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去看肖邦

春天去看肖邦

说来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赶上是春分。春天到来的第一天,我们和肖邦相会。

肖邦故居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做沃拉的小村。车子驶出市区,便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还没有返青,到处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和一片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油画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湛蓝的天空之下。

老远就看见了路牌:WOLA,虽然是波兰文,拼音也拼出来了,就是我梦想中的沃拉。说心里话,来华沙,为的就到沃拉来看肖邦。

肖邦故居的门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虽还是一片萧瑟,但树木多得惊人,深邃的树林里铺满经冬未扫的厚厚树叶,疏朗的枝条筛下雾一样飘曳的阳光,右手的方向还有条弯弯的小河(肖邦9岁时曾经在这条小河里学会游泳),宁静得如同旷世已久的童话,阔大得如同一个贵族的庄园。肖邦的父亲当时只是参加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跑到这里教法语的一个法国人,破落而贫寒,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庄园?我真是很怀疑,无论是波兰人还是我们,都很愿意剪裁历史而去好意地为名人锦上添花,心里便暗暗地揣测,会不会是在建肖邦故居时扩大了地盘?

我想起1891年的秋天,也就是在肖邦逝世42年之后,俄罗斯的音乐家巴拉基耶夫建议在沃拉建立一座肖邦纪念碑,曾经专门请假到这里来过,但是,他已经寻找不到哪里是肖邦的故居了。

如今,肖邦纪念碑就立在小河前不远的地方,和故居的房子遥遥相望。那是一座大理石做的方尖碑,非常简洁爽朗。上面有肖邦头像的金色浮雕,浮雕下面有竖琴做成的图案,两者间雕刻着肖邦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那幢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当时家境吻合。如果房前没有两尊肖邦的青铜和铁铸的雕像,和村里其他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它中间开门,左右各三扇窗子,各三间小屋,分别住着他的父母和他的两个妹妹。如今,成为了展室,展柜里有肖邦小时候画的画,他的画很有天分,还有他送给父亲的生日贺卡,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1821年肖邦12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的手稿:降A大调波罗乃兹。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那样清秀纤细,让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籁一般澄清透明的夜曲和他那被做成纤长而柔弱无骨一般的手模。最醒目的,莫过于刚进去在右面屋子里摆放着的一架三角钢琴,节假日,特别是在夏天里的节假日里,房间里所有的窗户会打开,人们可以坐在它旁边弹奏,听众就坐在外面的草地或树丛中聆听。

房子中间有一间客厅,正面的墙上挂着肖邦和他的父母的油画像,侧面墙上挂着他的两个深爱着他的妹妹的油画像,其中最小的妹妹古特曼,就是在他临终前赶到巴黎,日夜守护着他,在最后一刻紧紧地抱住他,他已经气息渐绝,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在妹妹的手上吻了一下便断了气。

客厅的另一侧,有一个拱形的门洞,但没有门框、门楣和房门,空空地敞开着,门洞的后面是一扇窗,明亮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将那里打成一片橘黄色的光晕。走过去一看才知道,那里就是肖邦出生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块窄窄的长条,长有5、6米,宽却大概连1米都不到,因为中间放着一个大花瓶就把宽的位置占满了。靠窗户的墙两边分别挂着肖邦的教父和教母的照片,墙外面一侧挂着的镜框里放着圣罗切教堂出具的肖邦的出生证和洗礼记录,另一侧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的牌子,上面刻着三行手写体的字母: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2月21日出生在这里。

肖邦只活了39岁,命够短的。在这39年里,只有前9年的时光,肖邦生活在沃拉这里,那应该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以后的岁月里,疾病和情感的折磨,以及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一直影子一样苦苦地跟随着他,直至最后无情地夺去他的生命。肖邦的母亲是纯粹的波兰人,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给予他小时候良好的音乐启蒙。肖邦就是在这里正式和巴赫的忠实信徒瑞夫纳老师学习钢琴,那一年,他才6岁。8岁的时候,他就登台华沙演奏钢琴,引起轰动,被称之为“第二个莫扎特”。他的老师瑞夫纳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再教他的,建议他去华沙。他去了华沙,开始和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埃尔斯纳系统地学习音乐,又是埃尔斯纳建议他去巴黎,他去了巴黎,开创了音乐新的道路。

