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第22卷第4期

2008年4月

化工时刊

Chem i c a l I ndus try Tm i e s

V o. l 22, No . 4

Apr . 4. 2008

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刘巧茹 李兴武 郝成君 胡小明 白素贞 张 丽

(平顶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平顶山467002)

摘 要 介绍了己二酸的性质、用途、生产现状和市场前景, 以及从不同的原料出发合成己二酸的主要方法, 分析了这些合成工艺的优缺点。根据己二酸行业现状及其合成工艺现状, 展望了己二酸合成工艺的发展趋势, 并对我国己二酸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己二酸 合成工艺 进展

R evie ws for Synthesis Technol ogies of Ad i p ic Acid

Li u Q i aoru L iX i ng wu H ao Chengj un H u X i ao m i ng Ba i Suzhen Zhang Li

(School of Che m istr y and Che m ica lEngi n eeri n g , Ping d i n gshan Un i v ersity , H enan Pingd i n gshan 467002) Abstr act The qua lity , utility , production status and market f uture , synthesism ethods f ro m d iff erentmater i a l a 2

bout adi p ic acid were i n troduced. The virtues and def ects of these technol o gies were analyz ed briefl y . Basing on the

act u a lity of adipic acid industry and its synthesis technologies ,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syn t h esis technol o gi e s of a 2di p ic acid were prospected . And so me suggesti o ns f or deve l o ping the production of ad i p ic aci d i n Ch i n a were put f or 2ward .

K eyw ord s ad i p ic ac i d synthesis technol o gy deve lopment

蒋永生

[1]

综合考虑了催化剂与配体比例、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 确立最佳反应条件。在反应初期形成过氧钨酸盐有机酸配位化合物, 此活性中心不但具有载活性氧物种, 而且具有一定的亲油性, 使双相体系中发生在水相里的氧化和水解反应易于进行, 催化效果较好。该反应操作简单, 易于控制, 且副产物只有水,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王向宇等研究了以精苯为原料制备环己烯的工艺条件。精苯在钌催化剂的存在下控制一定的温度、压力可以生成环己烯和环己烷。苯的转化率为40%~50%, 其中环己烯的选择性为80%。再在高硅沸石催化剂存在下, 控制一定的浓度、压力, 可使环己烯水化生成环己醇。环己烯的转化率为10%, 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9%。环己醇被硝酸氧化即可制得己二酸。采用该工艺生产己二酸具有产品质量好, 纯

[3]

1. 1 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己二酸

等以聚乙二醇为相转移催化剂, 在功

率为50W 的超声波作用下, 采用30%的硝酸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在反应过程中, 废气中的NO 2质量浓度明显减小, 吸收处理完全, 减少了NO 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己二酸的产率可达到46%。采用稀硝酸氧化环己醇未见有明显产品生成, 表明聚乙二醇-300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当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2%时, 具有很明显的催化效果。超声波及相转移催化剂在反应中均有重要作用, 超声波作用时间为40m in 最佳。

马祖福等

[2]

研究了以Na 2WO 4#2H 2O 为催化

剂, 磺基水杨酸为配体, 采用清洁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8-02-18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高科技人才启动经费资助项目(2006045)

作者简介:刘巧茹(1970~), 女, 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及应用化学方面的研究 E -m ai:l li uq i aoru70@163. co m

化工时刊 20081V o l 122, No. 4 论文综述5Re vi e w s 6

度高的特点。此外, 精苯在部分加氢时的反应条件温和, 加氢及水合反应均在液相中进行, 操作安全, 不需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 副产品少, 环己烷是唯一的副产品, 它也可以作为化学试剂出售; 加氢和水合反应过程不像传统工艺那样产生一元酸、二元酸、酯等, 废液量少, 环保投资低, 具有环保优势; 生产过程不存在设备结垢问题, 不存在堵塞问题, 因此事故少、维修少; 能耗低, 生产成本较低。

宫红

[4]

能力, 在均相和多相有机反应中, 是理想的酸型和氧化型双功能性的催化剂。当n (杂多酸) B n (磺基水杨酸) B n (环己酮) B n (过氧化氢) =2B 1B 100B 400, 反应温度为98e , 反应时间为5h 时, 己二酸的分离收率可达76. 7%。Da wson 结构杂多盐催化剂制备简单, 反应体系无需溶剂和相转移剂, 反应时间较短, 不失为一条合成己二酸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

[9]

袁先友等研究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以过氧化氢(30%) 作为氧化剂, 氧化环己酮来合成己二酸, 对反应物的种类、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配体种类、微波辐射功率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优化了催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3. 5mL 环己酮、0. 5g 钨酸钠、0. 5g 磺基水杨酸、15mL30%双氧水, 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 下反应50m i n , 其产率可达到72%。

张敏等

[10]

等采用长链的伯铵或叔胺的硫酸盐为相

转移催化剂, 在Na 2WO 4#2H 2O 的作用下, 以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反应条件温和, 不产生有

毒气体, 反应速度快、产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 若不用此相转移催化剂, 且没有控制好高锰酸钾的滴加量, 会造成冲料而引起爆炸。杨秀英用聚乙二醇(PEG-6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等作为环己醇液相氧化制取己二酸的相转移催化剂

[5]

, 实验发

现S DS 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的反应中具有较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改变了反应体系的微环境, 能够提高己二酸的收率。

Bf ziat 等

[6]

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用钨酸钠

与草酸形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 研究了在无有机溶

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 由环己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反应。结果表明, 最佳反应条件为钨酸钠B 草酸B 环己酮B 30%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2. 0B 3. 3B 100B 350, 在92e 下反应12h , 可制得80. 6%的己二酸。此法具有收率高、不使用有机溶剂、反应体系中不存在任何无机或有机卤化物等绿色化学所要求的特点。1. 3 由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11]

李华明等以环己烯为原料, 含30%的过氧化氢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在磷钨酸作为助剂的条件下, 采用磷钨酸作催化剂合成己二酸。磷钨酸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草酸的加入可明显地提高磷钨酸的催化活性, 当n (环己烯) B n (磷钨酸) B n (草酸) B n (双氧水) =100B 1B 1B 538, 反应温度为92e , 反应时间为6h 时, 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0. 1%。此法是合成己二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阎松等

