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学案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我思我学】

做一做:请你按下表所给数据配制成三份蔗糖溶液,并填入计算结果:

其中最甜的溶液是_________(填溶液编号),越甜的溶液说明其中蔗糖的相对含量越______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也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所以,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填一填:分析下列表格中各种量的变化,(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同步导学】

评价要点:

1.理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2.学会:学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溶质只限于一种),熟知实验步骤、仪器、注意点、质量体积的换算,以及严格的书写格式。能读懂试剂瓶标签的文字含义。区别溶质为液态、固态时的不同配制方法。

方法指引:

(1)溶质的质量分数亦即通常所说的溶液的浓稀程度,可见溶液的浓稀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

(2)已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或溶液体积,且已知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中的任两个量可求出另一个量。常用的计算公式有:

M质 M质

100% = ×100% ① 溶质质量分数(A%)= ×

M质 + M剂 M液

② M质 = M液 · A% = ρ·V·A%

(3) 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常可根据下列式子计算(M液1 、M液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1 %、A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液1· A1% = M液2· A2%

(4)溶液的配制:

当溶质为固体时,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当溶质为液体时或将浓溶液稀释为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时,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 如需将不纯物质溶于水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首先要将不纯物提纯。 典型例题:

1.要将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0% ,需①添加蔗糖多少克?②蒸发多少克水?

① 解:原溶液中蔗糖的质量 = 100 g ×10% = 10克

设需加蔗糖的质量为x 。

10 g + x

则 ×100% = 20% x = 12.5 g

100 g + x

注意:经常有这样的错误做法:即认为原有溶质10 g,再加10 g蔗糖就可以了,殊不知溶质加倍了,可溶液也增加了,所以得不到原有溶质质量分数的两倍。

② 解:设需蒸发水的质量为y 。

蒸发水时溶质质量不变,仍然为10 g 。

10 g

则 ×100% = 20% y = 50 g

100 g — y

思考:如果要使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减少到5% ,应加多少克水呢?

技巧总结: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加倍,蒸发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的一半;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半,所加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

2.防非典期间,某医院要用含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g/cm3)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4%(密度为1.0g/cm3)的消毒液15L,请问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体积是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如何配制? ① 计算:

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设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15L=15000mL 15000mL×1.0g/mL= 15000g

x × 20% = 15000g × 0.4% x = 300g

20%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 = 300g ÷ 1.1g/mL = 272.7 mL

水的体积 = (15000g - 300g) ÷1.0g/mL=14700 mL

注意:由于溶液体积不可相加减,所以水的体积不可用15000mL—272.7 mL求得;也不可根据15000g×(1—0.4%)/1.0g/mL求得,因为这里求得的是所有水的体积,而并不是稀释过程中所要加的水的体积。

答:略。

② 量取:用适当大小的量筒分别量取272.7 ml的20%的过氧乙酸溶液和14700 ml的水倒入容器中。

③ 稀释: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并贴上标签即可。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我思我学】

做一做:请你按下表所给数据配制成三份蔗糖溶液,并填入计算结果:

其中最甜的溶液是_________(填溶液编号),越甜的溶液说明其中蔗糖的相对含量越______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也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所以,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填一填:分析下列表格中各种量的变化,(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同步导学】

评价要点:

1.理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2.学会:学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溶质只限于一种),熟知实验步骤、仪器、注意点、质量体积的换算,以及严格的书写格式。能读懂试剂瓶标签的文字含义。区别溶质为液态、固态时的不同配制方法。

方法指引:

(1)溶质的质量分数亦即通常所说的溶液的浓稀程度,可见溶液的浓稀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

(2)已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或溶液体积,且已知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中的任两个量可求出另一个量。常用的计算公式有:

M质 M质

100% = ×100% ① 溶质质量分数(A%)= ×

M质 + M剂 M液

② M质 = M液 · A% = ρ·V·A%

(3) 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常可根据下列式子计算(M液1 、M液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1 %、A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液1· A1% = M液2· A2%

(4)溶液的配制:

当溶质为固体时,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当溶质为液体时或将浓溶液稀释为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时,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 如需将不纯物质溶于水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首先要将不纯物提纯。 典型例题:

1.要将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0% ,需①添加蔗糖多少克?②蒸发多少克水?

