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课堂实录

《海燕》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何宗敏

上课班级:

福州树德学校初二(12)班

教学设想:

《海燕》的写作背景很重要,但这个背景离我们太遥远了,目前学生对课文中许多文章阅读的兴趣不浓,特别是对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经常不感兴趣。而《海燕》是一篇经典篇目,在教材中的存在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悠久就意味着遥远。

那就要把这个遥远的距离给拉近些,更不要刻意去显示它的距离感。所以教者就先抛开写作背景来欣赏它,一开始就把它当成当代文学来上,从散文诗的角度带着学生去读它,感知它,把它的象征意义与现实联系起来,这时候才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去探究它真正的象征意义就变得水到渠成了,最后再从景物的象征意义中引出拓展运用的环节,达到教而用的目的。 课堂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第一次给大家上课,希望我们都能在精彩的语文世界中得到更多收获!(多媒体展示雷电天气的音画)

在这样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

生齐答:家里。(有个别学生开玩笑回答:树下。全班哄笑后安静。)

师:为什么喜欢在家里,而不是树下?

生:感觉温暖、温馨、安全。(多媒体展示浊浪淘天的音画)

师: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多媒体展示海燕画面及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高尔基的《海燕》。

二、读中感知

师:同学们先别翻书,只请大家闭上眼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完后说说你的头脑中所留下的画面。(师感情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我刚才念的过程语调上有什么明显变化吗?

生:平缓到激昂。

师: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暴风雨渐渐临近,越加紧张。

师:说的很好,现在请大家说说听完后你的头脑中所留下的画面。

生1:海燕自由自在的穿梭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

生2:海鸭、海鸥、企鹅在可怜地躲避暴风雨。

生3:我觉得海燕是一个勇敢、顽强、自信的人物,

生4:在恶劣的环境中,一只坚强、勇敢的海燕在自由自在的飞翔。

生5:在水天交接处,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一只海鸥在波浪中穿梭。

师:既然画面这么清晰,那同学们赶紧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等下我请几个代表读一读你们所喜欢的片段。(生自由朗读,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同学们刚才读的很有激情,你们也都有自己所喜欢的片段,现在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所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听。

生1:我选择第9段。(生朗读)

师:你为什么选择这一段?

生1:因为这里体现了海燕勇敢、乐观的精神。

师:怎么看得出来呢?

生1: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师:分析的很到位,但是大家觉得她的朗读到位吗?

生2:我觉得她读的没气势。

师:没气势,那好你来念一下,看看怎样更有气势。(生笑,露出期待神情。生2朗读。) 同学们说他有读出气势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很可惜,你已经听出了前面同学念的没气势,但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念出气势来。哪位同学再来挑战一下。(多位学生举手,一男生激情朗读。)

师:大家有感觉了吗?

生大声齐答:有。(师再范读此段,生齐读。)

师:大家齐读就更有感觉了。现在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所喜欢的片段。(一女生朗读最后一段。声音较小。)

师:这位同学的声音很好听,就是音量小了些。我建议你再读一下最后一句。(生读,声音大了些。)

能读得再猛烈些吗?(学生笑,该生再读,加入重音,更有激情。)

师:好,很好,在个别字词上加入重音很明显就有激情多了,这一点大家要学习。

我刚才走了一圈,你们选择的片段有很多,这里就没办法一一展现了,但我发现你们许多人都选择了最后四段,为什么呢?

生:情感最强烈。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个最有激情的部分。(生齐读)

三、知后探究

师:在同学们精彩的朗读后,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已经很简单的问题。(问题:这是一只 的海燕。)

生(自由回答):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

师:对于海燕的形象我们已经把握住了,前面你们也提到了其它动物的名字,在分析了主角的形象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些配角的形象。这些配角是什么?

生:海鸭、海鸥、企鹅。

师:这些配角出现在文中哪里?

生:第四段到第六段。(生齐读)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这三段。在这三段里告诉我们海鸭、海鸥、企鹅是一种怎样的形象的?(多媒体展示问题:找出文中描写其它动物的语句,齐读后说说它们的形象。) 生:恐惧、胆怯、懦弱、蠢笨。

师:很好!那么文章写了海燕这个主角,还要写这三个配角起什么作用呢?

