为了剖析墓主身份和名字最直接的证据。

晋侯墓位于山西省翼城县和曲沃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每个晋侯墓都有一个陪葬的车马坑以及一个或两个夫人墓,各个墓位的排放十分严格,他们的分布规律也成为了推断晋侯身份的重要线索。

在晋侯墓地最后一次发掘中,李伯谦意外地发现了一件晋的第一代统治者——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文物。“出土了一件方鼎,现在还没有完成修复,它上面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周王举行祭祀的大典。这件铜器是现今我们找到的唐叔虞唯一的一件铜器,是在他儿子墓葬中发现的。”很快,9个晋侯墓墓主的身份一一得到证实,李伯谦带领的考古队也为每座墓葬进行了测年,为之后构建西周时期的年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晋侯墓的发现和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解决了晋国历史上的一些难解之谜,纠正了文献中有关晋国历史记载上的一些失误,极大地丰富了晋国史、晋文化乃至西周考古的内容。在李伯谦看来,随着考古手段和方法的进步,以及不断的考古发现,那些夏商周历史谜团,终将会解开。


相关内容

  • 安阳殷墟沿途讲解
  • 安阳殷墟导游词(沿途+景点) 安阳殷墟沿途 各位游客大家好: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个愿望叫常出去转转,而我就是使大家的愿望变为现实并留下美好印象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张,下面呢隆重的给大家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精湛的驾驶技术,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 ...

  • 青铜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最大的特点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 青铜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最大的特点 (王巍 2007.03.22) 大家都知道,今年春节前夕,在眉县杨家村发现了一批西周时期的铜器窖藏,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无比振奋.因为我现比如说等级身份,已经是通过这种礼器乐器来反映这种不同的华博献记载很少,大多书出自后人的史家的某种梳理.整理,这样的们搞夏商周考 ...

  • 三代考古考试答案参考资料
  • 名词解释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其文化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冈商文化之间,被作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发掘了宫殿遗址等重要遗存,出土了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绿松石饰等珍品. 郑州商文 ...

  •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1.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发现地点,生产生活情况?比较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两者的异同点(基训8页) 2. 黄帝为何称为人文初祖?(平蚩尤+多发明) 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哪些?主要品质?他们如何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3. 禹 ...

  • 连载丨[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第二章:文明分野·血色青铜
  • 商周更替带来了政治理念的转变.商朝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但商朝又是一个极力崇尚鬼神的时代.商周更替不是简单的王朝更替,而是政治和文化理念的革命.从商代的"尚鬼神"到周代的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的转变,礼乐文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中华文明注入了人文.理性的因素,从而塑造了中华文 ...

  • 殷人屡迁的原因
  • 殷人屡迁和最后安定的原因 摘要: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非常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

  • 河南郑州名胜古迹
  •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有藏品11.6万余件,一级品259件.大部分藏品是在河南省发掘出土的文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价值,如新郑裴李岗出土的椭圆形四足石磨盘和圆柱状石磨棒,是距今约8000年前的谷物加工工具,为裴李岗文化的典型器物:郑州商代遗址出土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通高1米,是商代前期大型礼 ...

  • 洛阳历史文化遗产
  • 洛阳历史文化遗迹 洛阳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不但最早进入文明时代,而且在以后的长时期里,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 ...

  • 安阳殷墟导游词
  •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参观旅游。我是来自郑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称呼我为小王。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陈先生,此次的安阳殷墟之旅将由我和陈师傅来共同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的旅程中玩的开心、玩的舒畅! 好了,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车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