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

基因分离定律考试题型及方法归纳

一.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概念:

例1(2009年上海高考)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例2.如果把糯性水稻和非糯性水稻杂交的F1的花粉,加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约一半花粉呈蓝色(非糯性),一半呈红褐色(糯性),由此证明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产生两种类型而数目相等的配子 B.F1是杂合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 D.在F1体内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杂交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一定是显性性状。 性状A × 性状B → 全为性状A,则A为显性性状。

(2)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性状A × 性状A → 子代有性状A也有性状B,则B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1)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为显性性状。

(2)具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的判断

(1)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2)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4、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用假设法。

例题3、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

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例4.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三.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1.测交法:——动物首选

待测个体 ╳ 隐性纯合子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自交法:待测个体自交——植物首选,尤其是要留种的。

即A ╳ A——→A、B,则B为隐性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3.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红褐色的测试法进行鉴定。若亲本产生两种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则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产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例5.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纯种,正确且简便的方法是

例8.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代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代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F2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D.黄斑是隐性性状

四. 遗传解题中的概率计算

例9.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概率是( )

A.1/2 B.2/3 C.1/3 D.1/4

例10.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

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例11.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

C.家族中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2

D.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3

例12.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

六、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解题中涉及的特殊问题

1、适应范围及条件:

(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致死类的题型

例题13. 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角,基因型为aa的个体无角;杂种牛中,公牛有角,母牛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小牛,问这只无角小牛的性别如何?亲代公牛的基因型如何?

答案:雌性 Aa

例1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 B.9∶3∶3∶1 C.4∶2∶2∶1 D.1∶1∶1∶1

七.“自交”与“自由交配”

(一)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辨析:

自交在植物方面是指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在动物方面一般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一个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间的随机交配。

例15、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

(1)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四个配子,比例是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

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2.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0

C.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DNA数均为8条

D.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3.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思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不需要实验的检验

4.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3 :1 比值的是

A.15N 标记的DNA在14N 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 的DNA与含15N 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5.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种群中个体的性别与植株直径的关系。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此种植物性别决定属于XY型

B.此种植物性别的表现只与环境有关,与基因无关

C.此种植物性别的表现随着个体发育的状况而改变

D.雄性植株数量较多,是因为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6、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9/16 B.1/2 C.8/9 D.1/4

7.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中占的比例为1/16

8.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9.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

和G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灰兔,但基因c纯合时就表现为白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

C.F2代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若F1代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

10.图①表示某植物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②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且能自由组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的植物体中存在含有2个a基因的细胞

B.可以从图①所示基因型的细胞中提取合成黑色素的所有目的基因

C.图②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D.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产生的F1中能合成黑色素占9/64

11.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

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12.女娄菜的叶形有披针形和狭披针形之分,已知其披针叶雌株与狭披针叶雄株杂交,子一代全为披针叶,子一代中的披针叶植株之间杂交,所得子二代雌株全为披针叶,雄株有披针叶、狭披针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狭披针叶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B.亲本与F1中的披针叶植株的基因型不同

C.子二代的基因型共有3种

D.让子二代中的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讲产生狭披针叶雄株的概率为3/16

13. 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下列三组杂交组合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判断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D.用第3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1:2:1

14.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15.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Ⅲ8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几率为2/3

B.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几率相等

C.Ⅲ7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由Ⅰ2传来

D.若Ⅲ9和Ⅲ8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l/4

16.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

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17.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A、B、C 都不对

1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

19、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

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12% B.9% C.6% D.4.5%

20.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蜜蜂

的体色,褐

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

蜂与黑色蜂

王杂交,则Fl的体色将是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C.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褐色∶黑色=3∶1 二、非选择题

1. (6分)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 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 。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

本组合有 ,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2.(8分)图A表示紫茉莉花色的遗传,图B、C、D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C和c)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茉莉花花色的遗传 (是、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结合B、C

两图可判断B图中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将B图中F2 紫花分别测交,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紫花:蓝花:白花= (2)若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3)若基因A发生突变,该植物仍能开蓝花,可能的原因为 (4)植物M的X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图中的Ⅰ片段),又有非同源部分(图中的Ⅱ、Ⅲ片段),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D中Ⅰ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宽叶雄株若干(基因型为XDYD、 X DY d或X dYD),选择亲本 或 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