生(杂然回答):对比,反衬„„

师:通过对比,反衬——

生齐答:反衬海燕的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

师: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生齐答:对海燕的赞美之情。

师:这种“通过对比,突出或者反衬„„,表达了„„”的解题语言大家要记得使用。 好了,主角和配角的形象我们都知道了,现在请大家说说根据它们的形象特点会联想到什么样的人呢?

生1:想到无产阶级革命者。

师:这四个形象都像吗?

生1:不是,是海燕像革命者。

师:那其它的动物呢?

生1:象征着假革命者和害怕革命的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因为那时候的背景是俄国革命战争前。

师:哦,你还说到了写作背景,那时候正好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前夕,那时候正是紧张的、充满战争味道的时候。所以你想到了革命者,你的回答很有深度。请坐。

他刚才说到海燕是革命者,这我们比较容易想到,但他还说到海鸭、海鸥、企鹅象征着假革命者和害怕革命的人。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杂然回答:因为它们躲避暴风雨、恐惧、逃窜„„

师:那么这个联想我们先放一下,现在给大家一个提示(多媒体展示提示1:当前的改革开放中)

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它们各象征着怎样的人呢?

生(众多):革命先驱。

师:是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呀,可不是在革命战争中。

生1:坚持改革开放的人。

生2:敢于创新的人。

师:对了,很好,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海鸭它们呢?

生3:是反对改革开放的人。

生4:是害怕改革开放的人。

师:比如在一个企业中老是不思进取,不想发展的人,他们总想保留原样,总是反对任何的改革,阻挡了社会的进步。(多媒体展示提示2:过去的革命战争中。)

对于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你们前面已经说到了,你们还说到了写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情况。(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

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大批工人失业,就如现在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人失业一样,但当时更严重,而沙皇统治阶级却没有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疯狂镇压工人的示威游行,所以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各地斗争蓬勃兴起,涌现了许多的革命先驱者,一场革命风暴爆发在即。在这个时候,作家高尔基很明锐的看到了这个时局,一次游行后就回家写下了这篇散文诗《海燕》。既然如此,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好办多了,你们说海燕象征着什么?(多媒体展示提示海燕画面)

生:象征勇敢、乐观、自信的革命者。

师:那么海鸭、海鸥、企鹅呢?(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

生:象征假装革命和害怕革命的人。

师:除此之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形象?

生:大海、波浪、狂风、乌云、雷电„„

师:还有什么?

生:暴风雨。

师:很好,我们先来看大海和波浪。(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

它们象征什么呢?

生:人民群众的力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1:“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生2:“大海抓住闪电的影子,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生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摔到悬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波浪受到狂风的镇压,波浪应该就是人民。

师:说的很好!所以大海、波浪就象征着人民群众的力量。(多媒体展示答案) 那么乌云、闪电、狂风、雷声又象征什么呢?(多媒体展示画面)

生:黑暗的反动势力。

师:暴风雨呢?(多媒体展示画面)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里的“暴风雨”又象征什么呢?

生: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师:“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场“暴风雨”就是一触即发的——

生:革命风暴。

四、拓展延伸

师:好,刚才我们一直在说象征,那么什么是象征呢?

(思考后)

生1:是一种表现手法。

师:对,是一种表现手法,怎么表现呢?

生:通过一种事物来表现人的精神、品质。

(多媒体展示象征的相关知识及艾青的《礁石》)

师: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描写事物来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艾青的《礁石》。(生齐读)

这首诗写的是礁石,但是你们却想到了什么?

生:人的坚强。

师:诗中只写礁石,并无坚强的人,但我们却感受到了人的坚强,这里就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那么诗中的“浪”就象征着——

生:挫折,困难。

师:这种的写作手法大家应该学会运用,比如在写作中加入写朝阳、写风雨等,赋予它们一定的涵义,你的作文就精彩多了。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两张图片,运用象征展开想象。 (生思考后)

生1:我选择第二张。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天地里,梅花却悄然绽放,显得特别的引人注目。我觉得它可以象征不畏严寒、不畏艰险的勇敢的人。

生2:我选择第一张。一场倾盆大雨中,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上停歇着一只蜻蜓。它让我想到了在风雨中顽强拼搏的人,荷花就是“成功”,它总会开放的。

师:他说的好吗?

