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写话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写话教学

[内容摘要]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语文的种子,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写话是是迫不及待地表达需要,用“生花妙笔”描绘美好生活,从而为习作教学做好启蒙和奠基。本文试图从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出发,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在看图写话中培养能力,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赏识评价中享受写话乐趣,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会写话。

[关键词] 兴趣 观察 积累 评价

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学生所写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结构比较简单的短文。它是以培养和训练遣词造句能力为主要内容,也是为用书面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基础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提出了三条具体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写话教学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发展学生的写话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激发兴趣 启蒙写话

低年级段的学生,没有说写意识,更没有说写习惯,若实现课程标准中的写话要求,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从无意识的写话状态到条理性的自由表达的关键环节是启蒙,只有让这个环节充满乐趣,学生才能全身参与,主动体验。因此,要把“说写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激发说写欲望。

1、依托教材资源,用活写话素材。教材是基础的、内容丰富的写话资源,可以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写话之门,把学生带入兴趣写话的奇妙境界,使学生愿写乐写。灵活使用教材资源,把教材使用和写话教学结合起来,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教材每个拼音都配有一幅情境图。为了巩固发音练习,就让学生试着根据情境图说一句或两句完整的话。例如学习“g、k、h”让学生说话,有个学生说“哥哥带弟弟来到河边玩,

弟弟把小蝌蚪放到小河里,他们高兴得笑呵呵!”这样不仅降低了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强了拼音学习的效果,还练习了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类似的图片在一年级上册的集中识字阶段及部分阅读教材中也可以找到,经常加以利用训练,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2、构建时空联系,丰富写话形式。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限,单一的写话训练方式很容易使他们进入疲劳状态。因此,在进行写话训练指导时,重点在训练形式上下功夫,做到方式变,兴趣不变,时空变,目标不变。玩玩画画写写,剪剪贴贴写写,说说演演写写,看看编编写写,一日一句等形式,打破时空界限,寓写于玩演之中,一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激情。

3、创设写话情境,延伸写话触角。经历丰富写话自然精彩,学生单调的生活环境造成写话精神状态萎靡,弥补学生生活经历枯燥无味的有效手段,就是创设精妙的写话情境,让学生把写话触角延伸到现实及以外的无限世界,自然就有豁然开朗的激情享受。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创设学生乐于写话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或设计一个情景、一个动作说一句描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然后再写下来。

二、说写结合,以说促写

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书面表达。要想书面表达出现精彩篇章,必须在口头上有精彩表现。因此,教师先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要求他们,帮助他们在说话训练中形成句子的概念,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对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只有在大量的说一句话、写一句话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明确起来。结合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以及课文的学习,进行说一句话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则开始每日写一句话的训练。引导孩子写自己一天里最想说的,最高兴说的一句话。句子的概念也在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明确。

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契机,注重从形象、色彩、场面上对儿童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儿童观察、探索、写话的兴趣,使儿童投入的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尽量说完整的句子。如果学生说了半句话,教师就要求重说,一直到说完整为止。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一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全班学生都能写一句比较完整的话了。这时,可向学生提出进一

步的要求,重点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写好一句话。

1、由简到繁,螺旋上升

首先让学生认识句式——谁在干什么。谁就是人物,干什么就是事情。然后,我选用了个别学生自己的句子做例句,如:“我在写字。”我对此句作了分析。接着再出示“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让学生来认识比较。最后,出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由于例句是学生自己想出来、写下来的,所以在理解这种句式上,学生比较轻松。然后在学生认识这种句式后,我大面积进行此类句式的说话训练.如:“吃过晚饭,爸爸在客厅里看报。”“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公园里去玩。”等等。接着,我就激励学生把这些句子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表示,看谁写得多,写得好。让学生反复练习,可为他们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2、练写几种常见的句式。如“什么地方有什么(我家有许多小鸡。)” 、“谁看见什么(我看见路上有一辆新车。)”、“谁听见什么(我听见妹妹在唱歌。)”、“什么是什么(我是小学生。)”等等。以上几种句式的练写,指导方法和“谁在什么地方”的句式练习一样:先认识,后仿写,再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要注意的是训练要求一定要从简单到复杂,一句一句地练习到位。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接受力强的学生便可以逐步把几种句式连接起来,进行“连句成段”的练习了;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继续强化练写单句,到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再进入“连句成段”的训练。

四、学会观察,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低段学生作文的主要方式。小学语文书图文并茂,特别是低年级,每幅插图都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符合这个年纪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素材。在每篇课文的开始或课文讲解中都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指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

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当然教师也不必每篇都让学生写。对于学生写的东西,教师不必要求过高。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在不断的训练中适当提出要求,关键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写完整句。课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教师也可以脱离课本,在现实生活中找找图画,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五、阅读积累、丰富语言。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作文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所以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谈的就是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只有多读书,语言具有一定的储备,才有可能运笔如神。

