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操·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访谈记录

一、案例故事

教育的魅力——有容乃大

什么是沟通?简单的说就是交流观点和看法,寻求共识。由此可见:沟是手段,通是目的。

作为班主任,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多。下课,当很多学生围着我们你一言我一语时,师生关系就在不知不觉的沟通中贴近了。而当个别学生有了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或有了错误需要纠正的时候,我们就要有目的的和他们进行沟通。

今天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这些日子,我们学校全体学生一起在学习新的广播体操。每次学操前,我都要叮嘱孩子们认真看老师的动作,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可是我们班徐龙和佟乐因为学操时态度不认真,被体育老师叫到队伍前面批评。

出现了这种情况,我真的很生气,(我们班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很优秀,况且认真学操我强调了无数遍)但我并没有粗暴的批评,而是慢慢静下心来,思考怎样和他们进行沟通。有了方法后,我找到了他们。他们低着头,显然是知道错了,在等着我批评。我先请他们坐下,并微笑着对他们说:“老师知道你们不是故意不认真做操的,只是一时没留神,做了不该做的小动作,对吗?”两个孩子抬起头,疑惑的看了我一眼,可能他们还没有明白老师为什么为他们开脱,所以没有言语。“可这个情况却被体育老师看到了,把你们叫到了队伍前面,你们自己也觉得很丢脸,对吗?”我接着问。“嗯。”这次孩子们倒是说话了,却也不敢畅所欲言。“作为班主任,我也觉得很没面子呢,还不服气,想把面子挣回来,作为男子汉,你们一定想把面子挣回来。对吗?”“是!”听到我的这句话,孩子们有了肯定的回答。虽然声音不大,但能听出他们的决心。“我想了一个好办法,能让你们迅速挣回面子,不过就看你们做不做了。”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做,做。”孩子们连声说。“真是上进的好孩子!”我发自内心地赞叹。于是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请他们两个做男队的排头,(我班有两个男生队)并告诉他们:“你们在排头做操,体育老师容易看到你们,如果做得认真的话,那么你们就能很容易得到表扬,这可是你们找回面子的好机会,也是给咱班争荣誉的好机会,你们在老师心中怎么样,三(一)班在全校同学眼里怎么样就看你们了。”两个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一再向我表示:“老师,放心吧,我肯定会给咱班挣回面子的。”果不其然,孩子们很珍惜这个机会,操做得好极了,几次被体育老师当众表扬,让全体同学对他们两个刮目相看。

事实证明,我这次与孩子的沟通是成功的,我想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我理解学生。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不是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其次是尊重学生。只有高度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权利,对学生的问题甚至错误表示关心和接纳,才能使学生排除紧张、惧怕、担忧的心理,消除其自我防卫,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第三是信任学生。我相信,我的学生能够做到更好。但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就会十分珍惜,也会做得很好。

二、对话班主任

张红: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跟大家共同探讨班主任的每一天这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广播操专题。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两位优秀的同行,她们将和我们一起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这位是来自昌平区昌盛园小学的刘建平,刘老师,您好!

刘建平: 您好!

张红:

张红:

老师:

张红: 这位是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三小的段艳红,张老师,您好! 欢迎两位老师,我们一块来讨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先问两位,班主任的一天,都能发生什么事呢?是大事多还是小事多? 小事多。 我们就来看看,案例中的老师,在这一天里遇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好,我们看完了案例以后,

我想,这样的事很平常吧?

刘建平: 比较多。

段艳红: 比较多见一些。

张红: 不说天天有,也得是经常有。 段艳红: 张老师好!

段艳红: 对。

刘建平: 这个班级不发生,也在另一个班在发生。

段艳红: 校园里总是会有的。

张红: 是吧?所以这就是常规管理的问题,我们大都知道,常规管理如果出问题,班级就容易成为乱

班。那么这个事呢,你要说它很大吗?不是很大,咱们小学,你说有多少孩子有很严重的品质

问题,也没有,这样的事,两位老师都遇见过。

老师:

张红: 遇到过。 你们觉得案例中的老师,他这种处理方法,你们觉得怎样?

主任能够根据两个孩子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我觉得这种方法就算是合适的方法了。

张红: 那您呢?您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做呢?

就把这个孩子叫过来,让他给我谈谈当时你是怎么回事啊?现在心里怎么想的啊,有什么感受

啊?

孩子跟我说了原因,告诉我现在心里挺后悔的,觉得挺没面子的。我问他你说怎么办啊?他告

诉我,以后一定从行动上有改正。我就让他回去了,以后就没再发生过同样的事。

张红:

张红: 段老师,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刘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跟案例中的老师其实不太一样。 对,刘老师说的是把这个孩子叫过来,问他,但是案例中的这个老师呢,老师说话比较多,孩

子说话比较少。

段艳红: 对。

张红: 我觉得可能两位老师也都赞同,这个老师在开始的时候,还是挺好的,因为孩子有了错误,没

有简单的批评。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用沟通来解决管理的问题。那么,段老师,如果是您的话,

您会怎么做呢?

段艳红: 我认同案例中的老师开始时的做法,他能够尊重孩子和接纳孩子,对于我来说,一开始也会尊

重孩子和接纳孩子,但是我会像刘老师一样,让孩子自己来谈谈,对于这件事情,我有哪些不

得当的地方,为什么老师不能够接受我的做法,然后进一步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想想,我用

什么办法来及时弥补过错。案例中,办法是老师给孩子的。我更喜欢让孩子通过自己思考,自

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仅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思

考,提高他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红: 我想问两位老师,如果把这个孩子找来,问他什么原因,能谈谈吗?但是这个孩子不吭声,这

在小学生中也是常见的!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怎么做呢?

刘建平: 我会猜一猜。我会说,你让我猜猜吧。一定是这个动作特别难,你没学会?或者是刚才你一不

小心走神了?给他一些引导性的话,而不是让他看到老师以后,就觉得特别的害怕,这样引导,

孩子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原因说出来了。

因为现在的操,确实是比较难,孩子有的时候不是故意在违反纪律,确实是某些动作,他们做

得不到位,因为没有学好。

张红: 我之所以把这个问题难度提高,因为老师通过沟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真正的沟通是双方的信

息交流。案例中这个老师,肯定学生是对的,包括他接纳孩子,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还是没有反应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好的沟通要让孩子把更多的心里话说出来,这样可能

会好一点。

当然,说到这儿,归根到底,这是我们每天遇到的常规问题,我想问段艳红老师,其实像小孩

子,出现这些问题算是正常的吗?

段艳红: 对。 段艳红: 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这个问题。 刘建平: 我确实有遇到过这样的孩子,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回来,有同学跟我说,一个孩子被批评了。我刘建平: 我觉得这个老师的处理方法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孩子不认真做操,他的原因有很多,这个班

张红: 就像我们平常了解的那样,我也是个小学生的家长,大人觉得很重要的事,小孩觉得不重要。

比如说做操,他会情绪化,他今天高兴了,他可能就做得非常精神,他今天情绪低落了,可能

就应付两下,类似的,还有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眼保健操,小孩没有觉得这真的对眼睛有好处,

所以经常会出现糊弄的情况。老师一般都怎么处理?

段艳红: 孩子有时候是情绪化的,在做广播操、做眼操的时候,我会在旁边不时的去表扬那些做得好的

孩子。

张红: 调动出好的情绪。

做得好、做的到位的时候,自然就漂亮,自然就美;我就想,还是用这种爱美之心来调动孩子

愿意把操做得到位,做得好,以后不戴眼镜,体形也好。我天天在他身边说一说,要是只是说

一次的话,他就忘记了。

张红: 就是孩子的行为,这是由他的思维和认知决定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的时候,

常规管理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认知没有发展到那个高度,大家都知道,由于传统文化是

比较严格的,就等于是行为的高度要高于认识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还是需要更多外在

的教育手段和力量引导孩子。平时两位老师处理这些问题,有哪些好招、妙招?

刘建平: 做眼保健操,五分钟的事,做好不容易,所以我每次从低年级开始带的时候,从孩子入学的第

一天第一次接触这个操的时候,我都会非常认真的开始教他们做,而且这五分钟是雷打不动的,

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个习惯。

张红:

张红: 就是说坚持,这是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的。 低年级是从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期。

另外,就是我们在孩子做的过程当中,我特别注意纠正孩子那些不规范的动作,如果眼保健操

动作不规范,或者力度不够的话,那是很难保证它的效果的,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动作纠正好了,

那他自己得来的那种实际的收获,就比咱们给他讲多少遍道理都管用。

段艳红: 刚才刘老师说的,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办法,也是非常必要的。我想,还

可以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之后,进行一次点评。在点评中,可以让孩子学习谁做得更好,怎

么做就做得更好了。也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爱做操、爱美,爱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孩子集体的

意识,我做的操漂亮,我做的眼操好,不仅我个人健康了,美了,集体也美了,我想这样也是

很好的办法吧。

张红:

张红: 其实这也是一种策略?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的时候训练,然后提升认识,这样就会激发孩子们的感情,那么一般你在点

评的时候,都说哪些呢?

段艳红: 我会说,刚才有的同学在哪一节操某一个动作上,真伸展、漂亮极了,刚才做那节操的时候,

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就像一个人似的,说明你们做操都非常用心,很到位,真的是一幅美丽

的图画

张红: 这也是行为训练的一个策略,叫什么呢?正面引导。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点评说,刚才做操谁

谁谁胳膊没伸直,动作不到位,而是说谁做得特舒展,我特别高兴、特别欣赏,是一种正面激

励的训练方法。这都是常规训练的非常好的方法。

段艳红: 顺着老师的话,孩子有时候还会自己就说,我们班谁谁做操每一节都做得特别棒呢,特别值得

我们学习。孩子之间就互相学习,他也会点评的,也就能促进自己做操水平的提高。

张红: 实际上也在强化正确的动作。

段艳红: 对。 段艳红: 对。 刘建平: 只要听到铃声响,马上意识到我该做这个事情了。 刘建平: 对,就是这样,一定要坚持。 段艳红: 对,调动出好的情绪来,这是一种办法。另外一个,我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动作

张红:

老师:

张红:

老师:

张红:

张红: 就是行为的训练,归根到底,我个人认为,运动员是炼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对。 更多的常规管理来说,还是需要什么呢?就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所以,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老师们,要多掌握一些招,一些什么招呢?训练行为的招,然后巩固行为的招。 对。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坚持说起来容易,可是很难做到的,我想问问两位老师,我们一种行为要养成,根据你们

的个人经验,得坚持多长时间?底线。 刘建平: 贵在坚持。

段艳红: 应该是一个月左右吧。

刘建平: 理论上六周,实际上不止六周。

张红:

张红: 就是说得反复的提醒,反复的督促。 那么案例中那个老师,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他跟这个孩子说,我让你做排头,他说你看,你

做了排头之后,果然这个孩子做操就做得好了,我们在实践中,这种办法用得多吗?

刘建平: 我遇到这种情况比较少。

张红:

张红: 您一开始打的基础就好。 那么平常呢?

不知道怎样排,他永远在第一,他眼前不知道别人的规范是什么样的,那这时候你把他调到排

尾,他看到别人怎么样去做的时候,对他是一个好的影响。

张红: 您说的就是从规范动作来说,一个排头的孩子可能不如站在后面的或排尾的孩子。但是我理解,

案例中这个老师,他让这个孩子站到做操队伍的排头是什么呢?就等于是给他一个机会,我不

知道打一个比方合适不合适,咱们经常说,比如有一个孩子纪律不好,那我们就让他当纪律委

员。如果有一个孩子交作业可能不够及时,我们就让他收作业。

那么大家觉得,像这种方法在常规管理中,究竟有没有效果?

刘建平: 有效果。

段艳红: 我认为仅靠这种方法,效果是不明显的。这是措施的第一步,再让他做纪律委员,做排头之后,

我觉得还要加上刚才刘老师说的,就是要加强行为的训练、指导,要是他本身纪律就不好,自

控能力很差,你就让他去做纪律委员。

张红: 他可能只能两天,第三天就会出现反复了。

段艳红: 对。

刘建平: 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加强督促、加强指导,是可行的,因为我曾经这样去做过。

张红: 对,首先激发他的情绪,但是仅仅情绪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尤其孩子们,他们都是情绪化的,

受状态的影响特别大,所以看来,这个一天,虽然事都不大,但是考验老师们的功夫还是挺深

的。其实除了广播操,还有我们一天遇到的很多常规管理,都是这样的。

我想通过与这两位老师讨论,大家可能知道了,在我们班主任的每一天,会发生很多很多的

小事,这些小事基本上都是常规管理的事,而常规管理更多的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

行为的规范和秩序的建立,那么沟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行为的训练和习惯的坚

持。这个往往比说教更重要。

好,谢谢两位老师!

老师: 谢谢! 刘建平: 所以这种方法用得就少。 刘建平: 也可以采用,比如说某个孩子,他在排头的时候,从排头调到排尾,因为他在排头的时候,他刘建平: 对。

三、对话专家

有容乃大

主持人:张红(北京教育学院 副教授)

专家:延建林、田万生、鲍传友

张红: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班主任每一天中的广播操专题,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一天经

历的教育生活会发生很多小事,和往常一样,我们采取的还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的这种方

式,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领悟到小中的大和事情背后的理,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三位专家,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这位是清华大学的教育学专家延建林老师,这位是心理学的,来

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田万生老师,还有这位是管理学学科北师大的鲍传友老师,三位老师好!

老师:

张红: 张老师好! 我想老师们一定非常盼望着能听到三位精彩的见解,刚才我们说了,我们这种形式最主要

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那么在每一天里面,老师们都会遇到很多小事,但是有句

话说得很有意思,叫教育生活无小事,就是从很小的事里面,我们也能得到很大的启示,我

们现在先跟老师们一块看一看,这位老师在这一天遇到了什么样的事?

