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本质

第一章 教育学的本质 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念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它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判断)

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分科教学)

4、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那些表现:(多选) 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美国形成了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概念 6、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高等教育实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每条都按简答和论述准备)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高等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者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3、 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

的速度和规模

4、 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提出劳动简化率的概念,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2)、舒尔茨的研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3)、丹尼森的研究。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住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

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三、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一)、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四次教育大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三大职能。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人才培养的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柏拉图 公元前387年创立学园;

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奴隶社会)。

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中世纪大学的代表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1898年,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 (二)、19世纪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功能

1810年 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

1862年 美国《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

“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论述)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的途径。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背会) 二、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无论是教育政策的指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二)、教育目的的性质 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

第二节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一、`高等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总的)与高等教育目的(该阶段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则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二)、高等教育目的(总方向)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具体、明确的规定)(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多选,单选)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节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

由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判断) (二)、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多选)

1、德与才的关系 2、身与心的关系

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简答 重点难点)

1、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

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综合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2、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全体。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3、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

高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选择)

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基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具体途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社会本位与人才本位 一、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

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构成两种不同价值观念

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健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其核心是个体社会化。

二、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西方,个人本位观 追溯于亚里士多德 “自由教育”理论(文雅教育、和谐教育) 赫钦斯也主张教育自由 社会本位观 则是柏拉图最早提出; 中国,老子是个人本位观,强调个人修养完善;孔子是社会本位观,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简答) (一)、两种价值观是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了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二)、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要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杜威 美国教育家,“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地价值协调起来” 第二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一、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

(判断、选择)

1、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西方,古希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到了中世纪,实行分科教学,在“七艺”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在通过法学、神学、医学三科的分科教学来培养律师、牧师和医生。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简答) (一)、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

特征: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相对于通才教育而言,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培养。

特征:首先,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简

答)

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包括专才教育又广于和高于专才教育的通才教育转变,包含着对当前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现实解决。两者走向融合。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再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T”

第三节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 美国 马丁。特罗提出 毛入学率小于15%英才教育,大于15%同时小于50%大众教育,大于50% 普及化教育。 二、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趋势 (二)、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

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张为主的日本模式

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简答) (一)、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 (二)、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 (三)、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 (四)、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 一、高等教育平等 (一)、对教育平等的不同理解

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孔子“有教无类”、柏拉图“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

当代关于高等教育平等的三种学说?(简,选)

1、英国 西尔佛 ——平等是相对的,平等是分阶段的

2、瑞典 胡森 ——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组成部分(多选)

教育平等思想的转变三个阶段:保守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激进主义新概念阶段

3、英国 马斯格雷夫 ——教育平等是分阶段的 (二)、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它是绝对平等的,但现实中却是相对平等的。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A、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B、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C、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2、 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二、高等教育的效率

效率反映了教育内部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三、 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平

等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简)

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个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再次,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学制的概念及其演变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那些种类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学制建立的依据:(一)、学

制的建立受制于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学制的建立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要受社会政治的制约;(三)、学制的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建立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展水平 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二、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1、(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征 学毕业生就业机制;2、政府将从政策、四种基本类型: 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业市场上的角色地位;3、高校在毕业意大利 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法国 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备 澳大利亚 第四节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

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2、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

3、英国模式(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平衡)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1989年后,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了以下特点: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简答)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适当实行权力中心的下移。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3、日本,美国 (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层次特征 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三个层次:1、初等学院和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校3、研究生院 三、我国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一)、我国普通高校学制的历史沿革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二)、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的基本类型(多选) 1、 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 2、 广播电视大学 3、 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 4、 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 5、 其他。 我国的自学考试制度,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学位制就是国家和学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大学。(巴黎大学)起初没有区别,不存在高下之分。后逐渐有了高下之分。 美国比较正式的学位层次通常有四种:副学士或称协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德国,通常不存在硕士教育阶段 法国,学士,硕士,博士与英美代表的水平不同 我国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我国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利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我国招生:统一考试,交费上学;我国就业制度: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各国招生制度的主要类型: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亚洲地区(日本例外)2、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美国 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日本 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1、继务设置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 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系统原则,2、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4、动态性原则 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简答,论述) 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 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 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 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