① 解:原溶液中蔗糖的质量 = 100 g ×10% = 10克

设需加蔗糖的质量为x 。

10 g + x

则 ×100% = 20% x = 12.5 g

100 g + x

注意:经常有这样的错误做法:即认为原有溶质10 g,再加10 g蔗糖就可以了,殊不知溶质加倍了,可溶液也增加了,所以得不到原有溶质质量分数的两倍。

② 解:设需蒸发水的质量为y 。

蒸发水时溶质质量不变,仍然为10 g 。

10 g

则 ×100% = 20% y = 50 g

100 g — y

思考:如果要使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减少到5% ,应加多少克水呢?

技巧总结: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加倍,蒸发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的一半;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半,所加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

2.防非典期间,某医院要用含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g/cm3)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4%(密度为1.0g/cm3)的消毒液15L,请问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体积是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如何配制? ① 计算:

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设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15L=15000mL 15000mL×1.0g/mL= 15000g

x × 20% = 15000g × 0.4% x = 300g

20%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 = 300g ÷ 1.1g/mL = 272.7 mL

水的体积 = (15000g - 300g) ÷1.0g/mL=14700 mL

注意:由于溶液体积不可相加减,所以水的体积不可用15000mL—272.7 mL求得;也不可根据15000g×(1—0.4%)/1.0g/mL求得,因为这里求得的是所有水的体积,而并不是稀释过程中所要加的水的体积。

答:略。

② 量取:用适当大小的量筒分别量取272.7 ml的20%的过氧乙酸溶液和14700 ml的水倒入容器中。

③ 稀释: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并贴上标签即可。


相关内容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 ...

  • [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设计
  • <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设计 睢县西陵寺镇第三初级中学 谷春英 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观察和思考,并根据溶液的颜色深浅区分有色溶液是浓还是稀.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提出一个关系式,并推导出另一个关系式,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熟悉上述两个关系式,巩 ...

  • 1.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8)
  • 课 题时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间(1)知道什么是溶质和溶剂.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 溶剂. (2)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3) 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 , 会计算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实验技能 设计实验,讨论交流,理解和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

  •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知识要点
  • 基本概念与原理知识要点(新) 一.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知识要点的回顾: (1)知识体系归纳 构成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分类 组成构成 元素 物质 原子 在单质中 存在 离子 在化合物中 宏观组成 微观组成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即论种类,又论个数) 具 体 细 知 识 点: (2) ...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2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复习) 中考动向分析: 本节内容是溶液这一章中的重要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溶 液中的其它知识,同时是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的基础. 在中考中, 在溶解度的计算已不作要求的情况下,所涉及的计算题大多是求溶质 的质量分数.是中考必考内容,所占分值比例较大,应重点掌握,尤 其是溶液的稀 ...

  • 溶液组成的表示
  • 学案 知识归纳: 1.溶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 ,溶解了别的物质的物质叫 .溶液质量= + . 2.溶质可以是 . ,也可以是 .溶剂有多种,可以是水.汽油.酒 精等,但在一般情况下都指的是 ,除特殊说明外.如:盐酸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碘酒中的溶质 ...

  • 中考化学选择题经典题集(附答案)
  • 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 ...

  •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一.物质的多样性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 ... A .水 B .干冰 C .氧气 D .氧化汞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河水 B .蒸馏水 C .软水 D .硬水 3."海天酱油"瓶上配料表:水.大豆.面粉.谷氨酸钠--,则 ...

  • 生活中的水 基础知识填空 含答案
  •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姓名 学号 水的组成: 1.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 ,产生 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 . 极产生的气体体积 较小,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说明这种气体是 . 2.水的电解表达式: 水的密度: 1. 2.计算公式: 3.国际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