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

教学评价方式,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然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向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

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信息素养。

很多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叫做“电脑课”,说起玩电脑个个学生眼冒火花,这

也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课的一个优势,就是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天生的一种兴趣。可

是随之的,学生在平时课堂中能够随着教师和教材的思路完整地把课上下来而不

“开小差”还真有一定的难度。常见情况如: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三两下完成教学

任务,便开始自辟领地,东看看西瞧瞧,对于自己更深一步的学习,或是对自己

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等大都学生不感兴趣,而且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相当自信,

以“电脑高手”自居;再比如有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磨磨蹭蹭,随便玩玩,玩得很

开心,可是真正能收获的却不多,这类学生对电脑课的学习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等。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缺失,比如最明

显易见的是操作水平不高,不能用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来服务于自己的学习或

是对未来的发展作好铺垫;还有往往被大家忽略的就是表面水平很高,可是打开

他的电脑,里面乱七八糟一堆东西,没有整理,更没有提炼等情况。

在自己的教学中,经常在思考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投

入,从而使课堂更有效。

一、利用评价的多元性进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前我们一般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的,

甚至有时还会忽视了评价!而众所周知,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

他们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我们只有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即时的反馈,才能让他们在不断的信息变换和新认

知的产生中去挖掘知识的更深内涵!在新的教材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欣喜的变化,

比如有类似这样的语句:请同学来欣赏,让他们来给你提意见!比如:跟同桌比

一比,看谁完成拼图花的时间短,等等这些不管是在欣赏中,还是在比赛中,都

融入了别人对你的评价、别人跟你的比较,在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学生的学习

已不再是一个个学习的个体,而是在潜意识中渗透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有时候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

况和成果。而事实上在一个大课堂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及

时而有效的评价,新教材它扩大了评价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看似微

不足道,实则却是用意深刻!

二、利用评价的层次性进行评价

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等原因,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长短的区别很大,学

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层次化是比较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同一对待,

就会产生一部分学生对电脑有一种距离感,而一部分学生却是做完了没事干,自

我感觉良好,缺少更进一步探究的载体。想让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不得不想到层次化的评价。而想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要针对不同层次

学生的需求,在评价内容上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此激发每位学生都去积极思

考,各自进步。

三、利用多样化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

作为长期评价使用的方法,我们一线教师总是希望方法简单、有效。个人

认为“太华丽”的评价方法长期使用不是很现实,比如曾在公开课中看到有些老师

针对上课内容适时地把相关的一些小奖品奖励给学生,学生很激动,偶尔为之可

以,可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必竟不是长久之计。在自己尝试的基础上,发现给

学生建一个目录,对作品进行长期的保存会是潜意识给学生评价的一种策略。为

什么这么说呢?

信息技术学习的作品效果是即时显现的,它能调学生一时的积极性,但怎样

维持这种情感呢?在作品保存后,一方面在日后的学习中,教师适时地让学生打

开以前的作品比较有无进步,哪些地方进步了?会让他们有一种“学习会带来进

步”的认知。一方面把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会让初学者满足小小的虚荣心,总

觉得自己出了成绩,而这成绩还存在电脑里,非常有成就感,增加了下次学习投

入性。因为保存下来,不只让他们可以跟全班的小朋友进行横向的交流、比较,

也可以跟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可以更多地看到进步。而且一周一节信息技术课,

隔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有时候一周上来,很多人甚至会不记得上节课做了哪些

事,保存会潜意识地让学生在情绪上有一种延续,多一些在乎,留下的作品能让

他们多一份收获的感觉。

经常采用的方法,在保存之外,我习惯备一张学生的名单,对一些即时出

现的情况作一些小记载,即使这些记载可能对学生没有太多直接的影响,可是我

总是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叫着某个小朋友的学号,然后画上几笔,很多学生还是很

受用的。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导向,评价是学习学习动力的来源之一,如何作好课堂、

学期评价,直至更长阶段的评价,来突显评价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

学科的发展,有待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完善!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然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向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体制,但是身处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感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价值。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如何建立一种合理、有效,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激情与投入的评价体制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在教学中,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下面就谈谈教学时运用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一)、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对于其它课程,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更大,有的家庭拥有机器设备,经常使用,有的甚至只在电视中见过,从未接触过。经过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以“了解、掌握和熟练操作”程度为标准,评价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水平。对有的学生,每分钟打20—30个字,我们可以评价为“优”;有的学生能在网上找到资料,虽然不熟练,速度也很慢,但相对于他个人来说,我们也可给个“优”。只要他有所进步,就值得表扬。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若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评价而不是评判,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在脸上不应反映出“很满意、很不满或很生气的表情”,也不应运用“你的方法最好、你回答的非常正确、你的方法不对,请坐下”等语句。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要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有很多条路来走,有些路可能是最近的但它并不好走,有些路是比较远的但很平坦,有些路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很难说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当一名学生在回答这样一个具有多个答案的问题时(信息技术课上的问题多数都是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轻易的给出“你的方法真好”,那么其它同学就很容易接受这个结论从而不再进行思考,即使已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也有背于平等、民主、合作的评价原则。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例如我在教学幻灯片的编辑――删除一张幻灯片时学生在分组探索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一名学生认为在选择一张幻灯片然后单击编辑菜单――剪切就能删除这张幻灯片。从效果上说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但在原理上这与删除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并未对其方法提出疑义,当课程进行到如何移动幻灯片后这名学生又提出了利用先剪切后粘贴的方法来实现移动,此时我向全班同学提问刚才你们不是告诉老师通过剪切可以将一张幻灯片删除吗,即然已经删除怎么可能又将他粘贴出来呢?经这么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是呀刚才都删除了现在怎么会又粘出来了呢?经过讨论研究学生给出了答案,剪切并不是把幻灯片删除而是将它放到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当我们在执行粘贴命令时计算机就会把它取出来粘在光标所在的位置。由此又向学生简单简介了剪粘板的知识。

(三)、多角度综合评价

信息技术学习中,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评价。有的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操作及技巧好,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同学组织协调能

力强。个人有强弱项,老师在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注意促进学生改进个体的

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如:柳泽铭同学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很浓,他

非常聪明,家里虽然没有计算机,但学习信息技术很投入,以学习成果来评价他

是一个信息技术特长生,我就让他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

发现他在辅导时经常在网上聊QQ,甚至平时还到网吧打游戏,班主任、家长都

非常生气,我就让他停止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冷静思考,他也认

识到了自己错误,又要求参加辅导。我就抓住这个学生擅长学习电脑技术的天赋

进行表扬鼓励,引导到他上一些电脑技术教程网,教会他在在网上学习一些电脑

技术的方法。让他通过学到的编程技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我又发现这个学生喜

欢网页制作,就让他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作品》比赛,让他有空来学校机房搜

索资料完成作品,结果这个学生为了完成网页制作,在网上自学网页制作技巧,

真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最终这个学生获得了《中学生电脑作品网页制

作》区级三等奖,《信息学奥赛》宁夏赛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通过这个学习历程,他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他的梦想就是做一名IT精英,我相信他能实现他的梦想。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弹性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是教师

进行分层评价的先决条件之一。此外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参

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小组协作是否默契、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创造性是否得到提高、实践过程中是否获取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等都是对学生

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参与其中,既要及时发现学生学

习中的问题,又要发现后进生是否达到了分层评价的标准及时予以表扬,这对与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成果的评价

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当学

生学会相应的技能完成一个作品或任务之后,如何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余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是这一阶段评价的任务。我主要采取学生自

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议等措施。

(一)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介绍、评价本人(本

组)的学生研究进程、创作(研究)思路、作品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评价,达到

认识上的深化,进而分析、调整自己(本组)的学习(研究)行为。

(二)学生互评

学生的互评应以叙述自己观点、介绍自己的设计(修改、研究)思路为主。

既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对自我反思,同时又要引导学

生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而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引导性,任何一件作品、一

项研究进程允许有所不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来观察,不要以一个

标准来衡量,对于一项学习研究课题,允许有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去认识其结

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去分析。

(三)民主评比

采用民主评比的方式选出几件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首先请作

者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使用的信息技术技巧,然后由其他同学针对这个作品针

对“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和“建议作者如何改进”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内心世界开展自我评价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作品

