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1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剩余价值学说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1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立场基础上来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揭示;而新解释是从更加宽泛的概念来解释剩余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1

2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全体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

[1]泉。

3依据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越发展,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越大,社会越进步。在新经济社会我们来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应该赋予剩余一个更加宽泛和全新的概念,或者说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本身也是时代的发展和

[2]进步的要求。

产生方式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的劳动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

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的正常发展有活动的条件而处 3

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

[2]工人的生产时间。”

从本质上来讲,剩余价值解释了资本主义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虽然逐步提高,但是人力资源的利用却逐步减少,造成失业率大幅度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而产生下降,而剩余价值只会来源于人力 (包括脑力和物力)所以 剩余价值也会随之变少,资本家所攫取的利益就会变少,而资本家的趋利本性得不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也得不到满足。因此,资本主义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模式,在根本上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剩余价值不是像资产阶级所粉饰的那样会越来越大,满足越来越多人的要求。欧洲的经济现状和高的失业率已经证实了这点。

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运转替代人的繁重体力、脑力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得到推进。生产自动化是对这个趋势的最恰当的指称。

生产自动化意味着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器程序化的运行所替代,意味着人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少。而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财富(使用价值)被生产出来。

高科技的运用使得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财富的生产增加的同时,采用高科技的企业利润也在增加,否则资本家不会采用先进科技。由此引出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是:生产中劳动投入减少了,为何利润(剩余价值)却可能提高?在高科技普遍采用的形式现代经济中,劳动还是价值或利润的源泉吗?

把生产自动化情况推向极致——无人工厂——这个问题传达的意思就更为清楚。那就是,无人工厂难道没有利润(剩余价值)吗?仅凭直觉就能给出否定的答案。那么,无人工厂的利润(或剩余价值)是哪里来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工艺,无论其对生产过程覆盖的程度有多大,自动化程度有多高,它们都是作为“所有者的生产资料”参与到价值、使用价值的生产中来的。机器设备的运转也只是按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运行的。无人工厂中机器设备的运行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到新的产品中,而不能创造任何新的价值。只有活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利润)的源泉。

当前,我们来回答无人工厂利润(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讲得很清楚,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不是由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确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全社会个别企业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所以:(1)从价值的本质看,价值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揭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物质利益关系;(2)从价值量(尺度)看,价值量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关系。这样看来,“无人工厂”没有活劳动却仍然能够获得剩余价值(利润)就容易理解了。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不是由某一家“无人工厂”是否使用工人(劳动力)而确定。这就是说,如果社会普遍使用活劳动生产某种商品,该商品的价值就高,这与某个工厂使用劳动力的多寡没有太大联系。相反,由于无人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个别劳动就远低于社会劳动,该商品按社会价值量出售的结果是:无人工厂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利润)。 从理论上讲,只要全社会的商品生产没有全部采用无人工厂的生产方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形成商品的价值。通过价值这个“加权中枢”,使用活劳动的其他部门就会将自己创造的价值转移到无人工厂的产品中。

第二,社会大量辅助劳动支持着“无人工厂”机器系统的运行。即便抛开技术垄断带来利润这种特殊情形,“无人工厂”的运行离不开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智力支持和物质支持。这表现在:(1)随着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的科技成果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家和社会提 4

供的“公共物品”,被“无人工厂”大量免费使用。这些被免费使用的劳动成果,无疑将成为“无人工厂”的价值创造的源泉。(2)企业独力(或联合)的专职研发机构为“无人工厂”提供了智力来源。所有高科技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专门负责攻克与生产流程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或生产工艺,并将研究成果无偿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世界市场形成商品价值形成也出现“世界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创造已拓展到世界范围。

这样看来,所谓先进与落后、有人与无人只是表明了一种相对关系,“无人工厂”其实只是

[1]人类劳动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环节,其价值源泉应该追溯到工厂以外的人类劳动。

分配

三种资本的产生

马克思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家也分成三个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除此以外,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存在着大土地所有者,这几个剥削集团都是以剩余价值作为生存的基础的。剩余价值分配为产业资本家取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研究生产劳动,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规律,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使命,确定了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成为共产党的方法论,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推动力,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哪里的利润率高,资本就投向那里。

5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3.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就不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平均利润规律,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资本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第二,调节着剩余价值在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第三,刺激资本主义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受超额利润的驱动,各企业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自发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是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态。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也就是从事商品销售,实现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商业利润的形成。从现象上看,商业利润是来自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商业利润是来源于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它是从流通领域产生的。事实上,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商业资本独立化后,同产业资本一样,也必须获得平均利润。

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生产性流通费用在必要的限度内,会全部加入商品的价值中去,增大商品的价值,然后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加入商品的价值,它的补偿和利润的获得,在形式上是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来实现的。

借贷资本和利息

利息

6

1、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这是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资本形态。利息率的最高限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利息率受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的调节。

