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易错知识点

镁和铝【知识网络】【易错指津】【典型例题评析】三点突破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镁和铝组织教学即采用知识网络】【易错指津】【典型例题评析】三点突破,不仅能巩固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真正达到复习的目的

【易错指津】

1.镁是活泼金属,虽不跟碱性溶液反应,但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也能与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反应产生H 2。

2.注意对Al 2O 3、Al(OH)3两性的理解,以及对Al 3+、AlO 2-存在条件的认识。 Al 2O 3、Al(OH)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如在氨水和碳酸中均不溶),Al 3+、AlO 2-只能分别存在于酸性与碱性溶液中。

Al 3+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 -、CO 32-、HCO 3-、SO 32-、S 2-、AlO 2-,其中OH -是因为直接反应,其余均是“双水解”。

-AlO 2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 +、HCO 3-、NH 4+、Al 3+、Mg 2+、Cu 2+。其中H +和HCO 3-是因为直接反应(AlO 2-+ HCO3-+H2O=Al(OH)3↓+CO32-),其余也是“双水解”。

3.注意正确理解图象的涵义。

图示中每个曲线或每条曲线的转折点(拐点),都反映了特定的反应,若没有找对,或对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所需加入(或通入)溶液(或气体)的量之比没搞清,易导致错误。 注意研究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及产生沉淀的量与加入物质的量的数量关系的图象:

①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②向AlCl 3和MgCl 2混合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④向HCl 、MgCl 2、AlCl 3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③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HCl 溶液直至过量;⑤向HCl 溶液中逐滴加入NaAlO 2溶液直至过量。

这些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的命题内容,认真研究一定会有益处。

4.Mg(OH)2的溶解度小于MgCO 3。所以在碱性溶液中Mg 2+总是转化为Mg(OH)2沉淀,产生的MgCO 3也会在加热的条件下逐渐转化为Mg(OH)2[MgCO3+H2O(沸水)=Mg(OH)2+CO2↑]。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在下列各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1997年上海高考题)

A. 偏铝酸钠溶液 B. 苯酚钠溶液 C. 硅酸钠溶液 D. 硫代硫酸钠溶液 思路分析:各选项中产物依次为Al(OH)3、C 6H 5OH 、H 2SiO 3、S 。但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过量的盐酸中。

答案:A

方法要领:注意盐酸的量,氢氧化铝溶于强酸;苯酚微溶于水,通常呈浑浊,而不是沉淀,常用分液法分离。复习中注意归纳物质的化学性质,搞清反应物用量不同时的有关实验现象。

例2 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 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 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 放出氢气最多的是(1996年上海高考题)

A.3mol/LHCl B.4mol/LHNO3 C.8mol/LNaOH D.18mol/LH2SO 4 思路分析:在镁、铝混合物中加入HNO 3和浓H 2SO 4(两物质均具有强氧化性)都不能产生H 2,加入NaOH 溶液只有Al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H 2而与Mg 不反应。而加入HCl ,Mg 和Al 都与盐酸反应生成H 2,所以H 2量最多。

答案:A

方法要领:该题溶液的浓度不是计算的数据,而是判断溶液属于“浓”或是“稀”。8mol/L以上的HCl 、H 2SO 4、HNO 3通常认为是浓酸。

解答时要注意:①等物质的量的铝和足量酸(非氧化性的酸)和碱反应放出的气体相同;②镁、铝与硝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③镁与浓硫酸(18mol/LH2SO 4)反应生成SO 2气体,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④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与NaOH 溶液不发生反应。

+记住Al 与H 反应产生H 2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n(Al)~3n(H) ~n(OH) ~3/2n(H2)

例3 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A. 甲酸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铵溶液 D.碳酸钠溶液

++2+思路分析:镁为金属与H 反应而产生氢气:Mg+2H=Mg+H2↑。

答案:A 、C

方法要领:酸中的有机酸也可与较活泼金属反应。解题中防漏选C ,氯化铵水解其溶液呈酸

+性,产生的H 可与Mg 反应产生氢气。

例4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6g

思路分析: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判断,若在含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NaOH 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铝粉,产生的H 2之比为1:3。而题中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盐酸是过量的,而对NaOH 是不足的。与前者反应的铝粉是2.7g ,则与后者反应的铝粉应为5.4g 。

答案:A

一题多解:解题关键是判断Al 在哪种溶液中是完全反应的,并以它作为计算的依据。

根据化学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2H2O+2NaOH=2NaAlO2+3H2↑

可见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相同;但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不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不相同,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比氢氧化钠多。现产生H 2的质量比为1:2,说明盐酸的量不足,于是根据0.3mol 盐酸产生H 2为0.15mol ,可知与NaOH 反应产生的H 2为0.3mol ,再推得放入相同质量的铝片应为0.2mol ,即5.4g 。

