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屑全代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

摘要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设计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并通过实验对配合比设计思路进行验证,提出采用该方法配制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对石屑混凝土的应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前言

石屑是石场在生产碎石时产生的一种附属品,目前只用于基础垫层或平整场地等用途。但石屑的颗粒级配和物理性质与河砂接近,能够起到作为细集料填充粗集料空隙的作用,是一种非常适用于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的材料。在国内,有部分学者研究过石屑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的可行性,且证明是可行的,但对于石屑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研究较少,石屑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研究更为罕见。由于石屑较河砂颗粒要粗、棱角性较多,导致用石屑配制混凝土时砂率的确定有别于河砂。又由于石屑中含有小于0.075mm的石粉颗粒含量一般都超过10%,而河砂中小于0.075mm的粉状颗粒含量一般都小于5%,这样也导致用石屑配制混凝土时用水量确定有别于河砂。因此,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来设计石屑混凝土配合比并不适用。

为探索适用于石屑全代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法,本文尝试采用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配制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并通过实验对设计思路进行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采用该方法配制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和易性好,混凝土密实度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均表现良好。

石屑全代砂高性能混凝土简易配合比设计法

吴中伟院士[1]提出的简易配合比设计法,遵循绝对体积设计原理,以试拌调整法为主。核心思路是确定石屑与碎石最小空隙率,即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为一体系,水和水泥为另一体系。根据二者的互补关系,在充分考虑工作性能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水泥浆富余系数。通过确定最小骨料空隙率(即最佳砂率),最小水泥浆量等参数,配制出符合性能要求而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2]。配合比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石屑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首先要有高工作性能,坍落度指标能达到180mm以上,而且还要具有高耐久性能。

第二步测定石屑与碎石混合空隙率,确定最佳砂率

采用紧密堆积密度的试验方法,检测不同砂率下石屑与碎石的混合容重,根据容重计算出混合料的空隙率,空隙率最小的即为石屑与碎石最佳掺合比例,对应砂率确定为最佳砂率。

第三步确定胶凝材料浆量

根据上一步得出的骨料最小空隙率,采用水泥浆填充骨料空隙,再加入合理的富余浆量,作为混凝土用浆量。富余系数取决于原材料性能及工作性能要求,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对浆体富余系数影响较大,要通过试拌来确定。

第四步计算各组分材料用量

根据浆体体积、水胶比、砂率及原材密度等参数,通过配合比体积计算法,算出1立方混凝土各组分材料用量。

实验验证

3.1实验原材料

水泥:英德龙山水泥有限公司,“海螺牌”P·Ⅱ42.5R硅酸盐水泥,水泥28d 强度为46.2MPa,水泥密度3090kg/m3。

粉煤灰:河源发电厂,Ⅱ级粉煤灰,烧失量2.0%,需水量比87%,密度2260kg/m3。

矿渣:广东韶钢嘉羊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规格种类为S95型,流动力比102mm,烧失量1.0%,密度2860kg/m3。

碎石:中山市合力石场,小碎石规格5~16mm,大碎石规格16~31.5mm,鄂式破碎,小石和大石以8:2比例掺配组成5~31.5mm连续级配,密度测定为2670 kg/m3。

石屑:中山市合力石场,石屑颗粒级配为Ⅱ级,细度模数2.88,石粉含量13.2%,密度2630kg/m3。

减水剂:深圳五山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萘系缓凝高效减剂,水剂,固含量30.5%,减水率>18%。

水:自来水。

石屑和碎石的颗粒分析,见表1和2:

表1 石屑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mm9.504.752.361.180.600.300.150.075盘底

累计筛余/%016.543.053.067.675.484.089.8100

表2 碎石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9.54.752.36盘底

累计筛余/%0.05.543.857.486.599.699.8100

3.2配合比设计

本次试验设计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设定为C40、C45和C50,坍落度设定为180~200mm,扩展度要求达到450mm以上,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要求在1500库仑以下,抗水渗透性能要求不小于P12级。对每个配合比进行试拌,并检测混凝土容重、坍落度、扩展度、和易性和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抗水渗透性能。

(1)确定水胶比

根据水泥强度,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计算水胶比,C40、C45和C50混凝土对应的水胶比分别是0.40、0.37和0.34。