优缺点,产生二次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的提出“根据刚才的互评你

们想不想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此时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总会产生一些感想、新的认识或自已对学习状态

的一些回顾。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把这些自我评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上传到

作品评价文件夹中。然后在课下把学生评价进行归纳整理,连同作品一起存入他

们的电子档案袋中。

三、教学的阶段性评价

计算机教材不同于其它学科,教材的各单元之间既是联系的同时也是离散

的。单元与单元之间界线比较清晰,因此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的阶段性评价非常

重要。它既是对上一单元学生学习情况的展示、总结,又是激发学生学习下一单

元的动力源泉,处理好这一环节可以持续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单元教学结束

后安排一节课,把学生的电子档案分发下去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体验成

长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接着让学生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对

自己前一阶段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协作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在对其

他同学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这个过程教师应做好导向作用,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评价别人,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会大有好处。根据学

生评价结果评出本单元的学习小标兵,这既是对这些学生的表扬和肯定更是为其

他学生树立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赶超对象。教师还应根据电子档案的记录评选

出进步最快的学生以鼓励其继续努力。

通过上述尝试,切实体会到了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完善教学设计,改进

教学进程,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更浓,真正体现了公平、民主、合作,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

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在课堂上都充分得到了教师的关注。

信息技术课教学课堂评价探索

对学生评价是一种面向全面的评价制度,它把评价视为发现学生

发展可能性的手段,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充分了解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及

时准确地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

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学生改进。

通过分析这个定义,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落实课堂教学

评价须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 树立“以人为本,旨在发展”的评价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重点并非甄别学生的优劣、长短,而是重在

将评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

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因此应让学生参与主题作品评价,在平等、

互尊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进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开阔眼界,

发展自身。

二、准确判断学习效果,及时提供有效的改进信息

课堂评价提倡学生与课程教学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

不足,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所以必须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客

观地告诉学生本人(表达上可以灵活),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才能使

被评者认真总结前期行为,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如教师可设计好平时

课堂评价表,及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信息,评价时充分

发挥各组长的作用,准确判断学生学习的情况,切实发挥评价的诊断、

调控功能,实现“以评促学”。因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

展课堂评价的基础,快速、高效的评价信息处理机制是实现发展性评

价的手段。

三、关注个性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着巨

大的差异。因而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各种差异,在客观评价的基

础上,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效拓展潜能、

勇于展示自我,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评价过程中及时地给予

表扬激励,充分发挥优秀生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学生们知

道,个人的优秀并非真正的优秀,只有全组的优秀才是最好的,在教

学过程中,可选出最佳学习小组,进步最快的同学,这样以优秀代一

般,以评价促差生,达到整体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平价时注意的问题

1、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各个教学环节自然穿插对学生

的奖励,方法简洁,便于操作,使评价活动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

2、注意评价的实效性,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

教学。

3、评价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评价结果尽量让学生满意,评

价表中有一栏“满意的我”,给予对成绩不满意的同学多次评价机会,

让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评价体系要进一步的规范和

完善,评价工具需要不断开发和变化,兴趣是第一位的。

5、对学生实施评价要取得学生的支持和认同,转变观念,创造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根本,这是评价体系立足之本,也是所有教

学工作的落脚点。通过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更

好地学习,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自我提高,取长补短。通过评价机制的改进,使学生感觉到智慧的力

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到位的评价既反馈给学生之前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可以说评价关乎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把信息技术课堂比作精致的“美味佳肴”,那么评价就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佐料”,“佐料”好不好,适当不适当关乎一道“美味佳肴”的成败。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价,笔者仅以个人的教学评价实践作点滴阐述。

一、妙用课堂评价语,抛砖引玉

现今,有不少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上也重视了课堂评价语,但总是停留在“好”、“不错”、“很棒”等平谈无奇、形式化的课堂评语,有的课堂甚至出现了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上被老师表扬了数十次“很棒”等评价字眼。更有甚者,对学生的操作结果一言不发,没有发挥评价的真正功能。总之,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们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情感态度、学习状态、学习素养、思维方式等6个维度开展精彩的课堂评价,妙用课堂评价用语,评价要在点子上,让学生真正感到课堂学习的成功感。如我在一次县级公开课上执教《制作多媒体PPT作品——为幻灯片设置多彩的背景》时,开始,由于有众多老师们听课,整个课堂氛围格外的沉闷,我内心也稍有着急。按照课前设计,我放映了自己制作的 “海宝旅游记”演示文稿后,揭示课题,再让学生质疑:这些幻灯片的背景是怎么设置起来的?学生们带着问题尝试操作,然后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接着,我和学生共同小结为幻灯片设置背景的两种方法。此时有一学生突然插嘴:“老师,我还有不一样的方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插嘴,我沉着应付,便对他说“创新有时候就来自于与众不同,你有不同的见解,愿闻其详。”学生阐述了他的方法:单击右键应用模板。这方法正是我要在提高任务中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我抓住这契机,面向其他学生,听听他们的想法。大家一致主同他的方法可行,我称赞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学生们即刻呵呵地笑起来,好不开心哟,整个课堂氛围都轻松起来。

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往往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评较多的两个维度。教师的评价语既不能“扶一而压众”,更不能遏制或怒斥学生的插嘴行为。当学生有不同见解或不同方法时,不妨让学生畅所欲言,再引导到正确的方法上;当学生所阐述的内容偏离本课教学知识时,也不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再引导到本课教学内容。

当然,课堂教学评价语一定要把握好“度”,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评而有据,言之有情,宁“精”勿滥,这样,适时、合理的课堂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抛砖引玉”。

二、巧辟评价阵地,它山可攻玉

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体行为,所以教师不可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只注重所有学生回答的最后结果。课堂评价中即要“对事”又要“对人”,而且要对所有人,那么显然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师言语评价这种单一的课堂评价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进行师生交流了,只有另辟蹊径。于是,我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指导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班级内建立了班级博客和论坛,让学生学会上传文件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和要求给学生布置制作文件、动画、演示文稿、课件等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且保存在自己的博客当中。学生可以随时修改完善,补充提高,老师定期对学生博客和班级博

客进行检查、督促,对于学生中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定期评比校园“十大优秀博主”和班级“优秀博客”。这样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一边在课堂上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在博客、论坛中进行操作层面上的交流。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间交流的空间,而且教师还能适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操作能力、信息素养进行引导。

三、活用多元化评价,课堂你我他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发展个性。”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学评价也应注重差异性。那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就必须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模式。

1、“酸酸甜甜”的自主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其实自主评价更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平台。当然,为促使学生的自主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与指向性,我们依据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性强、操作味浓的特点,请学生分别从“课堂专注力”、“我的表现力”、“思维创造力”三个方面加以评价,而且因人而异,可以采用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式评价。诸如有的同学以最直观醒目的分数衡量自己,有的则是采用别出心裁的星级评价,更有的以绘画形式呈现„„如此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兴趣倍增,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多了,随意开小差的少了;主动思考的多了,无动于衷的少了。自主评价让我和学生们找到了课堂的“快乐杠杆”,正如学生们套用的广告语所言 “酸酸甜甜就是我,我的课堂我做主”。

2、“麻中有辣”的互动评价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学生就是课堂最忠实的“读者”,他们不同的鉴赏力与感受力往往会使课堂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由此,课堂中的互动评价则成为一道“麻中带辣”的佐料,不少学生言语犀利,见解深刻,对大家的看法往往能一语中的。记得在讲述《认识窗口》一课时,有同学灵机一动把“窗口”比作魔术师,可以变高、变矮、变宽、变窄。正当大家都为这新奇的答案而喝彩时,马上就有同学这样评价“他的答案的确很精彩,但我要这样补充:窗口是个神奇的魔术师,那么鼠标的箭头就是最具魔力的指挥棒。”随之,我顺势引导进入探究学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便随之水到渠成地迎刃而解了。