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可分为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 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意、瑞典) 2、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 3、 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日、英) 二、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简答) 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 2、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 3、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动,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微观) 一、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 1、欧洲大陆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 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4、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第六章、高等教育结构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结构理论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他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多选)1、经济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因素4、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的调整上。

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分析(五种结构)

一、层次结构:又成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如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二、科类、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军事学等12各学科门类的学位。

三、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据经费来源不同,分公立和私立;据授课时间方式不同,分全日制大学以及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

四、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重点院校,一般院校,专科院校。

五、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1、梯度结构模式 2、中心城市模式

第三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一、世界教育结构改革两种基本趋势 1、一体化模式 2、多样化模式 二、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

1、 学术的因素 2、体制的因素 3、

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

三、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论述)

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1、在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扩大我国专科层次应用性,技艺性人才的培养规模。2、在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规划。3、在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完善终身教育 体系,适当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缓解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而高等教育需求紧张的局面。4、在能级结构上,国家重点支持少数大学的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的大学,同时应鼓励其他学校探索自我发展的途径和办学形式。5、在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同时适当从政策角度缩小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落差。

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1、中央应集中精力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2、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3、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师

1、高校教师的作用:第一、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二,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2、高校教师的任务: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二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3、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一是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二是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三是高校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教师个别劳动寓于教师群体劳动之中。

4、高校教师的结构与结构调整。(论述)

(1)高校教师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职务结构 “倒金字塔形”“卵形”“金字塔形”;第二,学历结构;第三,年龄结构;第四,专业结构

(2)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第一,完善教师聘任制;第二,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

1、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后期。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2、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简答,多选)第一,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第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第三,群体成员的互动性;第四,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1、教师和学生是整个高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学过程体现了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一,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2、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3、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 3、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第一,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心理学和论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注意:第一,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第二,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第三,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

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 1、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 2、 业的组成。(选择、判断)

第一,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第二,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第三,专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3、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简答)A.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B.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C.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D.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E.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F.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4、我国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教训:(了解)第一,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第三,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 5、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简答) (1)、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要求:第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第二,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机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第三,符合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2)、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第一,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第二,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第三,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第二节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规格 1、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简答)第一,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第二,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第三,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合作、效益、法律、竞争、国际意识);第四,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2、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简答)第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第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第三、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第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概述 1、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就其静态结构而言,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又说:教师、学生、内容、方法、手段)。从它的动态过程来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地过程。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德过程。它除了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属性外(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还具有特殊属性。 3、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简答、论述)第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第二,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第三,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二、高等学校教学的任务、地位和作用。

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简答、多选)第一,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第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教学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多选)第一,独立性的增强;第二,学习的自主性增强;第三,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四、什么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中间

过渡性特征?为什么?(难点,简答) 高校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同时又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原因如下:第一,由认识主体――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过渡性质所决定的;第二,由大学教学自身内在价值和功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决定的;第三、大学过程的对象――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即由人类已经探索的知识体系向探知人类尚未认识的未知领域过渡。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师和其他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二、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简答)第一,教学原则作为基本的教学要求,应体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并反映一定社会的需要;第二,制定教学原则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第三,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任务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学原则的制定还必须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第四,教学的原则的确立必须与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第五,制定教学原则是必须已高等教育的特征(教学过程也有专业性,研究性,自主性等特征)为重要依据。 三、大学教学原则及其体系。(简答、论述)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尽可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思想性是指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教师应该做到:第一,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第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第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能力是在对一定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养料”为开展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师应做到:第一,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地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处于积极地状态;第二,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知识地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第三,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第四,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要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使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密的结合起来: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第二,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三,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四)、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则要求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要把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第一,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学科和专业方向等方面给个体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第二,坚决按照大纲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第三,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智力结构;第四,利用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五,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人们获得真理的重要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促使他们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验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第二,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教学原则体系的最优化。――教学原则总的来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各有侧重点,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不能违背各原则,然后每个原则又各有侧重。

第十章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组合 一、课程和课程体系、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定义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 (二)、课程分类 1、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分为 经验课程和学科课程;