好,案例看完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跟老师们一起来探讨了,我想先问一下延老师,您觉得

这是个什么样的教育案例?

延建林:

张红:

延建林: 我们从这个案例来看,它最开始是老师要学生把广播操做好,但是学生在做广播操的时候,却没有能够完全遵照老师的意见。 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常规的问题,规范行为问题。 对,因此,老师就开始找学生谈话,为什么要找他谈话呢?老师认为,可能是教师传达出

来的信息没有能够被学生完全接受,并且转化为他的行为,因此教师认为,这是一个沟通上

出现了障碍。

张红:

延建林: 对,所以老师自己也认为,在这个案例中,他的成功在于沟通,那你觉得呢? 那么从这个案例的最终的实施效果来看,我觉得他可能有一些问题,怎么说叫沟通呢?我

们说沟通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行为互动这样一个整个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要求信息发出方要把自己的信息清晰的向信息接受方传递,也就是老师

要把他的指令、信息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把老师所发出的信息接受,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一

种行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有一个互动,一方面是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另外一方面,

学生接受老师,并且要通过行为做一个反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延建林: 我刚才注意到您有三个词,我觉得我特别要提醒老师们,叫交换、交流、互动。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本质特征。 但是从这个案例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班主任在找了这个学生沟通了之后,学生也按照班主任的意见去做,最终达到了班主任所要求的结果。 从行为上,我们看起来,他好像是成功了。 但事实上上呢,这样的成功并不能说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它并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

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他是一个服从,是一个服从的过程,因此

他最终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服从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说的沟通的效果。

那么沟通的要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要信息共享,你说什么,我能接受什么,再一个,

情感共鸣,沟通上有默契,老师学生情感上能够达成一致。

再一个,就是行为上能够一致,老师的要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那么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认为才是真正的沟通,就是说老师发出指令,学生也有一个互动、回应,但是在这个案

例中,仅仅只有这个老师说出来,学生遵照执行。

张红: 我就一直觉得有几个疑问,第一,比如说小孩子会有一些做操不认真,有时候忘记戴红领

巾等等之类的情况,这也是老师经常遇到的事。我觉得这个案例中的老师,他好像没有找原

因,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在沟通的过程中,成功在于他尊重了学生,他说的尊

重是什么呢?就是你犯了错误,不批评你,对吧?因为一般的老师直接指责学生的,而他没

有批评。

第二,他说我理解孩子,我觉得这个我也有一点奇怪,就是这个理解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三,他说我信任孩子,实际上体现在他在案例中的那些话,我相信你能够做好的。田老

师,从你这个专业理论上来说,您认同他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吗?

田万生: 从一开始来说,学生犯了错误以后,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体育老师批评我了,回去以后,

是不是班主任就更要批评我,他带着这样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班主任去了,结果班主任

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我没批评你,我跟你和颜悦色的说话,采取这样一种方式。

张红:

田万生: 这能不能叫做管理学上的怀柔策略? 对,他好像就觉得我理解学生了,这不叫理解,真正的理解就是他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理解要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情感,知道他的反应,知道他的原因,然后反过来再告

诉他,让他也明白,这是理解的一种意义。

所以,我觉得他理解上做得是不太妥当的。

张红:

田万生: 他认为他的信任体现哪儿呢?就是那样一句鼓励吗?“相信你能行”。 在这个案例的表面上看出来,说我信任你,你站在队前,你做操的时候不会出错,然后能

够让他们班的名声、荣誉会更好一些。真正的信任全是深层次的,信任、尊重、理解,这全

是深层次的,绝不是表面上的,所以从这个个案上来说,都是从表面上做的总结,做的一些

概括,所以我觉得,尊重、理解、信任,这个做得还远远不够。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对。刚才延老师其实也说了,三个层次,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他说沟通首先要达到思想趋同,对吧?也就是认识统一。 思想认同。 然后情感共鸣。这个就是有一个类似于动机的激发,最后导致的是行为趋同。但是我觉得,

说到这儿,我也想问鲍老师,听说您还做过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我接触的班主任老师也特

别多,他们经常有一些这样的困惑,就是说有一些招,这些招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很有效,

但是有的时候有效,有的时候就无效,对这个孩子有效,对那个孩子就无效。有一个老师开

玩笑的说,觉得好像在管理上包括在教育上,更多的在使用广谱抗菌药,到底是否有效呢?

心里说不上有底。其实常规管理,我想您一定知道,是牵扯到老师最多精力的事,那么您觉

得这个案例,从您的学科视角来分析呢?

鲍传友: 班主任的管理,实际上工作是非常细的,涉及到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班

主任,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方法,他是很难把一个班级管理好的。田老师也讲到了,信任

和理解都是在深层的基础上的,他不是表面化的东西,这个东西来源于哪儿?我们在教育方

法上,很多东西我们要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老师在平时,在跟学生沟通的基础上,找

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我觉得从常规的管理角度,现在即使撇开这个案例来看,从常规管理的角度来讲,最能反

映出一个班主任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就是您刚才讲的,我对你有用的方法,对他未必

有用,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因为对象的不同,所以各个对象的需要,信息特点、人格特征

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方法一定是变化的。

所以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讲,班主任常规管理,首先是要有一个方法的意识,就是我们

不能拿一招来对所有的学生。

就像这个案例来说,我们看到案例讲到,让那两个学生站在排头,这个方法可能对他就比

较有用,但是你如果换了另外一个群体,未必是有用的。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鲍传友: 比如说如果一个极内向的孩子。 对。 他可能觉得更紧张。 对,这个就是一个方法的变化性,所以我们要回到常规管理,现在评价这个案例,我觉得

应该做到以下几个。第一个,我觉得班主任的常规管理,一个是要有方法意识,除了自己以

外,还要建立跟班级相应的制度化的规则,包括一些有效的管理组织,这都是常规管理的内

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确的工作方法,这一点尤其重要,回到我们刚才讲的人的特殊性,

要求方法的变化,比如说,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你就不能走马观花,你就要深入地用一些

科学的方法,去找到这个学生到底出现什么问题,原因在哪里?因为你了解学生问题的原因

以后,你的方法在哪里,你就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突破口。

老师在讲学生的时候,在批评学生错误的时候,在沟通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理想信息,我

们在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比如说你应该干什么什么,你必须怎么样,都是一种警告、威

胁。

张红:

鲍传友: 就是单方面的指向要求。 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一定要在教学的管理中,老师一定要避免理想信息的传输,更多

是要基于学生的角度,来去搜索真实的信息,然后对他发出指令,而不是你应该怎么样,你

必须怎么样,提出一些忠告、建议。

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在处理问题上依据的理想信息,没有起到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所以导致

这种错误的行为反而在理想信息的传输下,越来越恐怖,这就是我们一个方法的问题。

第二个,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张红:

鲍传友: 这是两个老师一直强调的。 管理学告诉我们,理解和信任是管理的基础,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老师必须有很好的包

容心。比如说,刚才这个案例中,这个学生第一次做操错了,老师不要立马去批评他,你应

该想,怎么样去理解他、信任他,然后让他有新的改正的机会,所以这个老师有个很好的策

略,虽然他的信任,我们说缺乏一个深层的基础,但是他这个方法上是对的,就是说,他是

从信任的角度来给他再一次改正的机会,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怎么样表达老师的信任?班主任必须注意,信任是一个很空的东西,你怎么样让学生感觉

你去信任他,那就是赋权,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赋权就是非常有效的激励力量,比如说我现

在给你干什么,我让你站在排头,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赋权,所以让学生感觉,老师非常相信

我,而不是简单的我相信你行,这肯定不行的。因为学生没有感觉到我被信任,这是你传出

来的一种信息,但是下面具体的在行为中,你让他站在排头,这个学生就有一种责任意识了,

我现在是我们班的排头,感觉老师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所以他要实现这个任务以后,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这一种成就感反过来就会激励他朝着老

师希望的方向努力。

张红: 我觉得您刚才说了一个老师们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什么叫信任?信任就是赋权。实际上

我想,延老师,咱们教育学上经常说,信任或者叫尊重,实际上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对

吧?心理学上也是,就是相信他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在他独立承担某件事情的过程中

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老师们有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也很信任他呀,我不断的跟他

说呀,我相信你啊,你能行啊,但是他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我嘴上说信任你,

但是我实际上很多事情都限制你。

鲍传友: 造成这个的原因,主要是他虽然做到了信任,但是事实上,他由于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

必要的沟通,在思想上能够对某一件事情达成认同,情感上也没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共鸣,行

为上尽管可能会按照那个方向走,但是学生有可能行为是服从的,但是口服心不服。可能会

出现这个。

田万生: 您看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说我信任呢,我相信你行,如果不把这个学生调到排头的位置,

就是在那里,还在原来的位置,这个学生的行为就不会改变。因为他没有这种责任意识,没

有被信任的意识,他像刚才建林老师讲的,他就是单方的信息。

张红: 我听过一句话,想请教三位老师,一个班主任告诉我,小学的班主任,是我孩子的班主任,

他说了一句我想了很久的话,他说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因为我们今天探讨沟通问题,请

三位老师谈谈您对这句话的认识。

延建林: 实际上在我们古代典籍《礼记·学记》当中,就已经有这样一句话了,“亲其师,信其道”,

那么良好的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建立在良好的

师生沟通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互动,师生达成了一致,那么他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那

么在这个关系之上,它才能够达到最终教育人、鼓励人、成长人的这样一个良好的教育效果。

田万生: 这和心理咨询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当中,第一个讲的就是双方要建立有效的关系,如果关

系建立不好,别想往后咨询了,因为来访者不相信你。

在教育当中也是一样,一个学生对老师对成见,我不相信你,这个时候的教育可能就会失

效。

张红:

田万生:

张红: 实际上这也是沟通的前提。 对。 今天我们探讨了一个从表象上,是一个常规管理的问题,是一个行为规范的问题,但是实

际上,我觉得我得到的感悟就是,任何问题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什么?就是一些我们教育学、

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那么这样一件小事,通过这样一个沟通,通过我们这个沟通的理解,

无论是表层的服从,还是深层的认同,有的时候老师们可能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这些东西,但

是我想,三位老师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深刻起来。

那么我们也想请三位老师给我们班主任老师,每人送一句话。

延建林:

田万生: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张红: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开端,而良好的师生沟通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真正的理解、尊重、信任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真正的,您特别强调这个。 从组织学上讲,沟通是管理的基础,组织管理的基础。学会沟通,是班主任需要培养的的重要能力。 好,感谢三位老师!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班主任每一天中的广播操专题,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一天经

历的教育生活会发生很多小事,和往常一样,我们采取的还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的这种方

式,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领悟到小中的大和事情背后的理,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三位专家,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这位是清华大学的教育学专家延建林老师,这位是心理学的,来

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田万生老师,还有这位是管理学学科北师大的鲍传友老师,三位老师好!

老师:

张红: 张老师好! 我想老师们一定非常盼望着能听到三位精彩的见解,刚才我们说了,我们这种形式最主要

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那么在每一天里面,老师们都会遇到很多小事,但是有句

话说得很有意思,叫教育生活无小事,就是从很小的事里面,我们也能得到很大的启示,我

们现在先跟老师们一块看一看,这位老师在这一天遇到了什么样的事?

好,案例看完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跟老师们一起来探讨了,我想先问一下延老师,您觉得

这是个什么样的教育案例?

延建林: 我们从这个案例来看,它最开始是老师要学生把广播操做好,但是学生在做广播操的时候,

却没有能够完全遵照老师的意见。

张红:

延建林: 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常规的问题,规范行为问题。 对,因此,老师就开始找学生谈话,为什么要找他谈话呢?老师认为,可能是教师传达出

来的信息没有能够被学生完全接受,并且转化为他的行为,因此教师认为,这是一个沟通上

出现了障碍。

张红:

延建林: 对,所以老师自己也认为,在这个案例中,他的成功在于沟通,那你觉得呢? 那么从这个案例的最终的实施效果来看,我觉得他可能有一些问题,怎么说叫沟通呢?我

们说沟通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行为互动这样一个整个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要求信息发出方要把自己的信息清晰的向信息接受方传递,也就是老师

要把他的指令、信息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把老师所发出的信息接受,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一

种行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有一个互动,一方面是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另外一方面,

学生接受老师,并且要通过行为做一个反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延建林: 我刚才注意到您有三个词,我觉得我特别要提醒老师们,叫交换、交流、互动。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本质特征。 但是从这个案例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班主任在找了这个学生沟通了之后,学生也按照班主任的意见去做,最终达到了班主任所要求的结果。 从行为上,我们看起来,他好像是成功了。 但事实上上呢,这样的成功并不能说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它并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

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他是一个服从,是一个服从的过程,因此

他最终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服从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说的沟通的效果。

那么沟通的要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要信息共享,你说什么,我能接受什么,再一个,

情感共鸣,沟通上有默契,老师学生情感上能够达成一致。

再一个,就是行为上能够一致,老师的要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那么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认为才是真正的沟通,就是说老师发出指令,学生也有一个互动、回应,但是在这个案

例中,仅仅只有这个老师说出来,学生遵照执行。

张红: 我就一直觉得有几个疑问,第一,比如说小孩子会有一些做操不认真,有时候忘记戴红领

巾等等之类的情况,这也是老师经常遇到的事。我觉得这个案例中的老师,他好像没有找原

因,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在沟通的过程中,成功在于他尊重了学生,他说的尊

重是什么呢?就是你犯了错误,不批评你,对吧?因为一般的老师直接指责学生的,而他没

有批评。

第二,他说我理解孩子,我觉得这个我也有一点奇怪,就是这个理解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三,他说我信任孩子,实际上体现在他在案例中的那些话,我相信你能够做好的。田老

师,从你这个专业理论上来说,您认同他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吗?

