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与竞争力

技术、要素与竞争力*

Technology, Factors and Competitiveness

姓名:韩军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98级硕士研究生

2001年5月18日 导师:海闻教授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授权,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并复印、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尤其有碍作者著作权益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的写作得到了导师海闻教授的耐心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批评意见,谨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施建淮教授、平新乔教授和姚洋教授都仔细阅读了本文并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修改意见,从中笔者受益良多。另外,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曾多次就各种问题同杜杨、尹海涛、李刚、蔡荣、马晓野、郭建宏、夏春以及很多其他同学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讨论,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文章中的不妥与错误之处完全由作者自己负责。

摘要

衡量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专业化系数是将产量、进口、出口联合起来考虑得出的系数。那么影响专业化系数的因素有哪些?是技术、资本,还是劳动力?有关此类的研究层出不穷,一般是要么考虑要素,要么考虑技术,得出的结果大致类似:认为每个都影响显著。尤其是现代研究,认为技术对于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本文将技术与要素结合起来,对于九十年代几个代表性国家的代表性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传统商品贸易专业化程度的因素在各行业、各国不尽相同。

关键词:

贸易专业化系数、 全要素生产率(索洛残差)、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它)

Abstract

The important index that measur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the 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 unites the output, import and export. Thus what a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ecialization: technology, capital or labor? In general, the research is concerned about factor intensity alone or technology alone. And the result is almost the same: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Especially the recent research tends to lay more importance on the technology. My thesis connects the technology with factors, and makes positive research on major industrie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in the 1990s. Finally the thesis finds out what affec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is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Keywords:

Coefficient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TFP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cluding labor, capital, etc)

目录

1 简介 .......................................... 1

2 技术、要素与贸易的相关文献的简单回顾.............. 1 2.1 H-O贸易理论............................... 1 2.2 技术的贸易理论............................. 2 2.3 动态比较优势............................... 3

2.4 技术与要素的结合........................... 3

3 基本模型..................................... ... 3.1 要素价格、成本以及商品价格.................. 4 3.2 需求........................................ 5

3.3 专业化系数................................... 6

4 变量及其选取....................................... 4.1 国家的选取................................... 7 4.2 行业的选取................................... 7

4.3 各个变量的选取............................... 7

5 参数估计及比较...................................... 5.1 国际专业化系数............................... 10

5.2 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索洛残差)......... 12

6 回归及结果.......................................... 6.1 回归结果一................................... 14 6.2 回归结果二................................... 15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7 10 13 17 18 19

4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 1

2 A Brief Review of Technology, Factor and Trade... … 1 2.1 Heckshier-Ohlin Theory.............................…... 1 2.2 Trade Theory on Technology............................. 2 2.3 Dynamic Relative Advantage............................ 3

2.4 Technology and Factors...........................……..

3 Basic Model....................................... ………………… 3.1 Cost and Price................……………………… 3.2 Demand...................................... ……………… 3.3 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

4 Choosing Variables..................................... ………….. 4.1 Choosing Countries.................................…….. 4.2 Choosing Industries.................................…….. 4.3 Choosing Variables.............................…………

5 Estimating and Comparing Data ................................ . 5.1 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 5.2 Index of Technology――TFP....... …………….

6 Regression and Result....................................... ………. 6.1 Result I................................………………….. . 6.2 Result II.................................………………….

7 Conclusion .............................................. ………………

References .............................................. ……………………

Appendix .................................................. ………………….. 3 4 4 5

6 7 7 7

7 10 10

12 13 14 15

17 18 19

第一部分 简介:

本文将各国要素比例的不同以及技术进步率的差异,作为决定世界上代表性国家及地区的产业类型(比较优势)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其国际竞争力以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就是将解释贸易类型的两套体系――Heckscher-Ohlin 理论的要素比例解释以及技术解释――结合起来。

本文着重选取了一些我们比较感兴趣的东南亚国家以及少量的OECD 国家进行分析,同时选取了商品贸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从而将国家与行业联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既能比较出国家间的差异,又能观察出行业间的差别,更加能够具体体现出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的贸易以及生产状况。由于以往研究倾向于要么单纯研究OECD 国家的贸易状况,要么单独研究“四小龙”贸易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本文有意识地都加以选取,同时还加上中国,从而综合考虑世界上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及地区的贸易及技术状况,从而分析影响其贸易专业化的因素。

在本文中,将把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技术的标准。当然做实证分析以前,我们应当得出这些变量是如何与一国的竞争力、专业化程度相联系。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将是文献综述,对于前人关于要素、技术与贸易的关系进行总结;第三部分将建立一个简单的实证模型,从而导出可检验的假设以及计量回归的标准;第四部分为计量模型以及变量的选取;第五部分为估计的一些数据以及国际间的比较;第六部分为计量回归的结果以及分析;第七部分为结论。

第二部分 技术、要素与贸易的相关文献的简单回顾:

1、H-O 贸易理论:

Heckscher-Ohlin 理论认为比较优势的基础在于要素比例的差异:一国应当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贫乏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该理论对于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因素的解释具有较强的实证意义(Deardorff 1984; Leamer 1994)。然而,该理论仅局限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并不能合理解释所有的贸易,最典型的是其不适合解释行业内贸易。尽管某些学者认为要素比例模型“似乎完美适用于实证分析”,(Deardorff 1984)抑或“仅简洁地运用要素禀赋一项即对贸易类型作出了奇好的解释”,(Leamer 1994),其余很多学者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对于实证分析的有效性------仍然值得怀疑”,(Dosi, Pavitt and Soete, 1990), 最典型的莫过于Leontief 在1953年对于美国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密集度的实证分析。

传统要素密度发的假设的一个重要扩展是将劳动力区分开来:一部分是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另一部分是非技术劳动力,这也是对于里昂剔夫之谜的一种解释,包括里昂剔夫自己在内的一些学者们认为:实证检验中得出的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中存在比较优势一定是

反映在技术型劳动力的优势。因此最初的两部门模型扩展加入了第三个要素:人力资本。

除了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生产要素以外,H -O 模型的另一个扩展是把“知识”作为经济中禀赋的一部分,和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力并列。将知识纳入是和强调人力资本紧密相连的,因为知识可以体现在生产技能、资本设备和R&D花费上。因此知识可以成为另一种生产要素,各国也可在知识密集型产品上取得比较优势。然而,就如资本一样,技术本身也能被生产出来:通过R&D投资以及培训。因此,从长期来看,技术被内生化了。生产要素的内生特征带来了比较优势如何动态变化以及一国如何维持比较优势的问题。

2、技术的贸易理论:

技术变量的引入显示出了技术革新对于贸易类型的重要作用。早期研究有Gruber(1967)和Keesing(1967)论证了R&D花费以及技术人员对于美国比较优势的重要作用。Stern, Maskus(1981) 发现技术(通过R&D花费与增值量的比率度量)对于美国六、七十年代比较优势的重要作用。Sveikaukus(1983),通过对美国贸易的分析,假定世界生产函数相同,将生产投入分为多种详细的要素。该文一大重要特征是部门也分得很细:354种投入-产出部门(1967)。技术变量采用了研究人员、R&D投入以及技术革新的其它数据。实证模型则延续了Leamer (1980)的方法,论证了恰是因为科学技术,而非资本密集度,形成了美国的比较优势。特别的,作者发现美国在R&D花费以及主要的创新上,与别国不同。

Hughes (1986),对UK 的研究发现:R&D投入对于UK 的出口起正面作用,而外国的R&D投入则起负面作用。在论证R&D和出口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新禀赋”模型。Vestal 对于日本的分析则将新禀赋模型扩展开,仅考虑技术贸易,得出:从1977到1981年间,日本在以R&D投入体现的技术劳动力上为净进口国,

用技术差异来作为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作为二战后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其贸易类型决不是H -O 模型能够实证解释的。Posner (1961)尝试解释发达国之间制造品的贸易,并且关注由一国技术革新而引起的短期的比较优势。在Posner 的技术差距贸易模型中,一国通过发明新产品和生产方法,取得相对于贸易伙伴而言短期的比较优势。在一段时期内,该国长期独自拥有这些创新,后来技术被其余国家模仿,创新国失去比较优势。然而创新国能够继续技术创新,发现新产品,在失去一项产品比较优势的同时,又获得另一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取代之。在Posner 理论中,技术革新并非发生在那些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中,因为技术从创新国向模仿国传播需要一个滞后的学习过程。

技术差异理论最近得到系统化,有Krugman (1979)、Cimoli (1988)。Krugman 构造的理论框架是:技术创新的北方国家生产新产品;非革新的南方国家只能在一段时期后生产,但是生产成本却较低。在这种框架下,新产业都是首先出现在北方,老产业过渡到南方。北方的高工资体现出北方对于新技术的“垄断租金”。这样一个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然而并没有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贸易。

Hirsch (1965)和Vernon (1966)也寻求H -O 的替代理论。他们提出了产品生产地的动态经济理论即产品周期理论。如同技术差距理论那样,Vernon 假设一国在创新上具有优势。在产品生产的早期,生产集中于创新国,因为在此阶段,生产需要的技能要求非常高,产品价格也较高,产量比较小。除此以外,还要更加接近市场要求,以便观察消费者的反馈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然而,当该产品逐渐成熟而标准化时,价格下降、产量增加,生产也逐渐过渡到其它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创新国又继续研制生产另一种新产品。该理论有两个假设:1. 高技术国家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与技术差距理论一致

2.随着产品日益标准化,技术含量也降低。

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都预期象美国这样的国家应当出口新产品。在技术差距理论中,仅有初始国获得新技术,而产品周期理论中,产品的成熟程度决定其生产地点。

Walker(1979)曾经批评了产品周期模型强调的技术稳定性和生产的标准化。他指出Vernon 的方法将技术视为一旦投入,生产就标准化,而标准化产品不再受技术革新的影响。所以产品周期假设技术是稳定不变的,产品按照预定好的发展模式。Walker 对于众多产业的案例分析发现,仅有一部分产业按照产品周期模式发展,最不遵照这种模式的就是纺织机电产品产业――技术创新在竞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产品周期模型的实证检验必须衡量商品标准化程度、考虑生产地点的变化而非常复杂。Hufbauer (1970)选取了24个国家,在解释贸易模型时试图将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区分开。他把时间作为技术差距理论的重要决定因素,将“第一个贸易日”作为衡量产品年龄的指标。而对于产品周期理论,他使用出口单位产品价值的标准差作为衡量产品标准化的指标。Hufbauer 发现两项指标均与人均GDP 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反映出成熟国家既在新产品又在非成熟产品上具有优势。也有别的研究把R&D开支作为产品周期初期产品的特征标志。Keesing (1967)发现了R&D开支与美国出口情况的关系,反映出美国在新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3.动态比较优势:

