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转发市教研室《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局属各初中、各民办学校:

现收到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下发的《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青普教研通字“2011”153号】,为保证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上报要求。请各校高度重视并组织此项活动,务必组织历史老师认真学习此文件,周密组织,将本校参赛学生论文汇总并填写2011年青岛市市南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见附件),于2011年9月1日(周

四)下午3:00之前报送至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胡霞老师处(电子稿通过AM报送),逾期不再受理。

2.数量要求。由于受篇数所限,建议7中、24中、26中、59中、青大附中每校不超过10篇,其他学校不超过6篇。

3.组织评选。区评委会最终对各校上报的征文进行评选,并根据评选结果择优推荐,报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请各校相关历史老师高度重视,并于规定时间按时上交,逾期不交,视为自动弃权。

未尽事宜,请与胡霞老师联系,电话:66885009。

市南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011年6月20日

附件1:2011年青岛市市南区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附件2: 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附件1:

2011年青岛市市南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单位:

附件2: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文件 青普教研通字“2011”153号 签发人:江守福 ───────────────────────────────

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区、市教育(体)局教研室,局属各初中及相关民办学校: 为配合全国首届中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写作大赛(见附件2、3),深入推进青岛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总结与探索新课改经验与成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促进广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决定于2011年9月举办青岛市初中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学生。

二、征文主题:发现身边的历史

1.命题写作类:命题为‚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要求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此类作品,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

2.特别策划类:(1)在家族史之外,自行策划设臵主题,但须围绕‚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范畴。(2)此类作品,只接受集体参赛。教研部门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

三、征文要求:

1.所有学生参赛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B两文。 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地记录和写作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的‚历史‛。

B文:探究活动总结。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过程,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

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B两文各占50%。

3.稿件格式:征文一律提交电子稿,采用word文档A4纵向版式,同时打印一份纸样。征文标题统一采用四号黑体字,正文采用固定值28榜的小四号宋体字。文件中的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图片大小不低于640X480像素。

4.参评征文需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每篇征文仅限一名指导教师。

5、征文上交截止时间:2011年9月10日。

四、征文评比

1.评委会最终对上报的征文择优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给学生获奖证书,相关教师颁发指导教师证书。

2. 各区、市要先举行本区、市的评选,并按下列参评数量要求择优报送:胶南、胶州、即墨、平度、莱西五市及市内四区各不超过20篇,崂山、开发区、城阳三区各不超过14篇,局属初中学校每校不超过6篇。

3.从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首届中学生历史大赛。

4.请各单位于2011年9月10日以前,将本区、市论文汇总并填写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见附件),报送至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陆安老师处(电子稿通过AM报送),逾期不再受理。

未尽事宜,请与陆安老师(电话:89092861)联系。

附件1: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附件2: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学生参赛指南

附件3: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指导教师指南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2011年6月14日印发

──────────────────────────── 打 字:梁 明 校 对:陆 安

附件1:

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单位:

附件2:

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学生参赛指南

一、大赛宗旨

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旨在考察我们通过历史探究获取新的历史知识的能力,而非作文写作能力,尽管这项能力在历史写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仍然居于次要地位。

二、比赛要求

(一)命题范围:

‚发现身边的历史‛是整个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的基本命题,但为了突出重点,每届比赛都会在这个范围内,选取一个更为具体的年度主题。

本次大赛的年度主题是‚我写我家‛,要求各位同学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此类作品,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

在年度主题之外,大赛还为其他符合‚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主题的学生作品提供了参赛机会。此类作品,只接受集体参赛,由教研部门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

(二)内容标准

1.所有学生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B两文。

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地记录通过探究活动所发现的历史。 A文的选题不能脱离‚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命题。要求同学们从自己身边——家人、家庭、家族及所在的城市、乡村——去发现和记录历史。因此,凡是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及环境关系不够密切的选题都不符合要求。

在此,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历史‛(已经过去的人的活动)和‚史料‛(文物、遗迹、历史文献、音像资料甚至人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史料并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历史信息的承载和记录。因此,单纯地罗列探究活动所获得的史料并不是历史写作。只有通过充分挖掘史料,在合理推测、论证的基础上还原形成的故事,才是我们所要发现的历史。

B文:探究活动总结。

B文不能泛泛地谈历史感悟。首先,为了展现同学们的历史探究能力,交流活动经验,需要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其次,对比活动前后,个人或小组成员对历史的态度、认识方法上的变化,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即通常所说的历史感悟。因此,B文至少应该包含活动过程记录和历史感悟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B两文各占50%。

(三)稿件格式

为了方便文件传输和处理,本次大赛只接受word文件。文件中的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图片大小不低于640X480像素。

(四)投稿办法

1、投稿信箱:

所有参赛作品,均请用电子邮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注意:邮件主题栏请注明‚发现身边的历史‛征文;稿件首页请注明题目、作者姓名、学校年级、指导老师(姓名、电话)、推荐人(教研员或校长,个人参赛可以缺省此项)、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2、咨询电话: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西安029-85245894

《看历史》杂志社:北京010-62416553 成都028-86621481

3、截稿时间:2011年9月15日。集体参赛稿件,请先汇总到组织单位,以便统一发送。

三、活动建议

(一)明确选题:首先必须明确大赛的选题范围,命题类主题是‚我写我家‛,特别策划类命题不能超出‚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命题范围。在确定选题时尽量做到‚小切口,大纵深‛,用具体的人或人群的命运来展现某个历史潮流,避免选取人物模糊,缺乏细节,流于表面的宏大选题。

(二)深入探究:

准备阶段:探究活动开展前,请求历史老师指导或培训,掌握历史探究的基本方法,并根据选题规模和难度,选择个人或结成课题小组的方式,课题组须提前做好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角色。考虑到组织难度,建议每个课题组尽量不要超过4个同学。

基础资料准备:搜集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口述资料,并对其做分类整理工作。

前期研究:在初步浏览资料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办法,对选题内容做大胆的假设,并以此为线索,拟定考察方案或采访提纲。

实地考察:同学们一定要带着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把前期的研究和历史现场对接起来,尽可能感受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并尝试在历史情境中,解读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的内在逻辑。寻找掌握核心信息的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努力挖掘关键时刻的历史细节。

资料整理与再研究:考察和采访完成后,按照此前的思路整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或请教历史老师的途径,对这段历史做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探讨。只有在认识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够顺利进入写作阶段。

(三)精于写作:

首先,要同学们需要明确历史写作最佳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文,而不是议论文。说到底,历史征文大赛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一段有趣的故事,并且把它如实地讲述给读者。

当然,历史征文大赛也不拒绝史料扎实,论证严密,以问题为中心,有助于读者了解某段历史真相的小论文。但是,那种缺乏严格论证,似是而非的小论文,不但提高不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还会误导大家,养成随意联系,武断结论的不良习气。因此,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尝试。

其次,历史写作必须有鲜明的主题,不能记流水账。因此,建议写作之前用一句话描述整个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题陈述。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就说明同学们的思路还不够清楚,还需要反复锤炼,直到能用一句话概括为止。建议大家把一句话的主题陈述写出来,并将它作为整个写作过程的指南针,凡是偏离这句话的内容都必须毫不犹豫地舍弃。

第三,将主题陈述细化为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是主题陈述的具体化,它必须构建于对讲述对象严密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最浅层的意义上讲,同学们至少应该清晰地回答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而言,这一逻辑链条的构建已经足够。但是,对于历史写作而言,埋头讲述故事本身却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把一个具体的故事,放臵在它自身存在的时代背景之中。因此,大家还必须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我们所说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同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的总和,而是与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束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时代背景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恰恰是它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命运。

对于历史写作而言,故事本身的发展构成其明线,时代背景的变迁构成其暗线。暗线的发展是主线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故事的主人公总会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潮流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反应,要么与之对抗,要么主动顺应潮流。如此一来,同样的时代大潮中,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的丰富性之所在。于是,能否明确故事的明线(起因、经过和结果)、暗线(时代背景),并理清二者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是一篇历史写作成败和优劣的关键。

搞清楚了明线与暗线的具体内容及因果关系,一个历史故事的框架就基本成型了。但是,如果足够细心,你一定会发现,明线与暗线并不是直接起作用的。在明线的主体——个人与暗线的主体——社会之间,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特定的人群。事实上,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总会对特定的人群产生影响,再经由人群的

变化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同样道理,个人的反应也必须通过影响自己周围的人群,才能间接反作用于整个社会。因此,找到特定的人群,并搞清楚社会——人群——个人三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故事便呼之欲出了。

第四,让文章增色的写作技巧。

客观上讲,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就是一篇合格的历史作品了。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相对平淡,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有没有办法把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一篇好的历史写作一定是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

首先,我们看看如何开篇。好的开篇总是引人入胜的,对于历史写作而言,一个充满矛盾,富于变化的历史场景总会催人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种历史场景往往存在于历史的转弯处,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个人的命运亦将随之改变。这时候,明线与暗线形成交集,个人面临重大抉择,矛盾冲突也最为强烈。归根结蒂,好的历史写作大多开篇于平衡被打破的时刻,既可以选择个人命运的谷底亦可以选择其巅峰处。

其次,文章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必须是故事矛盾变化的自然展开,而不能靠作者的生拉硬拽来实现。 第三,合理取舍与安排故事的分支。在搜集资料或采访的过正中,我们总会获得许多颇有趣味的历史细节,但这些细节往往与我们的主题并非直接相关。这时候,作者往往陷入两难,讲述这些细节吧,又担心冲淡了主题;不讲吧,又弃之可惜,心有不甘。这时,同学们不妨静下心来,做一下分析:如果这些细节有助于主题的表达,就可以留下来,如果,它与主题关系不大,甚至可能把读者带入歧途,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丢弃它。

事实上,每一个有价值的分支最终都会回到主题上来,它要么独辟蹊径,带领读者更轻松快捷地抵达目的地,要么证明此路不通,必须回归正途。因此,好的故事分支总会给主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反之则是对主题的拖累,使文章拖沓冗长,变成漫无目的信马由缰。 第四,结尾的处理。对记叙文而言,一个故事的结束便是文章天然的结尾,学生写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合格了。不过,即便是故事的自然结尾,依然存在不同的角度,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却发人深省。

如果有同学期望一个更加完美的结尾,以下几种情况,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作者讲述的是一段被长期掩盖或遗忘的历史,可以利用空间上的同一性,落笔于当下同一空间中生活的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态度,或淡漠与遗忘,或努力抵抗失忆;如果作者讲述的故事

只是一连串因果关系中的一个环节,故事结束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处,将主人公臵于新的矛盾冲突中,自然会引发读者新的思考;如果故事是以一个悬疑起始的,以揭开谜底作为结尾,会给读者以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故事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而矛盾的消解又极具偶然性,采用极简略的叙述,使文章戛然而止,将产生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历史写作的结尾技巧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正所谓‚文无定法,文成而法立‛,其高下只在宜与不宜而已,千万不要可以模仿,以免‚东施效颦‛。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历史写作尽量不要以抒情、议论和过于文学化的方式结尾,以免降低其客观性。

(四)B文的写作。一方面,同学们应做好每一阶段的活动记录,最后整合为探究过程记录。另一方面,对每一阶段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忠实地记录自己对活动本身和研究内容的反思。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B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附:例文及评价