田万生: 从一开始来说,学生犯了错误以后,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体育老师批评我了,回去以后,

是不是班主任就更要批评我,他带着这样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班主任去了,结果班主任

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我没批评你,我跟你和颜悦色的说话,采取这样一种方式。

张红:

田万生: 这能不能叫做管理学上的怀柔策略? 对,他好像就觉得我理解学生了,这不叫理解,真正的理解就是他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理解要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情感,知道他的反应,知道他的原因,然后反过来再告

诉他,让他也明白,这是理解的一种意义。

所以,我觉得他理解上做得是不太妥当的。

张红:

田万生: 他认为他的信任体现哪儿呢?就是那样一句鼓励吗?“相信你能行”。 在这个案例的表面上看出来,说我信任你,你站在队前,你做操的时候不会出错,然后能

够让他们班的名声、荣誉会更好一些。真正的信任全是深层次的,信任、尊重、理解,这全

是深层次的,绝不是表面上的,所以从这个个案上来说,都是从表面上做的总结,做的一些

概括,所以我觉得,尊重、理解、信任,这个做得还远远不够。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对。刚才延老师其实也说了,三个层次,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他说沟通首先要达到思想趋同,对吧?也就是认识统一。 思想认同。 然后情感共鸣。这个就是有一个类似于动机的激发,最后导致的是行为趋同。但是我觉得,

说到这儿,我也想问鲍老师,听说您还做过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我接触的班主任老师也特

别多,他们经常有一些这样的困惑,就是说有一些招,这些招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很有效,

但是有的时候有效,有的时候就无效,对这个孩子有效,对那个孩子就无效。有一个老师开

玩笑的说,觉得好像在管理上包括在教育上,更多的在使用广谱抗菌药,到底是否有效呢?

心里说不上有底。其实常规管理,我想您一定知道,是牵扯到老师最多精力的事,那么您觉

得这个案例,从您的学科视角来分析呢?

鲍传友: 班主任的管理,实际上工作是非常细的,涉及到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班

主任,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方法,他是很难把一个班级管理好的。田老师也讲到了,信任

和理解都是在深层的基础上的,他不是表面化的东西,这个东西来源于哪儿?我们在教育方

法上,很多东西我们要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老师在平时,在跟学生沟通的基础上,找

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我觉得从常规的管理角度,现在即使撇开这个案例来看,从常规管理的角度来讲,最能反

映出一个班主任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就是您刚才讲的,我对你有用的方法,对他未必

有用,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因为对象的不同,所以各个对象的需要,信息特点、人格特征

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方法一定是变化的。

所以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讲,班主任常规管理,首先是要有一个方法的意识,就是我们

不能拿一招来对所有的学生。

就像这个案例来说,我们看到案例讲到,让那两个学生站在排头,这个方法可能对他就比

较有用,但是你如果换了另外一个群体,未必是有用的。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鲍传友: 比如说如果一个极内向的孩子。 对。 他可能觉得更紧张。 对,这个就是一个方法的变化性,所以我们要回到常规管理,现在评价这个案例,我觉得

应该做到以下几个。第一个,我觉得班主任的常规管理,一个是要有方法意识,除了自己以

外,还要建立跟班级相应的制度化的规则,包括一些有效的管理组织,这都是常规管理的内

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确的工作方法,这一点尤其重要,回到我们刚才讲的人的特殊性,

要求方法的变化,比如说,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你就不能走马观花,你就要深入地用一些

科学的方法,去找到这个学生到底出现什么问题,原因在哪里?因为你了解学生问题的原因

以后,你的方法在哪里,你就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突破口。

老师在讲学生的时候,在批评学生错误的时候,在沟通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理想信息,我

们在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比如说你应该干什么什么,你必须怎么样,都是一种警告、威

胁。

张红:

鲍传友: 就是单方面的指向要求。 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一定要在教学的管理中,老师一定要避免理想信息的传输,更多

是要基于学生的角度,来去搜索真实的信息,然后对他发出指令,而不是你应该怎么样,你

必须怎么样,提出一些忠告、建议。

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在处理问题上依据的理想信息,没有起到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所以导致

这种错误的行为反而在理想信息的传输下,越来越恐怖,这就是我们一个方法的问题。

第二个,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张红:

鲍传友: 这是两个老师一直强调的。 管理学告诉我们,理解和信任是管理的基础,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老师必须有很好的包

容心。比如说,刚才这个案例中,这个学生第一次做操错了,老师不要立马去批评他,你应

该想,怎么样去理解他、信任他,然后让他有新的改正的机会,所以这个老师有个很好的策

略,虽然他的信任,我们说缺乏一个深层的基础,但是他这个方法上是对的,就是说,他是

从信任的角度来给他再一次改正的机会,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怎么样表达老师的信任?班主任必须注意,信任是一个很空的东西,你怎么样让学生感觉

你去信任他,那就是赋权,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赋权就是非常有效的激励力量,比如说我现

在给你干什么,我让你站在排头,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赋权,所以让学生感觉,老师非常相信

我,而不是简单的我相信你行,这肯定不行的。因为学生没有感觉到我被信任,这是你传出

来的一种信息,但是下面具体的在行为中,你让他站在排头,这个学生就有一种责任意识了,

我现在是我们班的排头,感觉老师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所以他要实现这个任务以后,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这一种成就感反过来就会激励他朝着老

师希望的方向努力。

张红: 我觉得您刚才说了一个老师们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什么叫信任?信任就是赋权。实际上

我想,延老师,咱们教育学上经常说,信任或者叫尊重,实际上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对

吧?心理学上也是,就是相信他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在他独立承担某件事情的过程中

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老师们有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也很信任他呀,我不断的跟他

说呀,我相信你啊,你能行啊,但是他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我嘴上说信任你,

但是我实际上很多事情都限制你。

鲍传友: 造成这个的原因,主要是他虽然做到了信任,但是事实上,他由于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

必要的沟通,在思想上能够对某一件事情达成认同,情感上也没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共鸣,行

为上尽管可能会按照那个方向走,但是学生有可能行为是服从的,但是口服心不服。可能会

出现这个。

田万生: 您看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说我信任呢,我相信你行,如果不把这个学生调到排头的位置,

就是在那里,还在原来的位置,这个学生的行为就不会改变。因为他没有这种责任意识,没

有被信任的意识,他像刚才建林老师讲的,他就是单方的信息。

张红: 我听过一句话,想请教三位老师,一个班主任告诉我,小学的班主任,是我孩子的班主任,

他说了一句我想了很久的话,他说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因为我们今天探讨沟通问题,请

三位老师谈谈您对这句话的认识。

延建林: 实际上在我们古代典籍《礼记·学记》当中,就已经有这样一句话了,“亲其师,信其道”,

那么良好的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建立在良好的

师生沟通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互动,师生达成了一致,那么他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那

么在这个关系之上,它才能够达到最终教育人、鼓励人、成长人的这样一个良好的教育效果。

田万生: 这和心理咨询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当中,第一个讲的就是双方要建立有效的关系,如果关

系建立不好,别想往后咨询了,因为来访者不相信你。

在教育当中也是一样,一个学生对老师对成见,我不相信你,这个时候的教育可能就会失

效。

张红:

田万生:

张红: 实际上这也是沟通的前提。 对。 今天我们探讨了一个从表象上,是一个常规管理的问题,是一个行为规范的问题,但是实

际上,我觉得我得到的感悟就是,任何问题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什么?就是一些我们教育学、

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那么这样一件小事,通过这样一个沟通,通过我们这个沟通的理解,

无论是表层的服从,还是深层的认同,有的时候老师们可能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这些东西,但

是我想,三位老师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深刻起来。

那么我们也想请三位老师给我们班主任老师,每人送一句话。

延建林:

田万生: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开端,而良好的师生沟通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真正的理解、尊重、信任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真正的,您特别强调这个。 从组织学上讲,沟通是管理的基础,组织管理的基础。学会沟通,是班主任需要培养的的重要能力。 好,感谢三位老师!

四、综合评析

开始看这个案例,觉得班主任这次的教育引导工作是很成功的。读了“对话班主任”和“对话专家”以后,又觉得有很大的不足。广大班主任可能与我有共同的体会。究竟怎样看待这个案例,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的意见,这个案例所表现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效果应该肯定。班主任表现出了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智慧。班主任所总结的三点认识符合教育规律。

首先,班主任特别重视与学生的沟通。我们知道,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正如古人所言:“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感情的融洽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成功教育的基础。 案例中的班主任,并不是在这一次处理问题时才想到与学生沟通。她早就认识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意义。平常在课间,她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与学生感情贴近。这是难能可贵的。没有“平时”,难胜“战时”。当学生出现问题或犯了错误时,就有目的的“沟通”,作具体的工作。

这里需要指出,依据专家的意见,对沟通的理解应该包含三个层面——信息交换;情感交流;行为互动。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对沟通的理解似乎简单了一些:“什么是沟通。简单的说就是交流观点和看法,寻求共识。由此可见:沟是手段,通是目的。”但仔细想一想,她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基本体现了专家所讲的三个层次。只是学生说话的机会少了一些。

其次,班主任特别理解学生。她知道学做新的广播体操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于是不止一次的给学生强调应该怎样做:“每次学操前,我都要叮嘱孩子们认真看老师的动作,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十个手指头不会一般齐,这是客观现实。总会有学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生气是必然的。关键是怎样处理。有的老师可能会大动肝火,简单化的“批”字当头,采取“训育”的方式。案例中的班主任没有这样做。她生气之后,先是冷静地思考了有效的解决方法,然后采取了温和的处理措施。“我并没有粗暴的批评,而是慢慢静下心来,思考怎样和他们进行沟通。有了方法后,我找到了他们。他们低着头,显然是知道错了,在等着我批评。我先请他们坐下,并微笑着对他们说:„老师知道你们不是故意不认真做操的,只是一时没留神,做了不该做的小动作,对吗?‟”她巧妙地为学生“开脱”,使教育提升了可接受性。她的方法是:“你们在排头做操,体育老师容易看到你们,如果做得认真的话,那么你们就能很容易得到表扬,这可是你们找回面子的好机会,也是给咱班争荣誉的好机会,你们在老师心中怎么样,三(一)班在全校同学眼里怎么样就看你们了。”两个学生接受了班主任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有人提出,方法是老师预先想好的,如果让孩子自己想出解决方法,教育效果会更好。有专家认为:“这样的成功并不能说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它并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他是一个服从,是一个服从的过程,因此他最终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服从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说的沟通的效果。”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应在更大限度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果学生想不出适合的方法,老师可以给出多种启示。

第三,班主任信任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尊重,有理解,才能有信任。从案例可以看出,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我相信,我的学生能够做到更好。”案例中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体

现了这种信任。我们认为“信任”是一种正确观念的体现,也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不能作假。如果作假,学生会慢慢体验出来,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严重的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实工作中,有的班主任,仅仅把“信任”当作一种方法来使用,是需要反思的。

当然,我们也要指出,班主任并没有弄清这两个学生做操不认真的原因是什么。是不重视,是习惯性,是情绪问题,还是有其他原因?无论如何,不能停留在老师为学生“开脱”的理由上,那毕竟是一种很虚的“假设”。正如专家所说,班主任给学生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信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学生的表现带有更大的“服从性”。专家的话值得参考:“要求方法的变化,比如说,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你就不能走马观花,你就要深入地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去找到这个学生到底出现什么问题,原因在哪里?因为你了解学生问题的原因以后,你的方法在哪里,你就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突破口。”搞清真正的原因,有利于对问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发现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以后,遇到同类的问题,会有预案性的处理措施。这样,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就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我们认真阅读“对话专家”,可以在理性层次上拓宽思路,也启发我们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问题是常见的,似乎不是大事,但需要诸多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支撑。

五、拓展案例

师生同乐课间操

广播又播放《分列式进行曲》了,大课间时间到了。今天是星期三,轮到我们一、二、三年级去大操场做操,我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上。快速地组织好学生,就带着他们来到了运动场。不一会儿,广播里就播着《雏鹰起飞》,学生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了起来。但是,我们一年级的学生还太小,做的操别说动作是否到位,单单这个节拍就合不上,我站在前面看着干着急。终于,熬过了这“漫长的大课间”,我垂头丧气地带着学生回到了教室。事后,我苦苦思索着该如何提高学生课间操的质量,最后我准备自己带着学生做,看看是否有效果。

到了星期五,又轮到我们低段小学生去运动场做操了,我就带着学生快速来到场地。然后我壮着胆站在班级队伍的最前面尝试着领操,可能是大家觉得我的举动很新鲜,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如此高的“回头率”让我觉得浑身不自在,但我依然坚持着。就这样坚持了几天后,大家都彼此习惯了,班级学生确实被我这以身作则的做法感动了,做起操来明显比别班同学起劲。我的这一举动犹如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面,波浪一圈圈地向周围辐射,不仅我班学生的做操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连站在我班级旁边的其他班级学生也比以前更认真了,我的良苦用心终于有所回报。

这样,与学生一起体验做课间操的苦与乐,既锻炼了身体,又带动了学生更认真地做操,实在是一举两得。正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班长陈洁跑来问:“季老师,您能一直为大家领操吗?”“那我的动作做错了,你们可别笑话我哦!”“好,一言为定!”班长一溜烟似的跑到教室,向大伙儿公布我答应领操的事儿。我明白,站在队伍前面与学生面对面地做操,我的笑脸一定能够在57位学生的脸上得到复制,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我领操的水平在学生“善意的目光”中得到提高。校长对我说:“操场上那么多班级同时在做操,惟独你班的学生是带着笑容在做操。”领导的肯定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全班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低段小学生广播操比赛中,我们班居然一举夺魁,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朱永新教授在《先教育之梦》一书中谈到“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所以,我们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相互沟通、相互督促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德行。看操,学生是在班主任监督下的被动做操;领操,是班主任督促学生认真做操的过程,更是学生督促班主任做操动作是否到位的过程,学生是在班主任引领和鼓励下的自主做操。二者所体现的教育观念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不同。

我以“领操”为起点,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亦师亦友地引领学生自主成长,与学生一道共同谱写出自己的教育历程。

一切从实践开始

“眼保健操要认真做,要做好。”每天我都苦口婆心的劝导我班的孩子们,关于眼操的重要性也说了无数次,为此,我还设立了严格的评比制度,进行监控,但是无论我怎么说,怎么评比,效果却不尽人意,

学生总是在做眼操的时候偷偷的睁开眼睛,随意性很大。

在早上第三节课,当我踏进教室的时候,只见孩子们仍然如热锅中的蚂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做眼保健操的广播声音和这些小麻雀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我那一刻的心情——烦,当时真的想把这群不懂保护自己眼睛的小家伙们好好教训一顿。但是深呼吸十秒钟以后,我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既然平常的说教,大段的道理你们不愿意接受,那我何不在实践中让你们感受失去光明的痛苦,从而引起你们对眼睛的重视呢?