将技术视为取得贸易优势的工具是把技术作为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前奏。新古典国家经济学传统是静态的,将禀赋视为静态不变的。因此需要技术贸易理论,尤其是产品周期理论来理解比较优势的动态性质,尤其是对于新产品。新技能的发展逐渐导致把创新视为内生,最初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如Romer ,1990),后来应用到贸易理论中,即比较优势被内生化,能够随着时间被创造出来,同时一国的出口专业化也能影响其增长速度。

在Grossman 和Helpman (1990)的模型中,比较优势定义为国家间制造业生产率的差异。该模型只有一个要素:劳动力,但是生产率却在国际上有差异,从而引致比较优势。这个模型的重要结果就是科学研究能够提高生产率,从而产生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又能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率。Krugman (1987)得出相同结果,尽管模型不一样。干中学使得知识随着时间而累积,比较优势因为各国学习上的差异而产生,生产经验显得相当重要。

新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假定创新过程会有产出,其中一部分来自于研究与开发(R&D)的运用,这又给生产者以激励投资于技术创新。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技术的扩散,能够被竞争者获得。因此技术创新既有源自市场的压力,又有公共商品的特征。

4、技术与要素的结合:

技术要素逐渐被引入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早期研究是将劳动生产率的数据(MacDougall ,1951,1952)以解释李嘉图模型中的国家间的专业化分工。其他有些研究认为,除了要素变量外,R&D密集度与美国的出口呈现正相关(Gruber, Metha and Vernon, 1967; Stern and Maskus, 1981)。类似于产品新老程度的变量也被拿来(Wells, 1969; Hufbauer, 1970; Finger, 1975)代表技术。

尽管R&D衡量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投入,专利权也能作为代表。Dozi, Pavitt和 Soete (1990)发现:在一种产品生产中,一国拥有的专利权占全球总的比例与该产品出口份额正相关。Amable 和 Verspagen(1995)年的研究表明:在OECD 国家中,双边市场份额的变化与相对R&D以及两国相对专利数正相关。

Patrik Gustavsson、Par Hansson与Lars Lundberg 在对于OECD 九个国家、九种行

业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与要素两套变量对于贸易专业化分工的解释作用都很显著。技术化工人增长显著的国家,其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很显著。同样,衡量技术的全要素生产增长率高的国家加速其专业化分工。

David Dllar在1996年的文章《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ital Mobility, and the Product Cycle in North-South Trade》中建立的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以及传播的速度和资本流动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造成的南北方工资的差异。

Deardorff (1984)指出:技术代表了一系列足以解释贸易类型的变量。比较合理的实证分析应当将技术与要素都作为解释变量。

第三部分:基本模型

这部分主要根据Patrik Gustavsson. Par Hansson以及Lars Lundberg 在1995年的论文《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一文中的实证模型。

一、 要素价格、成本以及商品价格:

假定有n 种商品,i = 1,„ „, n, 每一种都被N ij 个厂商生产,h = 1,„„, Nij ,在M 个国家,j = 1,„„, M, 有M 种要素提供生产,k = 1,„„, m, 行业间可以自由流动,而国家间不可以。 假设技术为Cobb-Douglas 型,那么在j 国i 行业h 厂商生产函数为::

αki

q hij =A ij ∏x khij

k =1m

规模报酬不变意味着 ∑αki =1

k =1

m

如果在j 国i 行业所有厂商相同的话,那么在j 国i 行业厂商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αki q ij =A ij ∏x kij

k =1m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要素市场完全竞争,那么通过成本最小化我们能够得出成本函数

(Berndt(1991)):

Z ij (w , q ) =A

-1

ij

∏αα

-ki

k =1

m

ki

αki w kj q ij

其中w ki 为要素价格。

假定产品同质,那么单位成本函数可以写成:

c (w , q hij ) =A

-1ij

-αααw ∏ki kj

ki

m

ki

k =1

完全竞争意味着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当然这样的结果也适用于自由进入的垄断竞争市

场:

⎧⎪w kj ⎫⎪

p ij =c ij (w ) =G i A w mj ∏⎨⎬

w k =1⎩⎪mj ⎭⎪

-1

ij

m -1

αki

αki

=G i A w mj ∏ωkj

-1ij

k =1

m

m -1

其中G i =

∏αα

-ki

k =1

ki

现在考虑j 国与世界上其余国w ,假设要素价格不等,那么

w mj A iw m -1⎧ωkj ⎫ki =∏⎨⎬ p iw w mw A ij k =1⎩ωkw ⎭p ij

ω定义:ξij =p ij T =A ij W kj =kj

ij

ωkw p iw A iw

分别表示:第I 种产品在第j 国的相对价格、j 国在第I 行业生产的相对优势(劣势)、

要素k 在j 国的相对价格,和j 国在第I 行业生产的相对规模。那么上式可以写为:

α

ξij =B T

其中B j

-1j ij

αki W ∏kj

k =1

m -1

(1)

=w mj /w mw (常量)。因此,由上式,一国某种要素越贵,那么密集使用其

的产品生产成本越高昂。除此以外,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力优势越明显,生产规模越大,

那么其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

二、 需求:

消费者需求假定是Spence-Dixit-Stiglitz (S -D -S )效用函数对于所有国家的所有消费者相同。由于同一国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相同,要价也相同,我们能够加总对于某一国家特定行业的需求,代表消费者的S -D -S 函数为:

⎡M b i ⎤

U =∏⎢∑C ij ⎥

i =1⎣j =1⎦

n

a i

b i

∑a

i =1

n

i

=1

从上式附加以预算约束,我们能够推出任一市场g 对于j 国商品i 的需求,也即g 从j 对于商品I 的进口:

⎡p ij ⎤C ijg =⎢⎥

⎣p iw ⎦

-σi

a i Y g =ξij -σi a i Y g (2)

其中σi =1/(1-b i )为替代弹性,Y g 为g 的总收入,p iw 为I 行业所有商品的总价格指数。

三、

现在考虑一个特定国家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贸易。衡量j 国i 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专业 化和净出口的重要指标是专业化系数,定义是j 国商品i 的国内总生产量比国内总消费量(含进口)。

专业化系数:

r ij =

Q ij C ij

=

C ij +X ijw -X iwj

C ij

(3)

其中X ijw 是商品I 从j 国的出口, 而X iwj 是j 国对于商品I 的进口, Qij 是总产量。在这里商品贸易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行业内贸易。

将(2)代入(3),我们可以得到:

ξ{r =1+

ij

-σi

ij w

-σi

Y -⎡Y -ξ⎣j ij Y j ⎤⎦

Y j

}=ξ⎡(Y /Y )+1⎤ (4)

⎣⎦

-σi

ij

w

j

将(1)代入(4),得到:

m -1⎡αik -1

r ij =⎢B j T ij ∏W kj

k =1⎢⎣

⎥⎥⎦

-σi

F j (5)

其中Bj 和Fj 是特定国家的常量,将(5)左右取常用对数,得到:

ln r ij =(-σi ln B j +ln F j )+σi ln T ij -∑σi αki ln W kj (6)

k =1

m -1

如果一国使用贵重(稀缺)要素,生产率较低,或者工厂规模较小,都会导致专业化系数下降。这些机制是通过单位成本和价格起作用的。

对(6)求导,我们获得变化率:

ˆ-∑σαW ˆij =σi T r ij i ki kj

k =1

m -1

这两个式子将是我们下面计量检验的依据。因而各个变量的选取也要依据这些式子。

第四部分 变量及其选取

一、变量的选取:

1、国家的选取:

由于要对于这些国家的众多行业进行分析,因此需要选取一些贸易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也即贸易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其次,我们比较关心的一些国家或地区,比如中国、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应当列入。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选取了中国、中国香港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美国。这样既能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又都是些贸易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或地区。由于OECD 国家在贸易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各个行业(因为我们将以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作为一组变量),所以一些贸易大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并未纳入。

2、行业的选取:

由于行业选取应当尽可能包括主要行业,又要体现出以上国家各自的贸易特色,我们采用9个主要制造行业:食品制造加工业、纺织以及服装业、石油及其相关产品、化工产品、非金属产品、金属及其产品、机电产品、运输工具、其它未分类产品。

下面对于各项指标作出解释:食品主要包括肉、蛋、禽、面粉、糖、调料等各类相关产品(不含烟草酒精油脂等等);纺织服装主要包含棉布、羊毛、丝类以及各种服装;石油及其相关产品包括原油以及石油制品;化工产品包括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产品,如酒精、氮肥、金属盐等等;非金属产品主要包括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瓷器以及非金属矿物质;金属及其产品主要包括有色金属(钢铁)、黑色金属(非铁金属:铜、铝、锌等等)以及各种金属制品;机电产品主要包括食品、印刷、造纸等各行业所需机电产品以及办公所需机电产品(包括电脑);运输工具包括客车、小汽车、运货车、船艇、飞机等等;其它未分类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工艺产品、少儿玩具、珠宝首饰等等未列入其它各项的产品。

应当说,这里选取的9个行业涵盖了制造业的大数,然而一些主要行业如造纸、木材等等因为数据问题并未列入,因而不能面面俱到了。各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的劳动力、资本不尽相同,这将在下面计算的系数中加以分析。

3、 各个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

由于被解释变量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专业化系数,根据专业化系数的定义

r ij =

Q ij C ij

=

C ij +X ijw -X iwj

C ij

=

Q ijt

Q ijt +IM ijt -EX ijt

其中Q ijt 、IM ijt 、EX ijt 代表一国在一行业的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不难发现,如果一国在一个行业为净出口,如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那么Im ijt

Im ijt > Exijt ,那么专业化系数会小于1。

通过计算七个国家九个行业的各自的专业化系数,我们可以大致观察出,各个国家在什么行业具有竞争优势,在什么行业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由于我们选取了1990、1995、1996、1997的各年数据,我们还可以观察出各国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

