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基础知识导引】

1.什么叫算术平均数?什么叫几何平均数?

2.均值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运用均值定理不定式要注意哪些条件?

3.均值定理有哪些应用?

【重点难点解析】

1.本节利用不定式的性质,推导出两个基本而又重要的不等式:如果a、

,那么

(当且仅当a=b时取“=”号);如果a、b是正数,那么

(当且仅当a=b时取“=”号)。这里,我们称

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

为a、b的几何平均数,因而后者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简称均值定理。

2.均值定理是本节的重点,在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a、b的范围,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

,而后者只有当a,

时,

,由

不难推导。

(2)结论的形式,

,(a,

),这是两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常见的形式还有:

②若a,

③若a,

④若a,

⑤若

解题中不仅要记住原来的形式,还要逐步熟练掌握其他几种常见形式及成立条件,这也是学习数学概念应下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透彻理解数学公式所表示的若干量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不能只满足对某个固定形式的简单识记。

(3)等号取到的条件,括号中所说的“仅当a=b时取‘=’是指:一方面当a=b时取“=”号,另一方面当取“=”号时,必有a=b。

(4)均值定理中的a、b可以是满足条件的实数,也可以是满足条件的代数式,正因如此,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今后我们遇到不少问题,将可以根据条件,转化为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的形式使问题得到解决。

几何平均数,平方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

3.教材

例1的结论常用来求函数的最值,在运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时,必须满足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字母为正数;“二定”——积或和为定值(有时需通过“配凑法”凑出定值);“三相等”——等号能否取到。

一正二定三相等是指在用不等式 A+B≥2√AB  证明或求解问题时所规定和强调的特殊要求.

一正信息:A、B 都必须是正数.

二定信息:

1.在A+B为定值时,便可以知道A·B的最大值;

2.在A·B为定值时,便可以知道A+B的最小值.

三等信息

当且仅当A、B相等时,等式成立;即

① A=B ? A+B=2√AB;

② A≠B ? A+B>2√AB.

4.由

(a>0,b>0)可以推广到三个正数的情形(大纲中只要求掌握两个正数的情形),事实上如果a、b、c为正数,那么

,当且仅当a=b=c时上式取“=”号(证明见课本阅读材料),而且可以进一步引申出定理:一般地,对于n个正数

,我们把

分别叫做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这时有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即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阅读课本有关的阅读材料,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难题巧解点拨】

例1  a、b、

,求证:

解  ∵

以上三式相加得

以上三式也相加得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点评  多次用到均值不等式,但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是相同的。

例2  下列四个命题:①函数

的最小值为2;

②函数

的最小值为

③函数

的最小值为2;

④若a>2,则

的最小值为4。

其中正确的命题题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四个命题的形式都是

的形式,可考虑运用均值不等式。

解  对于命题①,函数

中由于x≠0,不满足均值不等式中“一正二定三相等”中“一正”之条件,故不正确,其正确范围为y≥2或y≤-2。

对于命题②,若

,则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不满足“三相等”之条件,故不正确,若要求y的最值,可令

,考察

的单调性(减函数),

对于命题③,

,要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x无解,也不满足“相等”之条件,故不正确,若求y的最值,可令

,考察

的单调性(增函数)

对于命题④,通过变形,

,当且仅当a-2=1即a=3时等号成立,故命题正确。

点评  通过本题,可以看到在运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对于某些在“形式”上不满足的可以通过适当的“配凑”来实现“定值”,从而运用均值不等式(命题④);对于某些虽在“形式”上满足,但等号不能成立的可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加以解决。

例3  设a,b,

,求证:

分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寻找

与a+b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难联想

,运用此公式,问题就不难解决。

解:∵

,则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同理:

,三式相加得: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点评  在证明不等式时,要善于分析不等式两边的结构特征,发挥联想,另外,公式

在解题中经常用到。

例4  若

,且

,求

的最大值。

分析  由于是求积的最大值,可考虑运用均值不等式。

当且仅当

时式中等号成立。

的最大值为

点评  通常情况下,若所求最值的表达式是(函数)式“和”或“积”的形式,应优先考虑运用均值不等式来解决,在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适当的配凑,使之相应的“积”或“和”为定值,本题也可以先消元(消

),转化为关于

的二次函数来求解。

例5  已知函数x,y满足x+2y=1,求

的最小值。

分析 考虑到x+2y=1,可联想三角换元或“1”的代换。

解法一  令

的最小值为

解法二

点评  本题的常见错误如下:

∵x+2y=1,

,…………①

………………②

………………③

错误原因:①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x=2y;②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x=y,故③中的等号不能成立。

变题:已知

求x+2y的最小值。

引申:已知

(x,y,a,

,且a≠b),求x+y的最小值。

【拓展延伸探究】

例1  求函数

的最小值。

分析  本题从形式上分析是求一个分式函数的定义域,通法是运用判别式法,但考虑到x>-1这一条件,判别法不能解决,但仍可以运用方程理论(根的分布)解决,但比较繁琐,注意到x+1>0,若令t=x+1,不难化得

,下面用均值不等式即可解决。

解  令t=x+1,则x=t-1

当且仅当

,即t=2,亦即x=1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为9。

点评 求解有条件限制的某些分式不等式(分子、分母分别为一、二次函数)最值时,常常可用均值不等式解决,1998年全国高考理(22)题求“流出水中杂质最小”便是一例。

例2  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km/h,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km/h)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km/h)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分析 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理(22)题,关键在于建立目标函数,通过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解  (1)依题意知,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为

,全程运输成本为

∴所求函数及其定义域为

(2)依题意知,s,a,b,v均为正数,

当且仅当

时,①中等号成立。

,则当

时有

,则

时有

∵c-v≥0且

当且仅当v=c时,有

综上可知:为使全程运输成本最低,

时v=c

点评  在本题解答过程中,许多考生只考虑到

一种情况,原因在于对均值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疏忽了,对于形如

形式的函数的性质要熟悉,有利我们在求最值时的应用(具体见学法总结)。

例3  观察下列不等式

(1)若a,

,则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若a,b,

,则

(当且仅当a=b=c等号成立)

(3)若a,b,c,

,则

(当且仅当a=b=c=d等号成立)

根据以上结论,推广出更一般的不等式,只要写出结论,不要证明,用文字语言叙述。

分析  观察(1),(2),(3)的规律,不难得出推广结论。

解  更一般的结论为:

,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文字叙述: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点评  本题的编制背景为课本P24的阅读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同学要重视课本的阅读材料和实习作业,主动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

对于均值不等式大纲和《考试说明》都作了明确的阐述:“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运用”,但对于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也应有所了解,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1)若a,b,

,且a+b+c=1,求证:

证明:由

,即

变题1,求证

(提示:(a+b)+(b+c)+(c+a)=2)

变题2,求证:

(提示:

(2)求

的最小值。

解: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命题趋势分析】

1.均值不等式“

”中的a,b既可以表示具体数字,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代数式,因此,记忆公式时,不必死记,要理解其实质即表示了两个量之间的本质关系,不能只记住其固定形式,善于(敢于)对公式变形并运用。如,由

不难得到“

”这一常用结论,若a,b,

,用

分别替代公式中的a,b,c,可得到结论

,我们还可以推出

若a+b+c=1可得出:

等等,对这些结论适当加以记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2.关于函数

(a,b为常数,x≠0),它是我们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常用到的函数,具体性质如下表: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渐进线

图像

x≠0

奇函数

为增函数,在

为减函数

y=ax

3.均值不等式的适用条件为“一正二定三相等”,尤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解决形如

的函数最值时,若不能运用均值不等式,可利用其单调性求最值。

4.连续两次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或证明时,应注意两次“能等”的条件必须一致,否则不可使用。

http://ziyuan.wmw.cn/BD/beida/FileLibrary/directions/g2v5sxb450aa02/g2v5sxb450aa02.htm

【基础知识导引】

1.什么叫算术平均数?什么叫几何平均数?

2.均值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运用均值定理不定式要注意哪些条件?

3.均值定理有哪些应用?

【重点难点解析】

1.本节利用不定式的性质,推导出两个基本而又重要的不等式:如果a、

,那么

(当且仅当a=b时取“=”号);如果a、b是正数,那么

(当且仅当a=b时取“=”号)。这里,我们称

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

为a、b的几何平均数,因而后者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简称均值定理。

2.均值定理是本节的重点,在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a、b的范围,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

,而后者只有当a,

时,

,由

不难推导。

(2)结论的形式,

,(a,

),这是两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常见的形式还有:

②若a,

③若a,

④若a,

⑤若

解题中不仅要记住原来的形式,还要逐步熟练掌握其他几种常见形式及成立条件,这也是学习数学概念应下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透彻理解数学公式所表示的若干量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不能只满足对某个固定形式的简单识记。