我走上讲台,大声宣布:“同学们,今天老师跟你们玩个游戏,请你们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吧”!孩子们不知我葫芦里卖什么药,于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纷纷蒙上自己的眼睛。确定大部分孩子都看不到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他们异口同声地答道:“黑色”。就在这一片漆黑中,我给他们讲述了一个小朋友的心愿:“在孤儿院,有一个天生就双目失明的孩子,他经常问别人红色是怎样的,花草树木又是什么颜色的?在他的出生的那天,就注定了他只能面对黑暗,你能想象这位小朋友将会遇到怎么样的困难吗?”只见同学们纷纷举手,但我并没有给他们凭空想象的机会,我要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失明的不便,失明的痛苦。我请他们站起来,摆好凳子,去排队。同学们磕磕碰碰地把凳子放好,跌跌撞撞地排起队,再跟着我在教室绕了一圈,有好几个同学几乎摔倒了。就这样碰碰撞撞中,他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这个时候,我让他们把蒙眼布拿下,当他们睁开明亮的大眼睛,只听见的整个教室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啊!终于重见光明了!”“小男孩遇到的所有困难,不用老师多说,也不用你们发挥想象了吧!因为你们都在这个黑暗过程中感受到了。”我深情地说:“孩子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父母给予你们健康的身体,使你们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但是当你们不好好保护,那就非常可惜了,要好好做眼保健操哦!” 孩子们沉默了,在他们眼中,我分明看到了晶莹的泪光。

当天晚上,许多家长在我的博客留言,说自己的孩子回去抱着自己,感谢父母给他们一双健康的眼睛。 自从这次蒙眼实验活动以后,咱们班的眼保健操时间再也不用老师管了,只是一个小班长站在讲台上轻松管一管即可。我们老师、父母惯用说教,给孩子们讲大道理,但殊不知道,他们根本就不受我们这一套,假如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好好体会,感受,相信受到的效果会更大。

六、相关文献

课间操要引起重视

课间操在我国中、小学校已实行几十年,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课间操是全校性的体育活动,人数最多,场地最大,要求做到集队快、动作规范、整齐,要有节奏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要重视它的有形和无形的作用。

(一)课间操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课间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着重要地位。在中、小学校体育中,课间操不仅可以作为准备活动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主要的基本教材。课间操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培养身体正确姿势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教材,特别是对小肌群和关节、韧带的锻炼,以发展协调、柔韧等素质。课间操在体育教学中一般都是集体进行的,通过做操队形,动作整齐,可以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班主任必须会做课间操,以便督促检查。

(二)提高认识,重视课间操

课间操是学校生活制度的一项合理规定,是根据学生健康和学习的需要而安排的。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大脑发育还不完全,学习效率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了界限就会产生头昏、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记忆的规律来说,中间不休息,会产生一种"倒摄抑制"现象。所以,在学习记忆活动之后,应该做课间操。因为,课间操是运动中枢神经细胞在兴奋,能迫使原来在上课时思维中枢神经细胞得到抑制,更好地休息。如果能按课间操的要领认真地做,用力地做,使肢体的活动量加大,加强支配运动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还会使支配学习思维中枢神经细胞抑制得更深,使大脑思维中枢神经细胞休息得更好,这样,再学习时,效率会更高一些。此外,还能加快心脏的搏动,加深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从而使在前两节课中积累的疲劳更快消除。

(三)加强领导,建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领导认识到:搞好课间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抓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抓校风学风的建设。课间操要面向全校学生,只有依靠和调动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才能搞好课间操。课间操是全校性体育活动,在做操时间、地点、学生练习等方面都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并纳入全校总体计划中,所以各班主任对课间操都很重视,同时,向学生宣传课间操的意义和目的。体育教师是课间操的组织、训练指导者。并组成一个包括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干部在内的检查评比小组。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搞好课间操,领导是关键,班主任是保证,体育教师是核心。

(四)结论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搞好课间操,建议如下:

1、学校要抓好课间操,必须健全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计划,学生干部交叉检查评比,定期公布结果。

2、为了提高课间操质量,单靠体育教师是不够的,要得到班主任的配合。

3、课间操的比赛应分为:班级、年级、学校、县、市等级别的课间操比赛,各种比赛成绩应作为评比班级、先进班主任条件之一。

4、改变课间操是体育教师的事,与班主任无关的错误看法。

早操、课间操

早操(或称早锻炼、课前操)是在清晨或课前进行。凡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每天清晨起床后做15~20分钟早操。走读学生可在每天课前做10~15分钟的课前操。早操的内容一般以广播操(见“广播操”)为主,也可安排慢跑或发展身体素质的简单练习。通过早操,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学生由抑制状态逐渐进入积极活动状态,精神振奋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课间操又称为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课间操的形式与内容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影响是重要而深刻的。

课间操一般是在每天上午第二和第三节课之间进行,时间为20分钟,课间操有助于消除紧张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舒展,防止形成不良体姿,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育。课间操内容以广播操为主,还可做脊柱弯曲防治操、素质操、慢跑和活动量较小的游戏等。

中、小学早操及课间操推行要点(港台信息)

在学校推行集体早操及课间操,需要全校师生一致认定这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健康、活跃之生活模式的重要性,并以决心加以实施执行,方能在推行过程中作出适当的调动和配合,达到预期成效。现列举在早操及课间操研究计划及制作本参考资料的经验,供学校在制订其有关校本课程时考虑。学校可因现时本港体育课程改革所创造的条例及本身的情况,如上课时间、课程、场地及师资等作出弹性安排,尝试利用早会或转堂的时间进行一些既简单、又轻松的柔软体操活动,让学生舒展筋骨,增加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及对学校的归属感,而学校亦可建立本身独特的体育文化。

校本早操及课间操活动的设计原则

1、活动需不受场地及校服的限制。

2、应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自慢至快,由较小肌肉群至大肌肉群以至全身肌肉协调锻炼。

3、运动时配合音乐,以增加趣味,并可因应学生的年龄选取有趣或流行的音乐,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4、动作应简单易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容易地掌握。

5、活动需精简、明快。

6、整套动作的时间最好不多于十分钟,以便在课前、小息或课余时进行。

学校的配合

1、须订定长远的推行策略,包括预先进行教师培训,使全校教师皆明白这类活动的意义;了解和认同施行的步骤。

2、积极作出课堂调动,最好能编订学校上课时表时,把进行早操及课间操的环节编入。上课前、集会、小息或课后皆是方便进行这类活动的时段

3、因应学校场地,弹性安排参加人数及推行方法。若场地足够,时间又可配合,则全校每天都能进行此项活动。如果学校场地不能同时容纳全部学生进行时,则可先由某一、两级学生在不同场地开始,再逐步推至全校分级在不同时段、不同场地进行。

4、充分利用家校合作来推行这类活动,例如由家长领操、邀请家长与学生一同参与等,以得到家长的支持。

5、设立奖励计划,可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或班级,以维时学生的兴趣。

6、成立领操队,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

7、以早操及课间操活动作一些校内及校外的表演项目,如陆运会会操,藉此认同教师与学生在推行这类活动所付出的努力。

体育教师的角色

1、大部分学校在推行这类集体运动时,都是由体育教师负责,故此体育教师有责任增加自己对此类活动的认识,并经常留意有关发展。

2、体育教师需与时并进,灵活运用从各方面搜只资料,设计适合学生能力的活动,不宜一成不变地完全套用本参考资料的示例,否则对长期执行有一定的障碍。

3、由于这类活动规模较大,体育教师必须有决心和充足准备,邀请其它教师、家长及学生共同策划推行;或经常创编具学校特色的动作组合,方能产生较佳的效果。

武术融入课间操 学生练拳代早操大受欢迎

“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每天上午8点半,佛山张槎东鄱小学的操场上空都会准时奏响这首《男儿当自强》,课间操时间又到了。

“嗬、嘿、嗬、嘿……”1000多名小学生在强劲的旋律下,提膝亮掌、弓步冲拳、仆步穿掌、马步横打、虚步跳掌……七八岁的小朋友,一个个面带英气,一招一式打得有板有眼,要不是那身鲜红的校服,还真容易让人以为误入了少林寺。

这套独特的少年拳操的创造者、体育老师李老师和覃老师向记者介绍,以前做了几十年的课间操都是一个僵化模式,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他们动了把武术融入课间操的念头。张槎是龙狮之乡,民间习武氛围浓厚。两位老师参考了“五步拳”等多种中国传统的拳式,结合头、手、脚全身的运动,创编了适合学生课间锻炼的少年拳操。覃老师说,约3分钟的少年拳操成功地使课间操不再是“出工不出力”。现在已有周围学校效仿他们的做法。

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一早再早大揭秘

曾经有一段在白领中很流行的顺口溜: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原本讲的是上班族的生活现实。但如今,将它的前三句拿来安在中小学生身上竟夜觉得一点也不为过。

北京100多万中小学生的新学期,部分中学把课间操提前到了7点30分到8点期间,这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不满。《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海淀、丰台等多所中学的课间操变成了课前操。作息时间表显示,学校上午的早操大多从7点30分到8点开始,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点,“课间操提前意味着自己必须在7点20分到校,然后就连上五节课,而许多学生家离学校较远,为了上早操不得不5点钟起床。随着气候的转暖,春困夏乏现象的出现,上午后三节课的上课效果无法保证。”

对于来自师生的抱怨,一所新学期推行“早操”作息制度的中学校长解释说,课程没减、课时没减,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还为了不违反教委8点前不搞集体教学的规定,只能将课间操提前成早操。根据北京市教委“中小学不得8点前搞集体教学”的规定,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课间操一定要回归课间,否则就失去了设置课间操的意义。”

看到这一报道,不由得想起几天前一个暮冬的早晨:不到6点钟,天似乎刚蒙蒙亮,很少早起的我,因有事而艰难地爬起了床。但睡眼惺忪的我看到地铁里的景象,不由得想起一句诗:“莫道君行早,更有早

起人。”在站台和车厢里,不算多也不算少的乘客中,竟大部分是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有的还是在车上吃早餐。

我又想到前不久发生在西安的“2.10”交通惨祸:清晨6点钟左右,一辆大卡车在光线昏暗的公路上撞倒骑车去学校的初中生,4死1伤,血泊中的他们才13岁。现场有群众叹道:“大早上车开得都快,孩子们要不起这么早,唉……”各地的许许多多中小学生,每天很早很早就要提前去学校,自习也好,“课前操”也好,已然常态,而交通事故则是非常态。但是,如果没有常态在前,非常态的灾难则是很难发生的。 日复一日、披星戴月的中小学生们,想起来就让人为他们难过,“减负”的口号喊了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现在给人的感觉还是那样的软弱无力与空洞苍白。 前两天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是北京一记者的以色列游记。其中提到:“走在耶路撒冷的街头,一个现象让记者很意外。早上8点左右,记者看见两个年纪约八九岁的犹太孩子,背着书包,在公共车站等车去上学,而他们身边没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背着书包护送。”文章作者意外的是学生们没有大人护送,而我“意外”的是,人家的孩子早上8点左右才去上学。其实,像以色列的中小学生不用起大早上学,不应算什么新鲜事,因为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但是,世界上又有多少国家的孩子会像我们这里的同龄人这般起早贪黑呢?

显然,如果仍然还是“成绩至上”、“升学率第一”的话,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就依然是次选的,“课间操”改成“课前操”的变相增负就不会停止,正在长身体关键时期的学生们,揉着眼睛挣扎着早起再早起的情况,就还得继续。在高考、中考的重压下,甚至到最后连“课前操”变成“课无操”也未可知。

仔细想想,如今的中小学生实在很不容易。他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起所有人对他们的期望,用稚嫩的心灵支撑起甚至大人都无法承受的压力。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轻松愉快美好的青少年时期,更是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绝佳机会。他们失去的这一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谁能将他们的世界还原?还需要多久?