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分为学科并列课程(以一门门学科为中心)和核心课程(综合经验为中心内容,辅之以边缘学科知识)

3、从层次构成上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4、从选课形式上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5、根据课程时数看,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6、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 7、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三)课程体系(结构)

高等学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

1、 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

及跨学科课程

2、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 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 4、 大、中、小课程

5、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第二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一、教学计划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计划的组成。(多选) 1、 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2、 课程设置 3、 主要教学活动 4、 时间分配

5、 学年编制(简称校历) 二、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2、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基本要求)(多选):第一,明确的目的性;第二,前沿性;第三,思想性;第四,启迪性;第五,教学适用性 三、教材(教科书)建设

1、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2、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简答,一般掌握)

第一,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也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第二,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有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第三,教材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第四,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精选精制的插图、照片、图表,便于学生学习。第五,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编写者应从全局出发,积极配合,以提高教材的总体质量。

第三节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论述)(结合课程设置实际,谈谈课程建设的意义?)

1、课程建设的内容:第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第二,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第三,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第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

等环节的组织实施等。

2、课程建设的要求:第一,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第二,教材要合适;第三,教学资料要完整;第四,考核手段要科学;第五,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六,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3、课程建设的意义:第一,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第二,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第三,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第四,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织和表现出来,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地规模,安排教学活动地实践和利用教学活动地场所。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地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地组织结构。 2、个别教学制。(古代)个别教学制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指导地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早期地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

3、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制)

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地班级进行教学地组织形式。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我国,1862年创办地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单一,忽视学生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班级授课制地几种形式。(多选)A.巴达维教学法 B.曼格依木教学法 C.“开放教学”D.“协作教学”

5、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地发展变化趋势:(就某点出判断或选择)第一,教学活动展开地小规模化;第二,教学活动展开地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第三,教学活动地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6、现代教学活动地主要环节:(多选)――课堂教学,试验课的教学,实习,科研,毕业设计(论文)

7、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和布置作业等 8、备课地基本要求。(重点,简答)第一,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地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地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第二,教师要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地最新动向。第三,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地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地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去。 9、教师在指导学生泛称毕业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选)――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二、教学管理制定

1、 学年制地含义及特点。学年制是

按学年或学期排定地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水平地教学制定。 特点:优点有: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二,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地稳定。缺点:不利于新兴学科较快地进入高校教学,不利于学生按照其不同地发展水平和兴趣主动地学习。

2、学分制地含义及特点。学分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地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分习分量地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优点:第一,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地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第二,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地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第三,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地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之间地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地发展。缺点: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地散乱及出现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资源浪费等现象。 3、实行学分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积极地意义。第一,有利于高校地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地需要,增强人才培养地灵活性;第二,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地转变;第三,有利于重返贯彻因材施教地教学原则;第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化。 第二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地教学任务所采取地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地方法体系。

2、高校教学方法地主要特点。(简答)第一,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地传递;第二,教师教地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地成分随着年级地升高而递增;第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地相互渗透和结合。

二、大学教学方法的分类与主要方法地介绍。

高校常用地教学方法分为三类(多选): 1、指教师和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2、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地方法―――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 3、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等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地方法,也成为课堂讲授法。 1、 讲授法地优缺点。

优点:第一,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地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地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第二,成本低,比其他教学方法地费用要低的多;第三,通用性强,一堂讲授课的内容常常是通用的,可以通过增加或删除其中的某些内容以适应教材和学习者的变化。

缺点:第一,讲授法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过多地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地被动;第二,讲授法作为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地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第三,讲授对记忆地影响较差,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对较长课时地课程尤其明显。

2、讲授法地基本要求。(简答)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地信息适合学生地知识背景和兴趣;第二,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主要是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地思路;第三,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第四,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地技巧;第五,教学手段地选取与使用应视要达到地教学目标而定。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加深对所学内容地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地教学方法。与讲授法不同,讨论法是双向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地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就所讨论地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锻炼学生地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优点:成本低,接触实际,多向信息传输渠道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缺点:教学效率低,通用性差 (三)自学指导法

