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中的坐标系及其坐标转换

测量中的坐标系及其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的种类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

1: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WGS84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1956和1985黄海高程系统

(1)北京54坐标系

北京54坐标系的由来及特点

它是一种参心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它的原点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该坐标系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1: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

2: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差距较大,存在着自西向东的明显的系统性的倾斜;

3:定向不明确;

4:几何大地测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

5:椭球只有两个几何参数,缺乏物理意义;

6:该坐标系是按分区进行平差的的,在分区的结合部误差较大。

(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西安80坐标系的由来及特点

它也是一种参心坐标系,大地原点位于我国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1:采用的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于1975年推荐的椭球参数,简称1975旋转椭球。它有四个基本参数:

地球椭球长半径 a=6378140m

G 是地心引力常数

地球重力场二阶带谐系数

地球自转角速度

2:椭球面同大地水准面在我国境内最为拟合;

3:椭球定向明确,其短轴指向我国地极原点JYD1968.0方向,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的子午面。

4:大地高程基准面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WGS84坐标系

前面的均是参心坐标系,就整个地球空间而言,有以下缺点:

(1)不适合建立全球统一的坐标系统

(2)不便于研究全球重力场

(3)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分离,破坏了空间三维坐标的完整性。

WGS84坐标系就是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地心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由来及特点

为了建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控制及工程测量控制,一般应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照一定的规律投影到平面上,并以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表示。

目前各国常采用的是高斯投影和UTM 投影,这两种投影具有下列特点:

(1)椭球面上任意一个角度,投影到平面上都保持不变, 长度投影后会发生变形,但变形比为一个常数。

(2)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并且是投影点的对称轴,中央子午线投影后无变形,但其它长度均产生变形,且越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愈大。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坐标轴相反,一般将y 值加上500公里,在y 值前冠以带号。

(4)带号与中央子午线经度的关系为

高程系统的由来及特点

在测量中有三种高程,分别是大地高,正高,正常高,我国高程系统日常测量中采用的是正常高,GPS 测量得到的是大地高。

高程基准面是地面点高程的统一起算面,通常采用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所谓大地水准面是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并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我国的高程系统目前采用的是1956黄海高程系统和1985黄海高程系统。

GPS 定位的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是描述卫星运动、处理观测数据和表达观测站位置的数学与物理基础。

§2.1坐标系统的类型

在GPS 定位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

一类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该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对描述卫星的运行位置和状态极其方便。

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该系统对表达地面观测站的位置和处理GPS 观测数据尤为方便。

坐标系统是由坐标原点位置、坐标轴指向和尺度所定义的。在GPS 定位中,坐标系原点一般取地球质心,而坐标轴的指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国际上都通过协议来确定某些全球性坐标系统的坐标轴指向,这种共同确认的坐标系称为协议坐标系。

§ 2.2协议天球坐标系

1. 天球的基本概念

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 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须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考点、线、面和圈。

天轴与天极: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Pn(

北天

极)Ps(南天极) 称为天极。

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与天轴垂直的平面为天球赤道面,该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球赤道。

天球子午面与天球子午圈:包含天轴并经过地球上任一点的平面为天球子午面,该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球子午圈。

时圈: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半个大圆。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23.50。

黄极;通过天球中心,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靠近北天极的交点∏n 称北黄极,靠近南天极的交点∏s 称南黄极。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γ。

在天文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中,春分点和天球赤道面是建立参考系的重要基准点和基准面。

2. 天球坐标系

在天球坐标系中,任一天体的位置可用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天球球面坐标系来描述。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 轴指向天球的北极Pn ,x 轴指向春分点γ,y 轴与x 、z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定义: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赤经α为含天轴和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经过天体s 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交角,赤纬δ为原点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的夹角,向径r 为原点至天体的距离。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天球球面坐标系

