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两个关键问题]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

两个关键问题

王建民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第十二次主题议政会发言稿

2010年10月20日(周三)下午2: 00—4: 00

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612会议室

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由“序言”和四个“部分”构成,全文22章,约2.9万字。

《教育规划纲要》,不仅绘制了国家今后10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蓝图,而且确定了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目标。

规划变成现实才有意义。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任务与要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治理结构”问题——政府如何管理学校和学校如何管理自己的问题;

另一个是“教师激励”问题,即如何激励教师在正确的方向上,有尊严、有效率地开展工作的问题。

“治理结构”问题不解决,对其他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更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办法。“教师”被“激励”以“钱”为动力开展工作,以满足行政评价为努力方向,学校的教学与科研难以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国家的教育事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大学“治理结构”,可以分为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方面。外部治理结构,即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公立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目前实行的行政化或变相行政化管理,不符合高等学校治理规律,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依法”而不是以“行政”方式管理高等学校,应该切实保障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自主办学的各项权利。深度介入学校具体管理事务的行政行为,有害无益,都应该取消。

现行公立高等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行政权利过度配置,学术权利严重萎缩,对二级学术组织非理性授权,没有设置权力制约机制。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个人认为,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模式,至少应该具有两个特点:(1)由党委书记任董事长,教师、行政人员、知名校友、政府主管部门代表等利益相关者为成员,建立学校“董事会”(或“校务委员会”);(2)在“董事会”主持下选任学校行政管理团队,建立学术委员会。

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必要性、战略性和决定性资源。没有教师,就没有大学;没有一流教授,就没有一流大学。没有大学教师卓有成效的工作,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变成现实。敬业、勤奋、努力、创新的教师队伍,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大学教师应该“被激励”以实现个人价值、组织使命和国家战略为奋斗目标。围绕“金钱”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刺激,无助于大学教师提高工作绩效。大学教师研究工作的成果,特别是有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取得,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持,没有“自主、自由、宽松、和谐、从容、安静”的工作环境,就不可能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几十年如一日,创造出具有思想性、突破性的标志性成果。大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物质基础,但不能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以物质利益为诱惑的激励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对于大学教师成就事业、实现价值,有百害而无一利。

综上所述,解决好“治理结构”问题和“教师激励”问题,是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任务和要求的基础性、前提性条件。这两方面的问题不先解决或解决不好,其他方面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即使一时找到解决办法,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无助于高等教育事业实现科学的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

两个关键问题

王建民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第十二次主题议政会发言稿

2010年10月20日(周三)下午2: 00—4: 00

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612会议室

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由“序言”和四个“部分”构成,全文22章,约2.9万字。

《教育规划纲要》,不仅绘制了国家今后10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蓝图,而且确定了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目标。

规划变成现实才有意义。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任务与要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治理结构”问题——政府如何管理学校和学校如何管理自己的问题;

另一个是“教师激励”问题,即如何激励教师在正确的方向上,有尊严、有效率地开展工作的问题。

“治理结构”问题不解决,对其他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更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办法。“教师”被“激励”以“钱”为动力开展工作,以满足行政评价为努力方向,学校的教学与科研难以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国家的教育事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大学“治理结构”,可以分为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方面。外部治理结构,即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公立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目前实行的行政化或变相行政化管理,不符合高等学校治理规律,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依法”而不是以“行政”方式管理高等学校,应该切实保障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自主办学的各项权利。深度介入学校具体管理事务的行政行为,有害无益,都应该取消。

现行公立高等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行政权利过度配置,学术权利严重萎缩,对二级学术组织非理性授权,没有设置权力制约机制。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个人认为,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模式,至少应该具有两个特点:(1)由党委书记任董事长,教师、行政人员、知名校友、政府主管部门代表等利益相关者为成员,建立学校“董事会”(或“校务委员会”);(2)在“董事会”主持下选任学校行政管理团队,建立学术委员会。

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必要性、战略性和决定性资源。没有教师,就没有大学;没有一流教授,就没有一流大学。没有大学教师卓有成效的工作,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变成现实。敬业、勤奋、努力、创新的教师队伍,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大学教师应该“被激励”以实现个人价值、组织使命和国家战略为奋斗目标。围绕“金钱”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刺激,无助于大学教师提高工作绩效。大学教师研究工作的成果,特别是有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取得,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持,没有“自主、自由、宽松、和谐、从容、安静”的工作环境,就不可能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几十年如一日,创造出具有思想性、突破性的标志性成果。大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物质基础,但不能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以物质利益为诱惑的激励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对于大学教师成就事业、实现价值,有百害而无一利。

综上所述,解决好“治理结构”问题和“教师激励”问题,是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任务和要求的基础性、前提性条件。这两方面的问题不先解决或解决不好,其他方面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即使一时找到解决办法,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无助于高等教育事业实现科学的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相关内容

  • 教育部就[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答问
  • 7月21日,教育部公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二五'规划").为推动"教育'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增强教育战线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十二五"规划的理解与认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 ...

  • 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目录 一.关键词 ...................................................................................................................... 2 二.袁贵 ...

  • 紧紧抓住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紧紧抓住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1-04-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战略机遇期,也是观念转变期,转变观念是先导,要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机遇意识 ■战略机遇期,也是改革攻坚期,改革创新是动力,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把改革作为突破口 ■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转型期,加快发展是关键,要加 ...

  •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很成功。正如与会同志所概括的,这次会议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昨天上午,xx、xx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天来,同志们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了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 ...

  • 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 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部署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刘延东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 ...

  •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资料图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吴晶.孟娜.刘奕湛)历经近两年制定过程,<>29日正式公布.正式文本对征求意见稿400多处的细致修改,再度让人们读出了民意的力量.改革的决心. 育人为本:把学生"健康"放在首位 ...

  •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人才规划纲要]答记者问·宁波日报
  •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人才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在<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之际,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制定实施<人才规 ...

  • 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去年教育系统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挑战,全面提出了今年工作的任务要求.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求真务实,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具有重要 ...

  •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高校依法治校
  •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高校依法治校 [摘 要]法治是大学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建设法治型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法治校.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本文从依法治校的提出,坚持依法治校的意义,我国高校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依法治校等方面进行分析,就我国高校如何在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