自学指导法是指在教师地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进行实验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地一种方法。 三、大学教学方法地改革与发展趋势。(简答)

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2、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3、强调教学方法地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地相互配合。 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地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多选)——学习者,学习资源,教育开发职业,教育管理职能

2、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地影响。(多选)——A.有利于提高教学地质量、效率;B.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C.能适应学生地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

3、教学媒体越先进,教学质量和效率越高。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必须遵循地原则:(掌握)第一,目的性原则。第二,媒体选择与组合地最优化原则。 4、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逐渐与通讯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等融为一体,具有交互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地功能这样一种技术组合。

5、1999年6月,教育部制定《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地意见》,提出“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地十六字方针。 第二节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 一、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地或潜在地价值地作用作出判断地过程。 2、教学测量: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地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

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教学过程进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实践中正在进行的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说,它与分等鉴定并作出关于对象地决策或资源地分配决策等相联系。两者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是目的,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学科地学业评价的六个步骤。1、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地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 。3、建立试题题库。 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 6、考试结果地统计分析与对策 三、师教学活动地评价准则:(多选,简答)A.教学素质、B.教学思想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E.教学质量F.教学环节地安排,G.教学地实际效果

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地地位与作用?(简答)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地客观要求

2、 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地基本途径 3、 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地重要手段

4、 科研是发展新学科地基础

5、 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地重

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地原则?(简答)

1、 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

地原则

2、 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

发展研究关系地原则

3、 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地原则

4、 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

结合地原则

5、 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

究领域地原则

6、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地原则 三、科研活动地一般程序。 1、 科研准备阶段:(1)选题(2)申

请课题 自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后,同年社科院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

2、 科学实验阶段

3、 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 (1)科研成果地审核。大学科研成果分为六类:——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地教科书

(2)研究成果地评审和鉴定

(3)研究成果地登记、申报和报奖 (4)研究成果地推广和应用

四、高校各科教师是高等教育科研地主力军

第十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地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地教育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地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形成正确地世界观和人生观地活动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地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才方面地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简答)

1、 促进知识地转化和知识地拓展 2、 增强大学生地社会意识和社会适

应能力

3、 发展大学生地创造才能和组织才

4、 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三、教学计划内地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有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外社会实践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地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任务?(简答,多选)

1、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地社会主义方向

2、 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地立

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地主动

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地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过程.(简答,多选)

1、 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地过程 2、 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地

过程

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

深化地过程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简答) 1、 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简答) 1、 调查研究法 2、说理启迪法 3、

情感交流法 4、榜样教育法 5、参观访问法 6、品德评价法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教学

六、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到性的必经之路。

第一章 教育学的本质 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念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它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判断)

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分科教学)

4、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那些表现:(多选) 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美国形成了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概念 6、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高等教育实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每条都按简答和论述准备)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高等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者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3、 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

的速度和规模

4、 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提出劳动简化率的概念,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2)、舒尔茨的研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3)、丹尼森的研究。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住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

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三、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一)、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四次教育大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三大职能。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人才培养的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柏拉图 公元前387年创立学园;

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奴隶社会)。

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中世纪大学的代表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1898年,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 (二)、19世纪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功能

1810年 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

1862年 美国《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

“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论述)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的途径。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背会) 二、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无论是教育政策的指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二)、教育目的的性质 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

第二节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一、`高等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总的)与高等教育目的(该阶段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则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二)、高等教育目的(总方向)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具体、明确的规定)(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多选,单选)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节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

由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判断) (二)、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多选)

1、德与才的关系 2、身与心的关系

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简答 重点难点)

1、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

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综合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2、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全体。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3、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

高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选择)

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基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具体途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社会本位与人才本位 一、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

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构成两种不同价值观念

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健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其核心是个体社会化。

二、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西方,个人本位观 追溯于亚里士多德 “自由教育”理论(文雅教育、和谐教育) 赫钦斯也主张教育自由 社会本位观 则是柏拉图最早提出; 中国,老子是个人本位观,强调个人修养完善;孔子是社会本位观,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简答) (一)、两种价值观是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了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二)、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要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杜威 美国教育家,“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地价值协调起来” 第二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一、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