[12]

使用廉价、清洁空气作为氧化剂, 用

碳作为载体, 铂为催化剂C(Pt):5. 4%, 在液相体系中由环己醇合成了己二酸。在温度423K 、压力

5MPa 时己二酸的转化率、选择性均为50%, 主要副产物为戊二酸和丁二酸。该反应以清洁、廉价的空气作为氧化剂, 对在水相中由环己醇合成有价值衍生物, 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氧化方法。1. 2 以环己酮为原料

纪明慧

[7]

等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为氧化

剂,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或助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考察了磷钨酸催化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结果表明, 磷钨酸在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磷钨酸催化活性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 (环己酮) B n (磷钨酸) B n (过氧化氢) =150B 0. 5B 587, 反应温度为92e , 反应时间为8h , 己二酸的收率可达60. 6%。

[8]

蔡磊等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磺基水杨酸为配体, 二缺位

Da wson 结构杂多盐

K 10N a 2H 2P 2W 16O 60#18H 2O 为催化剂使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杂多酸具有较强的酸性, 不但具有类似于浓溶液的/拟液相0行为, 而且有极强的氧化-还原)

研究了无需有机溶剂、酸性配体及相

转移剂, 以30%双氧水为氧源, 单独使用三氧化钨作

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即可达到较高的产率和纯度。当三氧化钨用量为5. 0mmo, l 三氧化钨:环己烯: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1B 40B 176时, 在回流温度下反应6h , 己二酸分离产率为75. 4%, 己二酸纯度为99. 8%。三氧化钨催化剂重复使用4

刘巧茹等 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次, 己二酸的分离产率仍可达到70%。

若使用十聚钨酸季铵盐作为催化剂, 用过氧化氢把环己烯直接氧化为己二酸。所用的催化剂在水中是不溶解的, 但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 它能参与活性氧转移的反应, 并溶解于反应体系。当过氧化氢消耗完毕时, 催化剂又沉淀出来, 因此易于循环使用。通过催化剂的反应控制相转移, 把均相和异相催化剂的优点结合在一个反应体系中, 该法避免了均相催化剂分离的困难, 并提供了生产己二酸的新方法。因单独使用钨酸作催化剂时活性较低, 尽管钨酸不溶于水, 但钨酸很容易溶于30%双氧水中, 因此, 钨酸作催化剂并不影响己二酸的纯度。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中, 钨

[13]

酸的催化活性高于钨磷酸。曹发斌等研究了不同的有机酸性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以钨酸、有机酸性添加剂为催化体系, 在无有机溶剂、相转移剂的情况下, 催化30%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当钨酸:有机酸性添加剂B 环己烯B 过氧化氢(物质的量比) =1B 1B 40B 176时, 使用有机酸性添加剂考察钨酸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以钨酸/间苯二酚催化氧化环己烯的催化效果最优, 反应8h 时己二酸分离产率达90. 9%、纯度接近100%; 而不使用有机酸性添加剂时, 己二酸分离产率只有72. 1%, 产品纯度为96. 2%。当使用磺酸水杨酸、草酸、水杨酸为有机酸性添加剂时, 随反应时间的增加, 己二酸分离产率均升高, 但反应6h 以后, 己二酸分离产率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当磺酸水杨酸用量为2. 5mmol 时, 己二酸分离产率和纯度均较高。钨酸-磺酸水杨酸催化体系重复使用5次后, 己二酸分离产率仍可达到80. 5%。

[14]

李惠云等报道了在无相转移剂条件下, 用磷钨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收率最高为7216%。草酸的加入使己二酸产率明显提高。草酸在过氧化氢反应系统中与磷钨酸存在强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配位效应, 配体通常可改变中心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以及空间环境, 由于中心原子的这些变化, 导致催化剂中心金属原子上的配位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这种配体效应增加了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载活氧化性和亲油性, 从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同情况下以钨酸/无机酸性配体为催化体系, 在无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剂的情况下,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当使用磷酸、硼酸为无机酸性

20081V o l 122, No. 4

化工时刊

配体时, 随反应时间的增加, 己二酸产率均升高。制取己二酸传统的氧化方法为硝酸氧化法, 该工

艺存在严重的氮氧化物污染, 以过氧化氢氧化法合成己二酸则不存在此问题, 过氧化氢是己二酸生产的一种理想的清洁氧化剂, 氧化产物为己二酸和水, 这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 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等优点, 有望取代硝酸氧化法, 成为今后己二酸生产的趋势。

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作氧化剂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 催化剂至关重要。但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反应过程中, 1mol 环己烯氧化生成己二酸理论上需要消耗4mol 过氧化氢。据文献报道, 过氧化氢的实际消耗约需过量10%。过氧化氢消耗高是限制此法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问题, 用部分氧气代替过氧化氢, 以降低过氧化氢的消耗是此法研究的一个方向。

1. 4 采用不同的氧化法由环己烷合成己二酸1. 4. 1 钴催化氧化法

在钴催化剂存在下, 环己烷在160e , 1MPa 经未稀释的空气氧化, 得含环乙醇、环乙酮混和油(KA) 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5%左右), 经精馏分离得KA 油, 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采用该法的优点的技术成熟, 操作简单, 缺点是存在结渣问题, 收率较低(单耗为1. 12kg 环己烷/kgKA 油) 。1. 4. 2 硼酸催化氧化法

环己烷在硼酸催化剂存在下, 在168e , 1MPa 经空气氧化, 得含K A 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10%左右) 经分离得K A 油, 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用该法的优点是收率较高(单耗为1kg 环己烷/kgKA 油) 。缺点是工艺路线复杂, 连续性较差。1. 4. 3 无催化氧化法

环己烷在180e , 2MPa 经稀释后用空气氧化, 得环己基过氧化氢, 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含K A 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5%左右), 经分离得KA 油, 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采用该方法具有上述两者的优点。