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

东莞市松山湖中学 高二(六) 左馨蘭正文:

A文——历史纪实:

十二年的漂泊之路

文革时的最后一张照片

1968年的深秋,北方的风已有阵阵凉意。女人小心翼翼地瞥了瞥窗外孤单飘摇的落叶,似乎跟这弥漫的空气是一样的萧瑟。她再一次把目光匆匆转向手中捧着的照片,那上面正是男人的脱帽黑白戎装照,身跨武装带,手扶盒子枪,整洁朴素的国民党中校军服勾勒出英武挺拔的身躯,但目光却很温和,甚至有些谦逊。

女人叹了一口气,终于划亮了火柴,点燃了这最后一张照片。随着火焰的急速吞噬,所有关于男人的一切,连同那段浩瀚激昂的历史,都随着这照片,灰飞烟灭,飘散而去。

而这整个过程,都被我的外祖母看在眼里。当时她只有三十出头。女人便是她的母亲,在烧掉照片的时候特意把她叫了过去,让她看父亲最后一眼。

‚当时虽然我的父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周围邻居也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曾经是国民党,但文革的时候我们还是非常害怕,所以有关我父亲的所有遗物在那时都被我母亲销毁了。‛外祖母如是对我说。

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国民党中校的家庭里,才有了外祖母十二年的漂泊之路。

乱世中组成的家庭

外祖母告诉我,她的母亲是东北满族人,隶属清朝镶蓝旗籍,

本就是八旗中最低一等的贵族,又遇到清末乱世,生计也只是刚够维持。后来结识了她的父亲,也就是照片上的国民党中校,便在动荡中组成了一个家庭。

‚父亲原是张学良东北军所辖的国民党五十一军中的一员,但张学良并不直接统率这个军队,而是长期由于学忠担任军长。至于他究竟属于哪个师部,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他虽为中校,但并没有直接参加前线的战争,因为他的职位是一个军械师,只负责在后方修造兵器。‛外祖母说。

五十一军自成立起曾转战多地,所以外祖母一家人也作为军属,跟着她父亲的部队四处转移。‚母亲告诉我,在我出生之前,家里从东北先后到过北平、山东枣庄、安徽蚌埠和河南许昌等等,总之居无定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船上响亮的哭声

1938年的九月份,正是日军大肆侵华、国内战火纷飞的紧张时刻。国民党五十一军为抗战需要继续转战,前线将士血战沙场,后方人员则积极配合物资供给,‚作为军械师的父亲虽在后方,但也必须时刻跟着部队跑‛。

因为条件艰苦,渡河时没有军用船只,外祖母父亲的部队只能租用民间船只,也就是普通民用渡船。所有人员,无论官职大小,都乘坐的是同样的小船,可谓同甘共苦。正当大家都忍着饥饿和疲倦坚持赶路时,一连串婴儿的啼哭声瞬间打破了路途的沉默,也冲掉了大家的倦意。哭声竟是如此响亮,以至于隔壁船只的人们也纷纷精神了起来,连舵手都忍不住回头张望。在那样一个年代里,一个健康的婴儿的出世给人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们围着这个婴儿,仿佛她身上寄托着他们一直以来的某种模糊但坚定的希望。

我的外祖母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颠簸而狭窄的船舱里,开始了她十二年的漂泊。

当时后方部队正在湖北。

路途上不幸中的幸运

所谓不幸,是指外祖母自出生之日起就要被迫跟着部队东奔西走。而幸运,则是指她毕竟是被看作军属对待的,在每一次转移的过程中部队都有统一的安排,并不同于普通百姓的逃亡;另外,父亲不用去前线打仗,一家人基本上都能待在一起,这是外祖母认为的最大的幸运。

在粮食供给方面,有部队统一派发的‚金元券‛,类似于现在的纸币,每到一处县城或者村庄,即可用此券自行在当地购买粮食。虽然粮食不甚丰裕,但据外祖母说还是基本上能够维持温饱。‚当时杂粮比较多,比如玉米大豆之类的;而主粮比较少,比如麦子就很少见。虽然是中校军属,但是我们家每一个都十分珍惜粮食。‛

而在衣物供给方面,则多以自己准备为主。‚印象中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棉制品,基本上还没有被冻着。‛

更为幸运的是在住和行的方面。即使是赶路的时候,也很少持续行进超过一天的,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部队总会有地方落脚。可见当时的组织工作还是比较从容、到位的。外祖母的印象中也基本没有走过夜路。而无论是匆匆夜宿一晚还是暂时驻扎下来,部队都基本上借用地主和有钱人多余的房屋来住宿,不会打扰普通老百姓,只有极少数在山区的时候才会住在民房里。也因为这样,住宿环境都一般能够保证,遮风避雨这些基本条件都能够达到。

在交通工具上,由于地形的原因,多走水路,一般都能租到大大小小的渡船。陆路方面,较远距离的会租用当地的民用马车赶路,较近距离的则是自己步行。行李都需要自行携带,而外祖母因为当时年龄小,笨重行李多是由父母和兄长来拿,自己倒并没有太多负重。‚但是行李终归太重,因此每到一处就要扔掉一批,多是衣箱、被褥和衣服,而很多现在想来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也在一次次的丢弃中丢失了,现在想来还有些遗憾。‛

从出生一直到解放前夕,外祖母就这样随着父亲的军队四处转移。短的一两个月就又要启程,而长的可以比较稳定地待上一两年。‚当时虽然条件艰苦,生病了连最基本的药品都找不到,赶路的过程也很劳累疲乏,但我却没有被饿着、冻着,住的地方也比很多人强,而且路上父母和哥哥姐姐都很照顾我,现在想来真算幸运。‛外祖母回忆起这段奔波的历史时,虽感慨万分,但一直不忘感恩,不忘想到那些比她更艰苦的人。

‚黄蚂蚁黑蚂蚁不要打架去‛

当地的县城都有政府兴办的地方正规学校,当时叫做完全小学,外祖母的父亲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每到一个地方,不论停留短暂与否,都坚持把外祖母送到这些小学去。

据她回忆,当时她所就读的学校的配备还算比较完整,课室就在平房里面,有课桌和黑板,而课室围成的中央地带则是操场和升旗台。当时升的当然是青天白日旗,而学生们也要唱着类似于现在少先队歌的‚童子军‛歌并对旗臶注目、敬礼。学生多是当地百姓的孩子,外祖母一类算是插班生。学校也有统一备用课本来供插班生使用。老师则是由政府派遣。

当时的课程主要有语文、算术、唱歌、体育和画画。‚语文主要学教科书,还要做课堂笔记,并有练习大楷、小楷的书法课。当时毛笔和墨水都十分珍贵,要学校统一购买,我们每天放学后都把墨水盒拿回家,第二天再拿回学校,生怕不见了或摔坏了。语文老师十分认真,批改作文和日记时不仅要用红笔将不妥当的或写的好的部分仔细勾勒出来,第二天还要当堂讲解。‛

当时除了语文占有较大的教学比重外,其余四科都相当于我们

现在的副科,并不太受重视。当时也有考试制,满分都为一百分。‚我的算术一向都是徘徊在及格的边缘,但是语文就从来没有下过九十五‛,外祖母笑着对我说,‚特别是作文,一向都受到老师的表扬。只有一次离题了,老师很生气,要我把手伸出来。但他终究是温和性情的人,平时对学生也关爱有加,所以不舍得打我;虽然板子抬得很高,气势汹汹的,但一落到手掌上就变得很轻很轻了。‛

至于画画,则是规定主题作画,老师酌情打分,一般都是以风景、动物等为主题。作画用的图画本和红蓝铅笔在当时是奢侈品,很多学生都是把本子反复使用,铅笔写到一寸了也不舍得扔。虽然没有人教,但大家都很主动地珍惜所有物资。

‚有趣的是音乐,当时我们唱的都是儿歌,跟画画课一样丝毫没有牵扯到政治领域去。音乐老师对我们也很耐心,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例如‘黄蚂蚁黑蚂蚁不要打架去’,我们的热情都很高。‛ 艰苦跋涉中的温馨

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时候,部队已经在陕南白河县流水店驻扎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又转移至安康县城。在1947年时部队来到汉中褒城县境内,临解放前则转至陈家营。

‚父亲身为军械师,技术很是高超,遇到各式各样的兵器在维修中出现的困难都要请教他。每当为抗战转移的时候,他和工人们就一起转移工具,到下一个地方的时候,就又可以开工。人在工具在,时刻为前线做好后勤工作。每到一处选房子的时候,父亲也总是把好的房子让给别人。‛

‚在难得的闲暇日子里,父亲也很愿意跟我们在一起。他这个人性情很温和,话语不多,但总让人感觉很慈祥,也很爱护我们。他会让我们排成队,给我们兄妹几个剪指甲。他一个个地剪,动作很轻,也很有耐心。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教我们认字,给我们讲故事、讲笑话。‛

随行的其他军属家庭也很和蔼。‚我记得在张寨的时候有一个小伙伴,她母亲是个文静的文化人。有一次我打着嗝叫她出去上学,她母亲突然把我拉住,厉声喝问我是不是拿了她家的毛线。我很生气,据理力争,结果我打了很久的嗝居然停止了。她母亲问我:‘不打嗝了吧?’我气鼓鼓地点点头,于是她便哈哈大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说,‘好啦,上学去吧!’我这才明白她的用意。‛

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的真情,总显得那样珍贵。

艰难抉择后再次启程

1949年夏秋,国民党军队已经败退。‚父亲的部队要求转移至四川,但母亲却再也不愿意走了。我记得很清楚,母亲哭了一个晚上,她说:‘这么多年东奔西走,居无定所,走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不能再走了!我就不相信共产党能见人就杀!’而父亲则在一旁踱来踱去,默不作声。‛

当时外祖母一家并不知道,往四川的迁移是部队最后一次的迁移了,后来去四川的军属大都飞到了台湾。经过一个晚上的斗争,‚父亲还是屈服了‛。于是一家人最终选择脱离部队,留在了汉中。当时共产党的政府对类似外祖母这样的国民党家庭的态度是,‚愿意留下的等候政府安排,愿意回老家的可自行启程,政府提供路费‛。当时已是1949年的11月了,一家人还是选择了启程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东北,希望结束这么多年来的漂泊之路。

更为艰辛的迁移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都还不完善,再加之外祖母一家已从军属身份变成了普通老百姓,没有了部队统一的物资供给和食宿安排,所以这次迁移则更加艰辛。

每经过一个行政单位,政府就会开给他们一封‚介绍信‛,也就相当于生活费用凭据,可以凭借这封信在当地换取一定量的纸币,用纸币自行购买所需物品、解决住宿等,用完即止。到下一个行政单位时,再凭借上一封‚介绍信‛换取新的‚介绍信‛,继续前行。

‚我们大概50年元旦从汉中启程,沿途共产党的政府就这样给我们提供生活保障。开始的时候我们走的是公路,也就是汉中至宝鸡唯一的一条公路,那时候还能坐便宜马车,后来到秦岭山的时候没有公路了,都是山路,于是我们只能徒步翻越秦岭。‛