(判断、选择)

1、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西方,古希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到了中世纪,实行分科教学,在“七艺”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在通过法学、神学、医学三科的分科教学来培养律师、牧师和医生。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简答) (一)、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

特征: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相对于通才教育而言,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培养。

特征:首先,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简

答)

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包括专才教育又广于和高于专才教育的通才教育转变,包含着对当前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现实解决。两者走向融合。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再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T”

第三节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 美国 马丁。特罗提出 毛入学率小于15%英才教育,大于15%同时小于50%大众教育,大于50% 普及化教育。 二、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趋势 (二)、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

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张为主的日本模式

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简答) (一)、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 (二)、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 (三)、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 (四)、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 一、高等教育平等 (一)、对教育平等的不同理解

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孔子“有教无类”、柏拉图“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

当代关于高等教育平等的三种学说?(简,选)

1、英国 西尔佛 ——平等是相对的,平等是分阶段的

2、瑞典 胡森 ——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组成部分(多选)

教育平等思想的转变三个阶段:保守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激进主义新概念阶段

3、英国 马斯格雷夫 ——教育平等是分阶段的 (二)、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它是绝对平等的,但现实中却是相对平等的。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A、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B、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C、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2、 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二、高等教育的效率

效率反映了教育内部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三、 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平

等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简)

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个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再次,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学制的概念及其演变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那些种类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学制建立的依据:(一)、学

制的建立受制于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学制的建立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要受社会政治的制约;(三)、学制的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建立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展水平 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二、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1、(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征 学毕业生就业机制;2、政府将从政策、四种基本类型: 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业市场上的角色地位;3、高校在毕业意大利 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法国 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备 澳大利亚 第四节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

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2、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

3、英国模式(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平衡)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1989年后,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了以下特点: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简答)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适当实行权力中心的下移。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3、日本,美国 (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层次特征 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三个层次:1、初等学院和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校3、研究生院 三、我国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一)、我国普通高校学制的历史沿革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二)、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的基本类型(多选) 1、 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 2、 广播电视大学 3、 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 4、 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 5、 其他。 我国的自学考试制度,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学位制就是国家和学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大学。(巴黎大学)起初没有区别,不存在高下之分。后逐渐有了高下之分。 美国比较正式的学位层次通常有四种:副学士或称协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德国,通常不存在硕士教育阶段 法国,学士,硕士,博士与英美代表的水平不同 我国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我国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利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我国招生:统一考试,交费上学;我国就业制度: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各国招生制度的主要类型: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亚洲地区(日本例外)2、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美国 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日本 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1、继务设置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 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系统原则,2、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4、动态性原则 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简答,论述) 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 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 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 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

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可分为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 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意、瑞典) 2、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 3、 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日、英) 二、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简答) 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 2、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 3、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动,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微观) 一、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 1、欧洲大陆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 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4、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第六章、高等教育结构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结构理论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他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多选)1、经济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因素4、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的调整上。

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分析(五种结构)

一、层次结构:又成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如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二、科类、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军事学等12各学科门类的学位。

三、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据经费来源不同,分公立和私立;据授课时间方式不同,分全日制大学以及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

四、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重点院校,一般院校,专科院校。

五、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1、梯度结构模式 2、中心城市模式

第三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一、世界教育结构改革两种基本趋势 1、一体化模式 2、多样化模式 二、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

1、 学术的因素 2、体制的因素 3、

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

三、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论述)

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1、在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高科技发展的需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扩大我国专科层次应用性,技艺性人才的培养规模。2、在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规划。3、在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完善终身教育 体系,适当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缓解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而高等教育需求紧张的局面。4、在能级结构上,国家重点支持少数大学的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的大学,同时应鼓励其他学校探索自我发展的途径和办学形式。5、在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同时适当从政策角度缩小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落差。

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1、中央应集中精力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2、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3、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师

1、高校教师的作用:第一、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二,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2、高校教师的任务: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二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3、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一是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二是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三是高校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教师个别劳动寓于教师群体劳动之中。

4、高校教师的结构与结构调整。(论述)

