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认识角》教学设计

塔山小学 黄丹丹

【教学内容】

《认识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课本的67、68、69、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和无关,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三角板。

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流程】

(一) 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国旗,那你们知道吗,其实红领巾就是国旗的一角,现在老师把这块红领巾描在黑板上(把角描下来),你认识它们吗?它们的名字叫“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 操作探究,构建新知

1、直观感知角(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角的身影也是处处都存在的。你能从你身边找到角吗?给你的同桌指一指。

生:剪刀、钟表、红领巾、房子、桌子、书本、黑板……上面都有角。 师:说的真棒,真会动脑子。

(教师演示课件出示剪刀、钟表、红领巾,并提取出角)

2、建立表象

1)学生尝试指角

师:现在黑板上有这么多的角都想和你交朋友,你想不想指一指它们? (展示学生指角方法)

2)教师示范指角,

师:刚才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方法指角,你最赞成谁的方法?为什么?

生:先指点,在指两条边;因为这样不会弄错。

师:好的,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先指点(顶点),再指两条边。

学生练习指角,指名学生指角,有错及时纠正。

3、摸角、感受角

师:刚才大家都在身边找到了角,老师这里有些漂亮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到角吗?(课件出示,从中找角)

师:看完这些角,同学们愿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学生拿出三角板,老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感受角,让学生说感受。)

4、学角

1)教师示范画角

师:下面老师要画一个角,你可要看仔细了,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

生:直的。

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

师:在看看这个点呢?(生自由回答)

总结:先确定顶点,再画边,边要画直。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

师:其实啊,角和同学们都一样,它的各个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名字。 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让学生摸一摸。 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让学生摸一摸。

记作:∠1 读作:角1

那么怎样来标记这个角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再写上数字1,记作:∠1 读作:角1

师:这里只有一个角,我呢用数字1来标记,同学们还可以给它起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其他数字2、3等,还可以用字母,例如a、b、c、d等。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角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3)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

4)运用新知,辨别角,标角

① 判断是不是角。

师:现在我们对角的了解越来越多了,下面请大家当一次孙悟空,练一练你的火眼金睛,到“造角工厂”去打假,看你能不能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课件出示相关练习题)

让学生到前面指出顶点和边。

② 在图形中标角

完成书本第67页指一指。

5、比角的大小,探究与角的大小相关的因素

1)玩角,发现角有大小

师:小眼睛看仔细啦,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活动角,学生拿出学具) 师:他的名字叫“活动角”,自已动手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 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引导学生说出把

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

小。

2)游戏——变角,比角(边一样长)

师: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角,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变出比老师的角还大的角吗?(学生变角)

同坐之间比一比,之后请一名学生上台做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过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汇报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重叠法)

3)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我们玩得这么高兴,有两个伙伴也来了,瞧,是谁呀?

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也边长不一样的角(∠1、∠2)。

师:你认为那个角大?

生1:边长开口小的角大。

生2:边短开口大的角大。

师:我们要用事实说话,怎么才能知道那个大呢?(比一比)

(出示课件演示:角的大小比较)

得出结论:边短开口大的角大。

师:那为什么刚才会有人认为∠1大呢?

生:因为它的角边很长

师:那么现在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没?是不是边长了角就大,边短了角就小?

生:不是

师:事实已经证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那和什么有关呢?角的大小主要是看什么呢?

小结:由此看来,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三)运用知识,深化认识

1、判断是不是角(是的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2、填空

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请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3、下面的角,哪一个最大,请打“√”,哪一个最小,请画“○”。

()

()()()

4、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重点讲怎样数角的方法)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个角()个角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又叫到了哪些新朋友?

生:角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生:角的大小只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与变得长短无关。

板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塔山小学 黄丹丹

【教学内容】

《认识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课本的67、68、69、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和无关,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三角板。

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流程】

(一) 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国旗,那你们知道吗,其实红领巾就是国旗的一角,现在老师把这块红领巾描在黑板上(把角描下来),你认识它们吗?它们的名字叫“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 操作探究,构建新知

1、直观感知角(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角的身影也是处处都存在的。你能从你身边找到角吗?给你的同桌指一指。

生:剪刀、钟表、红领巾、房子、桌子、书本、黑板……上面都有角。 师:说的真棒,真会动脑子。

(教师演示课件出示剪刀、钟表、红领巾,并提取出角)

2、建立表象

1)学生尝试指角

师:现在黑板上有这么多的角都想和你交朋友,你想不想指一指它们? (展示学生指角方法)

2)教师示范指角,

师:刚才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方法指角,你最赞成谁的方法?为什么?