(2)确定最佳砂率

先确定石屑与碎石混合料的最小空隙率。采用石屑填充碎石,检测石屑与碎石混合料(体积为10L)的紧密容重,砂率从36%开始,逐步增加,直到出现最大容重的拐点为止。再根据最大容重计算的空隙率,即为最小空隙率,对应砂率为最佳砂率。不同砂率对应的混合空隙率见表3。

表3 不同砂率对应的混合空隙率

砂  率(%)[1**********]6

两次平均混合料容重(kg/m3)[***********]222006

空隙率(%)27.725.925.124.123.724.3

由表3可见,砂率为44%时混合料容重最大,容重为2022 kg/m3,根据石屑与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2650 kg/m3,计算出石屑与碎石混合的最小空隙率α=23.7%,对应最佳砂率即为44%。

(3)确定配合比材料用量

根据上一步得出的最小空隙率α,浆体富余系数经试拌确定为10%,则浆体体积=α+10%=33.7%,即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337L/m3。

以0.4水胶比为例计算配合比。为了提高石屑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采用矿渣等量替代水泥20%,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10%,水泥实际用量为70%。水泥表观密度3.09 g/cm3,矿粉表观密度为2.86 g/cm3,粉煤灰表观密度为2.26 g/cm3。

胶凝材料重量/浆体积=1/(0.7/3.09+0.2/2.86+0.1/2.26+0.4)=1.35。即1L浆体积用1.35kg胶凝材料。则胶凝材料总重=337L×1.35=455kg/ m3。

水泥=455×70%=318.5kg    粉煤灰=455×10%=45.5kg

矿渣=455×20%=91.0kg     水=455×0.4=182kg

砂石骨料总重量=(1000-337)×2.65=1757kg。其中,石屑1757×44%=773kg,石1757×56%=984kg。所有材料总重量为2394kg。

(4)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按以上计算步骤,通过变化配合比参数,见表4,计算出3个强度等级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见表4。

表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编 号水胶比材料用量(kg/m3)

水泥粉煤灰矿渣小石大石石屑水减水剂

HPC-400.40318.545.591.[1**********]808.19

HPC-450.37331.847.494.[1**********]759.48

HPC-500.34346.549.599.[**************].38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检测

按简易设计法设计的配合比拌制石屑高性能混凝土,检测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试验检测结果见表5,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趋势见图1。

表5 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实验结果

编号坍落度

(mm)扩展度

(mm)和易性容重(kg/m3)抗压强度(MPa)

7天28天56天

HPC-40200550好239040.351.854.7

HPC-45190500好242045.752.257.0

HPC-50200520好244046.055.263.6

图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曲线图

由表5和图1可见,3个强度等级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和易性等)指标均满足实验设计要求。石屑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掺入了矿渣和粉煤灰,因此用56d龄期抗压强度进行评定,3个强度等级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56d抗压强度均满足配制强度要求,强度发展曲线基本呈线性增长。

(2)混凝土耐久性能检测

抗渗透性能是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抗渗透性能包括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通过电通量试验检测,抗水渗透性能采用抗水渗透仪检测,抗渗透级别根据《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3】进行评价。具体试验结果如表6和表7。

表6 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实验结果

编  号电通量(库仑)抗渗透级别

28d56d

HPC-401232600Q-Ⅲ

HPC-451056522Q-Ⅲ

HPC-50925486Q-Ⅳ

注:根据《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的测量龄期为28d。

表7 抗水渗透实验结果

编  号水压力(MPa)试件透水情况抗水渗透级别

HPC-401.5无>P12级

HPC-451.5无>P12级

HPC-501.5无>P12级

由表6可见,3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28d电通量均低于1300库仑,抗氯离子渗透效果都较好,均满足设计低于1500库仑的要求。混凝土的56d电通量比28d电通量有大幅度降低,均接近于500库仑,表明随龄期的增长,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由表7可见,3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在水压力加到1.5Mpa时,试件均未出现透水,抗水渗透级别均达到P12级以上,抗水渗透性能非常好,满足设计要求。

石屑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好,分析其原因:第一是简易设计法通过对粗细骨料进行紧密堆积,从而确定石屑与碎石的最佳比例,使骨料间的空隙率达到最小,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第二是胶凝材料中掺入了矿渣和粉煤灰两种矿物微粉,矿物微粉的颗粒极细,能有效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

