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接受爱要比给予爱更安全 不想付出,不是富贵的心态

了解自己与对方的需求并为之投入,才能收获更高的情感质量。

“给予”有助健康长寿

有很好的护心能力,和运动、吃水果、体检一样重要

英国有句谚语:“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赠与别人玫瑰时,手上会留下一缕芳香,这就是给予回赠的礼物。研究发现,给予是一种愉快的经历,这种体验与获得巧克力、金钱等物质一样,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更为宝贵的是,除了心理上的满足,它还能让我们的身体受益。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站刊文指出,给予有助于延年益寿。

给予往往比索取更难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给予的定义是“使别人获得;给”。也许有人要问了:“为别人付出,自己何谈快乐?”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指出,给予是一种利他行为,就是出于自愿、不计较外部利益去帮助他人。其实,给予别人帮助是人之本能,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理心理论”。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以至于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这得归功于大脑中存在的一类神奇的神经元,它们不仅会在人有亲身体验时被激活,在看到他人喜怒哀乐时也能被激活,从而“感同身受”。因此,当看到受助者脱困后的快乐时,助人者也会有自己转危为安般轻松和满足的感觉,这些正是让人们感到幸福情绪的基础。

“利他性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互惠、付出、协作,你帮我,我帮你,才能更好地生活。”汪冰说。

可惜,现实情况却不乐观。现代人似乎习惯了索取的思维方式,父母、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成为索取对象,不愿意过多付出就想拥有金钱、地位、友情、爱情、成功……美国也同样如此,就在美国“心理中心”网站刊登的这篇文章中,心理学作家约翰·阿莫德奥博士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给予比索取更难?”

在汪冰看来,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我们处于陌生人社会,彼此信任度低,经常出现“扶摔倒老人可能被讹”等“做好事没好报”的事情。当人们缺乏安全感,对社会产生质疑时,就会不敢付出。第二,现代人太忙于追求可以量化和物化的东西,比如金钱、车、房、名牌等,“我的房贷还没人替我还呢,我凭什么管别人?”第三,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让大家身心疲惫,没有精力再去给予别人帮助,“每个人都期待被别人关怀时,就很难再去主动关心别人了。”汪冰说。

给予有五大健康好处

有时,我们更习惯于接受,不习惯给予。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错过了给予所能回赠的种种好处。美国一项针对2000名志愿者的研究发现,在两个以上机构从事志愿者活动,对健康的益处仅次于戒烟。“我聊天时经常跟别人说,要是你不想戒烟,又想长寿,那就去做点好事吧。”汪冰说。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无限大爱研究中心负责人史帝芬·波斯特这样评价:“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保护心脏。史帝芬·波斯特对中青年和老人以及不同种族、职业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给予可以全方面地保护身体健康,对心脏疾病的预防能力是阿司匹林的一倍。

延长寿命。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更长寿,4年内的死亡率为1.6%,从不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死亡率则为4.3%。无限大爱研究中心的研究还发现,帮助朋友、亲人、邻居、支持伴侣等行为,都会降低疾病死亡率。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花5年时间追踪了423对老年夫妻后发现,排除年龄、性别、健康和心理等因素外,不相互支持的受试者5年内死亡的概率高出两倍。

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汪冰说,给予可以帮助人们排除愤怒、憎恨、嫉妒等负面情绪,带来幸福感,从而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

提升自信,增强幸福感。有一项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研究,研究人员让他们给67名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每天打电话,一次15分钟,用3年时间为对方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结果发现,在获得人生满意度方面,助人者是受助人的7倍,也更有益于这些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疾病治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的耐心、自信等对健康有益的情绪都会提升,当你有力量改变别人的生活,感觉到自己被需要时,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变得轻松起来。”汪冰说。

提高免疫力。不吝啬帮助他人的人,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好的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会降低很多,免疫功能也更强大。而免疫力就像身体的隐身防护墙。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甚至这样形容人际关系:“它对健康的作用与水果蔬菜、运动、体检同样重要。”

只要愿意,给予无处不在

给予和付出无处不在、可大可小,从做慈善、做好事、帮助困难之人,到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如何做到更好地给予,汪冰给出了以下建议。

1.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就像照镜子一样,你在给别人微笑的同时,也会收到一张笑脸。这个笑可能会温暖一颗受伤的心灵,拉近同事朋友间的距离,让你充满勇气和信心。

2.多拥抱。和微笑一样,一个拥抱给别人的是温暖,给自己的可能更多。美国《赫芬顿邮报》刊登研究称,多拥抱可以降血压、减压、有益心脏健康、减少恐惧。

3.赞美别人。约翰·阿莫德奥博士说,如果能多加留意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美好、善良和创造力等优秀品质,表达我们的感激与赞美,这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为他人的生活施加积极影响的同时,那种满足感也会令我们自己动容。

4.忠诚。人的欲望很难控制,对人忠诚可以说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付出,尤其在婚姻关系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双方的理解和相互支持。

5.给予他人宽容。宽容是一种无形的给予,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代表了思想的成熟,凡事不要过于苛求,给了别人机会,我们也会获得信任和尊敬。

6.培养耐心。当别人与你意见不合时,当你对最亲近的人表现得不耐烦时,请耐心地听他们说完话,这也是一种给予。▲

学习去爱:从母亲怀抱到情人怀抱

当爱真正起作用时,爱情似乎是轻松自然的事。伴侣双方都付出也都接受爱、支持也接受支持。两人关系没有束缚他们,而是使他们更加自信地探索世界,因为知道有伴侣在支持自己。不同的文化当然有不同的爱情规则,但所有文化中的人们都会坠入情网。经历过爱的人都知道,爱一个人容易,难的是自己可爱。好伴侣的角色不容易当,大多数人不是天生的好伴侣。要使一个关系持久,需要许多的努力。但经常是,无论我们多么想让事情顺利,它们就是不顺利。有时我们的爱会枯竭。有时我们如此渴望被爱,以至会缠住伴侣或忽视他们的需要。爱不再相互、不再有付出有接受。

有关爱情的早期观念

100年前,发现潜意识心理并创立精神分析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爱情的根源不在于青春期的尝试与失误,甚至不在于青春期的成功与失败。他推测说,爱情的根源是在婴儿期。爱情源于我们的早年体验。爱情的根深植于母亲的怀抱中。他在60 多年前写出的最后一本书中说道,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是最初和最持久的关系,也是所有未来恋爱事件的原型。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观念。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在弗洛伊德时代,没有人把人生早年体验当回事。心理学家和医师们都假定婴儿和儿童没有社会及情感生活,即使有,也被立即忘掉而不会留下记忆。如此早期的生活体验怎能有如此持久的影响?早年体验真的会影响成人期吗?

对弗洛伊德观念的现代理解

即使在今天,我们对婴儿成长有了大量了解,婴儿体验影响成人期的观念仍似乎令人惊讶。而事实上,婴儿和儿童远比我们曾相信的更复杂。直到最近,心理学家仍认为儿童不过是小型或半成品的成人。但一些非常巧妙的实验显示出,事实上,婴儿并不比成人缺少什么,只不过是,它们不同于成人。婴儿和年幼儿童以非常不同于成人的方式,来察觉世界。它们是按照婴儿而非成人的规则,来活动、看、伸手、抓、说话、思考、甚至体验情感。

我们的心理成长类似于毛毛虫,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实际上都要转变成不同于以往的东西。弗洛伊德怎么可能是对的?在某个生活阶段中影响我们的因素,怎么可能在我们脱胎换骨之后,仍能影响我们?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可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在某种意义上弗洛伊德是对的。从婴儿到幼童的变化不在于长得更高大或更健壮,而在于行为方式的变化。从儿童期到青春期、从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转换也是如此。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和理解一直在变化着。

婴儿的依恋类型

为检验弗洛伊德的假设,心理学家必须给“依恋”下定义,并要设法测量它。弗洛伊德把依恋看作依附和依赖。但弗洛伊德实际上并没有治疗或观察过儿童。英国的精神分析师John Bowlby 和加拿大心理学家 Mary Ainsworth在更系统的调查中,看到了非常不同的东西。在最普通和最令人满意的婴儿-母亲关系中,婴儿并不是无助、依赖性的小小附着物。它们是主动、胜任的探索者,以它们的母亲为安全基地,并从这个基地出发,探索它们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并尝试它们新学到的所有技能。

当然,某些婴儿在这种婴儿-母亲关系中表现更好。它们似乎更自信于母亲的可亲近性,因而更加自信地向外探索、更确信在自己需要时母亲会及时出现。Bowlby 和Ainsworth 称这些婴儿的状况为安全(信赖)型依恋。缺乏这种信赖的婴儿的状况被他们称为非安全型依恋。

