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第二课时导学案

18、《逍遥游》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4——6段,做到读准字音、节奏正确,朗读流畅,基本成诵; 2、梳理4——6段内容,翻译句子,积累“适、奚、至、焉”等文言词汇; 3、文言句式积累:宾语前置;

4、认识文中的寓言、重言,了解其作用。

二、课前预习——阅读课文4——6段,然后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翻译17——21小题(在译文中将加点字的意思用横线标出)。 1、我决.起而飞 决起: 2、枪.榆枋而止 枪: 3、控.于地而已矣 控: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 5、适莽苍..者 莽苍: 6、腹犹果.然. 果然: 7、适百里者,宿.舂粮 宿: 8、小知.不及大知 知: 9、小年.不及大年 年: 10、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 11、众人匹.之 匹: 1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穷发: 13、未有知其修.者 修: 14、绝.云气,负青天 绝: 15、此大小之辩.也 辩: 16、彼且.奚.适也 且: 奚: 1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 译文: 18、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文: 1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

也。 译文: 20、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 21、而(但)彼且.奚.适也 译文:

三、诵读课文——诵读课文几遍,如果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 者,三餐而反,腹犹 ;适 者,宿舂粮;适 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 ,蟪蛄不知 ,此 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 为春, 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 为春, 为秋。而 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 。有鸟焉,其名为 ,背若 ,翼若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 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 之辩也。

四、自学探究

(一)、自学质疑——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不理解的字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将探究后(或在老师讲解后)的结果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如果不够请自行在空白处补充。

1、 (理解: ) 2、 (理解: ) 3、 (理解: ) 4、 (理解: ) 5、 (理解: ) 6、 (理解: ) 7、 (理解: ) 8、 (理解: ) 9、 (理解: ) 10、 (理解: ) (二)、自学检测——翻译句子,在译文中将加点字的意思用横线标出。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2、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4、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5、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6、此大小之辩.也

五、重点突破

1、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动宾短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介宾短语)。如果本来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语法上叫做宾语前置。 用“ ”表出原句中的动词(或介词),用“ ”标出宾语,然后翻译全句。 ○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翻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 从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

2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代词宾语前置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 从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

3介词短语中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翻译: 从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4用“之”“是”将宾语前置,“之”“是”成了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公输》) 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翻译:

从以往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

5“见”做宾语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翻译: 2、文言词汇的积累与句子翻译 ○1适:a. 动词,到„„去,往;b. 享受;c. 适应,顺从;d 、刚才;e. 出嫁 (翻译一)而彼且奚适.也: (翻译二)(《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三)(《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翻译四)(《孔雀东南飞》)适.

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

2至:a. 动词,到;b. 达到极点。 (翻译一)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翻译二)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

3奚:a. 何,什么;b. 哪里。 (翻译一)彼且奚.

适也: (翻译二)奚.以知其然也: 3、“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例句○1:“有鸟焉.

,其名为鹏” ( )相同用法的例子有: ; 例句○2:“且焉.

置土石?”(《愚公移山》) ( ) 例句○3:“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 ) 例句○4:“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 ) 4、寓言、重言以及思想内容的理解 ○1文中的蜩与学鸠体现了庄子文章“寓言”的特色,他们以自己飞翔的经验,来嘲笑大鹏“之九万里而南”的行为,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嘲讽了那些 的人。 论述了“ ”的道理。 ○2第五段引用了汤王(商朝的开国君主)问棘(汤王时的贤人)的话这是文中第 次描述大鹏飞翔的形象,体现庄子文章“重言”的特点,作用是 ○

3大鹏为何要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去?蜩与学鸠不知道,我们可从文中找到原因: 原文: ○

4文中又以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进行比较,论述了“ ”的道理。 ○5其实,无论高飞的大鹏还是无知的蜩、学鸠、斥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无论是长寿的冥灵、大椿、彭祖,还是短命的朝菌、蟪蛄,他们也有共同之处: 。虽然这些人和物的区别(“小大之辩”)非常明显,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 的境界。

六、拓展与练习 1、句子翻译

1原文: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译文:

2原文:彼且奚适也 译文: ○

3原文: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动词,到„„去) B、奚.