结论与建议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配制出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其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也表现良好。实验证明,采用简易设计法设计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是可行的。

石屑与碎石混合空隙率是确定胶凝材用量的最重要指标,混合空隙率越大,所用的胶凝材就越多,因此应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屑配制混凝土。砂率过大会使用水量增大,间接导致胶凝材料和减水剂用量增加,不利于混凝土的经济性。因此,当最佳砂率超过45%时,建议取45%作为最佳砂率。

浆体富余系数是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重要指标,需要通过试拌来确定。由于石屑的棱角性偏多,影响和易性与流动性,其浆体富余系数一般在8%~12%左右,可以先从8%进行试拌,再逐步增大。

参考文献

【1】 吴中伟. 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J]. 土木工程学报,1955.

【2】 杨荣俊. 高性能混凝土(HPC)配合比简易设计法[C]. 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周启源  蒋雪琴  谭世霖

信息来源:混凝土第一视频网

摘要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设计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并通过实验对配合比设计思路进行验证,提出采用该方法配制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对石屑混凝土的应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前言

石屑是石场在生产碎石时产生的一种附属品,目前只用于基础垫层或平整场地等用途。但石屑的颗粒级配和物理性质与河砂接近,能够起到作为细集料填充粗集料空隙的作用,是一种非常适用于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的材料。在国内,有部分学者研究过石屑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的可行性,且证明是可行的,但对于石屑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研究较少,石屑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研究更为罕见。由于石屑较河砂颗粒要粗、棱角性较多,导致用石屑配制混凝土时砂率的确定有别于河砂。又由于石屑中含有小于0.075mm的石粉颗粒含量一般都超过10%,而河砂中小于0.075mm的粉状颗粒含量一般都小于5%,这样也导致用石屑配制混凝土时用水量确定有别于河砂。因此,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来设计石屑混凝土配合比并不适用。

为探索适用于石屑全代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法,本文尝试采用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配制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并通过实验对设计思路进行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采用该方法配制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和易性好,混凝土密实度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均表现良好。

石屑全代砂高性能混凝土简易配合比设计法

吴中伟院士[1]提出的简易配合比设计法,遵循绝对体积设计原理,以试拌调整法为主。核心思路是确定石屑与碎石最小空隙率,即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为一体系,水和水泥为另一体系。根据二者的互补关系,在充分考虑工作性能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水泥浆富余系数。通过确定最小骨料空隙率(即最佳砂率),最小水泥浆量等参数,配制出符合性能要求而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2]。配合比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石屑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首先要有高工作性能,坍落度指标能达到180mm以上,而且还要具有高耐久性能。

第二步测定石屑与碎石混合空隙率,确定最佳砂率

采用紧密堆积密度的试验方法,检测不同砂率下石屑与碎石的混合容重,根据容重计算出混合料的空隙率,空隙率最小的即为石屑与碎石最佳掺合比例,对应砂率确定为最佳砂率。

第三步确定胶凝材料浆量

根据上一步得出的骨料最小空隙率,采用水泥浆填充骨料空隙,再加入合理的富余浆量,作为混凝土用浆量。富余系数取决于原材料性能及工作性能要求,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对浆体富余系数影响较大,要通过试拌来确定。

第四步计算各组分材料用量

根据浆体体积、水胶比、砂率及原材密度等参数,通过配合比体积计算法,算出1立方混凝土各组分材料用量。

实验验证

3.1实验原材料

水泥:英德龙山水泥有限公司,“海螺牌”P·Ⅱ42.5R硅酸盐水泥,水泥28d 强度为46.2MPa,水泥密度3090kg/m3。

粉煤灰:河源发电厂,Ⅱ级粉煤灰,烧失量2.0%,需水量比87%,密度2260kg/m3。

矿渣:广东韶钢嘉羊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规格种类为S95型,流动力比102mm,烧失量1.0%,密度2860kg/m3。

碎石:中山市合力石场,小碎石规格5~16mm,大碎石规格16~31.5mm,鄂式破碎,小石和大石以8:2比例掺配组成5~31.5mm连续级配,密度测定为2670 kg/m3。

石屑:中山市合力石场,石屑颗粒级配为Ⅱ级,细度模数2.88,石粉含量13.2%,密度2630kg/m3。

减水剂:深圳五山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萘系缓凝高效减剂,水剂,固含量30.5%,减水率>18%。