一、案例故事

教育的魅力——有容乃大

什么是沟通?简单的说就是交流观点和看法,寻求共识。由此可见:沟是手段,通是目的。

作为班主任,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多。下课,当很多学生围着我们你一言我一语时,师生关系就在不知不觉的沟通中贴近了。而当个别学生有了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或有了错误需要纠正的时候,我们就要有目的的和他们进行沟通。

今天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这些日子,我们学校全体学生一起在学习新的广播体操。每次学操前,我都要叮嘱孩子们认真看老师的动作,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可是我们班徐龙和佟乐因为学操时态度不认真,被体育老师叫到队伍前面批评。

出现了这种情况,我真的很生气,(我们班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很优秀,况且认真学操我强调了无数遍)但我并没有粗暴的批评,而是慢慢静下心来,思考怎样和他们进行沟通。有了方法后,我找到了他们。他们低着头,显然是知道错了,在等着我批评。我先请他们坐下,并微笑着对他们说:“老师知道你们不是故意不认真做操的,只是一时没留神,做了不该做的小动作,对吗?”两个孩子抬起头,疑惑的看了我一眼,可能他们还没有明白老师为什么为他们开脱,所以没有言语。“可这个情况却被体育老师看到了,把你们叫到了队伍前面,你们自己也觉得很丢脸,对吗?”我接着问。“嗯。”这次孩子们倒是说话了,却也不敢畅所欲言。“作为班主任,我也觉得很没面子呢,还不服气,想把面子挣回来,作为男子汉,你们一定想把面子挣回来。对吗?”“是!”听到我的这句话,孩子们有了肯定的回答。虽然声音不大,但能听出他们的决心。“我想了一个好办法,能让你们迅速挣回面子,不过就看你们做不做了。”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做,做。”孩子们连声说。“真是上进的好孩子!”我发自内心地赞叹。于是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请他们两个做男队的排头,(我班有两个男生队)并告诉他们:“你们在排头做操,体育老师容易看到你们,如果做得认真的话,那么你们就能很容易得到表扬,这可是你们找回面子的好机会,也是给咱班争荣誉的好机会,你们在老师心中怎么样,三(一)班在全校同学眼里怎么样就看你们了。”两个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一再向我表示:“老师,放心吧,我肯定会给咱班挣回面子的。”果不其然,孩子们很珍惜这个机会,操做得好极了,几次被体育老师当众表扬,让全体同学对他们两个刮目相看。

事实证明,我这次与孩子的沟通是成功的,我想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我理解学生。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不是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其次是尊重学生。只有高度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权利,对学生的问题甚至错误表示关心和接纳,才能使学生排除紧张、惧怕、担忧的心理,消除其自我防卫,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第三是信任学生。我相信,我的学生能够做到更好。但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就会十分珍惜,也会做得很好。

二、对话班主任

张红: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跟大家共同探讨班主任的每一天这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广播操专题。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两位优秀的同行,她们将和我们一起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这位是来自昌平区昌盛园小学的刘建平,刘老师,您好!

刘建平: 您好!

张红:

张红:

老师:

张红: 这位是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三小的段艳红,张老师,您好! 欢迎两位老师,我们一块来讨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先问两位,班主任的一天,都能发生什么事呢?是大事多还是小事多? 小事多。 我们就来看看,案例中的老师,在这一天里遇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好,我们看完了案例以后,

我想,这样的事很平常吧?

刘建平: 比较多。

段艳红: 比较多见一些。

张红: 不说天天有,也得是经常有。 段艳红: 张老师好!

段艳红: 对。

刘建平: 这个班级不发生,也在另一个班在发生。

段艳红: 校园里总是会有的。

张红: 是吧?所以这就是常规管理的问题,我们大都知道,常规管理如果出问题,班级就容易成为乱

班。那么这个事呢,你要说它很大吗?不是很大,咱们小学,你说有多少孩子有很严重的品质

问题,也没有,这样的事,两位老师都遇见过。

老师:

张红: 遇到过。 你们觉得案例中的老师,他这种处理方法,你们觉得怎样?

主任能够根据两个孩子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我觉得这种方法就算是合适的方法了。

张红: 那您呢?您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做呢?

就把这个孩子叫过来,让他给我谈谈当时你是怎么回事啊?现在心里怎么想的啊,有什么感受

啊?

孩子跟我说了原因,告诉我现在心里挺后悔的,觉得挺没面子的。我问他你说怎么办啊?他告

诉我,以后一定从行动上有改正。我就让他回去了,以后就没再发生过同样的事。

张红:

张红: 段老师,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刘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跟案例中的老师其实不太一样。 对,刘老师说的是把这个孩子叫过来,问他,但是案例中的这个老师呢,老师说话比较多,孩

子说话比较少。

段艳红: 对。

张红: 我觉得可能两位老师也都赞同,这个老师在开始的时候,还是挺好的,因为孩子有了错误,没

有简单的批评。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用沟通来解决管理的问题。那么,段老师,如果是您的话,

您会怎么做呢?

段艳红: 我认同案例中的老师开始时的做法,他能够尊重孩子和接纳孩子,对于我来说,一开始也会尊

重孩子和接纳孩子,但是我会像刘老师一样,让孩子自己来谈谈,对于这件事情,我有哪些不

得当的地方,为什么老师不能够接受我的做法,然后进一步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想想,我用

什么办法来及时弥补过错。案例中,办法是老师给孩子的。我更喜欢让孩子通过自己思考,自

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仅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思

考,提高他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红: 我想问两位老师,如果把这个孩子找来,问他什么原因,能谈谈吗?但是这个孩子不吭声,这

在小学生中也是常见的!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怎么做呢?

刘建平: 我会猜一猜。我会说,你让我猜猜吧。一定是这个动作特别难,你没学会?或者是刚才你一不

小心走神了?给他一些引导性的话,而不是让他看到老师以后,就觉得特别的害怕,这样引导,

孩子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原因说出来了。

因为现在的操,确实是比较难,孩子有的时候不是故意在违反纪律,确实是某些动作,他们做

得不到位,因为没有学好。

张红: 我之所以把这个问题难度提高,因为老师通过沟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真正的沟通是双方的信

息交流。案例中这个老师,肯定学生是对的,包括他接纳孩子,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还是没有反应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好的沟通要让孩子把更多的心里话说出来,这样可能

会好一点。

当然,说到这儿,归根到底,这是我们每天遇到的常规问题,我想问段艳红老师,其实像小孩

子,出现这些问题算是正常的吗?

段艳红: 对。 段艳红: 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这个问题。 刘建平: 我确实有遇到过这样的孩子,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回来,有同学跟我说,一个孩子被批评了。我刘建平: 我觉得这个老师的处理方法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孩子不认真做操,他的原因有很多,这个班

张红: 就像我们平常了解的那样,我也是个小学生的家长,大人觉得很重要的事,小孩觉得不重要。

比如说做操,他会情绪化,他今天高兴了,他可能就做得非常精神,他今天情绪低落了,可能

就应付两下,类似的,还有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眼保健操,小孩没有觉得这真的对眼睛有好处,

所以经常会出现糊弄的情况。老师一般都怎么处理?

段艳红: 孩子有时候是情绪化的,在做广播操、做眼操的时候,我会在旁边不时的去表扬那些做得好的

孩子。

张红: 调动出好的情绪。

做得好、做的到位的时候,自然就漂亮,自然就美;我就想,还是用这种爱美之心来调动孩子

愿意把操做得到位,做得好,以后不戴眼镜,体形也好。我天天在他身边说一说,要是只是说

一次的话,他就忘记了。

张红: 就是孩子的行为,这是由他的思维和认知决定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的时候,

常规管理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认知没有发展到那个高度,大家都知道,由于传统文化是

比较严格的,就等于是行为的高度要高于认识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还是需要更多外在

的教育手段和力量引导孩子。平时两位老师处理这些问题,有哪些好招、妙招?

刘建平: 做眼保健操,五分钟的事,做好不容易,所以我每次从低年级开始带的时候,从孩子入学的第

一天第一次接触这个操的时候,我都会非常认真的开始教他们做,而且这五分钟是雷打不动的,

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个习惯。

张红:

张红: 就是说坚持,这是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的。 低年级是从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期。

另外,就是我们在孩子做的过程当中,我特别注意纠正孩子那些不规范的动作,如果眼保健操

动作不规范,或者力度不够的话,那是很难保证它的效果的,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动作纠正好了,

那他自己得来的那种实际的收获,就比咱们给他讲多少遍道理都管用。

段艳红: 刚才刘老师说的,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办法,也是非常必要的。我想,还

可以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之后,进行一次点评。在点评中,可以让孩子学习谁做得更好,怎

么做就做得更好了。也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爱做操、爱美,爱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孩子集体的

意识,我做的操漂亮,我做的眼操好,不仅我个人健康了,美了,集体也美了,我想这样也是

很好的办法吧。

张红:

张红: 其实这也是一种策略?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的时候训练,然后提升认识,这样就会激发孩子们的感情,那么一般你在点

评的时候,都说哪些呢?

段艳红: 我会说,刚才有的同学在哪一节操某一个动作上,真伸展、漂亮极了,刚才做那节操的时候,

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就像一个人似的,说明你们做操都非常用心,很到位,真的是一幅美丽

的图画

张红: 这也是行为训练的一个策略,叫什么呢?正面引导。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点评说,刚才做操谁

谁谁胳膊没伸直,动作不到位,而是说谁做得特舒展,我特别高兴、特别欣赏,是一种正面激

励的训练方法。这都是常规训练的非常好的方法。

段艳红: 顺着老师的话,孩子有时候还会自己就说,我们班谁谁做操每一节都做得特别棒呢,特别值得

我们学习。孩子之间就互相学习,他也会点评的,也就能促进自己做操水平的提高。

张红: 实际上也在强化正确的动作。

段艳红: 对。 段艳红: 对。 刘建平: 只要听到铃声响,马上意识到我该做这个事情了。 刘建平: 对,就是这样,一定要坚持。 段艳红: 对,调动出好的情绪来,这是一种办法。另外一个,我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动作

张红:

老师:

张红:

老师:

张红:

张红: 就是行为的训练,归根到底,我个人认为,运动员是炼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对。 更多的常规管理来说,还是需要什么呢?就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所以,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老师们,要多掌握一些招,一些什么招呢?训练行为的招,然后巩固行为的招。 对。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坚持说起来容易,可是很难做到的,我想问问两位老师,我们一种行为要养成,根据你们

的个人经验,得坚持多长时间?底线。 刘建平: 贵在坚持。

段艳红: 应该是一个月左右吧。

刘建平: 理论上六周,实际上不止六周。

张红:

张红: 就是说得反复的提醒,反复的督促。 那么案例中那个老师,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他跟这个孩子说,我让你做排头,他说你看,你

做了排头之后,果然这个孩子做操就做得好了,我们在实践中,这种办法用得多吗?

刘建平: 我遇到这种情况比较少。

张红:

张红: 您一开始打的基础就好。 那么平常呢?

不知道怎样排,他永远在第一,他眼前不知道别人的规范是什么样的,那这时候你把他调到排

尾,他看到别人怎么样去做的时候,对他是一个好的影响。

张红: 您说的就是从规范动作来说,一个排头的孩子可能不如站在后面的或排尾的孩子。但是我理解,

案例中这个老师,他让这个孩子站到做操队伍的排头是什么呢?就等于是给他一个机会,我不

知道打一个比方合适不合适,咱们经常说,比如有一个孩子纪律不好,那我们就让他当纪律委

员。如果有一个孩子交作业可能不够及时,我们就让他收作业。

那么大家觉得,像这种方法在常规管理中,究竟有没有效果?

刘建平: 有效果。

段艳红: 我认为仅靠这种方法,效果是不明显的。这是措施的第一步,再让他做纪律委员,做排头之后,

我觉得还要加上刚才刘老师说的,就是要加强行为的训练、指导,要是他本身纪律就不好,自

控能力很差,你就让他去做纪律委员。

张红: 他可能只能两天,第三天就会出现反复了。

段艳红: 对。

刘建平: 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加强督促、加强指导,是可行的,因为我曾经这样去做过。

张红: 对,首先激发他的情绪,但是仅仅情绪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尤其孩子们,他们都是情绪化的,

受状态的影响特别大,所以看来,这个一天,虽然事都不大,但是考验老师们的功夫还是挺深

的。其实除了广播操,还有我们一天遇到的很多常规管理,都是这样的。

我想通过与这两位老师讨论,大家可能知道了,在我们班主任的每一天,会发生很多很多的

小事,这些小事基本上都是常规管理的事,而常规管理更多的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

行为的规范和秩序的建立,那么沟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行为的训练和习惯的坚

持。这个往往比说教更重要。

好,谢谢两位老师!

老师: 谢谢! 刘建平: 所以这种方法用得就少。 刘建平: 也可以采用,比如说某个孩子,他在排头的时候,从排头调到排尾,因为他在排头的时候,他刘建平: 对。

三、对话专家

有容乃大

主持人:张红(北京教育学院 副教授)

专家:延建林、田万生、鲍传友

张红: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班主任每一天中的广播操专题,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一天经

历的教育生活会发生很多小事,和往常一样,我们采取的还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的这种方

式,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领悟到小中的大和事情背后的理,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三位专家,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这位是清华大学的教育学专家延建林老师,这位是心理学的,来

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田万生老师,还有这位是管理学学科北师大的鲍传友老师,三位老师好!

老师:

张红: 张老师好! 我想老师们一定非常盼望着能听到三位精彩的见解,刚才我们说了,我们这种形式最主要

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那么在每一天里面,老师们都会遇到很多小事,但是有句

话说得很有意思,叫教育生活无小事,就是从很小的事里面,我们也能得到很大的启示,我

们现在先跟老师们一块看一看,这位老师在这一天遇到了什么样的事?

好,案例看完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跟老师们一起来探讨了,我想先问一下延老师,您觉得

这是个什么样的教育案例?