⎡x ⎤⎡cos δcos α⎤⎢y

⎥=r ⎢cos δsin α⎥⎢⎥⎢⎥⎢⎢⎣z ⎥⎦⎣sin δ⎥⎦

岁差与章动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地球自转轴(天轴)的空间指向、地球(天球)赤道面和地球(天球)黄道面的夹角(黄赤交角)和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是否永远保持稳定不变? 岁差:北天极(NCP )绕北黄极(NEP )顺时针转动,自转轴围绕北黄极画出一个圆锥,锥角等于黄赤交角ε=23.5°,周期约为25800年。 瞬时平北天极:绕北黄极均匀移 动的北天极 瞬时北天极:观测瞬间的北天极 章动:瞬时北天极围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

转,大致成椭圆形轨迹,其长半轴约9.2″,

主周期约18.6年。

§ 2.5时间系统

1有关时间的基本概念

在天文学和空间科学技术中,时间系统是精确描述天体和卫星运行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基准,也是利用卫星进行定位的重要基准。

在GPS 卫星定位中,时间系统的重要性表现在:

∙ GPS 卫星作为高空观测目标,位置不断变化,在给出卫星运行位置同时,必须给出相应的瞬间时刻。例如当要求GPS 卫星的位置误差小于1cm ,则相应的时刻误差应小于2.6 ⨯10-6s 。

∙ 准确地测定观测站至卫星的距离,必须精密地测定信号的传播时间。若要距离误差小于1cm ,则信号传播时间的测定误差应小于3 ⨯10-11s

由于地球的自转现象,在天球坐标系中地球上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若要求赤

道上一点的位置误差不超过1cm ,则时间测定误差要小于2 ⨯10-5s 。

显然,利用GPS 进行精密导航和定位,尽可能获得高精度的时间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时间包含了“时刻”和“时间间隔”两个概念。时刻是指发生某一现象的瞬间。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取数据对应的时刻也称历元。时间间隔是指发生某一现象所经历的过程,是这一过程始末的时间之差。时间间隔测量称为相对时间测量,而时刻测量相应称为绝对时间测量。

测量时间必须建立一个测量的基准,即时间的单位(尺度)和原点(起始历元)。其中时间的尺度是关键,而原点可根据实际应用加以选定。

符合下列要求的任何一个可观察的周期运动现象,都可用作确定时间的基准:

∙ 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 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 运动的周期必须具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通过观察和实验,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

在实践中,因所选择的周期运动现象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时间系统。在GPS 定位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系统包括恒星时、力学时和原子时三种。

2. 世界时系统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连续的,且比较均匀。最早建立的时间系统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的世界时系统。由于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时所选取的空间参考点不同,世界时系统包括恒星时、平太阳时和世界时。

∙ 恒星时(Sidereal Time—ST)

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含24个恒星小时。恒星时以春分点通过本地子午圈 时刻为起算原点,在数值上等于春分点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同一瞬间不同测站的恒星时不同,具有地方性,也称地方恒星时。

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指向是变化的,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也不固定。对于同一历元,所相应的真北天极和平北天极,也有真春分点和平春分点之分。相应的恒星时就有真恒星时和平恒星时之分。

LAST ——真春分点地方时角

GAST ——真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LMST ——平春分点的地方时角

GMST ——平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平太阳时(Mean Solar Time——MT )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根据天体运动的开普勒定律,可知太阳的视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如果以真太阳作为观察地球自转运动的参考点,则不符合建立时间系统的基本要求。假设一个参考点的视运动速度等于真太阳周年运动的平均速度,且在天球赤道上作周年视运动,这个假设的参考点在天文学中称为平太阳。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平太阳日,包含24个平太阳时。平太阳时也具有地方性,常称为地方平太阳时或地方平时。

∙ 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 )

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世界时与平太阳时的时间尺度相同,起算点不同。1956年以前,秒被定义为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

是以地球自转这一周期运动作为基础的时间尺度。由于自转的不稳定性,在UT 中加入极移改正得UT1。加入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季节改正得UT2。虽然经过改正,其中仍包含地球自转角速度的长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的影响,世界时UT2不是一个严格均匀的时间系统。在GPS 测量中,主要用于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计算。

