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译文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光秃了,阿房宫盖起来了。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向北构筑宫殿,折而向西,一直通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走五步、十步就能看到一座楼阁。走廊回环曲折,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盘旋屈曲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几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几条复道在半空像彩虹,(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迷茫不清,使人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六国王侯的宫妃和王侯的女儿、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走下宫殿(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唱歌奏乐,成了秦宫里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打开梳妆的镜子;一团乌云在浮动,原来是早晨宫女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脂膏,原来是宫女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宫女在焚烧椒兰香料烘熏衣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车声听起来越来越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这些妃嫔公主们的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她们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几乎一辈子都没等到皇帝(可有许多宫女等了三十六年都未见)。燕、赵收藏的金玉珍宝,韩、魏聚敛的金银,齐、楚保存的瑰宝(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沙石, 连续不断地丢弃(到处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宫中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突出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缝隙,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的线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

下的城郭还多;乐声嘈杂,比集市的人们的话语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不敢言语只能在心中咒骂。失去人心极端孤立的统治者(秦始皇)却一天天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刘邦入驻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光秃了,阿房宫盖起来了。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向北构筑宫殿,折而向西,一直通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走五步、十步就能看到一座楼阁。走廊回环曲折,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盘旋屈曲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几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几条复道在半空像彩虹,(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迷茫不清,使人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六国王侯的宫妃和王侯的女儿、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走下宫殿(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唱歌奏乐,成了秦宫里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打开梳妆的镜子;一团乌云在浮动,原来是早晨宫女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脂膏,原来是宫女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宫女在焚烧椒兰香料烘熏衣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车声听起来越来越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这些妃嫔公主们的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她们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几乎一辈子都没等到皇帝(可有许多宫女等了三十六年都未见)。燕、赵收藏的金玉珍宝,韩、魏聚敛的金银,齐、楚保存的瑰宝(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沙石, 连续不断地丢弃(到处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宫中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突出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缝隙,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的线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

下的城郭还多;乐声嘈杂,比集市的人们的话语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不敢言语只能在心中咒骂。失去人心极端孤立的统治者(秦始皇)却一天天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刘邦入驻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相关内容

  • [围炉夜话]等等(原文及译文)
  • 围炉夜话信受奉行 多行善事的人家,必然给子孙带来福泽:多行不义的人家,必然给子孙带来祸殃.由此可知广行善事以造福后代,称得上深谋远虑.贤能的人广积财货,就会消磨意志:愚笨的人广积财货,则会犯下更多的过失.由此可知积累财产留给子孙,实在贻害万穷. 论语十则原文译文快乐依然 论语十则原文译文论语< ...

  • 阿房宫赋_知识点整理
  •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 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 ...

  • [名篇鉴赏]古文观止(原文+译文 共225篇)
  • [名篇鉴赏] 古文观止(原文+译文 共225篇) 郑伯克段于鄢 石碏谏宠州吁 齐桓公伐楚 子产不毁乡校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 子鱼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邵工谏厉王弭谤 赵宣子论比与党 吴子使札来聘 虞师晋师灭夏阳 晋献文子室成 苛政猛于虎 苏秦以连横说秦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 ...

  • 九下课后古诗
  •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

  • 苏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 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劝 学> 文学及文体常识: <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写出下列加点字 ...

  • 逍遥游第二课时导学案
  • 18.<逍遥游>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4--6段,做到读准字音.节奏正确,朗读流畅,基本成诵: 2.梳理4--6段内容,翻译句子,积累"适.奚.至.焉"等文言词汇: 3.文言句式积累:宾语前置: 4.认识文中的寓言.重言,了解其作用. 二.课前预习 ...

  • 短篇文言文练习
  • 文言文练习5 (八) 高帝禽韩信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亟:马上)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qu ...

  • 阿房宫赋翻译及练习题
  • 阿房宫赋 练习题 一.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 ...

  •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信:忠于原文的内容: 达: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尽量做到语言优美,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 一. 加.即加字法. 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