2.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人的资本主义企业。银行资本家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利润。银行利润是由放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形成的。银行利润同银行家投资银行的自有资本的比率,就是银行资本的利润率。银行资本的利润率也必须相当于一般工商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和利息一样,它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3.股份资本和股息。股份公司使资本的所有权与资本的使用权相分离,股票所有者已变成单纯的货币资本所有者,只凭资本所有权定期取得股息。股息的实质仍然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级差地租。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的数量,在面积相等但质量不同的土地上是不同的,就是级差地租。土地的等级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由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因为在农业中,土地是有限的,特别是好的土地更为有限。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同时投入不同等级土地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它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资本而具有不同生产率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3.绝对地租。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垄断的条件下,农业资本家不管租用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由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而产生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形成,是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为条件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的源泉,仍然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垄断地租和土地价格。资本主义地租,除了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外,还存在着垄断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真正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和利息率

[2]存在着下降趋势,所以,地价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4地位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 7

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珅、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衡量国家财力的标尺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8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

[2]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5其它观点

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所雇佣的每一工人都在做两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工作,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的劳动日是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指出:“象其它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式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所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所有发达的机器都是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器工作机。发动机是整个机构的动力;传动机构由飞轮、转轴,齿轮等各种各样的附件组成,它的调节劳动,在必要时改变运动的形式,把运动分配并送到工具机上。结构的这两个部分的作用,反而把运动传送给工具机,由此工具机才抓住劳动的对象,并按照一定的目的来改变它。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然,引起了工业革命。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取得出的成规,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机器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或共同的劳动才发生作用。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当前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性。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剩余价值实现

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还要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

[1]剩余价值。剩余的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在《资本论》研究史上,有两本里程碑性质的批判著作。一本是庞巴维克著的《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终结》,一本是李克洲著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庞巴维克指出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存在的四大内在逻辑矛盾;李克洲则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核心(剩余价值理论),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决定因素的错误理解。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6张)

9

2剩余价值学说 互动百科 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

正如劳动价值论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

马克思

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动”(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

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

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

10

《资本论》

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而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由于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就区分为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简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

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是随着产品及其价值的流通而流通和实现的。但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从产品转化为货币以后,就被资本家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而用于他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再进入下一轮的资本循环和周转了。而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至少要有一部分必须用来在转化为资本,从而也就是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继续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因此在这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即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于资本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成为一个决定的要素。同时,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这对于生产的总形态或产品和生产的总结构,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增加了,社会总生产中的奢侈品生产、从而在这些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比例也就会相对地增加。因此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的生存要取决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挥霍。

剩余价值的分配或分割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竞争的第一步,首先是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的

《资本论》

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其次,在不同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

3剩余价值学说360百科

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

剩余价值学说

正如劳动价值论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

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动”(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

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

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而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由于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就区分为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简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

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是随着产品及其价值的流通而流通和实现的。但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从产品转化为货币以后,就被资本家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而用于他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再进入下一轮的资本循环和周转了。而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至少要有一部分必须用来在转化为资本,从而也就是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继续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因此在这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即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于资本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成为一个决定的要素。同时,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这对于生产的总形态或产品和生产的总结构,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

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增加了,社会总生产中的奢侈品生产、从而在这些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比例也就会相对地增加。因此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的生存要取决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挥霍。

剩余价值的分配或分割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竞争的第一步,首先是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的

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其次,在不同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

41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

剩余价值学说

正如劳动价值论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

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动”(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

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

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而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由于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就区分为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简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

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是随着产品及其价值的流通而流通和实现的。但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从产品转化为货币以后,就被资本家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而用于他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再进入下一轮的资本循环和周转了。而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至少要有一部分必须用来在转化为资本,从而也就是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继续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因此在这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即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于资本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成为一个决定的要素。同时,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这对于生产的总形态或产品和生产的总结构,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增加了,社会总生产中的奢侈品生产、从而在这些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比例也就会相对地增加。因此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的生存要取决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挥霍。

剩余价值的分配或分割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竞争的第一步,首先是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的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其次,在不同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灭亡。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

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 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 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 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 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

第一种,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

“剩余价 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 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 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从价值的载体而言

指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 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

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 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人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 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 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 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 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 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 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 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 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坤、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 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 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 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 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 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 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 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4剩余价值理论搜搜百科

基本内容 编辑本段

K.马克思1861~1863年所写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资本论》第4卷。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学说史的经典著作。

写作与出版经过: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计划把他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分作六个分册。第一分册资本包括四篇,第一篇研究资本一般。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只包括这一篇的前两章。从1861年8月到1863年7月,马克思写了这一篇第三章草稿,现称为《经济学手稿(1861~1863)》。这部草稿的第一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共分五节,前四节阐述了马克思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五节即《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地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

在写作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过程中,马克思重新研究了自己的经济学著作的理论结构,决定以《资本论》为总标题,把全书分为四册:①资本的生产过程,②资本的流通过程,③总过程的各种形式,④理论史。按这个计划,1862~1863年上半年间写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成为《资本论》第四册(卷)的草稿。

马克思生前没有来得及修订和出版《剩余价值理论》,所以,这部草稿就成了《资本论》第四卷的唯一草稿。马克思逝世后,F.恩格斯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但恩格斯没有实现出版《剩余价值理论》的宿愿就与世长辞了。