由于WTO 的Database 并未将香港的转口贸易纳入,导致香港贸易严重逆差,因而有关香港的数据按照《香港经济年鉴》重新调整,再按当年汇率折算成美元。

由于存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比较,以上数据全部以美元计。 数据来源:

1、I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2、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Database, 由UNCTAD 和WTO 联合出品,

url: http://www.intracen.org/menus/countries.htm 3、 《国际统计年鉴》1995、1996、1997

4、 《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5、 《香港经济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2)、解释变量的选取: a 、资本项

资本项在式子中为k i lnk j ,其中,k i 是描述行业平均资本存量的指标;k j 是描述国家平均资本存量的指标,取对数后再与行业平均存量相乘,即得到一国一行业对应指标值,形成一个解释变量。

由于各行业资本存量数据缺失,一般只有固定资产投资或者固定资本存量。因而采取估计方法:根据资本存量的定义公式:

K t =(1-δt -1) K t -1+I t -1

假设每年资本存量增长率为,即K t

=(1+λt -1) K t -1

I t I t -1

那么由以上两式,K t -1=,也即K t =,

λt +δt λt -1+δt -1

因此必须估计出折旧率和资本存量增长率。折旧率的估计参考了一家国际网站的估计数

据:基本上各个行业平均折旧率为12%,金属行业折旧率略低,为9.5%。因而各行业的折旧率统一以次为标准。至于各国资本存量增长率,结合查阅数据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起考虑。同样,所有资本数据以美元计。

数据来源: 1、《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1995、1996、1997、1998

2、I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 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4、 url: http://www.ird.govt.nz/resource/publicat/depn.html

i. 劳动力的选取

劳动力的项在式子中为hilnhj ,其中hi 为行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率,hj 为各国劳动力,取对数后与前者相乘,作为一国一行业的一个解释变量。这样既兼顾行业特色,如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力比较密集;同时又考虑到国家总劳动力对于整体的影响。由于国家总劳动力需要取对数,因而相差并不大,行业影响更多一些。

数据来源:

1、 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 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c 、技术变量的选取:

在Patrik Gustavsson. Par Hansson 以及Lars Lundberg 在1995年的论文《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一文中,技术变量采取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即一般意义上的“索洛残差”。因此本文仿照,也采取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假设为Cobb-Douglas 函数:

Q =AL αK 1-α,那么

得出

MaxQ =AL αK 1-α, s.t. wL +rK ≤C ,

α=wL /C

假设完全竞争情况下,无超额利润,所以Q =C ,那么α可以近似由工资

及其它福利占总增值量的比率得出,α估计出后,而索洛残差可以从

log A =log Q -αlog L -(1-α)log K 算出。

由于A 的度量有较大影响,所以以上除了劳动力以万人为单位计外,其它全部以亿美元为单位计,而且得出的A 值仅为相对概念,不存在绝对值,只有在比较的时候才有意义。我们可以从各国各行业的logA 值大致看出其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情况。

中α时,必须加以其它福利:如奖金、住房津贴、物品等等。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项目统计出的劳动者报酬数值加总,与工资总额比较发现:各年度工资额约占总薪水的60%,因而在中国各行业总年薪的估计中,以工资额除以该比例估算。

数据来源:

1.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2. 《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8、1999、2000

3. I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4. 劳动力、资本同前。

第五部分 参数估计及比较

上面介绍了各个变量的估计方法,根据这些方法,得到国际专业化系数以及索洛残差,本部分对于九十年代七国在九个行业的这些系数进行分析。

一、 国际专业化系数:

通过数据整理及计算,我们得到1990、1995、1996、1997年的各国在各行业的专业化系数,下面简要列明1997及1990的情况以便比较:

1996各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列表

食品 纺织服装 化学制品 石油制品 非金属 金属 机电产品 运输设备

中国 1.089274 1.289418

香港 0.27972 2.41696

日本 0.84122

韩国 0.87166

新加坡 英国 美国

0.612458 0.865782 1.034308

0.835082 1.387715 0.503547 0.800353 0.834801

1.007434 0.287563 1.014833 0.937018 1.116004 1.007844 0.997798 0.929859 0.023864 0.657911 0.630992 0.786581 1.232054 0.722188 0.963312 0.291797 1.038408 1.001756 0.615412 1.047551 0.989403 0.953229 0.264256 1.062578

0.94311

0.131703

0.97375

0.893837

0.871948 0.459078 1.089368 0.903544 1.250996 1.058903 0.980314 0.970968 0.108981 1.201088 10.11741 0.389801 0.921345 0.940242

其它制造品 3.880306 2.15352 1.413639 0.516241 0.24863 1.181833 0.761891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致情况,专业化系数大于一,表示该国在该行业为净出口,越大出口优势越明显(如韩国的运输设备行业);反之,小于一则表示净进口,越小进口比例越高(如香港的运输设备行业)。

中国在食品、纺织服装业、化学制品以及其它制品方面存在竞争优势。而美国仅在食品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相反,日本却在众多行业拥有竞争优势,这与美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而日本却为贸易顺差的情况比较符合。

从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专业化系数超常的国家和行业。最典型的是韩国的运输设备一栏,其专业化系数超过了10,也就是说,韩国生产的小汽车及其他运输工具的总产量中,约有90%为净出口。除此以外,中国的玩具及工艺品的出口也是一大特色,基本反映出中国玩具及工艺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优势。

我们挑选几个行业进行比较一下,以下是各国在食品、纺织服装业、以及机电产品行业专业化系数的柱状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国专业化系数的参差不齐。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在纺织服装业生产制造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中国从1990-1997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在食品、非金属行业的专业化系数几乎稳定、略有下降;在石油行业下降幅度比较明显;其余行业几乎是稳中有升。中国1993年以前几乎在石油行业为净出口,但是在此以后,转为净进口。而中国在众多行业专业化程度的稳步上升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在90年代进展迅速带来的影响。

二、 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索洛残差):

通过估计所得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反映出一国在一个行业的相对技术水平。这个变量根

据log

A =log Q -αlog L -(1-α)log K 得出,由于该变量只有在比较的时

候才有意义,并不存在绝对值。所以我们来比较一下1996年七国九个行业的技术项(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数(以十为底)估计值:

最后一列数值为平均值(非简单算术平均,而是将各国对应数值加总,再根据公式算出)。就总体来看,运输设备、机电产品、食品以及其它制造品的索洛残差较高;原油和石油制品、金属及其相关制品的索洛残差较低;剩余行业一般。

从各国数值来看,中国的技术项明显低于其余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投入居冠,而行业增值量却相对较小。美国的技术指标各个行业都居先,也反映出美国在世界上较高的技术水平。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其实从数据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比较优势”原理的含义:所谓比较优势并非绝对优势,象中国这样全要素生产率比较落后的国家也能有大量出口,而美国那样的先进国家也会有大量进口。因而贸易并不要求绝对优势,有比较优势即可存在。

我们来观察一下中国在九十年代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中国各行业的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有趋同趋势,到了1997年各行业几乎相似。而非金属、运输设备以及金属制造行业,几乎变化不大,大体持平;石油行业和化学制品行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退步;其余行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各行业的技术指标(索洛残差)始终处于稳步上升趋势,而食品及其它制造品行业上升趋势尤为明显。总体而言,中国在九十年代各行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是比较迅速的,虽然与众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第六部分、 回归及结果:

7个国家(地区):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韩国。

实证工作的评论(leamer,1994; Deardorff,1984)结论是:自然资源将会影响产业的地理位置。除此以外,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也很重要。理论上,应当包括国际间不可移动的资源,国家间禀赋不同,产业间需求也存在差异。在本文,我们使用物力资本、劳动力即工人。

专业化程度受生产率影响,我们以全要素生产率(TFP )衡量,定义是产出与加权平均的投入之比。

对于每个行业,我们估计以下等式:

ln r ijt =β0+∑β0j D j +∑β0i D i +β1ln T ijt +∑β2k v ki ln V kjt +μijt

j =1

i =1

N -1n -1

m -1k =1

(8)

其中,每个行业涉及7个国家(地区),采用4年数据。对于每个行业回归的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1: 各国(地区)分行业回归结果:

注:*表示20%水平上显著,**表示10%水平上显著,***表示5%水平上显著。以下同。

从以上结果来看,各行业影响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不尽相同:食品行业的技术作用不显著,而要素较为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纺织服装和化学制品行业中除了人力资本外,其它变量均不显著;而石油制品行业中却只有物力资本要素起显著正向作用;非金属制品行业中,技术起比较明显的正向作用,此外,人力资本效果明显;金属制品行业中只有人力资本作用显著;机电产品行业中,只有技术起了比较明显的正向作用;运输工具行业里,技术和人力资本作用比较明显;而在其它制造品行业中,只有两个要素起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对应技术实际值来看,我们发现:基本上技术项作用比较明显的还是机电产品、运输工具这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而技术要求比较低、生产相对比较规范化的行业,如纺织服装、金属制品行业,其技术性对于贸易竞争力的解释作用微弱;而要素的解释作用整体来看好于技术,人力资本项作用与各行业都很显著,除了石油制品和机电产品行业以外;物力资本项作用于资本密集型商品,如食品加工制造、石油制品行业中,效果比较显著。

实证结果基本反映出各行业的情况,一个行业对于哪种因素要求较高的,那么总体来看,它在贸易上的专业化程度也与其密切相关。

我们再来横向分析一下各个国家的情况,即把国家区分开来进行分析,由于香港存在大量转口贸易,不足以代表整体贸易状况,所以这里仅考虑其它6个地区。

回归结果2: 各国所有变量回归结果:

上表为各国(地区)的各项因素作用的情况:中国只有人力资本要素对于全国各行业的贸易专业化解释起显著正向作用;日本只有技术项对于各行业贸易专业化起显著正向作用;韩国则是技术与人力资本起显著作用;新加坡则是两项要素起了显著作用;英国是技术与物力资本起了比较明显的作用;美国则与新加坡类似,只有两项要素起比较明显的作用。

从回归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项的作用明显好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中国是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国家,出口商品基本也为劳动力密集型商品,所以人力资本要素对于中

国贸易专业化程度的解释非常显著;而对应的是日本这样的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技术对于各行业出口的解释起了显著正向作用;总体来看,各国因素分析也基本反映出各国自身情况,只有美国是个例外,从一般观点来看,美国是个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但是为何技术对于其贸易并未起显著正向作用?

