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改革漫谈

  摘 要:从实践的视角反思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管理、教研机构等进行变革。突破知识观的霸权地位,确立生活观,理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农村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生活并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管理;教研机构;生活观

  “知识观”在教育价值观中的霸权地位,使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学的中心,人和人的生活被边缘化。其一,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无限放大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予以落实,并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难度大、数量多;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使当前的教育分流呈现出严重的负面效应,“教育分流导致过度激烈的教育竞争或学生的自暴自弃”。其二,学习即生活。知识的目的性,使学习被赋予生活意义的目的性,“学习是为了学习”是“应试教育”情结的一种理论阐释。其三,读书=上大学=找好工作=留在城市。这是农民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农村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单纯地“跳出农门”的农村教育价值观是狭隘的。

  引教育“回家”。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他认为教育不仅改造社会生活,也改造个人生活。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状态,使受教育者幸福地生活并追求更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这应是教育的精神家园。使农村学生过充实的、自我的生活。

  确立生活归属观。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当下的和未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对于个人的归属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上大学是教育的归属。错误的归属观使学生心中只有知识,没有生活;只有学习,没有工作。

  确立职业生活观。一是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二是职业规划意识。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和职业规划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帮助农村学生确立正确的知识观,理性地对待教育分流,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确立生活幸福观。社会分工导致个人生活的差异性,精神追求获致个人生活的同质性。帮助农村学生确立生活幸福观,既是个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活幸福观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性、精神生活的充实性、社会生活的公益性等方面。

  一、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

  (一)工资待遇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仅表现为显著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而且在同一地方(乡镇),教师与其他行业的工资差距也越拉越大。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中,农村教师仍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群体。

  (二)生活条件差。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距和农村偏僻的地理位置及其落后的经济文化环境,使农村市场商品相对匮乏、医疗卫生条件差、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差。落后的生活环境使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乡下挣钱,进城消费(购物、就医、子女求学等)。

  (三)压力大。农村教师编制偏紧,任课教师工作量普遍超标;农村学生大都抱有“跳出农门”的求学愿望,农村学校领导的政绩观倾向于“升学率”,农村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农村教育改革的落实大多数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基本上成了唯一的改革对象,而农村教育管理又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泡沫管理”现象,诸如精英教育管理泡沫、量化管理泡沫、继续教育管理泡沫、教师聘任制泡沫、集权管理泡沫、创新管理泡沫等,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二、解放农村教师的策略

  改变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

  一是改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条件、医疗卫生保障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应出台保护性政策,确保农村教师在患大病、重病时能够得到救治。二是规范教师管理。农村教师管理要去“人治”,实行依法管理;农村教师管理要去“专制”,实行民主、科学管理;农村教师管理要去“管治”,体现人文关怀、专业服务特性。三是尊重农村教育的客观现实,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的门槛。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中的计算机等级要求,活化教研成果指标,使中、高级职称申报成为农村教师的现实追求。四是城、乡区别对待,增加农村教师受表彰奖励的机会。对农村教师的评价要考虑农村环境的艰苦性、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工资待遇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给予农村教师同等于城市教师的受表彰奖励的机会。六是培训学习要增加机会、提高层次。农村中小学位置偏僻、信息闭塞,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培�学习的机会,教研部门也需要为农村教师组织合乎需求的、较高层次的培训学习活动。七是建立“农村教师离职国家补偿制度”。当前的农村教师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制度缺陷,

  一方面,部分农村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冷淡态度和普遍性的职业倦怠现象,事实上是一种退出心态的表现,而农村教师的流失则是一种具体的退出行动。在这方面,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民对人民公社体制的“退出”行动和随后国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建立的“退出机制”及其导致的中国农村的巨大发展是一个成功的借鉴。

  第二方面,农村教师的弱势群体地位需要补偿性社会政策予以保护。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表明,农村教师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补偿性社会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基本生存的权利”。

  第三方面,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一部分素质过低的农村教师已经难以胜任教师岗位,需要通过制度安排为他们开“出口”。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按计划逐步实施,此乃乡村教育之幸也,更是乡村教师之幸。不久的半将来农村教育必将呈现出新的局面。

  摘 要:从实践的视角反思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管理、教研机构等进行变革。突破知识观的霸权地位,确立生活观,理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农村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生活并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管理;教研机构;生活观

  “知识观”在教育价值观中的霸权地位,使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学的中心,人和人的生活被边缘化。其一,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无限放大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予以落实,并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难度大、数量多;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使当前的教育分流呈现出严重的负面效应,“教育分流导致过度激烈的教育竞争或学生的自暴自弃”。其二,学习即生活。知识的目的性,使学习被赋予生活意义的目的性,“学习是为了学习”是“应试教育”情结的一种理论阐释。其三,读书=上大学=找好工作=留在城市。这是农民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农村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单纯地“跳出农门”的农村教育价值观是狭隘的。

  引教育“回家”。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他认为教育不仅改造社会生活,也改造个人生活。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状态,使受教育者幸福地生活并追求更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这应是教育的精神家园。使农村学生过充实的、自我的生活。

  确立生活归属观。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当下的和未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对于个人的归属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上大学是教育的归属。错误的归属观使学生心中只有知识,没有生活;只有学习,没有工作。

  确立职业生活观。一是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二是职业规划意识。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和职业规划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帮助农村学生确立正确的知识观,理性地对待教育分流,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确立生活幸福观。社会分工导致个人生活的差异性,精神追求获致个人生活的同质性。帮助农村学生确立生活幸福观,既是个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活幸福观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性、精神生活的充实性、社会生活的公益性等方面。