低年级的写话练习应该视为一个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模仿的过程。课本是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材料,新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最佳范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朗读、感悟、想象画面,感受课文字里行间传递给我们的每一丝感动。通过老师的范读、生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热爱语文,乐于积累。课外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记录,多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在平时说话写话中加以应用。如:一年级刚学完拼音,我就向学生推荐注拼音的课外儿童读物,以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为主,并向学生提出在家中每天看书15分钟的要求。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学生上讲台讲故事,还在教室里开辟出

除了阅读,我还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每个星期,我都会把古诗,儿歌,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录下来,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学会应用。如:春天来了,景色很美,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子也很多,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摘抄下来,进行背诵。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厚积而薄发,相信大量的汲取必会为学生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评价激励,享受写话乐趣

常有人说:孩子的成绩是夸出来的,是赞出来的。赏识教育,魅力无限!这更适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正面、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是学生写话的动力源泉。新课标指出:“对学生写话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在写话批改中,我始终坚持正面评价,进行心语交流,圈圈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激励评价,让学生喜欢写话,真正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而成功感则能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因此,我还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教师写话批改并不代表写话评价的全部,教师应精心挑选不同个性的典型语段进行展示与评议: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再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小作者们个个都喜滋滋的。有些作文整体不是很理想,但局部却写得很精彩,我就对该精彩部分放大处理:让小作者上台大声读一读,享受那份光荣与自豪。在四人小组中开展“寻找闪光点”的评议活动,鼓励学生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写话教学,就是根据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观察、积累、运用、评价,指导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评写结合的循序渐进原则,以培养学生写话兴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为目标,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年2月

[2] 陆志平 李亮: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小学语文 东北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2年4月

[3] 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写话教学

[内容摘要]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语文的种子,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写话是是迫不及待地表达需要,用“生花妙笔”描绘美好生活,从而为习作教学做好启蒙和奠基。本文试图从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出发,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在看图写话中培养能力,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赏识评价中享受写话乐趣,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会写话。

[关键词] 兴趣 观察 积累 评价

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学生所写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结构比较简单的短文。它是以培养和训练遣词造句能力为主要内容,也是为用书面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基础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提出了三条具体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写话教学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发展学生的写话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激发兴趣 启蒙写话

低年级段的学生,没有说写意识,更没有说写习惯,若实现课程标准中的写话要求,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从无意识的写话状态到条理性的自由表达的关键环节是启蒙,只有让这个环节充满乐趣,学生才能全身参与,主动体验。因此,要把“说写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激发说写欲望。

1、依托教材资源,用活写话素材。教材是基础的、内容丰富的写话资源,可以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写话之门,把学生带入兴趣写话的奇妙境界,使学生愿写乐写。灵活使用教材资源,把教材使用和写话教学结合起来,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教材每个拼音都配有一幅情境图。为了巩固发音练习,就让学生试着根据情境图说一句或两句完整的话。例如学习“g、k、h”让学生说话,有个学生说“哥哥带弟弟来到河边玩,

弟弟把小蝌蚪放到小河里,他们高兴得笑呵呵!”这样不仅降低了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强了拼音学习的效果,还练习了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类似的图片在一年级上册的集中识字阶段及部分阅读教材中也可以找到,经常加以利用训练,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2、构建时空联系,丰富写话形式。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限,单一的写话训练方式很容易使他们进入疲劳状态。因此,在进行写话训练指导时,重点在训练形式上下功夫,做到方式变,兴趣不变,时空变,目标不变。玩玩画画写写,剪剪贴贴写写,说说演演写写,看看编编写写,一日一句等形式,打破时空界限,寓写于玩演之中,一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激情。

3、创设写话情境,延伸写话触角。经历丰富写话自然精彩,学生单调的生活环境造成写话精神状态萎靡,弥补学生生活经历枯燥无味的有效手段,就是创设精妙的写话情境,让学生把写话触角延伸到现实及以外的无限世界,自然就有豁然开朗的激情享受。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创设学生乐于写话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或设计一个情景、一个动作说一句描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然后再写下来。

二、说写结合,以说促写

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书面表达。要想书面表达出现精彩篇章,必须在口头上有精彩表现。因此,教师先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要求他们,帮助他们在说话训练中形成句子的概念,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对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只有在大量的说一句话、写一句话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明确起来。结合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以及课文的学习,进行说一句话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则开始每日写一句话的训练。引导孩子写自己一天里最想说的,最高兴说的一句话。句子的概念也在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明确。

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契机,注重从形象、色彩、场面上对儿童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儿童观察、探索、写话的兴趣,使儿童投入的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尽量说完整的句子。如果学生说了半句话,教师就要求重说,一直到说完整为止。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一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全班学生都能写一句比较完整的话了。这时,可向学生提出进一