3、“五味俱全”的捆绑评价

人们曾把信息技术教学称为提升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高速公路”,那是由于电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缤纷的视窗,刺激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每节课几乎都赋予学生自由演练的空间。可有不少教师为此操作环节怨声载道,声称学生不听指挥,漫无目的地“乱打一通”。小组捆绑评价正是摆脱这一困境的“良方”,每个组员的作品和表现都与小组总成绩息息相关,于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便学会了合理分工,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取长补短,学会了自我克制。最终的评价更是鼓舞人心,大家一同在交流中分享,一同在收获中快乐,成功了,饱尝喜悦,失败了,查找症结,真可谓“五味俱全”。

由此看来,信息技术课堂有效评价也跟其它学科一样可以“精彩绝伦”,就让我们善用评价,巧用评价,我们的课堂一样精彩。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从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都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目前的教学评价工作既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也没有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评价与课堂脱节,评价方式陈旧单一现象并不鲜见。许多教师还缺乏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经验,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或照搬其他学科的考核方法进行教学评价,许多学校的老师甚至不知该如何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成效及学生学习的成果。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社会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传统教育目标理念中解放出来,由培养学生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体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目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的不正常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使用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在必行。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精神,重视教学效果,方式灵活多样。这一原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因为在小学阶段不是学计算机,而是用计算机。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多样化,学生在学习时不可能样样精通,他们只需要抓住感兴趣软件加以重点学习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给学生自主考试、自由发挥的权利。如采用“学生作品”方式进行考评。“学生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翻阅资料,相互交流,上网下载,请教老师,考试成绩实行等级制。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价的方式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目的在于发展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养,学习评价不仅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完成任务,从而真正达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提高操作水平,因此在评价方式上要具有学科特点。可以采取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师生共评相结合方式,进行双向及多向评价。而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方式是边动手边动脑,在教学中,某些看似简单的细节过程,却可体现教师的修养以及教学理念。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也尤其重要。

如教学Windows98“附件”中“画图”部分时,可对学生进行基础、技巧、创作三次测评。通过对学生进行画图基础的测评,可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画图工具、颜料盒的使用,初步掌握菜单部分功能的使用,为下一步画图技巧打下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画图技巧的测评,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复制粘贴和剪切粘贴、自定义颜色、旋转、反色、透明与不透明处理等画图技巧,更进一步地巧用工具箱和颜料盒和菜单,为下一步画图创作打下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画图创作的测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画图水平和画图技巧,充分展示学生的画图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自信心。

信息课上的作业完成后,需要教师及时的评价、反馈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当学生看见作品上老师的评语、同学们的建议,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学习有帮助,还对其的学习态度、情感、兴趣有深远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整合其他课程

评价内容的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溶入其他课程。要让学生从教学评价中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有帮助的,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替代的,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了word制作小报,第二学期学校了浏览网页、下载信息并且学习了在BBS中发表自己言论。结合他们语文课上学习的《颐和园》一文的契机,让学生搜集有关“颐和园”的有关介绍,将各种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通过自己整理、加工,加上自己的感受制作成一份关于颐和园的小报,以自己的话在BBS上发表一篇图文并茂的“颐和园”小报,要求有自己的特色。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每人至少还要对3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有所反思

做为教师,每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来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仔细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记录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

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他们归纳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更注重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更注重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新的、独特的教学思路,运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评价标准探析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导向的作用。当前,只有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进行教与学的评价,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有效评价标准的出台

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是一项较难的工作,既要具有学科针对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更要具有促进性。基于此,自2006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经过不断地尝试与修订、提炼与完善,初步构建了一个有效课堂评价标准(见右表)。此标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从四个层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的核心是“学习表现”,评价等级均根据“学习表现”来确定,而“教学行为”是学习表现的合理推断,给教师提供一个导向性的教学建议。

●有效评价标准的解析

1.贯穿“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绝对不是有效的课堂,换一句话讲,有效的评价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过去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更多的字眼停留在教师教得怎样上,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表现,造成评价的对象偏失,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及时改进。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指出:教学评议的对象不应放在“应当怎样教”上面,而是要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教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创造出色的教授”,而是“相互学习关系的创造”和“高水准学习的实现”;探讨的中心不是教材的解释和教师的技能,而必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具体事实。这就是说,教学评价的核心就是学习评价,教学的好坏由学生的学习表现来决定。为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重点定位在“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四个层面,并细化为12条学生的学习表现。整体而言,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要力争做到: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有兴趣、有激情,全面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时凸显个性,协作学习时又能融合互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特别是学生获取、加工处理、管理、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推理、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创造能力得到初步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体现“学科特质”的评价项目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而信息素养不等同于技术素养,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具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愿望;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技术;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主动防范不良信息,抵制不良信息行为,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述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可以看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可以将信息素养分解为四个可以操控的评价项目。一是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学习情感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包括学习注意力、情绪状态(兴趣与愿望)和参与学习的程度等;二是学生的操作能力,体现出学科的基础性、技术性,涉及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基本技术,重点考查学生有意义的操作(技术的价值)、有层次的操作(动手的机会)、有实效的操作(任务的完成);三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不能唯技术而技术,而应该面向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动手的同时强调动脑,因而,

信息技术课堂还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能进行丰富的语言交流,同时能够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四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属于终身发展能力的范畴,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有自主探究意识与行为,能否借助各种支架与路径学习,包括借助技术支持与团队协作,能否进行自我评价等。四个项目的评价标准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与发展性,体现了信息素养的要义。

3.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教学评价就是利用一定的评价标准或量规来评判一节课的优秀与否,但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该也不能局限于此。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利用评价的手段来探究教学成败的原因,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探寻更多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以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教学评价,让教师明确自身教学的改进方向,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其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尽管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众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但在这些因素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学活动的发动、运行、效果反馈等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良好的学习表现均以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为前提,因此,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着手。通过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标准的研究,我们对有效的教学行为的导向更为精细,我们从学生的学习表现着眼,反推或反观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找出学生表现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学生“学习注意程度高”,则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激活其主体能动性,那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能贴切表达、具有激发性”;又如,学生“学习要有明确的思路”,教师就应该有明确的引导,要求做到“重视分析引导环节、善于引导思路”。可以看出,在评价标准中,“学生的表现”是真正的评价点位,“教学行为”体现着教学的改进方向,只有这样,教学方向才会更为明确,教学思路才会更为清晰,教学效果才会更为明显。

其实,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过程就是相关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形式与成果逐步形成的过程。对标准的理解与应用也不是一成不变,其必然因人而异,“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与细节,衍生出更多的评价点位。同时,教学评价不应当形成类似“审视”和“被审视”的单向权力关系,而应该是民主的、参与式的学习型评价,观摩者不是“对主讲者提建议”,而是交流自身的学习体会与改进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创造课程、促进共同发展。

注重多样的课堂评价 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多样、积极的评价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激发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快乐中走向成功。但是如何利用评价的秤杆来激发和持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呢?下面就来谈谈我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师的评价必须充满情感。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学生热情、灵动,充满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如果一个没有真情的教师,一段没有情感的评价,怎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期望,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

记得一次我在上《键盘输入》这一课时,我很想注重手的灵活度的训练,于是带大家做了“十指操”。这时,一个小男孩开心得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打电脑,还可以传递信息,可以做一到十的数字、OK等手势,还可以做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胜利)”的手势。应该说这是一个契机,如果很好地表扬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应该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但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轻描谈写地评价道:“你说得很对!”接着就继续下面的教学活动了。小男孩看了看我,有些失望地坐下,眼神中充满了黯然的表情。课后,我在回忆这一段课堂教学情节的时候,也感到比较后悔。信息技术课以电脑为载体,承载着人的情感,学生、教师之间应该有一个感情丰富的世界。“很好!”、你完成得很好!”、“你有进步了!”等冷冰冰的评价无法唤起学生的真情,无法引发师生间情感的共鸣。如果当时我能很好、很恰当地表扬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的手势,我想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热烈。看来,教师的评价必须真情投入。

二、教师的评价必须充满真实感。

在信息技术课上,为了体现“激励”这一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显得比较大方,课堂上表扬声不绝于耳,大多都是“你真棒!”、“你真厉害!”这些赞美声。甚至还有一些比较夸张的,如“你做得比老师做得还好!”、“我们要向你学习!”,有的则评价不全面,正确、合理的一面讲出来,但对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却置之不理,如“你操作得太好了”、“说得完全正确,真聪明啊!”;有的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加引导,却称赞其见解独到„„这些夸大其实的“表扬”,带来的只是学生思想上的模糊和情感上的困惑,学生对表扬就有可能“失去感觉”,有的时候甚至带来了学生的浮躁情绪,没有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