1. 5 使用苯或苯酚合成己二酸

1. 5. 1 苯法

精苯经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 环己烷经氧化生成KA 油(环己酮、环己醇的混和物), 再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该工艺的原料除精苯外还涉及氢气、硝酸(液氨) 等, 工艺流程长, 一次性资金投入大, 副产物

化工时刊 20081V o l 122, No. 4 论文综述5Re vi e w s 6

较多, 存在工业三废污染, 产品收率不高。但该工艺成熟, 是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方法。目前全球采用苯法生产的己二酸合计产量为238万t/a, 占总产量的88. 2%。近年, 在原始苯法的基础上, 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己二酸生产方法, 采用特殊催化剂使苯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 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 再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该方法在生产环己醇过程中氢气消耗较少, 副产物为环己烷, 生成环己醇的过程几乎没有三废污染, 产品质量好, 收率较高,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目前日本旭化成和我国神马集团均采用此法生产己二酸, 总规模约为17万t/a, 占全球总产量的613%。1. 5. 2 苯酚法

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醇, 而后用硝酸氧化制得己二酸。该法设备投入和生产复杂程度与苯法相差不大, 适合在苯酚原料相对丰富的地区。仅在美国H ope well 、巴西Pauli n ia 、比利时Zandvoorde 、德国Ze itz 和意大利Novara 共5家工厂采用此法, 总规模约为15万t/a, 占全球总产量的5. 5%。1. 6 KA 油空气氧化法

由于硝酸氧化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污染大气, 所以人们在空气氧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 应用氧气作氧化剂的工艺研究, 主要集中在环己醇、环己酮、环己烷生成己二酸催化剂的应用方面。1963年美国科学技术公司连续发表空气氧化法制己二酸专利, 同年, Rho m H ass 公司用此法建成KA 油空气氧化l 万t 己二酸工厂, 但因质量不好未再扩建。此法的优点是环境污染小, 不存在硝酸回收问题; 缺点是转化率不高, 反应时间长, 需要醋酸回收设备, 且生成杂质多, 精制工序复杂, 设备费用增大。该方法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

1. 7 以C 4烯烃为原料生产己二酸

(1) 孟山都工艺此工艺以PdCl 2为催化剂, 用1, 4-二甲氧基-2-丁烯为原料进行羰基化, 反应压力为6. 87MPa , 反应温度为100e , 生产己二酸。超过100e 催化剂失活; 温度低于100e 反应速率低。该法现仍在研究开发之中。

(2) 巴斯夫工艺此工艺用裂解C4中的丁二烯(不经抽提) 与一氧化碳在甲醇中发生羰基化反应, 经一次羰基化反应得3-戊烯酸甲酯, 经二次羰基化反应得己二酸二甲酯, 最后水解得己二酸, 采用八羰基二钴[Co 2(CO) 8]为催化剂, 吡啶为促进剂, 整个过)

程分为5步。采用丁二烯羰基化工艺制备己二酸, 原料丁二烯较便宜, 收率较高(72%) , 产品己二酸含量

高, 其生产成本比环己烷氧化工艺低; 缺点是工艺复杂, 反应条件苛刻, 副产物较多。

1. 8 以葡萄糖为原料

生产己二酸的传统原料) ) ) 苯、环己烷及丁二烯都来自于石油,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代替石油是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7]

可利用D -葡萄糖生物催化合成己二酸。在酶AB2834的催化下将D -葡萄糖转变为儿茶酚, 儿茶酚在酶AB2834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顺, 顺-己二烯二酸, 顺, 顺-己二烯二酸在室温和0. 34MPa 下铂催化加氢合成己二酸, 氢化收率90%。1. 9 其它合成方法

Chavan 等分别以环己酮和环己醇混和物、环己烯、环己酮为原料, 首次通过新颖的无硝酸工艺, 以空气为氧源, 使用Co/Mn簇配合物, 合成己二酸。实验表明, Co /M n 簇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比单独使用钴、锰的醋酸盐高, 同时己二酸的产率接近于目前使用硝酸工艺合成己二酸的产率。

周民锋等报道在微波照射条件下, 以N a 2WO 4#2H 2O (1mmol) 为催化剂, 用30%过氧化氢(44mmol) 使1, 2一环己二醇(10mmol) 氧化开环合

[19]

成己二酸。在p H =1时照射5m i n , 分离产率可达88%。

据Che m&EngNe ws , 2003, 81(20):36报道, 中孔二氧化硅负载的双金属催化剂可以将己二烯二酸转化为己二酸。己二酸在工业中广泛用于生产尼龙66、聚酰胺、聚氨酯、润滑剂和其它材料。目前, 通过空气氧化环己烷工业化生产己二酸, 而环己烷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相反, 己二烯二酸可以由D -葡萄糖经生物催化作用获得。英国皇家研究院和剑桥大学采用由4种双金属催化剂固定的纳米粒子和2种工业上可得到的单金属催化剂, 由反, 反-己二烯二酸加氢合成己二酸。Ru1oPt 2在对于己二酸的选择性方面优于其它催化剂。这项研究对于未来在广泛的加氢反应中使用高表面积、热稳定的双金属纳米催化剂是一个好的预兆, 这种加氢反应可以实现由植物来源生产所希望的化学产品。

神马集团采用环己醇硝酸氧化法生产工艺。环己醇在过量的硝酸溶液中氧化生成己二酸及副产物丁二酸、戊二酸等, 利用己二酸、丁二酸、戊二酸溶解

[15]

刘巧茹等 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度的不同使己二酸结晶分离出来, 用活性炭对己二酸进行脱色后再次结晶分离, 使己二酸的纯度达到99. 8%以上。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己二酸生产方法外, 还有环己烷硝酸一步氧化法、环己烯硝酸氧化法、环己烯氧-臭氧氧化法、丁二醇的羰基化法、过硫酸盐氧化法等。

20081V o l 122, No. 4

化工时刊

氧化氢作为氧源, 其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与环己酮、环己醇为原料相比具有潜在的优势。因此, 以环己烯