延建林:

张红:

延建林: 我们从这个案例来看,它最开始是老师要学生把广播操做好,但是学生在做广播操的时候,却没有能够完全遵照老师的意见。 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常规的问题,规范行为问题。 对,因此,老师就开始找学生谈话,为什么要找他谈话呢?老师认为,可能是教师传达出

来的信息没有能够被学生完全接受,并且转化为他的行为,因此教师认为,这是一个沟通上

出现了障碍。

张红:

延建林: 对,所以老师自己也认为,在这个案例中,他的成功在于沟通,那你觉得呢? 那么从这个案例的最终的实施效果来看,我觉得他可能有一些问题,怎么说叫沟通呢?我

们说沟通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行为互动这样一个整个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要求信息发出方要把自己的信息清晰的向信息接受方传递,也就是老师

要把他的指令、信息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把老师所发出的信息接受,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一

种行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有一个互动,一方面是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另外一方面,

学生接受老师,并且要通过行为做一个反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延建林: 我刚才注意到您有三个词,我觉得我特别要提醒老师们,叫交换、交流、互动。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本质特征。 但是从这个案例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班主任在找了这个学生沟通了之后,学生也按照班主任的意见去做,最终达到了班主任所要求的结果。 从行为上,我们看起来,他好像是成功了。 但事实上上呢,这样的成功并不能说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它并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

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他是一个服从,是一个服从的过程,因此

他最终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服从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说的沟通的效果。

那么沟通的要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要信息共享,你说什么,我能接受什么,再一个,

情感共鸣,沟通上有默契,老师学生情感上能够达成一致。

再一个,就是行为上能够一致,老师的要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那么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认为才是真正的沟通,就是说老师发出指令,学生也有一个互动、回应,但是在这个案

例中,仅仅只有这个老师说出来,学生遵照执行。

张红: 我就一直觉得有几个疑问,第一,比如说小孩子会有一些做操不认真,有时候忘记戴红领

巾等等之类的情况,这也是老师经常遇到的事。我觉得这个案例中的老师,他好像没有找原

因,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在沟通的过程中,成功在于他尊重了学生,他说的尊

重是什么呢?就是你犯了错误,不批评你,对吧?因为一般的老师直接指责学生的,而他没

有批评。

第二,他说我理解孩子,我觉得这个我也有一点奇怪,就是这个理解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三,他说我信任孩子,实际上体现在他在案例中的那些话,我相信你能够做好的。田老

师,从你这个专业理论上来说,您认同他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吗?

田万生: 从一开始来说,学生犯了错误以后,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体育老师批评我了,回去以后,

是不是班主任就更要批评我,他带着这样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班主任去了,结果班主任

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我没批评你,我跟你和颜悦色的说话,采取这样一种方式。

张红:

田万生: 这能不能叫做管理学上的怀柔策略? 对,他好像就觉得我理解学生了,这不叫理解,真正的理解就是他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理解要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情感,知道他的反应,知道他的原因,然后反过来再告

诉他,让他也明白,这是理解的一种意义。

所以,我觉得他理解上做得是不太妥当的。

张红:

田万生: 他认为他的信任体现哪儿呢?就是那样一句鼓励吗?“相信你能行”。 在这个案例的表面上看出来,说我信任你,你站在队前,你做操的时候不会出错,然后能

够让他们班的名声、荣誉会更好一些。真正的信任全是深层次的,信任、尊重、理解,这全

是深层次的,绝不是表面上的,所以从这个个案上来说,都是从表面上做的总结,做的一些

概括,所以我觉得,尊重、理解、信任,这个做得还远远不够。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对。刚才延老师其实也说了,三个层次,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他说沟通首先要达到思想趋同,对吧?也就是认识统一。 思想认同。 然后情感共鸣。这个就是有一个类似于动机的激发,最后导致的是行为趋同。但是我觉得,

说到这儿,我也想问鲍老师,听说您还做过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我接触的班主任老师也特

别多,他们经常有一些这样的困惑,就是说有一些招,这些招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很有效,

但是有的时候有效,有的时候就无效,对这个孩子有效,对那个孩子就无效。有一个老师开

玩笑的说,觉得好像在管理上包括在教育上,更多的在使用广谱抗菌药,到底是否有效呢?

心里说不上有底。其实常规管理,我想您一定知道,是牵扯到老师最多精力的事,那么您觉

得这个案例,从您的学科视角来分析呢?

鲍传友: 班主任的管理,实际上工作是非常细的,涉及到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班

主任,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方法,他是很难把一个班级管理好的。田老师也讲到了,信任

和理解都是在深层的基础上的,他不是表面化的东西,这个东西来源于哪儿?我们在教育方

法上,很多东西我们要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老师在平时,在跟学生沟通的基础上,找

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我觉得从常规的管理角度,现在即使撇开这个案例来看,从常规管理的角度来讲,最能反

映出一个班主任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就是您刚才讲的,我对你有用的方法,对他未必

有用,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因为对象的不同,所以各个对象的需要,信息特点、人格特征

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方法一定是变化的。

所以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讲,班主任常规管理,首先是要有一个方法的意识,就是我们

不能拿一招来对所有的学生。

就像这个案例来说,我们看到案例讲到,让那两个学生站在排头,这个方法可能对他就比

较有用,但是你如果换了另外一个群体,未必是有用的。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鲍传友: 比如说如果一个极内向的孩子。 对。 他可能觉得更紧张。 对,这个就是一个方法的变化性,所以我们要回到常规管理,现在评价这个案例,我觉得

应该做到以下几个。第一个,我觉得班主任的常规管理,一个是要有方法意识,除了自己以

外,还要建立跟班级相应的制度化的规则,包括一些有效的管理组织,这都是常规管理的内

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确的工作方法,这一点尤其重要,回到我们刚才讲的人的特殊性,

要求方法的变化,比如说,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你就不能走马观花,你就要深入地用一些

科学的方法,去找到这个学生到底出现什么问题,原因在哪里?因为你了解学生问题的原因

以后,你的方法在哪里,你就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突破口。

老师在讲学生的时候,在批评学生错误的时候,在沟通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理想信息,我

们在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比如说你应该干什么什么,你必须怎么样,都是一种警告、威

胁。

张红:

鲍传友: 就是单方面的指向要求。 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一定要在教学的管理中,老师一定要避免理想信息的传输,更多

是要基于学生的角度,来去搜索真实的信息,然后对他发出指令,而不是你应该怎么样,你

必须怎么样,提出一些忠告、建议。

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在处理问题上依据的理想信息,没有起到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所以导致

这种错误的行为反而在理想信息的传输下,越来越恐怖,这就是我们一个方法的问题。

第二个,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张红:

鲍传友: 这是两个老师一直强调的。 管理学告诉我们,理解和信任是管理的基础,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老师必须有很好的包

容心。比如说,刚才这个案例中,这个学生第一次做操错了,老师不要立马去批评他,你应

该想,怎么样去理解他、信任他,然后让他有新的改正的机会,所以这个老师有个很好的策

略,虽然他的信任,我们说缺乏一个深层的基础,但是他这个方法上是对的,就是说,他是

从信任的角度来给他再一次改正的机会,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怎么样表达老师的信任?班主任必须注意,信任是一个很空的东西,你怎么样让学生感觉

你去信任他,那就是赋权,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赋权就是非常有效的激励力量,比如说我现

在给你干什么,我让你站在排头,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赋权,所以让学生感觉,老师非常相信

我,而不是简单的我相信你行,这肯定不行的。因为学生没有感觉到我被信任,这是你传出

来的一种信息,但是下面具体的在行为中,你让他站在排头,这个学生就有一种责任意识了,

我现在是我们班的排头,感觉老师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所以他要实现这个任务以后,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这一种成就感反过来就会激励他朝着老

师希望的方向努力。

张红: 我觉得您刚才说了一个老师们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什么叫信任?信任就是赋权。实际上

我想,延老师,咱们教育学上经常说,信任或者叫尊重,实际上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对

吧?心理学上也是,就是相信他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在他独立承担某件事情的过程中

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老师们有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也很信任他呀,我不断的跟他

说呀,我相信你啊,你能行啊,但是他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我嘴上说信任你,

但是我实际上很多事情都限制你。

鲍传友: 造成这个的原因,主要是他虽然做到了信任,但是事实上,他由于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

必要的沟通,在思想上能够对某一件事情达成认同,情感上也没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共鸣,行

为上尽管可能会按照那个方向走,但是学生有可能行为是服从的,但是口服心不服。可能会

出现这个。

田万生: 您看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说我信任呢,我相信你行,如果不把这个学生调到排头的位置,

就是在那里,还在原来的位置,这个学生的行为就不会改变。因为他没有这种责任意识,没

有被信任的意识,他像刚才建林老师讲的,他就是单方的信息。

张红: 我听过一句话,想请教三位老师,一个班主任告诉我,小学的班主任,是我孩子的班主任,

他说了一句我想了很久的话,他说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因为我们今天探讨沟通问题,请

三位老师谈谈您对这句话的认识。

延建林: 实际上在我们古代典籍《礼记·学记》当中,就已经有这样一句话了,“亲其师,信其道”,

那么良好的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建立在良好的

师生沟通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互动,师生达成了一致,那么他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那

么在这个关系之上,它才能够达到最终教育人、鼓励人、成长人的这样一个良好的教育效果。

田万生: 这和心理咨询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当中,第一个讲的就是双方要建立有效的关系,如果关

系建立不好,别想往后咨询了,因为来访者不相信你。

在教育当中也是一样,一个学生对老师对成见,我不相信你,这个时候的教育可能就会失

效。

张红:

田万生:

张红: 实际上这也是沟通的前提。 对。 今天我们探讨了一个从表象上,是一个常规管理的问题,是一个行为规范的问题,但是实

际上,我觉得我得到的感悟就是,任何问题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什么?就是一些我们教育学、

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那么这样一件小事,通过这样一个沟通,通过我们这个沟通的理解,

无论是表层的服从,还是深层的认同,有的时候老师们可能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这些东西,但

是我想,三位老师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深刻起来。

那么我们也想请三位老师给我们班主任老师,每人送一句话。

延建林:

田万生: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张红: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开端,而良好的师生沟通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真正的理解、尊重、信任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真正的,您特别强调这个。 从组织学上讲,沟通是管理的基础,组织管理的基础。学会沟通,是班主任需要培养的的重要能力。 好,感谢三位老师!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班主任每一天中的广播操专题,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一天经

历的教育生活会发生很多小事,和往常一样,我们采取的还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的这种方

式,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领悟到小中的大和事情背后的理,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三位专家,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这位是清华大学的教育学专家延建林老师,这位是心理学的,来

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田万生老师,还有这位是管理学学科北师大的鲍传友老师,三位老师好!

老师:

张红: 张老师好! 我想老师们一定非常盼望着能听到三位精彩的见解,刚才我们说了,我们这种形式最主要

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事说理,那么在每一天里面,老师们都会遇到很多小事,但是有句

话说得很有意思,叫教育生活无小事,就是从很小的事里面,我们也能得到很大的启示,我

们现在先跟老师们一块看一看,这位老师在这一天遇到了什么样的事?

好,案例看完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跟老师们一起来探讨了,我想先问一下延老师,您觉得

这是个什么样的教育案例?

延建林: 我们从这个案例来看,它最开始是老师要学生把广播操做好,但是学生在做广播操的时候,

却没有能够完全遵照老师的意见。

张红:

延建林: 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常规的问题,规范行为问题。 对,因此,老师就开始找学生谈话,为什么要找他谈话呢?老师认为,可能是教师传达出

来的信息没有能够被学生完全接受,并且转化为他的行为,因此教师认为,这是一个沟通上

出现了障碍。

张红:

延建林: 对,所以老师自己也认为,在这个案例中,他的成功在于沟通,那你觉得呢? 那么从这个案例的最终的实施效果来看,我觉得他可能有一些问题,怎么说叫沟通呢?我

们说沟通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行为互动这样一个整个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要求信息发出方要把自己的信息清晰的向信息接受方传递,也就是老师

要把他的指令、信息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把老师所发出的信息接受,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一

种行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有一个互动,一方面是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另外一方面,

学生接受老师,并且要通过行为做一个反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延建林: 我刚才注意到您有三个词,我觉得我特别要提醒老师们,叫交换、交流、互动。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本质特征。 但是从这个案例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班主任在找了这个学生沟通了之后,学生也按照班主任的意见去做,最终达到了班主任所要求的结果。 从行为上,我们看起来,他好像是成功了。 但事实上上呢,这样的成功并不能说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它并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

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他是一个服从,是一个服从的过程,因此

他最终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服从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说的沟通的效果。

那么沟通的要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要信息共享,你说什么,我能接受什么,再一个,

情感共鸣,沟通上有默契,老师学生情感上能够达成一致。

再一个,就是行为上能够一致,老师的要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那么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认为才是真正的沟通,就是说老师发出指令,学生也有一个互动、回应,但是在这个案

例中,仅仅只有这个老师说出来,学生遵照执行。

张红: 我就一直觉得有几个疑问,第一,比如说小孩子会有一些做操不认真,有时候忘记戴红领

巾等等之类的情况,这也是老师经常遇到的事。我觉得这个案例中的老师,他好像没有找原

因,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在沟通的过程中,成功在于他尊重了学生,他说的尊

重是什么呢?就是你犯了错误,不批评你,对吧?因为一般的老师直接指责学生的,而他没

有批评。

第二,他说我理解孩子,我觉得这个我也有一点奇怪,就是这个理解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三,他说我信任孩子,实际上体现在他在案例中的那些话,我相信你能够做好的。田老

师,从你这个专业理论上来说,您认同他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吗?

田万生: 从一开始来说,学生犯了错误以后,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体育老师批评我了,回去以后,

是不是班主任就更要批评我,他带着这样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班主任去了,结果班主任

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我没批评你,我跟你和颜悦色的说话,采取这样一种方式。

张红:

田万生: 这能不能叫做管理学上的怀柔策略? 对,他好像就觉得我理解学生了,这不叫理解,真正的理解就是他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理解要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情感,知道他的反应,知道他的原因,然后反过来再告

诉他,让他也明白,这是理解的一种意义。

所以,我觉得他理解上做得是不太妥当的。

张红:

田万生: 他认为他的信任体现哪儿呢?就是那样一句鼓励吗?“相信你能行”。 在这个案例的表面上看出来,说我信任你,你站在队前,你做操的时候不会出错,然后能

够让他们班的名声、荣誉会更好一些。真正的信任全是深层次的,信任、尊重、理解,这全

是深层次的,绝不是表面上的,所以从这个个案上来说,都是从表面上做的总结,做的一些

概括,所以我觉得,尊重、理解、信任,这个做得还远远不够。

张红:

延建林:

张红: 对。刚才延老师其实也说了,三个层次,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他说沟通首先要达到思想趋同,对吧?也就是认识统一。 思想认同。 然后情感共鸣。这个就是有一个类似于动机的激发,最后导致的是行为趋同。但是我觉得,

说到这儿,我也想问鲍老师,听说您还做过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我接触的班主任老师也特

别多,他们经常有一些这样的困惑,就是说有一些招,这些招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很有效,

但是有的时候有效,有的时候就无效,对这个孩子有效,对那个孩子就无效。有一个老师开

玩笑的说,觉得好像在管理上包括在教育上,更多的在使用广谱抗菌药,到底是否有效呢?