专业化 系数 全要素 生产率 1990 1997 1990 1997 1.001604 1.0128321 0.51143 0.558188 食品

0.503313 0.567258 纺织服装 0.997203 0.8143754

0.389125 0.490841 化学制品 1.001949 0.9969963

0.221207 0.181918 石油制品 0.993839 0.7200952

0.46277 0.529546 非金属 1.000176 0.9946344

0.99932 0.891576 0.483989 0.497597 金属

0.542018 0.700581 机电产品 1.001281 0.9857333

0.565946 0.631145 运输设备 1.000156 0.9518809

0.635909 0.66061 其它制造品 1.002598 0.7090178

发现美国在食品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出现些微上升,却在所有其它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技术指标却是除了石油制造行业以外,各行业都上升较大。这在一方面体现出美国贸易逆差的加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美国在传统商品贸易中,技术指标的上升并未引起相关行业的出口相应上升,反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下降。

应当说,通过分析的结果来看,技术项起的作用并未如预想中那么显著,仅作用于少数几个行业和国家,那么难道技术进步对于商品竞争力方面真的并未起显著作用吗?

首先,本文中由于数据限制,采取全因素生产率来代替技术变量解释贸易。而全要素生产率其实除了包括技术以外,还包括一些别的因素,如国家政策上的扭曲。全要素生产率只能主要反映出技术但是却非全部。根据 Justin Yifu Lin 的《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一文,一国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技术结果是应当由其禀赋结构内在决定的,一国比较优势应当符合其资源禀赋。而事实上,象韩国这样,政策鼓励在九十年代大力发展其汽车工业,而使得其汽车工业产品竞争力指数迅速上升,1996年达到超过10;这样做导致别的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进展缓慢,从而偏离了其禀赋比较优势。虽然从本文的数据并未看出韩国汽车业存在的问题,但是事后来看,韩国汽车业主要的三家制造厂商中,有两家倒闭,可以发现其发展战略的失误。在众多发达国家中,技术上升并未引起竞争力同样上升,也与其资源投入有关。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几乎所有行业的劳动力投入并没有和技术变量相关上升,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下降。

其次,众多发达国家的很多行业的生产是在国外,由其跨国子公司生产,那么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就是在当地进行,出口也是计入子公司所在国。举个例子,美国为什么在运输工具一栏内每年都是净进口?按理说,美国无论在航空业还是小汽车行业都是具有优势的。那么可以观察一下美国几大主要生产商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很多是在加拿大生产,就连美国自己消费的一部分也都算作从加拿大的进口,这就导致了其贸易上的逆差。至于机电产品行业发达国家有多少是在新加坡抑或韩国、台湾等地生产,更是不计其数,所以说,海关统计的产品贸易并未反映出其真正的实际竞争力,尤其是对于发达国家。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近几年贸易逆差逐年加剧却并未影响其实力。

此外,我们对于行业的界定可能略为广泛,不够细。譬如说,美国在某些高科技产品如飞机的生产及贸易上占据有利地位,但是在本文中,统一并入“运输工具”行业内,体现

不出其独特优势;此外,发达国家在于电脑芯片等等比较独特的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被列入“机电产品”行业内。由于本文只能从大的行业把握,不可能过于细分,如果把一个过小行业和一个大行业一起并列比较,结果会出现偏差。所以,这些细小的但是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几乎是“垄断生产”的产品被忽略掉了。

综上所述, 各行业、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影响其贸易类型的因素也不一样,应当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本文中,由于数据限制或者分析方法的影响,技术项可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扭曲,使其不能完全反映出各行业、各国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回归结果低估了技术项的作用。

第七部分:结论:

关于技术还是要素决定贸易类型的观点各有其理论基础。尤其是随着近几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技术作为影响贸易类型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于九十年代东亚国家地区和代表性OECD 国家的实证分析,估算出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专业化系数,同时将估算出的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与要素指标――资本与劳动力一起考虑,发现影响传统产品贸易类型的因素各行业、各地区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与各行业密集使用什么、各国优势在哪儿相对应。例如,中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那么劳动力对其贸易专业化的解释起显著正向作用。

本文对于某些技术应当起显著作用而实证却没有的“矛盾”提供了解释,譬如美国。事实上,随着近几年对外投资的蓬勃发展,以及各国的服务业占GDP 比重的上升趋势,传统商品贸易上的竞争力可能会越来越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而在这些行业上占有有利地位的往往是技术未必先进,而在要素上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随着生产趋向于规范化,产品逐渐向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过渡,这与“产品周期理论”并不矛盾。

当然,本文可能在数据的处理及估算上存在一些偏差,导致某些结果并不显著。但是,从九十年代的情况来看,要素对于传统商品贸易类型的影响基本上要超过技术对其的影响。当然,本文用意并非旨在鼓吹“技术无用论”,恰恰相反,技术通过更多的别的途径来增强一国的竞争力: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传统商品贸易只是一国取得外汇收入的一种渠道,如果在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逆差),而在诸多别的渠道能够获得更有利的地位,那么,可以说该国整体实力仍然在不断上升的。

参考文献:

Bruce A. Blonigen and Yuka Ohno, (1998), “Endogenous Protec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rotection-building trade”, pu blished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98, pp. 205-227

David Dollar (1986),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ital Mobility, and the Product Cycle in

North-South Trade,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pp. 177-190

Deardorff, A.V.(1984), “Testing Trade Theories and Predicting Trade Flows ”, in R.V .Jones

and P.B.Kenon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V olume I,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p. 467-517

Harry Flam and Elhanan Helpman, (1987),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North-South

Trade”,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 pp.810-822

Helpman E. and P.R. Krugman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Ishac Diwan,(1991), “Patent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North-South trade”,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pp.27-47

Justin Yifu Li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2001

Katharine Wakelin, (1997), Trade and Innov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Kaz Miyagiwa and Yuka Ohno, (1995), “Closing the Technology Gap Under Protection”,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pp.755-770

Kyle Bagwell,(1993), “The sensitivity of strategic and corrective R&D policy in oligopolistic

industrie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4, pp.133-150

Leamer, E.E. (1994), “Testing Trade Theories ”, in D. Greenaway and L.A. Winters (eds),

Survey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xford: Blackwell, pp.66-106

Michael Hobday, (1995), Innovation in East Asia: the challenge to Japan ,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Mirela Keuschnigg, (1999),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 published by

Physica-Verlag Heidelberg, Germany

Nicholas Perdikis and William A. Kerr, (1998),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rade 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p. 66-148 Patrik Gustavsson, Par Hansson, and Lars Lunberg, (1997),“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 in Jan Fagerberg, Par Hansson, Lars Lundberg, Arne Melchior (eds),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dward Elger Publishing Company, pp. 20-37

Peter C.Y. Chow, Mitchell H. Kellman, (1993), Trade: the Engine of Growth in East Asia,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保罗. 克鲁格曼和茅瑞斯. 奥伯斯法尔德,(1998),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彼得. 林德特,(1991),国际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海闻,(1994),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录1:1990、1999世界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

1990 1999 国家和地区 进 口 出 口 进 口 出 口 世界总计 35171.1 34228.8 55799.9 55874.9 中 国 533.5 620.9 1657.2 1949.3 美 国 5169.9 3935.9 10588.6 6950.1 日 本 2353.7 2875.8 3112.6 4193.7 德 国③ 3461.5 4101.0 4721.6 5400.6 英 国 2244.1 1852.7 3179.6 2682.0 法 国 2344.5 2165.9 2874.1 2988.6 意 大 利 1819.7 1703.0 2423.4① 2423.4① 加 拿 大 1232.4 1276.3 2060.7① 2384.5 澳大利亚 419.8 397.5 691.2 560.8 俄 罗 斯 1206.5 1042.0 409.0 741.4 捷 克 302.6① 264.2① 波 兰 84.1 136.3 464.9① 271.9① 匈 牙 利 86.7 95.5 256.0① 229.5① 罗马尼亚 98.4 57.8 103.8 84.8 保加利亚 47.1 48.2 49.8① 43.0① 印 度 235.8 179.7 445.8 365.4 印度尼西亚 218.4 256.8 273.4① 488.5① 菲 律 宾 130.4 81.2 317.7 357.6 泰 国 330.5 230.7 415.3 583.9 马来西亚 292.6 294.5 649.7 844.6 新 加 坡 607.7 527.3 1110.8 1146.9 巴基斯坦 74.2 56.2 93.3① 85.2① 缅 甸 2.7 3.2 26.7① 10.7① 孟加拉国 36.2 16.7 69.7① 38.3① 土 耳 其 223.0 129.6 453.7① 259.4① 韩 国 698.4 650.2 1197.5 1447.5 埃 及 167.8 49.6 161.7① 31.3① 尼日利亚 56.3 136.0 100.0① 97.3① 墨 西 哥 435.5 407.1 1487.4 1367.0 巴 西 225.2 314.1 575.5② 480.1 阿 根 廷

40.8 123.5 314.0①

264.4①

注:①1998年数字。②按离岸价计算。③1991年以前数字仅指原联邦德国。

数据来源:《2000中国统计年鉴》

附录2:

1990各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列表

附录3:

1997各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列表

附录4:

1990年各国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值

附录5:

1997年各国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值列表

附录6:

中国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应图表:

附录7:

中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变化对应图表

技术、要素与竞争力*

Technology, Factors and Competitiveness

姓名:韩军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98级硕士研究生

2001年5月18日 导师:海闻教授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授权,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并复印、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尤其有碍作者著作权益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的写作得到了导师海闻教授的耐心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批评意见,谨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施建淮教授、平新乔教授和姚洋教授都仔细阅读了本文并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修改意见,从中笔者受益良多。另外,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曾多次就各种问题同杜杨、尹海涛、李刚、蔡荣、马晓野、郭建宏、夏春以及很多其他同学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讨论,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文章中的不妥与错误之处完全由作者自己负责。

摘要

衡量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专业化系数是将产量、进口、出口联合起来考虑得出的系数。那么影响专业化系数的因素有哪些?是技术、资本,还是劳动力?有关此类的研究层出不穷,一般是要么考虑要素,要么考虑技术,得出的结果大致类似:认为每个都影响显著。尤其是现代研究,认为技术对于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本文将技术与要素结合起来,对于九十年代几个代表性国家的代表性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传统商品贸易专业化程度的因素在各行业、各国不尽相同。