生齐答:好。(师生一起鼓掌,微笑)

生3:在白雪皑皑的天地里,到处都是白色的,梅花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绽放出自己的本色。我想到了那些敢于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坚强的人。

生4:我选择第二张。梅花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坚强的开花,我想到了战争中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坚强和乐观的精神。

师:哦,你说的更具体了,直接想到了革命者,就如海燕一样的革命者。很好,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生5:我选择第一张。风雨中,蜻蜓用翅膀护着含苞待放的荷花,也许它不能全部保护到,但它尽力了。这象征着尽力保护学生的老师。

师:听了这话我很感动。(生笑)你的想法很有新意!请坐。

生6:我两幅都选。大自然中不同的天气,就像是生活中各种挫折对我们的考验,只有接受考验,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师:说的好,生活中的困难我们总会遇到,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去战胜它们。

师:是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我们只有抱着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它,这才是我们所应该有的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才能让你走向成功!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一起来朗读。(多媒体展示)

生齐读:航海者虽然比观望者要冒风险,却有到达彼岸的希望。奋斗吧,做勇敢的海燕! 师:再见,同学们!

生:老师再见!

《海燕》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何宗敏

上课班级:

福州树德学校初二(12)班

教学设想:

《海燕》的写作背景很重要,但这个背景离我们太遥远了,目前学生对课文中许多文章阅读的兴趣不浓,特别是对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经常不感兴趣。而《海燕》是一篇经典篇目,在教材中的存在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悠久就意味着遥远。

那就要把这个遥远的距离给拉近些,更不要刻意去显示它的距离感。所以教者就先抛开写作背景来欣赏它,一开始就把它当成当代文学来上,从散文诗的角度带着学生去读它,感知它,把它的象征意义与现实联系起来,这时候才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去探究它真正的象征意义就变得水到渠成了,最后再从景物的象征意义中引出拓展运用的环节,达到教而用的目的。 课堂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第一次给大家上课,希望我们都能在精彩的语文世界中得到更多收获!(多媒体展示雷电天气的音画)

在这样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

生齐答:家里。(有个别学生开玩笑回答:树下。全班哄笑后安静。)

师:为什么喜欢在家里,而不是树下?

生:感觉温暖、温馨、安全。(多媒体展示浊浪淘天的音画)

师: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多媒体展示海燕画面及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高尔基的《海燕》。

二、读中感知

师:同学们先别翻书,只请大家闭上眼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完后说说你的头脑中所留下的画面。(师感情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我刚才念的过程语调上有什么明显变化吗?

生:平缓到激昂。

师: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暴风雨渐渐临近,越加紧张。

师:说的很好,现在请大家说说听完后你的头脑中所留下的画面。

生1:海燕自由自在的穿梭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

生2:海鸭、海鸥、企鹅在可怜地躲避暴风雨。

生3:我觉得海燕是一个勇敢、顽强、自信的人物,

生4:在恶劣的环境中,一只坚强、勇敢的海燕在自由自在的飞翔。

生5:在水天交接处,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一只海鸥在波浪中穿梭。

师:既然画面这么清晰,那同学们赶紧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等下我请几个代表读一读你们所喜欢的片段。(生自由朗读,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同学们刚才读的很有激情,你们也都有自己所喜欢的片段,现在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所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听。

生1:我选择第9段。(生朗读)

师:你为什么选择这一段?

生1:因为这里体现了海燕勇敢、乐观的精神。

师:怎么看得出来呢?

生1: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师:分析的很到位,但是大家觉得她的朗读到位吗?

生2:我觉得她读的没气势。

师:没气势,那好你来念一下,看看怎样更有气势。(生笑,露出期待神情。生2朗读。) 同学们说他有读出气势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很可惜,你已经听出了前面同学念的没气势,但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念出气势来。哪位同学再来挑战一下。(多位学生举手,一男生激情朗读。)

师:大家有感觉了吗?

生大声齐答:有。(师再范读此段,生齐读。)

师:大家齐读就更有感觉了。现在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所喜欢的片段。(一女生朗读最后一段。声音较小。)

师:这位同学的声音很好听,就是音量小了些。我建议你再读一下最后一句。(生读,声音大了些。)

能读得再猛烈些吗?(学生笑,该生再读,加入重音,更有激情。)

师:好,很好,在个别字词上加入重音很明显就有激情多了,这一点大家要学习。

我刚才走了一圈,你们选择的片段有很多,这里就没办法一一展现了,但我发现你们许多人都选择了最后四段,为什么呢?

生:情感最强烈。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个最有激情的部分。(生齐读)

三、知后探究

师:在同学们精彩的朗读后,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已经很简单的问题。(问题:这是一只 的海燕。)

生(自由回答):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

师:对于海燕的形象我们已经把握住了,前面你们也提到了其它动物的名字,在分析了主角的形象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些配角的形象。这些配角是什么?

