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感悟

阅读的感悟

——读《弟子规》有感

本学期,学校的每个孩子都在诵读《弟子规》,我也就跟着一块学习。书中第五部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了很多关于读书的要求,使我受到了不少启发。

(一)读书要联系实际。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读书与做人的内在联系,与我们一贯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告诉我们读书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要读死书,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通过阅读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等著作,然后紧密联系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活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矛盾,才创立了不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但这却也是读书者常犯的一个毛病,所谓“书呆子”、“高分低能”等大都由此而来。

(二)读书要边读边想。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则是重申了宋代学者朱熹传授弟子的“三到读书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所以读书一定要边读边想。如果只读不想,真是为了读而读,只不过是在练习朗读而已。而且要特别注意细心领会,才能体会书中蕴涵的道理,“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也才能充分领略阅读的意义与欣悦。

(三)读书要有恒心和毅力。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读书时贵在用心专一,胜在坚持,不要三心二意,要有恒心和毅力。徐特立老先生读书时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从不贪多。在四十多岁学外语时,坚持每天学习一个生词,一年只学了三百多个生词,但由于坚持不辍,永不停歇,几年时间过去,徐老终于逐步学会了法文。我想今后再读书时,一定在精心选择好内容后,持之以恒地读下去。

(四)读书要记好笔记。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告诉我们读书时如有疑问,应随时记录下来,并想办法寻找到答案。“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一种良好习惯。毛泽东同志一生勤奋好学,读书之多、读书之广、读书之深,更是闻名全世界。他读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勤动笔墨勤思索。每次读书前,他都要准备好红黑两色毛笔,在遇到书中的疑难问题和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时,随时批注上各种符号,而且建立了“读书录”、“摘抄本”等读书专用的笔记,不断积累好词佳句,并及时记载自己的读后感想。

(五)读书要有所选择。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浩瀚书海,各类书籍林林总总,所以读书时必须要做好选择。我觉得主要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好书”,多读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书,不读坏书;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联系自己的专业、文化程度等,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就读;三是对于一些经典著作要经常重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同样的一本书由于阅历不同,所体会的境界也许会相差甚远。

一部好书,就是尘世里的一盏明灯,每一次细细地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在每一部国学经典中,也许都有值得我们深思的无穷智慧和奥妙!

2009/5/2

阅读的感悟

——读《弟子规》有感

本学期,学校的每个孩子都在诵读《弟子规》,我也就跟着一块学习。书中第五部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了很多关于读书的要求,使我受到了不少启发。

(一)读书要联系实际。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读书与做人的内在联系,与我们一贯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告诉我们读书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要读死书,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通过阅读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等著作,然后紧密联系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活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矛盾,才创立了不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但这却也是读书者常犯的一个毛病,所谓“书呆子”、“高分低能”等大都由此而来。

(二)读书要边读边想。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则是重申了宋代学者朱熹传授弟子的“三到读书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所以读书一定要边读边想。如果只读不想,真是为了读而读,只不过是在练习朗读而已。而且要特别注意细心领会,才能体会书中蕴涵的道理,“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也才能充分领略阅读的意义与欣悦。

(三)读书要有恒心和毅力。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读书时贵在用心专一,胜在坚持,不要三心二意,要有恒心和毅力。徐特立老先生读书时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从不贪多。在四十多岁学外语时,坚持每天学习一个生词,一年只学了三百多个生词,但由于坚持不辍,永不停歇,几年时间过去,徐老终于逐步学会了法文。我想今后再读书时,一定在精心选择好内容后,持之以恒地读下去。

(四)读书要记好笔记。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告诉我们读书时如有疑问,应随时记录下来,并想办法寻找到答案。“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一种良好习惯。毛泽东同志一生勤奋好学,读书之多、读书之广、读书之深,更是闻名全世界。他读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勤动笔墨勤思索。每次读书前,他都要准备好红黑两色毛笔,在遇到书中的疑难问题和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时,随时批注上各种符号,而且建立了“读书录”、“摘抄本”等读书专用的笔记,不断积累好词佳句,并及时记载自己的读后感想。

(五)读书要有所选择。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浩瀚书海,各类书籍林林总总,所以读书时必须要做好选择。我觉得主要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好书”,多读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书,不读坏书;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联系自己的专业、文化程度等,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就读;三是对于一些经典著作要经常重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同样的一本书由于阅历不同,所体会的境界也许会相差甚远。

一部好书,就是尘世里的一盏明灯,每一次细细地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在每一部国学经典中,也许都有值得我们深思的无穷智慧和奥妙!

2009/5/2


相关内容

  • 巧用阅读"感悟卡",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 巧用阅读"感悟卡",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艾红梅 来源:<中国教师>2014年第08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为阅读的人打开了通往美好世界的大门.阅读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读书形式,区别于其他接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是读者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来获取信息和知识,属于一种自 ...

  • 一年级阅读教案
  • 柏树沟九年制学校小学一年级 阅读教案 教师:冯彦芳 第一周 教学要求: 阅读是构架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阅读<笨孩子>.<我的爸爸>.<江南>等文章,去体验语言的奇妙,感悟多彩的人生,探索宇宙的奥秘. 教学过程: 一.现代诗文欣赏 1.指导阅读<笨 ...

  • 在阅读中学会感悟
  •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悟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 让学生学会感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人物的性格 品质,感悟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师必须创造条件, 用合 适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学会感悟,在自主学习中学 ...

  • 拓展阅读空间__提高语文素养
  • 拓展阅读空间 提高语文素养 民权县褚庙乡张小楼小学 张自玉 摘要: 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建立开放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让阅读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实践 ...

  •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
  • 柳州市北站路小学课题组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 ...

  • 如何在阅读对话中感悟文本
  • 如何在阅读对话中感悟文本 城西小学 韩翠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阅读教学要从文本"独白"走向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发现.研究.探索 ...

  • 让实践与阅读教学同步
  •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课本为基础,走出课本",让学生在广阔的阅读空间中,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阅读习惯:兴趣:感悟:朗 ...

  • 大自然的感悟阅读答案
  • <感悟自然>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感悟自然>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楼房越来越小,天空却越来越小;道路越来越宽,车速却越来越慢;人口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躁动.喧嚣的年代和社会.可是,再回首 ...

  • 源头与活水
  • 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而阅读正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离开阅读的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它展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阅读的材料要 ...

  • 怎样提高阅读能力
  •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必须深刻认识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