恩格斯临终前将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手稿都交给了马克思的幼女爱琳娜。后来,《剩余价值理论》草稿转交给K.考茨基。经考茨基编辑整理,于1905~1910年间分三卷出版。考茨基在出版此书时,没有按照马克思的计划,把它作为《资本论》的第四卷,而是把它作为与《资本论》并立的独立著作。

这部著作的第二个版本是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版本以马克思的原稿为依据译成俄文,基本上按原稿的顺序把全书编为三册,先后于

1954、1957、1961年出版。此后,又于1962~1964年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6卷Ⅰ、Ⅱ、Ⅲ出版。

苏联和民主德国合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国际版第二部分第三卷,分6册全文发表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其中,第2~4册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是完全按照马克思的原稿发表的。

这部著作的第一个中译本是郭大力依据考茨基整理的版本翻译的,于1949年分三卷由实践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 2版第26卷翻译了《剩余价值理论》,于1972~1974年出版。

基本内容:这部著作系统地分析批判了17世纪中叶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马克思的分析是从评论18世纪中叶英国的J.斯图亚特的观点开始的。马克思认为重商主义者最早在利润形式上考察了剩余价值,而“斯图亚特是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体系的合理的表达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13页)。马克思在后来又补充研究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W.配第、J.洛克(1632~1704)、D.诺

思(1641~1691)、J.马西(?~1784)和D.休谟(1711~1776)的观点。

马克思考察了18世纪中期以F.魁奈为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对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的论述。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农业生产部门中创造的。这样,他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就第一次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重农学派还研究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的物质要素及其构成,研究了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以及资本流通过程同社会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马克思高度评价重农学派的这些重大贡献,称他们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把魁奈在《经济表》中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誉为当时政治经济学“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同前,第26卷Ⅰ,第15、366页)。但是,重农学派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在使用价值形态上研究“纯产品”来源及生产,因此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而地租则是剩余价值的真正形式。法国重农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A.-R.-J.杜尔哥一方面把地租(剩余价值)解释为对别人劳动的占有,另一方面又把它说成是“自然的赐予”。

马克思指出,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A.斯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他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同前,第26卷Ⅱ,第181页)。斯密第一次把价值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并从这一观点出发,把利润和地租看成是对工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扣除,被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无偿地占有。这说明他已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不过,在斯密的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中既有正确见解,又有错误的、庸俗的见解。由于斯密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无法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如何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中产生出来,他又提出了价值由收入决定,即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是价值的源泉,把利润和地租解释为对资本和土地的自然报酬。他还提出了社会年总产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构成的错误教条。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斯密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斯密正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同收入相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可是,斯密又用是否生产物质产品来区分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在本书中,马克思详细地分析了D.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对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费用价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利润理论,以及积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嘉图抛弃了斯密价值理论中自相矛盾的解释,对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透彻的表述和发挥,并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工资和利润的关系以及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这样一来,在政治经济学中,历史斗争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源被抓住了,并且被揭示出来了”(同前,第26卷Ⅱ,第183页)。李嘉图十分重视对地租问题的研究,并正确地把地租理论同劳动价值理论联系起来。但是,他错误地把级差地租的产生同所谓“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认为不存在绝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把生产价格与价值混同起来。他没有对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做出正确的说明,也没有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个事实。马克思在详细地分析了李嘉图地租理论上的错误观点的同时,还批判了德国庸俗经济学家J.K.洛贝尔图斯-亚格措夫(1805~1875)的“新地租理论”,并且批判了李嘉图用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来说明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错误,以及否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发生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错误。

马克思考察了19世纪30~50年代庸俗经济学的出现、古典经济学瓦解的历史过程,揭露了庸俗经济学的阶级本质及其在理论上的谬误。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创始人T.R.马尔萨斯的经济学理论。马尔萨斯抓住李嘉图由于无法正确说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与价值规律的“矛盾”、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所造成的混乱,攻击并企图推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

商品的价值由商品所能支配或交换到的劳动量决定,而利润则来自于商品交换。为了实现利润,必须有不是卖者的买者,也就是必须有土地所有者、年金领取者、牧师以及他们的家仆、侍从等一切非生产的消费者。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价值理论,是公开为土地所有者及贵族的阶级利益辩护的。

马克思还批判分析了R.托伦斯(1780~1864)、J.密尔、J.R.麦克库洛赫、S.贝利(1791~1870)、J.S.密尔等人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古典经济学派瓦解和庸俗经济学派形成、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是在这样两点上:(1)资本和劳动之间按照价值规律交换。 (2)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不理解价值和费用价格的关系”(同前,第26卷Ⅲ,第259页)。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瓦解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时期内,还出现了一些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以李嘉图学说作为依据,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如英国经济学家P.雷文斯通(?~1830)、T.霍吉斯金(1787~1869)等人。他们利用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论证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合理性。马克思肯定了他们理论中的正确论点,同时也指出,他们并没有克服李嘉图学说中的混乱。这个时期,虽然古典政治经济学已处在瓦解过程中,但仍有几位经济学家在某些论点上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分析了英国经济学家G.拉姆赛(1800~1871)和R.琼斯(1790~1855)、瑞士经济学家 A.-E.舍尔比利埃(1797~1869)的著作,认为他们在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问题上、在分析资本有机构成作用问题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重要意义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对资产阶级 经济学家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促进了马克思自己的经济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在研究斯密和魁奈的理论时,建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在研究李嘉图学说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和生产过剩危机理论。

