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曾勾引朋友之妻:写诗向元稹"二奶"求欢

白居易曾勾引朋友之妻:写诗向元稹“二奶”求欢

2011年04月04日 10:47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郭灿金

字号:T|T

1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该诗对薛涛充满狭亵之情,求欢之意昭然若揭。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白居易的举动都显得十分下作,虽然元稹此时已经抛弃薛涛,但薛涛仍然以元稹的外室自居,对于白居易抛来的媚眼根本不屑一顾。

本文摘自《郭灿金读史》,作者:郭灿金,出版社:崇文书局

【白居易档案】

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属于少年得意的代表,他在十八岁之时即以诗名为人所知。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赢得了长安知识界的普遍赞誉。二十七岁那年,白居易再接再厉,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高中进士,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后来,白居易不无得意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然而,白居易更是唐代诗人——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人中晚婚晚育的楷模和典范。这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年轻进士,却一直拖到了36岁,才与小他12岁杨氏结婚。杨氏是其好友杨虞卿的堂妹。

白居易晚婚的原因至今依然聚讼纷纭,众多研究者在自说自话,都无法拿得出来令人信服的证据和材料。但有一点可以排除,白居易的晚婚绝不是因为性冷淡。因为在众多作品中,白居易都对女人流露出了一种病态的占有欲望。

说起白居易,我们不能忘记。

元稹、白居易两人年龄相近,又同为著名诗人,然而,元白二人不仅丝毫没有“文人相轻”,而且私交甚笃,他们倾心交往三十载,相互唱和九百章,可谓极一时之盛。加之两人的文学观十分接近,时人将二人并称——元白。《旧唐书·元稹传》如此形容二人的关系:(元稹)“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者近十年。俄而白居易亦贬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凡所为诗,有自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离放逐之意,靡不凄婉。”《旧唐书·白居易传》亦如此记载:“时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白居易和元稹都互为表里。

元稹是中国作家中最早以出卖隐私吸引眼球的成功人物。在晚年,他以自己风流韵事为蓝本写成了《莺莺传》,后来,天纵之才王实甫以《莺莺传》为蓝本,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西厢记》。因此,可以这样说,元稹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以自己无耻的始乱终弃成就了一出最伟大的戏剧杰作——《西厢记》。

也许注定元稹命带桃花,抛弃了莺莺之后,元稹又泡上了著名妓女薛涛。

薛涛本来也出身名门,只因父亲过早地撒手人寰,薛涛不幸沦为乐伎。自身过硬的素质,早年良好的环境熏陶,使得薛涛很快就在行业里成为了头牌。元和四年春,元稹奉命出使成都,此时元稹30刚刚出头,第一眼看到40岁的薛涛,便惊为天人。薛涛对元稹也是一见如故,“金风玉露一相逢”啊,“便胜却人间无数”。加上此时元稹的妻子韦丛十分识相地病逝,元稹与薛涛更是无所顾忌,在成都开始了一年多的同居生活,二人吟诗歌唱,共同谱写了一段他们自己认为的佳话,以致当时人们多把薛涛看成是元稹的外室。然而,不久之后,元稹再次显露出豺狼本性,最终选择一走了之,并在浙东公务活动时与越中名妓刘采春开始了另一段干柴烈火的淫乱生活,任凭被蒙蔽的薛姑娘一人在成都思念得死去活来。思念着元稹的薛涛为此闭门谢客,从此远离诗酒花韵之事。

1 2

白居易曾勾引朋友之妻:写诗向元稹“二奶”求欢

2011年04月04日 10:47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郭灿金

字号:T|T

1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该诗对薛涛充满狭亵之情,求欢之意昭然若揭。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白居易的举动都显得十分下作,虽然元稹此时已经抛弃薛涛,但薛涛仍然以元稹的外室自居,对于白居易抛来的媚眼根本不屑一顾。

本文摘自《郭灿金读史》,作者:郭灿金,出版社:崇文书局

【白居易档案】

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属于少年得意的代表,他在十八岁之时即以诗名为人所知。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赢得了长安知识界的普遍赞誉。二十七岁那年,白居易再接再厉,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高中进士,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后来,白居易不无得意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然而,白居易更是唐代诗人——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人中晚婚晚育的楷模和典范。这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年轻进士,却一直拖到了36岁,才与小他12岁杨氏结婚。杨氏是其好友杨虞卿的堂妹。

白居易晚婚的原因至今依然聚讼纷纭,众多研究者在自说自话,都无法拿得出来令人信服的证据和材料。但有一点可以排除,白居易的晚婚绝不是因为性冷淡。因为在众多作品中,白居易都对女人流露出了一种病态的占有欲望。