为什么有些婴儿是非安全型依恋?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但如果换一种问法:“为什么一些幼儿对母亲的可亲近性和母亲能否及时响应自己缺乏信心?”则答案似乎很明显。自信源于经验。如果你总能及时响应我,则我预期下次也能得到你的响应。而如果在我需要你时你没有响应,下次我就不知道该预期什么。你想知道、Ainsworth在自己的研究中所发现的,就是这一切。

以上重要步骤能够帮助我们检验弗洛伊德有关早年体验的影响力的观念。下一大步,是要开发出一种评估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方法,这样就不必用几个星期的时间跟踪观察母亲和幼儿了。解决方案是一种简单的20 分钟实验室测验,被称为“陌生情境”。测验过程如下。在一个小型研究专用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供母亲使用、地板上有玩具供幼儿玩,母亲和幼儿一起在房间中玩耍,整个过程被录像。在两个关键性时刻,发信号让母亲出来,让幼儿自己在房间里呆三分钟(其中一次是让幼儿与一位女性研究助手一起留在房间,另一次是幼儿自己留在房间)。

许多心理学家期望在幼儿对母亲的离开所产生的反应中,获得关键性信息。但 Ainsworth 不做预先的判断。她耐心仔细地收集了近三十个婴儿的资料,此前,她已经用十二个月的时间在婴儿家里对这些婴儿进行了仔细观观察。令人惊讶的是,在家里似乎是安全型或非安全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陌生情境”房间时,哭喊的情况没有差别,两组中都是一半婴儿哭、另一半不哭。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婴儿的区别,在于当母亲返回时它们的反应。

在家里能够很好地利用安全基地的幼儿,看到妈妈返回时会很高兴。他们靠近妈妈、向妈妈伸手,等待被妈妈抱起,至少会在远处用微笑或手势愉快地打招呼。这都是要重新建立心理接触。如果幼儿正在哭泣,则会紧紧抱住母亲。妈妈的拥抱具有效果——它使幼儿平静下来并很快重新开始玩耍。而在家里不信任母亲、不以母亲为安全基地的幼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则非常不同。它们非常难以与母亲重新团聚。当母亲责备说“噢,不要闹,我回来了”时,幼儿会转过身不面对母亲,不看她。另一些幼儿先向母亲靠近,然后转到一边闷闷不乐,或者入迷地玩起毯上的线头或茫然地拍打玩具。Ainsworth把这些婴儿称为不安全-回避型。

另有一类不安全型婴儿即使母亲返回后仍会大哭,但却无力接近母亲甚至不能向母亲伸出手。它们会推开母亲的拥抱。母亲在它们情绪缓和后,会很自然地放下婴儿,让它玩玩具。但它们并非真的平静下来,会在母亲身边激烈地哭很久——但不怎么理会母亲、不再要求抱。短时间后,母亲也许能用玩具使它们平静下来,但效果并不好。Ainsworth称这类婴儿为不安全-矛盾型。

事实证明,陌生情境是评估婴儿依恋的重要工具。世界各地的儿童心理学家把她的工作评为儿童心理学史上五个最具革命性的的研究之一。这当然不仅指她对幼儿的研究。在二十多年中的系列研究中,Ainsworth所培训的学生揭示出,陌生情境中的安全、回避、矛盾型依恋类型也明显存在于成人关系中。这非常令人惊讶。要检验弗洛伊德的有关婴儿-母亲关系和成人期中关系的观念,这也是关键性一步。

成年期中的依恋类型

在 Ainsworth 解决了婴儿依恋评估问题之后的近 20年中,成人依恋评估问题一直未获解决。成人关系的研究简直就是无从下手。它们发生在广阔得多的空间和时间中,并且远比婴儿-母亲关系更具隐私性。而且,成人关系中的大量内容发生在心理中。思念伴侣、思考过去做过的事、思考将要做的事,都完全不需要进行人际接触。也就是说,许多成人关系是对观察者不可见的。

幸运的是,Ainsworth 的学生 Mary Main 认识到或许我们不必把伴侣两人放在一起加以观察。早年体验不仅塑造后来的行为。它还会通过塑造人的信念和期望,来产生强大影响。因此她创造了精心构建的“成人依恋会谈”,来考察成人对自己的这个观点的看法:他们如何看待自己与每位双亲的关系。在收集了几千页这种会谈记录后,她坐下来整理记录结果。使她和大家惊讶的是,这种会谈显示出的差异,与 Ainsworth在陌生情境中看到的差异是一样的。她的大多数研究参加者对与自己父母关系的讲述是连贯和可信的。他们似乎珍重这些关系,能很好地回忆早年体验,以支持自己对父母的描述——描述成亲切、有趣、热情的人等等。她把这些人的依恋类型叫做安全-一致型。

更令人惊讶的是,相当多数量的参加者听起来就是不安全-回避型幼儿的成人版本。他们难以描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即,他们的记忆只是一片空白。而当他们做出愉快或温暖等的描述时,他们却难以回忆起童年时代的事件来证明所做出的描述。他们有记忆——如果一位双亲谈到他们的童年事件,他们承认自己记得该事件。但他们对自己童年期的理解非常不连贯,以致无法从中检索出记忆。按认知心理学的说法,他们有记忆,但缺乏有效检索的线索。这些人一般会缩小早年关系的重要性。他们会说,“我就是我,我不认为自己的过去与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关系”。有时,他们不是思考有关于父母的真实意念,而是理想化父母——事事都好、他们是最好的父母、好得不能再好了。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似乎是失去了与真实体验和情感的联系,并回避它们。的确,术语“回避”似乎很符合这类人的特点。但是,MaryMain 不想假定这些表达一定与“陌生情境”相关,最好还是让数据说话。所以她把这种类型叫做“不安全-拒绝型”,而不是“不安全-回避型”。

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成人依恋会谈”的类型:它似乎类似于“陌生情境”中的不安全-矛盾型。这是些背负着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实际上是他们的整个关系史——来生活的人,似乎每个不确定和未解决的问题都被摆到桌面上需要他们解决,并且它们都是今天刚发生的。当问到小时候是否曾孤独生活,他们会告诉你父母曾去过遥远的某某天涯海角。似乎一切正常。但然后随着会谈进行下去,他们的情绪紧张起来。他们被遗弃。他们只有五岁。他们不熟悉看管自己的临时照看者,与她没有亲近感。父母从未曾来电话问候,也未曾送来礼物。他们不停地讲述似乎再普通不过的20 年前的事情。一句话,他们沉浸在关系议题中。Mary Main 把他们称为“不安全-沉迷”型。

Judith Crowell 和 Everett Waters (后者也是 Ainsworth 的学生)近来使用经改造的“成人依恋会谈”对夫妻进行研究。他们把这叫做“当前关系会谈”。在非常类似的会谈中,不询问成人与父母的关系,却询问他们与配偶的关系。与“成人依恋会谈”一样,参加者也被区分成容易识别的“安全”、“不安全-拒绝”和“不安全-沉迷”型。“陌生情境”、“成人依恋会谈”、以及“当前关系会谈”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工具,用以检验弗洛伊德在100 年前提出的这一假说:婴儿-母亲关系是后来成人关系的模板。

检验弗洛伊德假说

“陌生情境”、“成人依恋会谈”、以及“当前关系会谈”评估一个人把伴侣用作安全基地的能力。婴儿的伙伴通常是母亲,安全基地行为显而易见。问题不在于婴儿依恋行为是否预示了未来的成人依恋行为。问题在于,婴儿对自己出生后第一个关系的信任,是否会建立起能够引导后来关系的“信念和期望”。

Waters 和 Crowell 近来公布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它们相当支持这种观点:早年体验能够影响成人关系。在第一项研究中,他们先测量 50个一岁幼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安全类型,20 年后又对同一批研究对象进行“成人依恋会谈”。令心理学家们惊奇的是,在陌生情境中为安全型的占总幼儿数 85%的幼儿,在 20 年后的“成人依恋会谈”中是“安全-一致型”。另外,在 12 个月大时为不安全型的幼儿,在他们成年后与父母的关系中,只有 25%的机会变为安全-一致型。甚至婴儿期到成人期的智商也没有如此稳定。显然,涉及父母的早年行为模式,为成人期中的有关家庭关系的信念构建起了模式。