(5)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

立遗传。用纯

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

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3.(9分)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红眼对白眼显性。一只红眼雌果蝇与 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F1代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甲同学认为,果蝇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乙同学认为,果蝇眼色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你赞成谁的观点? (甲、乙) (2)已知控制棒眼(E)和圆眼(e)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相应基因)。某同学做了两组“棒眼果蝇╳圆眼果蝇”杂交实验,在得到F1以后,这两组杂交实验的亲本及记录每一组亲本各自性别的资料不慎丢失。观察发现F1雌果蝇都是棒眼,试完成以下推断: ①若F1代雄果蝇都是 ,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请写出相应遗传图解。(不要求写出配子)

②若F1代雄果蝇都是 ,则需继续让F1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若F2代中 ,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F2代中 ,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1-5 DDBCA 6-10 CCADB 11-15 BBDAD 16-20 ACACC 1、(1)乙或丙

(2)甲×丙或乙×丁;

蓝长:蓝圆:棕长:棕圆=1:1:1:1

(3)乙×丙、甲×乙、甲×丙; 乙×丙; 1/9 2、(1)叶片性状;宽叶 (2)1/2 (3)AAXBXb,AAXBXB

①AAXbXb ,AAXBY

②子代中有雌性,AAXBXB; 子代中无雌性,AAXBXb

3、(1)Ⅱ-2(2)Ⅰ(3)Ⅱ-1 (4)不一定,XaXa ,XaYA 4、(1)是; AAbb,Aabb; 4:2:3 (2)紫:蓝:白=3:3:2

(3)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

(4)XdXd ,XdYD 或XdXd ,XDYd (5)1/6 5、(1)甲

(2)①圆眼 ②棒眼;

雌蝇都是棒眼,雄蝇有棒眼,有圆眼; 雌雄蝇都是有棒眼,有圆眼

基因分离定律考试题型及方法归纳

一.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概念:

例1(2009年上海高考)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例2.如果把糯性水稻和非糯性水稻杂交的F1的花粉,加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约一半花粉呈蓝色(非糯性),一半呈红褐色(糯性),由此证明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产生两种类型而数目相等的配子 B.F1是杂合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 D.在F1体内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杂交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一定是显性性状。 性状A × 性状B → 全为性状A,则A为显性性状。

(2)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性状A × 性状A → 子代有性状A也有性状B,则B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1)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为显性性状。

(2)具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的判断

(1)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2)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4、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用假设法。

例题3、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

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例4.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三.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1.测交法:——动物首选

待测个体 ╳ 隐性纯合子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自交法:待测个体自交——植物首选,尤其是要留种的。

即A ╳ A——→A、B,则B为隐性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3.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红褐色的测试法进行鉴定。若亲本产生两种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则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产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例5.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纯种,正确且简便的方法是

例8.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代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代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F2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D.黄斑是隐性性状

四. 遗传解题中的概率计算

例9.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概率是( )

A.1/2 B.2/3 C.1/3 D.1/4

例10.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

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例11.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

C.家族中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2

D.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3

例12.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

六、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解题中涉及的特殊问题

1、适应范围及条件:

(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致死类的题型

例题13. 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角,基因型为aa的个体无角;杂种牛中,公牛有角,母牛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小牛,问这只无角小牛的性别如何?亲代公牛的基因型如何?

答案:雌性 Aa

例1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 B.9∶3∶3∶1 C.4∶2∶2∶1 D.1∶1∶1∶1

七.“自交”与“自由交配”

(一)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辨析:

自交在植物方面是指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在动物方面一般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一个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间的随机交配。

例15、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

(1)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四个配子,比例是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

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2.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0

C.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DNA数均为8条

D.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3.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思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不需要实验的检验

4.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3 :1 比值的是

A.15N 标记的DNA在14N 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 的DNA与含15N 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5.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种群中个体的性别与植株直径的关系。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此种植物性别决定属于XY型

B.此种植物性别的表现只与环境有关,与基因无关

C.此种植物性别的表现随着个体发育的状况而改变

D.雄性植株数量较多,是因为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6、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9/16 B.1/2 C.8/9 D.1/4

7.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中占的比例为1/16

8.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9.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

和G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灰兔,但基因c纯合时就表现为白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

C.F2代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若F1代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

10.图①表示某植物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②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且能自由组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的植物体中存在含有2个a基因的细胞

B.可以从图①所示基因型的细胞中提取合成黑色素的所有目的基因

C.图②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D.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产生的F1中能合成黑色素占9/64

11.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

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12.女娄菜的叶形有披针形和狭披针形之分,已知其披针叶雌株与狭披针叶雄株杂交,子一代全为披针叶,子一代中的披针叶植株之间杂交,所得子二代雌株全为披针叶,雄株有披针叶、狭披针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狭披针叶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B.亲本与F1中的披针叶植株的基因型不同