生:海鸭、海鸥、企鹅。

师:这些配角出现在文中哪里?

生:第四段到第六段。(生齐读)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这三段。在这三段里告诉我们海鸭、海鸥、企鹅是一种怎样的形象的?(多媒体展示问题:找出文中描写其它动物的语句,齐读后说说它们的形象。) 生:恐惧、胆怯、懦弱、蠢笨。

师:很好!那么文章写了海燕这个主角,还要写这三个配角起什么作用呢?

生(杂然回答):对比,反衬„„

师:通过对比,反衬——

生齐答:反衬海燕的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

师: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生齐答:对海燕的赞美之情。

师:这种“通过对比,突出或者反衬„„,表达了„„”的解题语言大家要记得使用。 好了,主角和配角的形象我们都知道了,现在请大家说说根据它们的形象特点会联想到什么样的人呢?

生1:想到无产阶级革命者。

师:这四个形象都像吗?

生1:不是,是海燕像革命者。

师:那其它的动物呢?

生1:象征着假革命者和害怕革命的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因为那时候的背景是俄国革命战争前。

师:哦,你还说到了写作背景,那时候正好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前夕,那时候正是紧张的、充满战争味道的时候。所以你想到了革命者,你的回答很有深度。请坐。

他刚才说到海燕是革命者,这我们比较容易想到,但他还说到海鸭、海鸥、企鹅象征着假革命者和害怕革命的人。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杂然回答:因为它们躲避暴风雨、恐惧、逃窜„„

师:那么这个联想我们先放一下,现在给大家一个提示(多媒体展示提示1:当前的改革开放中)

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它们各象征着怎样的人呢?

生(众多):革命先驱。

师:是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呀,可不是在革命战争中。

生1:坚持改革开放的人。

生2:敢于创新的人。

师:对了,很好,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海鸭它们呢?

生3:是反对改革开放的人。

生4:是害怕改革开放的人。

师:比如在一个企业中老是不思进取,不想发展的人,他们总想保留原样,总是反对任何的改革,阻挡了社会的进步。(多媒体展示提示2:过去的革命战争中。)

对于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你们前面已经说到了,你们还说到了写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情况。(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

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大批工人失业,就如现在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人失业一样,但当时更严重,而沙皇统治阶级却没有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疯狂镇压工人的示威游行,所以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各地斗争蓬勃兴起,涌现了许多的革命先驱者,一场革命风暴爆发在即。在这个时候,作家高尔基很明锐的看到了这个时局,一次游行后就回家写下了这篇散文诗《海燕》。既然如此,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好办多了,你们说海燕象征着什么?(多媒体展示提示海燕画面)

生:象征勇敢、乐观、自信的革命者。

师:那么海鸭、海鸥、企鹅呢?(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

生:象征假装革命和害怕革命的人。

师:除此之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形象?

生:大海、波浪、狂风、乌云、雷电„„

师:还有什么?

生:暴风雨。

师:很好,我们先来看大海和波浪。(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

它们象征什么呢?

生:人民群众的力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1:“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生2:“大海抓住闪电的影子,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生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摔到悬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波浪受到狂风的镇压,波浪应该就是人民。

师:说的很好!所以大海、波浪就象征着人民群众的力量。(多媒体展示答案) 那么乌云、闪电、狂风、雷声又象征什么呢?(多媒体展示画面)

生:黑暗的反动势力。

师:暴风雨呢?(多媒体展示画面)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里的“暴风雨”又象征什么呢?

生: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师:“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场“暴风雨”就是一触即发的——

生:革命风暴。

四、拓展延伸

师:好,刚才我们一直在说象征,那么什么是象征呢?

(思考后)

生1:是一种表现手法。

师:对,是一种表现手法,怎么表现呢?

生:通过一种事物来表现人的精神、品质。

(多媒体展示象征的相关知识及艾青的《礁石》)

师: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描写事物来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艾青的《礁石》。(生齐读)

这首诗写的是礁石,但是你们却想到了什么?

