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课教案3

一年级(上)形体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芭蕾舞的手位练习

课时

第 3 课时

1. 学习形体芭蕾的基本动作,了解芭蕾舞蹈的基本特点。 2. 通过节奏和音乐使学生学会能够带上气息,自然放松的去展现自身姿态和动 作。此节课让学生能够体会形体芭蕾的高雅气质。 教学重点:了解形体芭蕾舞手位、脚位的动作方法和 名称。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动作的自然度与协调配合。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步 骤

教 具 准 备

形体房,镜子, 把杆,地毯, VCD 机,音响

备 注

一年级(上)形体

(一)教学常规

一、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及服装,安排见习生 1 整队要迅速,做到“快,静,齐” 2 组织队形,反应练习一行排到体操队形 3 认真听讲,服从指挥,见习生随堂见习,并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二、师生问好

(二)准备活动

1、素质训练 (1) 扶把俯卧撑,分组练习 (2) 撑地压腰,分组练习 2、复习脚位步态和手型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芭蕾舞图片。揭示课题,先来学习芭蕾手形、手位。 三、四、五指靠拢并紧,二指微向上翘起,大指向掌心收。整个手指 向掌心内微屈成弧形。大家注意:

(1)做一位时,上臂不要触身. (2) 手指完全放松并拢,拇指和中指相连.全臂从肩至各指关节保持 柔和的圆形线条. (3).三位应放在抬眼可以看见的位置.

(4)手臂打开时,要注意呼吸配合,眼随手动.

一年级(上)形体

一位手: 手自然下垂, 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 手臂与手成椭圆形,

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二位手: 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 (上半身的中部,腰以

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 膊肘和手指这两 个支撑点的稳定。

三位手:两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

向后摆,三位手就象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一臂弧形侧举,掌心向前;一臂弧形上举. 左手不动,右手保

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膊肘和手指 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前面一点,不要 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六位手:一臂弧形侧举,掌心向前;一臂弧形前举. 右手不动,左手从

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两臂弧形侧举,掌心向前. 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

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 结束 :双手从七位(手心朝前)划一个小半圈,手心朝下,向两边 伸长后,胳膊肘先弯曲下垂,逐渐收回

到一位。

2、拓展----简单介绍,认识脚位。

一位脚:两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接形成一条横线。 二位脚:两脚根在一位基础,向旁打开(自己)一脚距离。 三位脚:一脚丁另一脚之前,前脚跟贴后脚心,盖住一半。 四位脚:一脚从五位向前打开,两脚相距一脚距离,前脚跟与后脚趾 关节成一条线。 五位脚:脚跟紧贴另一脚尖(两脚紧贴)前脚完全遮盖后脚。 3、师生讨论芭蕾舞动作、节奏的特点。 4、调整组合,随着音乐做放松法。

(四)下课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上)形体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芭蕾舞的手位练习

课时

第 3 课时

1. 学习形体芭蕾的基本动作,了解芭蕾舞蹈的基本特点。 2. 通过节奏和音乐使学生学会能够带上气息,自然放松的去展现自身姿态和动 作。此节课让学生能够体会形体芭蕾的高雅气质。 教学重点:了解形体芭蕾舞手位、脚位的动作方法和 名称。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动作的自然度与协调配合。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步 骤

教 具 准 备

形体房,镜子, 把杆,地毯, VCD 机,音响

备 注

一年级(上)形体

(一)教学常规

一、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及服装,安排见习生 1 整队要迅速,做到“快,静,齐” 2 组织队形,反应练习一行排到体操队形 3 认真听讲,服从指挥,见习生随堂见习,并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二、师生问好

(二)准备活动

1、素质训练 (1) 扶把俯卧撑,分组练习 (2) 撑地压腰,分组练习 2、复习脚位步态和手型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芭蕾舞图片。揭示课题,先来学习芭蕾手形、手位。 三、四、五指靠拢并紧,二指微向上翘起,大指向掌心收。整个手指 向掌心内微屈成弧形。大家注意:

(1)做一位时,上臂不要触身. (2) 手指完全放松并拢,拇指和中指相连.全臂从肩至各指关节保持 柔和的圆形线条. (3).三位应放在抬眼可以看见的位置.

