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财产权

《维护财产权》第一课时说课稿

大良实验中学 孟佳臻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二思想政治讲的是法律常识,本科从宪法和多部相关法律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社会经济权利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公民的经济权利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能够理性地,合理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合法财产。学好维护财产权对于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学情:

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参加劳动,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同

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同样具有财产权,这些权利都得到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由于这些学生年纪尚轻、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并不是都能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应有的合法财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保护的相关规定。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分析财产所有权,懂得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提高维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法律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并以此观念指导行动,做到知行统一。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教学难点: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财产所有权不受侵害。

五、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七、教学过程

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3~5分钟

我在新课导入时,用多媒体出示了Flash《贪心》,并组织学生讨论:1、动画中司机的哪些权利被侵犯了?小汽车属于谁所有的?如果你是司机你会怎样维权?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涉及到了有关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入本课。

这样的新课的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新课教学:25~28分钟

1. 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板书)

活动1:小组比赛,请各小组在两分钟内完成以下内容:请写下教室里你们能看到的财产,并写出它归谁所有。

教师归纳:社会上的财产归属分为三类:个人财产、集体财产、国家财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过渡:是不是公民所有的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吗?

活动2: Flash《贪心》续写:

劫匪在抢劫得手后,将小汽车(赃物)低价卖给了朋友张某。张某心想:花钱买车,非偷非抢,管他“小路货”、“大路货”。次日,张某到劫匪家拿货付款。不久,他被公安机关传讯,小汽车被没收,并受到罚款处罚。

讨论:张某花钱买车,非偷非抢,为什么受到处罚?

归纳:只有合法的财产才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法律不保护非法的财产。 ..

活动3:请你当法官

下列公民的财产是否受法律保护,为什么?

1、张强从事劳动获得的工资

2、李某赌博赢得3000元钱

3、陈某在公交车上捡到600元

4、陈某花钱购买了一批枪支、弹药

5、演员小赵将钱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

6、小杨买彩票中奖的500万元

7、刘某撰写文章取得的稿费

8、何平在劳作期间挖出的文物

知识扩展: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我国刑法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对上缴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过渡: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依法拥有财产所有权,那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呢? 2.财产所有权(板书): 定义: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活动1:情景分析:丁某于2005年1月向房产公司购买两层小洋楼一栋,在交纳房产税后,到房屋产权中心办理了购房登记手续,取得了房产证。5月,丁某将楼下租给了王二做店面,每月租金500元,自己住二楼。

问:根据自己的理解丁某行使了财产所有权中的哪些权利?

教师归纳:

占有权: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实物演示:手机(放在口袋、通话、出租、卖掉来说明财产所有权的四个方面)并说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使用权: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

收益权:使用财产取得经济效益的权利。

处分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即公民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利。 出示:对财产(手机)所有权示意图

活动2:我的财产我做主

结合你对自己某一私有财产的安排,说一说怎样体现财产所有权的四个方面内容?

3.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板书)

活动1:Flash《贪心》编写结局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将Flash《贪心》编写结局。

过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时有发生,你能再列举一些事例吗?你认为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阅读思考:国家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归纳:

《宪法》:“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刑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法通则》:“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物权法》: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教师归纳: 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三)课堂小结(3~5分钟)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以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达标反馈、巩固练习(2~4分钟)

1、2009年11月20日《国际金融报》载文指出,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主体不可侵犯他人的合法财产,这是因为( )

A.合法财产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 B.公民对合法财产具有使用权

C.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D.公民对合法财产具有收益权

2、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以一元的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版权买给中央电视台,

这是金庸先生在行使自己财产的 (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

3、公民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合法财产的是 ( )

A.公民通过合法劳动获得的全部收入 B.个体户依法纳税后劳动所得的收入

C.公民在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 D.某建筑工人在施工时挖掘出的地下文物

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手段是( )

A.民事手段 B.行政手段 C.刑事手段 D.经济手段

板书设计

一、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 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

3. 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4.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

《维护财产权》第一课时说课稿

大良实验中学 孟佳臻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二思想政治讲的是法律常识,本科从宪法和多部相关法律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社会经济权利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公民的经济权利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能够理性地,合理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合法财产。学好维护财产权对于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学情:

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参加劳动,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同

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同样具有财产权,这些权利都得到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由于这些学生年纪尚轻、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并不是都能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应有的合法财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保护的相关规定。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分析财产所有权,懂得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提高维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法律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并以此观念指导行动,做到知行统一。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教学难点: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财产所有权不受侵害。

五、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七、教学过程

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3~5分钟

我在新课导入时,用多媒体出示了Flash《贪心》,并组织学生讨论:1、动画中司机的哪些权利被侵犯了?小汽车属于谁所有的?如果你是司机你会怎样维权?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涉及到了有关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入本课。

这样的新课的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新课教学:25~28分钟

1. 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板书)

活动1:小组比赛,请各小组在两分钟内完成以下内容:请写下教室里你们能看到的财产,并写出它归谁所有。

教师归纳:社会上的财产归属分为三类:个人财产、集体财产、国家财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过渡:是不是公民所有的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吗?