当时的山路可不是我们现在风景区里面平直宽阔的山路,完全就是原始的土路。弯曲狭窄的路上尘土飞扬,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另一边则是万丈深渊。一家人就这样背着行李,踏着碎石道,风尘仆仆地赶路。

‚当时刚好是冬天,也冷;并且总是食宿无定时,每走一段路就要向当地人打听吃住的地方。累了、饿了也只能忍着。‛

但就算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家人却还是没有丧失乐观的情绪。途经留坝县的时候,外祖母他们发现那里竟有一座张良庙。‚父亲和我们都挺有兴致,那时候也不要门票,于是我们就进去拜谒了张良的塑像,令我吃惊的是庙里翠竹环绕,环境清幽,路上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我们又成了军属‛

就这样走了一个多月,一家人来到了宝鸡。好不容易找到县政府换取‚介绍信‛,工作人员却说,当地的最高行政单位是市,他们应该去找‚宝鸡市政府‛,而县则没有权力为他们兑换。一家人又来到市政府,但市政府却说,他们的信一路都是由县级单位换取的,现在应该仍由‚宝鸡县‛负责这个事情。就这样推来推去,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并且没有新的纸币可以换取物资,不能再继续前行了,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回家的路,总是这样艰难而漫长。

但天无绝人之路,一件很巧合的事情在这时发生了。

‚我有一个哥哥,本来也是跟着我们一起辗转的,但中途时,父亲就把他送到了当地一个全寄宿的学校里去了。解放前这个学校是国民党政府为本党将士子女专设的,费用全免。而解放后学校大多数师生要么回到家中,要么随部队迁往台湾,只有像哥哥这样少数的学生被地下党物色、培养,后来便参加了解放军。‛

‚我们被困在宝鸡的时候也没闲着,四处打听哥哥的去向。先是给他原先的学校旧址写信,学校再通过一系列方式把信交到已经参军的哥哥手中。当他从信中得知我们无法继续前行的时候,便直接给他的部队写信,说明我们的身份;部队又直接给宝鸡政府发函。就这样,我们又成了军属,得到了共产党给我们的军属优待。‛ 在宝鸡分到了一处房子,有了安身之处;再加上行进路途十分艰难,也确实不能再继续前行了,于是一家人终于停下了脚步。 遥远的家乡

这个时候,正是1950年的春天。暖意渐渐弥漫开来。

在随着部队南征北战的漫长奔波之后,外祖母总算结束了她将近十二年的漂泊之路。

遗憾的是,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外祖母自出生到现在,因为种种的原因,却从未踏上过东北的土地。故乡于她来说,实在只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想象。

‚当年没有从东北出来随军征战的亲戚,现在早已杳无音信;还有飞往台湾的那个哥哥,更加无从寻觅。‛

虽时隔多年,但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外祖母的神情,却让我感觉那些早已消散在历史风云中的往事,竟穿越了时间的荒凉,变得如此真切、清晰。

外祖母一声叹息,似乎仍未从当年的记忆中回过神来。 我在一旁陪她沉默着,暗自唏嘘。

B文——历史感悟:

历史的延续

外祖母的故事讲完了,我的思绪却仍未停止。

当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人类剩下的,就只有沉甸甸的历史了。然而历史若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历史当然会‚剩下‛——时间每过去一秒,历史就会自动形成一份;而这一份份的历史,只能靠我们去小心保存、用心思考,才能完成自身的延续,才能凸显自身的价值。否则,历史的长河便会枯萎,人类的智慧之光也会黯淡。

在外祖母的讲述中,我不断强化细节、忠实记录;我力求每一行文字都是对当时情景的真实再现,不需要添枝加叶,也不需要编造不存在的情景去充实记忆的空白。‚您记得什么就说什么,您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对外祖母叙述的请求。只有真实地记录,忠于当事人的记忆,才能避免对历史的扭曲,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历史呵护者,才能完成延续历史的第二步——用心思考。

首先,我强调尊重历史,不管是伟人的历史还是普通人的历史。伟人的历史固然更有研究的价值,但普通人的历史一样不能忽视。历史是由所有人的所有活动共同构成的,普通人也不例外。外祖母一家的漂泊事迹的确很渺小、很平凡,但我不能就这样任由他们白白地辛苦,我不能让他们坚实的行迹被时光所淹没,所以,我要去记录。就算是再普通的事迹,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正是一个个像他们这样平凡的家庭和个体在那些岁月的艰苦付出和无言奉献,在困难面前体现出的顽强和坚韧,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得以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从外祖母的叙述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然而,我们到现在都还无法完全统计出国家在抗战时期的军人和平民的伤亡情况,这不仅令人遗憾和心酸,也与尊重历史的原则相悖。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发现、去记录、去尊重身边的历史,哪怕他们再平凡。

由此,我很容易就领悟到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始终紧密相连的。国家混乱,民生必然凋敝,外祖母十二年的辛苦奔波才成为必然。而现在,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我们国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仍是向着和平和繁荣的方向发展的,因为这一点,我才能够坐在舒适的房间里,静静地聆听外祖母的故事。而国家的命运不仅影响着个人,个人也时刻肩负着对国家的责任,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要对你的时代负责,这一点是被很多人忽视的。生在乱世,就要接受现实,参军打仗,保家卫国;就必须要服从命令,辗转奔波。生在治世,就不能安于现状,而要珍惜时机,时刻抱有忧国情怀,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接着,我认为我们要勇于正视历史。我很高兴地看到,现在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上出现了‚抗日战争初、中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类的字眼,这就对了。我们不能为了维护一个政党而去贬低甚至抹杀另一个政党的功绩,国民党也不应忽略共产党的功劳,因为正是两党的合作,才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近些年来,中学生开始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历史了,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现象。因为只有正视历史,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外祖母的父亲所属的五十一军曾多次英勇抗日,而一家人连年的奔波也是为了更好配合前线部队的抗日行动。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一边倒的误区。这也是忠于历史的一个重要表现。

再一个让我感动的,则是外祖母奔波途中仍坚持上学的那段叙述。教育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尽管当时国家已到存亡的危难边

缘,但政府还是尽一切办法坚持把学校办了下去,各种教学用具的供给和配备都一直比较齐全,连小学也不例外。老师们也很认真,没有因为社会的动荡、条件的艰苦或者是小学课程的简单草草应付,而是一如既往地恪尽职守。据外祖母回忆,老师们都很有耐心,对待学生也很和蔼,不论是平时教学还是批改作业,都十分严谨。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是想方设法地送孩子来到学校读书,当地的老百姓是这样,外祖母这样奔波的家庭也是这样。孩子们都很珍惜上学的机会,也都很明白物资的匮乏,没有人调皮,都在认真学习。各方都在坚持,各方都在努力。无论战争的形势是多么紧迫,大家始终岿然不动,按部就班。这种对教育的坚持着实震撼着我,我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国土始终没有变成列强的殖民地,那是因为我们有着这样坚韧的民族。

说到这里,外祖母一家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顽强和乐观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在那个年代,很多人也像他们一样,都有着这种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失的。我承认现在人们的压力确实很大,我们都有着这样那样困扰我们的事情。但是,有什么事情能比战争、饥饿、寒冷、亲人失散、辗转漂泊这些磨难更为痛苦的呢?我们是难,但是我们起码还能在疲惫的时候躲进温暖的被窝,我们起码还能在饿了的时候饱餐一顿,我们起码知道明天不会又要启程转移,我们起码能够在学校里稳定地学习和生活。而这些我们看来已经很基本的、甚至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当年外祖母一家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奢求的。

而即使是处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还拥有比我们乐观的心态、比我们强大的心灵。他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开个玩笑,他们可以完全敞开心扉去关心别人,他们甚至可以在赶路的途中饶有兴致地参观张良庙。而我们,却丝毫没有这浪漫的情怀,为了一个很小的事情,甚至为了一个分数,就仿佛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我不禁对这种鲜明的对比产生了疑虑。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一个更高远的东西而把自己束缚得比蚕茧还要紧牢,而正因这样,我们才变得脆弱不堪。我们患得患失,总担心自己的茧过早地被人捅破,总忽略了蚕茧外面的世界其实也很精彩。于是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能令人产生快乐的东西,却早已被我们在无形中抛弃。我为这样的自己而感到惭愧,也更体会到了在艰辛中的乐观是多么的珍贵。听着老人的叙述,我的那些自以为能带来巨大压力的烦恼都仿佛不再那么沉重,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为什么不抛弃那张没有必要的蚕茧呢,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停止抱怨,快乐生活,感恩人生。

外祖母最后对我说:‚当时我还小,那种奔波的生活让我有时候感觉很抵触。每到一间新的学校,遇到新的邻居,我都不准备跟

他们深交,因为我总感觉自己明天就又要走了,我知道我们迟早会分开。好不容易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跟我玩的很好,一天晚上她悄悄来找我,说她明天可能要走了。我问她:‘我们一起走么?’她说:‘不知道。’我当时心里非常难过,不安定的感觉再一次来袭。沉默了很久之后我说:‘不知道的话……我们就不能在一起玩了。’果然第二天天不亮,她家已经空了。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她。‛

我点点头。我能明白这种感觉。但是,我安慰老人说:‚那些已成历史,您现在早就可以安定地生活了。‛

是的,那些已成历史。但是我们没有忘记。我们不但没有忘记,我们还要永远地铭记。无论多么跌跌撞撞,请让那脆弱但坚实的历史的足迹,一直向没有尽头的远方——无限延续。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外祖母,感谢她忠实而耐心的叙述 简评:

左馨蘭《十二年的漂泊之路》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中学生口述史作品。

首先,从选题上看,她选择一个家庭为故事的主角,展现的却是一个宏大的历史潮流。这样的选题暗合了‚小切口,大纵深‛的优秀历史选题规律,既便于采访写作,又能通过展现时代背景引发读者的共鸣。

其次,在实际采访中,作者坚持忠实于受访者的讲述,但又努力追问历史的细节,通过生动的细节来展示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沉浮。

第三,在写作技巧方面,作者以转折性的故事场景开篇,不仅营造了强烈的历史氛围,而且于戏剧性的变化中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为文章的顺势展开打开了方便之门。通篇行文流畅,现场感很强,坚持用具体的人物故事来展现历史,基本做到了客观冷静叙述的历史书写规范。

当然,由于作者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文章还略有不足。

一方面,作者放弃了对口述内容进行历史考证的责任,使整个故事缺失了必要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由于记忆的叠加、遗忘、避讳甚至扭曲,口述史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这就需要采访者对其内容进行反复的求证,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趋近历史真实。抗战中部队派发的购物凭证是不是‚金元券‛便是一例。

另一方面,在处理个人命运和时代潮流的关系时,作者没有找到合乎逻辑的通道。事实上,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地拉开镜头,让读者看到,作者讲述的故事并不是唯一性的,类似的命运在同时代的其他个人和家庭中普遍地发生着。由是,读者才能确信这个家庭的命运是整个大时代浪潮的产物。

第三方面,作者观察到了主人公在命运沉浮中乐观豁达,不甘于随波逐流的一面,但遗憾的是,作者未作深入细致的挖掘,从而失去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良好契机。