步的要求,重点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写好一句话。

1、由简到繁,螺旋上升

首先让学生认识句式——谁在干什么。谁就是人物,干什么就是事情。然后,我选用了个别学生自己的句子做例句,如:“我在写字。”我对此句作了分析。接着再出示“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让学生来认识比较。最后,出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由于例句是学生自己想出来、写下来的,所以在理解这种句式上,学生比较轻松。然后在学生认识这种句式后,我大面积进行此类句式的说话训练.如:“吃过晚饭,爸爸在客厅里看报。”“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公园里去玩。”等等。接着,我就激励学生把这些句子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表示,看谁写得多,写得好。让学生反复练习,可为他们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2、练写几种常见的句式。如“什么地方有什么(我家有许多小鸡。)” 、“谁看见什么(我看见路上有一辆新车。)”、“谁听见什么(我听见妹妹在唱歌。)”、“什么是什么(我是小学生。)”等等。以上几种句式的练写,指导方法和“谁在什么地方”的句式练习一样:先认识,后仿写,再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要注意的是训练要求一定要从简单到复杂,一句一句地练习到位。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接受力强的学生便可以逐步把几种句式连接起来,进行“连句成段”的练习了;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继续强化练写单句,到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再进入“连句成段”的训练。

四、学会观察,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低段学生作文的主要方式。小学语文书图文并茂,特别是低年级,每幅插图都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符合这个年纪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素材。在每篇课文的开始或课文讲解中都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指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

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当然教师也不必每篇都让学生写。对于学生写的东西,教师不必要求过高。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在不断的训练中适当提出要求,关键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写完整句。课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教师也可以脱离课本,在现实生活中找找图画,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五、阅读积累、丰富语言。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作文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所以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谈的就是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只有多读书,语言具有一定的储备,才有可能运笔如神。

低年级的写话练习应该视为一个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模仿的过程。课本是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材料,新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最佳范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朗读、感悟、想象画面,感受课文字里行间传递给我们的每一丝感动。通过老师的范读、生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热爱语文,乐于积累。课外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记录,多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在平时说话写话中加以应用。如:一年级刚学完拼音,我就向学生推荐注拼音的课外儿童读物,以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为主,并向学生提出在家中每天看书15分钟的要求。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学生上讲台讲故事,还在教室里开辟出

除了阅读,我还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每个星期,我都会把古诗,儿歌,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录下来,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学会应用。如:春天来了,景色很美,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子也很多,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摘抄下来,进行背诵。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厚积而薄发,相信大量的汲取必会为学生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评价激励,享受写话乐趣

常有人说:孩子的成绩是夸出来的,是赞出来的。赏识教育,魅力无限!这更适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正面、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是学生写话的动力源泉。新课标指出:“对学生写话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在写话批改中,我始终坚持正面评价,进行心语交流,圈圈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激励评价,让学生喜欢写话,真正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而成功感则能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因此,我还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教师写话批改并不代表写话评价的全部,教师应精心挑选不同个性的典型语段进行展示与评议: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再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小作者们个个都喜滋滋的。有些作文整体不是很理想,但局部却写得很精彩,我就对该精彩部分放大处理:让小作者上台大声读一读,享受那份光荣与自豪。在四人小组中开展“寻找闪光点”的评议活动,鼓励学生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写话教学,就是根据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观察、积累、运用、评价,指导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评写结合的循序渐进原则,以培养学生写话兴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为目标,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年2月

[2] 陆志平 李亮: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小学语文 东北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2年4月

[3] 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三维 ...

  •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述评
  • [摘 要]当前的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行性探讨.实践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等三方面.可行性探讨主要集中于小学英语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中小学英语能否良好地衔接以及小学英语是否具备开设条件等.实践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英语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建构等.这两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也 ...

  •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报告(陕西省)
  • 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小学阶段解读报告 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 版)颁布后,我省及时举办了小学英语省级骨干研训班,小学 英语研训组通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集中学习.研读.讨论后,结合我省小学英语 教学实际,形成以下解读报告. 一.英语课程标准(2 ...

  • 教师成长论文音乐
  • 浅析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成长 摘要:小学音乐教师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通过解析其职业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探求其职业成长的路径,对于促进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和优化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结构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职业成长应试教育综合音乐教育能力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传统的单一 ...

  • 关于小学校长如何实现高效管理策略的研究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校长作为统筹一个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灵魂人物,是一所学校教育方案制定的领导者和指挥者,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开展.因此,校长的教学战略与领导方针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学校全体师生而言,校长作为一面旗帜,是教学管理的领头人 ...

  •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作者:金锡根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4期 摘 要:生本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差异,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制定教学策略,还要加强体育训练方法指导 ...

  • 东风吹来满眼春
  • 东风吹来满眼春 小学标准化建设装备类项目教学应用现场会汇报材料 吉水县水南镇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应是"硬件"的均衡与均等.在互联网时代,教学装备类项目"落户"农村,进校进班,无疑是农村小学突破"师资瓶颈",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内 ...

  •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介绍
  • 立足实际,改良传统,扎实求真促教改 莘县国棉小学 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县的中小学已全面铺开且已取得阶段性的成绩.莘县国棉小学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课改精神,深入学习.领悟课改的精髓,走出了一条立足本校教学实际,坚守与改良传统课堂教学,向教改要质量的扎实求真的教改之路. 一.坚守正确而明晰的教改方向. 教学质量 ...

  •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很好地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进新课程,理解新教 ...

  • 小学高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本
  • 小学高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本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狠抓教学规范建设,抓常规养习惯,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创新小班化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