5剩余价值理论互动百科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剩余价值理论 - 存在

剩余价值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理论 - 准确含义

第一种,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

“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

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

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从价值的载体而言

指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人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

剩余价值理论

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坤、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

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剩余价值理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1]

6剩余价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关于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剩余价值应该归无产阶级所有。

定義[编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即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一定义表明,首先价值是商品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没有市场就没有商品;其次价值是劳动的凝聚,所以机器不能创造价值。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认为,机器和其他的原材料,虽然不能创造劳动,但是可以把其作为商品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这种转移是通过生产过程完成的,而新价值的产生也是通过这个过程完成的。这一个统一的过程隐盖了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而商品流通具有两个基础的表现形式——为要买而卖,以及为要卖而买;如果用W表示商品,用G表示货币,则前者可以简写为W-G-W(商品-货币-商品),后者亦可写作G-W-G(货币-商品-货币)。马克思提出,这两种流通形态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是为了换取商品而出卖已有的等价商品,后者则是为了得到增额的货币而进行商品买卖。在W-G-W的流通过程中,虽然前后商品的使用价值会有不同,但是价值量是基本相等的,即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货币在其中只是充当“垫支”的媒介。而在G-W-G的过程则大不相同,在一轮交换过程结束后,商品买卖者可以从中取回一笔增加的货币:譬如,用¥100购买棉花,再将此棉花贩卖出去而得到¥110,最终所得的货币比开始时增加了¥110-¥100=¥10;此时,这一过程的表示应该写作G-W-G’,而G’比G增加的货币量,即G’-G=ΔG被称作剩余价值,即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 通过剩余价值,我们很容易推出,工人们所得的总收入是永远比他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要少的(否则没有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的购买力是低于社会所生产的物质财富的,因此,经济危机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反對者[编辑]

在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學者認為,剩余价值並非無償被資产階級佔有,因為資本家創業的過程中有擔負種種風險(例如舉債創業、市場走向不確定性)所以剩余价值有時為正,有時為負;而不論正負都由資本擁有者來承擔,所以承擔風險者的無形勞動也該獲得一種「價值」,因此剩余价值並不是被資本家強佔而是資本家無形勞動(承擔風險)的所得。勞動者的最低狀

態就是勞動所得為零,並不會為負,因為當風險出現時勞動者並不必分擔資本家的風險。(事实上是要的,劳动者可能面临失业等风险)

參考[编辑]

 Shane Mage, The Law of the Falling Tendency of the Rate of Profit; Its Place in the Marxian Theoretical System and Relevance to the US Economy. Ph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1963. Fred Moseley papers: Gerard Dumenil & Dominique Levy papers Steve Keen, Debunking Economics; The Naked Emper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Zed Press, 2004.Economics: Debunking Economics Overview Emmanuel Farjoun and Moshe Machover, Laws of Chaos;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to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Verso, 1983.

7剩余价值理论 MBA智库百科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

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 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 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 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

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 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

第一种,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

“剩余价 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 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 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从价值的载体而言

指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 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 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人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

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 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 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 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 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 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 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 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 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坤、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 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

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 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 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 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 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 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 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1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剩余价值学说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1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立场基础上来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揭示;而新解释是从更加宽泛的概念来解释剩余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1

2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全体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

[1]泉。

3依据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越发展,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越大,社会越进步。在新经济社会我们来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应该赋予剩余一个更加宽泛和全新的概念,或者说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本身也是时代的发展和

[2]进步的要求。

产生方式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的劳动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

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的正常发展有活动的条件而处 3

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

[2]工人的生产时间。”

从本质上来讲,剩余价值解释了资本主义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虽然逐步提高,但是人力资源的利用却逐步减少,造成失业率大幅度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而产生下降,而剩余价值只会来源于人力 (包括脑力和物力)所以 剩余价值也会随之变少,资本家所攫取的利益就会变少,而资本家的趋利本性得不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也得不到满足。因此,资本主义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模式,在根本上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剩余价值不是像资产阶级所粉饰的那样会越来越大,满足越来越多人的要求。欧洲的经济现状和高的失业率已经证实了这点。

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运转替代人的繁重体力、脑力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得到推进。生产自动化是对这个趋势的最恰当的指称。

生产自动化意味着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器程序化的运行所替代,意味着人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少。而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财富(使用价值)被生产出来。

高科技的运用使得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财富的生产增加的同时,采用高科技的企业利润也在增加,否则资本家不会采用先进科技。由此引出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是:生产中劳动投入减少了,为何利润(剩余价值)却可能提高?在高科技普遍采用的形式现代经济中,劳动还是价值或利润的源泉吗?