尽管尚有些许不足,作为一个高中学生,这篇文章已经难能可贵。作者在选题、采访、历史写作以及历史反思方面的诸多有益尝试都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

修改建议:

1、首先要对相关历史背景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主人公命运的历史事件做一个详细的整理和学习,尽量做到烂熟于心。一般来讲,国际或全国性大事件会直接引起特定机构或人群的变化,通过这些局部的变化,间接影响到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因此,找到这个枢纽,并弄清楚它的历史轨迹是这类写作成败的关键。对这篇文章而言东北军,特别是五十一军的军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故事的明线和暗线,并着力挖掘两条线的交集。本篇文章的明线就是外祖母一家的命运,而暗线则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历史潮流。由于涉及东北军,其戏剧性变革可能会上延至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因此,题目有可能会变成《漂泊的18年》。是否如此,当以史实为依据。所谓交集,就是两条线发生直接作用的时刻,它往往出现在历史的重大转折处,把它找出来,并努力寻找其中的历史细节。

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自己重新学习后的疑惑或心得记录下来,再做一次或多次深入细致的访谈,从而重新构建和完善故事的逻辑链条。

4、写作时要善于抓住故事中的基本矛盾,去掉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节。对于故事的主人公而言,漂泊是被动的承受,就其本心而言渴望的是安宁平静的生活。于是,历史洪流的每一次波折,都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新的漂泊,然而,每到一处新的环境,这个家庭都在努力安顿下来。当他们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甚至还未完全安顿的时候,国家命运又发生了新的重大变革,结果就是再一次的漂泊。由此,便形成了漂泊——>安顿——>漂泊——>安顿……的矛盾纠葛。在这一连串的矛盾中,我们会看到:个人争取安宁生活的努力,总是被大时代的巨浪打得粉碎,然而,巨浪过后,人们又一次抚平创伤,继续追求安宁幸福的生活。这里头,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的悲怆,又能体会到个体顽强的抗争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历史的丰富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展现。

5、行文时注意文章的逻辑性,靠故事本身的矛盾变化,而不是作者的主观意愿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原文‚路途上不幸中的幸运‛、‚黄蚂蚁黑蚂蚁不要打架去‛两个片段尽管颇有趣味,却不是故事的自然展开,因此打破了叙事的流畅性。事实上,只要安排得当,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故事行进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6、在个人叙事和宏观历史之间,适当地加入群体命运的内容,使个人命运和时代潮流获得自然的关联与过渡。

附件3:

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指导教师指南

一、大赛宗旨

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旨在考察学生进行历史探究的能力,而非其写作能力。

二、比赛要求

(一)命题范围:

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将始终围绕‚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命题范围,但为了突出重点,每届比赛都会设臵一个更为具体的命题。

本次大赛的命题是‚我写我家‛,要求学生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此类作品,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

考虑到全国范围内的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尚属首届,而此前中学历史教学界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历史探究活动实践,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作品。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学校根据当地的历史资源,组织了不同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为了表彰这部分历史教师和学生,本次大赛特别设臵了‚特别策划类‛奖项。此类作品,只接受集体参赛,由教研部门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

(二)内容标准

1.学生作品

(1)所有学生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B两文。

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地记录通过探究活动所发现的历史。 A文的选题不能脱离‚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命题。要求学生从自己身边——家人、家庭、家族及所在的城市、乡村——去发现和记录历史。因此,凡是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环境关系不够密切的选题都不符合要求。

在此,请老师们特别注意,‚历史‛(已经过去的人的活动)和‚史料‛(文物、遗迹、历史文献、音像资料甚至人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史料并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历史信息的承载和记录。因此,单纯地罗列探究活动所获得的史料并不是历史写作。只有通过充分挖掘史料,在合理推测、论证的基础上还原形成的故事,才是我们所要发现的历史。

B文:探究活动总结。

B文不能泛泛地谈历史感悟。首先,为了评价学生的活动能力,交流活动经验,需要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过程。其次,对比活动前后,个人或小组成员对历史的态度、认识方法上的变化,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即通常所说的历史感悟。因此,B文至少

应该包含活动过程记录和历史感悟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B两文各占50%。

2、教师作品

(1)集体参加特别策划类评比时,须提交活动方案和相应的学生作品。

(2)活动方案须说明活动目的、组织安排、活动步骤、结果呈现方式及写作标准等内容。

(三)稿件格式

为了方便文件传输和处理,本次大赛只接受word文件。文件中的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图片大小不低于640X480像素。

三、指导建议

(一)明确选题:教师应首先阐述本次大赛的命题范围,做好选题阶段的指导工作。在选题时尽量做到‚小切口,大纵深‛,用具体的人或人群的命运来展现某个历史潮流,避免选取人物模糊,缺乏细节,流于表面的宏大选题。

(二)指导探究活动:

准备阶段:探究活动开展前,教师应提前做好活动培训,教会学生历史探究的基本方法,并根据选题规模和难度,指导学生分组与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角色。

基础资料准备:搜集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口述资料,并对其做分类整理工作。

前期研究:在初步浏览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选题内容做大胆的假设,并据此写出考察方案或采访提纲。

实地考察: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回到历史现场,尽可能感受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并尝试在历史情境中,解读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的内在逻辑。指导学生,找到掌握核心信息的访谈对象。指导学生如何在采访过程中,抓住重点,努力挖掘关键时刻的历史细节。

资料整理:考察和采访完成后,指导学生按此前的思路整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座谈、单独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三)指导写作:

首先,要学生明确历史写作最佳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文,而不是议论文。说到底,历史征文大赛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一段有趣的故事,并且把它如实地讲述给读者。

当然,我们也不拒绝史料扎实,论证严密,以问题为中心,有助于读者了解某段历史真相的小论文。但是,那种缺乏严格论证,似是而非的小论文,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会误导学生,养成随意联系,武断结论的不良习气。因此,不是万不得已,请老师们不要引导学生轻易尝试。

其次,历史写作必须有鲜明的主题,不能记流水账。因此,建

议写作之前用一句话描述整个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题陈述。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就说明作者的思路还不够清楚,还需要反复锤炼,直到能用一句话概括为止。让学生们把主题陈述写出来,它将成为整个写作过程的指南针,凡是偏离这句话的内容都必须毫不犹豫地舍弃。

第三,在主题陈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是主题陈述的具体化,它必须构建于对讲述对象严密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最浅层的意义上讲,作者至少应该清晰地回答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而言,这一逻辑链条的构建已经足够。但是,对于历史写作而言,埋头讲述故事本身却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把一个具体的故事,放臵在它自身存在的时代背景之中。因此,作者还必须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我们所说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同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的总和,而是与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束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时代背景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恰恰是它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命运。

对于历史写作而言,故事本身的发展构成其明线,时代背景的变迁构成其暗线。暗线的发展是主线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故事的主人公总会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潮流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反应,要么与之对抗,要么主动顺应潮流。如此一来,同样的时代大潮中,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的丰富性之所在。能否明确故事的明线(起因、经过和结果)、暗线(时代背景),并理清二者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是一篇历史写作成败和优劣的关键。

搞清楚了明线与暗线的具体内容及因果关系,一个历史故事的框架就基本成型了。但是,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明线与暗线并不是直接起作用的。在明线的主体——个人与暗线的主体——社会之间,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特定的人群。事实上,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总会对特定的人群产生影响,再经由人群的变化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同样道理,个人的反应也必须通过影响自己周围的人群,才能间接反作用于整个社会。因此,找到特定的人群,并搞清楚社会——人群——个人三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故事便呼之欲出了。

第四,让文章增色的写作技巧。

客观上讲,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就是一篇合格的历史作品了。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相对平淡,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有没有办法把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一篇好的历史写作一定是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

首先,我们看看如何开篇。好的开篇总是引人入胜的,对于历史写作而言,一个充满矛盾,富于变化的历史场景总会催人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种历史场景往往存在于历史的转弯处,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个人的命运亦将随之改变。这时候,明线与暗线形成交集,个人面临重大抉择,矛盾冲突也最为强烈。归根结蒂,好的历史写作大多开篇于平衡被打破的时刻,既可以选择个人命运的谷底亦可以选择其巅峰处。

其次,文章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必须是故事矛盾变化的自然展开,而不能靠作者的生拉硬拽来实现。 第三,合理取舍与安排故事的分支。在搜集资料或采访的过正中,我们总会获得许多颇有趣味的历史细节,但这些细节往往与我们的主题并非直接相关。这时候,作者往往陷入两难,讲述这些细节吧,又担心冲淡了主题;不讲吧,又弃之可惜,心有不甘。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分析,如果这些细节有助于主题的表达,就可以留下来,如果,它与主题关系不大,甚至可能把读者带入歧途,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丢弃它。

事实上,每一个有价值的分支最终都会回到主题上来,它要么独辟蹊径,带领读者更轻松快捷地抵达目的地,要么证明此路不通,必须回归正途。因此,好的故事分支总会给主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反之则是对主题的拖累,使文章拖沓冗长,变成漫无目的信马由缰。

第四,结尾的处理。对记叙文而言,一个故事的结束便是文章天然的结尾,学生写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合格了。不过,即便是故事的自然结尾,依然存在不同的角度,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却发人深省。

如果学生写作能力较强,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提高结尾的精彩程度。如果作者讲述的是一段被长期掩盖或遗忘的历史,可以利用空间上的同一性,落笔于当下同一空间中生活的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态度,或淡漠与遗忘,或努力抵抗失忆;如果作者讲述的故事只是一连串因果关系中的一个环节,故事结束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处,将主人公臵于新的矛盾冲突中,自然会引发读者新的思考;如果故事是以一个悬疑起始的,以揭开谜底作为结尾,会给读者以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故事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而矛盾的消解又极具偶然性,采用极简略的叙述,使文章戛然而止,将产生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历史写作的结尾技巧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正所谓‚文无定法,文成而法立‛,其高下只在宜与不宜而已。但必须强调一点,历史写作尽量不要以抒情、议论和过于文学化的方式结尾,以免降低其客观性。

(四)B文的写作。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阶段的活动记录,最后整合为探究过程记录。另一方面,结合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总结提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反思。这两方面的工作到位之后,B文的写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关于转发市教研室《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局属各初中、各民办学校:

现收到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下发的《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青普教研通字“2011”153号】,为保证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上报要求。请各校高度重视并组织此项活动,务必组织历史老师认真学习此文件,周密组织,将本校参赛学生论文汇总并填写2011年青岛市市南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见附件),于2011年9月1日(周

四)下午3:00之前报送至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胡霞老师处(电子稿通过AM报送),逾期不再受理。

2.数量要求。由于受篇数所限,建议7中、24中、26中、59中、青大附中每校不超过10篇,其他学校不超过6篇。

3.组织评选。区评委会最终对各校上报的征文进行评选,并根据评选结果择优推荐,报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请各校相关历史老师高度重视,并于规定时间按时上交,逾期不交,视为自动弃权。

未尽事宜,请与胡霞老师联系,电话:66885009。

市南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011年6月20日

附件1:2011年青岛市市南区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附件2: 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附件1:

2011年青岛市市南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单位:

附件2: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文件 青普教研通字“2011”153号 签发人:江守福 ───────────────────────────────