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上《画圆》这课时,在完成的几个作品评价中对作品进行了点评,表扬了其中几张,其中有一份作品当时已经填上了颜色,但构图结构和比例有一些问题。教师当时就对作品的优点进行了适当的评价,并且也指出了它的缺点缺点。所以,在上下一课的时候,这位学生克服了前次作业的不足,完成得比较好。我想,如果教师当时只是表扬他的优点,而没有中肯地指出缺点的话,那么,学生可能会重复前一次的错误。

我想,真实的评价应坚持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信息,以鼓励为主,但并不摒弃批评,这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而不能使学生丧失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只有真实的评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令学生信服。

三、教师的评价必须充满个性化。

传统的评价是强调统一标准的。但是现代素质教育观倡导学生参与评价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就多样化的发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比以往大大增加了。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在班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提出一些“奇谈怪论”。比如,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学《插入图片》时,我用了两个文档进行比较,并问孩子们:你最喜欢哪一个文档。大多数孩子都说“喜欢有图片的文档”。但是有一个孩子却说“喜欢没图片的文档”。当时我很想用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个“奇谈怪论”分子,以自己的标准答案来作最终的评价,后来我转念一想,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在动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我问他为什么。他小声地告诉我,他是一个有色盲病的孩子,颜色在他眼中都是灰色的,所以他不喜欢鲜艳的图片,排斥鲜艳的图片。我当时很惊讶,后来我给了他一定的鼓励。我想,评价标准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学生的表现不求完美,只要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评价的灵活性,才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四、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互相评价。

虽然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导者”,但是如果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部分。当然,教师应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作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如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和教师的导评,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总之,评价是一种评估,是一种激励。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应该是形式多种多样,不应该拘泥于一种。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应该具有生动形象、充满亲和力,感染力的特点。我们只有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灵活、变通、个性地使用,这样我们的课堂才充满生命力。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然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向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体制,但是身处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感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价值。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如何建立一种合理、有效,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激情与投入的评价体制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在教学中,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下面就谈谈教学时运用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一)、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对于其它课程,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更大,有的家庭拥有机器设备,经常使用,有的甚至只在电视中见过,从未接触过。经过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以“了解、掌握和熟练操作”程度为标准,评价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水平。对有的学生,每分钟打20—30个字,我们可以评价为“优”;有的学生能在网上找到资料,虽然不熟练,速度也很慢,但相对于他个人来说,我们也可给个“优”。只要他有所进步,就值得表扬。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若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评价而不是评判,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在脸上不应反映出“很满意、很不满或很生气的表情”,也不应运用“你的方法最好、你回答的非常正确、你的方法不对,请坐下”等语句。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要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有很多条路来走,有些路可能是最近的但它并不好走,有些路是比较远的但很平坦,有些路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很难说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当一名学生在回答这样一个具有多个答案的问题时(信息技术课上的问题多数都是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轻易的给出“你的方法真好”,那么其它同学就很容易接受这个结论从而不再进行思考,即使已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也有背于平等、民主、合作的评价原则。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例如我在教学幻灯片的编辑――删除一张幻灯片时学生在分组探索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一名学生认为在选择一张幻灯片然后单击编辑菜单――剪切就能删除这张幻灯片。从效果上说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但在原理上这与删除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并未对其方法提出疑义,当课程进行到如何移动幻灯片后这名学生又提出了利用先剪切后粘贴的方法来实现移动,此时我向全班同学提问刚才你们不是告诉老师通过剪切可以将一张幻灯片删除吗,即然已经删除怎么可能又将他粘贴出来呢?经这么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是呀刚才都删除了现在怎么会又粘出来了呢?经过讨论研究学生给出了答案,剪切并不是把幻灯片删除而是将它放到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当我们在执行粘贴命令时计算机就会把它取出来粘在光标所在的位置。由此又向学生简单简介了剪粘板的知识。

(三)、多角度综合评价

信息技术学习中,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评价。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操作及技巧好,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同学组织协调能力强。个人有强弱项,老师在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注意促进学生改进个体的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如:柳泽铭同学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很浓,他非常聪明,家里虽然没有计算机,但学习信息技术很投入,以学习成果来评价他是一个信息技术特长生,我就让他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发现他在辅导时经常在网上聊QQ,甚至平时还到网吧打游戏,班主任、家长都非常生气,我就让他停止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冷静思考,他也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又要求参加辅导。我就抓住这个学生擅长学习电脑技术的天赋进行表扬鼓励,引导到他上一些电脑技术教程网,教会他在在网上学习一些电脑技术的方法。让他通过学到的编程技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我又发现这个学生喜欢网页制作,就让他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作品》

比赛,让他有空来学校机房搜索资料完成作品,结果这个学生为了完成网页制作,在网上自学网页制作技巧,真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最终这个学生获得了《中学生电脑作品网页制作》区级三等奖,《信息学奥赛》宁夏赛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通过这个学习历程,他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了。他的梦想就是做一名IT精英,我相信他能实现他的梦想。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弹性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是教师进行分层评价的先决条件之一。此外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小组协作是否默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是否得到提高、实践过程中是否获取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等都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参与其中,既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又要发现后进生是否达到了分层评价的标准及时予以表扬,这对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成果的评价

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当学生学会相应的技能完成一个作品或任务之后,如何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是这一阶段评价的任务。我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议等措施。

(一)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介绍、评价本人(本组)的学生研究进程、创作(研究)思路、作品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评价,达到认识上的深化,进而分析、调整自己(本组)的学习(研究)行为。

(二)学生互评

学生的互评应以叙述自己观点、介绍自己的设计(修改、研究)思路为主。既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对自我反思,同时又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而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引导性,任何一件作品、一项研究进程允许有所不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来观察,不要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对于一项学习研究课题,允许有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去认识其结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去分析。

(三)民主评比

采用民主评比的方式选出几件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首先请作者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使用的信息技术技巧,然后由其他同学针对这个作品针对“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和“建议作者如何改进”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内心世界开展自我评价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作品优缺点,产生二次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的提出“根据刚才的互评你们想不想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此时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总会产生一些感想、新的认识或自已对学习状态的一些回顾。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把这些自我评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上传到作品评价文件夹中。然后在课下把学生评价进行归纳整理,连同作品一起存入他们的电子档案袋中。

三、教学的阶段性评价

计算机教材不同于其它学科,教材的各单元之间既是联系的同时也是离散的。单元与单元之间界线比较清晰,因此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的阶段性评价非常重要。它既是对上一单元学生学习情况的展示、总结,又是激发学生学习下一单元的动力源泉,处理好这一环节可以持续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安排一节课,把学生的电子档案分发下去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体验成长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接着让学生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对自己前一阶段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协作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在对其他同学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这个过程教师应做好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评价别人,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会大有好处。根据学生评价结果评出本单元的学习小标兵,这既是对这些学生的表扬和肯定更是为其他学生树立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赶超对象。教师还应根据电子档案的记录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学生以鼓励其继续努力。

通过上述尝试,切实体会到了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进程,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浓,真正体现了公平、民主、合作,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在课堂上都充分得到了教师的关注。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

教学评价方式,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然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向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

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信息素养。

很多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叫做“电脑课”,说起玩电脑个个学生眼冒火花,这

也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课的一个优势,就是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天生的一种兴趣。可

是随之的,学生在平时课堂中能够随着教师和教材的思路完整地把课上下来而不

“开小差”还真有一定的难度。常见情况如: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三两下完成教学

任务,便开始自辟领地,东看看西瞧瞧,对于自己更深一步的学习,或是对自己

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等大都学生不感兴趣,而且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相当自信,

以“电脑高手”自居;再比如有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磨磨蹭蹭,随便玩玩,玩得很

开心,可是真正能收获的却不多,这类学生对电脑课的学习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等。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缺失,比如最明

显易见的是操作水平不高,不能用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来服务于自己的学习或

是对未来的发展作好铺垫;还有往往被大家忽略的就是表面水平很高,可是打开

他的电脑,里面乱七八糟一堆东西,没有整理,更没有提炼等情况。

在自己的教学中,经常在思考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投

入,从而使课堂更有效。

一、利用评价的多元性进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前我们一般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的,

甚至有时还会忽视了评价!而众所周知,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

他们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我们只有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即时的反馈,才能让他们在不断的信息变换和新认

知的产生中去挖掘知识的更深内涵!在新的教材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欣喜的变化,

比如有类似这样的语句:请同学来欣赏,让他们来给你提意见!比如:跟同桌比

一比,看谁完成拼图花的时间短,等等这些不管是在欣赏中,还是在比赛中,都

融入了别人对你的评价、别人跟你的比较,在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学生的学习

已不再是一个个学习的个体,而是在潜意识中渗透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有时候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

况和成果。而事实上在一个大课堂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及

时而有效的评价,新教材它扩大了评价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看似微

不足道,实则却是用意深刻!