为原料, 过氧化氢作为氧源, 钨酸作为催化剂的合成路线较好, 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蒋永生, 傅敏, 高宇. 超声相转移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的实验研究. [J].包装工程, 2005, (1):65~67[2] 马祖福, 邓友全, 王坤, 等1清洁催化氧化合成己二酸

[J]1化学通报, 2001, (2) :116~119

[3] 王向宇, 苗永霞, 贾琦等. 己二酸绿色合成中溶液酸性

的影响[J].石油化工, 2003, 32(7):608~610

[4] 宫红, 姜恒, 吕振波. 己二酸绿色合成新途径[J].高等

学校化学学报, 2000, 21(7) :1121~1123[5] 杨秀英. 己二酸制备方法的改进[J].山东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8(2):103~104

[6] Bfziat J C , Be 1son M, Ga llezot P 1L i qu i d phase oxidatio n of

cyc l ohexanol t o ad i p i c ac i d with m ol ecular o xygen on m e tal

ca ta [J].App lied C ata l ysis A :Genera, l 1996, 135:7~11[7] 纪明慧, 李华明, 舒火明, 等. 磷钨酸催化环己酮氧化合

成己二酸[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8(3):248~250

[8] 蔡磊, 刘万毅. Dawson 结构杂多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

成己二酸[J].应用化学, 2006, 23(1):26~29

[9] 袁先友, 刘秋华, 杨相军. 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双氧水

氧化环已酮制备己二酸[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6(11):86~88

[10] 张敏, 魏俊发, 白银娟, 等. 用双氧水绿色氧化环己酮合

成己二酸的研究[J].有机化学, 2006, 26(2):207~210[11] 李华明, 纪明慧, 林海强, 等. H 3PW 12O 40催化合成己二酸. [J].精细化工, 2003, 20(6) :377~380

[12] 阎松, 姜恒, 宫红, 王锐. 三氧化钨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

己二酸[J].中国钨业, 2005, 20(2):33~35

[13] 曹发斌, 姜恒木, 宫红. 钨酸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J].中国钨业, 2005, 20(6):18~21

[14] 李惠云, 陈志强, 王绍梅, 等. 草酸对磷钨酸催化氧化环

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33(2):136~138

[15] Chavan S A , Sr i nivas D , R atna my P Oxi dati on of cyclo 2

hex 1ane , cyclo hexanone , and cyclo hexanol to ad i p i c ac i d by a no n -HNO 3ro ute o ver Co/M n c l uster co m plexes [J].Jo urna l of C ata l ysis , 2002, 212:39~45

[16] 周民锋, 纪顺俊, 黄晓英. 波照射下H 2O 2氧化1, 2一

环己二醇合成己二酸[J].合成化学, 2004, 12(1):9~11

传统利用硝酸氧化法制备己二酸的过程中将产生亚硝气体[N 2O 、NO X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等。这些气体先进人吸收塔进行回收处理, 把NO X 转化成硝酸回收使用。从吸收塔出来的废气主要成分是N 2O 。除此之外, 日本旭化成用分解N 2O 回收法, 意大利兰蒂奇用催化分解法, 用环己醇吸收氧化处理法, 还有以N 2O 为氧化剂进行苯气相氧化合成苯酚, 这是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新的生产苯酚的技术路线。

除废气外, 在己二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两种废液:第一种是醇酮合成过程中的废液, 另一种是醇酮氧化合成己二酸过程中的废水, 如BI 废水和DBA 废水。BI 废水中主要是含有质量分率17%~18%的有机物, 尤其是己酸过氧化氢。废液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铜、钒等金属离子, 一般不适用于生物方法处理。对其可采用焚烧法, 即把废液送人焚烧炉, 通过喷嘴雾化后燃烧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和硝酸, 回收部分热量副产蒸气。醇酮在铜钒盐催化硝酸氧化作用下合成己二酸, 副产物为丁二酸、戊二酸等混和二元酸简称为DB A 。可采用通过将其浓缩后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除去, 废液蒸发浓缩到有机酸含量为50%时可用于石灰石涤气器脱除烧煤发电厂的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 可使脱硫效率从80%提高到90%。也可采用水焚烧法。长期以来各己二酸生产厂商普遍采用焚烧处理的方法。杜邦公司20世纪90年代在新加坡新建的年产11. 5万t 己二酸工厂, 即采用了蒸气锅炉来焚烧处理DBA 废液。除此也可回收DB A 废液, 生产DBA 结片。

3结 语

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绿色合成新工艺, 不但产率高, 而且对环境友好。环己酮或环己醇为原料、空气为氧源、选择性、转化率不高。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生成己二酸的选择性较好, 它的生产原料可以从苯选择性加氢制得, 而且已经在日本率先实现工业化。过

第22卷第4期

2008年4月

化工时刊

Chem i c a l I ndus try Tm i e s

V o. l 22, No . 4

Apr . 4. 2008

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刘巧茹 李兴武 郝成君 胡小明 白素贞 张 丽

(平顶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平顶山467002)

摘 要 介绍了己二酸的性质、用途、生产现状和市场前景, 以及从不同的原料出发合成己二酸的主要方法, 分析了这些合成工艺的优缺点。根据己二酸行业现状及其合成工艺现状, 展望了己二酸合成工艺的发展趋势, 并对我国己二酸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己二酸 合成工艺 进展

R evie ws for Synthesis Technol ogies of Ad i p ic Acid

Li u Q i aoru L iX i ng wu H ao Chengj un H u X i ao m i ng Ba i Suzhen Zhang Li

(School of Che m istr y and Che m ica lEngi n eeri n g , Ping d i n gshan Un i v ersity , H enan Pingd i n gshan 467002) Abstr act The qua lity , utility , production status and market f uture , synthesism ethods f ro m d iff erentmater i a l a 2

bout adi p ic acid were i n troduced. The virtues and def ects of these technol o gies were analyz ed briefl y . Basing on the

act u a lity of adipic acid industry and its synthesis technologies ,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syn t h esis technol o gi e s of a 2di p ic acid were prospected . And so me suggesti o ns f or deve l o ping the production of ad i p ic aci d i n Ch i n a were put f or 2ward .

