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计算题15道,老师划的重,带答案

13.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计算资料(略)。式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 个人储蓄。

解: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500=4300(亿美元)

(2)从GDP=c+i +g +nx 中可知nx=GDP-c -i -g ,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

(3)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T=30+960=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 =NNP-T=4300-990=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 -C=3310-3000=310(亿美元)

14.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解:

(1)用S 表示储蓄,用yD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 = yD–c = 4100–3800 = 300亿元

(2)用i 代表投资,用Sp ,Sg ,Sr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为Sg = t–g = BS,在这里,t 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 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亿元

Sr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i = Sp + Sg + Sr = 300 + (- 200) + 100 = 200亿元

(3)从GDP=c + i+ g + (x - m)中可知,政府支出g = 5000–3800–200 - ( - 100 ) = 1100亿元

13.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 ,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出t r =62,5,税收t=250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均预算乘数。

解:

(1)由方程组

c=100+0.8yd

y d =y-t+tr

可解得y=100+0.8(y-t+t r )+I+g=100+0.8(y-250+62.5) +50+200=1000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的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k i =1/(1-b)=1/(1-0.8)=5

政府购买乘数 k g =5(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 k t =-b/(1-b)=-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 k tr =b/(1-b)=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既:

k b=k g +k t=1或 5+(-4)=1

y=c+i+g

14. 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 2)减少税收 3)以统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

该题可以运用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y=200

(a)增加政府购买∆g=∆y/k g =200/5=40

(b)减少税收∆t=200/│k t│=200/4=50

(c)由题意得:1200=100+0.8〖1200-(t+∆t)+t r 〗+i +(g+∆g),且∆g=∆t

解得 ∆g=∆t=200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15.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 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之后的金额tr=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0.05y,试求:(1)均衡收入 (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解:

(1)根据四部门均衡收入的公式:y=c+i+g+nx,可得:

y=30+0.8(y-50)+60+50+50-0.05

均衡收入:y=600

(2)净出口:nx=50-0.05×600=20

(3)投资乘数:ki=1/(1-0.8+0.05)=4

(4)均衡收入:y=600+(70-60)×4=640;净出口:nx=50-0.05×640=18

(5)均衡收入:y=600+(40-50)×4=560;净出口:nx=50-0.05×560=22

15. 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 和LM 曲线

(2) 求产出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

(1)先求IS 曲线,

根据:y=c+i

c=a+by

i=e-dr

得:y=a+by+e-dr,此时IS 曲线将为 r =a +e 1-b -y d d

r =2501-y 630 于是由题意c=100+0.8y,i=150-6r,可得IS 曲线为

150=-0.2y-4r

再求LM 曲线:由于货币供给m=150, 货币需求L=0.2Y-4r, 故均衡时得:

(2)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 和LM 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以通过求解IS 和LM

方程而得,即:

y=1250-30r

y=750+20r 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

8.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亿美元+0.8Yd ,t=100亿美元,i=150亿亿美元,g=100亿亿美元

(1)求IS 和LM 方程

(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政府支出从100亿亿美元增加到120亿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解:

(1)

L=M ,0.20y-10r=200

得LM 方程:r=0.02y-20

y=c+i+g=60+0.8(y-100)+150+100 得IS 方程y=1150

(2)r=0.02*1150-20=23-20=3

y=1150

i=150

(3)投资不变(和利率无关)

y=c+i+g=60+0.8(y-100)+150+120

得y=1250

r= 0.02*1250-20=25-20=5(也可以用乘数做)

(4)不存在挤出效应

15.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 c =Cu /D=0.38,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

货币创造乘数K=(1+r0)/(r0+r)=(1+0.38)/(0.38+0.18)= 2.46

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M=100×2.46 = 246亿美元。

16. 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 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 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

(1)货币供给M=1000+400/0.12=4333亿美元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400/0.2=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1000+2000=3000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Δ M=10×(1/0.12)=83.3

亿美元。

9. 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π=π-1-0.5(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2)为是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解:

(1) π-π-1=0时,u 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为6%;

(2)π-π-1=-0.05=-0.5(u-0.06)

u=0.16

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必须有16%的周期性失业。

11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π=π-1-0.4(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π-π-1=0时,u 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为6%

8.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2k-0.5k²,人均储蓄率为0.3,人口增长率为0.03,求:(1)使济均衡增长的k 值;(2)与黄金律相对应的人均资本量。

解:(1)当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即0.3(2k-0.5k²)=0.03k

求得人均资本存量:k=3.8

(2)当人均资本存量满足黄金律水平时,f ' (k ) =n , 即2-k=0.03,

求得人均资本存量:k=1.97.