二、利用评价的层次性进行评价

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等原因,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长短的区别很大,学

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层次化是比较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同一对待,

就会产生一部分学生对电脑有一种距离感,而一部分学生却是做完了没事干,自

我感觉良好,缺少更进一步探究的载体。想让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不得不想到层次化的评价。而想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要针对不同层次

学生的需求,在评价内容上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此激发每位学生都去积极思

考,各自进步。

三、利用多样化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

作为长期评价使用的方法,我们一线教师总是希望方法简单、有效。个人

认为“太华丽”的评价方法长期使用不是很现实,比如曾在公开课中看到有些老师

针对上课内容适时地把相关的一些小奖品奖励给学生,学生很激动,偶尔为之可

以,可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必竟不是长久之计。在自己尝试的基础上,发现给

学生建一个目录,对作品进行长期的保存会是潜意识给学生评价的一种策略。为

什么这么说呢?

信息技术学习的作品效果是即时显现的,它能调学生一时的积极性,但怎样

维持这种情感呢?在作品保存后,一方面在日后的学习中,教师适时地让学生打

开以前的作品比较有无进步,哪些地方进步了?会让他们有一种“学习会带来进

步”的认知。一方面把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会让初学者满足小小的虚荣心,总

觉得自己出了成绩,而这成绩还存在电脑里,非常有成就感,增加了下次学习投

入性。因为保存下来,不只让他们可以跟全班的小朋友进行横向的交流、比较,

也可以跟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可以更多地看到进步。而且一周一节信息技术课,

隔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有时候一周上来,很多人甚至会不记得上节课做了哪些

事,保存会潜意识地让学生在情绪上有一种延续,多一些在乎,留下的作品能让

他们多一份收获的感觉。

经常采用的方法,在保存之外,我习惯备一张学生的名单,对一些即时出

现的情况作一些小记载,即使这些记载可能对学生没有太多直接的影响,可是我

总是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叫着某个小朋友的学号,然后画上几笔,很多学生还是很

受用的。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导向,评价是学习学习动力的来源之一,如何作好课堂、

学期评价,直至更长阶段的评价,来突显评价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

学科的发展,有待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完善!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然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向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体制,但是身处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感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价值。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如何建立一种合理、有效,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激情与投入的评价体制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在教学中,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下面就谈谈教学时运用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一)、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对于其它课程,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更大,有的家庭拥有机器设备,经常使用,有的甚至只在电视中见过,从未接触过。经过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以“了解、掌握和熟练操作”程度为标准,评价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水平。对有的学生,每分钟打20—30个字,我们可以评价为“优”;有的学生能在网上找到资料,虽然不熟练,速度也很慢,但相对于他个人来说,我们也可给个“优”。只要他有所进步,就值得表扬。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若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评价而不是评判,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在脸上不应反映出“很满意、很不满或很生气的表情”,也不应运用“你的方法最好、你回答的非常正确、你的方法不对,请坐下”等语句。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要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有很多条路来走,有些路可能是最近的但它并不好走,有些路是比较远的但很平坦,有些路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很难说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当一名学生在回答这样一个具有多个答案的问题时(信息技术课上的问题多数都是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轻易的给出“你的方法真好”,那么其它同学就很容易接受这个结论从而不再进行思考,即使已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也有背于平等、民主、合作的评价原则。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例如我在教学幻灯片的编辑――删除一张幻灯片时学生在分组探索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一名学生认为在选择一张幻灯片然后单击编辑菜单――剪切就能删除这张幻灯片。从效果上说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但在原理上这与删除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并未对其方法提出疑义,当课程进行到如何移动幻灯片后这名学生又提出了利用先剪切后粘贴的方法来实现移动,此时我向全班同学提问刚才你们不是告诉老师通过剪切可以将一张幻灯片删除吗,即然已经删除怎么可能又将他粘贴出来呢?经这么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是呀刚才都删除了现在怎么会又粘出来了呢?经过讨论研究学生给出了答案,剪切并不是把幻灯片删除而是将它放到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当我们在执行粘贴命令时计算机就会把它取出来粘在光标所在的位置。由此又向学生简单简介了剪粘板的知识。

(三)、多角度综合评价

信息技术学习中,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评价。有的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操作及技巧好,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同学组织协调能

力强。个人有强弱项,老师在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注意促进学生改进个体的

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如:柳泽铭同学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很浓,他

非常聪明,家里虽然没有计算机,但学习信息技术很投入,以学习成果来评价他

是一个信息技术特长生,我就让他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

发现他在辅导时经常在网上聊QQ,甚至平时还到网吧打游戏,班主任、家长都

非常生气,我就让他停止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冷静思考,他也认

识到了自己错误,又要求参加辅导。我就抓住这个学生擅长学习电脑技术的天赋

进行表扬鼓励,引导到他上一些电脑技术教程网,教会他在在网上学习一些电脑

技术的方法。让他通过学到的编程技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我又发现这个学生喜

欢网页制作,就让他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作品》比赛,让他有空来学校机房搜

索资料完成作品,结果这个学生为了完成网页制作,在网上自学网页制作技巧,

真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最终这个学生获得了《中学生电脑作品网页制

作》区级三等奖,《信息学奥赛》宁夏赛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通过这个学习历程,他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他的梦想就是做一名IT精英,我相信他能实现他的梦想。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弹性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是教师

进行分层评价的先决条件之一。此外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参

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小组协作是否默契、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创造性是否得到提高、实践过程中是否获取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等都是对学生

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参与其中,既要及时发现学生学

习中的问题,又要发现后进生是否达到了分层评价的标准及时予以表扬,这对与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成果的评价

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当学

生学会相应的技能完成一个作品或任务之后,如何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余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是这一阶段评价的任务。我主要采取学生自

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议等措施。

(一)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介绍、评价本人(本

组)的学生研究进程、创作(研究)思路、作品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评价,达到

认识上的深化,进而分析、调整自己(本组)的学习(研究)行为。

(二)学生互评

学生的互评应以叙述自己观点、介绍自己的设计(修改、研究)思路为主。

既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对自我反思,同时又要引导学

生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而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引导性,任何一件作品、一

项研究进程允许有所不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来观察,不要以一个

标准来衡量,对于一项学习研究课题,允许有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去认识其结

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去分析。

(三)民主评比

采用民主评比的方式选出几件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首先请作

者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使用的信息技术技巧,然后由其他同学针对这个作品针

对“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和“建议作者如何改进”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内心世界开展自我评价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作品

优缺点,产生二次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的提出“根据刚才的互评你

们想不想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此时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总会产生一些感想、新的认识或自已对学习状态

的一些回顾。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把这些自我评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上传到

作品评价文件夹中。然后在课下把学生评价进行归纳整理,连同作品一起存入他

们的电子档案袋中。

三、教学的阶段性评价

计算机教材不同于其它学科,教材的各单元之间既是联系的同时也是离散

的。单元与单元之间界线比较清晰,因此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的阶段性评价非常

重要。它既是对上一单元学生学习情况的展示、总结,又是激发学生学习下一单

元的动力源泉,处理好这一环节可以持续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单元教学结束

后安排一节课,把学生的电子档案分发下去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体验成

长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接着让学生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对