K eyw ord s ad i p ic ac i d synthesis technol o gy deve lopment

蒋永生

[1]

综合考虑了催化剂与配体比例、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 确立最佳反应条件。在反应初期形成过氧钨酸盐有机酸配位化合物, 此活性中心不但具有载活性氧物种, 而且具有一定的亲油性, 使双相体系中发生在水相里的氧化和水解反应易于进行, 催化效果较好。该反应操作简单, 易于控制, 且副产物只有水,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王向宇等研究了以精苯为原料制备环己烯的工艺条件。精苯在钌催化剂的存在下控制一定的温度、压力可以生成环己烯和环己烷。苯的转化率为40%~50%, 其中环己烯的选择性为80%。再在高硅沸石催化剂存在下, 控制一定的浓度、压力, 可使环己烯水化生成环己醇。环己烯的转化率为10%, 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9%。环己醇被硝酸氧化即可制得己二酸。采用该工艺生产己二酸具有产品质量好, 纯

[3]

1. 1 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己二酸

等以聚乙二醇为相转移催化剂, 在功

率为50W 的超声波作用下, 采用30%的硝酸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在反应过程中, 废气中的NO 2质量浓度明显减小, 吸收处理完全, 减少了NO 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己二酸的产率可达到46%。采用稀硝酸氧化环己醇未见有明显产品生成, 表明聚乙二醇-300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当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2%时, 具有很明显的催化效果。超声波及相转移催化剂在反应中均有重要作用, 超声波作用时间为40m in 最佳。

马祖福等

[2]

研究了以Na 2WO 4#2H 2O 为催化

剂, 磺基水杨酸为配体, 采用清洁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8-02-18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高科技人才启动经费资助项目(2006045)

作者简介:刘巧茹(1970~), 女, 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及应用化学方面的研究 E -m ai:l li uq i aoru70@163. co m

化工时刊 20081V o l 122, No. 4 论文综述5Re vi e w s 6

度高的特点。此外, 精苯在部分加氢时的反应条件温和, 加氢及水合反应均在液相中进行, 操作安全, 不需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 副产品少, 环己烷是唯一的副产品, 它也可以作为化学试剂出售; 加氢和水合反应过程不像传统工艺那样产生一元酸、二元酸、酯等, 废液量少, 环保投资低, 具有环保优势; 生产过程不存在设备结垢问题, 不存在堵塞问题, 因此事故少、维修少; 能耗低, 生产成本较低。

宫红

[4]

能力, 在均相和多相有机反应中, 是理想的酸型和氧化型双功能性的催化剂。当n (杂多酸) B n (磺基水杨酸) B n (环己酮) B n (过氧化氢) =2B 1B 100B 400, 反应温度为98e , 反应时间为5h 时, 己二酸的分离收率可达76. 7%。Da wson 结构杂多盐催化剂制备简单, 反应体系无需溶剂和相转移剂, 反应时间较短, 不失为一条合成己二酸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

[9]

袁先友等研究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以过氧化氢(30%) 作为氧化剂, 氧化环己酮来合成己二酸, 对反应物的种类、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配体种类、微波辐射功率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优化了催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3. 5mL 环己酮、0. 5g 钨酸钠、0. 5g 磺基水杨酸、15mL30%双氧水, 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 下反应50m i n , 其产率可达到72%。

张敏等

[10]

等采用长链的伯铵或叔胺的硫酸盐为相

转移催化剂, 在Na 2WO 4#2H 2O 的作用下, 以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反应条件温和, 不产生有

毒气体, 反应速度快、产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 若不用此相转移催化剂, 且没有控制好高锰酸钾的滴加量, 会造成冲料而引起爆炸。杨秀英用聚乙二醇(PEG-6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等作为环己醇液相氧化制取己二酸的相转移催化剂

[5]

, 实验发

现S DS 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的反应中具有较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改变了反应体系的微环境, 能够提高己二酸的收率。

Bf ziat 等

[6]

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用钨酸钠

与草酸形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 研究了在无有机溶

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 由环己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反应。结果表明, 最佳反应条件为钨酸钠B 草酸B 环己酮B 30%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2. 0B 3. 3B 100B 350, 在92e 下反应12h , 可制得80. 6%的己二酸。此法具有收率高、不使用有机溶剂、反应体系中不存在任何无机或有机卤化物等绿色化学所要求的特点。1. 3 由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11]

李华明等以环己烯为原料, 含30%的过氧化氢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在磷钨酸作为助剂的条件下, 采用磷钨酸作催化剂合成己二酸。磷钨酸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草酸的加入可明显地提高磷钨酸的催化活性, 当n (环己烯) B n (磷钨酸) B n (草酸) B n (双氧水) =100B 1B 1B 538, 反应温度为92e , 反应时间为6h 时, 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0. 1%。此法是合成己二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阎松等

[12]

使用廉价、清洁空气作为氧化剂, 用

碳作为载体, 铂为催化剂C(Pt):5. 4%, 在液相体系中由环己醇合成了己二酸。在温度423K 、压力

5MPa 时己二酸的转化率、选择性均为50%, 主要副产物为戊二酸和丁二酸。该反应以清洁、廉价的空气作为氧化剂, 对在水相中由环己醇合成有价值衍生物, 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氧化方法。1. 2 以环己酮为原料

纪明慧

[7]

等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为氧化

剂,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或助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考察了磷钨酸催化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结果表明, 磷钨酸在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磷钨酸催化活性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 (环己酮) B n (磷钨酸) B n (过氧化氢) =150B 0. 5B 587, 反应温度为92e , 反应时间为8h , 己二酸的收率可达60. 6%。

[8]

蔡磊等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磺基水杨酸为配体, 二缺位

Da wson 结构杂多盐

K 10N a 2H 2P 2W 16O 60#18H 2O 为催化剂使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杂多酸具有较强的酸性, 不但具有类似于浓溶液的/拟液相0行为, 而且有极强的氧化-还原)