这种关系的影响是否扩展到家庭之外?Crowell & Waters对此做了考察,他们在“成人依恋会谈”和“当前关系会谈”中测验了几百对已定婚的伴侣取样。他们发现,在与父母关系中是“安全-一致型”的人,相对于其它人,在与未婚夫/妻的关系中远更可能是安全-一致型的。这也对行为产生影响。无论男女,对恋爱伴侣有安全-一致型信念的人,在被录象的结婚讨论中,显然有更多的安全基地行为。

对自己的伴侣有安全-一致型信念的人,在艰难地讨论难题时,远更能够以自己的伙伴为安全基地、请求帮助、解释自己的需要、并接受帮助和支持。他们也更能够确认自己的伴侣是在请求帮助、更能够看到和提供伴侣的所需。而不安全-拒绝型和不安全-沉迷型则都不能有效地与自己的伴侣互为安全基地。他们看不到需要、认为提供帮助就意味着进行责备、或忙于自己的问题而无暇顾及伴侣。

把这些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就能够发现,婴儿依恋对成人期中的关系信念和心态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还延伸到家庭之外,影响着恋爱伴侣间的行为。初步的研究结果似乎表明,这些信念和期盼也与是否能成为好父母、是否能使自己的孩子获得安全感有关。

七十五年前,弗洛伊德想到早年体验会影响成人期的内驱力和动机。现在,这个不可能的假说似乎有点道理。早年关系的确至少与成人的关系信念和关系行为的架构有关联。这并不意味着你在长大后会与像你母亲或父亲的人结婚,而只是意味着,我们在很年幼时就懂得了拥有安全基地意味着什么。当然,与父母的关系并不是对成年后的良好爱的能力有影响的唯一因素。即使你是不安全型婴儿,你仍有机会返回通向良好关系之路。随着时间的流逝,足够的友谊或一位安全型的恋爱伴侣会向你展示出一种不同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帮助你返回快乐、慷慨、令人满意的关系之路。这也许不难做到,但没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在安全型伴侣的帮助下,任何人都能够学习向伴侣和儿童提供自己从未曾接受过的那种爱。但尽管这样,这些研究结果仍强烈支持弗洛伊德的观点:你在母亲怀抱中的生活、你在情人怀抱中的生活——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人与我:依恋的人

英国的鲍尔比等学者提出依恋理论之后,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发展了一项强有力的趋势,依恋关系的发展心理形成和依据以依恋理论的治疗。鲍尔比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克莱茵的三大弟子之一,虽然他和另外的温尼科特、菲尔贝恩都创立了自己的观点而并不同于克莱茵的观点。鲍尔比是将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的部分,结合了人类学等方面的内容,而发展出的一种新理论范式。

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究竟是什么?它反映的是我们生活的什么方面?

它阐述了有什么依恋类型或者象限?

就这二个问题我在这里作简略的介绍,我们这里主要探究的是成人依恋。

一.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究竟是什么?它反映的是我们生活的什么方面?

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依恋对象、安全基地、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二级依恋策略。

1. 什么是依恋关系?

在依恋理论的定义,依恋和依赖是有区别的。依恋是一种普遍的关系,是不管你是否正常或者是谁。你都有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模型,它影响一个人整个一生的人际处理方式,是人的本质。人与人的不同、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差异可能只是在于依恋关系方式的差异。它不是仅仅指对于某一个个体的依恋关系。

在当代精神分析治疗中,作为人的本质被定义为对于关系满足的追求,而精神分析实践所关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人际关系满足方式的治疗。这和早期精神分析中定义人的本质是性驱力的满足是不同的。这也是作为当代精神分析学强有力分支的依恋理论所关心的内容。

2. 依恋对象、安全基地、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依恋对象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养育者——母亲,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上也包括父亲或者别的养育者。这在婴儿的0——36月的早期养育中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当一个有足够以婴儿为中心的母亲能够以足够同理的神情关心婴儿,并且以足够的养育满足满足婴儿随时到来的需要时,这时候婴儿就足够体验到一种安全感。温尼科特在此母亲未必需要最好的或者完美无缺的,但可能需要足够好的。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有足够的同理心和养育方式使婴儿能够基本的感受到安全和舒适,这一安全和舒适使婴儿将来成人后个性中自信、信任他人、具有安全感的基本成功保证。安全基地能够提供一个被养育者足够发展自己人格的环境基础。

在个案研究中,那些母亲如果整天板着脸,根据自己需要来养育婴儿,而并不理解婴儿的真正需要和对于婴儿具有同理心,这样的婴儿以后往往具有不安全性、不容易信任别人等等问题。严重的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精神障碍。

在婴儿来说,安全基地来自于那个养育者,那个与之形成依恋关系的个体。那个个体提供一般提供三个方面的内容:A。对于依恋者寻求亲近的企图有反应;B。为依恋者提供一个足够好的生理、情感安全基地;C。依恋对象作为依恋者探索了解世界,发展自己能力和人格的安全保证。这三种基础也是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

当一个人在婴儿时由于糟糕的母亲等而无法获得一种同理的关心和爱护后,他或她就会形成一种错误消极的依恋关系。

依恋对象在成人而言则成为更多的人际对象,除了父母之外,最重要的可能是恋人,然后是老师、朋友、团体、组织,或者信仰的对象(如上帝等等)等。例如恋人,一个好的恋人一般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全基地,也就是对于以上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三个方面给予足够好的帮助,虽然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因为那是不存在的),但可能提供足够好至少还算好的帮助。这时候个体就可能感觉到温馨、美好、互相默契等感觉。这说明彼此之间互相发展了某些方面的良好关系。

而有些依恋关系比较有问题的恋人对象可能整天以消极的方式控制对方,这就很容易造成最后的问题。

依恋对象和心理治疗的最大同比就是心理治疗师,也就是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师需要具有足够的同理去关注病人,而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提供了治疗师以指导。依恋理论或者客体关系理论的心理治疗师一般是作为一个安全基地来关注病人,以是病人获得一种安全感,然后可能通过客体(依恋对象的治疗师等)来内化这一安全感。最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方面,获得最终的治疗。

3. 二级依恋策略:

个体依恋策略按照本性的方式主要有初级依恋策略和次级依恋策略。

初级依恋策略主要是一个个体在遭遇问题或者需要有协助时,能够主动的去寻求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寻找自己朋友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适应。例如我们心情抑郁时,我们有可能找个朋友谈谈,获得他的支持等等。

次级依恋策略则是当初级依恋策略不再有效时,或者说依恋对象对于个体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没有反应时,个体就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依恋策略。如果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中我们经常遭遇这样的环境,如一个糟糕的母亲,那对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时候有两种依恋反应方式,一种是过激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不放弃其依恋寻求亲密的企图,反而更加猛烈的强化接近这一企图,直到获得依恋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

另一种则是不激活的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最终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但我们不能把这两种依恋方式轻率的定义为属于某种人的,其实从最新的研究来看,这可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产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会更多的习惯采取后两种方式,这样才构成其生活人际的困境。这一习惯的养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经历直接有关,一个被糟糕母亲养育的孩子,那他的依恋关系就可能是经常属于后二种,比较少第一种安全型的。

二.依恋关系理论阐述了有什么依恋类型或者象限?

依恋类型,在最早期分为三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后来又有四类的分法,现在又有细分为九类或十二类的方法。在早期的分类例子则如下:

但这一类型说现在根据一些观察,发现并不是说回避型的人并没有安全型的表现,而只能说是更少安全型的表现,所以在这个程度上,依恋关系象限的讨论成为关注更多的点。

依恋关系象限主要是由回避和焦虑两个内容,高和低二个级别构成。

低回避(关于他人)

专著焦虑型象限       安全型象限

高焦虑(关于自我)       依恋关系构成     低焦虑(关于自我)

回避害怕型象限           回避冷漠型象限

高回避(关于他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

1. 安全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不回避人际且自我焦虑低的类型;

2. 回避冷漠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回避人际但自我焦虑低的类型;

3. 回避害怕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回避人际且自我焦虑极高的类型;

4. 专著焦虑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不回避人际但自我焦虑高的类型。

这是个相当有趣的分类型,我们可以了解这里面的具体表现。这一方式和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这里面我们有时候并不是一直在一个象限内的,而是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游走在各大象限内,但主要看我们是否经常的进入某一特定象限事件内。这可能暗示我们的一些个性趋势,我们作出某种观察后可以对于自己有意识的进行某种调整,或者接受某种心理咨询的协助。