(1)高校教师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职务结构 “倒金字塔形”“卵形”“金字塔形”;第二,学历结构;第三,年龄结构;第四,专业结构

(2)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第一,完善教师聘任制;第二,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

1、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后期。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2、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简答,多选)第一,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第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第三,群体成员的互动性;第四,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1、教师和学生是整个高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学过程体现了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一,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2、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3、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 3、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第一,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心理学和论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注意:第一,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第二,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第三,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

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 1、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 2、 业的组成。(选择、判断)

第一,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第二,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第三,专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3、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简答)A.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B.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C.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D.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E.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F.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4、我国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教训:(了解)第一,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第三,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 5、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简答) (1)、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要求:第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第二,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机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第三,符合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2)、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第一,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第二,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第三,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第二节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规格 1、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简答)第一,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第二,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第三,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合作、效益、法律、竞争、国际意识);第四,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2、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简答)第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第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第三、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第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概述 1、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就其静态结构而言,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又说:教师、学生、内容、方法、手段)。从它的动态过程来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地过程。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德过程。它除了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属性外(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还具有特殊属性。 3、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简答、论述)第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第二,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第三,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二、高等学校教学的任务、地位和作用。

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简答、多选)第一,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第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教学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多选)第一,独立性的增强;第二,学习的自主性增强;第三,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四、什么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中间

过渡性特征?为什么?(难点,简答) 高校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同时又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原因如下:第一,由认识主体――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过渡性质所决定的;第二,由大学教学自身内在价值和功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决定的;第三、大学过程的对象――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即由人类已经探索的知识体系向探知人类尚未认识的未知领域过渡。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师和其他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二、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简答)第一,教学原则作为基本的教学要求,应体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并反映一定社会的需要;第二,制定教学原则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第三,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任务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学原则的制定还必须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第四,教学的原则的确立必须与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第五,制定教学原则是必须已高等教育的特征(教学过程也有专业性,研究性,自主性等特征)为重要依据。 三、大学教学原则及其体系。(简答、论述)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尽可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思想性是指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教师应该做到:第一,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第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第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能力是在对一定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养料”为开展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师应做到:第一,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地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处于积极地状态;第二,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知识地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第三,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第四,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要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使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密的结合起来: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第二,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三,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四)、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则要求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要把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第一,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学科和专业方向等方面给个体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第二,坚决按照大纲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第三,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智力结构;第四,利用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五,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人们获得真理的重要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促使他们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验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第二,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教学原则体系的最优化。――教学原则总的来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各有侧重点,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不能违背各原则,然后每个原则又各有侧重。

第十章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组合 一、课程和课程体系、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定义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 (二)、课程分类 1、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分为 经验课程和学科课程;

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分为学科并列课程(以一门门学科为中心)和核心课程(综合经验为中心内容,辅之以边缘学科知识)

3、从层次构成上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4、从选课形式上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5、根据课程时数看,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6、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 7、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三)课程体系(结构)

高等学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

1、 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

及跨学科课程

2、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 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 4、 大、中、小课程

5、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第二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一、教学计划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计划的组成。(多选) 1、 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2、 课程设置 3、 主要教学活动 4、 时间分配

5、 学年编制(简称校历) 二、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2、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基本要求)(多选):第一,明确的目的性;第二,前沿性;第三,思想性;第四,启迪性;第五,教学适用性 三、教材(教科书)建设

1、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2、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简答,一般掌握)

第一,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也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第二,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有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第三,教材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第四,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精选精制的插图、照片、图表,便于学生学习。第五,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编写者应从全局出发,积极配合,以提高教材的总体质量。

第三节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论述)(结合课程设置实际,谈谈课程建设的意义?)