研究了无需有机溶剂、酸性配体及相

转移剂, 以30%双氧水为氧源, 单独使用三氧化钨作

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即可达到较高的产率和纯度。当三氧化钨用量为5. 0mmo, l 三氧化钨:环己烯: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1B 40B 176时, 在回流温度下反应6h , 己二酸分离产率为75. 4%, 己二酸纯度为99. 8%。三氧化钨催化剂重复使用4

刘巧茹等 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次, 己二酸的分离产率仍可达到70%。

若使用十聚钨酸季铵盐作为催化剂, 用过氧化氢把环己烯直接氧化为己二酸。所用的催化剂在水中是不溶解的, 但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 它能参与活性氧转移的反应, 并溶解于反应体系。当过氧化氢消耗完毕时, 催化剂又沉淀出来, 因此易于循环使用。通过催化剂的反应控制相转移, 把均相和异相催化剂的优点结合在一个反应体系中, 该法避免了均相催化剂分离的困难, 并提供了生产己二酸的新方法。因单独使用钨酸作催化剂时活性较低, 尽管钨酸不溶于水, 但钨酸很容易溶于30%双氧水中, 因此, 钨酸作催化剂并不影响己二酸的纯度。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中, 钨

[13]

酸的催化活性高于钨磷酸。曹发斌等研究了不同的有机酸性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以钨酸、有机酸性添加剂为催化体系, 在无有机溶剂、相转移剂的情况下, 催化30%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当钨酸:有机酸性添加剂B 环己烯B 过氧化氢(物质的量比) =1B 1B 40B 176时, 使用有机酸性添加剂考察钨酸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以钨酸/间苯二酚催化氧化环己烯的催化效果最优, 反应8h 时己二酸分离产率达90. 9%、纯度接近100%; 而不使用有机酸性添加剂时, 己二酸分离产率只有72. 1%, 产品纯度为96. 2%。当使用磺酸水杨酸、草酸、水杨酸为有机酸性添加剂时, 随反应时间的增加, 己二酸分离产率均升高, 但反应6h 以后, 己二酸分离产率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当磺酸水杨酸用量为2. 5mmol 时, 己二酸分离产率和纯度均较高。钨酸-磺酸水杨酸催化体系重复使用5次后, 己二酸分离产率仍可达到80. 5%。

[14]

李惠云等报道了在无相转移剂条件下, 用磷钨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收率最高为7216%。草酸的加入使己二酸产率明显提高。草酸在过氧化氢反应系统中与磷钨酸存在强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配位效应, 配体通常可改变中心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以及空间环境, 由于中心原子的这些变化, 导致催化剂中心金属原子上的配位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这种配体效应增加了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载活氧化性和亲油性, 从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同情况下以钨酸/无机酸性配体为催化体系, 在无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剂的情况下,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当使用磷酸、硼酸为无机酸性

20081V o l 122, No. 4

化工时刊

配体时, 随反应时间的增加, 己二酸产率均升高。制取己二酸传统的氧化方法为硝酸氧化法, 该工

艺存在严重的氮氧化物污染, 以过氧化氢氧化法合成己二酸则不存在此问题, 过氧化氢是己二酸生产的一种理想的清洁氧化剂, 氧化产物为己二酸和水, 这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 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等优点, 有望取代硝酸氧化法, 成为今后己二酸生产的趋势。

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作氧化剂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 催化剂至关重要。但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反应过程中, 1mol 环己烯氧化生成己二酸理论上需要消耗4mol 过氧化氢。据文献报道, 过氧化氢的实际消耗约需过量10%。过氧化氢消耗高是限制此法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问题, 用部分氧气代替过氧化氢, 以降低过氧化氢的消耗是此法研究的一个方向。

1. 4 采用不同的氧化法由环己烷合成己二酸1. 4. 1 钴催化氧化法

在钴催化剂存在下, 环己烷在160e , 1MPa 经未稀释的空气氧化, 得含环乙醇、环乙酮混和油(KA) 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5%左右), 经精馏分离得KA 油, 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采用该法的优点的技术成熟, 操作简单, 缺点是存在结渣问题, 收率较低(单耗为1. 12kg 环己烷/kgKA 油) 。1. 4. 2 硼酸催化氧化法

环己烷在硼酸催化剂存在下, 在168e , 1MPa 经空气氧化, 得含K A 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10%左右) 经分离得K A 油, 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用该法的优点是收率较高(单耗为1kg 环己烷/kgKA 油) 。缺点是工艺路线复杂, 连续性较差。1. 4. 3 无催化氧化法

环己烷在180e , 2MPa 经稀释后用空气氧化, 得环己基过氧化氢, 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含K A 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5%左右), 经分离得KA 油, 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采用该方法具有上述两者的优点。

1. 5 使用苯或苯酚合成己二酸

1. 5. 1 苯法

精苯经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 环己烷经氧化生成KA 油(环己酮、环己醇的混和物), 再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该工艺的原料除精苯外还涉及氢气、硝酸(液氨) 等, 工艺流程长, 一次性资金投入大, 副产物

化工时刊 20081V o l 122, No. 4 论文综述5Re vi e w s 6

较多, 存在工业三废污染, 产品收率不高。但该工艺成熟, 是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方法。目前全球采用苯法生产的己二酸合计产量为238万t/a, 占总产量的88. 2%。近年, 在原始苯法的基础上, 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己二酸生产方法, 采用特殊催化剂使苯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 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 再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该方法在生产环己醇过程中氢气消耗较少, 副产物为环己烷, 生成环己醇的过程几乎没有三废污染, 产品质量好, 收率较高,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目前日本旭化成和我国神马集团均采用此法生产己二酸, 总规模约为17万t/a, 占全球总产量的613%。1. 5. 2 苯酚法

