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上好体育课教学设计

《安全上好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素质、创新教育为中心,强化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着重进行科学锻炼、心理健康、安全常识等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在体育运动中如何保障人身安全,进一步减少、避免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教材分析:

体育运动存在着风险,隐含着伤害。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教学是让学生“加强防范 学会自护”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通过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合理活动、科学锻炼,最大限度地预防运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教材内容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训练及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运动中实用性自我防范知识与自护技能,深入浅出。教材中所谈到的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与自我保护,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教学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常识。

2、技能目标:知道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明白体育运动要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学生今后体育运动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2、教学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防范知识技能在今后的体育运动中能够自主运用。

在体育运动时,安全防范能够减少运动安全事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和应对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教学内容的难点。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依据教材的内容,考虑学生已经具有的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探讨、交流、学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

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导言:同学们,上体育课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各叙己见。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1)认识不足

对运动伤害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当,及易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

2)准备活动不足

(1)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及易造成肌肉损伤、肌腱扭伤,韧带拉伤等运动伤害;

(2)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就进行运动,易对器官功能造成伤害;

(3)准备活动内容不得当或准备活动过量,致使准备活动无效或身体功能有所下降。

3)心理状态不良

在活动中由于急燥,恐惧、害羞、麻痹、缺乏经验或不自量力,也容易导致伤害事故。

4)气候因素

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伤或其它伤害事故。

5)身体素质弱,体育基础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6)违反课堂纪律、活动要求和规定,也是造成身体伤害事故的原因。

3、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归纳出示课题: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运动前应该注意那些事项?(演示文稿)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2、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3、做好运动准备

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活动二:运动时有那些注意事项?(演示文稿)

1、要掌握动作要领

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要正确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如铅球、实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3、运动负荷要适当。

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三)深入明理

活动三:梳理归纳

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口诀(配乐演示文稿)

1、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材;

2、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

3、锻炼前要做热身,活动四肢扭扭腰;

4、运动前后喝点水,剧烈运动要适量;

5、遵守规则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

6、运动全部结束后,恢复整理要做好。

再通过梳理归纳,使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为了防止运动伤害而采取的措施、方法,提高运动安全防范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 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评,知道多少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2、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学得好。

3、教师归纳总结:

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反,体育运动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

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

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1、运动前准备好

2、运动时讲科学

3、运动后要恢复

《安全上好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素质、创新教育为中心,强化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着重进行科学锻炼、心理健康、安全常识等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在体育运动中如何保障人身安全,进一步减少、避免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教材分析:

体育运动存在着风险,隐含着伤害。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教学是让学生“加强防范 学会自护”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通过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合理活动、科学锻炼,最大限度地预防运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教材内容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训练及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运动中实用性自我防范知识与自护技能,深入浅出。教材中所谈到的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与自我保护,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教学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常识。

2、技能目标:知道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明白体育运动要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学生今后体育运动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2、教学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防范知识技能在今后的体育运动中能够自主运用。

在体育运动时,安全防范能够减少运动安全事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和应对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教学内容的难点。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依据教材的内容,考虑学生已经具有的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探讨、交流、学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

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导言:同学们,上体育课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各叙己见。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1)认识不足

对运动伤害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当,及易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

2)准备活动不足

(1)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及易造成肌肉损伤、肌腱扭伤,韧带拉伤等运动伤害;

(2)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就进行运动,易对器官功能造成伤害;

(3)准备活动内容不得当或准备活动过量,致使准备活动无效或身体功能有所下降。

3)心理状态不良

在活动中由于急燥,恐惧、害羞、麻痹、缺乏经验或不自量力,也容易导致伤害事故。

4)气候因素

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伤或其它伤害事故。

5)身体素质弱,体育基础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6)违反课堂纪律、活动要求和规定,也是造成身体伤害事故的原因。

3、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归纳出示课题: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运动前应该注意那些事项?(演示文稿)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2、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3、做好运动准备

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活动二:运动时有那些注意事项?(演示文稿)

1、要掌握动作要领

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要正确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如铅球、实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3、运动负荷要适当。

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三)深入明理

活动三:梳理归纳

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口诀(配乐演示文稿)

1、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材;

2、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

3、锻炼前要做热身,活动四肢扭扭腰;

4、运动前后喝点水,剧烈运动要适量;

5、遵守规则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

6、运动全部结束后,恢复整理要做好。

再通过梳理归纳,使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为了防止运动伤害而采取的措施、方法,提高运动安全防范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 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评,知道多少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2、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学得好。

3、教师归纳总结:

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反,体育运动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

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

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1、运动前准备好

2、运动时讲科学

3、运动后要恢复


相关内容

  • 如何上好一节课
  • 摘 要:"生命在于运动"唤起了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提高"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对体育教师.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节好体育课必须打破常规.树立新意,要凸显科学的教学方法,还应创造一个热烈.轻松而 ...

  • 上好体育课的几点体会
  • 上好体育课的几点体会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之感,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育 ...

  • 教学安全工作计划
  • 中心小学教学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我校的教学安全工作要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荣,学生以做人立志"的办学理念,认真领会上级部门法制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

  •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 陈钢 摘要: 体育课是每一位学生都喜爱的.通过体育课,可以放松筋骨.消除疲劳.锻炼身体.增强战胜疾病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 体育.教学质量 正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

  • 体育老师2010年教学工作计划
  •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如何将学生有限的体育课上好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不过在我这么年的工作中,凭借经验我上的还是不错的。虽然水经验主义害死人,但是经验在很多情况下是很有用的。 过去一个学期我的工作很顺利,学生都通过了体育测试,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这个学期,我想在上个学期的前提下,更 ...

  • xx中学体卫艺工作计划
  • 学习中学体卫艺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按照<中小学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 初一体育课全套教案
  • 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课教案 第 一周 第1课时 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 ...

  •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b
  •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原底中心小学 秦亚岗 在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而且受农村小学地域条件的限制,使体育教学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显得 ...

  • 四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
  • 四年级上体育教学计划一:小学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是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