把生产自动化情况推向极致——无人工厂——这个问题传达的意思就更为清楚。那就是,无人工厂难道没有利润(剩余价值)吗?仅凭直觉就能给出否定的答案。那么,无人工厂的利润(或剩余价值)是哪里来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工艺,无论其对生产过程覆盖的程度有多大,自动化程度有多高,它们都是作为“所有者的生产资料”参与到价值、使用价值的生产中来的。机器设备的运转也只是按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运行的。无人工厂中机器设备的运行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到新的产品中,而不能创造任何新的价值。只有活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利润)的源泉。

当前,我们来回答无人工厂利润(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讲得很清楚,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不是由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确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全社会个别企业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所以:(1)从价值的本质看,价值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揭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物质利益关系;(2)从价值量(尺度)看,价值量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关系。这样看来,“无人工厂”没有活劳动却仍然能够获得剩余价值(利润)就容易理解了。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不是由某一家“无人工厂”是否使用工人(劳动力)而确定。这就是说,如果社会普遍使用活劳动生产某种商品,该商品的价值就高,这与某个工厂使用劳动力的多寡没有太大联系。相反,由于无人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个别劳动就远低于社会劳动,该商品按社会价值量出售的结果是:无人工厂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利润)。 从理论上讲,只要全社会的商品生产没有全部采用无人工厂的生产方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形成商品的价值。通过价值这个“加权中枢”,使用活劳动的其他部门就会将自己创造的价值转移到无人工厂的产品中。

第二,社会大量辅助劳动支持着“无人工厂”机器系统的运行。即便抛开技术垄断带来利润这种特殊情形,“无人工厂”的运行离不开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智力支持和物质支持。这表现在:(1)随着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的科技成果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家和社会提 4

供的“公共物品”,被“无人工厂”大量免费使用。这些被免费使用的劳动成果,无疑将成为“无人工厂”的价值创造的源泉。(2)企业独力(或联合)的专职研发机构为“无人工厂”提供了智力来源。所有高科技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专门负责攻克与生产流程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或生产工艺,并将研究成果无偿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世界市场形成商品价值形成也出现“世界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创造已拓展到世界范围。

这样看来,所谓先进与落后、有人与无人只是表明了一种相对关系,“无人工厂”其实只是

[1]人类劳动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环节,其价值源泉应该追溯到工厂以外的人类劳动。

分配

三种资本的产生

马克思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家也分成三个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除此以外,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存在着大土地所有者,这几个剥削集团都是以剩余价值作为生存的基础的。剩余价值分配为产业资本家取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研究生产劳动,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规律,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使命,确定了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成为共产党的方法论,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推动力,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哪里的利润率高,资本就投向那里。

5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3.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就不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平均利润规律,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资本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第二,调节着剩余价值在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第三,刺激资本主义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受超额利润的驱动,各企业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自发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是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态。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也就是从事商品销售,实现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商业利润的形成。从现象上看,商业利润是来自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商业利润是来源于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它是从流通领域产生的。事实上,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商业资本独立化后,同产业资本一样,也必须获得平均利润。

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生产性流通费用在必要的限度内,会全部加入商品的价值中去,增大商品的价值,然后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加入商品的价值,它的补偿和利润的获得,在形式上是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来实现的。

借贷资本和利息

利息

6

1、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这是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资本形态。利息率的最高限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利息率受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的调节。

2.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人的资本主义企业。银行资本家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利润。银行利润是由放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形成的。银行利润同银行家投资银行的自有资本的比率,就是银行资本的利润率。银行资本的利润率也必须相当于一般工商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和利息一样,它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3.股份资本和股息。股份公司使资本的所有权与资本的使用权相分离,股票所有者已变成单纯的货币资本所有者,只凭资本所有权定期取得股息。股息的实质仍然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级差地租。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的数量,在面积相等但质量不同的土地上是不同的,就是级差地租。土地的等级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由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因为在农业中,土地是有限的,特别是好的土地更为有限。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同时投入不同等级土地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它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资本而具有不同生产率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3.绝对地租。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垄断的条件下,农业资本家不管租用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由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而产生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形成,是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为条件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的源泉,仍然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垄断地租和土地价格。资本主义地租,除了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外,还存在着垄断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真正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和利息率

[2]存在着下降趋势,所以,地价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4地位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 7

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珅、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衡量国家财力的标尺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8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

[2]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5其它观点

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所雇佣的每一工人都在做两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工作,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的劳动日是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指出:“象其它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式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所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所有发达的机器都是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器工作机。发动机是整个机构的动力;传动机构由飞轮、转轴,齿轮等各种各样的附件组成,它的调节劳动,在必要时改变运动的形式,把运动分配并送到工具机上。结构的这两个部分的作用,反而把运动传送给工具机,由此工具机才抓住劳动的对象,并按照一定的目的来改变它。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然,引起了工业革命。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取得出的成规,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机器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或共同的劳动才发生作用。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当前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性。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剩余价值实现

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还要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

[1]剩余价值。剩余的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在《资本论》研究史上,有两本里程碑性质的批判著作。一本是庞巴维克著的《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终结》,一本是李克洲著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庞巴维克指出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存在的四大内在逻辑矛盾;李克洲则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核心(剩余价值理论),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决定因素的错误理解。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6张)