这样我们就可能具有好的安全依恋模型,而发展自己比较好且幸福的人生。就如荣格心理分析学的前主席卡斯特的著作《成功:解读童话》(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所说,幸福人生(成功人生)需要信任和放弃片面性,这其实暗示了一个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个体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爱,是一种修行!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在痛苦,或为爱、或为得不到爱。如同一个苦行僧走在修行的路上,却还没有参悟到佛。修行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它会使我们的心渐渐地安静,渐渐地得到解脱。

当你一直抱怨没有爱时,或是付出了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是否反省一下自己呢?是不是内心的欲望使我们失去了爱的能力?爱是一个付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当好友最终跟我说:我跟了他只是得到了痛苦,可我又无法解脱,只因我太爱他了!我说:既然爱一直在痛苦中游走,那为什么不寻求解脱,那还是爱在做怪!爱使我们不舍得,使我们放不下。其实,很多时候,这不是爱,而是内心的一种欲求,一种征服的欲求。而心存平静才会得到解脱,爱不仅仅需要付出,也要学会接受。付出自己的心,接受他人的心,这样才会快乐。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步入了一个自虐的过程,自我征服的过程。错觉让我们以为这就是爱,却往往在爱的真相下受伤的哭泣。

很多人这样对我说:我才不相信爱呢?钱是所有事物的结局。看着他自傲的脸,却看到了他孤独的心。不爱是一种孤独,因为怕伤害,过多的保护了自己,却没有享受到爱的过程,这真是一种可悲!当他最终看着那些为爱受伤的人笑,内心却暗暗地在羡慕别人可以放开好好的爱一场,而他不能,因为心存余悸,所以不敢去爱,以至于失去了人最大的本能。当我们呱呱落地,第一个本能就是去爱,爱母亲的乳汁,爱母亲的味道,随着我们渐渐地长大,随着一次次被爱情所伤透,我们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用一种假装的坚强来伪装自己。却不知,内心一直有一种力量来寻求着爱,那就是爱的本能。

回归自然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愿望,我们渴望去爱,渴望救赎。却往往被所谓的名利迷住了眼,以至于用一个套子把自己的灵魂紧紧包裹,却往往丧失爱的能力,这种爱无能让我们伤悲,也让我们痛苦。于是,孤独产生。最终的根源就是不敢去爱,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给予我们快乐和痛苦的人。爱的丧失,使一切快乐丧失。而回归快乐的根本就是回归爱的信心,只有全心的投入,才会感觉不再孤独。孤独只是自己制造的罪。

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只有对爱充满信心,相信爱,就会得到爱!

文:九尾狐

小时候,都接受父母无偿的付出,父母的要求也很明确,就是爱——只要你爱他们,父母就心甘情愿的付出。所以我们总会以为“付出换回爱这个公式是成立的”,但在其他人际交往中,这个等式并不成立。就好比你制作了一件名叫“我爱你”的商品,对方并不想买,他甚至可以拿起来把玩一下,然后再放下,这是他的权利,谁都没有权利逼着别人买自己的东西。“我爱你”不能换来“我也爱你”,甘心付出和必须接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你付出是因为你愿意,如果在付出前,你没有考虑对方愿不愿意接受,这也是一种自私,对方当然有权选择不接受。我们都知道,接受了别人的付出却没能力偿还,都会内疚不安的,所以拒绝反而是很体贴的选择。这世界上很多事付出多少就回报多少,比如天天练习,就孰能生巧。但只有人际关系,是不能一厢情愿的用付出交换的。只有不算这笔帐,才能快乐的去爱。

不想付出,不是富贵的心态

世人都喜欢得到财富,得到富贵。每个人都很努力,但不是人人都能富贵。为什么呢?

王凤仪善人讲到,他儿子在教书,上一个月班时,有休假半个月。王善人就批评他,说当年我在给人扛活,做苦工时,从来没有缺过一天工,还要多补几天工,你现在领全部工资,却休假一半时间。这样上对不起天地国家,也对不起学校,下对不起学生。

世人都想着走运,或者想着什么最能赚钱,尽量少付出,多收获。这个心态如何能富贵呢。富贵的人就是付出的心态,一个人拼命努力,但心态越悭贪,这样也无法富贵。

有人说,他突然之间就发财了。钱财没有无缘无故的来,钱财都是福报所化成的。福报是无形的,钱财是有形的,无形化有形,有形化无形,世间的转化大致如此。钱财也可以化成福报,钱财布施出去,修桥铺路,赈灾济困,顺应天道,这就是化成了福报。

那也不要想着越轻松越好。人要奉献出来,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培养福报。太轻松了,泡茶看报纸,睡到八九点才起床,什么事情都没有创造,坐着领工资,不过是领自己过去的福报罢了。曾国潘讲到看一个家族兴旺有三个条件,有一点,就是看子孙睡到几点起床,倘若很晚起来,估计慢慢不成气候。曾国潘白天都不睡觉的,认为是虚度光阴。

人做事不仅要努力,更要奉献的心态。经商者,不想自己多赚钱,而想为民带去便利,这样子经商能富贵。为官者,不能想着自己享受,而应想着为民排忧解难。这样,福报才越来越大。

在爱情关系中,作为一个被爱的人,似乎听起来不错,但其实也有不利的因素。

朱虹,43岁,已经与李杰度过了15年快乐的婚姻生活。“每个人都知道李杰是个大好人”,她说:“他为我做了一切,但是也正因为看起来我和一个圣人一起生活,结果坏人的角色就自然由我来扮演。”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分开,我知道李杰会在两分钟内找到合适的人,而我已经习惯了依赖他,失去他,可能很难再找到像他这样待我的人了。”

文洁,38岁,与方裕结婚11年,有一个儿子。文洁是全职主妇,而方裕是一家公司的主管,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尽管如此,他还要做晚饭,照顾老婆和儿子。“方裕永远都是这样”,文洁说:“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完全被宠坏了。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相信我是特殊的,是值得被人爱的。方裕的爸爸同样宠爱他妈妈,所以方裕从小看着他爸爸付出的多一些。方裕并不认为自己惧内——他认为拥有这样的亲密关系十分公平。对此他真的十分自信。而且如果我的表现不好,我知道他也会离开的,他知道我对他很依赖。我们彼此很合适。”

而对于曼丽来说,被爱则是她需要的一剂药膏。在她艰难的童年里,父母的爱是“间断的、易碎的、而且总在改变”。伴侣施洋对她的爱却是“完全的、毫无保留的”。曼丽说:“这是我一直以来苦苦寻找的。为了感到安全,我需要他爱我要比我爱他多一点。”施洋对此表示理解并欣然接受:“我自己有安全感,所以这不是什么问题。我知道她爱我,这就足够了。”

在一对爱人中,要被爱的那个人表达他/她的情感,可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可能默认了童年时接受的一种信息,认为接受爱要比给予爱更安全。

了解自己与对方的需求并为之投入,才能收获更高的情感质量。

“给予”有助健康长寿

有很好的护心能力,和运动、吃水果、体检一样重要

英国有句谚语:“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赠与别人玫瑰时,手上会留下一缕芳香,这就是给予回赠的礼物。研究发现,给予是一种愉快的经历,这种体验与获得巧克力、金钱等物质一样,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更为宝贵的是,除了心理上的满足,它还能让我们的身体受益。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站刊文指出,给予有助于延年益寿。

给予往往比索取更难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给予的定义是“使别人获得;给”。也许有人要问了:“为别人付出,自己何谈快乐?”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指出,给予是一种利他行为,就是出于自愿、不计较外部利益去帮助他人。其实,给予别人帮助是人之本能,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理心理论”。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以至于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这得归功于大脑中存在的一类神奇的神经元,它们不仅会在人有亲身体验时被激活,在看到他人喜怒哀乐时也能被激活,从而“感同身受”。因此,当看到受助者脱困后的快乐时,助人者也会有自己转危为安般轻松和满足的感觉,这些正是让人们感到幸福情绪的基础。

“利他性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互惠、付出、协作,你帮我,我帮你,才能更好地生活。”汪冰说。

可惜,现实情况却不乐观。现代人似乎习惯了索取的思维方式,父母、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成为索取对象,不愿意过多付出就想拥有金钱、地位、友情、爱情、成功……美国也同样如此,就在美国“心理中心”网站刊登的这篇文章中,心理学作家约翰·阿莫德奥博士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给予比索取更难?”

