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初探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初探

作者:刘晓东

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12期

摘 要:心即是理、知行合一及致良知等思想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王阳明认为除了圣人,任何人都会被物欲所遮蔽而失去其理,即本然之心。他认为一个人一旦失去其理,就会逐渐堕落,社会也会陷入黑暗及混乱不堪。为了让人们恢复本然之心,王阳明提出了天人合一及致良知的思想,其主要是从实践开始并从单一的自律道德及生活中出发,最终达到恢复人们的本然之心及无善无恶的目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至善标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以其放心而与天理融为一体,同时又能满足伦理道德的要求。同时,他的心学思想与传统的意境构成有着相似之处,其认为辞章及艺能的学习是思想升华的重要准备,并不认同于朱熹的格物理念。在其心学思想实践中,王阳明曾经“思其理不得”而得病,并顿悟出“理”是可以离开事物而存在的,并在常年的谈佛论道中得出其心学思想的精髓。王阳明认为“仙道”不在于“灭人性”,而是在去人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心学思想就是在系列的提炼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并将道家、佛家及儒家的思想融入进其心学思想体系中。王阳明心学思想实质是对道法自然,情景交融、世界本质及人生意义的一种体验。

关键词:王阳明;哲学;初探

中国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一、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社会背景及探索

中国历史上的明代封建中央集权专制更加强化,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出现了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作为哲学范畴里最高层次的“理”指的是一种精神本体,在明代也即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其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一切的天理及宇宙的本体。王阳明对朱熹的理学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信仰,再从信仰到怀疑,最后开始批评朱熹的理学思想,并建立了自己的心学体系。明代开始,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凸显,不同阶层及同一阶层内部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断裂,这就使得当时的民间社会有了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明代的城市、交通、印刷及造纸技术非常发达,这就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进而形成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从王阳明的生活环境及个人事迹看,其心学思想并不是对于自觉模式的创新,而是对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探索。王阳明的学术发自于其诗词文章的潜能,其对经略有着特殊的才华。王阳明出身宦官家庭,自幼追随父亲迁居京师,并能勤奋好学,有着远大的志向。 王阳明倡导身心之学,并立有圣人的志向,他认为,学者就应该学圣贤经略之志,破心中之贼,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就是王阳明心学中去人欲、存天理的社会条件与基础,同时也是其迈向圣学的重要前提。在其漫长的心学思想形成过程中,王阳明曾经有过一度隐士入山的意念,他认为隐士入山表现上是对经略之志的否定,但实际上两者是统一的。王阳明推崇仙道,其实是因为仙道中包含顺其自然而“无容私”的重要理念,最后王阳明摈弃的也只

是其修持的方式与方法。入山与遗世也是其破心中贼的重要探索。上述都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探索及基础。抛弃世俗入山是王阳明簸弄精神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其精心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人生和多次探索的结果,也是其心学归于圣学的重要保证。王阳明对佛教有着莫名的因缘,佛教的抛弃客观世界及清心寡欲理念与其“破心中贼”思想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灭人欲存天理”的重要基础与探索。

二、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观念及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其哲学理论就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王阳明否定了朱熹提出的知与行区别对待的命题,王阳明认为知行是合二为一的,其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中就提到:“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即真知必须通过“行”(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另外,王阳明认为穷理是认识的深化及获取真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不行之不可以穷理,且知是行的本意,行是知的工夫。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典型,其在《传习录上》提到:“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并强调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及意识的行为,即所谓的致良知。王阳明提出求真理于我心来实现客体与主体的统一。而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即是《中庸》中“知”的四个方面,王阳明将其纳入进了行的范畴。王阳明将吾心看作天性,同时将性作为心的本体,其根源在于天,这点有着浓厚的形而上学思想。王阳明所谓的“知”就是良知的意思,是自然判断伦理道德及善恶的标准与能力,他又将其赋予了得到各自天理或本性的涵义。但是,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但不具有圣人般的素质,所以始终被物欲所掩盖,因此,只用通过格物致知的修炼才能真正回归到良知。王阳明心中就有要改变个人行为的不足及不妥之处而实现社会的圆满,因此,人们懂得良知就在于其内心是非常重要的。

