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结课论文

大学语文结课论文

题 目 艺术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

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14 日

艺术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运用

摘 要

当今社会,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艺术的创作要求不断提高,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创作。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一点点的消失,而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因此,现代城市环境中的传统文化精神的营造成为了延续传统文化文脉,这就需要现代设计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关键词:现代艺术创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艺术创作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两者之间的联系。

目 录

第一章 艺术创作和传统文化 „„„„„„„„„„„„„„„„„„„„„„2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定义 „„„„„„„„„„„„„„„„„„„„„„2

第二节 主题分析 „„„„„„„„„„„„„„„„„„„„„„„„„2

第三节 传统文化元素„„„„„„„„„„„„„„„„„„„„„„3

第二章 两者之间的联系 „„„„„„„„„„„„„„„„„„„„„„„„3

第一节 开发与运用„„„„„„„„„„„„„„„„„„„„„„3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5

第一章 艺术创作和传统文化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定义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第二节 主题分析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积累、思想倾向、性格气质、艺术修养是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最终完成的基础和前提。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逻辑起点,我们要进行创作,就要深入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如果没有生活的原材料,我们是不可能凭空加工,生产出艺术作品的。如元四家之冠的黄公望在年逾古稀之时,还常“云游在外”,以山川为师,随身带着纸笔,时时对景写生,长达数年之久,才创作出著名的《富春山居图》。他为了创作《蒙娜丽莎》,表现那富有魅力的一笑,他运用解剖知识,研究笑的规律,还有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在长期的感受与积累中,他终于从微风吹拂的流连的湖水中受到了启发,创作了举世迷人的微笑,表现了高贵端庄的娴静之美。。

(图1) (图2)

第三节 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一直是设计师们关注的话题,现代设计中如何恰当、有效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是设计师们倍受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及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的多种方式都应当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力求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恰当、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正是在这种因素的基础上,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正潜移默化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风格多样的艺术门类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表现得是精美绝伦。如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与现代几何形状融合的设计形式;现代社会热衷的“中国风”风格的房屋设计理念。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入,影响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偏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不加以利用和宣扬,必将会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更为广泛和深入应用,是当今设计师们所面临的新课题。现代设计只有符合时代的脉搏和节拍并不断地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无穷价值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第二章 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开发与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正是这三种美学思想的不断冲击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使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现代平面设计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不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因素的简单堆积或叠加,而是通过图形创意、文字编排、色彩冷暖等视觉元素的运用,使各元素之间以有机的整体性来呈现不同的

视觉形式美感,同时也能够使它们更准确、有效的达到为主题概念服务的目的。

比如对家国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是中国人极其敏锐的心理感受,在世界各

民族中,再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团圆了。所以说到团圆这个字眼,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处,可以说是流传深广。中国人借用传统文化把人们美好的祝愿画成优美的形象、吉祥的图案,并用这些元素去装饰礼品。馈赠者的情感和愿望不仅得到了表达,受礼者也得到了精神慰藉和心理满足。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

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装饰艺术之

一。它不仅形式美,而且具有借用某些象征意义的图样来表达某种情感和思想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这正与剪纸本身具有的“意喻性”相融合。本文主要通过剪纸在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来阐述剪纸的“意喻性”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图3)

剪纸追求“境生象外”的意境美,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幸福圆满的审美思想。民间剪纸多以象征寓意手法表现吉祥主题,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含蓄的意象表达方式。借鉴与弘扬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形、意、境之精髓,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将对倡导“以人为本”、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设计艺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传统图形的创新

古代艺术为现代图形设计提供了丰富元素,如龙、凤凰、太极等基本图形,

这些图形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如驱除灾难,追求幸福,长寿等美好愿望。中国传统图形蕴含着永恒的时代内涵,因为古代人与现代人是相通的,现代人与未来人也是相通的,他们表达了人类自身最根本的需求,设计者可以运用这些古代的图形表现出时代精神,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图形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要研究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并提炼出特定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传统元素潜移默化地

融入到现代设计作品之中。我们还要把传统图形等一系列元素进行变化、重组,使其既保持传统图形的形体特点,又含有现代设计的韵味,进一步表达出某种情感和思想。目前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大量运用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

(图4) (图5)

3、传统字体的变形

现代设计中常常会用到文字的组合编排,说到字体,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我国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书法,书法字体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从最初阶段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到篆刻、宋体等其它字体,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对中国传统文字进行再设计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甲骨文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既是图形又是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为后世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我国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说过“甲骨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把象形的图形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 古代文明创造的蕴含中国传统瑰丽文化的各种字体,应将它建立在现代设计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中,在字体设计上做不同程度的“加法”或“减法”,使它能充分反映传统文化内涵并具有时代个性的设计风格。形式多变的中国古代字体已震惊世界,作为中国设计师更应该深入探索、研究它,把它的神秘面纱揭开,让它在现代经济中充分发挥魅力。