关键词:

贸易专业化系数、 全要素生产率(索洛残差)、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它)

Abstract

The important index that measur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the 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 unites the output, import and export. Thus what a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ecialization: technology, capital or labor? In general, the research is concerned about factor intensity alone or technology alone. And the result is almost the same: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Especially the recent research tends to lay more importance on the technology. My thesis connects the technology with factors, and makes positive research on major industrie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in the 1990s. Finally the thesis finds out what affec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is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Keywords:

Coefficient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TFP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cluding labor, capital, etc)

目录

1 简介 .......................................... 1

2 技术、要素与贸易的相关文献的简单回顾.............. 1 2.1 H-O贸易理论............................... 1 2.2 技术的贸易理论............................. 2 2.3 动态比较优势............................... 3

2.4 技术与要素的结合........................... 3

3 基本模型..................................... ... 3.1 要素价格、成本以及商品价格.................. 4 3.2 需求........................................ 5

3.3 专业化系数................................... 6

4 变量及其选取....................................... 4.1 国家的选取................................... 7 4.2 行业的选取................................... 7

4.3 各个变量的选取............................... 7

5 参数估计及比较...................................... 5.1 国际专业化系数............................... 10

5.2 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索洛残差)......... 12

6 回归及结果.......................................... 6.1 回归结果一................................... 14 6.2 回归结果二................................... 15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7 10 13 17 18 19

4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 1

2 A Brief Review of Technology, Factor and Trade... … 1 2.1 Heckshier-Ohlin Theory.............................…... 1 2.2 Trade Theory on Technology............................. 2 2.3 Dynamic Relative Advantage............................ 3

2.4 Technology and Factors...........................……..

3 Basic Model....................................... ………………… 3.1 Cost and Price................……………………… 3.2 Demand...................................... ……………… 3.3 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

4 Choosing Variables..................................... ………….. 4.1 Choosing Countries.................................…….. 4.2 Choosing Industries.................................…….. 4.3 Choosing Variables.............................…………

5 Estimating and Comparing Data ................................ . 5.1 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 5.2 Index of Technology――TFP....... …………….

6 Regression and Result....................................... ………. 6.1 Result I................................………………….. . 6.2 Result II.................................………………….

7 Conclusion .............................................. ………………

References .............................................. ……………………

Appendix .................................................. ………………….. 3 4 4 5

6 7 7 7

7 10 10

12 13 14 15

17 18 19

第一部分 简介:

本文将各国要素比例的不同以及技术进步率的差异,作为决定世界上代表性国家及地区的产业类型(比较优势)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其国际竞争力以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就是将解释贸易类型的两套体系――Heckscher-Ohlin 理论的要素比例解释以及技术解释――结合起来。

本文着重选取了一些我们比较感兴趣的东南亚国家以及少量的OECD 国家进行分析,同时选取了商品贸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从而将国家与行业联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既能比较出国家间的差异,又能观察出行业间的差别,更加能够具体体现出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的贸易以及生产状况。由于以往研究倾向于要么单纯研究OECD 国家的贸易状况,要么单独研究“四小龙”贸易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本文有意识地都加以选取,同时还加上中国,从而综合考虑世界上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及地区的贸易及技术状况,从而分析影响其贸易专业化的因素。

在本文中,将把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技术的标准。当然做实证分析以前,我们应当得出这些变量是如何与一国的竞争力、专业化程度相联系。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将是文献综述,对于前人关于要素、技术与贸易的关系进行总结;第三部分将建立一个简单的实证模型,从而导出可检验的假设以及计量回归的标准;第四部分为计量模型以及变量的选取;第五部分为估计的一些数据以及国际间的比较;第六部分为计量回归的结果以及分析;第七部分为结论。

第二部分 技术、要素与贸易的相关文献的简单回顾:

1、H-O 贸易理论:

Heckscher-Ohlin 理论认为比较优势的基础在于要素比例的差异:一国应当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贫乏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该理论对于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因素的解释具有较强的实证意义(Deardorff 1984; Leamer 1994)。然而,该理论仅局限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并不能合理解释所有的贸易,最典型的是其不适合解释行业内贸易。尽管某些学者认为要素比例模型“似乎完美适用于实证分析”,(Deardorff 1984)抑或“仅简洁地运用要素禀赋一项即对贸易类型作出了奇好的解释”,(Leamer 1994),其余很多学者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对于实证分析的有效性------仍然值得怀疑”,(Dosi, Pavitt and Soete, 1990), 最典型的莫过于Leontief 在1953年对于美国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密集度的实证分析。

传统要素密度发的假设的一个重要扩展是将劳动力区分开来:一部分是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另一部分是非技术劳动力,这也是对于里昂剔夫之谜的一种解释,包括里昂剔夫自己在内的一些学者们认为:实证检验中得出的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中存在比较优势一定是

反映在技术型劳动力的优势。因此最初的两部门模型扩展加入了第三个要素:人力资本。

除了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生产要素以外,H -O 模型的另一个扩展是把“知识”作为经济中禀赋的一部分,和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力并列。将知识纳入是和强调人力资本紧密相连的,因为知识可以体现在生产技能、资本设备和R&D花费上。因此知识可以成为另一种生产要素,各国也可在知识密集型产品上取得比较优势。然而,就如资本一样,技术本身也能被生产出来:通过R&D投资以及培训。因此,从长期来看,技术被内生化了。生产要素的内生特征带来了比较优势如何动态变化以及一国如何维持比较优势的问题。

2、技术的贸易理论:

技术变量的引入显示出了技术革新对于贸易类型的重要作用。早期研究有Gruber(1967)和Keesing(1967)论证了R&D花费以及技术人员对于美国比较优势的重要作用。Stern, Maskus(1981) 发现技术(通过R&D花费与增值量的比率度量)对于美国六、七十年代比较优势的重要作用。Sveikaukus(1983),通过对美国贸易的分析,假定世界生产函数相同,将生产投入分为多种详细的要素。该文一大重要特征是部门也分得很细:354种投入-产出部门(1967)。技术变量采用了研究人员、R&D投入以及技术革新的其它数据。实证模型则延续了Leamer (1980)的方法,论证了恰是因为科学技术,而非资本密集度,形成了美国的比较优势。特别的,作者发现美国在R&D花费以及主要的创新上,与别国不同。

Hughes (1986),对UK 的研究发现:R&D投入对于UK 的出口起正面作用,而外国的R&D投入则起负面作用。在论证R&D和出口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新禀赋”模型。Vestal 对于日本的分析则将新禀赋模型扩展开,仅考虑技术贸易,得出:从1977到1981年间,日本在以R&D投入体现的技术劳动力上为净进口国,

用技术差异来作为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作为二战后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其贸易类型决不是H -O 模型能够实证解释的。Posner (1961)尝试解释发达国之间制造品的贸易,并且关注由一国技术革新而引起的短期的比较优势。在Posner 的技术差距贸易模型中,一国通过发明新产品和生产方法,取得相对于贸易伙伴而言短期的比较优势。在一段时期内,该国长期独自拥有这些创新,后来技术被其余国家模仿,创新国失去比较优势。然而创新国能够继续技术创新,发现新产品,在失去一项产品比较优势的同时,又获得另一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取代之。在Posner 理论中,技术革新并非发生在那些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中,因为技术从创新国向模仿国传播需要一个滞后的学习过程。

技术差异理论最近得到系统化,有Krugman (1979)、Cimoli (1988)。Krugman 构造的理论框架是:技术创新的北方国家生产新产品;非革新的南方国家只能在一段时期后生产,但是生产成本却较低。在这种框架下,新产业都是首先出现在北方,老产业过渡到南方。北方的高工资体现出北方对于新技术的“垄断租金”。这样一个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然而并没有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贸易。

Hirsch (1965)和Vernon (1966)也寻求H -O 的替代理论。他们提出了产品生产地的动态经济理论即产品周期理论。如同技术差距理论那样,Vernon 假设一国在创新上具有优势。在产品生产的早期,生产集中于创新国,因为在此阶段,生产需要的技能要求非常高,产品价格也较高,产量比较小。除此以外,还要更加接近市场要求,以便观察消费者的反馈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然而,当该产品逐渐成熟而标准化时,价格下降、产量增加,生产也逐渐过渡到其它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创新国又继续研制生产另一种新产品。该理论有两个假设:1. 高技术国家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与技术差距理论一致

2.随着产品日益标准化,技术含量也降低。

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都预期象美国这样的国家应当出口新产品。在技术差距理论中,仅有初始国获得新技术,而产品周期理论中,产品的成熟程度决定其生产地点。

Walker(1979)曾经批评了产品周期模型强调的技术稳定性和生产的标准化。他指出Vernon 的方法将技术视为一旦投入,生产就标准化,而标准化产品不再受技术革新的影响。所以产品周期假设技术是稳定不变的,产品按照预定好的发展模式。Walker 对于众多产业的案例分析发现,仅有一部分产业按照产品周期模式发展,最不遵照这种模式的就是纺织机电产品产业――技术创新在竞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产品周期模型的实证检验必须衡量商品标准化程度、考虑生产地点的变化而非常复杂。Hufbauer (1970)选取了24个国家,在解释贸易模型时试图将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区分开。他把时间作为技术差距理论的重要决定因素,将“第一个贸易日”作为衡量产品年龄的指标。而对于产品周期理论,他使用出口单位产品价值的标准差作为衡量产品标准化的指标。Hufbauer 发现两项指标均与人均GDP 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反映出成熟国家既在新产品又在非成熟产品上具有优势。也有别的研究把R&D开支作为产品周期初期产品的特征标志。Keesing (1967)发现了R&D开支与美国出口情况的关系,反映出美国在新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3.动态比较优势:

将技术视为取得贸易优势的工具是把技术作为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前奏。新古典国家经济学传统是静态的,将禀赋视为静态不变的。因此需要技术贸易理论,尤其是产品周期理论来理解比较优势的动态性质,尤其是对于新产品。新技能的发展逐渐导致把创新视为内生,最初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如Romer ,1990),后来应用到贸易理论中,即比较优势被内生化,能够随着时间被创造出来,同时一国的出口专业化也能影响其增长速度。