C.子二代的基因型共有3种

D.让子二代中的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讲产生狭披针叶雄株的概率为3/16

13. 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下列三组杂交组合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判断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D.用第3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1:2:1

14.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15.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Ⅲ8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几率为2/3

B.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几率相等

C.Ⅲ7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由Ⅰ2传来

D.若Ⅲ9和Ⅲ8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l/4

16.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

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17.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A、B、C 都不对

1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

19、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

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12% B.9% C.6% D.4.5%

20.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蜜蜂

的体色,褐

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

蜂与黑色蜂

王杂交,则Fl的体色将是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C.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褐色∶黑色=3∶1 二、非选择题

1. (6分)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 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 。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

本组合有 ,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2.(8分)图A表示紫茉莉花色的遗传,图B、C、D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C和c)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茉莉花花色的遗传 (是、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结合B、C

两图可判断B图中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将B图中F2 紫花分别测交,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紫花:蓝花:白花= (2)若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3)若基因A发生突变,该植物仍能开蓝花,可能的原因为 (4)植物M的X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图中的Ⅰ片段),又有非同源部分(图中的Ⅱ、Ⅲ片段),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D中Ⅰ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宽叶雄株若干(基因型为XDYD、 X DY d或X dYD),选择亲本 或 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

(5)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

立遗传。用纯

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

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3.(9分)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红眼对白眼显性。一只红眼雌果蝇与 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F1代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甲同学认为,果蝇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乙同学认为,果蝇眼色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你赞成谁的观点? (甲、乙) (2)已知控制棒眼(E)和圆眼(e)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相应基因)。某同学做了两组“棒眼果蝇╳圆眼果蝇”杂交实验,在得到F1以后,这两组杂交实验的亲本及记录每一组亲本各自性别的资料不慎丢失。观察发现F1雌果蝇都是棒眼,试完成以下推断: ①若F1代雄果蝇都是 ,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请写出相应遗传图解。(不要求写出配子)

②若F1代雄果蝇都是 ,则需继续让F1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若F2代中 ,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F2代中 ,则控制棒眼和圆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1-5 DDBCA 6-10 CCADB 11-15 BBDAD 16-20 ACACC 1、(1)乙或丙

(2)甲×丙或乙×丁;

蓝长:蓝圆:棕长:棕圆=1:1:1:1

(3)乙×丙、甲×乙、甲×丙; 乙×丙; 1/9 2、(1)叶片性状;宽叶 (2)1/2 (3)AAXBXb,AAXBXB

①AAXbXb ,AAXBY

②子代中有雌性,AAXBXB; 子代中无雌性,AAXBXb

3、(1)Ⅱ-2(2)Ⅰ(3)Ⅱ-1 (4)不一定,XaXa ,XaYA 4、(1)是; AAbb,Aabb; 4:2:3 (2)紫:蓝:白=3:3:2

(3)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

(4)XdXd ,XdYD 或XdXd ,XDYd (5)1/6 5、(1)甲

(2)①圆眼 ②棒眼;

雌蝇都是棒眼,雄蝇有棒眼,有圆眼; 雌雄蝇都是有棒眼,有圆眼


相关内容

  •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答案
  •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解题训练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思路 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分解--重组 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 可分解为两个分离定律: . 二.方法:乘法定理和加法定理 (1)加法定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 ...

  •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解题训练
  •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解题训练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思路 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分解--重组 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 可分解为两个分离定律: . 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二.方法:乘法定理和加法定 ...

  •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一:对遗传中的一些概念及实验过程的理解 1. 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 ...

  • [生物]几类遗传规律试题的解题技巧
  • 遗传规律历来都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该部分考查内容多变.形式多样,其中主要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类型.遗传概率的计算和系谱图的分析推断等.这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一般都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题目的信息量大,信息呈现形式不拘一格,有些试题信息隐蔽,这些特点使试题具有一 ...

  •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 遗传规律常见题型归纳 一.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 (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 (2)若F 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 ∶3∶3∶1,则 2.测交法 (1)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 (2)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 对应训练: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 ...

  •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1]
  •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一.基础知识 1.基因型为Aa 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 .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 ∶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 ...

  • 遗传规律经典题型(打印整理)
  • 第2讲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验证 [例题1](2013全国卷大纲版)第34题(11 分) 已知豌豆的豆荚颜色黄色(Y )对绿色(y )为显性,籽粒圆粒(R )对皱粒(r )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豆荚的黄色与绿色的遗传符合 ...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副本
  •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知识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知识点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1.理论解释 (1)假说 ①F 1在形成配子时,⑧________彼此分离,⑨________自由组合 10____种类型,且数目⑪________ ②F 1产生雌雄配子各○ ③受精时,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