走出故居,沿着它的侧门走去,下一个矮矮的台阶,那里草木丛丛,大树交错,更漂亮而幽静。前面不远就是那条小河,它如一袭柔软的绸带,弯弯地缠绕着整个故居,淙淙地流淌着舒缓的音符。忽然传来一阵钢琴声,听出来了,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禁不住回过头张望,是从肖邦故居里传出来的。明明知道是从音响唱盘里播放出来的,却还觉得好像是肖邦突然出现故居里,推开了置放钢琴的房间里的那扇窗子,为我们特意演奏。

春天去看肖邦

说来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赶上是春分。春天到来的第一天,我们和肖邦相会。

肖邦故居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做沃拉的小村。车子驶出市区,便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还没有返青,到处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和一片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油画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湛蓝的天空之下。

老远就看见了路牌:WOLA,虽然是波兰文,拼音也拼出来了,就是我梦想中的沃拉。说心里话,来华沙,为的就到沃拉来看肖邦。

肖邦故居的门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虽还是一片萧瑟,但树木多得惊人,深邃的树林里铺满经冬未扫的厚厚树叶,疏朗的枝条筛下雾一样飘曳的阳光,右手的方向还有条弯弯的小河(肖邦9岁时曾经在这条小河里学会游泳),宁静得如同旷世已久的童话,阔大得如同一个贵族的庄园。肖邦的父亲当时只是参加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跑到这里教法语的一个法国人,破落而贫寒,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庄园?我真是很怀疑,无论是波兰人还是我们,都很愿意剪裁历史而去好意地为名人锦上添花,心里便暗暗地揣测,会不会是在建肖邦故居时扩大了地盘?

我想起1891年的秋天,也就是在肖邦逝世42年之后,俄罗斯的音乐家巴拉基耶夫建议在沃拉建立一座肖邦纪念碑,曾经专门请假到这里来过,但是,他已经寻找不到哪里是肖邦的故居了。

如今,肖邦纪念碑就立在小河前不远的地方,和故居的房子遥遥相望。那是一座大理石做的方尖碑,非常简洁爽朗。上面有肖邦头像的金色浮雕,浮雕下面有竖琴做成的图案,两者间雕刻着肖邦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那幢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当时家境吻合。如果房前没有两尊肖邦的青铜和铁铸的雕像,和村里其他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它中间开门,左右各三扇窗子,各三间小屋,分别住着他的父母和他的两个妹妹。如今,成为了展室,展柜里有肖邦小时候画的画,他的画很有天分,还有他送给父亲的生日贺卡,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1821年肖邦12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的手稿:降A大调波罗乃兹。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那样清秀纤细,让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籁一般澄清透明的夜曲和他那被做成纤长而柔弱无骨一般的手模。最醒目的,莫过于刚进去在右面屋子里摆放着的一架三角钢琴,节假日,特别是在夏天里的节假日里,房间里所有的窗户会打开,人们可以坐在它旁边弹奏,听众就坐在外面的草地或树丛中聆听。

房子中间有一间客厅,正面的墙上挂着肖邦和他的父母的油画像,侧面墙上挂着他的两个深爱着他的妹妹的油画像,其中最小的妹妹古特曼,就是在他临终前赶到巴黎,日夜守护着他,在最后一刻紧紧地抱住他,他已经气息渐绝,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在妹妹的手上吻了一下便断了气。

客厅的另一侧,有一个拱形的门洞,但没有门框、门楣和房门,空空地敞开着,门洞的后面是一扇窗,明亮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将那里打成一片橘黄色的光晕。走过去一看才知道,那里就是肖邦出生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块窄窄的长条,长有5、6米,宽却大概连1米都不到,因为中间放着一个大花瓶就把宽的位置占满了。靠窗户的墙两边分别挂着肖邦的教父和教母的照片,墙外面一侧挂着的镜框里放着圣罗切教堂出具的肖邦的出生证和洗礼记录,另一侧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的牌子,上面刻着三行手写体的字母: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2月21日出生在这里。