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区、市教育(体)局教研室,局属各初中及相关民办学校: 为配合全国首届中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写作大赛(见附件2、3),深入推进青岛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总结与探索新课改经验与成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促进广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决定于2011年9月举办青岛市初中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学生。

二、征文主题:发现身边的历史

1.命题写作类:命题为‚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要求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此类作品,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

2.特别策划类:(1)在家族史之外,自行策划设臵主题,但须围绕‚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范畴。(2)此类作品,只接受集体参赛。教研部门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

三、征文要求:

1.所有学生参赛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B两文。 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地记录和写作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的‚历史‛。

B文:探究活动总结。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过程,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

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B两文各占50%。

3.稿件格式:征文一律提交电子稿,采用word文档A4纵向版式,同时打印一份纸样。征文标题统一采用四号黑体字,正文采用固定值28榜的小四号宋体字。文件中的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图片大小不低于640X480像素。

4.参评征文需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每篇征文仅限一名指导教师。

5、征文上交截止时间:2011年9月10日。

四、征文评比

1.评委会最终对上报的征文择优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给学生获奖证书,相关教师颁发指导教师证书。

2. 各区、市要先举行本区、市的评选,并按下列参评数量要求择优报送:胶南、胶州、即墨、平度、莱西五市及市内四区各不超过20篇,崂山、开发区、城阳三区各不超过14篇,局属初中学校每校不超过6篇。

3.从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首届中学生历史大赛。

4.请各单位于2011年9月10日以前,将本区、市论文汇总并填写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见附件),报送至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陆安老师处(电子稿通过AM报送),逾期不再受理。

未尽事宜,请与陆安老师(电话:89092861)联系。

附件1: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附件2: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学生参赛指南

附件3: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指导教师指南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2011年6月14日印发

──────────────────────────── 打 字:梁 明 校 对:陆 安

附件1:

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征文汇总表

单位:

附件2:

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学生参赛指南

一、大赛宗旨

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旨在考察我们通过历史探究获取新的历史知识的能力,而非作文写作能力,尽管这项能力在历史写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仍然居于次要地位。

二、比赛要求

(一)命题范围:

‚发现身边的历史‛是整个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的基本命题,但为了突出重点,每届比赛都会在这个范围内,选取一个更为具体的年度主题。

本次大赛的年度主题是‚我写我家‛,要求各位同学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此类作品,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

在年度主题之外,大赛还为其他符合‚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主题的学生作品提供了参赛机会。此类作品,只接受集体参赛,由教研部门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

(二)内容标准

1.所有学生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B两文。

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地记录通过探究活动所发现的历史。 A文的选题不能脱离‚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命题。要求同学们从自己身边——家人、家庭、家族及所在的城市、乡村——去发现和记录历史。因此,凡是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及环境关系不够密切的选题都不符合要求。

在此,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历史‛(已经过去的人的活动)和‚史料‛(文物、遗迹、历史文献、音像资料甚至人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史料并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历史信息的承载和记录。因此,单纯地罗列探究活动所获得的史料并不是历史写作。只有通过充分挖掘史料,在合理推测、论证的基础上还原形成的故事,才是我们所要发现的历史。

B文:探究活动总结。

B文不能泛泛地谈历史感悟。首先,为了展现同学们的历史探究能力,交流活动经验,需要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其次,对比活动前后,个人或小组成员对历史的态度、认识方法上的变化,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即通常所说的历史感悟。因此,B文至少应该包含活动过程记录和历史感悟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B两文各占50%。

(三)稿件格式

为了方便文件传输和处理,本次大赛只接受word文件。文件中的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图片大小不低于640X480像素。

(四)投稿办法

1、投稿信箱:

所有参赛作品,均请用电子邮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注意:邮件主题栏请注明‚发现身边的历史‛征文;稿件首页请注明题目、作者姓名、学校年级、指导老师(姓名、电话)、推荐人(教研员或校长,个人参赛可以缺省此项)、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2、咨询电话: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西安029-85245894

《看历史》杂志社:北京010-62416553 成都028-86621481

3、截稿时间:2011年9月15日。集体参赛稿件,请先汇总到组织单位,以便统一发送。

三、活动建议

(一)明确选题:首先必须明确大赛的选题范围,命题类主题是‚我写我家‛,特别策划类命题不能超出‚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命题范围。在确定选题时尽量做到‚小切口,大纵深‛,用具体的人或人群的命运来展现某个历史潮流,避免选取人物模糊,缺乏细节,流于表面的宏大选题。

(二)深入探究:

准备阶段:探究活动开展前,请求历史老师指导或培训,掌握历史探究的基本方法,并根据选题规模和难度,选择个人或结成课题小组的方式,课题组须提前做好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角色。考虑到组织难度,建议每个课题组尽量不要超过4个同学。

基础资料准备:搜集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口述资料,并对其做分类整理工作。

前期研究:在初步浏览资料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办法,对选题内容做大胆的假设,并以此为线索,拟定考察方案或采访提纲。

实地考察:同学们一定要带着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把前期的研究和历史现场对接起来,尽可能感受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并尝试在历史情境中,解读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的内在逻辑。寻找掌握核心信息的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努力挖掘关键时刻的历史细节。

资料整理与再研究:考察和采访完成后,按照此前的思路整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或请教历史老师的途径,对这段历史做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探讨。只有在认识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够顺利进入写作阶段。

(三)精于写作:

首先,要同学们需要明确历史写作最佳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文,而不是议论文。说到底,历史征文大赛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一段有趣的故事,并且把它如实地讲述给读者。

当然,历史征文大赛也不拒绝史料扎实,论证严密,以问题为中心,有助于读者了解某段历史真相的小论文。但是,那种缺乏严格论证,似是而非的小论文,不但提高不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还会误导大家,养成随意联系,武断结论的不良习气。因此,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尝试。

其次,历史写作必须有鲜明的主题,不能记流水账。因此,建议写作之前用一句话描述整个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题陈述。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就说明同学们的思路还不够清楚,还需要反复锤炼,直到能用一句话概括为止。建议大家把一句话的主题陈述写出来,并将它作为整个写作过程的指南针,凡是偏离这句话的内容都必须毫不犹豫地舍弃。

第三,将主题陈述细化为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是主题陈述的具体化,它必须构建于对讲述对象严密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最浅层的意义上讲,同学们至少应该清晰地回答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而言,这一逻辑链条的构建已经足够。但是,对于历史写作而言,埋头讲述故事本身却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把一个具体的故事,放臵在它自身存在的时代背景之中。因此,大家还必须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我们所说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同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的总和,而是与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束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时代背景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恰恰是它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命运。

对于历史写作而言,故事本身的发展构成其明线,时代背景的变迁构成其暗线。暗线的发展是主线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故事的主人公总会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潮流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反应,要么与之对抗,要么主动顺应潮流。如此一来,同样的时代大潮中,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的丰富性之所在。于是,能否明确故事的明线(起因、经过和结果)、暗线(时代背景),并理清二者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是一篇历史写作成败和优劣的关键。

搞清楚了明线与暗线的具体内容及因果关系,一个历史故事的框架就基本成型了。但是,如果足够细心,你一定会发现,明线与暗线并不是直接起作用的。在明线的主体——个人与暗线的主体——社会之间,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特定的人群。事实上,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总会对特定的人群产生影响,再经由人群的

变化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同样道理,个人的反应也必须通过影响自己周围的人群,才能间接反作用于整个社会。因此,找到特定的人群,并搞清楚社会——人群——个人三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故事便呼之欲出了。

第四,让文章增色的写作技巧。

客观上讲,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就是一篇合格的历史作品了。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相对平淡,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有没有办法把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一篇好的历史写作一定是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

首先,我们看看如何开篇。好的开篇总是引人入胜的,对于历史写作而言,一个充满矛盾,富于变化的历史场景总会催人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种历史场景往往存在于历史的转弯处,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个人的命运亦将随之改变。这时候,明线与暗线形成交集,个人面临重大抉择,矛盾冲突也最为强烈。归根结蒂,好的历史写作大多开篇于平衡被打破的时刻,既可以选择个人命运的谷底亦可以选择其巅峰处。

其次,文章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必须是故事矛盾变化的自然展开,而不能靠作者的生拉硬拽来实现。 第三,合理取舍与安排故事的分支。在搜集资料或采访的过正中,我们总会获得许多颇有趣味的历史细节,但这些细节往往与我们的主题并非直接相关。这时候,作者往往陷入两难,讲述这些细节吧,又担心冲淡了主题;不讲吧,又弃之可惜,心有不甘。这时,同学们不妨静下心来,做一下分析:如果这些细节有助于主题的表达,就可以留下来,如果,它与主题关系不大,甚至可能把读者带入歧途,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丢弃它。

事实上,每一个有价值的分支最终都会回到主题上来,它要么独辟蹊径,带领读者更轻松快捷地抵达目的地,要么证明此路不通,必须回归正途。因此,好的故事分支总会给主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反之则是对主题的拖累,使文章拖沓冗长,变成漫无目的信马由缰。 第四,结尾的处理。对记叙文而言,一个故事的结束便是文章天然的结尾,学生写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合格了。不过,即便是故事的自然结尾,依然存在不同的角度,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却发人深省。

如果有同学期望一个更加完美的结尾,以下几种情况,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作者讲述的是一段被长期掩盖或遗忘的历史,可以利用空间上的同一性,落笔于当下同一空间中生活的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态度,或淡漠与遗忘,或努力抵抗失忆;如果作者讲述的故事

只是一连串因果关系中的一个环节,故事结束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处,将主人公臵于新的矛盾冲突中,自然会引发读者新的思考;如果故事是以一个悬疑起始的,以揭开谜底作为结尾,会给读者以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故事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而矛盾的消解又极具偶然性,采用极简略的叙述,使文章戛然而止,将产生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历史写作的结尾技巧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正所谓‚文无定法,文成而法立‛,其高下只在宜与不宜而已,千万不要可以模仿,以免‚东施效颦‛。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历史写作尽量不要以抒情、议论和过于文学化的方式结尾,以免降低其客观性。

(四)B文的写作。一方面,同学们应做好每一阶段的活动记录,最后整合为探究过程记录。另一方面,对每一阶段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忠实地记录自己对活动本身和研究内容的反思。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B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附:例文及评价

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

东莞市松山湖中学 高二(六) 左馨蘭正文:

A文——历史纪实:

十二年的漂泊之路

文革时的最后一张照片

1968年的深秋,北方的风已有阵阵凉意。女人小心翼翼地瞥了瞥窗外孤单飘摇的落叶,似乎跟这弥漫的空气是一样的萧瑟。她再一次把目光匆匆转向手中捧着的照片,那上面正是男人的脱帽黑白戎装照,身跨武装带,手扶盒子枪,整洁朴素的国民党中校军服勾勒出英武挺拔的身躯,但目光却很温和,甚至有些谦逊。

女人叹了一口气,终于划亮了火柴,点燃了这最后一张照片。随着火焰的急速吞噬,所有关于男人的一切,连同那段浩瀚激昂的历史,都随着这照片,灰飞烟灭,飘散而去。

而这整个过程,都被我的外祖母看在眼里。当时她只有三十出头。女人便是她的母亲,在烧掉照片的时候特意把她叫了过去,让她看父亲最后一眼。

‚当时虽然我的父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周围邻居也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曾经是国民党,但文革的时候我们还是非常害怕,所以有关我父亲的所有遗物在那时都被我母亲销毁了。‛外祖母如是对我说。