在汪冰看来,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我们处于陌生人社会,彼此信任度低,经常出现“扶摔倒老人可能被讹”等“做好事没好报”的事情。当人们缺乏安全感,对社会产生质疑时,就会不敢付出。第二,现代人太忙于追求可以量化和物化的东西,比如金钱、车、房、名牌等,“我的房贷还没人替我还呢,我凭什么管别人?”第三,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让大家身心疲惫,没有精力再去给予别人帮助,“每个人都期待被别人关怀时,就很难再去主动关心别人了。”汪冰说。

给予有五大健康好处

有时,我们更习惯于接受,不习惯给予。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错过了给予所能回赠的种种好处。美国一项针对2000名志愿者的研究发现,在两个以上机构从事志愿者活动,对健康的益处仅次于戒烟。“我聊天时经常跟别人说,要是你不想戒烟,又想长寿,那就去做点好事吧。”汪冰说。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无限大爱研究中心负责人史帝芬·波斯特这样评价:“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保护心脏。史帝芬·波斯特对中青年和老人以及不同种族、职业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给予可以全方面地保护身体健康,对心脏疾病的预防能力是阿司匹林的一倍。

延长寿命。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更长寿,4年内的死亡率为1.6%,从不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死亡率则为4.3%。无限大爱研究中心的研究还发现,帮助朋友、亲人、邻居、支持伴侣等行为,都会降低疾病死亡率。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花5年时间追踪了423对老年夫妻后发现,排除年龄、性别、健康和心理等因素外,不相互支持的受试者5年内死亡的概率高出两倍。

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汪冰说,给予可以帮助人们排除愤怒、憎恨、嫉妒等负面情绪,带来幸福感,从而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

提升自信,增强幸福感。有一项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研究,研究人员让他们给67名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每天打电话,一次15分钟,用3年时间为对方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结果发现,在获得人生满意度方面,助人者是受助人的7倍,也更有益于这些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疾病治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的耐心、自信等对健康有益的情绪都会提升,当你有力量改变别人的生活,感觉到自己被需要时,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变得轻松起来。”汪冰说。

提高免疫力。不吝啬帮助他人的人,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好的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会降低很多,免疫功能也更强大。而免疫力就像身体的隐身防护墙。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甚至这样形容人际关系:“它对健康的作用与水果蔬菜、运动、体检同样重要。”

只要愿意,给予无处不在

给予和付出无处不在、可大可小,从做慈善、做好事、帮助困难之人,到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如何做到更好地给予,汪冰给出了以下建议。

1.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就像照镜子一样,你在给别人微笑的同时,也会收到一张笑脸。这个笑可能会温暖一颗受伤的心灵,拉近同事朋友间的距离,让你充满勇气和信心。

2.多拥抱。和微笑一样,一个拥抱给别人的是温暖,给自己的可能更多。美国《赫芬顿邮报》刊登研究称,多拥抱可以降血压、减压、有益心脏健康、减少恐惧。

3.赞美别人。约翰·阿莫德奥博士说,如果能多加留意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美好、善良和创造力等优秀品质,表达我们的感激与赞美,这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为他人的生活施加积极影响的同时,那种满足感也会令我们自己动容。

4.忠诚。人的欲望很难控制,对人忠诚可以说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付出,尤其在婚姻关系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双方的理解和相互支持。

5.给予他人宽容。宽容是一种无形的给予,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代表了思想的成熟,凡事不要过于苛求,给了别人机会,我们也会获得信任和尊敬。

6.培养耐心。当别人与你意见不合时,当你对最亲近的人表现得不耐烦时,请耐心地听他们说完话,这也是一种给予。▲

学习去爱:从母亲怀抱到情人怀抱

当爱真正起作用时,爱情似乎是轻松自然的事。伴侣双方都付出也都接受爱、支持也接受支持。两人关系没有束缚他们,而是使他们更加自信地探索世界,因为知道有伴侣在支持自己。不同的文化当然有不同的爱情规则,但所有文化中的人们都会坠入情网。经历过爱的人都知道,爱一个人容易,难的是自己可爱。好伴侣的角色不容易当,大多数人不是天生的好伴侣。要使一个关系持久,需要许多的努力。但经常是,无论我们多么想让事情顺利,它们就是不顺利。有时我们的爱会枯竭。有时我们如此渴望被爱,以至会缠住伴侣或忽视他们的需要。爱不再相互、不再有付出有接受。

有关爱情的早期观念

100年前,发现潜意识心理并创立精神分析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爱情的根源不在于青春期的尝试与失误,甚至不在于青春期的成功与失败。他推测说,爱情的根源是在婴儿期。爱情源于我们的早年体验。爱情的根深植于母亲的怀抱中。他在60 多年前写出的最后一本书中说道,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是最初和最持久的关系,也是所有未来恋爱事件的原型。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观念。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在弗洛伊德时代,没有人把人生早年体验当回事。心理学家和医师们都假定婴儿和儿童没有社会及情感生活,即使有,也被立即忘掉而不会留下记忆。如此早期的生活体验怎能有如此持久的影响?早年体验真的会影响成人期吗?

对弗洛伊德观念的现代理解

即使在今天,我们对婴儿成长有了大量了解,婴儿体验影响成人期的观念仍似乎令人惊讶。而事实上,婴儿和儿童远比我们曾相信的更复杂。直到最近,心理学家仍认为儿童不过是小型或半成品的成人。但一些非常巧妙的实验显示出,事实上,婴儿并不比成人缺少什么,只不过是,它们不同于成人。婴儿和年幼儿童以非常不同于成人的方式,来察觉世界。它们是按照婴儿而非成人的规则,来活动、看、伸手、抓、说话、思考、甚至体验情感。

我们的心理成长类似于毛毛虫,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实际上都要转变成不同于以往的东西。弗洛伊德怎么可能是对的?在某个生活阶段中影响我们的因素,怎么可能在我们脱胎换骨之后,仍能影响我们?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可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在某种意义上弗洛伊德是对的。从婴儿到幼童的变化不在于长得更高大或更健壮,而在于行为方式的变化。从儿童期到青春期、从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转换也是如此。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和理解一直在变化着。

婴儿的依恋类型

为检验弗洛伊德的假设,心理学家必须给“依恋”下定义,并要设法测量它。弗洛伊德把依恋看作依附和依赖。但弗洛伊德实际上并没有治疗或观察过儿童。英国的精神分析师John Bowlby 和加拿大心理学家 Mary Ainsworth在更系统的调查中,看到了非常不同的东西。在最普通和最令人满意的婴儿-母亲关系中,婴儿并不是无助、依赖性的小小附着物。它们是主动、胜任的探索者,以它们的母亲为安全基地,并从这个基地出发,探索它们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并尝试它们新学到的所有技能。

当然,某些婴儿在这种婴儿-母亲关系中表现更好。它们似乎更自信于母亲的可亲近性,因而更加自信地向外探索、更确信在自己需要时母亲会及时出现。Bowlby 和Ainsworth 称这些婴儿的状况为安全(信赖)型依恋。缺乏这种信赖的婴儿的状况被他们称为非安全型依恋。

为什么有些婴儿是非安全型依恋?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但如果换一种问法:“为什么一些幼儿对母亲的可亲近性和母亲能否及时响应自己缺乏信心?”则答案似乎很明显。自信源于经验。如果你总能及时响应我,则我预期下次也能得到你的响应。而如果在我需要你时你没有响应,下次我就不知道该预期什么。你想知道、Ainsworth在自己的研究中所发现的,就是这一切。

以上重要步骤能够帮助我们检验弗洛伊德有关早年体验的影响力的观念。下一大步,是要开发出一种评估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方法,这样就不必用几个星期的时间跟踪观察母亲和幼儿了。解决方案是一种简单的20 分钟实验室测验,被称为“陌生情境”。测验过程如下。在一个小型研究专用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供母亲使用、地板上有玩具供幼儿玩,母亲和幼儿一起在房间中玩耍,整个过程被录像。在两个关键性时刻,发信号让母亲出来,让幼儿自己在房间里呆三分钟(其中一次是让幼儿与一位女性研究助手一起留在房间,另一次是幼儿自己留在房间)。

许多心理学家期望在幼儿对母亲的离开所产生的反应中,获得关键性信息。但 Ainsworth 不做预先的判断。她耐心仔细地收集了近三十个婴儿的资料,此前,她已经用十二个月的时间在婴儿家里对这些婴儿进行了仔细观观察。令人惊讶的是,在家里似乎是安全型或非安全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陌生情境”房间时,哭喊的情况没有差别,两组中都是一半婴儿哭、另一半不哭。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婴儿的区别,在于当母亲返回时它们的反应。