3. 原子时(Atomic Time——AT )

物质内部的原子跃迁所辐射和吸收的电磁波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度,由此建立的原子时成为最理想的时间系统。

原子时秒长的定义;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一原子时秒。原子时秒为国际制秒(SI )的时间单位。

原子时的原点为AT=UT2-0.0039s

不同的地方原子时之间存在差异,为此,国际上大约100座原子钟,通过相互比对,经数据处理推算出统一的原子时系统,称为国际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 ——IAT )

在卫星测量中,原子时作为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普遍用于精密测定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

4. 力学时(Dynamic Time——DT )

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方程而编算的,其中所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 ,这个数学变量T 定义为力学时。

根据描述运动方程所对应的参考点不同,力学时分为:

∙太阳系质心力学时(Barycentric Dynamic Time——TDB )是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运动方程所采用的时间参数。

∙地球质心力学时(Terrestrial Dynamic Time—TDT )是相对于地球质心的运动方程所采用的时间参数。

在GPS 定位中,地球质心力学时,作为一种严格均匀的时间尺度和独立的变量,被用于描述卫星的运动。

TDT 的基本单位是国际制秒(SI ),与原子时的尺度一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决定,1977年1月1日原子时(IAT )零时与地球质心力学时的严格关系如下:

TDT=IAT+32.184S

若以∆T 表示地球质心力学时TDT 与世界时UT1之间的时差,则可得: ∆T=TDT-UT1=IAT-UT1+32.184S

5. 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UTC )

在进行大地天文测量、天文导航和空间飞行器的跟踪定位时,仍然需要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但由于地球自转速度有长期变慢的趋势,近20年,世界时每年比原子时慢约1秒,且两者之差逐年积累。为避免发播的原子时与世界时之间产生过大偏差,从1972年采用了一种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时间系统,称为世界协调时或协调时。

采用润秒或跳秒的方法,使协调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接近。即当协调时与世界时的时刻差超过±0.9s 时,便在协调时中引入一润秒(正或负)。一般在12月31日或6月30日末加入,具体日期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 )安排并通告。 协调时与国际原子时的关系定义为:

IAT=UTC+1S ⨯n

n 为调整参数,由IERS 发布。

6.GPS 时间系统(GPST )

为精密导航和测量需要,全球定位系统建立了专用的时间系统,由GPS 主控站的原子钟控制。GPS 时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的原点不同,即GPST 与IAT 在任一瞬间均有一常量偏差。IAT-GPST = 19s,

GPS 时与协调时的时刻,规定在1980年1月6日0时一致,随着时间的积累,两者的差异将表现为秒的整数倍。

GPS 时与协调时之间关系 GPST=UTC+ 1S n-19s

到1987年,调整参数n 为23,两系统之差为4秒,到1992年调整参数为26,两系统之差已达7秒。

测量中的坐标系及其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的种类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

1: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WGS84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1956和1985黄海高程系统

(1)北京54坐标系

北京54坐标系的由来及特点

它是一种参心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它的原点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该坐标系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1: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

2: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差距较大,存在着自西向东的明显的系统性的倾斜;

3:定向不明确;

4:几何大地测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

5:椭球只有两个几何参数,缺乏物理意义;

6:该坐标系是按分区进行平差的的,在分区的结合部误差较大。

(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西安80坐标系的由来及特点

它也是一种参心坐标系,大地原点位于我国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1:采用的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于1975年推荐的椭球参数,简称1975旋转椭球。它有四个基本参数:

地球椭球长半径 a=6378140m

G 是地心引力常数

地球重力场二阶带谐系数

地球自转角速度

2:椭球面同大地水准面在我国境内最为拟合;

3:椭球定向明确,其短轴指向我国地极原点JYD1968.0方向,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的子午面。

4:大地高程基准面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WGS84坐标系

前面的均是参心坐标系,就整个地球空间而言,有以下缺点:

(1)不适合建立全球统一的坐标系统

(2)不便于研究全球重力场

(3)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分离,破坏了空间三维坐标的完整性。

WGS84坐标系就是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地心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由来及特点