活动2: Flash《贪心》续写:

劫匪在抢劫得手后,将小汽车(赃物)低价卖给了朋友张某。张某心想:花钱买车,非偷非抢,管他“小路货”、“大路货”。次日,张某到劫匪家拿货付款。不久,他被公安机关传讯,小汽车被没收,并受到罚款处罚。

讨论:张某花钱买车,非偷非抢,为什么受到处罚?

归纳:只有合法的财产才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法律不保护非法的财产。 ..

活动3:请你当法官

下列公民的财产是否受法律保护,为什么?

1、张强从事劳动获得的工资

2、李某赌博赢得3000元钱

3、陈某在公交车上捡到600元

4、陈某花钱购买了一批枪支、弹药

5、演员小赵将钱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

6、小杨买彩票中奖的500万元

7、刘某撰写文章取得的稿费

8、何平在劳作期间挖出的文物

知识扩展: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我国刑法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对上缴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过渡: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依法拥有财产所有权,那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呢? 2.财产所有权(板书): 定义: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活动1:情景分析:丁某于2005年1月向房产公司购买两层小洋楼一栋,在交纳房产税后,到房屋产权中心办理了购房登记手续,取得了房产证。5月,丁某将楼下租给了王二做店面,每月租金500元,自己住二楼。

问:根据自己的理解丁某行使了财产所有权中的哪些权利?

教师归纳:

占有权: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实物演示:手机(放在口袋、通话、出租、卖掉来说明财产所有权的四个方面)并说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使用权: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

收益权:使用财产取得经济效益的权利。

处分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即公民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利。 出示:对财产(手机)所有权示意图

活动2:我的财产我做主

结合你对自己某一私有财产的安排,说一说怎样体现财产所有权的四个方面内容?

3.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板书)

活动1:Flash《贪心》编写结局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将Flash《贪心》编写结局。

过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时有发生,你能再列举一些事例吗?你认为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阅读思考:国家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归纳:

《宪法》:“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刑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法通则》:“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物权法》: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教师归纳: 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三)课堂小结(3~5分钟)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以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达标反馈、巩固练习(2~4分钟)

1、2009年11月20日《国际金融报》载文指出,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主体不可侵犯他人的合法财产,这是因为( )

A.合法财产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 B.公民对合法财产具有使用权

C.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D.公民对合法财产具有收益权

2、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以一元的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版权买给中央电视台,

这是金庸先生在行使自己财产的 (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

3、公民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合法财产的是 ( )

A.公民通过合法劳动获得的全部收入 B.个体户依法纳税后劳动所得的收入

C.公民在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 D.某建筑工人在施工时挖掘出的地下文物

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手段是( )

A.民事手段 B.行政手段 C.刑事手段 D.经济手段

板书设计

一、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 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

3. 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4.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


相关内容

  • 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 课题: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课 型 新授 学 校 大坞中学 姓 名 牛瑞萍 年 龄 41 职 称 中二 电 话 2300175 [课标要求] 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 ...

  •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鲁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案
  • 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学案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三维 目标)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课 型 新授 备课人 执教人 审核人 备课时 间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授课时 间 课 时 序号: 学 案 内 容 教法学法 (关注兴趣点) 1.知道法律维护公民的财产权,增 ...

  • 供水设施产权分界与维护管理协议
  • 供.用水设施产权分界 维护管理协议 产权分界点是指供水企业和用水客户的供水附属设施连接责任划分处.它是确定供水设施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范围,按产权归属确定责任分界点按下列各项确定: 一.供.用水设施产权分界点 1.供水人设计安装的计费水表外或进入建筑物前阀门或主管搭接处为供.用 ...

  •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综合测试题(附详解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 ...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知识点梳理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知识点梳理 1.合作的意义(为什么生活需要合作?) 答:〈1〉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2〉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合作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4〉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5〉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2 ...

  • 2015年教招面试备考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财产属于谁]
  • 2015年教招面试备考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财产属于谁>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 ...

  • 中专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 中专<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 课程性质:基础课(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教学.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 总学时数:30 编写人: 朱春花 审定人: 一. 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中等职 ...

  • 物权法体现的民法原则
  • 物权法体现的民法原则 1 民法精神的内涵 从总体上来说,民法的原则是民法的重要体现,是以个体为核心,意思自治作为个体的原则,独立地创设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具体看来,民法的原则包括主体之间的公平.平等.诚实守信.自愿.公平,也称民法的精神. 2 物权法实施过程中在民法原则上的体现 (1)民法的私有 ...

  • 产权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 广西交投集团产权管理系统 使 用 手 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SIP 广西平台 2014年4月 前言 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是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中国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