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醇, 而后用硝酸氧化制得己二酸。该法设备投入和生产复杂程度与苯法相差不大, 适合在苯酚原料相对丰富的地区。仅在美国H ope well 、巴西Pauli n ia 、比利时Zandvoorde 、德国Ze itz 和意大利Novara 共5家工厂采用此法, 总规模约为15万t/a, 占全球总产量的5. 5%。1. 6 KA 油空气氧化法

由于硝酸氧化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污染大气, 所以人们在空气氧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 应用氧气作氧化剂的工艺研究, 主要集中在环己醇、环己酮、环己烷生成己二酸催化剂的应用方面。1963年美国科学技术公司连续发表空气氧化法制己二酸专利, 同年, Rho m H ass 公司用此法建成KA 油空气氧化l 万t 己二酸工厂, 但因质量不好未再扩建。此法的优点是环境污染小, 不存在硝酸回收问题; 缺点是转化率不高, 反应时间长, 需要醋酸回收设备, 且生成杂质多, 精制工序复杂, 设备费用增大。该方法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

1. 7 以C 4烯烃为原料生产己二酸

(1) 孟山都工艺此工艺以PdCl 2为催化剂, 用1, 4-二甲氧基-2-丁烯为原料进行羰基化, 反应压力为6. 87MPa , 反应温度为100e , 生产己二酸。超过100e 催化剂失活; 温度低于100e 反应速率低。该法现仍在研究开发之中。

(2) 巴斯夫工艺此工艺用裂解C4中的丁二烯(不经抽提) 与一氧化碳在甲醇中发生羰基化反应, 经一次羰基化反应得3-戊烯酸甲酯, 经二次羰基化反应得己二酸二甲酯, 最后水解得己二酸, 采用八羰基二钴[Co 2(CO) 8]为催化剂, 吡啶为促进剂, 整个过)

程分为5步。采用丁二烯羰基化工艺制备己二酸, 原料丁二烯较便宜, 收率较高(72%) , 产品己二酸含量

高, 其生产成本比环己烷氧化工艺低; 缺点是工艺复杂, 反应条件苛刻, 副产物较多。

1. 8 以葡萄糖为原料

生产己二酸的传统原料) ) ) 苯、环己烷及丁二烯都来自于石油,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代替石油是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7]

可利用D -葡萄糖生物催化合成己二酸。在酶AB2834的催化下将D -葡萄糖转变为儿茶酚, 儿茶酚在酶AB2834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顺, 顺-己二烯二酸, 顺, 顺-己二烯二酸在室温和0. 34MPa 下铂催化加氢合成己二酸, 氢化收率90%。1. 9 其它合成方法

Chavan 等分别以环己酮和环己醇混和物、环己烯、环己酮为原料, 首次通过新颖的无硝酸工艺, 以空气为氧源, 使用Co/Mn簇配合物, 合成己二酸。实验表明, Co /M n 簇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比单独使用钴、锰的醋酸盐高, 同时己二酸的产率接近于目前使用硝酸工艺合成己二酸的产率。

周民锋等报道在微波照射条件下, 以N a 2WO 4#2H 2O (1mmol) 为催化剂, 用30%过氧化氢(44mmol) 使1, 2一环己二醇(10mmol) 氧化开环合

[19]

成己二酸。在p H =1时照射5m i n , 分离产率可达88%。

据Che m&EngNe ws , 2003, 81(20):36报道, 中孔二氧化硅负载的双金属催化剂可以将己二烯二酸转化为己二酸。己二酸在工业中广泛用于生产尼龙66、聚酰胺、聚氨酯、润滑剂和其它材料。目前, 通过空气氧化环己烷工业化生产己二酸, 而环己烷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相反, 己二烯二酸可以由D -葡萄糖经生物催化作用获得。英国皇家研究院和剑桥大学采用由4种双金属催化剂固定的纳米粒子和2种工业上可得到的单金属催化剂, 由反, 反-己二烯二酸加氢合成己二酸。Ru1oPt 2在对于己二酸的选择性方面优于其它催化剂。这项研究对于未来在广泛的加氢反应中使用高表面积、热稳定的双金属纳米催化剂是一个好的预兆, 这种加氢反应可以实现由植物来源生产所希望的化学产品。

神马集团采用环己醇硝酸氧化法生产工艺。环己醇在过量的硝酸溶液中氧化生成己二酸及副产物丁二酸、戊二酸等, 利用己二酸、丁二酸、戊二酸溶解

[15]

刘巧茹等 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度的不同使己二酸结晶分离出来, 用活性炭对己二酸进行脱色后再次结晶分离, 使己二酸的纯度达到99. 8%以上。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己二酸生产方法外, 还有环己烷硝酸一步氧化法、环己烯硝酸氧化法、环己烯氧-臭氧氧化法、丁二醇的羰基化法、过硫酸盐氧化法等。

20081V o l 122, No. 4

化工时刊

氧化氢作为氧源, 其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与环己酮、环己醇为原料相比具有潜在的优势。因此, 以环己烯

为原料, 过氧化氢作为氧源, 钨酸作为催化剂的合成路线较好, 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蒋永生, 傅敏, 高宇. 超声相转移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的实验研究. [J].包装工程, 2005, (1):65~67[2] 马祖福, 邓友全, 王坤, 等1清洁催化氧化合成己二酸

[J]1化学通报, 2001, (2) :116~119

[3] 王向宇, 苗永霞, 贾琦等. 己二酸绿色合成中溶液酸性

的影响[J].石油化工, 2003, 32(7):608~610

[4] 宫红, 姜恒, 吕振波. 己二酸绿色合成新途径[J].高等

学校化学学报, 2000, 21(7) :1121~1123[5] 杨秀英. 己二酸制备方法的改进[J].山东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8(2):103~104

[6] Bfziat J C , Be 1son M, Ga llezot P 1L i qu i d phase oxidatio n of

cyc l ohexanol t o ad i p i c ac i d with m ol ecular o xygen on m e tal

ca ta [J].App lied C ata l ysis A :Genera, l 1996, 135:7~11[7] 纪明慧, 李华明, 舒火明, 等. 磷钨酸催化环己酮氧化合