在家里能够很好地利用安全基地的幼儿,看到妈妈返回时会很高兴。他们靠近妈妈、向妈妈伸手,等待被妈妈抱起,至少会在远处用微笑或手势愉快地打招呼。这都是要重新建立心理接触。如果幼儿正在哭泣,则会紧紧抱住母亲。妈妈的拥抱具有效果——它使幼儿平静下来并很快重新开始玩耍。而在家里不信任母亲、不以母亲为安全基地的幼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则非常不同。它们非常难以与母亲重新团聚。当母亲责备说“噢,不要闹,我回来了”时,幼儿会转过身不面对母亲,不看她。另一些幼儿先向母亲靠近,然后转到一边闷闷不乐,或者入迷地玩起毯上的线头或茫然地拍打玩具。Ainsworth把这些婴儿称为不安全-回避型。

另有一类不安全型婴儿即使母亲返回后仍会大哭,但却无力接近母亲甚至不能向母亲伸出手。它们会推开母亲的拥抱。母亲在它们情绪缓和后,会很自然地放下婴儿,让它玩玩具。但它们并非真的平静下来,会在母亲身边激烈地哭很久——但不怎么理会母亲、不再要求抱。短时间后,母亲也许能用玩具使它们平静下来,但效果并不好。Ainsworth称这类婴儿为不安全-矛盾型。

事实证明,陌生情境是评估婴儿依恋的重要工具。世界各地的儿童心理学家把她的工作评为儿童心理学史上五个最具革命性的的研究之一。这当然不仅指她对幼儿的研究。在二十多年中的系列研究中,Ainsworth所培训的学生揭示出,陌生情境中的安全、回避、矛盾型依恋类型也明显存在于成人关系中。这非常令人惊讶。要检验弗洛伊德的有关婴儿-母亲关系和成人期中关系的观念,这也是关键性一步。

成年期中的依恋类型

在 Ainsworth 解决了婴儿依恋评估问题之后的近 20年中,成人依恋评估问题一直未获解决。成人关系的研究简直就是无从下手。它们发生在广阔得多的空间和时间中,并且远比婴儿-母亲关系更具隐私性。而且,成人关系中的大量内容发生在心理中。思念伴侣、思考过去做过的事、思考将要做的事,都完全不需要进行人际接触。也就是说,许多成人关系是对观察者不可见的。

幸运的是,Ainsworth 的学生 Mary Main 认识到或许我们不必把伴侣两人放在一起加以观察。早年体验不仅塑造后来的行为。它还会通过塑造人的信念和期望,来产生强大影响。因此她创造了精心构建的“成人依恋会谈”,来考察成人对自己的这个观点的看法:他们如何看待自己与每位双亲的关系。在收集了几千页这种会谈记录后,她坐下来整理记录结果。使她和大家惊讶的是,这种会谈显示出的差异,与 Ainsworth在陌生情境中看到的差异是一样的。她的大多数研究参加者对与自己父母关系的讲述是连贯和可信的。他们似乎珍重这些关系,能很好地回忆早年体验,以支持自己对父母的描述——描述成亲切、有趣、热情的人等等。她把这些人的依恋类型叫做安全-一致型。

更令人惊讶的是,相当多数量的参加者听起来就是不安全-回避型幼儿的成人版本。他们难以描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即,他们的记忆只是一片空白。而当他们做出愉快或温暖等的描述时,他们却难以回忆起童年时代的事件来证明所做出的描述。他们有记忆——如果一位双亲谈到他们的童年事件,他们承认自己记得该事件。但他们对自己童年期的理解非常不连贯,以致无法从中检索出记忆。按认知心理学的说法,他们有记忆,但缺乏有效检索的线索。这些人一般会缩小早年关系的重要性。他们会说,“我就是我,我不认为自己的过去与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关系”。有时,他们不是思考有关于父母的真实意念,而是理想化父母——事事都好、他们是最好的父母、好得不能再好了。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似乎是失去了与真实体验和情感的联系,并回避它们。的确,术语“回避”似乎很符合这类人的特点。但是,MaryMain 不想假定这些表达一定与“陌生情境”相关,最好还是让数据说话。所以她把这种类型叫做“不安全-拒绝型”,而不是“不安全-回避型”。

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成人依恋会谈”的类型:它似乎类似于“陌生情境”中的不安全-矛盾型。这是些背负着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实际上是他们的整个关系史——来生活的人,似乎每个不确定和未解决的问题都被摆到桌面上需要他们解决,并且它们都是今天刚发生的。当问到小时候是否曾孤独生活,他们会告诉你父母曾去过遥远的某某天涯海角。似乎一切正常。但然后随着会谈进行下去,他们的情绪紧张起来。他们被遗弃。他们只有五岁。他们不熟悉看管自己的临时照看者,与她没有亲近感。父母从未曾来电话问候,也未曾送来礼物。他们不停地讲述似乎再普通不过的20 年前的事情。一句话,他们沉浸在关系议题中。Mary Main 把他们称为“不安全-沉迷”型。

Judith Crowell 和 Everett Waters (后者也是 Ainsworth 的学生)近来使用经改造的“成人依恋会谈”对夫妻进行研究。他们把这叫做“当前关系会谈”。在非常类似的会谈中,不询问成人与父母的关系,却询问他们与配偶的关系。与“成人依恋会谈”一样,参加者也被区分成容易识别的“安全”、“不安全-拒绝”和“不安全-沉迷”型。“陌生情境”、“成人依恋会谈”、以及“当前关系会谈”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工具,用以检验弗洛伊德在100 年前提出的这一假说:婴儿-母亲关系是后来成人关系的模板。

检验弗洛伊德假说

“陌生情境”、“成人依恋会谈”、以及“当前关系会谈”评估一个人把伴侣用作安全基地的能力。婴儿的伙伴通常是母亲,安全基地行为显而易见。问题不在于婴儿依恋行为是否预示了未来的成人依恋行为。问题在于,婴儿对自己出生后第一个关系的信任,是否会建立起能够引导后来关系的“信念和期望”。

Waters 和 Crowell 近来公布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它们相当支持这种观点:早年体验能够影响成人关系。在第一项研究中,他们先测量 50个一岁幼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安全类型,20 年后又对同一批研究对象进行“成人依恋会谈”。令心理学家们惊奇的是,在陌生情境中为安全型的占总幼儿数 85%的幼儿,在 20 年后的“成人依恋会谈”中是“安全-一致型”。另外,在 12 个月大时为不安全型的幼儿,在他们成年后与父母的关系中,只有 25%的机会变为安全-一致型。甚至婴儿期到成人期的智商也没有如此稳定。显然,涉及父母的早年行为模式,为成人期中的有关家庭关系的信念构建起了模式。

这种关系的影响是否扩展到家庭之外?Crowell & Waters对此做了考察,他们在“成人依恋会谈”和“当前关系会谈”中测验了几百对已定婚的伴侣取样。他们发现,在与父母关系中是“安全-一致型”的人,相对于其它人,在与未婚夫/妻的关系中远更可能是安全-一致型的。这也对行为产生影响。无论男女,对恋爱伴侣有安全-一致型信念的人,在被录象的结婚讨论中,显然有更多的安全基地行为。

对自己的伴侣有安全-一致型信念的人,在艰难地讨论难题时,远更能够以自己的伙伴为安全基地、请求帮助、解释自己的需要、并接受帮助和支持。他们也更能够确认自己的伴侣是在请求帮助、更能够看到和提供伴侣的所需。而不安全-拒绝型和不安全-沉迷型则都不能有效地与自己的伴侣互为安全基地。他们看不到需要、认为提供帮助就意味着进行责备、或忙于自己的问题而无暇顾及伴侣。

把这些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就能够发现,婴儿依恋对成人期中的关系信念和心态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还延伸到家庭之外,影响着恋爱伴侣间的行为。初步的研究结果似乎表明,这些信念和期盼也与是否能成为好父母、是否能使自己的孩子获得安全感有关。

七十五年前,弗洛伊德想到早年体验会影响成人期的内驱力和动机。现在,这个不可能的假说似乎有点道理。早年关系的确至少与成人的关系信念和关系行为的架构有关联。这并不意味着你在长大后会与像你母亲或父亲的人结婚,而只是意味着,我们在很年幼时就懂得了拥有安全基地意味着什么。当然,与父母的关系并不是对成年后的良好爱的能力有影响的唯一因素。即使你是不安全型婴儿,你仍有机会返回通向良好关系之路。随着时间的流逝,足够的友谊或一位安全型的恋爱伴侣会向你展示出一种不同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帮助你返回快乐、慷慨、令人满意的关系之路。这也许不难做到,但没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在安全型伴侣的帮助下,任何人都能够学习向伴侣和儿童提供自己从未曾接受过的那种爱。但尽管这样,这些研究结果仍强烈支持弗洛伊德的观点:你在母亲怀抱中的生活、你在情人怀抱中的生活——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人与我:依恋的人

英国的鲍尔比等学者提出依恋理论之后,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发展了一项强有力的趋势,依恋关系的发展心理形成和依据以依恋理论的治疗。鲍尔比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克莱茵的三大弟子之一,虽然他和另外的温尼科特、菲尔贝恩都创立了自己的观点而并不同于克莱茵的观点。鲍尔比是将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的部分,结合了人类学等方面的内容,而发展出的一种新理论范式。

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究竟是什么?它反映的是我们生活的什么方面?