例5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1995年上海高考题)

+-2-++2+2+-A.NH 4 NO3 CO3 Na B.Na Ba Mg HCO3

-2++--+--C.NO 3 Ca K Cl D.NO3 K AlO2 OH

+-2-思路分析:铝粉加入酸溶液或强碱溶液中均可放出H 2,A 中NH 4与OH 不能大量共存,CO 3不

+-+-能与H 大量共存;B 中HCO 3既能与H 反应又能与OH 反应;C 、D 在强碱条件下可以共存。

答案:C 、D

方法要领:解该题要把题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的题设要求迁移为在酸性溶液或强碱溶液中,这样就变成了一般的离子共存问题了。

例6 将溶液(或气体)X ,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的Y 溶液中,产生沉淀的量与加入 X

3沉淀全溶解。

NaAlO 2+HCl+H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3+3H2O

A 中二者反应生成S ,继续通入不溶解;C 中通入NH 3232−→AgOH ↓−−−−→[Ag(NH3) 2]+OH。 AgNO 3−−3−

答案:B

方法要领:有关图像的问题,通常的解法是“三看”:

一看起点:即加入极少量X 物质时,看能否产生沉淀。

二看终点:即加入过量的X 物质时,看所生成的沉淀能否全部消失。A 组中生成的沉淀S ,不溶于过量的H 2S ,C 组中生成的Al(OH)3沉淀不溶于过量的NH 3.H 2O 中。

三看“拐点”:即图像中拐弯的点在X 轴上的坐标。也就是生成最大量沉淀所需X 的量与完全溶解这些沉淀所需X 量的比值。在B 组中拐点前后比为1:3,在D 组中,拐点前后比为1:2。

前二“看”直观,难度较小,所以应先考虑。第三“看“难度大些,要求正确书写出变化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尤其是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例7 怎样将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分离成氯化铝和氯化铁两种溶液?(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有关离子方程式)(1994年上海高考题)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物质的分离题,题中文字虽少,但它考查的知识面却比较广,要答好这

3+3+道题,必须对Al 、Fe 性质的差异及各自相互转化条件和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答好这类题要注意

当步骤较多时,应考虑周全、条理清晰、分步列答。

3+--3+-答案:(1)向混合液中加过量NaOH 溶液,过滤。Al +4OH=AlO2+2H2O ,Fe +3OH=Fe(OH)3↓

+3+(2)把Fe(OH)3沉淀洗涤后加入盐酸到沉淀完全溶解得FeCl 3溶液。Fe(OH)3+3H=Fe+3H2O

(3)取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适量盐酸(或通入足量CO 2)至完全沉淀为止。-+--AlO 2+H+H2O=Al(OH)3↓(或AlO 2+CO2+2H2O=Al(OH)3↓+HCO3)

+3+(4)再过滤,沉淀经洗涤后,再用盐酸溶解,得AlCl 3溶液:Al(OH)3+3H=Al+3H2O NH . H O 2NH . H O +-

方法要领:一、为使Al 、Fe 完全分离,步骤(1)所加NaOH 溶液必须过量,这是答题时考虑的;二、在(2)、(4)两步中,洗涤沉淀的目的是洗去沉淀里吸附的可溶性杂质离子,这属较高层次要求,答题时洗涤操作不写会扣分;三、在(3)步中,若加入过量盐酸,直接得到AlCl 3

+溶液,因混有Na 使制得AlCl 3溶液不纯,因此在步骤中要注意不要犯这种错误。

例8 四种化合物①NaHCO 3,②Al(OH)3,③(NH4) 2S ,④2-COOH 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都能反应的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A. 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思路分析:该题在于考查对氨基酸中羧基和氨基的酸碱性的认识,并联系无机化学中的有关物质,归纳“既能与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物质类别。

题中Al(OH)3和NH 2CH 2-COOH 均是两性化合物,它们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氨基酸反

应方程式为:

2-COOH+HCl→22-COOH+NaOH→2-COONa+H2O

+-2 3Cl 2 2

-+-2-NaHCO 3是弱酸酸式盐,HCO 3能跟H 结合生成H 2O 和CO 2,又能跟OH 结合生成H 2O 和CO 3,(NH4) 2S

2-++-是弱酸弱碱盐,其中S 遇H 生成H 2S ,NH 4遇OH 生成NH 3和H 2O 。综上所述,题中的四种化合物都

能与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

答案:D

引申发散: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有:①Al 、Be ,②Al 2O 3、BeO ,③Al(OH)3、