4、传统色彩的提炼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对于现代色彩设计,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设计财富。传统色彩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传承下来,并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用色习惯,通过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介转化为现代人生存所需求的东西。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如黑、白、黄、绿等颜色成为了中国人应用的主要色彩参考标准。比

如:红色是中国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因此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灯笼、剪纸、中国结等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国红是最具中国传统的色彩,因为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

结束语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创作的影响,有很多的设计元素需要我们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不可遗弃的文化遗产,虽然在现代各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层出不穷,似乎原有的传统设计观念也在慢慢被遗弃,甚至取代。但是在两种设计理念之下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有新的发展和寓意。让我们看到更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希望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接受新事物的冲击,也不可摒弃传统文化,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两者相结合,孕育出有中国特色的新设计观念,这也必然是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吴明娣 ,袁粒.中国艺术设计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大学语文结课论文

题 目 艺术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

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14 日

艺术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运用

摘 要

当今社会,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艺术的创作要求不断提高,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创作。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一点点的消失,而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因此,现代城市环境中的传统文化精神的营造成为了延续传统文化文脉,这就需要现代设计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关键词:现代艺术创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艺术创作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两者之间的联系。

目 录

第一章 艺术创作和传统文化 „„„„„„„„„„„„„„„„„„„„„„2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定义 „„„„„„„„„„„„„„„„„„„„„„2

第二节 主题分析 „„„„„„„„„„„„„„„„„„„„„„„„„2

第三节 传统文化元素„„„„„„„„„„„„„„„„„„„„„„3

第二章 两者之间的联系 „„„„„„„„„„„„„„„„„„„„„„„„3

第一节 开发与运用„„„„„„„„„„„„„„„„„„„„„„3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5

第一章 艺术创作和传统文化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定义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第二节 主题分析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积累、思想倾向、性格气质、艺术修养是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最终完成的基础和前提。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逻辑起点,我们要进行创作,就要深入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如果没有生活的原材料,我们是不可能凭空加工,生产出艺术作品的。如元四家之冠的黄公望在年逾古稀之时,还常“云游在外”,以山川为师,随身带着纸笔,时时对景写生,长达数年之久,才创作出著名的《富春山居图》。他为了创作《蒙娜丽莎》,表现那富有魅力的一笑,他运用解剖知识,研究笑的规律,还有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在长期的感受与积累中,他终于从微风吹拂的流连的湖水中受到了启发,创作了举世迷人的微笑,表现了高贵端庄的娴静之美。。

(图1) (图2)

第三节 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一直是设计师们关注的话题,现代设计中如何恰当、有效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是设计师们倍受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及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的多种方式都应当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力求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恰当、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正是在这种因素的基础上,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正潜移默化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风格多样的艺术门类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表现得是精美绝伦。如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与现代几何形状融合的设计形式;现代社会热衷的“中国风”风格的房屋设计理念。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入,影响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偏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不加以利用和宣扬,必将会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更为广泛和深入应用,是当今设计师们所面临的新课题。现代设计只有符合时代的脉搏和节拍并不断地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无穷价值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第二章 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开发与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正是这三种美学思想的不断冲击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使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现代平面设计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不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因素的简单堆积或叠加,而是通过图形创意、文字编排、色彩冷暖等视觉元素的运用,使各元素之间以有机的整体性来呈现不同的

视觉形式美感,同时也能够使它们更准确、有效的达到为主题概念服务的目的。

比如对家国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是中国人极其敏锐的心理感受,在世界各

民族中,再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团圆了。所以说到团圆这个字眼,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处,可以说是流传深广。中国人借用传统文化把人们美好的祝愿画成优美的形象、吉祥的图案,并用这些元素去装饰礼品。馈赠者的情感和愿望不仅得到了表达,受礼者也得到了精神慰藉和心理满足。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

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装饰艺术之

一。它不仅形式美,而且具有借用某些象征意义的图样来表达某种情感和思想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这正与剪纸本身具有的“意喻性”相融合。本文主要通过剪纸在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来阐述剪纸的“意喻性”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图3)

剪纸追求“境生象外”的意境美,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幸福圆满的审美思想。民间剪纸多以象征寓意手法表现吉祥主题,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含蓄的意象表达方式。借鉴与弘扬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形、意、境之精髓,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将对倡导“以人为本”、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设计艺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传统图形的创新

古代艺术为现代图形设计提供了丰富元素,如龙、凤凰、太极等基本图形,

这些图形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如驱除灾难,追求幸福,长寿等美好愿望。中国传统图形蕴含着永恒的时代内涵,因为古代人与现代人是相通的,现代人与未来人也是相通的,他们表达了人类自身最根本的需求,设计者可以运用这些古代的图形表现出时代精神,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图形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要研究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并提炼出特定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传统元素潜移默化地