为了建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控制及工程测量控制,一般应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照一定的规律投影到平面上,并以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表示。

目前各国常采用的是高斯投影和UTM 投影,这两种投影具有下列特点:

(1)椭球面上任意一个角度,投影到平面上都保持不变, 长度投影后会发生变形,但变形比为一个常数。

(2)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并且是投影点的对称轴,中央子午线投影后无变形,但其它长度均产生变形,且越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愈大。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坐标轴相反,一般将y 值加上500公里,在y 值前冠以带号。

(4)带号与中央子午线经度的关系为

高程系统的由来及特点

在测量中有三种高程,分别是大地高,正高,正常高,我国高程系统日常测量中采用的是正常高,GPS 测量得到的是大地高。

高程基准面是地面点高程的统一起算面,通常采用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所谓大地水准面是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并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我国的高程系统目前采用的是1956黄海高程系统和1985黄海高程系统。

GPS 定位的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是描述卫星运动、处理观测数据和表达观测站位置的数学与物理基础。

§2.1坐标系统的类型

在GPS 定位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

一类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该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对描述卫星的运行位置和状态极其方便。

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该系统对表达地面观测站的位置和处理GPS 观测数据尤为方便。

坐标系统是由坐标原点位置、坐标轴指向和尺度所定义的。在GPS 定位中,坐标系原点一般取地球质心,而坐标轴的指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国际上都通过协议来确定某些全球性坐标系统的坐标轴指向,这种共同确认的坐标系称为协议坐标系。

§ 2.2协议天球坐标系

1. 天球的基本概念

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 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须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考点、线、面和圈。

天轴与天极: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Pn(

北天

极)Ps(南天极) 称为天极。

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与天轴垂直的平面为天球赤道面,该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球赤道。

天球子午面与天球子午圈:包含天轴并经过地球上任一点的平面为天球子午面,该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球子午圈。

时圈: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半个大圆。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23.50。

黄极;通过天球中心,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靠近北天极的交点∏n 称北黄极,靠近南天极的交点∏s 称南黄极。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γ。

在天文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中,春分点和天球赤道面是建立参考系的重要基准点和基准面。

2. 天球坐标系

在天球坐标系中,任一天体的位置可用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天球球面坐标系来描述。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 轴指向天球的北极Pn ,x 轴指向春分点γ,y 轴与x 、z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定义: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赤经α为含天轴和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经过天体s 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交角,赤纬δ为原点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的夹角,向径r 为原点至天体的距离。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天球球面坐标系

⎡x ⎤⎡cos δcos α⎤⎢y

⎥=r ⎢cos δsin α⎥⎢⎥⎢⎥⎢⎢⎣z ⎥⎦⎣sin δ⎥⎦

岁差与章动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地球自转轴(天轴)的空间指向、地球(天球)赤道面和地球(天球)黄道面的夹角(黄赤交角)和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是否永远保持稳定不变? 岁差:北天极(NCP )绕北黄极(NEP )顺时针转动,自转轴围绕北黄极画出一个圆锥,锥角等于黄赤交角ε=23.5°,周期约为25800年。 瞬时平北天极:绕北黄极均匀移 动的北天极 瞬时北天极:观测瞬间的北天极 章动:瞬时北天极围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

转,大致成椭圆形轨迹,其长半轴约9.2″,

主周期约18.6年。

§ 2.5时间系统

1有关时间的基本概念

在天文学和空间科学技术中,时间系统是精确描述天体和卫星运行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基准,也是利用卫星进行定位的重要基准。

在GPS 卫星定位中,时间系统的重要性表现在:

∙ GPS 卫星作为高空观测目标,位置不断变化,在给出卫星运行位置同时,必须给出相应的瞬间时刻。例如当要求GPS 卫星的位置误差小于1cm ,则相应的时刻误差应小于2.6 ⨯10-6s 。