1、课程建设的内容:第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第二,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第三,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第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

等环节的组织实施等。

2、课程建设的要求:第一,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第二,教材要合适;第三,教学资料要完整;第四,考核手段要科学;第五,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六,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3、课程建设的意义:第一,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第二,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第三,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第四,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织和表现出来,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地规模,安排教学活动地实践和利用教学活动地场所。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地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地组织结构。 2、个别教学制。(古代)个别教学制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指导地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早期地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

3、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制)

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地班级进行教学地组织形式。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我国,1862年创办地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单一,忽视学生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班级授课制地几种形式。(多选)A.巴达维教学法 B.曼格依木教学法 C.“开放教学”D.“协作教学”

5、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地发展变化趋势:(就某点出判断或选择)第一,教学活动展开地小规模化;第二,教学活动展开地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第三,教学活动地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6、现代教学活动地主要环节:(多选)――课堂教学,试验课的教学,实习,科研,毕业设计(论文)

7、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和布置作业等 8、备课地基本要求。(重点,简答)第一,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地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地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第二,教师要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地最新动向。第三,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地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地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去。 9、教师在指导学生泛称毕业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选)――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二、教学管理制定

1、 学年制地含义及特点。学年制是

按学年或学期排定地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水平地教学制定。 特点:优点有: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二,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地稳定。缺点:不利于新兴学科较快地进入高校教学,不利于学生按照其不同地发展水平和兴趣主动地学习。

2、学分制地含义及特点。学分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地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分习分量地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优点:第一,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地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第二,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地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第三,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地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之间地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地发展。缺点: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地散乱及出现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资源浪费等现象。 3、实行学分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积极地意义。第一,有利于高校地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地需要,增强人才培养地灵活性;第二,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地转变;第三,有利于重返贯彻因材施教地教学原则;第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化。 第二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地教学任务所采取地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地方法体系。

2、高校教学方法地主要特点。(简答)第一,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地传递;第二,教师教地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地成分随着年级地升高而递增;第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地相互渗透和结合。

二、大学教学方法的分类与主要方法地介绍。

高校常用地教学方法分为三类(多选): 1、指教师和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2、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地方法―――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 3、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等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地方法,也成为课堂讲授法。 1、 讲授法地优缺点。

优点:第一,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地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地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第二,成本低,比其他教学方法地费用要低的多;第三,通用性强,一堂讲授课的内容常常是通用的,可以通过增加或删除其中的某些内容以适应教材和学习者的变化。

缺点:第一,讲授法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过多地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地被动;第二,讲授法作为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地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第三,讲授对记忆地影响较差,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对较长课时地课程尤其明显。

2、讲授法地基本要求。(简答)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地信息适合学生地知识背景和兴趣;第二,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主要是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地思路;第三,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第四,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地技巧;第五,教学手段地选取与使用应视要达到地教学目标而定。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加深对所学内容地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地教学方法。与讲授法不同,讨论法是双向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地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就所讨论地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锻炼学生地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优点:成本低,接触实际,多向信息传输渠道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缺点:教学效率低,通用性差 (三)自学指导法

自学指导法是指在教师地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进行实验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地一种方法。 三、大学教学方法地改革与发展趋势。(简答)

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2、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3、强调教学方法地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地相互配合。 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地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多选)——学习者,学习资源,教育开发职业,教育管理职能

2、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地影响。(多选)——A.有利于提高教学地质量、效率;B.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C.能适应学生地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

3、教学媒体越先进,教学质量和效率越高。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必须遵循地原则:(掌握)第一,目的性原则。第二,媒体选择与组合地最优化原则。 4、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逐渐与通讯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等融为一体,具有交互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地功能这样一种技术组合。

5、1999年6月,教育部制定《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地意见》,提出“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地十六字方针。 第二节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 一、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地或潜在地价值地作用作出判断地过程。 2、教学测量: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地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

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教学过程进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实践中正在进行的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说,它与分等鉴定并作出关于对象地决策或资源地分配决策等相联系。两者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是目的,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学科地学业评价的六个步骤。1、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地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 。3、建立试题题库。 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 6、考试结果地统计分析与对策 三、师教学活动地评价准则:(多选,简答)A.教学素质、B.教学思想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E.教学质量F.教学环节地安排,G.教学地实际效果

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地地位与作用?(简答)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地客观要求

2、 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地基本途径 3、 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地重要手段

4、 科研是发展新学科地基础

5、 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地重

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地原则?(简答)