自己前一阶段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协作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在对其

他同学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这个过程教师应做好导向作用,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评价别人,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会大有好处。根据学

生评价结果评出本单元的学习小标兵,这既是对这些学生的表扬和肯定更是为其

他学生树立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赶超对象。教师还应根据电子档案的记录评选

出进步最快的学生以鼓励其继续努力。

通过上述尝试,切实体会到了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完善教学设计,改进

教学进程,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更浓,真正体现了公平、民主、合作,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

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在课堂上都充分得到了教师的关注。

信息技术课教学课堂评价探索

对学生评价是一种面向全面的评价制度,它把评价视为发现学生

发展可能性的手段,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充分了解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及

时准确地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

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学生改进。

通过分析这个定义,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落实课堂教学

评价须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 树立“以人为本,旨在发展”的评价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重点并非甄别学生的优劣、长短,而是重在

将评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

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因此应让学生参与主题作品评价,在平等、

互尊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进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开阔眼界,

发展自身。

二、准确判断学习效果,及时提供有效的改进信息

课堂评价提倡学生与课程教学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

不足,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所以必须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客

观地告诉学生本人(表达上可以灵活),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才能使

被评者认真总结前期行为,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如教师可设计好平时

课堂评价表,及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信息,评价时充分

发挥各组长的作用,准确判断学生学习的情况,切实发挥评价的诊断、

调控功能,实现“以评促学”。因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

展课堂评价的基础,快速、高效的评价信息处理机制是实现发展性评

价的手段。

三、关注个性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着巨

大的差异。因而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各种差异,在客观评价的基

础上,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效拓展潜能、

勇于展示自我,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评价过程中及时地给予

表扬激励,充分发挥优秀生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学生们知

道,个人的优秀并非真正的优秀,只有全组的优秀才是最好的,在教

学过程中,可选出最佳学习小组,进步最快的同学,这样以优秀代一

般,以评价促差生,达到整体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平价时注意的问题

1、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各个教学环节自然穿插对学生

的奖励,方法简洁,便于操作,使评价活动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

2、注意评价的实效性,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

教学。

3、评价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评价结果尽量让学生满意,评

价表中有一栏“满意的我”,给予对成绩不满意的同学多次评价机会,

让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评价体系要进一步的规范和

完善,评价工具需要不断开发和变化,兴趣是第一位的。

5、对学生实施评价要取得学生的支持和认同,转变观念,创造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根本,这是评价体系立足之本,也是所有教

学工作的落脚点。通过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更

好地学习,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自我提高,取长补短。通过评价机制的改进,使学生感觉到智慧的力

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到位的评价既反馈给学生之前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可以说评价关乎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把信息技术课堂比作精致的“美味佳肴”,那么评价就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佐料”,“佐料”好不好,适当不适当关乎一道“美味佳肴”的成败。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价,笔者仅以个人的教学评价实践作点滴阐述。

一、妙用课堂评价语,抛砖引玉

现今,有不少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上也重视了课堂评价语,但总是停留在“好”、“不错”、“很棒”等平谈无奇、形式化的课堂评语,有的课堂甚至出现了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上被老师表扬了数十次“很棒”等评价字眼。更有甚者,对学生的操作结果一言不发,没有发挥评价的真正功能。总之,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们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情感态度、学习状态、学习素养、思维方式等6个维度开展精彩的课堂评价,妙用课堂评价用语,评价要在点子上,让学生真正感到课堂学习的成功感。如我在一次县级公开课上执教《制作多媒体PPT作品——为幻灯片设置多彩的背景》时,开始,由于有众多老师们听课,整个课堂氛围格外的沉闷,我内心也稍有着急。按照课前设计,我放映了自己制作的 “海宝旅游记”演示文稿后,揭示课题,再让学生质疑:这些幻灯片的背景是怎么设置起来的?学生们带着问题尝试操作,然后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接着,我和学生共同小结为幻灯片设置背景的两种方法。此时有一学生突然插嘴:“老师,我还有不一样的方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插嘴,我沉着应付,便对他说“创新有时候就来自于与众不同,你有不同的见解,愿闻其详。”学生阐述了他的方法:单击右键应用模板。这方法正是我要在提高任务中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我抓住这契机,面向其他学生,听听他们的想法。大家一致主同他的方法可行,我称赞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学生们即刻呵呵地笑起来,好不开心哟,整个课堂氛围都轻松起来。

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往往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评较多的两个维度。教师的评价语既不能“扶一而压众”,更不能遏制或怒斥学生的插嘴行为。当学生有不同见解或不同方法时,不妨让学生畅所欲言,再引导到正确的方法上;当学生所阐述的内容偏离本课教学知识时,也不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再引导到本课教学内容。

当然,课堂教学评价语一定要把握好“度”,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评而有据,言之有情,宁“精”勿滥,这样,适时、合理的课堂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抛砖引玉”。

二、巧辟评价阵地,它山可攻玉

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体行为,所以教师不可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只注重所有学生回答的最后结果。课堂评价中即要“对事”又要“对人”,而且要对所有人,那么显然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师言语评价这种单一的课堂评价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进行师生交流了,只有另辟蹊径。于是,我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指导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班级内建立了班级博客和论坛,让学生学会上传文件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和要求给学生布置制作文件、动画、演示文稿、课件等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且保存在自己的博客当中。学生可以随时修改完善,补充提高,老师定期对学生博客和班级博

客进行检查、督促,对于学生中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定期评比校园“十大优秀博主”和班级“优秀博客”。这样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一边在课堂上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在博客、论坛中进行操作层面上的交流。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间交流的空间,而且教师还能适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操作能力、信息素养进行引导。

三、活用多元化评价,课堂你我他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发展个性。”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学评价也应注重差异性。那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就必须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模式。

1、“酸酸甜甜”的自主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其实自主评价更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平台。当然,为促使学生的自主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与指向性,我们依据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性强、操作味浓的特点,请学生分别从“课堂专注力”、“我的表现力”、“思维创造力”三个方面加以评价,而且因人而异,可以采用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式评价。诸如有的同学以最直观醒目的分数衡量自己,有的则是采用别出心裁的星级评价,更有的以绘画形式呈现„„如此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兴趣倍增,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多了,随意开小差的少了;主动思考的多了,无动于衷的少了。自主评价让我和学生们找到了课堂的“快乐杠杆”,正如学生们套用的广告语所言 “酸酸甜甜就是我,我的课堂我做主”。

2、“麻中有辣”的互动评价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学生就是课堂最忠实的“读者”,他们不同的鉴赏力与感受力往往会使课堂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由此,课堂中的互动评价则成为一道“麻中带辣”的佐料,不少学生言语犀利,见解深刻,对大家的看法往往能一语中的。记得在讲述《认识窗口》一课时,有同学灵机一动把“窗口”比作魔术师,可以变高、变矮、变宽、变窄。正当大家都为这新奇的答案而喝彩时,马上就有同学这样评价“他的答案的确很精彩,但我要这样补充:窗口是个神奇的魔术师,那么鼠标的箭头就是最具魔力的指挥棒。”随之,我顺势引导进入探究学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便随之水到渠成地迎刃而解了。

3、“五味俱全”的捆绑评价

人们曾把信息技术教学称为提升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高速公路”,那是由于电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缤纷的视窗,刺激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每节课几乎都赋予学生自由演练的空间。可有不少教师为此操作环节怨声载道,声称学生不听指挥,漫无目的地“乱打一通”。小组捆绑评价正是摆脱这一困境的“良方”,每个组员的作品和表现都与小组总成绩息息相关,于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便学会了合理分工,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取长补短,学会了自我克制。最终的评价更是鼓舞人心,大家一同在交流中分享,一同在收获中快乐,成功了,饱尝喜悦,失败了,查找症结,真可谓“五味俱全”。