∙ 准确地测定观测站至卫星的距离,必须精密地测定信号的传播时间。若要距离误差小于1cm ,则信号传播时间的测定误差应小于3 ⨯10-11s

由于地球的自转现象,在天球坐标系中地球上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若要求赤

道上一点的位置误差不超过1cm ,则时间测定误差要小于2 ⨯10-5s 。

显然,利用GPS 进行精密导航和定位,尽可能获得高精度的时间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时间包含了“时刻”和“时间间隔”两个概念。时刻是指发生某一现象的瞬间。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取数据对应的时刻也称历元。时间间隔是指发生某一现象所经历的过程,是这一过程始末的时间之差。时间间隔测量称为相对时间测量,而时刻测量相应称为绝对时间测量。

测量时间必须建立一个测量的基准,即时间的单位(尺度)和原点(起始历元)。其中时间的尺度是关键,而原点可根据实际应用加以选定。

符合下列要求的任何一个可观察的周期运动现象,都可用作确定时间的基准:

∙ 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 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 运动的周期必须具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通过观察和实验,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

在实践中,因所选择的周期运动现象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时间系统。在GPS 定位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系统包括恒星时、力学时和原子时三种。

2. 世界时系统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连续的,且比较均匀。最早建立的时间系统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的世界时系统。由于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时所选取的空间参考点不同,世界时系统包括恒星时、平太阳时和世界时。

∙ 恒星时(Sidereal Time—ST)

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含24个恒星小时。恒星时以春分点通过本地子午圈 时刻为起算原点,在数值上等于春分点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同一瞬间不同测站的恒星时不同,具有地方性,也称地方恒星时。

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指向是变化的,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也不固定。对于同一历元,所相应的真北天极和平北天极,也有真春分点和平春分点之分。相应的恒星时就有真恒星时和平恒星时之分。

LAST ——真春分点地方时角

GAST ——真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LMST ——平春分点的地方时角

GMST ——平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平太阳时(Mean Solar Time——MT )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根据天体运动的开普勒定律,可知太阳的视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如果以真太阳作为观察地球自转运动的参考点,则不符合建立时间系统的基本要求。假设一个参考点的视运动速度等于真太阳周年运动的平均速度,且在天球赤道上作周年视运动,这个假设的参考点在天文学中称为平太阳。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平太阳日,包含24个平太阳时。平太阳时也具有地方性,常称为地方平太阳时或地方平时。

∙ 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 )

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世界时与平太阳时的时间尺度相同,起算点不同。1956年以前,秒被定义为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

是以地球自转这一周期运动作为基础的时间尺度。由于自转的不稳定性,在UT 中加入极移改正得UT1。加入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季节改正得UT2。虽然经过改正,其中仍包含地球自转角速度的长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的影响,世界时UT2不是一个严格均匀的时间系统。在GPS 测量中,主要用于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计算。

3. 原子时(Atomic Time——AT )

物质内部的原子跃迁所辐射和吸收的电磁波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度,由此建立的原子时成为最理想的时间系统。

原子时秒长的定义;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一原子时秒。原子时秒为国际制秒(SI )的时间单位。

原子时的原点为AT=UT2-0.0039s

不同的地方原子时之间存在差异,为此,国际上大约100座原子钟,通过相互比对,经数据处理推算出统一的原子时系统,称为国际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 ——IAT )

在卫星测量中,原子时作为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普遍用于精密测定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

4. 力学时(Dynamic Time——DT )

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方程而编算的,其中所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 ,这个数学变量T 定义为力学时。

根据描述运动方程所对应的参考点不同,力学时分为:

∙太阳系质心力学时(Barycentric Dynamic Time——TDB )是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运动方程所采用的时间参数。

∙地球质心力学时(Terrestrial Dynamic Time—TDT )是相对于地球质心的运动方程所采用的时间参数。

在GPS 定位中,地球质心力学时,作为一种严格均匀的时间尺度和独立的变量,被用于描述卫星的运动。

TDT 的基本单位是国际制秒(SI ),与原子时的尺度一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决定,1977年1月1日原子时(IAT )零时与地球质心力学时的严格关系如下:

TDT=IAT+32.184S

若以∆T 表示地球质心力学时TDT 与世界时UT1之间的时差,则可得: ∆T=TDT-UT1=IAT-UT1+32.184S

5. 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UTC )

在进行大地天文测量、天文导航和空间飞行器的跟踪定位时,仍然需要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但由于地球自转速度有长期变慢的趋势,近20年,世界时每年比原子时慢约1秒,且两者之差逐年积累。为避免发播的原子时与世界时之间产生过大偏差,从1972年采用了一种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时间系统,称为世界协调时或协调时。

采用润秒或跳秒的方法,使协调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接近。即当协调时与世界时的时刻差超过±0.9s 时,便在协调时中引入一润秒(正或负)。一般在12月31日或6月30日末加入,具体日期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 )安排并通告。 协调时与国际原子时的关系定义为:

IAT=UTC+1S ⨯n

n 为调整参数,由IERS 发布。

6.GPS 时间系统(GPST )

为精密导航和测量需要,全球定位系统建立了专用的时间系统,由GPS 主控站的原子钟控制。GPS 时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的原点不同,即GPST 与IAT 在任一瞬间均有一常量偏差。IAT-GPST = 19s,

GPS 时与协调时的时刻,规定在1980年1月6日0时一致,随着时间的积累,两者的差异将表现为秒的整数倍。

GPS 时与协调时之间关系 GPST=UTC+ 1S n-19s

到1987年,调整参数n 为23,两系统之差为4秒,到1992年调整参数为26,两系统之差已达7秒。


相关内容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 第20卷 第2期 2008年6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J.ZhejiangWat.Cons&Hydr.CollegeVol.20 No.2 Jun.2008 GPSRTK转换参数求解方法 章振欣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02) 摘 要:GPSRTK技术是目前测量中具有 ...

  • GPS测量中坐标系统.坐标系的转换过程
  • GPS测量中坐标系统.坐标系的转换过程 赵永春 天津港湾水运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GPS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将GPS所采集到的WGS-84 坐标转换成工程所需的坐标的过程. 关键词:GPS 坐标系统 坐标系 转换 一.概述GPS及其应用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 ...

  • 全站仪竖井联系测量的平差计算原理及其精度分析
  • 全站仪竖井联系测量的平差计算原理及其精度分析:何 波 刘成龙 黄志伟等 17 文章编号:16727479(2010) 03001703 全站仪竖井联系测量的平差计算原理及其精度分析 何 波 刘成龙 黄志伟 赵梦杰 姬晓旭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1) Adj ust m e ...

  • 地籍控制测量毕业设计
  • 地籍控制测量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1.1地籍调查 ............................................. 1 1.2项目概述 ................ ...

  • 一种有效的WGS-84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转换方法
  • 18 测绘通报 文章编号:0494-0911(2008)03-0018-04 中图分类号:P282.2 2008年第3期文献标识码:B 一种有效的WGS-84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转换方法 廖超明1,2,姜卫平3,覃允森4 (1.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局,广西南宁 ...

  • 飞机装配中的数字化测量系统
  • 数字化测量DIGITAL MEASUREMENT 飞机装配中的数字化测量系统 Digital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ircraft Assembly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李泷杲 黄 翔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方 伟 陈 磊 [摘要] 阐述了面向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化测量 ...

  •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目:GPS 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专 业: 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 学 院 :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 号: [1**********]9 姓 名: 何子菇 论文指导教师: 石玉婷 摘要 GPS 技术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GPS 定位技术以其速度快. ...

  •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大地测量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子午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2.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3.椭园偏心率: a 2-b 2第一偏心率 e =第二偏心率e '=a a 2-b 2 ...

  • GPS大地坐标向地方坐标转换的
  • 第 1 期 2005 年 3 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rnal University (Natural Sc ience) No.l Mar. 2005 立章编号: 1000-5641 (200日 01-0073-05 GPS 大地坐标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