  一、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

  (一)工资待遇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仅表现为显著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而且在同一地方(乡镇),教师与其他行业的工资差距也越拉越大。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中,农村教师仍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群体。

  (二)生活条件差。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距和农村偏僻的地理位置及其落后的经济文化环境,使农村市场商品相对匮乏、医疗卫生条件差、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差。落后的生活环境使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乡下挣钱,进城消费(购物、就医、子女求学等)。

  (三)压力大。农村教师编制偏紧,任课教师工作量普遍超标;农村学生大都抱有“跳出农门”的求学愿望,农村学校领导的政绩观倾向于“升学率”,农村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农村教育改革的落实大多数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基本上成了唯一的改革对象,而农村教育管理又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泡沫管理”现象,诸如精英教育管理泡沫、量化管理泡沫、继续教育管理泡沫、教师聘任制泡沫、集权管理泡沫、创新管理泡沫等,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二、解放农村教师的策略

  改变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

  一是改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条件、医疗卫生保障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应出台保护性政策,确保农村教师在患大病、重病时能够得到救治。二是规范教师管理。农村教师管理要去“人治”,实行依法管理;农村教师管理要去“专制”,实行民主、科学管理;农村教师管理要去“管治”,体现人文关怀、专业服务特性。三是尊重农村教育的客观现实,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的门槛。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中的计算机等级要求,活化教研成果指标,使中、高级职称申报成为农村教师的现实追求。四是城、乡区别对待,增加农村教师受表彰奖励的机会。对农村教师的评价要考虑农村环境的艰苦性、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工资待遇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给予农村教师同等于城市教师的受表彰奖励的机会。六是培训学习要增加机会、提高层次。农村中小学位置偏僻、信息闭塞,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培�学习的机会,教研部门也需要为农村教师组织合乎需求的、较高层次的培训学习活动。七是建立“农村教师离职国家补偿制度”。当前的农村教师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制度缺陷,

  一方面,部分农村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冷淡态度和普遍性的职业倦怠现象,事实上是一种退出心态的表现,而农村教师的流失则是一种具体的退出行动。在这方面,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民对人民公社体制的“退出”行动和随后国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建立的“退出机制”及其导致的中国农村的巨大发展是一个成功的借鉴。

  第二方面,农村教师的弱势群体地位需要补偿性社会政策予以保护。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表明,农村教师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补偿性社会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基本生存的权利”。

  第三方面,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一部分素质过低的农村教师已经难以胜任教师岗位,需要通过制度安排为他们开“出口”。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按计划逐步实施,此乃乡村教育之幸也,更是乡村教师之幸。不久的半将来农村教育必将呈现出新的局面。


相关内容

  • 农村小学特色班规制定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农村小学特色班规制定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新安所镇中心学校 2012年6月 <农村小学特色班规制定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1.班规,也可叫班约,广义的班规包括班级管理制度.班号.班徽.班歌等的规定.狭义的班规专指约束管理学生的制度条约.班 ...

  • 广开言路 畅谈时政
  • 记民进北京市委第一期时政漫谈会 发布时间:2010-08-20  作者:组织处 2008年9月27日下午在市委第一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期时政漫谈会.俞金尧等八位会员畅所欲言.积极研讨,就国家经济与社会建设的热点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会议气氛活泼.热烈.民进市委常务副主委吴文彦,秘书长王报换参加了会 ...

  • 漫谈学校没有双休晚托,校外补课之风日盛
  • 漫谈学校没有双休晚托,校外补课之风日盛 今年以来,我们嘉兴实施取消"一切义务教育阶段,各公办学校在节假日和晚上进行服务性收费和代办收费的规定",此项工作,确确实实地落到了实处.刚开学之后,孩子们交付的学杂费中,其中的双休晚托费,于不久后又退还到给了学生,相应地,放学提早了,星期六 ...

  • 自动化系暑期社会实践范文
  • 自动化系暑期社会实践范文 xx年7月26日----7月31日,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暑期实践小组一行7人,前往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短短的6天里,我们在后埔村希望小学开展电脑培训.科技讲座.大学生活图片展.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就&qu ...

  • 自动化系02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 ■一、综述: 2002年7月26日----7月31日,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暑期实践小组一行7人,前往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短短的6天里,我们在后埔村希望小学开展电脑培训、科技讲座、大学生活图片展、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就"什么样的 ...

  • 自动化系02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2
  • 一、综述: 2002年7月26日----7月31日,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暑期实践小组一行7人,前往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短短的6天里,我们在后埔村希望小学开展电脑培训、科技讲座、大学生活图片展、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就"什么样的社 ...

  • [保持心灵的宁静]
  • 保持心灵的宁静 作者简介:侯元清 男 出生于1967年 教师 中教一级 1989年毕业于荆州师范专科学校,同年参加工作.从事教育行业至今,期间任教过小学语数,初中语文等科目,任职过副校长政教主任等职,现任工会主席.从教以来,多次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多次承担镇级市级公开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 ...

  • [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 利用假期我品读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完这本书后,对于像我这样经验颇少的班主任来说,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对我的班级工作有很多的帮助.而且从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管理班级的方法,真正体会到要管理好班级,方法科学有多么重要.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语言是那 ...

  • 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规划2
  • 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规划 一.活动意义 为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引领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工作,担当学的重任,促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小学青年教师实行名师带动. 二.培养目标: 1.使青年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主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2.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和课改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教深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