以知其然也(何,什么) C 、未有知其修.者(美)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置杯焉.则胶(兼词,于之,在那里) B 、我决起而.飞(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翻译)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代词,它,指大鹏) D 、有鸟焉.

,其名为鹏(兼词,于之,在那里) 4、下列每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奚以.知其然也 以.五百岁为春。 B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楚之.南有冥灵者 汤之.问棘也是已 D 、其.广数千里 不知其.

几千里也。 5、与“时人莫之许也”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 、翱翔蓬蒿之间 D、唯余马首是瞻 6、对“之”子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中山市2010下学期期末考试)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 、②③⑥ / ①④⑦⑧ / ⑤ B、②⑦⑧ / ①③⑤⑥ / ④ C 、①②⑦⑧ / ③④⑥ / ⑤ D、①③④⑥ / ②⑦⑧ / ⑤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四段,作者童话般叙述了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表现了这两种小东西的无知。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B 、第四段,作者以行路备粮为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形程远近的不一样。解释了大鹏“之九万里而南”的原因:鹏鸟背翼宽厚,要乘厚风行万里。

C 、朝菌、蟪蛄、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一般人的比喻,说明了作为小人物的可悲。

D 、四五段中一系列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大小之辩十分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有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011高考广东卷) A 、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 B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 、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療 D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

死,汝亦饿死耳

18、《逍遥游》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4——6段,做到读准字音、节奏正确,朗读流畅,基本成诵; 2、梳理4——6段内容,翻译句子,积累“适、奚、至、焉”等文言词汇; 3、文言句式积累:宾语前置;

4、认识文中的寓言、重言,了解其作用。

二、课前预习——阅读课文4——6段,然后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翻译17——21小题(在译文中将加点字的意思用横线标出)。 1、我决.起而飞 决起: 2、枪.榆枋而止 枪: 3、控.于地而已矣 控: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 5、适莽苍..者 莽苍: 6、腹犹果.然. 果然: 7、适百里者,宿.舂粮 宿: 8、小知.不及大知 知: 9、小年.不及大年 年: 10、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 11、众人匹.之 匹: 1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穷发: 13、未有知其修.者 修: 14、绝.云气,负青天 绝: 15、此大小之辩.也 辩: 16、彼且.奚.适也 且: 奚: 1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 译文: 18、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文: 1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

也。 译文: 20、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 21、而(但)彼且.奚.适也 译文:

三、诵读课文——诵读课文几遍,如果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 者,三餐而反,腹犹 ;适 者,宿舂粮;适 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 ,蟪蛄不知 ,此 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 为春, 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 为春, 为秋。而 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 。有鸟焉,其名为 ,背若 ,翼若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 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 之辩也。

四、自学探究

(一)、自学质疑——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不理解的字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将探究后(或在老师讲解后)的结果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如果不够请自行在空白处补充。

1、 (理解: ) 2、 (理解: ) 3、 (理解: ) 4、 (理解: ) 5、 (理解: ) 6、 (理解: ) 7、 (理解: ) 8、 (理解: ) 9、 (理解: ) 10、 (理解: ) (二)、自学检测——翻译句子,在译文中将加点字的意思用横线标出。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2、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4、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5、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6、此大小之辩.也

五、重点突破

1、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动宾短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介宾短语)。如果本来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语法上叫做宾语前置。 用“ ”表出原句中的动词(或介词),用“ ”标出宾语,然后翻译全句。 ○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翻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 从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

2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代词宾语前置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 从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

3介词短语中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翻译: 从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4用“之”“是”将宾语前置,“之”“是”成了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公输》) 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翻译:

从以往课文中找一例句: 翻译: ○

5“见”做宾语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翻译: 2、文言词汇的积累与句子翻译 ○1适:a. 动词,到„„去,往;b. 享受;c. 适应,顺从;d 、刚才;e. 出嫁 (翻译一)而彼且奚适.也: (翻译二)(《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三)(《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翻译四)(《孔雀东南飞》)适.