水:自来水。

石屑和碎石的颗粒分析,见表1和2:

表1 石屑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mm9.504.752.361.180.600.300.150.075盘底

累计筛余/%016.543.053.067.675.484.089.8100

表2 碎石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9.54.752.36盘底

累计筛余/%0.05.543.857.486.599.699.8100

3.2配合比设计

本次试验设计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设定为C40、C45和C50,坍落度设定为180~200mm,扩展度要求达到450mm以上,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要求在1500库仑以下,抗水渗透性能要求不小于P12级。对每个配合比进行试拌,并检测混凝土容重、坍落度、扩展度、和易性和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抗水渗透性能。

(1)确定水胶比

根据水泥强度,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计算水胶比,C40、C45和C50混凝土对应的水胶比分别是0.40、0.37和0.34。

(2)确定最佳砂率

先确定石屑与碎石混合料的最小空隙率。采用石屑填充碎石,检测石屑与碎石混合料(体积为10L)的紧密容重,砂率从36%开始,逐步增加,直到出现最大容重的拐点为止。再根据最大容重计算的空隙率,即为最小空隙率,对应砂率为最佳砂率。不同砂率对应的混合空隙率见表3。

表3 不同砂率对应的混合空隙率

砂  率(%)[1**********]6

两次平均混合料容重(kg/m3)[***********]222006

空隙率(%)27.725.925.124.123.724.3

由表3可见,砂率为44%时混合料容重最大,容重为2022 kg/m3,根据石屑与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2650 kg/m3,计算出石屑与碎石混合的最小空隙率α=23.7%,对应最佳砂率即为44%。

(3)确定配合比材料用量

根据上一步得出的最小空隙率α,浆体富余系数经试拌确定为10%,则浆体体积=α+10%=33.7%,即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337L/m3。

以0.4水胶比为例计算配合比。为了提高石屑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采用矿渣等量替代水泥20%,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10%,水泥实际用量为70%。水泥表观密度3.09 g/cm3,矿粉表观密度为2.86 g/cm3,粉煤灰表观密度为2.26 g/cm3。

胶凝材料重量/浆体积=1/(0.7/3.09+0.2/2.86+0.1/2.26+0.4)=1.35。即1L浆体积用1.35kg胶凝材料。则胶凝材料总重=337L×1.35=455kg/ m3。

水泥=455×70%=318.5kg    粉煤灰=455×10%=45.5kg

矿渣=455×20%=91.0kg     水=455×0.4=182kg

砂石骨料总重量=(1000-337)×2.65=1757kg。其中,石屑1757×44%=773kg,石1757×56%=984kg。所有材料总重量为2394kg。

(4)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按以上计算步骤,通过变化配合比参数,见表4,计算出3个强度等级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见表4。

表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编 号水胶比材料用量(kg/m3)

水泥粉煤灰矿渣小石大石石屑水减水剂

HPC-400.40318.545.591.[1**********]808.19

HPC-450.37331.847.494.[1**********]759.48

HPC-500.34346.549.599.[**************].38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检测

按简易设计法设计的配合比拌制石屑高性能混凝土,检测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试验检测结果见表5,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趋势见图1。

表5 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实验结果

编号坍落度

(mm)扩展度

(mm)和易性容重(kg/m3)抗压强度(MPa)

7天28天56天

HPC-40200550好239040.351.854.7

HPC-45190500好242045.752.257.0

HPC-50200520好244046.055.263.6

图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曲线图

由表5和图1可见,3个强度等级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和易性等)指标均满足实验设计要求。石屑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掺入了矿渣和粉煤灰,因此用56d龄期抗压强度进行评定,3个强度等级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56d抗压强度均满足配制强度要求,强度发展曲线基本呈线性增长。

(2)混凝土耐久性能检测

抗渗透性能是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抗渗透性能包括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通过电通量试验检测,抗水渗透性能采用抗水渗透仪检测,抗渗透级别根据《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3】进行评价。具体试验结果如表6和表7。