在Grossman 和Helpman (1990)的模型中,比较优势定义为国家间制造业生产率的差异。该模型只有一个要素:劳动力,但是生产率却在国际上有差异,从而引致比较优势。这个模型的重要结果就是科学研究能够提高生产率,从而产生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又能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率。Krugman (1987)得出相同结果,尽管模型不一样。干中学使得知识随着时间而累积,比较优势因为各国学习上的差异而产生,生产经验显得相当重要。

新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假定创新过程会有产出,其中一部分来自于研究与开发(R&D)的运用,这又给生产者以激励投资于技术创新。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技术的扩散,能够被竞争者获得。因此技术创新既有源自市场的压力,又有公共商品的特征。

4、技术与要素的结合:

技术要素逐渐被引入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早期研究是将劳动生产率的数据(MacDougall ,1951,1952)以解释李嘉图模型中的国家间的专业化分工。其他有些研究认为,除了要素变量外,R&D密集度与美国的出口呈现正相关(Gruber, Metha and Vernon, 1967; Stern and Maskus, 1981)。类似于产品新老程度的变量也被拿来(Wells, 1969; Hufbauer, 1970; Finger, 1975)代表技术。

尽管R&D衡量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投入,专利权也能作为代表。Dozi, Pavitt和 Soete (1990)发现:在一种产品生产中,一国拥有的专利权占全球总的比例与该产品出口份额正相关。Amable 和 Verspagen(1995)年的研究表明:在OECD 国家中,双边市场份额的变化与相对R&D以及两国相对专利数正相关。

Patrik Gustavsson、Par Hansson与Lars Lundberg 在对于OECD 九个国家、九种行

业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与要素两套变量对于贸易专业化分工的解释作用都很显著。技术化工人增长显著的国家,其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很显著。同样,衡量技术的全要素生产增长率高的国家加速其专业化分工。

David Dllar在1996年的文章《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ital Mobility, and the Product Cycle in North-South Trade》中建立的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以及传播的速度和资本流动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造成的南北方工资的差异。

Deardorff (1984)指出:技术代表了一系列足以解释贸易类型的变量。比较合理的实证分析应当将技术与要素都作为解释变量。

第三部分:基本模型

这部分主要根据Patrik Gustavsson. Par Hansson以及Lars Lundberg 在1995年的论文《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一文中的实证模型。

一、 要素价格、成本以及商品价格:

假定有n 种商品,i = 1,„ „, n, 每一种都被N ij 个厂商生产,h = 1,„„, Nij ,在M 个国家,j = 1,„„, M, 有M 种要素提供生产,k = 1,„„, m, 行业间可以自由流动,而国家间不可以。 假设技术为Cobb-Douglas 型,那么在j 国i 行业h 厂商生产函数为::

αki

q hij =A ij ∏x khij

k =1m

规模报酬不变意味着 ∑αki =1

k =1

m

如果在j 国i 行业所有厂商相同的话,那么在j 国i 行业厂商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αki q ij =A ij ∏x kij

k =1m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要素市场完全竞争,那么通过成本最小化我们能够得出成本函数

(Berndt(1991)):

Z ij (w , q ) =A

-1

ij

∏αα

-ki

k =1

m

ki

αki w kj q ij

其中w ki 为要素价格。

假定产品同质,那么单位成本函数可以写成:

c (w , q hij ) =A

-1ij

-αααw ∏ki kj

ki

m

ki

k =1

完全竞争意味着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当然这样的结果也适用于自由进入的垄断竞争市

场:

⎧⎪w kj ⎫⎪

p ij =c ij (w ) =G i A w mj ∏⎨⎬

w k =1⎩⎪mj ⎭⎪

-1

ij

m -1

αki

αki

=G i A w mj ∏ωkj

-1ij

k =1

m

m -1

其中G i =

∏αα

-ki

k =1

ki

现在考虑j 国与世界上其余国w ,假设要素价格不等,那么

w mj A iw m -1⎧ωkj ⎫ki =∏⎨⎬ p iw w mw A ij k =1⎩ωkw ⎭p ij

ω定义:ξij =p ij T =A ij W kj =kj

ij

ωkw p iw A iw

分别表示:第I 种产品在第j 国的相对价格、j 国在第I 行业生产的相对优势(劣势)、

要素k 在j 国的相对价格,和j 国在第I 行业生产的相对规模。那么上式可以写为:

α

ξij =B T

其中B j

-1j ij

αki W ∏kj

k =1

m -1

(1)

=w mj /w mw (常量)。因此,由上式,一国某种要素越贵,那么密集使用其

的产品生产成本越高昂。除此以外,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力优势越明显,生产规模越大,

那么其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

二、 需求:

消费者需求假定是Spence-Dixit-Stiglitz (S -D -S )效用函数对于所有国家的所有消费者相同。由于同一国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相同,要价也相同,我们能够加总对于某一国家特定行业的需求,代表消费者的S -D -S 函数为:

⎡M b i ⎤

U =∏⎢∑C ij ⎥

i =1⎣j =1⎦

n

a i

b i

∑a

i =1

n

i

=1

从上式附加以预算约束,我们能够推出任一市场g 对于j 国商品i 的需求,也即g 从j 对于商品I 的进口:

⎡p ij ⎤C ijg =⎢⎥

⎣p iw ⎦

-σi

a i Y g =ξij -σi a i Y g (2)

其中σi =1/(1-b i )为替代弹性,Y g 为g 的总收入,p iw 为I 行业所有商品的总价格指数。

三、

现在考虑一个特定国家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贸易。衡量j 国i 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专业 化和净出口的重要指标是专业化系数,定义是j 国商品i 的国内总生产量比国内总消费量(含进口)。

专业化系数:

r ij =

Q ij C ij

=

C ij +X ijw -X iwj

C ij

(3)

其中X ijw 是商品I 从j 国的出口, 而X iwj 是j 国对于商品I 的进口, Qij 是总产量。在这里商品贸易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行业内贸易。

将(2)代入(3),我们可以得到:

ξ{r =1+

ij

-σi

ij w

-σi

Y -⎡Y -ξ⎣j ij Y j ⎤⎦

Y j

}=ξ⎡(Y /Y )+1⎤ (4)

⎣⎦

-σi

ij

w

j

将(1)代入(4),得到:

m -1⎡αik -1

r ij =⎢B j T ij ∏W kj

k =1⎢⎣

⎥⎥⎦

-σi

F j (5)

其中Bj 和Fj 是特定国家的常量,将(5)左右取常用对数,得到:

ln r ij =(-σi ln B j +ln F j )+σi ln T ij -∑σi αki ln W kj (6)

k =1

m -1

如果一国使用贵重(稀缺)要素,生产率较低,或者工厂规模较小,都会导致专业化系数下降。这些机制是通过单位成本和价格起作用的。

对(6)求导,我们获得变化率:

ˆ-∑σαW ˆij =σi T r ij i ki kj

k =1

m -1

这两个式子将是我们下面计量检验的依据。因而各个变量的选取也要依据这些式子。

第四部分 变量及其选取

一、变量的选取:

1、国家的选取:

由于要对于这些国家的众多行业进行分析,因此需要选取一些贸易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也即贸易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其次,我们比较关心的一些国家或地区,比如中国、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应当列入。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选取了中国、中国香港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美国。这样既能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又都是些贸易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或地区。由于OECD 国家在贸易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各个行业(因为我们将以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作为一组变量),所以一些贸易大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并未纳入。

2、行业的选取:

由于行业选取应当尽可能包括主要行业,又要体现出以上国家各自的贸易特色,我们采用9个主要制造行业:食品制造加工业、纺织以及服装业、石油及其相关产品、化工产品、非金属产品、金属及其产品、机电产品、运输工具、其它未分类产品。

下面对于各项指标作出解释:食品主要包括肉、蛋、禽、面粉、糖、调料等各类相关产品(不含烟草酒精油脂等等);纺织服装主要包含棉布、羊毛、丝类以及各种服装;石油及其相关产品包括原油以及石油制品;化工产品包括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产品,如酒精、氮肥、金属盐等等;非金属产品主要包括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瓷器以及非金属矿物质;金属及其产品主要包括有色金属(钢铁)、黑色金属(非铁金属:铜、铝、锌等等)以及各种金属制品;机电产品主要包括食品、印刷、造纸等各行业所需机电产品以及办公所需机电产品(包括电脑);运输工具包括客车、小汽车、运货车、船艇、飞机等等;其它未分类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工艺产品、少儿玩具、珠宝首饰等等未列入其它各项的产品。

应当说,这里选取的9个行业涵盖了制造业的大数,然而一些主要行业如造纸、木材等等因为数据问题并未列入,因而不能面面俱到了。各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的劳动力、资本不尽相同,这将在下面计算的系数中加以分析。

3、 各个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

由于被解释变量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专业化系数,根据专业化系数的定义

r ij =

Q ij C ij

=

C ij +X ijw -X iwj

C ij

=

Q ijt

Q ijt +IM ijt -EX ijt

其中Q ijt 、IM ijt 、EX ijt 代表一国在一行业的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不难发现,如果一国在一个行业为净出口,如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那么Im ijt

Im ijt > Exijt ,那么专业化系数会小于1。

通过计算七个国家九个行业的各自的专业化系数,我们可以大致观察出,各个国家在什么行业具有竞争优势,在什么行业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由于我们选取了1990、1995、1996、1997的各年数据,我们还可以观察出各国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

由于WTO 的Database 并未将香港的转口贸易纳入,导致香港贸易严重逆差,因而有关香港的数据按照《香港经济年鉴》重新调整,再按当年汇率折算成美元。

由于存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比较,以上数据全部以美元计。 数据来源:

1、I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2、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Database, 由UNCTAD 和WTO 联合出品,

url: http://www.intracen.org/menus/countries.htm 3、 《国际统计年鉴》1995、1996、1997

4、 《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5、 《香港经济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2)、解释变量的选取: a 、资本项

资本项在式子中为k i lnk j ,其中,k i 是描述行业平均资本存量的指标;k j 是描述国家平均资本存量的指标,取对数后再与行业平均存量相乘,即得到一国一行业对应指标值,形成一个解释变量。

由于各行业资本存量数据缺失,一般只有固定资产投资或者固定资本存量。因而采取估计方法:根据资本存量的定义公式:

K t =(1-δt -1) K t -1+I t -1

假设每年资本存量增长率为,即K t

=(1+λt -1) K t -1

I t I t -1

那么由以上两式,K t -1=,也即K t =,

λt +δt λt -1+δt -1

因此必须估计出折旧率和资本存量增长率。折旧率的估计参考了一家国际网站的估计数

据:基本上各个行业平均折旧率为12%,金属行业折旧率略低,为9.5%。因而各行业的折旧率统一以次为标准。至于各国资本存量增长率,结合查阅数据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起考虑。同样,所有资本数据以美元计。

数据来源: 1、《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1995、1996、1997、1998

2、I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 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4、 url: http://www.ird.govt.nz/resource/publicat/depn.html

i. 劳动力的选取

劳动力的项在式子中为hilnhj ,其中hi 为行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率,hj 为各国劳动力,取对数后与前者相乘,作为一国一行业的一个解释变量。这样既兼顾行业特色,如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力比较密集;同时又考虑到国家总劳动力对于整体的影响。由于国家总劳动力需要取对数,因而相差并不大,行业影响更多一些。

数据来源:

1、 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 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c 、技术变量的选取:

在Patrik Gustavsson. Par Hansson 以及Lars Lundberg 在1995年的论文《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一文中,技术变量采取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即一般意义上的“索洛残差”。因此本文仿照,也采取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假设为Cobb-Douglas 函数:

Q =AL αK 1-α,那么

得出

MaxQ =AL αK 1-α, s.t. wL +rK ≤C ,

α=wL /C

假设完全竞争情况下,无超额利润,所以Q =C ,那么α可以近似由工资

及其它福利占总增值量的比率得出,α估计出后,而索洛残差可以从

log A =log Q -αlog L -(1-α)log K 算出。

由于A 的度量有较大影响,所以以上除了劳动力以万人为单位计外,其它全部以亿美元为单位计,而且得出的A 值仅为相对概念,不存在绝对值,只有在比较的时候才有意义。我们可以从各国各行业的logA 值大致看出其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情况。

中α时,必须加以其它福利:如奖金、住房津贴、物品等等。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项目统计出的劳动者报酬数值加总,与工资总额比较发现:各年度工资额约占总薪水的60%,因而在中国各行业总年薪的估计中,以工资额除以该比例估算。

数据来源:

1.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1、1995、1996、1997、1998 2. 《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8、1999、2000

3. Industrial Statistics Database,由 United N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出品 4. 劳动力、资本同前。

第五部分 参数估计及比较

上面介绍了各个变量的估计方法,根据这些方法,得到国际专业化系数以及索洛残差,本部分对于九十年代七国在九个行业的这些系数进行分析。

一、 国际专业化系数:

通过数据整理及计算,我们得到1990、1995、1996、1997年的各国在各行业的专业化系数,下面简要列明1997及1990的情况以便比较:

1996各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列表

食品 纺织服装 化学制品 石油制品 非金属 金属 机电产品 运输设备

中国 1.089274 1.289418

香港 0.27972 2.41696

日本 0.84122

韩国 0.87166

新加坡 英国 美国

0.612458 0.865782 1.034308

0.835082 1.387715 0.503547 0.800353 0.834801

1.007434 0.287563 1.014833 0.937018 1.116004 1.007844 0.997798 0.929859 0.023864 0.657911 0.630992 0.786581 1.232054 0.722188 0.963312 0.291797 1.038408 1.001756 0.615412 1.047551 0.989403 0.953229 0.264256 1.062578

0.94311

0.131703

0.97375

0.893837

0.871948 0.459078 1.089368 0.903544 1.250996 1.058903 0.980314 0.970968 0.108981 1.201088 10.11741 0.389801 0.921345 0.940242

其它制造品 3.880306 2.15352 1.413639 0.516241 0.24863 1.181833 0.761891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致情况,专业化系数大于一,表示该国在该行业为净出口,越大出口优势越明显(如韩国的运输设备行业);反之,小于一则表示净进口,越小进口比例越高(如香港的运输设备行业)。

中国在食品、纺织服装业、化学制品以及其它制品方面存在竞争优势。而美国仅在食品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相反,日本却在众多行业拥有竞争优势,这与美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而日本却为贸易顺差的情况比较符合。

从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专业化系数超常的国家和行业。最典型的是韩国的运输设备一栏,其专业化系数超过了10,也就是说,韩国生产的小汽车及其他运输工具的总产量中,约有90%为净出口。除此以外,中国的玩具及工艺品的出口也是一大特色,基本反映出中国玩具及工艺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优势。

我们挑选几个行业进行比较一下,以下是各国在食品、纺织服装业、以及机电产品行业专业化系数的柱状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国专业化系数的参差不齐。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在纺织服装业生产制造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中国从1990-1997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在食品、非金属行业的专业化系数几乎稳定、略有下降;在石油行业下降幅度比较明显;其余行业几乎是稳中有升。中国1993年以前几乎在石油行业为净出口,但是在此以后,转为净进口。而中国在众多行业专业化程度的稳步上升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在90年代进展迅速带来的影响。

二、 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索洛残差):

通过估计所得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反映出一国在一个行业的相对技术水平。这个变量根

据log

A =log Q -αlog L -(1-α)log K 得出,由于该变量只有在比较的时

候才有意义,并不存在绝对值。所以我们来比较一下1996年七国九个行业的技术项(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数(以十为底)估计值:

最后一列数值为平均值(非简单算术平均,而是将各国对应数值加总,再根据公式算出)。就总体来看,运输设备、机电产品、食品以及其它制造品的索洛残差较高;原油和石油制品、金属及其相关制品的索洛残差较低;剩余行业一般。

从各国数值来看,中国的技术项明显低于其余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投入居冠,而行业增值量却相对较小。美国的技术指标各个行业都居先,也反映出美国在世界上较高的技术水平。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其实从数据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比较优势”原理的含义:所谓比较优势并非绝对优势,象中国这样全要素生产率比较落后的国家也能有大量出口,而美国那样的先进国家也会有大量进口。因而贸易并不要求绝对优势,有比较优势即可存在。

我们来观察一下中国在九十年代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中国各行业的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有趋同趋势,到了1997年各行业几乎相似。而非金属、运输设备以及金属制造行业,几乎变化不大,大体持平;石油行业和化学制品行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退步;其余行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各行业的技术指标(索洛残差)始终处于稳步上升趋势,而食品及其它制造品行业上升趋势尤为明显。总体而言,中国在九十年代各行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是比较迅速的,虽然与众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第六部分、 回归及结果:

7个国家(地区):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韩国。

实证工作的评论(leamer,1994; Deardorff,1984)结论是:自然资源将会影响产业的地理位置。除此以外,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也很重要。理论上,应当包括国际间不可移动的资源,国家间禀赋不同,产业间需求也存在差异。在本文,我们使用物力资本、劳动力即工人。

专业化程度受生产率影响,我们以全要素生产率(TFP )衡量,定义是产出与加权平均的投入之比。

对于每个行业,我们估计以下等式:

ln r ijt =β0+∑β0j D j +∑β0i D i +β1ln T ijt +∑β2k v ki ln V kjt +μijt

j =1

i =1

N -1n -1

m -1k =1

(8)

其中,每个行业涉及7个国家(地区),采用4年数据。对于每个行业回归的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1: 各国(地区)分行业回归结果:

注:*表示20%水平上显著,**表示10%水平上显著,***表示5%水平上显著。以下同。

从以上结果来看,各行业影响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不尽相同:食品行业的技术作用不显著,而要素较为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纺织服装和化学制品行业中除了人力资本外,其它变量均不显著;而石油制品行业中却只有物力资本要素起显著正向作用;非金属制品行业中,技术起比较明显的正向作用,此外,人力资本效果明显;金属制品行业中只有人力资本作用显著;机电产品行业中,只有技术起了比较明显的正向作用;运输工具行业里,技术和人力资本作用比较明显;而在其它制造品行业中,只有两个要素起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对应技术实际值来看,我们发现:基本上技术项作用比较明显的还是机电产品、运输工具这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而技术要求比较低、生产相对比较规范化的行业,如纺织服装、金属制品行业,其技术性对于贸易竞争力的解释作用微弱;而要素的解释作用整体来看好于技术,人力资本项作用与各行业都很显著,除了石油制品和机电产品行业以外;物力资本项作用于资本密集型商品,如食品加工制造、石油制品行业中,效果比较显著。

实证结果基本反映出各行业的情况,一个行业对于哪种因素要求较高的,那么总体来看,它在贸易上的专业化程度也与其密切相关。

我们再来横向分析一下各个国家的情况,即把国家区分开来进行分析,由于香港存在大量转口贸易,不足以代表整体贸易状况,所以这里仅考虑其它6个地区。

回归结果2: 各国所有变量回归结果:

上表为各国(地区)的各项因素作用的情况:中国只有人力资本要素对于全国各行业的贸易专业化解释起显著正向作用;日本只有技术项对于各行业贸易专业化起显著正向作用;韩国则是技术与人力资本起显著作用;新加坡则是两项要素起了显著作用;英国是技术与物力资本起了比较明显的作用;美国则与新加坡类似,只有两项要素起比较明显的作用。

从回归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项的作用明显好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中国是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国家,出口商品基本也为劳动力密集型商品,所以人力资本要素对于中

国贸易专业化程度的解释非常显著;而对应的是日本这样的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技术对于各行业出口的解释起了显著正向作用;总体来看,各国因素分析也基本反映出各国自身情况,只有美国是个例外,从一般观点来看,美国是个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但是为何技术对于其贸易并未起显著正向作用?

专业化 系数 全要素 生产率 1990 1997 1990 1997 1.001604 1.0128321 0.51143 0.558188 食品

0.503313 0.567258 纺织服装 0.997203 0.8143754

0.389125 0.490841 化学制品 1.001949 0.9969963

0.221207 0.181918 石油制品 0.993839 0.7200952

0.46277 0.529546 非金属 1.000176 0.9946344

0.99932 0.891576 0.483989 0.497597 金属

0.542018 0.700581 机电产品 1.001281 0.9857333

0.565946 0.631145 运输设备 1.000156 0.9518809

0.635909 0.66061 其它制造品 1.002598 0.7090178

发现美国在食品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出现些微上升,却在所有其它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技术指标却是除了石油制造行业以外,各行业都上升较大。这在一方面体现出美国贸易逆差的加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美国在传统商品贸易中,技术指标的上升并未引起相关行业的出口相应上升,反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下降。

应当说,通过分析的结果来看,技术项起的作用并未如预想中那么显著,仅作用于少数几个行业和国家,那么难道技术进步对于商品竞争力方面真的并未起显著作用吗?