(3)等号取到的条件,括号中所说的“仅当a=b时取‘=’是指:一方面当a=b时取“=”号,另一方面当取“=”号时,必有a=b。

(4)均值定理中的a、b可以是满足条件的实数,也可以是满足条件的代数式,正因如此,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今后我们遇到不少问题,将可以根据条件,转化为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的形式使问题得到解决。

几何平均数,平方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

3.教材

例1的结论常用来求函数的最值,在运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时,必须满足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字母为正数;“二定”——积或和为定值(有时需通过“配凑法”凑出定值);“三相等”——等号能否取到。

一正二定三相等是指在用不等式 A+B≥2√AB  证明或求解问题时所规定和强调的特殊要求.

一正信息:A、B 都必须是正数.

二定信息:

1.在A+B为定值时,便可以知道A·B的最大值;

2.在A·B为定值时,便可以知道A+B的最小值.

三等信息

当且仅当A、B相等时,等式成立;即

① A=B ? A+B=2√AB;

② A≠B ? A+B>2√AB.

4.由

(a>0,b>0)可以推广到三个正数的情形(大纲中只要求掌握两个正数的情形),事实上如果a、b、c为正数,那么

,当且仅当a=b=c时上式取“=”号(证明见课本阅读材料),而且可以进一步引申出定理:一般地,对于n个正数

,我们把

分别叫做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这时有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即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阅读课本有关的阅读材料,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难题巧解点拨】

例1  a、b、

,求证:

解  ∵

以上三式相加得

以上三式也相加得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点评  多次用到均值不等式,但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是相同的。

例2  下列四个命题:①函数

的最小值为2;

②函数

的最小值为

③函数

的最小值为2;

④若a>2,则

的最小值为4。

其中正确的命题题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四个命题的形式都是

的形式,可考虑运用均值不等式。

解  对于命题①,函数

中由于x≠0,不满足均值不等式中“一正二定三相等”中“一正”之条件,故不正确,其正确范围为y≥2或y≤-2。

对于命题②,若

,则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不满足“三相等”之条件,故不正确,若要求y的最值,可令

,考察

的单调性(减函数),

对于命题③,

,要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x无解,也不满足“相等”之条件,故不正确,若求y的最值,可令

,考察

的单调性(增函数)

对于命题④,通过变形,

,当且仅当a-2=1即a=3时等号成立,故命题正确。

点评  通过本题,可以看到在运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对于某些在“形式”上不满足的可以通过适当的“配凑”来实现“定值”,从而运用均值不等式(命题④);对于某些虽在“形式”上满足,但等号不能成立的可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加以解决。

例3  设a,b,

,求证:

分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寻找

与a+b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难联想

,运用此公式,问题就不难解决。

解:∵

,则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同理:

,三式相加得: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点评  在证明不等式时,要善于分析不等式两边的结构特征,发挥联想,另外,公式

在解题中经常用到。

例4  若

,且

,求

的最大值。

分析  由于是求积的最大值,可考虑运用均值不等式。

当且仅当

时式中等号成立。

的最大值为

点评  通常情况下,若所求最值的表达式是(函数)式“和”或“积”的形式,应优先考虑运用均值不等式来解决,在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适当的配凑,使之相应的“积”或“和”为定值,本题也可以先消元(消

),转化为关于

的二次函数来求解。

例5  已知函数x,y满足x+2y=1,求

的最小值。

分析 考虑到x+2y=1,可联想三角换元或“1”的代换。

解法一  令

的最小值为

解法二

点评  本题的常见错误如下:

∵x+2y=1,

,…………①

………………②

………………③

错误原因:①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x=2y;②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x=y,故③中的等号不能成立。

变题:已知

求x+2y的最小值。

引申:已知

(x,y,a,

,且a≠b),求x+y的最小值。

【拓展延伸探究】

例1  求函数

的最小值。

分析  本题从形式上分析是求一个分式函数的定义域,通法是运用判别式法,但考虑到x>-1这一条件,判别法不能解决,但仍可以运用方程理论(根的分布)解决,但比较繁琐,注意到x+1>0,若令t=x+1,不难化得

,下面用均值不等式即可解决。

解  令t=x+1,则x=t-1

当且仅当

,即t=2,亦即x=1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为9。

点评 求解有条件限制的某些分式不等式(分子、分母分别为一、二次函数)最值时,常常可用均值不等式解决,1998年全国高考理(22)题求“流出水中杂质最小”便是一例。