成己二酸[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8(3):248~250

[8] 蔡磊, 刘万毅. Dawson 结构杂多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

成己二酸[J].应用化学, 2006, 23(1):26~29

[9] 袁先友, 刘秋华, 杨相军. 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双氧水

氧化环已酮制备己二酸[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6(11):86~88

[10] 张敏, 魏俊发, 白银娟, 等. 用双氧水绿色氧化环己酮合

成己二酸的研究[J].有机化学, 2006, 26(2):207~210[11] 李华明, 纪明慧, 林海强, 等. H 3PW 12O 40催化合成己二酸. [J].精细化工, 2003, 20(6) :377~380

[12] 阎松, 姜恒, 宫红, 王锐. 三氧化钨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

己二酸[J].中国钨业, 2005, 20(2):33~35

[13] 曹发斌, 姜恒木, 宫红. 钨酸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J].中国钨业, 2005, 20(6):18~21

[14] 李惠云, 陈志强, 王绍梅, 等. 草酸对磷钨酸催化氧化环

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33(2):136~138

[15] Chavan S A , Sr i nivas D , R atna my P Oxi dati on of cyclo 2

hex 1ane , cyclo hexanone , and cyclo hexanol to ad i p i c ac i d by a no n -HNO 3ro ute o ver Co/M n c l uster co m plexes [J].Jo urna l of C ata l ysis , 2002, 212:39~45

[16] 周民锋, 纪顺俊, 黄晓英. 波照射下H 2O 2氧化1, 2一

环己二醇合成己二酸[J].合成化学, 2004, 12(1):9~11

传统利用硝酸氧化法制备己二酸的过程中将产生亚硝气体[N 2O 、NO X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等。这些气体先进人吸收塔进行回收处理, 把NO X 转化成硝酸回收使用。从吸收塔出来的废气主要成分是N 2O 。除此之外, 日本旭化成用分解N 2O 回收法, 意大利兰蒂奇用催化分解法, 用环己醇吸收氧化处理法, 还有以N 2O 为氧化剂进行苯气相氧化合成苯酚, 这是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新的生产苯酚的技术路线。

除废气外, 在己二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两种废液:第一种是醇酮合成过程中的废液, 另一种是醇酮氧化合成己二酸过程中的废水, 如BI 废水和DBA 废水。BI 废水中主要是含有质量分率17%~18%的有机物, 尤其是己酸过氧化氢。废液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铜、钒等金属离子, 一般不适用于生物方法处理。对其可采用焚烧法, 即把废液送人焚烧炉, 通过喷嘴雾化后燃烧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和硝酸, 回收部分热量副产蒸气。醇酮在铜钒盐催化硝酸氧化作用下合成己二酸, 副产物为丁二酸、戊二酸等混和二元酸简称为DB A 。可采用通过将其浓缩后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除去, 废液蒸发浓缩到有机酸含量为50%时可用于石灰石涤气器脱除烧煤发电厂的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 可使脱硫效率从80%提高到90%。也可采用水焚烧法。长期以来各己二酸生产厂商普遍采用焚烧处理的方法。杜邦公司20世纪90年代在新加坡新建的年产11. 5万t 己二酸工厂, 即采用了蒸气锅炉来焚烧处理DBA 废液。除此也可回收DB A 废液, 生产DBA 结片。

3结 语

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绿色合成新工艺, 不但产率高, 而且对环境友好。环己酮或环己醇为原料、空气为氧源、选择性、转化率不高。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生成己二酸的选择性较好, 它的生产原料可以从苯选择性加氢制得, 而且已经在日本率先实现工业化。过


相关内容

  • 连续酯化制备1,6-己二酸二甲酯
  • 第39卷第2期2009年4月 !!!!!!!!!!! 精细化工中间体 FINECHEMICALINTERMEDIATES !! Vol.39No.2April2009 !! 连续酯化制备1,6-己二酸二甲酯 石鸣彦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3)摘 要:以DNW-Ⅰ型强酸型阳 ...

  • 己二胺的现状与发展(1)
  • 产业 经济ndustrial economy 己二胺的现状与发展 文/李远杰 己二胺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常温常态下为无色透明的结晶体,是一种强碱性有机物,同时也是一种对人体有生理效用的毒性物质.己二胺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和己二酸中和反应生产尼龙66产品,和葵二酸反应生产尼龙610产品,然后制成各种尼龙树 ...

  • ε己内酯产业现状及其应用
  • 综述与专论 合成纤维工业,2013,36(1):46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占-己内酯产业现状及其应用 黎树根李长存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环己酮事业部,湖南岳阳414014)摘 要:阐述了国内外占.己内酯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国内市场情况 ...

  • 醇酸树脂的研究与制备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摘 要 摘要: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 ...

  • 2013米格列奈原料药合成方法研究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年第13卷第27期 133·药物研究· 米格列奈原料药合成方法研究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李呈龙, 姜珊 摘要:通过分析米格列奈的国内外合成路线,本设计选择以廉价易得的l-苯丙氨酸为手性源制得米格列奈酸, 最后米格列奈酸与氯化钙和氨水反 ...

  • 油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23卷 第1期 2004年3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XinjiangNormal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23,No.1Mar.2004 油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刘刚1,2,努尔买买提·阿不都克里木1,吾满 ...

  • 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
  • 第34卷第4期2011年4月 HEBEI HUAGONG Vo l.34, No .4Ap r. 2011 基本有机化工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合成 朱 蕾,李公春,姜 丹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 要: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在加 ...

  • 胶粘剂与涂料
  • <胶粘剂与涂料> 不饱和聚酯胶黏剂的研究 与应用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化学111 姓 名: 叶燕如 学 号: [1**********]3 指导老师: 何 明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23日 不饱和聚酯胶黏剂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叶燕如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材料化学11 ...

  • 浅谈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 试论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摘要]:本文对新型的化学学科--绿色化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人们了解绿色化学对解决现有环境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按照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从原料的绿色化.催化剂的绿色化.溶剂的绿色化.合成方法的绿色化.产品的绿色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现有绿色化学技术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情况. [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