生:人的坚强。

师:诗中只写礁石,并无坚强的人,但我们却感受到了人的坚强,这里就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那么诗中的“浪”就象征着——

生:挫折,困难。

师:这种的写作手法大家应该学会运用,比如在写作中加入写朝阳、写风雨等,赋予它们一定的涵义,你的作文就精彩多了。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两张图片,运用象征展开想象。 (生思考后)

生1:我选择第二张。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天地里,梅花却悄然绽放,显得特别的引人注目。我觉得它可以象征不畏严寒、不畏艰险的勇敢的人。

生2:我选择第一张。一场倾盆大雨中,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上停歇着一只蜻蜓。它让我想到了在风雨中顽强拼搏的人,荷花就是“成功”,它总会开放的。

师:他说的好吗?

生齐答:好。(师生一起鼓掌,微笑)

生3:在白雪皑皑的天地里,到处都是白色的,梅花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绽放出自己的本色。我想到了那些敢于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坚强的人。

生4:我选择第二张。梅花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坚强的开花,我想到了战争中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坚强和乐观的精神。

师:哦,你说的更具体了,直接想到了革命者,就如海燕一样的革命者。很好,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生5:我选择第一张。风雨中,蜻蜓用翅膀护着含苞待放的荷花,也许它不能全部保护到,但它尽力了。这象征着尽力保护学生的老师。

师:听了这话我很感动。(生笑)你的想法很有新意!请坐。

生6:我两幅都选。大自然中不同的天气,就像是生活中各种挫折对我们的考验,只有接受考验,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师:说的好,生活中的困难我们总会遇到,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去战胜它们。

师:是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我们只有抱着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它,这才是我们所应该有的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才能让你走向成功!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一起来朗读。(多媒体展示)

生齐读:航海者虽然比观望者要冒风险,却有到达彼岸的希望。奋斗吧,做勇敢的海燕! 师:再见,同学们!

生:老师再见!


相关内容

  • 获奖优质课高尔基[海燕]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反思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9.海 燕 主讲人: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实验中学 陈水明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初步了 ...

  •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 8.教师在近一段时间的作文批改中,发现有不少同学爱使用成语,可是常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的现象.于是安排了一节语文活动课--"啄木鸟啄错题",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从事建设,争取美好的理想早日实现,绝不能守株待兔,妄想坐享其成 B .就 ...

  • 烙饼问题课堂实录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烙饼问题>教学实录 广西桂平市蒙圩镇林村小学全海燕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猜谜语导入新课 2.出示主题图,小丽的妈妈正在表演拿手绝活"烙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3.从图 ...

  • 坦白和没坦白的 "南京梦魇"募捐实录真相调查
  • 这是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但围绕该片的争论,早已超出历史和艺术的范围.彼此的指控中,涉及到金钱.侮辱.怀疑.谁在欺世盗名,谁在骗人钱财?似乎谁都无辜,似乎谁都有难以辨清之处.纪录片总要还原事实,但<南京梦魇>相关事实的还原却显得那么艰难 梦魇 一段时间来,梦魇这个词占据了脑神经医学专 ...

  • 苏轼[定风波]课堂实录
  • 教 学 方 案 ( 王 海 燕 苏轼 < 定风波> 课堂 实录 一.导入新课 .出示 目标 风波> .请大家认 真感受 ,看 老艺术 家是如何读出一份从容与淡定的. 们带来 美感 . 下 面我们畅所 欲言 ,解 读全词 : 师 :同学们 ,在 中国文学史上有 这样 一个 人 :他 ...

  • 水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 <水>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王永林 [设计理念及思路] 培养学生"批注"式的阅读能力,关注课堂生成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整个教学过程扣住"水的珍贵"展开,通过晶词析句,朗读感悟,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结合学生的生活 ...

  • [雪]获奖教学设计
  • <雪>获奖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 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 >> 文章中心 >> 人教初中教案 >> 人教八下教案 >> 正文<雪>获奖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理念: 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那就是&q ...

  • 校本培训掠影(青年教师培养情况小结)
  • 长沙镇一心中心小学校本培训掠影 --青年教师培养情况小结 教师是学校的人才资源,更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而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但由于青年教师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阅历较浅,教学经验不足,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帮带或者一段时间的重点扶持和培养,才能成为可用之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业 ...

  • 让学生在美中享受快乐
  • 让学生在美中享受快乐 ―――――<水和蜡的游戏>一课教学实录 执教:华安县实验小学 王少平 指导:华安县进修学校 陈木坤 华安县实验小学 林建忠 教学设计说明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探索蜡笔版画的美感特点,学习利用蜡的排水性特点创作蜡笔版画. 2.过程与方法:(1)在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