肖邦只活了39岁,命够短的。在这39年里,只有前9年的时光,肖邦生活在沃拉这里,那应该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以后的岁月里,疾病和情感的折磨,以及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一直影子一样苦苦地跟随着他,直至最后无情地夺去他的生命。肖邦的母亲是纯粹的波兰人,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给予他小时候良好的音乐启蒙。肖邦就是在这里正式和巴赫的忠实信徒瑞夫纳老师学习钢琴,那一年,他才6岁。8岁的时候,他就登台华沙演奏钢琴,引起轰动,被称之为“第二个莫扎特”。他的老师瑞夫纳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再教他的,建议他去华沙。他去了华沙,开始和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埃尔斯纳系统地学习音乐,又是埃尔斯纳建议他去巴黎,他去了巴黎,开创了音乐新的道路。

走出故居,沿着它的侧门走去,下一个矮矮的台阶,那里草木丛丛,大树交错,更漂亮而幽静。前面不远就是那条小河,它如一袭柔软的绸带,弯弯地缠绕着整个故居,淙淙地流淌着舒缓的音符。忽然传来一阵钢琴声,听出来了,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禁不住回过头张望,是从肖邦故居里传出来的。明明知道是从音响唱盘里播放出来的,却还觉得好像是肖邦突然出现故居里,推开了置放钢琴的房间里的那扇窗子,为我们特意演奏。


相关内容

  • [肖邦故园](教案)
  • 肖邦故园 [教学目标] 1.了解肖邦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2.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步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祖国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 [重点难点] 1. 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2. 文本结构把握 [教 ...

  • 中考散文阅读之作用题题型归纳
  • 中考散文阅读之作用题题型归纳 [学习目标] 1.总结归纳散文阅读中主要的八种作用题的题型及其答题技巧: 2.根据这些题型的命题角度,熟练掌握从文中寻找命题点的技能: 3.通过这种训练,有深度地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重难点透视] 1.熟知作用题的命题角度,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2.熟练掌握从文中寻 ...

  • 肖邦故园教案
  • 肖邦故园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步认识祖国与个体的关系. 2.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 ...

  • [肖邦故园]:精神家园的艺术复活
  • <肖邦故园>之美,正如作家本人在文章里所说的:朴素.淡雅,又持久.深沉.震动之余,不免疑惑:这个以纪念为旨的文本,为何要以"肖邦故园"为题?如文本所述,肖邦"故居"不过是"伶仃孤苦"的"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 ...

  • 肖邦的创作
  • 大家中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些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都是来自波兰的作曲家,被后人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所以我主要以叙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肖邦的故事,期间穿插一些他的作品,希望大家对十九世纪浪漫-近现代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钢琴家有所了解. 钢琴诗人:他的曲子犹如诗歌般优美顺畅,被称为钢琴诗人. 爱国家:肖 ...

  • 被肖邦遗忘的夜曲
  • 被肖邦遗忘的夜曲 推开窗,阳光直射到墙上的壁画上,那是梵高的向日葵.现在像火一样的活了,地上的一层尘土,依晰有几个老鼠的脚印. 不知不觉睡了这么长时间,寒冬已经过了都不知道,如果不是东风吹响了挂在窗边的风铃,我还回一直睡着,我回头看这壁画 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只狐,一身白色绒装,惟有眼睛和额头是蓝色 ...

  • 生命的代价自由的狂想(2)
  • 生命的代价 自由的狂想 ----凯特· 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评析 董震震 聊城大学2013级在职教育硕士 英语教育 摘 要:凯特·肖邦的名篇<一个小时的故事>刻画了一个患心脏病的妇女在获知其丈夫死于列车事故的消息之后,别于常人地重获自我,憧憬无拘束的新生活的内心变化,然而 ...

  • 六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测试卷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测试卷及答案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愉快的学习生活,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就会冲刺过关,赢得最佳成绩! 一.神奇的拼音王国:(看拼音写汉字,你能行!) 开拓 遮蔽 ...

  • 爱和乐全脑教育音乐目录
  • 第一辑:<全能全脑教育音乐精华篇>4CD:美乐1:美乐2:美乐3:好歌4 第二辑:<全能全脑教育音乐进阶篇>4CD:温馨美乐1:温馨美乐2:温馨美乐3:温馨美乐4 第三辑:<全能全脑教育音乐高级篇>4CD:益智美乐1:益智美乐2:益智美乐3:益智美乐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