由此看来,信息技术课堂有效评价也跟其它学科一样可以“精彩绝伦”,就让我们善用评价,巧用评价,我们的课堂一样精彩。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从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都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目前的教学评价工作既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也没有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评价与课堂脱节,评价方式陈旧单一现象并不鲜见。许多教师还缺乏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经验,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或照搬其他学科的考核方法进行教学评价,许多学校的老师甚至不知该如何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成效及学生学习的成果。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社会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传统教育目标理念中解放出来,由培养学生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新信息,体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目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的不正常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使用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在必行。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精神,重视教学效果,方式灵活多样。这一原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因为在小学阶段不是学计算机,而是用计算机。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多样化,学生在学习时不可能样样精通,他们只需要抓住感兴趣软件加以重点学习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给学生自主考试、自由发挥的权利。如采用“学生作品”方式进行考评。“学生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翻阅资料,相互交流,上网下载,请教老师,考试成绩实行等级制。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价的方式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目的在于发展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养,学习评价不仅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完成任务,从而真正达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提高操作水平,因此在评价方式上要具有学科特点。可以采取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师生共评相结合方式,进行双向及多向评价。而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方式是边动手边动脑,在教学中,某些看似简单的细节过程,却可体现教师的修养以及教学理念。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也尤其重要。

如教学Windows98“附件”中“画图”部分时,可对学生进行基础、技巧、创作三次测评。通过对学生进行画图基础的测评,可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画图工具、颜料盒的使用,初步掌握菜单部分功能的使用,为下一步画图技巧打下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画图技巧的测评,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复制粘贴和剪切粘贴、自定义颜色、旋转、反色、透明与不透明处理等画图技巧,更进一步地巧用工具箱和颜料盒和菜单,为下一步画图创作打下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画图创作的测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画图水平和画图技巧,充分展示学生的画图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自信心。

信息课上的作业完成后,需要教师及时的评价、反馈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当学生看见作品上老师的评语、同学们的建议,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学习有帮助,还对其的学习态度、情感、兴趣有深远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整合其他课程

评价内容的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溶入其他课程。要让学生从教学评价中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有帮助的,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替代的,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了word制作小报,第二学期学校了浏览网页、下载信息并且学习了在BBS中发表自己言论。结合他们语文课上学习的《颐和园》一文的契机,让学生搜集有关“颐和园”的有关介绍,将各种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通过自己整理、加工,加上自己的感受制作成一份关于颐和园的小报,以自己的话在BBS上发表一篇图文并茂的“颐和园”小报,要求有自己的特色。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每人至少还要对3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有所反思

做为教师,每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来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仔细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记录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

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他们归纳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更注重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更注重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新的、独特的教学思路,运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评价标准探析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导向的作用。当前,只有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进行教与学的评价,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有效评价标准的出台

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是一项较难的工作,既要具有学科针对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更要具有促进性。基于此,自2006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经过不断地尝试与修订、提炼与完善,初步构建了一个有效课堂评价标准(见右表)。此标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从四个层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的核心是“学习表现”,评价等级均根据“学习表现”来确定,而“教学行为”是学习表现的合理推断,给教师提供一个导向性的教学建议。

●有效评价标准的解析

1.贯穿“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绝对不是有效的课堂,换一句话讲,有效的评价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过去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更多的字眼停留在教师教得怎样上,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表现,造成评价的对象偏失,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及时改进。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指出:教学评议的对象不应放在“应当怎样教”上面,而是要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教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创造出色的教授”,而是“相互学习关系的创造”和“高水准学习的实现”;探讨的中心不是教材的解释和教师的技能,而必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具体事实。这就是说,教学评价的核心就是学习评价,教学的好坏由学生的学习表现来决定。为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重点定位在“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四个层面,并细化为12条学生的学习表现。整体而言,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要力争做到: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有兴趣、有激情,全面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时凸显个性,协作学习时又能融合互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特别是学生获取、加工处理、管理、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推理、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创造能力得到初步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体现“学科特质”的评价项目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而信息素养不等同于技术素养,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具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愿望;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技术;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主动防范不良信息,抵制不良信息行为,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述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可以看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可以将信息素养分解为四个可以操控的评价项目。一是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学习情感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包括学习注意力、情绪状态(兴趣与愿望)和参与学习的程度等;二是学生的操作能力,体现出学科的基础性、技术性,涉及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基本技术,重点考查学生有意义的操作(技术的价值)、有层次的操作(动手的机会)、有实效的操作(任务的完成);三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不能唯技术而技术,而应该面向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动手的同时强调动脑,因而,

信息技术课堂还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能进行丰富的语言交流,同时能够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四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属于终身发展能力的范畴,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有自主探究意识与行为,能否借助各种支架与路径学习,包括借助技术支持与团队协作,能否进行自我评价等。四个项目的评价标准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与发展性,体现了信息素养的要义。

3.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教学评价就是利用一定的评价标准或量规来评判一节课的优秀与否,但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该也不能局限于此。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利用评价的手段来探究教学成败的原因,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探寻更多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以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教学评价,让教师明确自身教学的改进方向,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其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尽管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众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但在这些因素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学活动的发动、运行、效果反馈等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良好的学习表现均以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为前提,因此,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着手。通过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标准的研究,我们对有效的教学行为的导向更为精细,我们从学生的学习表现着眼,反推或反观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找出学生表现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学生“学习注意程度高”,则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激活其主体能动性,那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能贴切表达、具有激发性”;又如,学生“学习要有明确的思路”,教师就应该有明确的引导,要求做到“重视分析引导环节、善于引导思路”。可以看出,在评价标准中,“学生的表现”是真正的评价点位,“教学行为”体现着教学的改进方向,只有这样,教学方向才会更为明确,教学思路才会更为清晰,教学效果才会更为明显。

其实,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过程就是相关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形式与成果逐步形成的过程。对标准的理解与应用也不是一成不变,其必然因人而异,“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与细节,衍生出更多的评价点位。同时,教学评价不应当形成类似“审视”和“被审视”的单向权力关系,而应该是民主的、参与式的学习型评价,观摩者不是“对主讲者提建议”,而是交流自身的学习体会与改进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创造课程、促进共同发展。

注重多样的课堂评价 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多样、积极的评价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激发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快乐中走向成功。但是如何利用评价的秤杆来激发和持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呢?下面就来谈谈我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师的评价必须充满情感。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学生热情、灵动,充满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如果一个没有真情的教师,一段没有情感的评价,怎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期望,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

记得一次我在上《键盘输入》这一课时,我很想注重手的灵活度的训练,于是带大家做了“十指操”。这时,一个小男孩开心得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打电脑,还可以传递信息,可以做一到十的数字、OK等手势,还可以做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胜利)”的手势。应该说这是一个契机,如果很好地表扬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应该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但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轻描谈写地评价道:“你说得很对!”接着就继续下面的教学活动了。小男孩看了看我,有些失望地坐下,眼神中充满了黯然的表情。课后,我在回忆这一段课堂教学情节的时候,也感到比较后悔。信息技术课以电脑为载体,承载着人的情感,学生、教师之间应该有一个感情丰富的世界。“很好!”、你完成得很好!”、“你有进步了!”等冷冰冰的评价无法唤起学生的真情,无法引发师生间情感的共鸣。如果当时我能很好、很恰当地表扬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的手势,我想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热烈。看来,教师的评价必须真情投入。

二、教师的评价必须充满真实感。

在信息技术课上,为了体现“激励”这一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显得比较大方,课堂上表扬声不绝于耳,大多都是“你真棒!”、“你真厉害!”这些赞美声。甚至还有一些比较夸张的,如“你做得比老师做得还好!”、“我们要向你学习!”,有的则评价不全面,正确、合理的一面讲出来,但对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却置之不理,如“你操作得太好了”、“说得完全正确,真聪明啊!”;有的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加引导,却称赞其见解独到„„这些夸大其实的“表扬”,带来的只是学生思想上的模糊和情感上的困惑,学生对表扬就有可能“失去感觉”,有的时候甚至带来了学生的浮躁情绪,没有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

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上《画圆》这课时,在完成的几个作品评价中对作品进行了点评,表扬了其中几张,其中有一份作品当时已经填上了颜色,但构图结构和比例有一些问题。教师当时就对作品的优点进行了适当的评价,并且也指出了它的缺点缺点。所以,在上下一课的时候,这位学生克服了前次作业的不足,完成得比较好。我想,如果教师当时只是表扬他的优点,而没有中肯地指出缺点的话,那么,学生可能会重复前一次的错误。