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国民党中校的家庭里,才有了外祖母十二年的漂泊之路。

乱世中组成的家庭

外祖母告诉我,她的母亲是东北满族人,隶属清朝镶蓝旗籍,

本就是八旗中最低一等的贵族,又遇到清末乱世,生计也只是刚够维持。后来结识了她的父亲,也就是照片上的国民党中校,便在动荡中组成了一个家庭。

‚父亲原是张学良东北军所辖的国民党五十一军中的一员,但张学良并不直接统率这个军队,而是长期由于学忠担任军长。至于他究竟属于哪个师部,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他虽为中校,但并没有直接参加前线的战争,因为他的职位是一个军械师,只负责在后方修造兵器。‛外祖母说。

五十一军自成立起曾转战多地,所以外祖母一家人也作为军属,跟着她父亲的部队四处转移。‚母亲告诉我,在我出生之前,家里从东北先后到过北平、山东枣庄、安徽蚌埠和河南许昌等等,总之居无定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船上响亮的哭声

1938年的九月份,正是日军大肆侵华、国内战火纷飞的紧张时刻。国民党五十一军为抗战需要继续转战,前线将士血战沙场,后方人员则积极配合物资供给,‚作为军械师的父亲虽在后方,但也必须时刻跟着部队跑‛。

因为条件艰苦,渡河时没有军用船只,外祖母父亲的部队只能租用民间船只,也就是普通民用渡船。所有人员,无论官职大小,都乘坐的是同样的小船,可谓同甘共苦。正当大家都忍着饥饿和疲倦坚持赶路时,一连串婴儿的啼哭声瞬间打破了路途的沉默,也冲掉了大家的倦意。哭声竟是如此响亮,以至于隔壁船只的人们也纷纷精神了起来,连舵手都忍不住回头张望。在那样一个年代里,一个健康的婴儿的出世给人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们围着这个婴儿,仿佛她身上寄托着他们一直以来的某种模糊但坚定的希望。

我的外祖母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颠簸而狭窄的船舱里,开始了她十二年的漂泊。

当时后方部队正在湖北。

路途上不幸中的幸运

所谓不幸,是指外祖母自出生之日起就要被迫跟着部队东奔西走。而幸运,则是指她毕竟是被看作军属对待的,在每一次转移的过程中部队都有统一的安排,并不同于普通百姓的逃亡;另外,父亲不用去前线打仗,一家人基本上都能待在一起,这是外祖母认为的最大的幸运。

在粮食供给方面,有部队统一派发的‚金元券‛,类似于现在的纸币,每到一处县城或者村庄,即可用此券自行在当地购买粮食。虽然粮食不甚丰裕,但据外祖母说还是基本上能够维持温饱。‚当时杂粮比较多,比如玉米大豆之类的;而主粮比较少,比如麦子就很少见。虽然是中校军属,但是我们家每一个都十分珍惜粮食。‛

而在衣物供给方面,则多以自己准备为主。‚印象中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棉制品,基本上还没有被冻着。‛

更为幸运的是在住和行的方面。即使是赶路的时候,也很少持续行进超过一天的,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部队总会有地方落脚。可见当时的组织工作还是比较从容、到位的。外祖母的印象中也基本没有走过夜路。而无论是匆匆夜宿一晚还是暂时驻扎下来,部队都基本上借用地主和有钱人多余的房屋来住宿,不会打扰普通老百姓,只有极少数在山区的时候才会住在民房里。也因为这样,住宿环境都一般能够保证,遮风避雨这些基本条件都能够达到。

在交通工具上,由于地形的原因,多走水路,一般都能租到大大小小的渡船。陆路方面,较远距离的会租用当地的民用马车赶路,较近距离的则是自己步行。行李都需要自行携带,而外祖母因为当时年龄小,笨重行李多是由父母和兄长来拿,自己倒并没有太多负重。‚但是行李终归太重,因此每到一处就要扔掉一批,多是衣箱、被褥和衣服,而很多现在想来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也在一次次的丢弃中丢失了,现在想来还有些遗憾。‛

从出生一直到解放前夕,外祖母就这样随着父亲的军队四处转移。短的一两个月就又要启程,而长的可以比较稳定地待上一两年。‚当时虽然条件艰苦,生病了连最基本的药品都找不到,赶路的过程也很劳累疲乏,但我却没有被饿着、冻着,住的地方也比很多人强,而且路上父母和哥哥姐姐都很照顾我,现在想来真算幸运。‛外祖母回忆起这段奔波的历史时,虽感慨万分,但一直不忘感恩,不忘想到那些比她更艰苦的人。

‚黄蚂蚁黑蚂蚁不要打架去‛

当地的县城都有政府兴办的地方正规学校,当时叫做完全小学,外祖母的父亲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每到一个地方,不论停留短暂与否,都坚持把外祖母送到这些小学去。

据她回忆,当时她所就读的学校的配备还算比较完整,课室就在平房里面,有课桌和黑板,而课室围成的中央地带则是操场和升旗台。当时升的当然是青天白日旗,而学生们也要唱着类似于现在少先队歌的‚童子军‛歌并对旗臶注目、敬礼。学生多是当地百姓的孩子,外祖母一类算是插班生。学校也有统一备用课本来供插班生使用。老师则是由政府派遣。

当时的课程主要有语文、算术、唱歌、体育和画画。‚语文主要学教科书,还要做课堂笔记,并有练习大楷、小楷的书法课。当时毛笔和墨水都十分珍贵,要学校统一购买,我们每天放学后都把墨水盒拿回家,第二天再拿回学校,生怕不见了或摔坏了。语文老师十分认真,批改作文和日记时不仅要用红笔将不妥当的或写的好的部分仔细勾勒出来,第二天还要当堂讲解。‛

当时除了语文占有较大的教学比重外,其余四科都相当于我们

现在的副科,并不太受重视。当时也有考试制,满分都为一百分。‚我的算术一向都是徘徊在及格的边缘,但是语文就从来没有下过九十五‛,外祖母笑着对我说,‚特别是作文,一向都受到老师的表扬。只有一次离题了,老师很生气,要我把手伸出来。但他终究是温和性情的人,平时对学生也关爱有加,所以不舍得打我;虽然板子抬得很高,气势汹汹的,但一落到手掌上就变得很轻很轻了。‛

至于画画,则是规定主题作画,老师酌情打分,一般都是以风景、动物等为主题。作画用的图画本和红蓝铅笔在当时是奢侈品,很多学生都是把本子反复使用,铅笔写到一寸了也不舍得扔。虽然没有人教,但大家都很主动地珍惜所有物资。

‚有趣的是音乐,当时我们唱的都是儿歌,跟画画课一样丝毫没有牵扯到政治领域去。音乐老师对我们也很耐心,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例如‘黄蚂蚁黑蚂蚁不要打架去’,我们的热情都很高。‛ 艰苦跋涉中的温馨

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时候,部队已经在陕南白河县流水店驻扎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又转移至安康县城。在1947年时部队来到汉中褒城县境内,临解放前则转至陈家营。

‚父亲身为军械师,技术很是高超,遇到各式各样的兵器在维修中出现的困难都要请教他。每当为抗战转移的时候,他和工人们就一起转移工具,到下一个地方的时候,就又可以开工。人在工具在,时刻为前线做好后勤工作。每到一处选房子的时候,父亲也总是把好的房子让给别人。‛

‚在难得的闲暇日子里,父亲也很愿意跟我们在一起。他这个人性情很温和,话语不多,但总让人感觉很慈祥,也很爱护我们。他会让我们排成队,给我们兄妹几个剪指甲。他一个个地剪,动作很轻,也很有耐心。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教我们认字,给我们讲故事、讲笑话。‛

随行的其他军属家庭也很和蔼。‚我记得在张寨的时候有一个小伙伴,她母亲是个文静的文化人。有一次我打着嗝叫她出去上学,她母亲突然把我拉住,厉声喝问我是不是拿了她家的毛线。我很生气,据理力争,结果我打了很久的嗝居然停止了。她母亲问我:‘不打嗝了吧?’我气鼓鼓地点点头,于是她便哈哈大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说,‘好啦,上学去吧!’我这才明白她的用意。‛

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的真情,总显得那样珍贵。

艰难抉择后再次启程

1949年夏秋,国民党军队已经败退。‚父亲的部队要求转移至四川,但母亲却再也不愿意走了。我记得很清楚,母亲哭了一个晚上,她说:‘这么多年东奔西走,居无定所,走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不能再走了!我就不相信共产党能见人就杀!’而父亲则在一旁踱来踱去,默不作声。‛

当时外祖母一家并不知道,往四川的迁移是部队最后一次的迁移了,后来去四川的军属大都飞到了台湾。经过一个晚上的斗争,‚父亲还是屈服了‛。于是一家人最终选择脱离部队,留在了汉中。当时共产党的政府对类似外祖母这样的国民党家庭的态度是,‚愿意留下的等候政府安排,愿意回老家的可自行启程,政府提供路费‛。当时已是1949年的11月了,一家人还是选择了启程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东北,希望结束这么多年来的漂泊之路。

更为艰辛的迁移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都还不完善,再加之外祖母一家已从军属身份变成了普通老百姓,没有了部队统一的物资供给和食宿安排,所以这次迁移则更加艰辛。

每经过一个行政单位,政府就会开给他们一封‚介绍信‛,也就相当于生活费用凭据,可以凭借这封信在当地换取一定量的纸币,用纸币自行购买所需物品、解决住宿等,用完即止。到下一个行政单位时,再凭借上一封‚介绍信‛换取新的‚介绍信‛,继续前行。

‚我们大概50年元旦从汉中启程,沿途共产党的政府就这样给我们提供生活保障。开始的时候我们走的是公路,也就是汉中至宝鸡唯一的一条公路,那时候还能坐便宜马车,后来到秦岭山的时候没有公路了,都是山路,于是我们只能徒步翻越秦岭。‛

当时的山路可不是我们现在风景区里面平直宽阔的山路,完全就是原始的土路。弯曲狭窄的路上尘土飞扬,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另一边则是万丈深渊。一家人就这样背着行李,踏着碎石道,风尘仆仆地赶路。

‚当时刚好是冬天,也冷;并且总是食宿无定时,每走一段路就要向当地人打听吃住的地方。累了、饿了也只能忍着。‛

但就算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家人却还是没有丧失乐观的情绪。途经留坝县的时候,外祖母他们发现那里竟有一座张良庙。‚父亲和我们都挺有兴致,那时候也不要门票,于是我们就进去拜谒了张良的塑像,令我吃惊的是庙里翠竹环绕,环境清幽,路上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我们又成了军属‛

就这样走了一个多月,一家人来到了宝鸡。好不容易找到县政府换取‚介绍信‛,工作人员却说,当地的最高行政单位是市,他们应该去找‚宝鸡市政府‛,而县则没有权力为他们兑换。一家人又来到市政府,但市政府却说,他们的信一路都是由县级单位换取的,现在应该仍由‚宝鸡县‛负责这个事情。就这样推来推去,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并且没有新的纸币可以换取物资,不能再继续前行了,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回家的路,总是这样艰难而漫长。