就王阳明的心学而言,为了求得放心及为学习吾心而学习客观之理是正确的,但是为了吾心而只是学习经验、知识等客观道理却是没有任何收获的。因此,王阳明鼓励学者要从吾心上来探究心体之道,并向世人告知心外无事、无理等心学道理。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知行合一及“心即理”思想紧密相连的,“心即理”思想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而知行合一则是“心即理”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中它们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集合。王阳明不但提出了知行合一、四句教、致良知等心学思想,而且还将其思想运用到现实中,其诗歌及文学的创作理念都是建立在其心学思想基础之上。王阳明非常重视心理干预的作用,强调生活中要以物为载体,贯彻其心学思想中由心悟意再到知物的重要理念。

三、对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的认知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是以吾心的存在贯穿其中,并成为其心学思想的核心。王阳明将吾心的存在认为是一种“理”,及存在中的又具有活动性的实体。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包含了万物为一元的宇宙论,在其渴求的天人合一及无善无恶的道德状态中不但包含有单一的道德伦理,而且还具有实践的理论特色。就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而言,“心即理”是其心学理论的核心与理论基础,而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则是对“心即理”思想的实践,探讨着良知如何落在人事上。因此,王阳明

的心学理论中包含有心即理、知行统一及致良知为其哲学思想的框架,且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心即理”思想比其他两个形成的时间要早,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心即理”的内涵及意蕴,进而明白吾心即天理的重要哲学思想。这也符合认知的发展规律,人们只有先对概念(“心即理”思想)进行领悟后,才能真正付诸实践,向知行合一的方向发展。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在于对“心即理”进行认知的前提下,对天理如何落在吾心的可能问题,通过普遍存在的道德实践及意识进行了阐释。这样,王阳明就通过学习及教育的方式将天理及吾心进行了贯通,并且还通过道德及情感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认为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致良知内圣外王的合一,这不但是圣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同时一般的凡人也能够做到,只是程度的不同。但是,只有圣人与凡人的致良知相互凝聚在一起的时候,也即所有的人都去做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实现王阳明所期待及向往的至善境界。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非常类似于意境的构成,其心学的实质是在对前人思想的提炼中发展而成,将道家的“返朴返淳”及释家的清心寡欲融入其心学思想中,最终达到了“去人欲,存天理”的至高境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其深刻的“为善去恶”、“致良知”思想也是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钟诚.成就德性的新路径——王阳明心学探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97—99.

[2]张晓泳.从形成过程看王阳明的“心学”本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6):74—76.

[3]金荣虔.王阳明心学之研究[J].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5):44—45.

[4]廉格俊,石敦国.论王阳明对孟子心学的继承和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

(4):65—67.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初探

作者:刘晓东

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12期

摘 要:心即是理、知行合一及致良知等思想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王阳明认为除了圣人,任何人都会被物欲所遮蔽而失去其理,即本然之心。他认为一个人一旦失去其理,就会逐渐堕落,社会也会陷入黑暗及混乱不堪。为了让人们恢复本然之心,王阳明提出了天人合一及致良知的思想,其主要是从实践开始并从单一的自律道德及生活中出发,最终达到恢复人们的本然之心及无善无恶的目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至善标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以其放心而与天理融为一体,同时又能满足伦理道德的要求。同时,他的心学思想与传统的意境构成有着相似之处,其认为辞章及艺能的学习是思想升华的重要准备,并不认同于朱熹的格物理念。在其心学思想实践中,王阳明曾经“思其理不得”而得病,并顿悟出“理”是可以离开事物而存在的,并在常年的谈佛论道中得出其心学思想的精髓。王阳明认为“仙道”不在于“灭人性”,而是在去人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心学思想就是在系列的提炼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并将道家、佛家及儒家的思想融入进其心学思想体系中。王阳明心学思想实质是对道法自然,情景交融、世界本质及人生意义的一种体验。

关键词:王阳明;哲学;初探

中国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一、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社会背景及探索