首先,本文中由于数据限制,采取全因素生产率来代替技术变量解释贸易。而全要素生产率其实除了包括技术以外,还包括一些别的因素,如国家政策上的扭曲。全要素生产率只能主要反映出技术但是却非全部。根据 Justin Yifu Lin 的《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一文,一国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技术结果是应当由其禀赋结构内在决定的,一国比较优势应当符合其资源禀赋。而事实上,象韩国这样,政策鼓励在九十年代大力发展其汽车工业,而使得其汽车工业产品竞争力指数迅速上升,1996年达到超过10;这样做导致别的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进展缓慢,从而偏离了其禀赋比较优势。虽然从本文的数据并未看出韩国汽车业存在的问题,但是事后来看,韩国汽车业主要的三家制造厂商中,有两家倒闭,可以发现其发展战略的失误。在众多发达国家中,技术上升并未引起竞争力同样上升,也与其资源投入有关。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几乎所有行业的劳动力投入并没有和技术变量相关上升,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下降。

其次,众多发达国家的很多行业的生产是在国外,由其跨国子公司生产,那么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就是在当地进行,出口也是计入子公司所在国。举个例子,美国为什么在运输工具一栏内每年都是净进口?按理说,美国无论在航空业还是小汽车行业都是具有优势的。那么可以观察一下美国几大主要生产商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很多是在加拿大生产,就连美国自己消费的一部分也都算作从加拿大的进口,这就导致了其贸易上的逆差。至于机电产品行业发达国家有多少是在新加坡抑或韩国、台湾等地生产,更是不计其数,所以说,海关统计的产品贸易并未反映出其真正的实际竞争力,尤其是对于发达国家。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近几年贸易逆差逐年加剧却并未影响其实力。

此外,我们对于行业的界定可能略为广泛,不够细。譬如说,美国在某些高科技产品如飞机的生产及贸易上占据有利地位,但是在本文中,统一并入“运输工具”行业内,体现

不出其独特优势;此外,发达国家在于电脑芯片等等比较独特的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被列入“机电产品”行业内。由于本文只能从大的行业把握,不可能过于细分,如果把一个过小行业和一个大行业一起并列比较,结果会出现偏差。所以,这些细小的但是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几乎是“垄断生产”的产品被忽略掉了。

综上所述, 各行业、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影响其贸易类型的因素也不一样,应当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本文中,由于数据限制或者分析方法的影响,技术项可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扭曲,使其不能完全反映出各行业、各国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回归结果低估了技术项的作用。

第七部分:结论:

关于技术还是要素决定贸易类型的观点各有其理论基础。尤其是随着近几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技术作为影响贸易类型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于九十年代东亚国家地区和代表性OECD 国家的实证分析,估算出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专业化系数,同时将估算出的技术指标――全要素生产率与要素指标――资本与劳动力一起考虑,发现影响传统产品贸易类型的因素各行业、各地区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与各行业密集使用什么、各国优势在哪儿相对应。例如,中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那么劳动力对其贸易专业化的解释起显著正向作用。

本文对于某些技术应当起显著作用而实证却没有的“矛盾”提供了解释,譬如美国。事实上,随着近几年对外投资的蓬勃发展,以及各国的服务业占GDP 比重的上升趋势,传统商品贸易上的竞争力可能会越来越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而在这些行业上占有有利地位的往往是技术未必先进,而在要素上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随着生产趋向于规范化,产品逐渐向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过渡,这与“产品周期理论”并不矛盾。

当然,本文可能在数据的处理及估算上存在一些偏差,导致某些结果并不显著。但是,从九十年代的情况来看,要素对于传统商品贸易类型的影响基本上要超过技术对其的影响。当然,本文用意并非旨在鼓吹“技术无用论”,恰恰相反,技术通过更多的别的途径来增强一国的竞争力: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传统商品贸易只是一国取得外汇收入的一种渠道,如果在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逆差),而在诸多别的渠道能够获得更有利的地位,那么,可以说该国整体实力仍然在不断上升的。

参考文献:

Bruce A. Blonigen and Yuka Ohno, (1998), “Endogenous Protec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rotection-building trade”, pu blished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98, pp. 205-227

David Dollar (1986),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ital Mobility, and the Product Cycle in

North-South Trade,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pp. 177-190

Deardorff, A.V.(1984), “Testing Trade Theories and Predicting Trade Flows ”, in R.V .Jones

and P.B.Kenon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V olume I,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p. 467-517

Harry Flam and Elhanan Helpman, (1987),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North-South

Trade”,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 pp.810-822

Helpman E. and P.R. Krugman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Ishac Diwan,(1991), “Patent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North-South trade”,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pp.27-47

Justin Yifu Li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2001

Katharine Wakelin, (1997), Trade and Innov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Kaz Miyagiwa and Yuka Ohno, (1995), “Closing the Technology Gap Under Protection”,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pp.755-770

Kyle Bagwell,(1993), “The sensitivity of strategic and corrective R&D policy in oligopolistic

industrie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4, pp.133-150

Leamer, E.E. (1994), “Testing Trade Theories ”, in D. Greenaway and L.A. Winters (eds),

Survey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xford: Blackwell, pp.66-106

Michael Hobday, (1995), Innovation in East Asia: the challenge to Japan ,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Mirela Keuschnigg, (1999),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 published by

Physica-Verlag Heidelberg, Germany

Nicholas Perdikis and William A. Kerr, (1998),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rade 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p. 66-148 Patrik Gustavsson, Par Hansson, and Lars Lunberg, (1997),“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 in Jan Fagerberg, Par Hansson, Lars Lundberg, Arne Melchior (eds),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dward Elger Publishing Company, pp. 20-37

Peter C.Y. Chow, Mitchell H. Kellman, (1993), Trade: the Engine of Growth in East Asia,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保罗. 克鲁格曼和茅瑞斯. 奥伯斯法尔德,(1998),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彼得. 林德特,(1991),国际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海闻,(1994),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录1:1990、1999世界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

1990 1999 国家和地区 进 口 出 口 进 口 出 口 世界总计 35171.1 34228.8 55799.9 55874.9 中 国 533.5 620.9 1657.2 1949.3 美 国 5169.9 3935.9 10588.6 6950.1 日 本 2353.7 2875.8 3112.6 4193.7 德 国③ 3461.5 4101.0 4721.6 5400.6 英 国 2244.1 1852.7 3179.6 2682.0 法 国 2344.5 2165.9 2874.1 2988.6 意 大 利 1819.7 1703.0 2423.4① 2423.4① 加 拿 大 1232.4 1276.3 2060.7① 2384.5 澳大利亚 419.8 397.5 691.2 560.8 俄 罗 斯 1206.5 1042.0 409.0 741.4 捷 克 302.6① 264.2① 波 兰 84.1 136.3 464.9① 271.9① 匈 牙 利 86.7 95.5 256.0① 229.5① 罗马尼亚 98.4 57.8 103.8 84.8 保加利亚 47.1 48.2 49.8① 43.0① 印 度 235.8 179.7 445.8 365.4 印度尼西亚 218.4 256.8 273.4① 488.5① 菲 律 宾 130.4 81.2 317.7 357.6 泰 国 330.5 230.7 415.3 583.9 马来西亚 292.6 294.5 649.7 844.6 新 加 坡 607.7 527.3 1110.8 1146.9 巴基斯坦 74.2 56.2 93.3① 85.2① 缅 甸 2.7 3.2 26.7① 10.7① 孟加拉国 36.2 16.7 69.7① 38.3① 土 耳 其 223.0 129.6 453.7① 259.4① 韩 国 698.4 650.2 1197.5 1447.5 埃 及 167.8 49.6 161.7① 31.3① 尼日利亚 56.3 136.0 100.0① 97.3① 墨 西 哥 435.5 407.1 1487.4 1367.0 巴 西 225.2 314.1 575.5② 480.1 阿 根 廷

40.8 123.5 314.0①

264.4①

注:①1998年数字。②按离岸价计算。③1991年以前数字仅指原联邦德国。

数据来源:《2000中国统计年鉴》

附录2:

1990各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列表

附录3:

1997各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列表

附录4:

1990年各国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值

附录5:

1997年各国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值列表

附录6:

中国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应图表:

附录7:

中国各行业专业化系数变化对应图表


相关内容

  • 监督学期末复习指导(2)
  • 企业核心竞争力浅析 内容提要:培育和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涉及到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外延,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全面和准确的认识.本文拟从竞争要素的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较为全面的界定,从而为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 ...

  • 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及计量分析
  • <经济问题>2005年第3期 Mar1,2005 No13 影响区域竞争力的 因素及计量分析 王 田 (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730000) 摘 要: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体系主要研究了产业竞争和国家竞争,这个模型对于分析区域竞争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对 ...

  • 第六章要素价格理论
  • 第六章 要素价格理论 一.引言* 1.要素价格理论是收入分配理论 产品是利用各个要素的结果,土地.劳动.管理和资本等要素的所有者得到的地租.工资.利润和利息等收入是这些要素的价格,故要素价格理论又是收入分配理论. 2.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生产要素供求决定要素的均衡价格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 ...

  •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 ...

  • 吉林省专升本知识点汇总
  • 第4章 生产者行为分析 1.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包括劳动(L).资本(K).土地(N) .企业家才能(E)这四种类型,其中前三种为传统生产要素.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 ...

  • 替代种植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摘要: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初始条件.云南省与金三角跨边境地区替代种植产业具备了集群化发展的良好初始条件,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集群的成长和升级困难,需要政府或协会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支持体系. 关键词:替代种植;集群发展;要素条件;服务支持体系 替代种植是20世纪90年代初 ...

  • 自考企业文化-理论资料收集
  • 第一章企业文化导论 1.企业文化定义:是 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 2.企业文化的特征: 精神性特征:习惯性特征:稳定性特征:同化性特征:可塑性特征. 3.企业文化的内容: 指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企业文化的三 ...

  •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一.判断题 1.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产品的需求具有相同的特点. ( ) 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 ) 3.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使用的要素量要使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成本.( ) 4.可以运用边际收益乘平均产量来计算边际收益产量. ( ...

  • 银行招聘:微观经济学
  •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 ...

  •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
  •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一.绪论 (一)核心理论介绍: 1.钻石理论: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统称为钻石理论,其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能库等.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