但天无绝人之路,一件很巧合的事情在这时发生了。

‚我有一个哥哥,本来也是跟着我们一起辗转的,但中途时,父亲就把他送到了当地一个全寄宿的学校里去了。解放前这个学校是国民党政府为本党将士子女专设的,费用全免。而解放后学校大多数师生要么回到家中,要么随部队迁往台湾,只有像哥哥这样少数的学生被地下党物色、培养,后来便参加了解放军。‛

‚我们被困在宝鸡的时候也没闲着,四处打听哥哥的去向。先是给他原先的学校旧址写信,学校再通过一系列方式把信交到已经参军的哥哥手中。当他从信中得知我们无法继续前行的时候,便直接给他的部队写信,说明我们的身份;部队又直接给宝鸡政府发函。就这样,我们又成了军属,得到了共产党给我们的军属优待。‛ 在宝鸡分到了一处房子,有了安身之处;再加上行进路途十分艰难,也确实不能再继续前行了,于是一家人终于停下了脚步。 遥远的家乡

这个时候,正是1950年的春天。暖意渐渐弥漫开来。

在随着部队南征北战的漫长奔波之后,外祖母总算结束了她将近十二年的漂泊之路。

遗憾的是,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外祖母自出生到现在,因为种种的原因,却从未踏上过东北的土地。故乡于她来说,实在只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想象。

‚当年没有从东北出来随军征战的亲戚,现在早已杳无音信;还有飞往台湾的那个哥哥,更加无从寻觅。‛

虽时隔多年,但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外祖母的神情,却让我感觉那些早已消散在历史风云中的往事,竟穿越了时间的荒凉,变得如此真切、清晰。

外祖母一声叹息,似乎仍未从当年的记忆中回过神来。 我在一旁陪她沉默着,暗自唏嘘。

B文——历史感悟:

历史的延续

外祖母的故事讲完了,我的思绪却仍未停止。

当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人类剩下的,就只有沉甸甸的历史了。然而历史若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历史当然会‚剩下‛——时间每过去一秒,历史就会自动形成一份;而这一份份的历史,只能靠我们去小心保存、用心思考,才能完成自身的延续,才能凸显自身的价值。否则,历史的长河便会枯萎,人类的智慧之光也会黯淡。

在外祖母的讲述中,我不断强化细节、忠实记录;我力求每一行文字都是对当时情景的真实再现,不需要添枝加叶,也不需要编造不存在的情景去充实记忆的空白。‚您记得什么就说什么,您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对外祖母叙述的请求。只有真实地记录,忠于当事人的记忆,才能避免对历史的扭曲,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历史呵护者,才能完成延续历史的第二步——用心思考。

首先,我强调尊重历史,不管是伟人的历史还是普通人的历史。伟人的历史固然更有研究的价值,但普通人的历史一样不能忽视。历史是由所有人的所有活动共同构成的,普通人也不例外。外祖母一家的漂泊事迹的确很渺小、很平凡,但我不能就这样任由他们白白地辛苦,我不能让他们坚实的行迹被时光所淹没,所以,我要去记录。就算是再普通的事迹,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正是一个个像他们这样平凡的家庭和个体在那些岁月的艰苦付出和无言奉献,在困难面前体现出的顽强和坚韧,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得以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从外祖母的叙述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然而,我们到现在都还无法完全统计出国家在抗战时期的军人和平民的伤亡情况,这不仅令人遗憾和心酸,也与尊重历史的原则相悖。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发现、去记录、去尊重身边的历史,哪怕他们再平凡。

由此,我很容易就领悟到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始终紧密相连的。国家混乱,民生必然凋敝,外祖母十二年的辛苦奔波才成为必然。而现在,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我们国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仍是向着和平和繁荣的方向发展的,因为这一点,我才能够坐在舒适的房间里,静静地聆听外祖母的故事。而国家的命运不仅影响着个人,个人也时刻肩负着对国家的责任,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要对你的时代负责,这一点是被很多人忽视的。生在乱世,就要接受现实,参军打仗,保家卫国;就必须要服从命令,辗转奔波。生在治世,就不能安于现状,而要珍惜时机,时刻抱有忧国情怀,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接着,我认为我们要勇于正视历史。我很高兴地看到,现在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上出现了‚抗日战争初、中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类的字眼,这就对了。我们不能为了维护一个政党而去贬低甚至抹杀另一个政党的功绩,国民党也不应忽略共产党的功劳,因为正是两党的合作,才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近些年来,中学生开始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历史了,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现象。因为只有正视历史,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外祖母的父亲所属的五十一军曾多次英勇抗日,而一家人连年的奔波也是为了更好配合前线部队的抗日行动。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一边倒的误区。这也是忠于历史的一个重要表现。

再一个让我感动的,则是外祖母奔波途中仍坚持上学的那段叙述。教育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尽管当时国家已到存亡的危难边

缘,但政府还是尽一切办法坚持把学校办了下去,各种教学用具的供给和配备都一直比较齐全,连小学也不例外。老师们也很认真,没有因为社会的动荡、条件的艰苦或者是小学课程的简单草草应付,而是一如既往地恪尽职守。据外祖母回忆,老师们都很有耐心,对待学生也很和蔼,不论是平时教学还是批改作业,都十分严谨。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是想方设法地送孩子来到学校读书,当地的老百姓是这样,外祖母这样奔波的家庭也是这样。孩子们都很珍惜上学的机会,也都很明白物资的匮乏,没有人调皮,都在认真学习。各方都在坚持,各方都在努力。无论战争的形势是多么紧迫,大家始终岿然不动,按部就班。这种对教育的坚持着实震撼着我,我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国土始终没有变成列强的殖民地,那是因为我们有着这样坚韧的民族。

说到这里,外祖母一家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顽强和乐观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在那个年代,很多人也像他们一样,都有着这种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失的。我承认现在人们的压力确实很大,我们都有着这样那样困扰我们的事情。但是,有什么事情能比战争、饥饿、寒冷、亲人失散、辗转漂泊这些磨难更为痛苦的呢?我们是难,但是我们起码还能在疲惫的时候躲进温暖的被窝,我们起码还能在饿了的时候饱餐一顿,我们起码知道明天不会又要启程转移,我们起码能够在学校里稳定地学习和生活。而这些我们看来已经很基本的、甚至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当年外祖母一家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奢求的。

而即使是处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还拥有比我们乐观的心态、比我们强大的心灵。他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开个玩笑,他们可以完全敞开心扉去关心别人,他们甚至可以在赶路的途中饶有兴致地参观张良庙。而我们,却丝毫没有这浪漫的情怀,为了一个很小的事情,甚至为了一个分数,就仿佛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我不禁对这种鲜明的对比产生了疑虑。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一个更高远的东西而把自己束缚得比蚕茧还要紧牢,而正因这样,我们才变得脆弱不堪。我们患得患失,总担心自己的茧过早地被人捅破,总忽略了蚕茧外面的世界其实也很精彩。于是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能令人产生快乐的东西,却早已被我们在无形中抛弃。我为这样的自己而感到惭愧,也更体会到了在艰辛中的乐观是多么的珍贵。听着老人的叙述,我的那些自以为能带来巨大压力的烦恼都仿佛不再那么沉重,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为什么不抛弃那张没有必要的蚕茧呢,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停止抱怨,快乐生活,感恩人生。

外祖母最后对我说:‚当时我还小,那种奔波的生活让我有时候感觉很抵触。每到一间新的学校,遇到新的邻居,我都不准备跟

他们深交,因为我总感觉自己明天就又要走了,我知道我们迟早会分开。好不容易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跟我玩的很好,一天晚上她悄悄来找我,说她明天可能要走了。我问她:‘我们一起走么?’她说:‘不知道。’我当时心里非常难过,不安定的感觉再一次来袭。沉默了很久之后我说:‘不知道的话……我们就不能在一起玩了。’果然第二天天不亮,她家已经空了。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她。‛

我点点头。我能明白这种感觉。但是,我安慰老人说:‚那些已成历史,您现在早就可以安定地生活了。‛

是的,那些已成历史。但是我们没有忘记。我们不但没有忘记,我们还要永远地铭记。无论多么跌跌撞撞,请让那脆弱但坚实的历史的足迹,一直向没有尽头的远方——无限延续。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外祖母,感谢她忠实而耐心的叙述 简评:

左馨蘭《十二年的漂泊之路》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中学生口述史作品。

首先,从选题上看,她选择一个家庭为故事的主角,展现的却是一个宏大的历史潮流。这样的选题暗合了‚小切口,大纵深‛的优秀历史选题规律,既便于采访写作,又能通过展现时代背景引发读者的共鸣。

其次,在实际采访中,作者坚持忠实于受访者的讲述,但又努力追问历史的细节,通过生动的细节来展示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沉浮。

第三,在写作技巧方面,作者以转折性的故事场景开篇,不仅营造了强烈的历史氛围,而且于戏剧性的变化中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为文章的顺势展开打开了方便之门。通篇行文流畅,现场感很强,坚持用具体的人物故事来展现历史,基本做到了客观冷静叙述的历史书写规范。

当然,由于作者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文章还略有不足。

一方面,作者放弃了对口述内容进行历史考证的责任,使整个故事缺失了必要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由于记忆的叠加、遗忘、避讳甚至扭曲,口述史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这就需要采访者对其内容进行反复的求证,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趋近历史真实。抗战中部队派发的购物凭证是不是‚金元券‛便是一例。

另一方面,在处理个人命运和时代潮流的关系时,作者没有找到合乎逻辑的通道。事实上,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地拉开镜头,让读者看到,作者讲述的故事并不是唯一性的,类似的命运在同时代的其他个人和家庭中普遍地发生着。由是,读者才能确信这个家庭的命运是整个大时代浪潮的产物。

第三方面,作者观察到了主人公在命运沉浮中乐观豁达,不甘于随波逐流的一面,但遗憾的是,作者未作深入细致的挖掘,从而失去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良好契机。

尽管尚有些许不足,作为一个高中学生,这篇文章已经难能可贵。作者在选题、采访、历史写作以及历史反思方面的诸多有益尝试都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

修改建议:

1、首先要对相关历史背景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主人公命运的历史事件做一个详细的整理和学习,尽量做到烂熟于心。一般来讲,国际或全国性大事件会直接引起特定机构或人群的变化,通过这些局部的变化,间接影响到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因此,找到这个枢纽,并弄清楚它的历史轨迹是这类写作成败的关键。对这篇文章而言东北军,特别是五十一军的军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故事的明线和暗线,并着力挖掘两条线的交集。本篇文章的明线就是外祖母一家的命运,而暗线则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历史潮流。由于涉及东北军,其戏剧性变革可能会上延至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因此,题目有可能会变成《漂泊的18年》。是否如此,当以史实为依据。所谓交集,就是两条线发生直接作用的时刻,它往往出现在历史的重大转折处,把它找出来,并努力寻找其中的历史细节。

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自己重新学习后的疑惑或心得记录下来,再做一次或多次深入细致的访谈,从而重新构建和完善故事的逻辑链条。