9

2剩余价值学说 互动百科 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

正如劳动价值论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

马克思

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动”(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

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

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

10

《资本论》

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而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由于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就区分为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简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

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是随着产品及其价值的流通而流通和实现的。但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从产品转化为货币以后,就被资本家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而用于他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再进入下一轮的资本循环和周转了。而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至少要有一部分必须用来在转化为资本,从而也就是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继续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因此在这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即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于资本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成为一个决定的要素。同时,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这对于生产的总形态或产品和生产的总结构,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增加了,社会总生产中的奢侈品生产、从而在这些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比例也就会相对地增加。因此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的生存要取决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挥霍。

剩余价值的分配或分割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竞争的第一步,首先是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的

《资本论》

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其次,在不同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

3剩余价值学说360百科

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

剩余价值学说

正如劳动价值论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

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动”(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

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

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而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由于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就区分为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简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

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是随着产品及其价值的流通而流通和实现的。但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从产品转化为货币以后,就被资本家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而用于他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再进入下一轮的资本循环和周转了。而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至少要有一部分必须用来在转化为资本,从而也就是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继续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因此在这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即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于资本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成为一个决定的要素。同时,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这对于生产的总形态或产品和生产的总结构,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

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增加了,社会总生产中的奢侈品生产、从而在这些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比例也就会相对地增加。因此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的生存要取决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挥霍。

剩余价值的分配或分割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竞争的第一步,首先是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的

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其次,在不同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

41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

剩余价值学说

正如劳动价值论一样,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

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动”(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价值。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

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

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而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由于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就区分为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简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

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是随着产品及其价值的流通而流通和实现的。但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从产品转化为货币以后,就被资本家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而用于他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再进入下一轮的资本循环和周转了。而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至少要有一部分必须用来在转化为资本,从而也就是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继续参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因此在这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即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于资本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成为一个决定的要素。同时,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这对于生产的总形态或产品和生产的总结构,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增加了,社会总生产中的奢侈品生产、从而在这些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比例也就会相对地增加。因此社会上就会有更多的工人的生存要取决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挥霍。

剩余价值的分配或分割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竞争的第一步,首先是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的增加额,而且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其次,在不同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灭亡。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

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 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 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 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 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

第一种,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

“剩余价 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 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 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从价值的载体而言

指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 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

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 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人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 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 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 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 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 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 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 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 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坤、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 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 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 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 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 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 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 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4剩余价值理论搜搜百科

基本内容 编辑本段

K.马克思1861~1863年所写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资本论》第4卷。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学说史的经典著作。

写作与出版经过: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计划把他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分作六个分册。第一分册资本包括四篇,第一篇研究资本一般。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只包括这一篇的前两章。从1861年8月到1863年7月,马克思写了这一篇第三章草稿,现称为《经济学手稿(1861~1863)》。这部草稿的第一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共分五节,前四节阐述了马克思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五节即《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地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

在写作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过程中,马克思重新研究了自己的经济学著作的理论结构,决定以《资本论》为总标题,把全书分为四册:①资本的生产过程,②资本的流通过程,③总过程的各种形式,④理论史。按这个计划,1862~1863年上半年间写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成为《资本论》第四册(卷)的草稿。

马克思生前没有来得及修订和出版《剩余价值理论》,所以,这部草稿就成了《资本论》第四卷的唯一草稿。马克思逝世后,F.恩格斯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但恩格斯没有实现出版《剩余价值理论》的宿愿就与世长辞了。

恩格斯临终前将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手稿都交给了马克思的幼女爱琳娜。后来,《剩余价值理论》草稿转交给K.考茨基。经考茨基编辑整理,于1905~1910年间分三卷出版。考茨基在出版此书时,没有按照马克思的计划,把它作为《资本论》的第四卷,而是把它作为与《资本论》并立的独立著作。

这部著作的第二个版本是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版本以马克思的原稿为依据译成俄文,基本上按原稿的顺序把全书编为三册,先后于

1954、1957、1961年出版。此后,又于1962~1964年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6卷Ⅰ、Ⅱ、Ⅲ出版。

苏联和民主德国合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国际版第二部分第三卷,分6册全文发表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其中,第2~4册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是完全按照马克思的原稿发表的。

这部著作的第一个中译本是郭大力依据考茨基整理的版本翻译的,于1949年分三卷由实践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 2版第26卷翻译了《剩余价值理论》,于1972~1974年出版。

基本内容:这部著作系统地分析批判了17世纪中叶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马克思的分析是从评论18世纪中叶英国的J.斯图亚特的观点开始的。马克思认为重商主义者最早在利润形式上考察了剩余价值,而“斯图亚特是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体系的合理的表达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13页)。马克思在后来又补充研究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W.配第、J.洛克(1632~1704)、D.诺