中国历史上的明代封建中央集权专制更加强化,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出现了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作为哲学范畴里最高层次的“理”指的是一种精神本体,在明代也即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其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一切的天理及宇宙的本体。王阳明对朱熹的理学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信仰,再从信仰到怀疑,最后开始批评朱熹的理学思想,并建立了自己的心学体系。明代开始,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凸显,不同阶层及同一阶层内部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断裂,这就使得当时的民间社会有了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明代的城市、交通、印刷及造纸技术非常发达,这就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进而形成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从王阳明的生活环境及个人事迹看,其心学思想并不是对于自觉模式的创新,而是对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探索。王阳明的学术发自于其诗词文章的潜能,其对经略有着特殊的才华。王阳明出身宦官家庭,自幼追随父亲迁居京师,并能勤奋好学,有着远大的志向。 王阳明倡导身心之学,并立有圣人的志向,他认为,学者就应该学圣贤经略之志,破心中之贼,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就是王阳明心学中去人欲、存天理的社会条件与基础,同时也是其迈向圣学的重要前提。在其漫长的心学思想形成过程中,王阳明曾经有过一度隐士入山的意念,他认为隐士入山表现上是对经略之志的否定,但实际上两者是统一的。王阳明推崇仙道,其实是因为仙道中包含顺其自然而“无容私”的重要理念,最后王阳明摈弃的也只

是其修持的方式与方法。入山与遗世也是其破心中贼的重要探索。上述都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探索及基础。抛弃世俗入山是王阳明簸弄精神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其精心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人生和多次探索的结果,也是其心学归于圣学的重要保证。王阳明对佛教有着莫名的因缘,佛教的抛弃客观世界及清心寡欲理念与其“破心中贼”思想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灭人欲存天理”的重要基础与探索。

二、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观念及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其哲学理论就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王阳明否定了朱熹提出的知与行区别对待的命题,王阳明认为知行是合二为一的,其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中就提到:“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即真知必须通过“行”(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另外,王阳明认为穷理是认识的深化及获取真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不行之不可以穷理,且知是行的本意,行是知的工夫。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典型,其在《传习录上》提到:“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并强调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及意识的行为,即所谓的致良知。王阳明提出求真理于我心来实现客体与主体的统一。而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即是《中庸》中“知”的四个方面,王阳明将其纳入进了行的范畴。王阳明将吾心看作天性,同时将性作为心的本体,其根源在于天,这点有着浓厚的形而上学思想。王阳明所谓的“知”就是良知的意思,是自然判断伦理道德及善恶的标准与能力,他又将其赋予了得到各自天理或本性的涵义。但是,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但不具有圣人般的素质,所以始终被物欲所掩盖,因此,只用通过格物致知的修炼才能真正回归到良知。王阳明心中就有要改变个人行为的不足及不妥之处而实现社会的圆满,因此,人们懂得良知就在于其内心是非常重要的。

就王阳明的心学而言,为了求得放心及为学习吾心而学习客观之理是正确的,但是为了吾心而只是学习经验、知识等客观道理却是没有任何收获的。因此,王阳明鼓励学者要从吾心上来探究心体之道,并向世人告知心外无事、无理等心学道理。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知行合一及“心即理”思想紧密相连的,“心即理”思想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而知行合一则是“心即理”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中它们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集合。王阳明不但提出了知行合一、四句教、致良知等心学思想,而且还将其思想运用到现实中,其诗歌及文学的创作理念都是建立在其心学思想基础之上。王阳明非常重视心理干预的作用,强调生活中要以物为载体,贯彻其心学思想中由心悟意再到知物的重要理念。

三、对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的认知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是以吾心的存在贯穿其中,并成为其心学思想的核心。王阳明将吾心的存在认为是一种“理”,及存在中的又具有活动性的实体。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包含了万物为一元的宇宙论,在其渴求的天人合一及无善无恶的道德状态中不但包含有单一的道德伦理,而且还具有实践的理论特色。就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而言,“心即理”是其心学理论的核心与理论基础,而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则是对“心即理”思想的实践,探讨着良知如何落在人事上。因此,王阳明