4、写作时要善于抓住故事中的基本矛盾,去掉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节。对于故事的主人公而言,漂泊是被动的承受,就其本心而言渴望的是安宁平静的生活。于是,历史洪流的每一次波折,都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新的漂泊,然而,每到一处新的环境,这个家庭都在努力安顿下来。当他们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甚至还未完全安顿的时候,国家命运又发生了新的重大变革,结果就是再一次的漂泊。由此,便形成了漂泊——>安顿——>漂泊——>安顿……的矛盾纠葛。在这一连串的矛盾中,我们会看到:个人争取安宁生活的努力,总是被大时代的巨浪打得粉碎,然而,巨浪过后,人们又一次抚平创伤,继续追求安宁幸福的生活。这里头,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的悲怆,又能体会到个体顽强的抗争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历史的丰富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展现。

5、行文时注意文章的逻辑性,靠故事本身的矛盾变化,而不是作者的主观意愿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原文‚路途上不幸中的幸运‛、‚黄蚂蚁黑蚂蚁不要打架去‛两个片段尽管颇有趣味,却不是故事的自然展开,因此打破了叙事的流畅性。事实上,只要安排得当,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故事行进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6、在个人叙事和宏观历史之间,适当地加入群体命运的内容,使个人命运和时代潮流获得自然的关联与过渡。

附件3:

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指导教师指南

一、大赛宗旨

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旨在考察学生进行历史探究的能力,而非其写作能力。

二、比赛要求

(一)命题范围:

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将始终围绕‚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命题范围,但为了突出重点,每届比赛都会设臵一个更为具体的命题。

本次大赛的命题是‚我写我家‛,要求学生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此类作品,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

考虑到全国范围内的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尚属首届,而此前中学历史教学界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历史探究活动实践,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作品。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学校根据当地的历史资源,组织了不同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为了表彰这部分历史教师和学生,本次大赛特别设臵了‚特别策划类‛奖项。此类作品,只接受集体参赛,由教研部门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

(二)内容标准

1.学生作品

(1)所有学生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B两文。

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地记录通过探究活动所发现的历史。 A文的选题不能脱离‚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命题。要求学生从自己身边——家人、家庭、家族及所在的城市、乡村——去发现和记录历史。因此,凡是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环境关系不够密切的选题都不符合要求。

在此,请老师们特别注意,‚历史‛(已经过去的人的活动)和‚史料‛(文物、遗迹、历史文献、音像资料甚至人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史料并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历史信息的承载和记录。因此,单纯地罗列探究活动所获得的史料并不是历史写作。只有通过充分挖掘史料,在合理推测、论证的基础上还原形成的故事,才是我们所要发现的历史。

B文:探究活动总结。

B文不能泛泛地谈历史感悟。首先,为了评价学生的活动能力,交流活动经验,需要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过程。其次,对比活动前后,个人或小组成员对历史的态度、认识方法上的变化,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即通常所说的历史感悟。因此,B文至少

应该包含活动过程记录和历史感悟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B两文各占50%。

2、教师作品

(1)集体参加特别策划类评比时,须提交活动方案和相应的学生作品。

(2)活动方案须说明活动目的、组织安排、活动步骤、结果呈现方式及写作标准等内容。

(三)稿件格式

为了方便文件传输和处理,本次大赛只接受word文件。文件中的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图片大小不低于640X480像素。

三、指导建议

(一)明确选题:教师应首先阐述本次大赛的命题范围,做好选题阶段的指导工作。在选题时尽量做到‚小切口,大纵深‛,用具体的人或人群的命运来展现某个历史潮流,避免选取人物模糊,缺乏细节,流于表面的宏大选题。

(二)指导探究活动:

准备阶段:探究活动开展前,教师应提前做好活动培训,教会学生历史探究的基本方法,并根据选题规模和难度,指导学生分组与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角色。

基础资料准备:搜集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口述资料,并对其做分类整理工作。

前期研究:在初步浏览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选题内容做大胆的假设,并据此写出考察方案或采访提纲。

实地考察: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回到历史现场,尽可能感受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并尝试在历史情境中,解读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的内在逻辑。指导学生,找到掌握核心信息的访谈对象。指导学生如何在采访过程中,抓住重点,努力挖掘关键时刻的历史细节。

资料整理:考察和采访完成后,指导学生按此前的思路整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座谈、单独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三)指导写作:

首先,要学生明确历史写作最佳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文,而不是议论文。说到底,历史征文大赛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一段有趣的故事,并且把它如实地讲述给读者。

当然,我们也不拒绝史料扎实,论证严密,以问题为中心,有助于读者了解某段历史真相的小论文。但是,那种缺乏严格论证,似是而非的小论文,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会误导学生,养成随意联系,武断结论的不良习气。因此,不是万不得已,请老师们不要引导学生轻易尝试。

其次,历史写作必须有鲜明的主题,不能记流水账。因此,建

议写作之前用一句话描述整个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题陈述。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就说明作者的思路还不够清楚,还需要反复锤炼,直到能用一句话概括为止。让学生们把主题陈述写出来,它将成为整个写作过程的指南针,凡是偏离这句话的内容都必须毫不犹豫地舍弃。

第三,在主题陈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是主题陈述的具体化,它必须构建于对讲述对象严密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最浅层的意义上讲,作者至少应该清晰地回答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而言,这一逻辑链条的构建已经足够。但是,对于历史写作而言,埋头讲述故事本身却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把一个具体的故事,放臵在它自身存在的时代背景之中。因此,作者还必须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我们所说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同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的总和,而是与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束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时代背景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恰恰是它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命运。

对于历史写作而言,故事本身的发展构成其明线,时代背景的变迁构成其暗线。暗线的发展是主线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故事的主人公总会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潮流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反应,要么与之对抗,要么主动顺应潮流。如此一来,同样的时代大潮中,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的丰富性之所在。能否明确故事的明线(起因、经过和结果)、暗线(时代背景),并理清二者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是一篇历史写作成败和优劣的关键。

搞清楚了明线与暗线的具体内容及因果关系,一个历史故事的框架就基本成型了。但是,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明线与暗线并不是直接起作用的。在明线的主体——个人与暗线的主体——社会之间,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特定的人群。事实上,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总会对特定的人群产生影响,再经由人群的变化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同样道理,个人的反应也必须通过影响自己周围的人群,才能间接反作用于整个社会。因此,找到特定的人群,并搞清楚社会——人群——个人三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故事便呼之欲出了。

第四,让文章增色的写作技巧。

客观上讲,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就是一篇合格的历史作品了。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相对平淡,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有没有办法把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一篇好的历史写作一定是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

首先,我们看看如何开篇。好的开篇总是引人入胜的,对于历史写作而言,一个充满矛盾,富于变化的历史场景总会催人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种历史场景往往存在于历史的转弯处,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个人的命运亦将随之改变。这时候,明线与暗线形成交集,个人面临重大抉择,矛盾冲突也最为强烈。归根结蒂,好的历史写作大多开篇于平衡被打破的时刻,既可以选择个人命运的谷底亦可以选择其巅峰处。

其次,文章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必须是故事矛盾变化的自然展开,而不能靠作者的生拉硬拽来实现。 第三,合理取舍与安排故事的分支。在搜集资料或采访的过正中,我们总会获得许多颇有趣味的历史细节,但这些细节往往与我们的主题并非直接相关。这时候,作者往往陷入两难,讲述这些细节吧,又担心冲淡了主题;不讲吧,又弃之可惜,心有不甘。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分析,如果这些细节有助于主题的表达,就可以留下来,如果,它与主题关系不大,甚至可能把读者带入歧途,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丢弃它。

事实上,每一个有价值的分支最终都会回到主题上来,它要么独辟蹊径,带领读者更轻松快捷地抵达目的地,要么证明此路不通,必须回归正途。因此,好的故事分支总会给主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反之则是对主题的拖累,使文章拖沓冗长,变成漫无目的信马由缰。

第四,结尾的处理。对记叙文而言,一个故事的结束便是文章天然的结尾,学生写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合格了。不过,即便是故事的自然结尾,依然存在不同的角度,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却发人深省。

如果学生写作能力较强,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提高结尾的精彩程度。如果作者讲述的是一段被长期掩盖或遗忘的历史,可以利用空间上的同一性,落笔于当下同一空间中生活的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态度,或淡漠与遗忘,或努力抵抗失忆;如果作者讲述的故事只是一连串因果关系中的一个环节,故事结束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处,将主人公臵于新的矛盾冲突中,自然会引发读者新的思考;如果故事是以一个悬疑起始的,以揭开谜底作为结尾,会给读者以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故事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而矛盾的消解又极具偶然性,采用极简略的叙述,使文章戛然而止,将产生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历史写作的结尾技巧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正所谓‚文无定法,文成而法立‛,其高下只在宜与不宜而已。但必须强调一点,历史写作尽量不要以抒情、议论和过于文学化的方式结尾,以免降低其客观性。

(四)B文的写作。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阶段的活动记录,最后整合为探究过程记录。另一方面,结合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总结提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反思。这两方面的工作到位之后,B文的写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相关内容

  • 历史探究性学习征文
  • 关于举办2011年青岛市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为配合全国首届中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写作大赛,深入推进青岛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总结与探索新课改经验与成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促进广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决定于2011年9月举 ...

  • 2016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方案
  • 2016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方案 2016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方案 "知荣辱.树新风"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为落实教育局有关通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xx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通知> ...

  • 首届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群英大赛的通知
  • 首届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群英大赛的通知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社承办 首届"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群英大赛" 课程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

  • 云南大学化工学院喜迎校庆九十周年征文通知
  • 云南大学化工学院 庆祝建校90周年征文通知 会泽百家九十秋,人才辈出竞风流.兴滇自古飞鸣凤,济世由来跃骏骝.学海扬名传域外,黉宫独步占鳌头.至公天下逢今日,放眼环球众志遒. --张文勋作诗.赵浩如提笔,为云大90华诞所作贺诗 云南大学的前身"东陆大学"创建于1922年,1923年 ...

  • 颂歌献给党征文
  • 经济贸易系"颂歌献给党征文"活动通知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经贸系学生:本系将于2011年4月25日,星期一,举行颂歌献给党征文比赛,开展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引导全系学生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希望同学们能踊跃参加,有兴趣者准时交出参赛作品. 活动时间: ...

  • "光辉的旗帜"活动总结
  • <光辉的旗帜>系列活动活动总结 为迎接建党90周年,增强青少年热爱党.感恩党.亲近党的情感,根据<勤丰镇小学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和市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精心安排和组织我校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教育 ...

  • 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 xx年,我镇教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局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科研工作全局,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教”战略,贯彻新课改理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全镇教师的教研水平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厉庄小学教科研工作在“十一五 ...

  • 三乡镇第一初级中学德育特色学校成果展示
  • 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成 果 展 示 为进一步将我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校得德育特色更加鲜明,形成一个有较大社会影响.具有特色的德育特色学校.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县教育局印发的<宜阳县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 ...

  • 资助主题征文活动策划书
  • 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帮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了求学梦,越来越多的圆梦学子怀揣着复兴民族.强大国家.幸福家庭.完善自我的"中国梦",以出色的才能和创造性的劳动肩负起了建设家乡.报效国家的历史重任. 是年,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实<中共教育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