思(1641~1691)、J.马西(?~1784)和D.休谟(1711~1776)的观点。

马克思考察了18世纪中期以F.魁奈为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对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的论述。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农业生产部门中创造的。这样,他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就第一次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重农学派还研究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的物质要素及其构成,研究了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以及资本流通过程同社会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马克思高度评价重农学派的这些重大贡献,称他们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把魁奈在《经济表》中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誉为当时政治经济学“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同前,第26卷Ⅰ,第15、366页)。但是,重农学派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在使用价值形态上研究“纯产品”来源及生产,因此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而地租则是剩余价值的真正形式。法国重农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A.-R.-J.杜尔哥一方面把地租(剩余价值)解释为对别人劳动的占有,另一方面又把它说成是“自然的赐予”。

马克思指出,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A.斯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他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同前,第26卷Ⅱ,第181页)。斯密第一次把价值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并从这一观点出发,把利润和地租看成是对工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扣除,被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无偿地占有。这说明他已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不过,在斯密的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中既有正确见解,又有错误的、庸俗的见解。由于斯密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无法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如何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中产生出来,他又提出了价值由收入决定,即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是价值的源泉,把利润和地租解释为对资本和土地的自然报酬。他还提出了社会年总产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构成的错误教条。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斯密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斯密正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同收入相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可是,斯密又用是否生产物质产品来区分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在本书中,马克思详细地分析了D.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对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费用价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利润理论,以及积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嘉图抛弃了斯密价值理论中自相矛盾的解释,对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透彻的表述和发挥,并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工资和利润的关系以及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这样一来,在政治经济学中,历史斗争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源被抓住了,并且被揭示出来了”(同前,第26卷Ⅱ,第183页)。李嘉图十分重视对地租问题的研究,并正确地把地租理论同劳动价值理论联系起来。但是,他错误地把级差地租的产生同所谓“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认为不存在绝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把生产价格与价值混同起来。他没有对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做出正确的说明,也没有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个事实。马克思在详细地分析了李嘉图地租理论上的错误观点的同时,还批判了德国庸俗经济学家J.K.洛贝尔图斯-亚格措夫(1805~1875)的“新地租理论”,并且批判了李嘉图用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来说明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错误,以及否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发生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错误。

马克思考察了19世纪30~50年代庸俗经济学的出现、古典经济学瓦解的历史过程,揭露了庸俗经济学的阶级本质及其在理论上的谬误。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创始人T.R.马尔萨斯的经济学理论。马尔萨斯抓住李嘉图由于无法正确说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与价值规律的“矛盾”、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所造成的混乱,攻击并企图推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

商品的价值由商品所能支配或交换到的劳动量决定,而利润则来自于商品交换。为了实现利润,必须有不是卖者的买者,也就是必须有土地所有者、年金领取者、牧师以及他们的家仆、侍从等一切非生产的消费者。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价值理论,是公开为土地所有者及贵族的阶级利益辩护的。

马克思还批判分析了R.托伦斯(1780~1864)、J.密尔、J.R.麦克库洛赫、S.贝利(1791~1870)、J.S.密尔等人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古典经济学派瓦解和庸俗经济学派形成、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是在这样两点上:(1)资本和劳动之间按照价值规律交换。 (2)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不理解价值和费用价格的关系”(同前,第26卷Ⅲ,第259页)。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瓦解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时期内,还出现了一些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以李嘉图学说作为依据,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如英国经济学家P.雷文斯通(?~1830)、T.霍吉斯金(1787~1869)等人。他们利用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论证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合理性。马克思肯定了他们理论中的正确论点,同时也指出,他们并没有克服李嘉图学说中的混乱。这个时期,虽然古典政治经济学已处在瓦解过程中,但仍有几位经济学家在某些论点上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分析了英国经济学家G.拉姆赛(1800~1871)和R.琼斯(1790~1855)、瑞士经济学家 A.-E.舍尔比利埃(1797~1869)的著作,认为他们在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问题上、在分析资本有机构成作用问题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重要意义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对资产阶级 经济学家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促进了马克思自己的经济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在研究斯密和魁奈的理论时,建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在研究李嘉图学说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和生产过剩危机理论。

5剩余价值理论互动百科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剩余价值理论 - 存在

剩余价值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理论 - 准确含义

第一种,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

“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

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

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从价值的载体而言

指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人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

剩余价值理论

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坤、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

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剩余价值理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1]

6剩余价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关于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剩余价值应该归无产阶级所有。

定義[编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即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一定义表明,首先价值是商品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没有市场就没有商品;其次价值是劳动的凝聚,所以机器不能创造价值。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认为,机器和其他的原材料,虽然不能创造劳动,但是可以把其作为商品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这种转移是通过生产过程完成的,而新价值的产生也是通过这个过程完成的。这一个统一的过程隐盖了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而商品流通具有两个基础的表现形式——为要买而卖,以及为要卖而买;如果用W表示商品,用G表示货币,则前者可以简写为W-G-W(商品-货币-商品),后者亦可写作G-W-G(货币-商品-货币)。马克思提出,这两种流通形态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是为了换取商品而出卖已有的等价商品,后者则是为了得到增额的货币而进行商品买卖。在W-G-W的流通过程中,虽然前后商品的使用价值会有不同,但是价值量是基本相等的,即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货币在其中只是充当“垫支”的媒介。而在G-W-G的过程则大不相同,在一轮交换过程结束后,商品买卖者可以从中取回一笔增加的货币:譬如,用¥100购买棉花,再将此棉花贩卖出去而得到¥110,最终所得的货币比开始时增加了¥110-¥100=¥10;此时,这一过程的表示应该写作G-W-G’,而G’比G增加的货币量,即G’-G=ΔG被称作剩余价值,即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 通过剩余价值,我们很容易推出,工人们所得的总收入是永远比他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要少的(否则没有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的购买力是低于社会所生产的物质财富的,因此,经济危机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反對者[编辑]