说起白居易,我们不能忘记。

元稹、白居易两人年龄相近,又同为著名诗人,然而,元白二人不仅丝毫没有“文人相轻”,而且私交甚笃,他们倾心交往三十载,相互唱和九百章,可谓极一时之盛。加之两人的文学观十分接近,时人将二人并称——元白。《旧唐书·元稹传》如此形容二人的关系:(元稹)“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者近十年。俄而白居易亦贬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凡所为诗,有自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离放逐之意,靡不凄婉。”《旧唐书·白居易传》亦如此记载:“时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白居易和元稹都互为表里。

元稹是中国作家中最早以出卖隐私吸引眼球的成功人物。在晚年,他以自己风流韵事为蓝本写成了《莺莺传》,后来,天纵之才王实甫以《莺莺传》为蓝本,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西厢记》。因此,可以这样说,元稹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以自己无耻的始乱终弃成就了一出最伟大的戏剧杰作——《西厢记》。

也许注定元稹命带桃花,抛弃了莺莺之后,元稹又泡上了著名妓女薛涛。

薛涛本来也出身名门,只因父亲过早地撒手人寰,薛涛不幸沦为乐伎。自身过硬的素质,早年良好的环境熏陶,使得薛涛很快就在行业里成为了头牌。元和四年春,元稹奉命出使成都,此时元稹30刚刚出头,第一眼看到40岁的薛涛,便惊为天人。薛涛对元稹也是一见如故,“金风玉露一相逢”啊,“便胜却人间无数”。加上此时元稹的妻子韦丛十分识相地病逝,元稹与薛涛更是无所顾忌,在成都开始了一年多的同居生活,二人吟诗歌唱,共同谱写了一段他们自己认为的佳话,以致当时人们多把薛涛看成是元稹的外室。然而,不久之后,元稹再次显露出豺狼本性,最终选择一走了之,并在浙东公务活动时与越中名妓刘采春开始了另一段干柴烈火的淫乱生活,任凭被蒙蔽的薛姑娘一人在成都思念得死去活来。思念着元稹的薛涛为此闭门谢客,从此远离诗酒花韵之事。

1 2


相关内容

  • 梨花的诗词
  • 1.春日上方即事 [唐]王维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2.阙题 [唐]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

  • 白居易咏物诗的世俗化色彩
  • 白居易咏物诗的世俗化色彩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浅谈白居易诗歌的世俗化色彩 黎爱群 钦州学院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世俗化是其诗歌的鲜明特点,具体表现为选材世俗化.立意世俗化.语言浅俗化等方面.世俗化的特色使诗歌从高雅的"阳春白雪"走向&quo ...

  • 元稹"捧红"杜甫粉丝唐文宗宴会上吟咏其诗
  • 元稹"捧红"杜甫 粉丝唐文宗宴会上吟咏其诗 广州日报 2015年01月12日 09:15 (转自:央视网) 原标题:杜甫走红 贵在坚持专业化与高规格 资料图片 国学教育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 ...

  • 悼亡妻感天动地,风流帐千古相传,是浪子还是渣男?
  • 中国历来的诗人是多种多样的,就像人一样,人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人的个性差异很大,诗人也是,有些诗人多情,有些诗人深情,有些诗人多情兼深情,然而有些诗人,可能诗句写得很好,但是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上,处理得不好,这样的人还不少.我说的多情的这种人呢,今天,我们称之为"浪子". 那么 ...

  •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作者元稹却是个负心汉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大意是,看过了广阔浩淼的沧海,就不会被别处的水吸引,磅礴梦幻的巫山之云才是云,别处的都看不上.作者元稹以此诗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思念,情真意切,忠贞不二,有了你其他女子都不放在眼里.可是嘴上这么说,身体却很诚实,留下这千古名句的元稹用实际行动告诉 ...

  • 蓝桥驿见元九诗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鉴赏] 元稹题在驿亭的那首诗说:"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蓝桥驿见元九诗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玉帐"."银区"说明他 ...

  •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 一.下面是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读后回答问题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1.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 诗中的环境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井边梧桐.秋深叶黄. ...

  • 唐代风流才子元稹:四大女诗人被他抛弃了俩
  • 2012年09月10日 14:23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刘丽 此图是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墓主张氏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曾被授予上柱国勋爵.此画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描绘贵族妇女家庭生活场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个画面的-[详细] 核心提示:刘采春,与鱼玄机.薛涛.李冶 ...

  • 古代送别诗
  • 古代送別詩 古典诗文 2009-08-22 1615 古代送別詩 [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