的心学理论中包含有心即理、知行统一及致良知为其哲学思想的框架,且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心即理”思想比其他两个形成的时间要早,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心即理”的内涵及意蕴,进而明白吾心即天理的重要哲学思想。这也符合认知的发展规律,人们只有先对概念(“心即理”思想)进行领悟后,才能真正付诸实践,向知行合一的方向发展。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在于对“心即理”进行认知的前提下,对天理如何落在吾心的可能问题,通过普遍存在的道德实践及意识进行了阐释。这样,王阳明就通过学习及教育的方式将天理及吾心进行了贯通,并且还通过道德及情感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认为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致良知内圣外王的合一,这不但是圣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同时一般的凡人也能够做到,只是程度的不同。但是,只有圣人与凡人的致良知相互凝聚在一起的时候,也即所有的人都去做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实现王阳明所期待及向往的至善境界。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非常类似于意境的构成,其心学的实质是在对前人思想的提炼中发展而成,将道家的“返朴返淳”及释家的清心寡欲融入其心学思想中,最终达到了“去人欲,存天理”的至高境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其深刻的“为善去恶”、“致良知”思想也是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钟诚.成就德性的新路径——王阳明心学探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97—99.

[2]张晓泳.从形成过程看王阳明的“心学”本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6):74—76.

[3]金荣虔.王阳明心学之研究[J].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5):44—45.

[4]廉格俊,石敦国.论王阳明对孟子心学的继承和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

(4):65—67.


相关内容

  • 王阳明观察竹子7天劳思致疾,却助推了近代崇洋媚外思潮的盛行?
  • 守仁格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两大影响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的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儒家四圣孔子.孟子.朱熹和王守 ...

  • 大儒王阳明黎阳遗风
  • 武平王氏宗亲 大伾山是一座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文化高峰,王阳明便是大伾山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代著名儒家学者蒋庆先生在谈及儒家文化时说,王阳明是孔子以外六个大儒之一(孟子.荀子.董子.文中子.朱子.王阳明).要继承中国文化.继承儒学必须从王阳明讲学开始.而王阳明在大伾山的讲学则是他讲学生涯的滥觞. ...

  •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盛才进)
  •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 --读王阳明<心学的智慧>有感 官滩中心小学 盛才进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所创立的阳明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王阳明以及后世无数杰出人物的成功密码.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人无不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本人利用 ...

  • 王阳明与绍兴地名的故事
  • 王阳明与绍兴地名的故事 绍兴古城内的王衙弄.王衙池(碧霞池).船舫弄.假山弄.观象台等地名的出典与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的故事有关. 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于会稽山下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祖籍山阴(今绍兴),生于余姚,十岁后随家人迁回山 ...

  • 明代中后期传奇戏中言情剧的发展轨迹
  • 摘 要: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变化相应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情感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反映在戏曲作品中则以表达个人内在情感欲望和情与理的激烈冲突为主线,主张人格的自由与平等,集中表现在剧作家们塑造的女性形象所持有的爱情观上,明代中后期传奇戏中的言情剧形成了以色.才.情 ...

  •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文虽然只有 96 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 ...

  • 王阳明资料
  • 王阳明基本资料 王阳明即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 ...

  • 道德理想主义的困境--重读[万历十五年]之李贽篇
  • 李贽是从前曾经注意过的人物,是从李敖的书里得来的印象,兴趣所在,不过是慕其特立独行,求其不亦快哉之迹.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万历十五年>,里面有专章论及李贽,阅后稍稍残留了一些其人其时其事的印象.工作后,偶然廉价买来李著<焚书>与<初潭集>,翻看之后,恶其杂乱 ...

  • 中国史研究百期总目
  • 1979年第1期(总1期) 毛泽东同志给郭沫若同志的信(手迹) 有关<易经>的信 郭沫若 治史遗简及晋长沙王刈卒年考 陈垣 批判封建主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不懈 本刊评论员 "四人帮"神化秦始皇驳议 周年昌.李祖德.谢桂华 清官海瑞 刘重日.曹贵林 论农民的皇权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