例2  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km/h,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km/h)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km/h)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分析 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理(22)题,关键在于建立目标函数,通过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解  (1)依题意知,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为

,全程运输成本为

∴所求函数及其定义域为

(2)依题意知,s,a,b,v均为正数,

当且仅当

时,①中等号成立。

,则当

时有

,则

时有

∵c-v≥0且

当且仅当v=c时,有

综上可知:为使全程运输成本最低,

时v=c

点评  在本题解答过程中,许多考生只考虑到

一种情况,原因在于对均值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疏忽了,对于形如

形式的函数的性质要熟悉,有利我们在求最值时的应用(具体见学法总结)。

例3  观察下列不等式

(1)若a,

,则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若a,b,

,则

(当且仅当a=b=c等号成立)

(3)若a,b,c,

,则

(当且仅当a=b=c=d等号成立)

根据以上结论,推广出更一般的不等式,只要写出结论,不要证明,用文字语言叙述。

分析  观察(1),(2),(3)的规律,不难得出推广结论。

解  更一般的结论为:

,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文字叙述: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点评  本题的编制背景为课本P24的阅读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同学要重视课本的阅读材料和实习作业,主动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

对于均值不等式大纲和《考试说明》都作了明确的阐述:“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运用”,但对于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也应有所了解,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1)若a,b,

,且a+b+c=1,求证:

证明:由

,即

变题1,求证

(提示:(a+b)+(b+c)+(c+a)=2)

变题2,求证:

(提示:

(2)求

的最小值。

解: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命题趋势分析】

1.均值不等式“

”中的a,b既可以表示具体数字,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代数式,因此,记忆公式时,不必死记,要理解其实质即表示了两个量之间的本质关系,不能只记住其固定形式,善于(敢于)对公式变形并运用。如,由

不难得到“

”这一常用结论,若a,b,

,用

分别替代公式中的a,b,c,可得到结论

,我们还可以推出

若a+b+c=1可得出:

等等,对这些结论适当加以记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2.关于函数

(a,b为常数,x≠0),它是我们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常用到的函数,具体性质如下表: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渐进线

图像

x≠0

奇函数

为增函数,在

为减函数

y=ax

3.均值不等式的适用条件为“一正二定三相等”,尤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解决形如

的函数最值时,若不能运用均值不等式,可利用其单调性求最值。

4.连续两次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或证明时,应注意两次“能等”的条件必须一致,否则不可使用。

http://ziyuan.wmw.cn/BD/beida/FileLibrary/directions/g2v5sxb450aa02/g2v5sxb450aa02.htm


相关内容

  • 第五章 平均指标
  • 第五章 平均指标 一.本章学习要点 (一)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的特点是: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了:它是一个代表值,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

  • 第五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高教出版社
  • 第五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算术平均数).H (调和平均数)和G (几何平均数)的关系是: ( D ) A .A ≤G ≤H : B.G ≤H ≤A : C.H ≤A ≤G : D.H ≤G ≤A 2. 位置平均数包括 ( D ) A .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 ...

  • 综合指标(平均指标)练习
  • 第三章 综合指标(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动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 受各组次数f 的影响最大 B 受各组标志值X 的影响最大 C 只受各组标志值X 的影响 D 受各组次数f 和各组标志值X 的共同影响 2,平均数反映了(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中总体单位分 ...

  • 浅析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关系
  • 浅析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关系 陈丽虹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它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了,它可能与各单位所有标志值都不相等,但作为代表值来反映这些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 ...

  • 平均数教学反思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平均数教学反思> 常熟市昆承小学 唐丽霞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

  • 平均数教学
  • --<平均数>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6册139页--141页.案例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一.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三.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平均数是 ...

  • 20.1.1.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 平均数 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过程方法 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小组合 ...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不同
  •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值.众数可能多于 1 个. 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可以是一个(数据为 奇数),也可以是 2 个的平均(数据为偶数). 没有中数,你是说平均数吧?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值,就是平均数. 比如现在有一组数据 1,2,3 ...

  •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我是xx 县城关第二小学周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一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 ...

  •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开课教案
  • <加权算术平均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时间: 授课班级: 课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明确权数不同的平均数计算方式. 掌握单项式变 量公布数列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在统计整理过程中, 熟练使用这一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