9. 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 =k 。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度为2%,折旧率为4%,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留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这是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1)当产出为稳态产出时:sy=(n+δ+g)k, 代入数字:0. 28k =(0. 01+0. 02+0. 04)k

可求得:k =16 y =4

(2)若s =0. 1 n =0. 04 则 k =1 y =1

10. 已知资本增长率g k =2%,劳动增长率g t =0.8%,产出增长率g y =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α=0.25,在这些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解:劳动产出所占份额:β=1-α=1-0. 25=0. 75

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0. 25⨯2%+0. 75⨯0. 8%=1. 1% 根据公式:∆Y ∆N ∆K ∆A =β+α+ Y N K A 12

技术进步的贡献:3. 1-1. 1%=2%

14.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已知生产函数为y=2k-0.5k²,y 为人均产出,k 为人均资本,储蓄率s=0.1。人口增长率n=0.05,资本折旧率δ=0.05。试求:

(1)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2)稳态时的人均储蓄和人均消费。

(1)根据稳态条件:sf (k ) =(n +δ) k

可知:0. 3(2k -0. 5k 2) =(0. 05+0. 05) k 求得:k =2

y =2⨯2=0. 5⨯22=2

(2) 储蓄:sy =0. 1⨯2=0. 2

消费:c =(1-s ) y =1. 8

13.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计算资料(略)。式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 个人储蓄。

解: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500=4300(亿美元)

(2)从GDP=c+i +g +nx 中可知nx=GDP-c -i -g ,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

(3)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T=30+960=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 =NNP-T=4300-990=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 -C=3310-3000=310(亿美元)

14.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解:

(1)用S 表示储蓄,用yD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 = yD–c = 4100–3800 = 300亿元

(2)用i 代表投资,用Sp ,Sg ,Sr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为Sg = t–g = BS,在这里,t 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 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亿元

Sr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i = Sp + Sg + Sr = 300 + (- 200) + 100 = 200亿元

(3)从GDP=c + i+ g + (x - m)中可知,政府支出g = 5000–3800–200 - ( - 100 ) = 1100亿元

13.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 ,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出t r =62,5,税收t=250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均预算乘数。

解:

(1)由方程组

c=100+0.8yd

y d =y-t+tr

可解得y=100+0.8(y-t+t r )+I+g=100+0.8(y-250+62.5) +50+200=1000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的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k i =1/(1-b)=1/(1-0.8)=5

政府购买乘数 k g =5(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 k t =-b/(1-b)=-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 k tr =b/(1-b)=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既:

k b=k g +k t=1或 5+(-4)=1

y=c+i+g

14. 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 2)减少税收 3)以统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

该题可以运用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y=200

(a)增加政府购买∆g=∆y/k g =200/5=40

(b)减少税收∆t=200/│k t│=200/4=50

(c)由题意得:1200=100+0.8〖1200-(t+∆t)+t r 〗+i +(g+∆g),且∆g=∆t

解得 ∆g=∆t=200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15.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 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之后的金额tr=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0.05y,试求:(1)均衡收入 (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解:

(1)根据四部门均衡收入的公式:y=c+i+g+nx,可得:

y=30+0.8(y-50)+60+50+50-0.05

均衡收入:y=600

(2)净出口:nx=50-0.05×600=20

(3)投资乘数:ki=1/(1-0.8+0.05)=4

(4)均衡收入:y=600+(70-60)×4=640;净出口:nx=50-0.05×640=18

(5)均衡收入:y=600+(40-50)×4=560;净出口:nx=50-0.05×560=22

15. 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 和LM 曲线

(2) 求产出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

(1)先求IS 曲线,

根据:y=c+i

c=a+by

i=e-dr

得:y=a+by+e-dr,此时IS 曲线将为 r =a +e 1-b -y d d

r =2501-y 630 于是由题意c=100+0.8y,i=150-6r,可得IS 曲线为

150=-0.2y-4r

再求LM 曲线:由于货币供给m=150, 货币需求L=0.2Y-4r, 故均衡时得:

(2)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 和LM 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以通过求解IS 和LM

方程而得,即:

y=1250-30r

y=750+20r 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

8.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亿美元+0.8Yd ,t=100亿美元,i=150亿亿美元,g=100亿亿美元

(1)求IS 和LM 方程

(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政府支出从100亿亿美元增加到120亿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解:

(1)

L=M ,0.20y-10r=200

得LM 方程:r=0.02y-20

y=c+i+g=60+0.8(y-100)+150+100 得IS 方程y=1150

(2)r=0.02*1150-20=23-20=3

y=1150

i=150

(3)投资不变(和利率无关)

y=c+i+g=60+0.8(y-100)+150+120

得y=1250

r= 0.02*1250-20=25-20=5(也可以用乘数做)