我想,真实的评价应坚持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信息,以鼓励为主,但并不摒弃批评,这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而不能使学生丧失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只有真实的评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令学生信服。

三、教师的评价必须充满个性化。

传统的评价是强调统一标准的。但是现代素质教育观倡导学生参与评价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就多样化的发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比以往大大增加了。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在班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提出一些“奇谈怪论”。比如,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学《插入图片》时,我用了两个文档进行比较,并问孩子们:你最喜欢哪一个文档。大多数孩子都说“喜欢有图片的文档”。但是有一个孩子却说“喜欢没图片的文档”。当时我很想用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个“奇谈怪论”分子,以自己的标准答案来作最终的评价,后来我转念一想,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在动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我问他为什么。他小声地告诉我,他是一个有色盲病的孩子,颜色在他眼中都是灰色的,所以他不喜欢鲜艳的图片,排斥鲜艳的图片。我当时很惊讶,后来我给了他一定的鼓励。我想,评价标准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学生的表现不求完美,只要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评价的灵活性,才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四、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互相评价。

虽然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导者”,但是如果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部分。当然,教师应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作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如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和教师的导评,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总之,评价是一种评估,是一种激励。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应该是形式多种多样,不应该拘泥于一种。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应该具有生动形象、充满亲和力,感染力的特点。我们只有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灵活、变通、个性地使用,这样我们的课堂才充满生命力。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然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向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体制,但是身处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感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价值。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如何建立一种合理、有效,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激情与投入的评价体制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在教学中,如何以好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有效。下面就谈谈教学时运用教学评价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一)、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对于其它课程,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更大,有的家庭拥有机器设备,经常使用,有的甚至只在电视中见过,从未接触过。经过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以“了解、掌握和熟练操作”程度为标准,评价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水平。对有的学生,每分钟打20—30个字,我们可以评价为“优”;有的学生能在网上找到资料,虽然不熟练,速度也很慢,但相对于他个人来说,我们也可给个“优”。只要他有所进步,就值得表扬。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若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评价而不是评判,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在脸上不应反映出“很满意、很不满或很生气的表情”,也不应运用“你的方法最好、你回答的非常正确、你的方法不对,请坐下”等语句。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要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有很多条路来走,有些路可能是最近的但它并不好走,有些路是比较远的但很平坦,有些路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很难说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当一名学生在回答这样一个具有多个答案的问题时(信息技术课上的问题多数都是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轻易的给出“你的方法真好”,那么其它同学就很容易接受这个结论从而不再进行思考,即使已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也有背于平等、民主、合作的评价原则。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例如我在教学幻灯片的编辑――删除一张幻灯片时学生在分组探索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一名学生认为在选择一张幻灯片然后单击编辑菜单――剪切就能删除这张幻灯片。从效果上说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但在原理上这与删除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并未对其方法提出疑义,当课程进行到如何移动幻灯片后这名学生又提出了利用先剪切后粘贴的方法来实现移动,此时我向全班同学提问刚才你们不是告诉老师通过剪切可以将一张幻灯片删除吗,即然已经删除怎么可能又将他粘贴出来呢?经这么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是呀刚才都删除了现在怎么会又粘出来了呢?经过讨论研究学生给出了答案,剪切并不是把幻灯片删除而是将它放到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当我们在执行粘贴命令时计算机就会把它取出来粘在光标所在的位置。由此又向学生简单简介了剪粘板的知识。

(三)、多角度综合评价

信息技术学习中,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评价。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操作及技巧好,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同学组织协调能力强。个人有强弱项,老师在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注意促进学生改进个体的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如:柳泽铭同学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很浓,他非常聪明,家里虽然没有计算机,但学习信息技术很投入,以学习成果来评价他是一个信息技术特长生,我就让他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发现他在辅导时经常在网上聊QQ,甚至平时还到网吧打游戏,班主任、家长都非常生气,我就让他停止参加信息学奥赛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冷静思考,他也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又要求参加辅导。我就抓住这个学生擅长学习电脑技术的天赋进行表扬鼓励,引导到他上一些电脑技术教程网,教会他在在网上学习一些电脑技术的方法。让他通过学到的编程技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我又发现这个学生喜欢网页制作,就让他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作品》

比赛,让他有空来学校机房搜索资料完成作品,结果这个学生为了完成网页制作,在网上自学网页制作技巧,真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最终这个学生获得了《中学生电脑作品网页制作》区级三等奖,《信息学奥赛》宁夏赛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通过这个学习历程,他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了。他的梦想就是做一名IT精英,我相信他能实现他的梦想。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弹性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是教师进行分层评价的先决条件之一。此外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小组协作是否默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是否得到提高、实践过程中是否获取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等都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参与其中,既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又要发现后进生是否达到了分层评价的标准及时予以表扬,这对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成果的评价

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当学生学会相应的技能完成一个作品或任务之后,如何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是这一阶段评价的任务。我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议等措施。

(一)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介绍、评价本人(本组)的学生研究进程、创作(研究)思路、作品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评价,达到认识上的深化,进而分析、调整自己(本组)的学习(研究)行为。

(二)学生互评

学生的互评应以叙述自己观点、介绍自己的设计(修改、研究)思路为主。既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对自我反思,同时又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而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引导性,任何一件作品、一项研究进程允许有所不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来观察,不要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对于一项学习研究课题,允许有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去认识其结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去分析。

(三)民主评比

采用民主评比的方式选出几件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首先请作者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使用的信息技术技巧,然后由其他同学针对这个作品针对“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和“建议作者如何改进”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内心世界开展自我评价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作品优缺点,产生二次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的提出“根据刚才的互评你们想不想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此时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总会产生一些感想、新的认识或自已对学习状态的一些回顾。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把这些自我评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上传到作品评价文件夹中。然后在课下把学生评价进行归纳整理,连同作品一起存入他们的电子档案袋中。

三、教学的阶段性评价

计算机教材不同于其它学科,教材的各单元之间既是联系的同时也是离散的。单元与单元之间界线比较清晰,因此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的阶段性评价非常重要。它既是对上一单元学生学习情况的展示、总结,又是激发学生学习下一单元的动力源泉,处理好这一环节可以持续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安排一节课,把学生的电子档案分发下去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体验成长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接着让学生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对自己前一阶段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协作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在对其他同学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这个过程教师应做好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评价别人,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会大有好处。根据学生评价结果评出本单元的学习小标兵,这既是对这些学生的表扬和肯定更是为其他学生树立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赶超对象。教师还应根据电子档案的记录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学生以鼓励其继续努力。

通过上述尝试,切实体会到了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进程,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浓,真正体现了公平、民主、合作,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在课堂上都充分得到了教师的关注。


相关内容

  •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信息技术
  • 重庆市初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评价手册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教所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室 二○○七年九月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草稿)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设计是以<7--9年级初中信息技术实施纲要(初稿)>为依据,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q ...

  •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应如何评价
  • [摘 要]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课堂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知识呈现更加形象生动,对于这样的课堂,评价方法也应进行更新,应开展针对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评价以达到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通过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特点.评价的功能与内容,最后总结出评价的方法,即教师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学习过程与效果评 ...

  •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丁 芳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课堂作业设计和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就新课改下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认识,以及相关的一些探索和尝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 ...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初探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初探 [摘要]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已经普及.但是对于客观的评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探索和总结出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评价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 ...

  •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江都市实验初中 刘美玲 摘要: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找到一个跟信息技术新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成为时下讨论的热点.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尊自强能力的信息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

  • 谈小学信息技术 "微型课堂"技巧的构建
  • 谈小学信息技术"微型课堂"技巧的构建 单位: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 姓名:林志锋 电话:[1**********] 谈小学信息技术 "微型课堂"技巧的构建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各小学课堂中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了教师和学者的关注,同 ...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文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是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从教材.学生心理.教学方式.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力图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信 ...

  •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
  •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正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价值正是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获得 ...

  • 信息技术课堂中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应用
  • 广州市中小学校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主题是:发展性教学评价.我校是白云区开展信息技术发展性评价活动实施学校之一,经过几个学期的具体实践,发展性教学评价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一.认识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