融入到现代设计作品之中。我们还要把传统图形等一系列元素进行变化、重组,使其既保持传统图形的形体特点,又含有现代设计的韵味,进一步表达出某种情感和思想。目前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大量运用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

(图4) (图5)

3、传统字体的变形

现代设计中常常会用到文字的组合编排,说到字体,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我国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书法,书法字体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从最初阶段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到篆刻、宋体等其它字体,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对中国传统文字进行再设计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甲骨文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既是图形又是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为后世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我国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说过“甲骨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把象形的图形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 古代文明创造的蕴含中国传统瑰丽文化的各种字体,应将它建立在现代设计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中,在字体设计上做不同程度的“加法”或“减法”,使它能充分反映传统文化内涵并具有时代个性的设计风格。形式多变的中国古代字体已震惊世界,作为中国设计师更应该深入探索、研究它,把它的神秘面纱揭开,让它在现代经济中充分发挥魅力。

4、传统色彩的提炼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对于现代色彩设计,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设计财富。传统色彩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传承下来,并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用色习惯,通过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介转化为现代人生存所需求的东西。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如黑、白、黄、绿等颜色成为了中国人应用的主要色彩参考标准。比

如:红色是中国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因此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灯笼、剪纸、中国结等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国红是最具中国传统的色彩,因为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

结束语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创作的影响,有很多的设计元素需要我们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不可遗弃的文化遗产,虽然在现代各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层出不穷,似乎原有的传统设计观念也在慢慢被遗弃,甚至取代。但是在两种设计理念之下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有新的发展和寓意。让我们看到更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希望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接受新事物的冲击,也不可摒弃传统文化,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两者相结合,孕育出有中国特色的新设计观念,这也必然是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吴明娣 ,袁粒.中国艺术设计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相关内容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1. - 大学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2.- 中小学生作文辅导专业网站. 3.- 初中语文教学网,含作文.日记.咨询.教学等. 4.- 含语文论文.教案.课件资源等. 5.百分网 - 提供教案下载,课件.试卷等资源. 6. - 含教研动态,科研课题,中考辅导等. 7. - 高考语文教案 ...

  • 2015江苏高考语文命题人信息及备考建议
  • 命题组长: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王华宝, 成员: 徐师大秘书, 苏大杨旭辉(应该是负责诗歌鉴赏的,唐诗的可能性很大), 苏州中学 黄厚江, 南京工业大学文学院院长, 连云港新海中学一老师 宿迁中学蔡光磊 2015高考备考 关注南通卷,基本明确两点:1.延续2014卷的风格与特点,注意创新:2 ...

  •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 早在,大一上学期开学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语文课本,一直都很向往,可是,却一直都没有上课。终于,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了《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旅途。 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的演说,都已经深 ...

  • 开题报告--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 毕业论文题目: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专业:对外汉语 学号:2009134120 姓名:邓梦梦 指导老师:刘群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课堂教学语言则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0世纪20年代, ...

  • 大学语文教学中目标及途径论文
  • 浅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目标及途径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分析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部分高校教学目标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本文提出通过重新认识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丰富大学语文教学的手段,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 ...

  • 理想中的大学语文课 论文
  • 理想中的大学语文课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其实就是培养你的语言能力 , 理解能力,交际能力,让人与人相处,让你从知识的谷底升到知识的天堂,让知识的宝藏在生活无处不在.语文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文字.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便捷的认知工具.为了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语文知识和写作水平,本学期我选择了& ...

  • 大学语文自考复习及应试的一些看法
  • 大学语文自考复习及应试的一些看法 从2001年开始,全国统考课程<大学语文(专.本科)>的试题结构和内容作了部分调整.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对考生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测试.<大学语文(专.本科)>作文试题由过去的40分改为30分.部分解析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取自指定教材以外 ...

  • 个人述职报告(新课程)
  • 个人述职报告(任现职以来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能力.业绩和教育教学实践及年度考核.论文.论著等)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我来育才二小工作10年了,10年期间没有离开语文教学第一线,没有离开班主任工作岗位,没有放慢上进的脚步:尤其是走进新课程以来,坚持做研究型.学习型.务实型和创新型教师,追求高雅师德,教学精 ...

  • 大连格致中学语文教师个人简介
  • 大连格致中学语文教师个人简介 初一年级 董莉:1984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大连格致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探究,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自己自然质朴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曾荣获区&quo ...

  • 乐天知命不断完善
  • 常有人问,"什么是特级?"我总是笑嘻嘻地回答:"'特级',就是特别着急干活."这是玩笑话,也是我十几年"特级生涯"的真实写照.当年北京市政府评选特级教师的比例是千分之一,当我有幸成为这"凤毛麟角"时,便得到了很多人的高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