它阐述了有什么依恋类型或者象限?

就这二个问题我在这里作简略的介绍,我们这里主要探究的是成人依恋。

一.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究竟是什么?它反映的是我们生活的什么方面?

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依恋对象、安全基地、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二级依恋策略。

1. 什么是依恋关系?

在依恋理论的定义,依恋和依赖是有区别的。依恋是一种普遍的关系,是不管你是否正常或者是谁。你都有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模型,它影响一个人整个一生的人际处理方式,是人的本质。人与人的不同、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差异可能只是在于依恋关系方式的差异。它不是仅仅指对于某一个个体的依恋关系。

在当代精神分析治疗中,作为人的本质被定义为对于关系满足的追求,而精神分析实践所关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人际关系满足方式的治疗。这和早期精神分析中定义人的本质是性驱力的满足是不同的。这也是作为当代精神分析学强有力分支的依恋理论所关心的内容。

2. 依恋对象、安全基地、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依恋对象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养育者——母亲,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上也包括父亲或者别的养育者。这在婴儿的0——36月的早期养育中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当一个有足够以婴儿为中心的母亲能够以足够同理的神情关心婴儿,并且以足够的养育满足满足婴儿随时到来的需要时,这时候婴儿就足够体验到一种安全感。温尼科特在此母亲未必需要最好的或者完美无缺的,但可能需要足够好的。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有足够的同理心和养育方式使婴儿能够基本的感受到安全和舒适,这一安全和舒适使婴儿将来成人后个性中自信、信任他人、具有安全感的基本成功保证。安全基地能够提供一个被养育者足够发展自己人格的环境基础。

在个案研究中,那些母亲如果整天板着脸,根据自己需要来养育婴儿,而并不理解婴儿的真正需要和对于婴儿具有同理心,这样的婴儿以后往往具有不安全性、不容易信任别人等等问题。严重的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精神障碍。

在婴儿来说,安全基地来自于那个养育者,那个与之形成依恋关系的个体。那个个体提供一般提供三个方面的内容:A。对于依恋者寻求亲近的企图有反应;B。为依恋者提供一个足够好的生理、情感安全基地;C。依恋对象作为依恋者探索了解世界,发展自己能力和人格的安全保证。这三种基础也是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

当一个人在婴儿时由于糟糕的母亲等而无法获得一种同理的关心和爱护后,他或她就会形成一种错误消极的依恋关系。

依恋对象在成人而言则成为更多的人际对象,除了父母之外,最重要的可能是恋人,然后是老师、朋友、团体、组织,或者信仰的对象(如上帝等等)等。例如恋人,一个好的恋人一般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全基地,也就是对于以上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三个方面给予足够好的帮助,虽然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因为那是不存在的),但可能提供足够好至少还算好的帮助。这时候个体就可能感觉到温馨、美好、互相默契等感觉。这说明彼此之间互相发展了某些方面的良好关系。

而有些依恋关系比较有问题的恋人对象可能整天以消极的方式控制对方,这就很容易造成最后的问题。

依恋对象和心理治疗的最大同比就是心理治疗师,也就是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师需要具有足够的同理去关注病人,而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提供了治疗师以指导。依恋理论或者客体关系理论的心理治疗师一般是作为一个安全基地来关注病人,以是病人获得一种安全感,然后可能通过客体(依恋对象的治疗师等)来内化这一安全感。最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方面,获得最终的治疗。

3. 二级依恋策略:

个体依恋策略按照本性的方式主要有初级依恋策略和次级依恋策略。

初级依恋策略主要是一个个体在遭遇问题或者需要有协助时,能够主动的去寻求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寻找自己朋友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适应。例如我们心情抑郁时,我们有可能找个朋友谈谈,获得他的支持等等。

次级依恋策略则是当初级依恋策略不再有效时,或者说依恋对象对于个体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没有反应时,个体就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依恋策略。如果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中我们经常遭遇这样的环境,如一个糟糕的母亲,那对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时候有两种依恋反应方式,一种是过激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不放弃其依恋寻求亲密的企图,反而更加猛烈的强化接近这一企图,直到获得依恋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

另一种则是不激活的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最终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但我们不能把这两种依恋方式轻率的定义为属于某种人的,其实从最新的研究来看,这可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产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会更多的习惯采取后两种方式,这样才构成其生活人际的困境。这一习惯的养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经历直接有关,一个被糟糕母亲养育的孩子,那他的依恋关系就可能是经常属于后二种,比较少第一种安全型的。

二.依恋关系理论阐述了有什么依恋类型或者象限?

依恋类型,在最早期分为三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后来又有四类的分法,现在又有细分为九类或十二类的方法。在早期的分类例子则如下:

但这一类型说现在根据一些观察,发现并不是说回避型的人并没有安全型的表现,而只能说是更少安全型的表现,所以在这个程度上,依恋关系象限的讨论成为关注更多的点。

依恋关系象限主要是由回避和焦虑两个内容,高和低二个级别构成。

低回避(关于他人)

专著焦虑型象限       安全型象限

高焦虑(关于自我)       依恋关系构成     低焦虑(关于自我)

回避害怕型象限           回避冷漠型象限

高回避(关于他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

1. 安全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不回避人际且自我焦虑低的类型;

2. 回避冷漠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回避人际但自我焦虑低的类型;

3. 回避害怕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回避人际且自我焦虑极高的类型;

4. 专著焦虑型象限的个体表现是不回避人际但自我焦虑高的类型。

这是个相当有趣的分类型,我们可以了解这里面的具体表现。这一方式和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这里面我们有时候并不是一直在一个象限内的,而是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游走在各大象限内,但主要看我们是否经常的进入某一特定象限事件内。这可能暗示我们的一些个性趋势,我们作出某种观察后可以对于自己有意识的进行某种调整,或者接受某种心理咨询的协助。

这样我们就可能具有好的安全依恋模型,而发展自己比较好且幸福的人生。就如荣格心理分析学的前主席卡斯特的著作《成功:解读童话》(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所说,幸福人生(成功人生)需要信任和放弃片面性,这其实暗示了一个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个体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爱,是一种修行!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在痛苦,或为爱、或为得不到爱。如同一个苦行僧走在修行的路上,却还没有参悟到佛。修行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它会使我们的心渐渐地安静,渐渐地得到解脱。

当你一直抱怨没有爱时,或是付出了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是否反省一下自己呢?是不是内心的欲望使我们失去了爱的能力?爱是一个付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当好友最终跟我说:我跟了他只是得到了痛苦,可我又无法解脱,只因我太爱他了!我说:既然爱一直在痛苦中游走,那为什么不寻求解脱,那还是爱在做怪!爱使我们不舍得,使我们放不下。其实,很多时候,这不是爱,而是内心的一种欲求,一种征服的欲求。而心存平静才会得到解脱,爱不仅仅需要付出,也要学会接受。付出自己的心,接受他人的心,这样才会快乐。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步入了一个自虐的过程,自我征服的过程。错觉让我们以为这就是爱,却往往在爱的真相下受伤的哭泣。

很多人这样对我说:我才不相信爱呢?钱是所有事物的结局。看着他自傲的脸,却看到了他孤独的心。不爱是一种孤独,因为怕伤害,过多的保护了自己,却没有享受到爱的过程,这真是一种可悲!当他最终看着那些为爱受伤的人笑,内心却暗暗地在羡慕别人可以放开好好的爱一场,而他不能,因为心存余悸,所以不敢去爱,以至于失去了人最大的本能。当我们呱呱落地,第一个本能就是去爱,爱母亲的乳汁,爱母亲的味道,随着我们渐渐地长大,随着一次次被爱情所伤透,我们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用一种假装的坚强来伪装自己。却不知,内心一直有一种力量来寻求着爱,那就是爱的本能。

回归自然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愿望,我们渴望去爱,渴望救赎。却往往被所谓的名利迷住了眼,以至于用一个套子把自己的灵魂紧紧包裹,却往往丧失爱的能力,这种爱无能让我们伤悲,也让我们痛苦。于是,孤独产生。最终的根源就是不敢去爱,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给予我们快乐和痛苦的人。爱的丧失,使一切快乐丧失。而回归快乐的根本就是回归爱的信心,只有全心的投入,才会感觉不再孤独。孤独只是自己制造的罪。

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只有对爱充满信心,相信爱,就会得到爱!