心里说不上有底。其实常规管理,我想您一定知道,是牵扯到老师最多精力的事,那么您觉

得这个案例,从您的学科视角来分析呢?

鲍传友: 班主任的管理,实际上工作是非常细的,涉及到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班

主任,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方法,他是很难把一个班级管理好的。田老师也讲到了,信任

和理解都是在深层的基础上的,他不是表面化的东西,这个东西来源于哪儿?我们在教育方

法上,很多东西我们要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老师在平时,在跟学生沟通的基础上,找

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我觉得从常规的管理角度,现在即使撇开这个案例来看,从常规管理的角度来讲,最能反

映出一个班主任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就是您刚才讲的,我对你有用的方法,对他未必

有用,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因为对象的不同,所以各个对象的需要,信息特点、人格特征

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方法一定是变化的。

所以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讲,班主任常规管理,首先是要有一个方法的意识,就是我们

不能拿一招来对所有的学生。

就像这个案例来说,我们看到案例讲到,让那两个学生站在排头,这个方法可能对他就比

较有用,但是你如果换了另外一个群体,未必是有用的。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鲍传友: 比如说如果一个极内向的孩子。 对。 他可能觉得更紧张。 对,这个就是一个方法的变化性,所以我们要回到常规管理,现在评价这个案例,我觉得

应该做到以下几个。第一个,我觉得班主任的常规管理,一个是要有方法意识,除了自己以

外,还要建立跟班级相应的制度化的规则,包括一些有效的管理组织,这都是常规管理的内

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确的工作方法,这一点尤其重要,回到我们刚才讲的人的特殊性,

要求方法的变化,比如说,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你就不能走马观花,你就要深入地用一些

科学的方法,去找到这个学生到底出现什么问题,原因在哪里?因为你了解学生问题的原因

以后,你的方法在哪里,你就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突破口。

老师在讲学生的时候,在批评学生错误的时候,在沟通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理想信息,我

们在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比如说你应该干什么什么,你必须怎么样,都是一种警告、威

胁。

张红:

鲍传友: 就是单方面的指向要求。 管理学上叫做理想信息,一定要在教学的管理中,老师一定要避免理想信息的传输,更多

是要基于学生的角度,来去搜索真实的信息,然后对他发出指令,而不是你应该怎么样,你

必须怎么样,提出一些忠告、建议。

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在处理问题上依据的理想信息,没有起到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所以导致

这种错误的行为反而在理想信息的传输下,越来越恐怖,这就是我们一个方法的问题。

第二个,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张红:

鲍传友: 这是两个老师一直强调的。 管理学告诉我们,理解和信任是管理的基础,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老师必须有很好的包

容心。比如说,刚才这个案例中,这个学生第一次做操错了,老师不要立马去批评他,你应

该想,怎么样去理解他、信任他,然后让他有新的改正的机会,所以这个老师有个很好的策

略,虽然他的信任,我们说缺乏一个深层的基础,但是他这个方法上是对的,就是说,他是

从信任的角度来给他再一次改正的机会,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怎么样表达老师的信任?班主任必须注意,信任是一个很空的东西,你怎么样让学生感觉

你去信任他,那就是赋权,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赋权就是非常有效的激励力量,比如说我现

在给你干什么,我让你站在排头,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赋权,所以让学生感觉,老师非常相信

我,而不是简单的我相信你行,这肯定不行的。因为学生没有感觉到我被信任,这是你传出

来的一种信息,但是下面具体的在行为中,你让他站在排头,这个学生就有一种责任意识了,

我现在是我们班的排头,感觉老师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所以他要实现这个任务以后,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这一种成就感反过来就会激励他朝着老

师希望的方向努力。

张红: 我觉得您刚才说了一个老师们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什么叫信任?信任就是赋权。实际上

我想,延老师,咱们教育学上经常说,信任或者叫尊重,实际上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对

吧?心理学上也是,就是相信他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在他独立承担某件事情的过程中

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老师们有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也很信任他呀,我不断的跟他

说呀,我相信你啊,你能行啊,但是他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我嘴上说信任你,

但是我实际上很多事情都限制你。

鲍传友: 造成这个的原因,主要是他虽然做到了信任,但是事实上,他由于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

必要的沟通,在思想上能够对某一件事情达成认同,情感上也没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共鸣,行

为上尽管可能会按照那个方向走,但是学生有可能行为是服从的,但是口服心不服。可能会

出现这个。

田万生: 您看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说我信任呢,我相信你行,如果不把这个学生调到排头的位置,

就是在那里,还在原来的位置,这个学生的行为就不会改变。因为他没有这种责任意识,没

有被信任的意识,他像刚才建林老师讲的,他就是单方的信息。

张红: 我听过一句话,想请教三位老师,一个班主任告诉我,小学的班主任,是我孩子的班主任,

他说了一句我想了很久的话,他说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因为我们今天探讨沟通问题,请

三位老师谈谈您对这句话的认识。

延建林: 实际上在我们古代典籍《礼记·学记》当中,就已经有这样一句话了,“亲其师,信其道”,

那么良好的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建立在良好的

师生沟通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互动,师生达成了一致,那么他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那

么在这个关系之上,它才能够达到最终教育人、鼓励人、成长人的这样一个良好的教育效果。

田万生: 这和心理咨询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当中,第一个讲的就是双方要建立有效的关系,如果关

系建立不好,别想往后咨询了,因为来访者不相信你。

在教育当中也是一样,一个学生对老师对成见,我不相信你,这个时候的教育可能就会失

效。

张红:

田万生:

张红: 实际上这也是沟通的前提。 对。 今天我们探讨了一个从表象上,是一个常规管理的问题,是一个行为规范的问题,但是实

际上,我觉得我得到的感悟就是,任何问题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什么?就是一些我们教育学、

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那么这样一件小事,通过这样一个沟通,通过我们这个沟通的理解,

无论是表层的服从,还是深层的认同,有的时候老师们可能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这些东西,但

是我想,三位老师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深刻起来。

那么我们也想请三位老师给我们班主任老师,每人送一句话。

延建林:

田万生:

张红:

鲍传友:

张红: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开端,而良好的师生沟通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真正的理解、尊重、信任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真正的,您特别强调这个。 从组织学上讲,沟通是管理的基础,组织管理的基础。学会沟通,是班主任需要培养的的重要能力。 好,感谢三位老师!

四、综合评析

开始看这个案例,觉得班主任这次的教育引导工作是很成功的。读了“对话班主任”和“对话专家”以后,又觉得有很大的不足。广大班主任可能与我有共同的体会。究竟怎样看待这个案例,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的意见,这个案例所表现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效果应该肯定。班主任表现出了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智慧。班主任所总结的三点认识符合教育规律。

首先,班主任特别重视与学生的沟通。我们知道,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正如古人所言:“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感情的融洽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成功教育的基础。 案例中的班主任,并不是在这一次处理问题时才想到与学生沟通。她早就认识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意义。平常在课间,她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与学生感情贴近。这是难能可贵的。没有“平时”,难胜“战时”。当学生出现问题或犯了错误时,就有目的的“沟通”,作具体的工作。

这里需要指出,依据专家的意见,对沟通的理解应该包含三个层面——信息交换;情感交流;行为互动。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对沟通的理解似乎简单了一些:“什么是沟通。简单的说就是交流观点和看法,寻求共识。由此可见:沟是手段,通是目的。”但仔细想一想,她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基本体现了专家所讲的三个层次。只是学生说话的机会少了一些。

其次,班主任特别理解学生。她知道学做新的广播体操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于是不止一次的给学生强调应该怎样做:“每次学操前,我都要叮嘱孩子们认真看老师的动作,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十个手指头不会一般齐,这是客观现实。总会有学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生气是必然的。关键是怎样处理。有的老师可能会大动肝火,简单化的“批”字当头,采取“训育”的方式。案例中的班主任没有这样做。她生气之后,先是冷静地思考了有效的解决方法,然后采取了温和的处理措施。“我并没有粗暴的批评,而是慢慢静下心来,思考怎样和他们进行沟通。有了方法后,我找到了他们。他们低着头,显然是知道错了,在等着我批评。我先请他们坐下,并微笑着对他们说:„老师知道你们不是故意不认真做操的,只是一时没留神,做了不该做的小动作,对吗?‟”她巧妙地为学生“开脱”,使教育提升了可接受性。她的方法是:“你们在排头做操,体育老师容易看到你们,如果做得认真的话,那么你们就能很容易得到表扬,这可是你们找回面子的好机会,也是给咱班争荣誉的好机会,你们在老师心中怎么样,三(一)班在全校同学眼里怎么样就看你们了。”两个学生接受了班主任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有人提出,方法是老师预先想好的,如果让孩子自己想出解决方法,教育效果会更好。有专家认为:“这样的成功并不能说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它并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他是一个服从,是一个服从的过程,因此他最终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服从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说的沟通的效果。”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应在更大限度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果学生想不出适合的方法,老师可以给出多种启示。

第三,班主任信任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尊重,有理解,才能有信任。从案例可以看出,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我相信,我的学生能够做到更好。”案例中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体

现了这种信任。我们认为“信任”是一种正确观念的体现,也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不能作假。如果作假,学生会慢慢体验出来,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严重的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实工作中,有的班主任,仅仅把“信任”当作一种方法来使用,是需要反思的。

当然,我们也要指出,班主任并没有弄清这两个学生做操不认真的原因是什么。是不重视,是习惯性,是情绪问题,还是有其他原因?无论如何,不能停留在老师为学生“开脱”的理由上,那毕竟是一种很虚的“假设”。正如专家所说,班主任给学生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信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学生的表现带有更大的“服从性”。专家的话值得参考:“要求方法的变化,比如说,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你就不能走马观花,你就要深入地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去找到这个学生到底出现什么问题,原因在哪里?因为你了解学生问题的原因以后,你的方法在哪里,你就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突破口。”搞清真正的原因,有利于对问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发现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以后,遇到同类的问题,会有预案性的处理措施。这样,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就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我们认真阅读“对话专家”,可以在理性层次上拓宽思路,也启发我们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问题是常见的,似乎不是大事,但需要诸多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支撑。

五、拓展案例

师生同乐课间操

广播又播放《分列式进行曲》了,大课间时间到了。今天是星期三,轮到我们一、二、三年级去大操场做操,我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上。快速地组织好学生,就带着他们来到了运动场。不一会儿,广播里就播着《雏鹰起飞》,学生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了起来。但是,我们一年级的学生还太小,做的操别说动作是否到位,单单这个节拍就合不上,我站在前面看着干着急。终于,熬过了这“漫长的大课间”,我垂头丧气地带着学生回到了教室。事后,我苦苦思索着该如何提高学生课间操的质量,最后我准备自己带着学生做,看看是否有效果。

到了星期五,又轮到我们低段小学生去运动场做操了,我就带着学生快速来到场地。然后我壮着胆站在班级队伍的最前面尝试着领操,可能是大家觉得我的举动很新鲜,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如此高的“回头率”让我觉得浑身不自在,但我依然坚持着。就这样坚持了几天后,大家都彼此习惯了,班级学生确实被我这以身作则的做法感动了,做起操来明显比别班同学起劲。我的这一举动犹如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面,波浪一圈圈地向周围辐射,不仅我班学生的做操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连站在我班级旁边的其他班级学生也比以前更认真了,我的良苦用心终于有所回报。

这样,与学生一起体验做课间操的苦与乐,既锻炼了身体,又带动了学生更认真地做操,实在是一举两得。正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班长陈洁跑来问:“季老师,您能一直为大家领操吗?”“那我的动作做错了,你们可别笑话我哦!”“好,一言为定!”班长一溜烟似的跑到教室,向大伙儿公布我答应领操的事儿。我明白,站在队伍前面与学生面对面地做操,我的笑脸一定能够在57位学生的脸上得到复制,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我领操的水平在学生“善意的目光”中得到提高。校长对我说:“操场上那么多班级同时在做操,惟独你班的学生是带着笑容在做操。”领导的肯定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全班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低段小学生广播操比赛中,我们班居然一举夺魁,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朱永新教授在《先教育之梦》一书中谈到“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所以,我们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相互沟通、相互督促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德行。看操,学生是在班主任监督下的被动做操;领操,是班主任督促学生认真做操的过程,更是学生督促班主任做操动作是否到位的过程,学生是在班主任引领和鼓励下的自主做操。二者所体现的教育观念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不同。

我以“领操”为起点,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亦师亦友地引领学生自主成长,与学生一道共同谱写出自己的教育历程。

一切从实践开始

“眼保健操要认真做,要做好。”每天我都苦口婆心的劝导我班的孩子们,关于眼操的重要性也说了无数次,为此,我还设立了严格的评比制度,进行监控,但是无论我怎么说,怎么评比,效果却不尽人意,

学生总是在做眼操的时候偷偷的睁开眼睛,随意性很大。

在早上第三节课,当我踏进教室的时候,只见孩子们仍然如热锅中的蚂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做眼保健操的广播声音和这些小麻雀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我那一刻的心情——烦,当时真的想把这群不懂保护自己眼睛的小家伙们好好教训一顿。但是深呼吸十秒钟以后,我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既然平常的说教,大段的道理你们不愿意接受,那我何不在实践中让你们感受失去光明的痛苦,从而引起你们对眼睛的重视呢?