表6 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实验结果

编  号电通量(库仑)抗渗透级别

28d56d

HPC-401232600Q-Ⅲ

HPC-451056522Q-Ⅲ

HPC-50925486Q-Ⅳ

注:根据《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的测量龄期为28d。

表7 抗水渗透实验结果

编  号水压力(MPa)试件透水情况抗水渗透级别

HPC-401.5无>P12级

HPC-451.5无>P12级

HPC-501.5无>P12级

由表6可见,3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28d电通量均低于1300库仑,抗氯离子渗透效果都较好,均满足设计低于1500库仑的要求。混凝土的56d电通量比28d电通量有大幅度降低,均接近于500库仑,表明随龄期的增长,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由表7可见,3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在水压力加到1.5Mpa时,试件均未出现透水,抗水渗透级别均达到P12级以上,抗水渗透性能非常好,满足设计要求。

石屑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好,分析其原因:第一是简易设计法通过对粗细骨料进行紧密堆积,从而确定石屑与碎石的最佳比例,使骨料间的空隙率达到最小,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第二是胶凝材料中掺入了矿渣和粉煤灰两种矿物微粉,矿物微粉的颗粒极细,能有效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

结论与建议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配制出的石屑高性能混凝土,其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也表现良好。实验证明,采用简易设计法设计石屑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是可行的。

石屑与碎石混合空隙率是确定胶凝材用量的最重要指标,混合空隙率越大,所用的胶凝材就越多,因此应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屑配制混凝土。砂率过大会使用水量增大,间接导致胶凝材料和减水剂用量增加,不利于混凝土的经济性。因此,当最佳砂率超过45%时,建议取45%作为最佳砂率。

浆体富余系数是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重要指标,需要通过试拌来确定。由于石屑的棱角性偏多,影响和易性与流动性,其浆体富余系数一般在8%~12%左右,可以先从8%进行试拌,再逐步增大。

参考文献

【1】 吴中伟. 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法[J]. 土木工程学报,1955.

【2】 杨荣俊. 高性能混凝土(HPC)配合比简易设计法[C]. 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周启源  蒋雪琴  谭世霖

信息来源:混凝土第一视频网


相关内容

  • 市政工程材料考试资料
  • 道路建筑材料 (混凝土.砂浆.集料.水稳层) 市政基础知识 城市道路分类(摘录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P3.P18.P104.P107 ) 1).快速路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央分隔带,其进 ...

  • 建筑垃圾与尾矿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
  • 公路 2009年7月 第7期 HIG HW A Y Jul 12009 No 17 文章编号:0451-0712(2009) 07-0337-03 中图分类号:U 414111 文献标识码:B 建筑垃圾与尾矿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 张铁志, 张 彤 (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鞍山市 114051 ...

  • 13mm厚混合型塑胶面层(施工方案)
  • 塑胶田径场工程方案书 一.场地概况: 跑道及半圆区部分结构层:原土下挖碾压→200mm厚碎石层→100mm厚石屑层→80mm厚沥青砼层(50mm+30mm)→13mm厚混合型塑胶面层 足球场部分结构层:原土下挖碾压→200mm厚碎石层→100mm厚石屑层→80mm厚沥青砼层(50mm+30mm)→5 ...

  •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 设计文件相关材料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1 所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的成分较少.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4级. (2)细集料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 ...

  • 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1]
  • 橡胶沥青混凝土生产及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橡胶沥青路面施工的术语.要求.试验方法.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建路的橡胶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

  •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 平昌县凤(凰)泥(龙)公路凤凰段改建工程 〈K0+000-K1+688.8〉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平昌县笔山建筑建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五年一月十五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一).经工程实地测量和调查了解的情况:施工设计图纸.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关法律 ...

  • 沥青砼面层技术指标
  • 沥青砼面层技术指标 1)改性沥青 为提高机动车道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及交通使用要求,沥青上面层AC-13C 选择使用SBS 聚合物改性沥青,70 号A 级道路石油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制备改性沥青时,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改性剂剂量 和适宜的 ...

  • 高性能蒸压粉煤灰砖生产工艺综述
  • 砖 瓦世 2010.2 研究与探讨 科技纵横 SCIENCE & TECHNOLOGY 0 前言 为促进我国墙体材料革新,满足节能.节地.环保.利废的需要,使蒸压粉煤灰砖建筑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并颁布了 ...

  •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 第24卷 第21期2008年11月 甘肃科技 Vol . 24 N o. 21N ov . 2008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李正明 (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730030) 摘 要:介绍了彩色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和.施工及成型路面的使用效果.关键词:彩色沥青混凝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