(4)手臂打开时,要注意呼吸配合,眼随手动.

一年级(上)形体

一位手: 手自然下垂, 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 手臂与手成椭圆形,

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二位手: 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 (上半身的中部,腰以

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 膊肘和手指这两 个支撑点的稳定。

三位手:两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

向后摆,三位手就象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一臂弧形侧举,掌心向前;一臂弧形上举. 左手不动,右手保

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膊肘和手指 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前面一点,不要 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六位手:一臂弧形侧举,掌心向前;一臂弧形前举. 右手不动,左手从

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两臂弧形侧举,掌心向前. 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

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 结束 :双手从七位(手心朝前)划一个小半圈,手心朝下,向两边 伸长后,胳膊肘先弯曲下垂,逐渐收回

到一位。

2、拓展----简单介绍,认识脚位。

一位脚:两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接形成一条横线。 二位脚:两脚根在一位基础,向旁打开(自己)一脚距离。 三位脚:一脚丁另一脚之前,前脚跟贴后脚心,盖住一半。 四位脚:一脚从五位向前打开,两脚相距一脚距离,前脚跟与后脚趾 关节成一条线。 五位脚:脚跟紧贴另一脚尖(两脚紧贴)前脚完全遮盖后脚。 3、师生讨论芭蕾舞动作、节奏的特点。 4、调整组合,随着音乐做放松法。

(四)下课

教学后记:


相关内容

  • 小学舞蹈课教案
  • 小学舞蹈课堂 形体训练实施计划 每个人的身体都或多或少有不匀称性.不对称性及不协调性,而为了纠正这些先天的缺陷,只有通过后天的形体训练来弥补.由于形体健美练习的多样性,决定它对身体影响的全面性.可以改变和调整原始姿态,培养小学生美的意识.形体实验是为了改变和调整身体的原始姿态,培养小学生美的意识为目 ...

  • 石膏像素描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 课程名称:石膏像素描 教学目标: 通过石膏像写生,了解人物造型的特点与规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表现形体面和整体立体特征的严谨技法:体会形象的美感和性格特征,用绘画表现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完成石膏像的立体塑造,把握住整体关系.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对物象结 ...

  • 形体课教案课程标准
  • 附表二: 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1.课程性质:舞蹈是人体艺术,如何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由地传情达意,首先要解决舞者身体的基础训练--形体训练.形体运动以塑造形体美为主,形体美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体型美.姿态美.和动作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重要性. ...

  • [几何形体的联想]教案
  • <几何形体的联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形体,掌握其结构特点. 2.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发挥想象力,把几何形体组合变化组成画面. 3.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了解各种几何体,掌握其结构. 2.能够从具体的形象概括为抽象形体, ...

  • 机械制图第三版王幼龙第五章教案(18-26)
  •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课题编号] 18-5①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形式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 ...

  • 美术教案西方雕塑
  • 美术教案-西方雕塑艺术 一.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美术学科越来越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因而美术欣赏也相应地要求欣赏者的个性化创造,在生动的直觉形象中体验.感悟.共鸣,进而把握人生哲理.历史真理和宇宙奥秘. 雕塑是美术艺术内容之一,在生 ...

  •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鲸-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 xiaoxue.xuekeedu.com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鲸|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和生 活等特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说明方法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知识:在理解课文的 ...

  • (网上)形体训练教案
  • 形体训练教案 中华舞蹈网 > 舞蹈教学 > 舞蹈教学 > 教案论文 > 来源:秦宁霞的博客作者:秦宁霞2009-07-28 16:31 教学内容:形体训练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 ...

  • 素描基础简单教案
  • 素描基础教案 第一章 结构素描 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几何形体.静物的研究和写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构成原理.透视变化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散布的一般规律: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和明暗调子较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空间等关系. 教学重点: 1 .素描的概念.素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