1、 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

地原则

2、 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

发展研究关系地原则

3、 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地原则

4、 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

结合地原则

5、 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

究领域地原则

6、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地原则 三、科研活动地一般程序。 1、 科研准备阶段:(1)选题(2)申

请课题 自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后,同年社科院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

2、 科学实验阶段

3、 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 (1)科研成果地审核。大学科研成果分为六类:——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地教科书

(2)研究成果地评审和鉴定

(3)研究成果地登记、申报和报奖 (4)研究成果地推广和应用

四、高校各科教师是高等教育科研地主力军

第十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地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地教育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地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形成正确地世界观和人生观地活动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地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才方面地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简答)

1、 促进知识地转化和知识地拓展 2、 增强大学生地社会意识和社会适

应能力

3、 发展大学生地创造才能和组织才

4、 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三、教学计划内地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有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外社会实践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地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任务?(简答,多选)

1、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地社会主义方向

2、 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地立

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地主动

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地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过程.(简答,多选)

1、 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地过程 2、 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地

过程

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

深化地过程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简答) 1、 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简答) 1、 调查研究法 2、说理启迪法 3、

情感交流法 4、榜样教育法 5、参观访问法 6、品德评价法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教学

六、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到性的必经之路。


相关内容

  • 高等教育本质的文献综述
  • 高等教育本质的文献综述 摘要:文章从事物的本质入手,分析了教育本质,并在论述当前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若干观点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质:博:高 要讨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就必须弄清一般教育的本质:而讨论一般教育的本质,就必须在"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取得基本一致的看 ...

  • 理解教育本质的不同道路及意义
  • 第89卷第#期!8::9年'第9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01,.2342*+56072.34+/ 89!8::9'?+>#19&1; 理解教育本质的不同道路及意义 !王爱芬 摘要: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本质观来源于黑格尔的"本质在关系中 ...

  • 教育本质文献综述
  • 关于教育本质文献综述 摘要:对于教育本质的探讨,首先要了解历史上关于教育本质的定义.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国外各个教育家对于教育本质的看法,第二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有关教育本质的探讨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关于教育本质的经典理论. 关键词: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的界定是展开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提 ...

  • 对于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逻辑学分析论文
  • 对于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逻辑学的分析 摘要:从逻辑学视角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练习性"."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与& ...

  • 远程教育的本质
  • 主题一 远程教育的本质 (一)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远程教育的特征: 2.你要学会从教与学的关系中认识远程教育本质: 3.本单是学习远程教育的基础,当你了解了远程教育的本质才能更好的学习远程教育,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内容导图 1.远程教育的特征 主题一 远程教育的本质 2. 远程教 ...

  •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科学本质内容水平的比较及启示_杨玉琴
  • 2010年第12期 化 学 教 育#11# * 课程与教材研讨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科学本质内容水平的比较及启示 杨玉琴 王祖浩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上海 200062) 摘要 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 科学教材是影响学生和教师对科学本质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国现行3套高中化学必修教 ...

  • 安全发展必须三位一体
  • 安全发展必须三位一体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王继明 时间:2011-11-22 08:54 阅读: 27次 神华集团公司政治本质安全体系试点试运行工作在神东已经开展将近一年,遵照集团公司党组的要求,神东在试点试运行过程中努力将政治本安体系与生产本安.经济本安体系融合在一起,三位一体共同推动,取得了初 ...

  • 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
  • 一. 技术的定义 自从人们开始对技术这个事物进行反思时,人们就开始试图给技术下一个定义.到目前为止,技术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 ⑴技术是工具或手段--即技术的工具论 把技术看作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手段是最直观的认识.但是这种描述作为定义是不恰当的.我们知道,技术已经发展为一种体系.&qu ...

  • 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作者:孙绵涛康翠萍 中小学管理 1998年01期 当前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有四种典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提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活动,提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问题,提示教育管理规 ...

  • 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安排意见及安全宣传教育标语口号
  • 各党支部: -年是我矿抢抓机遇.创业发展的关键年.根据矿党委- 年工作会议的安排以及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整体规划,结合企业安全工作的实际,现就-年的安全教育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任务要求 1.贯彻落实xx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矿区.和谐区队.和谐班组.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