(4)不存在挤出效应

15.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 c =Cu /D=0.38,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

货币创造乘数K=(1+r0)/(r0+r)=(1+0.38)/(0.38+0.18)= 2.46

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M=100×2.46 = 246亿美元。

16. 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 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 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

(1)货币供给M=1000+400/0.12=4333亿美元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400/0.2=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1000+2000=3000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Δ M=10×(1/0.12)=83.3

亿美元。

9. 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π=π-1-0.5(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2)为是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解:

(1) π-π-1=0时,u 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为6%;

(2)π-π-1=-0.05=-0.5(u-0.06)

u=0.16

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必须有16%的周期性失业。

11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π=π-1-0.4(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π-π-1=0时,u 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为6%

8.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2k-0.5k²,人均储蓄率为0.3,人口增长率为0.03,求:(1)使济均衡增长的k 值;(2)与黄金律相对应的人均资本量。

解:(1)当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即0.3(2k-0.5k²)=0.03k

求得人均资本存量:k=3.8

(2)当人均资本存量满足黄金律水平时,f ' (k ) =n , 即2-k=0.03,

求得人均资本存量:k=1.97.

9. 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 =k 。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度为2%,折旧率为4%,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留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这是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1)当产出为稳态产出时:sy=(n+δ+g)k, 代入数字:0. 28k =(0. 01+0. 02+0. 04)k

可求得:k =16 y =4

(2)若s =0. 1 n =0. 04 则 k =1 y =1

10. 已知资本增长率g k =2%,劳动增长率g t =0.8%,产出增长率g y =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α=0.25,在这些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解:劳动产出所占份额:β=1-α=1-0. 25=0. 75

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0. 25⨯2%+0. 75⨯0. 8%=1. 1% 根据公式:∆Y ∆N ∆K ∆A =β+α+ Y N K A 12

技术进步的贡献:3. 1-1. 1%=2%

14.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已知生产函数为y=2k-0.5k²,y 为人均产出,k 为人均资本,储蓄率s=0.1。人口增长率n=0.05,资本折旧率δ=0.05。试求:

(1)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2)稳态时的人均储蓄和人均消费。

(1)根据稳态条件:sf (k ) =(n +δ) k

可知:0. 3(2k -0. 5k 2) =(0. 05+0. 05) k 求得:k =2

y =2⨯2=0. 5⨯22=2

(2) 储蓄:sy =0. 1⨯2=0. 2

消费:c =(1-s ) y =1. 8


相关内容

  • 地球和经纬线
  • 地球和地球仪 一. 1 ) 2.一架飞机从以每小时11008 ) A .无法确定 B .50°N ,120°E C .40°N ,120°E D .50°N ,120°W 3.图中,A 在B ) A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 图 2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4 ) 图3 5.如下图所示 ...

  • 地球仪与经纬网
  •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掌握地球的基本参数. 2.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方法,明确经纬线的重要作用,能运用经纬 线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 经纬线的特点及作用:经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在人类对 ...

  • 给我一双隐形的翅膀
  • 给我一双隐形的翅膀 --- 徘徊在西方经济学边缘 我是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的教师,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今天敢于来到经贸系谈读西经的感受,我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因为在座的都是内行,我生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座谈,但无知者无畏.不管收益如何,我非常感谢经贸系周书记 ...

  •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定稿准备参赛)
  •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年级: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三中学 教师姓名:孟秀娟 一.所需课时:1课时 二.课标要求:要求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 点的方位,所在半球位置,或根据方位确定 ...

  • 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导学案
  • 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学案 第一章<地球知识--经纬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理解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东西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地理意义. 1.教材导读: 一:地球 1:形状:两极_______,赤道________的__________. 2:大小 ...

  • 地方时和区时
  • 地方时和区时 一. 教学内容: 地方时和区时 二.学习目标 1.地方时的形成(了解) 2.地方时.区时的划分(掌握)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掌握) 三.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和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知识点3:地球自转与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 ...

  • 历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
  • 历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 1999年一.名词解释1.理性预期4.外汇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论述2.简述帕累托最优及帕累托最优条件 3.如果要使一国的年产出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当有何变化?4.简述 ...

  • 地球和经纬网练习题(含答案)
  • 经纬网练习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1.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相比( ) A.正好相等 B.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0°纬线稍长 D. 0°经线稍长 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 ...

  • 七上地理第一章
  • 第一单元知识背诵及识图记忆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 2.地球的大小: [名师点睛]证明地球形状的常见证据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实例有月食现象.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和登高望远等. 二.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1)定义: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也便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