在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學者認為,剩余价值並非無償被資产階級佔有,因為資本家創業的過程中有擔負種種風險(例如舉債創業、市場走向不確定性)所以剩余价值有時為正,有時為負;而不論正負都由資本擁有者來承擔,所以承擔風險者的無形勞動也該獲得一種「價值」,因此剩余价值並不是被資本家強佔而是資本家無形勞動(承擔風險)的所得。勞動者的最低狀

態就是勞動所得為零,並不會為負,因為當風險出現時勞動者並不必分擔資本家的風險。(事实上是要的,劳动者可能面临失业等风险)

參考[编辑]

 Shane Mage, The Law of the Falling Tendency of the Rate of Profit; Its Place in the Marxian Theoretical System and Relevance to the US Economy. Ph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1963. Fred Moseley papers: Gerard Dumenil & Dominique Levy papers Steve Keen, Debunking Economics; The Naked Emper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Zed Press, 2004.Economics: Debunking Economics Overview Emmanuel Farjoun and Moshe Machover, Laws of Chaos;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to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Verso, 1983.

7剩余价值理论 MBA智库百科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

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 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 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 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

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 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

第一种,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

“剩余价 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 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 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从价值的载体而言

指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 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 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人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

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 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以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 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 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 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 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 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 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 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坤、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 辱柱上,被人唾骂。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

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 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笔者的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笔者的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他们 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 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 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 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 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内容

  • 谈谈你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认识
  • 浅论孙中山五权宪法 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类(4)班 罗才婕 关键词:孙中山.五权宪法.分权制衡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尔后,中国波谲云诡,风云变幻,革新革命应运而生,在这样的朝生夕变的大背景下,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宪法,却都是昙花一现,并未成 ...

  • 网络推广的技巧和方法
  • 网络推广的技巧和方法 网络推广这一概念的信息量很大,简单来说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推销出去的东西,它的曝光度越高说明你的推广效果越好,从而进一步让更多的人认可你的东西,让它在群众心里形成一种品牌意识,那么你的推广就已经成功了一大步了. 一般的网络推广有付费推广和免费推广两种,付费推 ...

  •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不是一个意思?
  • 1.新古典学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马歇尔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它综合了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学派的理论:广义的则指1870年"边际革命"后出现的经济学理论的统称(见姚开建的<经济学说史>(第二版)第267页,20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百度百科称新古典经济学, ...

  • 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三):互联网信息共享
  • 以兴趣为导向的BBS社区 代表:猫扑.天涯.百度贴吧 BBS论坛多根据兴趣类别不同划分为许多板块,例如天涯论坛开办了股票论坛.天涯杂谈,电脑技术.情感天地.艺文漫笔.新闻众评.体育聚焦.书虫茶社.旅游休闲.海南发展.天涯互助等板块.用户可在自己感兴趣的板块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于他人进行 ...

  • 关注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 关注人类遗传病--刘晓婧 --教学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生物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及"孟德尔两大定律". (2)学生按导学案预习,百度搜索遗传病的 ...

  • 叛逆心理_
  • 叛逆心理_百度百科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编辑词条 叛逆心理目录[隐藏] 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的危害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青少年叛 ...

  • 谁才是你真正的永远的老师?
  • 谁才是你真正的永远的老师?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想要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实在是太简单了,你在网上一搜,答案就出来了.最近我看到报纸上的一个消息,一位市民在政府网站上留言,咨询一些关于道路违规收费的问题,结果网络管理员回复道: "你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这下犯了众怒,评论家们纷纷指 ...

  • 中国四大名楼调查表
  • 5-5 中国四大名楼调查表 调查时间: 调查人: 序 号 名楼名称 名楼概要 始建于三国 时期,1981年图片一 图片二 建造年代 第 一 大 黄鹤 名 楼 楼 第 二 大 岳阳 名 楼 楼 第 三 大 滕王 名 阁 楼 所属省市 文化名人 名言名句 名楼印象 资料来源 建造年代 所属省市 文化名人 ...

  • 穆里亚文明 - 百度百科
  • 简介 玛雅人所推测的地球上的第三次文明,也称生物能文明.是上个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逃亡者的延续.根据玛雅人的预言,地球已经经过了四次文明史,而正在进行第五次文明,第一次是根达亚文明,第二次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第四次是亚特兰蒂斯文明,我们人类是第五次文明,也被称作情感的文明.据说该文明的传承者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