生:先指点,在指两条边;因为这样不会弄错。

师:好的,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先指点(顶点),再指两条边。

学生练习指角,指名学生指角,有错及时纠正。

3、摸角、感受角

师:刚才大家都在身边找到了角,老师这里有些漂亮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到角吗?(课件出示,从中找角)

师:看完这些角,同学们愿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学生拿出三角板,老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感受角,让学生说感受。)

4、学角

1)教师示范画角

师:下面老师要画一个角,你可要看仔细了,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

生:直的。

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

师:在看看这个点呢?(生自由回答)

总结:先确定顶点,再画边,边要画直。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

师:其实啊,角和同学们都一样,它的各个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名字。 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让学生摸一摸。 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让学生摸一摸。

记作:∠1 读作:角1

那么怎样来标记这个角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再写上数字1,记作:∠1 读作:角1

师:这里只有一个角,我呢用数字1来标记,同学们还可以给它起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其他数字2、3等,还可以用字母,例如a、b、c、d等。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角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3)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

4)运用新知,辨别角,标角

① 判断是不是角。

师:现在我们对角的了解越来越多了,下面请大家当一次孙悟空,练一练你的火眼金睛,到“造角工厂”去打假,看你能不能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课件出示相关练习题)

让学生到前面指出顶点和边。

② 在图形中标角

完成书本第67页指一指。

5、比角的大小,探究与角的大小相关的因素

1)玩角,发现角有大小

师:小眼睛看仔细啦,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活动角,学生拿出学具) 师:他的名字叫“活动角”,自已动手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 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引导学生说出把

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

小。

2)游戏——变角,比角(边一样长)

师: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角,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变出比老师的角还大的角吗?(学生变角)

同坐之间比一比,之后请一名学生上台做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过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汇报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重叠法)

3)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我们玩得这么高兴,有两个伙伴也来了,瞧,是谁呀?

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也边长不一样的角(∠1、∠2)。

师:你认为那个角大?

生1:边长开口小的角大。

生2:边短开口大的角大。

师:我们要用事实说话,怎么才能知道那个大呢?(比一比)

(出示课件演示:角的大小比较)

得出结论:边短开口大的角大。

师:那为什么刚才会有人认为∠1大呢?

生:因为它的角边很长

师:那么现在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没?是不是边长了角就大,边短了角就小?

生:不是

师:事实已经证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那和什么有关呢?角的大小主要是看什么呢?

小结:由此看来,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三)运用知识,深化认识

1、判断是不是角(是的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2、填空

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请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3、下面的角,哪一个最大,请打“√”,哪一个最小,请画“○”。

()

()()()

4、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重点讲怎样数角的方法)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个角()个角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又叫到了哪些新朋友?

生:角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生:角的大小只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与变得长短无关。

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小学各版本数学电子课本
  • 一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后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们的校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钟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末页 人教版一年 ...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 1 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认数循环.这样安排虽延长了认数教学的时间,但"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学的难度".这是他们"仔细研究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_详细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玩具 小猫钓鱼 文具 二.比较 动物乐园 高矮 较重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 有几辆车 摘果子 小猫吃鱼 猜数游戏 跳绳 可爱的企鹅 分苹果 操场上 乘车 整理与复习(一) 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 四.分类 整理房间 整理书包 ...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中学语文 课题一 <短文两篇"贝壳>(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二 <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三 <春>(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四 & ...

  • 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 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100401056 赵倩 指导教师 苏明强 副教授 [摘 要]数学教学既要教授知识技能,也要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极限思想作为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之一,蕴含在小学数学的诸多知识领域中.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这一教育阶段,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1-10的认识 2. 比较:等于.大于.小于符号,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 3. 加减法(一):加减号.1-10的加减 整理与复习(一):1-10任意数加法表 大家来锻炼:练习 4. 分类:整理房间.会飞的动物.水果.文具.玩具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