我走上讲台,大声宣布:“同学们,今天老师跟你们玩个游戏,请你们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吧”!孩子们不知我葫芦里卖什么药,于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纷纷蒙上自己的眼睛。确定大部分孩子都看不到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他们异口同声地答道:“黑色”。就在这一片漆黑中,我给他们讲述了一个小朋友的心愿:“在孤儿院,有一个天生就双目失明的孩子,他经常问别人红色是怎样的,花草树木又是什么颜色的?在他的出生的那天,就注定了他只能面对黑暗,你能想象这位小朋友将会遇到怎么样的困难吗?”只见同学们纷纷举手,但我并没有给他们凭空想象的机会,我要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失明的不便,失明的痛苦。我请他们站起来,摆好凳子,去排队。同学们磕磕碰碰地把凳子放好,跌跌撞撞地排起队,再跟着我在教室绕了一圈,有好几个同学几乎摔倒了。就这样碰碰撞撞中,他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这个时候,我让他们把蒙眼布拿下,当他们睁开明亮的大眼睛,只听见的整个教室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啊!终于重见光明了!”“小男孩遇到的所有困难,不用老师多说,也不用你们发挥想象了吧!因为你们都在这个黑暗过程中感受到了。”我深情地说:“孩子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父母给予你们健康的身体,使你们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但是当你们不好好保护,那就非常可惜了,要好好做眼保健操哦!” 孩子们沉默了,在他们眼中,我分明看到了晶莹的泪光。

当天晚上,许多家长在我的博客留言,说自己的孩子回去抱着自己,感谢父母给他们一双健康的眼睛。 自从这次蒙眼实验活动以后,咱们班的眼保健操时间再也不用老师管了,只是一个小班长站在讲台上轻松管一管即可。我们老师、父母惯用说教,给孩子们讲大道理,但殊不知道,他们根本就不受我们这一套,假如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好好体会,感受,相信受到的效果会更大。

六、相关文献

课间操要引起重视

课间操在我国中、小学校已实行几十年,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课间操是全校性的体育活动,人数最多,场地最大,要求做到集队快、动作规范、整齐,要有节奏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要重视它的有形和无形的作用。

(一)课间操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课间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着重要地位。在中、小学校体育中,课间操不仅可以作为准备活动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主要的基本教材。课间操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培养身体正确姿势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教材,特别是对小肌群和关节、韧带的锻炼,以发展协调、柔韧等素质。课间操在体育教学中一般都是集体进行的,通过做操队形,动作整齐,可以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班主任必须会做课间操,以便督促检查。

(二)提高认识,重视课间操

课间操是学校生活制度的一项合理规定,是根据学生健康和学习的需要而安排的。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大脑发育还不完全,学习效率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了界限就会产生头昏、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记忆的规律来说,中间不休息,会产生一种"倒摄抑制"现象。所以,在学习记忆活动之后,应该做课间操。因为,课间操是运动中枢神经细胞在兴奋,能迫使原来在上课时思维中枢神经细胞得到抑制,更好地休息。如果能按课间操的要领认真地做,用力地做,使肢体的活动量加大,加强支配运动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还会使支配学习思维中枢神经细胞抑制得更深,使大脑思维中枢神经细胞休息得更好,这样,再学习时,效率会更高一些。此外,还能加快心脏的搏动,加深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从而使在前两节课中积累的疲劳更快消除。

(三)加强领导,建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领导认识到:搞好课间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抓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抓校风学风的建设。课间操要面向全校学生,只有依靠和调动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才能搞好课间操。课间操是全校性体育活动,在做操时间、地点、学生练习等方面都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并纳入全校总体计划中,所以各班主任对课间操都很重视,同时,向学生宣传课间操的意义和目的。体育教师是课间操的组织、训练指导者。并组成一个包括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干部在内的检查评比小组。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搞好课间操,领导是关键,班主任是保证,体育教师是核心。

(四)结论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搞好课间操,建议如下:

1、学校要抓好课间操,必须健全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计划,学生干部交叉检查评比,定期公布结果。

2、为了提高课间操质量,单靠体育教师是不够的,要得到班主任的配合。

3、课间操的比赛应分为:班级、年级、学校、县、市等级别的课间操比赛,各种比赛成绩应作为评比班级、先进班主任条件之一。

4、改变课间操是体育教师的事,与班主任无关的错误看法。

早操、课间操

早操(或称早锻炼、课前操)是在清晨或课前进行。凡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每天清晨起床后做15~20分钟早操。走读学生可在每天课前做10~15分钟的课前操。早操的内容一般以广播操(见“广播操”)为主,也可安排慢跑或发展身体素质的简单练习。通过早操,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学生由抑制状态逐渐进入积极活动状态,精神振奋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课间操又称为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课间操的形式与内容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影响是重要而深刻的。

课间操一般是在每天上午第二和第三节课之间进行,时间为20分钟,课间操有助于消除紧张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舒展,防止形成不良体姿,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育。课间操内容以广播操为主,还可做脊柱弯曲防治操、素质操、慢跑和活动量较小的游戏等。

中、小学早操及课间操推行要点(港台信息)

在学校推行集体早操及课间操,需要全校师生一致认定这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健康、活跃之生活模式的重要性,并以决心加以实施执行,方能在推行过程中作出适当的调动和配合,达到预期成效。现列举在早操及课间操研究计划及制作本参考资料的经验,供学校在制订其有关校本课程时考虑。学校可因现时本港体育课程改革所创造的条例及本身的情况,如上课时间、课程、场地及师资等作出弹性安排,尝试利用早会或转堂的时间进行一些既简单、又轻松的柔软体操活动,让学生舒展筋骨,增加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及对学校的归属感,而学校亦可建立本身独特的体育文化。

校本早操及课间操活动的设计原则

1、活动需不受场地及校服的限制。

2、应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自慢至快,由较小肌肉群至大肌肉群以至全身肌肉协调锻炼。

3、运动时配合音乐,以增加趣味,并可因应学生的年龄选取有趣或流行的音乐,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4、动作应简单易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容易地掌握。

5、活动需精简、明快。

6、整套动作的时间最好不多于十分钟,以便在课前、小息或课余时进行。

学校的配合

1、须订定长远的推行策略,包括预先进行教师培训,使全校教师皆明白这类活动的意义;了解和认同施行的步骤。

2、积极作出课堂调动,最好能编订学校上课时表时,把进行早操及课间操的环节编入。上课前、集会、小息或课后皆是方便进行这类活动的时段

3、因应学校场地,弹性安排参加人数及推行方法。若场地足够,时间又可配合,则全校每天都能进行此项活动。如果学校场地不能同时容纳全部学生进行时,则可先由某一、两级学生在不同场地开始,再逐步推至全校分级在不同时段、不同场地进行。

4、充分利用家校合作来推行这类活动,例如由家长领操、邀请家长与学生一同参与等,以得到家长的支持。

5、设立奖励计划,可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或班级,以维时学生的兴趣。

6、成立领操队,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

7、以早操及课间操活动作一些校内及校外的表演项目,如陆运会会操,藉此认同教师与学生在推行这类活动所付出的努力。

体育教师的角色

1、大部分学校在推行这类集体运动时,都是由体育教师负责,故此体育教师有责任增加自己对此类活动的认识,并经常留意有关发展。

2、体育教师需与时并进,灵活运用从各方面搜只资料,设计适合学生能力的活动,不宜一成不变地完全套用本参考资料的示例,否则对长期执行有一定的障碍。

3、由于这类活动规模较大,体育教师必须有决心和充足准备,邀请其它教师、家长及学生共同策划推行;或经常创编具学校特色的动作组合,方能产生较佳的效果。

武术融入课间操 学生练拳代早操大受欢迎

“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每天上午8点半,佛山张槎东鄱小学的操场上空都会准时奏响这首《男儿当自强》,课间操时间又到了。

“嗬、嘿、嗬、嘿……”1000多名小学生在强劲的旋律下,提膝亮掌、弓步冲拳、仆步穿掌、马步横打、虚步跳掌……七八岁的小朋友,一个个面带英气,一招一式打得有板有眼,要不是那身鲜红的校服,还真容易让人以为误入了少林寺。

这套独特的少年拳操的创造者、体育老师李老师和覃老师向记者介绍,以前做了几十年的课间操都是一个僵化模式,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他们动了把武术融入课间操的念头。张槎是龙狮之乡,民间习武氛围浓厚。两位老师参考了“五步拳”等多种中国传统的拳式,结合头、手、脚全身的运动,创编了适合学生课间锻炼的少年拳操。覃老师说,约3分钟的少年拳操成功地使课间操不再是“出工不出力”。现在已有周围学校效仿他们的做法。

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一早再早大揭秘

曾经有一段在白领中很流行的顺口溜: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原本讲的是上班族的生活现实。但如今,将它的前三句拿来安在中小学生身上竟夜觉得一点也不为过。

北京100多万中小学生的新学期,部分中学把课间操提前到了7点30分到8点期间,这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不满。《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海淀、丰台等多所中学的课间操变成了课前操。作息时间表显示,学校上午的早操大多从7点30分到8点开始,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点,“课间操提前意味着自己必须在7点20分到校,然后就连上五节课,而许多学生家离学校较远,为了上早操不得不5点钟起床。随着气候的转暖,春困夏乏现象的出现,上午后三节课的上课效果无法保证。”

对于来自师生的抱怨,一所新学期推行“早操”作息制度的中学校长解释说,课程没减、课时没减,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还为了不违反教委8点前不搞集体教学的规定,只能将课间操提前成早操。根据北京市教委“中小学不得8点前搞集体教学”的规定,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课间操一定要回归课间,否则就失去了设置课间操的意义。”

看到这一报道,不由得想起几天前一个暮冬的早晨:不到6点钟,天似乎刚蒙蒙亮,很少早起的我,因有事而艰难地爬起了床。但睡眼惺忪的我看到地铁里的景象,不由得想起一句诗:“莫道君行早,更有早

起人。”在站台和车厢里,不算多也不算少的乘客中,竟大部分是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有的还是在车上吃早餐。

我又想到前不久发生在西安的“2.10”交通惨祸:清晨6点钟左右,一辆大卡车在光线昏暗的公路上撞倒骑车去学校的初中生,4死1伤,血泊中的他们才13岁。现场有群众叹道:“大早上车开得都快,孩子们要不起这么早,唉……”各地的许许多多中小学生,每天很早很早就要提前去学校,自习也好,“课前操”也好,已然常态,而交通事故则是非常态。但是,如果没有常态在前,非常态的灾难则是很难发生的。 日复一日、披星戴月的中小学生们,想起来就让人为他们难过,“减负”的口号喊了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现在给人的感觉还是那样的软弱无力与空洞苍白。 前两天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是北京一记者的以色列游记。其中提到:“走在耶路撒冷的街头,一个现象让记者很意外。早上8点左右,记者看见两个年纪约八九岁的犹太孩子,背着书包,在公共车站等车去上学,而他们身边没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背着书包护送。”文章作者意外的是学生们没有大人护送,而我“意外”的是,人家的孩子早上8点左右才去上学。其实,像以色列的中小学生不用起大早上学,不应算什么新鲜事,因为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但是,世界上又有多少国家的孩子会像我们这里的同龄人这般起早贪黑呢?

显然,如果仍然还是“成绩至上”、“升学率第一”的话,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就依然是次选的,“课间操”改成“课前操”的变相增负就不会停止,正在长身体关键时期的学生们,揉着眼睛挣扎着早起再早起的情况,就还得继续。在高考、中考的重压下,甚至到最后连“课前操”变成“课无操”也未可知。

仔细想想,如今的中小学生实在很不容易。他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起所有人对他们的期望,用稚嫩的心灵支撑起甚至大人都无法承受的压力。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轻松愉快美好的青少年时期,更是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绝佳机会。他们失去的这一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谁能将他们的世界还原?还需要多久?


相关内容

  • 国培计划(1)1
  • 2010 年"国培计划"--海南省农村中学教师 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海南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中国教师研修网 为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教师[2010]4 号) ,落实<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实施 ...

  • 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之反思与总结
  • 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反思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班主任 的工作要跟上时代,是德育工作的生命活力所在,它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深入学习了班主任培训的六个方面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规范.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与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 ...

  • 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事迹材料
  • 钱青事迹材料,钱青,女,汉族, 中共党员,03国贸学生,现任03国贸,03金融,04经济,04经济双学位联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在过去大二这一学年里,她在学习思想生活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她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抓紧时间,不仅学习好学科基础知识,更加学好专业课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有什么不 ...

  • 学校德育教育专项调查研究汇报
  • 调研目的: 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摸清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底数.工作底数: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准确把握当前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突出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若干意见>和区教 ...

  • 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总结
  • 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总结 2009年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即将结束,通过近两个月的网上学习,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了解了班主任实际工作中的许多案例,让我受益匪浅.在此次培训的六个模块中,"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学年"这两个模块让我感触最 ...

  • [精品]开学典礼策划方案
  • 篇一:开学典礼策划方案 一.活动宗旨: 开学典礼是进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新学期学习生活的开始,是一次作战总动员.举行开学典礼旨在增强师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学生新学期的奋斗目标,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以此激励全校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新学 ...

  • 2016年中学政教处工作计划
  • 2016年中学政教处工作计划 1.2016年中学政教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校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秉承和坚持"好学上进,自强不息"的校训,倡导和培育"尊重.文明.守纪.进取"的优良校风,以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qu ...

  • 物业投标文件0827
  • 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山南校区 物业服务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GHZFCG2014-0813号 投 标 书 项 目 名 称: 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山南校区物业服务采购项目 投标人名称 : 淮南市知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8日 淮南市知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丁莉 [1**********] ...

  • 职业中专工作总结
  • 职业中专工作总结 职业中专工作总结 **年,学校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以党的十八大和是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县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尚能.服务经济.引领社会"的办学宗旨,践行"修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