文:九尾狐

小时候,都接受父母无偿的付出,父母的要求也很明确,就是爱——只要你爱他们,父母就心甘情愿的付出。所以我们总会以为“付出换回爱这个公式是成立的”,但在其他人际交往中,这个等式并不成立。就好比你制作了一件名叫“我爱你”的商品,对方并不想买,他甚至可以拿起来把玩一下,然后再放下,这是他的权利,谁都没有权利逼着别人买自己的东西。“我爱你”不能换来“我也爱你”,甘心付出和必须接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你付出是因为你愿意,如果在付出前,你没有考虑对方愿不愿意接受,这也是一种自私,对方当然有权选择不接受。我们都知道,接受了别人的付出却没能力偿还,都会内疚不安的,所以拒绝反而是很体贴的选择。这世界上很多事付出多少就回报多少,比如天天练习,就孰能生巧。但只有人际关系,是不能一厢情愿的用付出交换的。只有不算这笔帐,才能快乐的去爱。

不想付出,不是富贵的心态

世人都喜欢得到财富,得到富贵。每个人都很努力,但不是人人都能富贵。为什么呢?

王凤仪善人讲到,他儿子在教书,上一个月班时,有休假半个月。王善人就批评他,说当年我在给人扛活,做苦工时,从来没有缺过一天工,还要多补几天工,你现在领全部工资,却休假一半时间。这样上对不起天地国家,也对不起学校,下对不起学生。

世人都想着走运,或者想着什么最能赚钱,尽量少付出,多收获。这个心态如何能富贵呢。富贵的人就是付出的心态,一个人拼命努力,但心态越悭贪,这样也无法富贵。

有人说,他突然之间就发财了。钱财没有无缘无故的来,钱财都是福报所化成的。福报是无形的,钱财是有形的,无形化有形,有形化无形,世间的转化大致如此。钱财也可以化成福报,钱财布施出去,修桥铺路,赈灾济困,顺应天道,这就是化成了福报。

那也不要想着越轻松越好。人要奉献出来,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培养福报。太轻松了,泡茶看报纸,睡到八九点才起床,什么事情都没有创造,坐着领工资,不过是领自己过去的福报罢了。曾国潘讲到看一个家族兴旺有三个条件,有一点,就是看子孙睡到几点起床,倘若很晚起来,估计慢慢不成气候。曾国潘白天都不睡觉的,认为是虚度光阴。

人做事不仅要努力,更要奉献的心态。经商者,不想自己多赚钱,而想为民带去便利,这样子经商能富贵。为官者,不能想着自己享受,而应想着为民排忧解难。这样,福报才越来越大。

在爱情关系中,作为一个被爱的人,似乎听起来不错,但其实也有不利的因素。

朱虹,43岁,已经与李杰度过了15年快乐的婚姻生活。“每个人都知道李杰是个大好人”,她说:“他为我做了一切,但是也正因为看起来我和一个圣人一起生活,结果坏人的角色就自然由我来扮演。”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分开,我知道李杰会在两分钟内找到合适的人,而我已经习惯了依赖他,失去他,可能很难再找到像他这样待我的人了。”

文洁,38岁,与方裕结婚11年,有一个儿子。文洁是全职主妇,而方裕是一家公司的主管,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尽管如此,他还要做晚饭,照顾老婆和儿子。“方裕永远都是这样”,文洁说:“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完全被宠坏了。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相信我是特殊的,是值得被人爱的。方裕的爸爸同样宠爱他妈妈,所以方裕从小看着他爸爸付出的多一些。方裕并不认为自己惧内——他认为拥有这样的亲密关系十分公平。对此他真的十分自信。而且如果我的表现不好,我知道他也会离开的,他知道我对他很依赖。我们彼此很合适。”

而对于曼丽来说,被爱则是她需要的一剂药膏。在她艰难的童年里,父母的爱是“间断的、易碎的、而且总在改变”。伴侣施洋对她的爱却是“完全的、毫无保留的”。曼丽说:“这是我一直以来苦苦寻找的。为了感到安全,我需要他爱我要比我爱他多一点。”施洋对此表示理解并欣然接受:“我自己有安全感,所以这不是什么问题。我知道她爱我,这就足够了。”

在一对爱人中,要被爱的那个人表达他/她的情感,可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可能默认了童年时接受的一种信息,认为接受爱要比给予爱更安全。


相关内容

  • 一个女人应该有的心态和品质
  • 一个女人应该有的心态和品质 1.赏心悦目 不是每个女人都有幸是美女,但也有幸不是丑女. 其实,女人吸引男人的地方,首先是赏心悦目,而不是美丽.赏心悦目,就是尽可能把自己打扮得很美好,干净.精致.些许的时尚.和谐的搭配.令人愉悦的颜色. 让男人看到,就能联想到美好的生活.这就是赏心悦目的魅力,一个让男 ...

  • 心态平衡站
  • 心态听诊系列一:影响直销成功的十个消极心态 1.认命自卑不自信.人都有梦想,但很多人已把梦想埋葬.并不是因为外力迫 使如此,而是有人面带微笑对你说,"这件事肯定办不成,命中注定你就是穷命", 于是你放弃了.那么这些微笑着对你说这些话的都是谁?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另 一半,也可能是五 ...

  • 公务员考试人生哲理类面试题及解答
  • 2009公务员考试人生哲理类面试题及解答 目录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要受到各种锻练,掌握处事经验,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对刚刚跨进社会的人来说,存在一个怎样适应社会的问题,因为处世的经验还很短浅,还没被浮世的恶习所感染,即使已经感染也不太深,这种人自然还能保留纯洁天真的本性.而经历了人间种种浪涛, ...

  • 出现感情徘徊时请读一下人生禁言100句档
  • 出现感情徘徊时请读一下人生禁言100句 1.有些人不能在一起,可他们的心在一起:有些人表面上在一起,心却无法在一起:有些人从没想过要在一起,却自然而然的在一起:有些人千辛万苦的终于在一起了,去发现他们并不适合在一起.----就算最后我们没有在一起,至少爱,还是会在一起.爱在一起,就在一起! 2 你可 ...

  • 有一个封闭自己的伴侣是怎样的感受?
  • 我和老公相伴走过近10年,可是和他在一起,我总觉得很累很不安. 我俩刚开始交往的时候,我一直是主动的那一方,主动约他,主动牵手,甚至亲吻都是我主动.因为我觉得他是比较木讷的人,我多付出一点儿,主动一点儿,对我俩感情升温也有帮助.在一起的第一年,我俩从未吵过架,我尽我所能地对他好,他也说过和我在一起很 ...

  • 人生五大问题
  • 人生五大问题 济群法师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循环往复,不曾少息. 现实问题,只要努力多半不难解决.但继续对人生做深层思考,触及心灵深处,必然会碰到生命存在的共同问题--何为幸福?我说谁?生从何 ...

  • 德胜洋楼制度文化
  • 德胜公司提倡的价值观是: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 为什么不走捷径?我带着这个疑问要认真的读完这本书.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员工守则 5.员工必须做到笔记本不离身.上级安排的任务.客户的要求.同事的委托,均需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答复或回话.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应立即向 ...

  • 变动宫(双子座.处女座.射手座.双鱼座)
  • 变动宫: 1. 信息缺乏恐惧症 变动宫的人很喜欢接收新知,对他们来说,世界是变化无常的,所以终其一生,永远不能停止学习,也因此,随时活在怕自己落伍的恐惧中,如果被批评"无知",将落入晴天霹雳般的沮丧. 为了免除恐惧,变动宫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没跟上第一手消息,纯粹想充实新知,好让 ...

  • 拖延心理学
  • 坏习惯还是报应(1) Part 1 拖延VS行为 第一章 坏习惯还是报应 拖延,每个人脑海里都有或同或异的记忆,有些时候,你是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地处理完事情,然后在周末睡个懒觉.休闲地看场球或者Shopping:而有些时候,在deadline逼近的压力下你几近崩溃,心里不断责怪自己:为什么这次还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