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

2至:a. 动词,到;b. 达到极点。 (翻译一)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翻译二)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

3奚:a. 何,什么;b. 哪里。 (翻译一)彼且奚.

适也: (翻译二)奚.以知其然也: 3、“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例句○1:“有鸟焉.

,其名为鹏” ( )相同用法的例子有: ; 例句○2:“且焉.

置土石?”(《愚公移山》) ( ) 例句○3:“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 ) 例句○4:“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 ) 4、寓言、重言以及思想内容的理解 ○1文中的蜩与学鸠体现了庄子文章“寓言”的特色,他们以自己飞翔的经验,来嘲笑大鹏“之九万里而南”的行为,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嘲讽了那些 的人。 论述了“ ”的道理。 ○2第五段引用了汤王(商朝的开国君主)问棘(汤王时的贤人)的话这是文中第 次描述大鹏飞翔的形象,体现庄子文章“重言”的特点,作用是 ○

3大鹏为何要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去?蜩与学鸠不知道,我们可从文中找到原因: 原文: ○

4文中又以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进行比较,论述了“ ”的道理。 ○5其实,无论高飞的大鹏还是无知的蜩、学鸠、斥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无论是长寿的冥灵、大椿、彭祖,还是短命的朝菌、蟪蛄,他们也有共同之处: 。虽然这些人和物的区别(“小大之辩”)非常明显,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 的境界。

六、拓展与练习 1、句子翻译

1原文: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译文:

2原文:彼且奚适也 译文: ○

3原文: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动词,到„„去) B、奚.

以知其然也(何,什么) C 、未有知其修.者(美)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置杯焉.则胶(兼词,于之,在那里) B 、我决起而.飞(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翻译)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代词,它,指大鹏) D 、有鸟焉.

,其名为鹏(兼词,于之,在那里) 4、下列每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奚以.知其然也 以.五百岁为春。 B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楚之.南有冥灵者 汤之.问棘也是已 D 、其.广数千里 不知其.

几千里也。 5、与“时人莫之许也”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 、翱翔蓬蒿之间 D、唯余马首是瞻 6、对“之”子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中山市2010下学期期末考试)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 、②③⑥ / ①④⑦⑧ / ⑤ B、②⑦⑧ / ①③⑤⑥ / ④ C 、①②⑦⑧ / ③④⑥ / ⑤ D、①③④⑥ / ②⑦⑧ / ⑤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四段,作者童话般叙述了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表现了这两种小东西的无知。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B 、第四段,作者以行路备粮为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形程远近的不一样。解释了大鹏“之九万里而南”的原因:鹏鸟背翼宽厚,要乘厚风行万里。

C 、朝菌、蟪蛄、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一般人的比喻,说明了作为小人物的可悲。

D 、四五段中一系列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大小之辩十分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有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011高考广东卷) A 、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 B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 、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療 D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

死,汝亦饿死耳


相关内容

  • [逍遥游]教案设计
  • <逍遥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大体了解庄子其人及其作品的基本思想 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积累词语:志.图.名.穷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概貌 2.对比的手法,超乎寻常的想 ...

  • [逍遥游]第一课时导学案
  • <逍遥游>第一课时导学案 兴义市同源中学高二年级 编写人:孙章虎 审核:语文组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 2. 熟读课文,感受庄子散文汪洋恣肆.奇譬诡喻的特点 3. 把握文章主旨和说理方式 [重点难点] 1. 字词积累,翻译课文 ...

  • 逍遥游导学案
  • 逍遥游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高一时,我们曾经学过庄子的一篇散文<秋水>,领略了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今天,我们来看庄子的另一篇散文,再次体会他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 ...

  • 06[逍遥游]教案
  • <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 ...

  • 高中语文:[逍遥游]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 情意目标: 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时:二课时 第一 ...

  • 人教版必修五 逍遥游 教案
  • <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 ...

  •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 <逍遥游>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 2.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3.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从反面提出问题,最后给以否定,提出正面主张. ...

  • 逍遥游(3课时)
  • 逍 遥 游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 4.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 ...

  • 逍遥游教案优秀实用
  • <逍遥游> 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3.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