---2--Be(OH)2,④弱酸的酸式盐,如:HCO 3、HSO 3、HS 、HPO 4、H 2PO 4,⑤弱酸的铵盐,如(NH4) 2S 、(NH4) 2CO 3

⑥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

例9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1995年全国高考题)

.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 3Cu(OH)2(碱式碳酸铜) ,受热易分解。下图中的F 是_____。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得G 和D 都为固体,混和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生成1molD ,同时生成____molE。

3+-- 思路分析:A 为NaAlO 2,反应式Al +4OH=AlO2+2H2O 。孔石分解的反应式:

--CuCO 3.Cu(OH)2=2CuO+CO2↑+H2O F是CO 2,A 、F 发生的反应式是CO 2+AlO2+2H2O=Al(OH)3↓+HCO3,

沉淀C 是Al(OH)3,受热分解后生成Al 2O 3(B )和水。

Al和CuO 的反应,类似于铝热反应。 3+3+

−4Al+3O2↑求解。 第四问可根据2Al 2O 3−−→高温 3+-- 答案:(1)CO 2(或二氧化碳) (2)Al +4OH=AlO2+2H2O (3)3CuO+2Al=====Al2O 3+3Cu

电解

(4)3/4

方法要领:本题难度不大,着重考查基础知识。此框图题已给出的起始物质,可顺向推导。

(1)源水中含Ca 2+ 、Mg 2+、HCO 3-、Cl -等, 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 ,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 。

(2)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只是物理过程 ②只是化学过程 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FeSO 4.7H 2O 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 沉淀。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和 。

(4)气体A 的作用是 。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A 和水反应的产物具有 性.

(5)下列物质中, 可以作为气体A 的代用品。(填写编号, 多选倒扣分)

①Ca(ClO)2 ②NH 3 (液) ③K 2FeO 4 ④SO 2

思路分析:自来水的质量标准从酸度、硬度、细菌总数等方面来衡量。

降低水的硬度是用石灰,降低Mg 2+浓度,减少HCO 3-和CO 32-的含量;再通入CO 2气体降低Ca 2+的浓度,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同时调pH 。

降低细菌总数:靠强氧化剂的氧化性杀死细菌;常用Cl 2,但近年改用Ca(ClO)2、K 2FeO 4、ClO 2等。

除去固体悬浮物:金属离子水解形成胶体,胶粒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而吸附悬浮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常用的净水剂:明矾:Al 3++3H23(胶体)+3H+;因Al 3+在人体内聚集过多会造成老年性痴呆,故改用FeSO 4.7H 2O ;Fe 2++H2Fe(OH)2+2H+,且4Fe(OH)2+O2+2H2O=4Fe(OH)3;Fe(OH)3胶体吸附悬浮物沉降,净水效果好。

(1)由题给信息,水中含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加石灰后分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2-2+--Mg 2++2OH-=Mg(OH)2↓;HCO 3+OH=CO3+H2O ;Ca +HCO3+OH=CaCO3↓+H2O ;

(2)凝聚剂既有水解反应,又有胶体的凝聚作用,属于物理化学过程。例如FeSO 4在水中发

2++生水解:Fe +2H22+2H,Fe(OH)2极易被氧化成Fe(OH)3,Fe(OH)3能将悬浮颗粒凝聚而除去。

2+(3)通入CO 2能将Ca 除去,同时调整溶液中的pH 达到饮用水质量标准:

2+-+CO2=CaCO3+H2O

碱性 (4)气体A 显然是用于消毒、杀菌的Cl 2,Cl 2和H 2O 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

(5)作为漂白粉有效成分的Ca(ClO)2,在CO 2和H 2O 作用下,也会产生HClO ,可以作为A 的

2-代用品。而氧化性比KMnO 4还要强的铁酸盐在水中会发生还原反应,起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FeO 4

中+6价的Fe 被还原成+3价的Fe ,也会水解,作为净水剂。

答案:(1)Mg 2++OH-=Mg(OH)2↓ (2)③ Fe(OH)3 (3)将Ca 除去,同时调整溶液中的pH 达到饮用水质量标准 (4)消毒杀菌 强氧化性 (5)①和③

方法要领:此题通过饮用水的处理:水的软化、净水和消毒杀菌,考查考生能否应用有关的化学原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关于K 2FeO 4的作用,可根据Fe 处+6价,势必有很强的氧化性进行推论,展开思维。

本题以水处理为素材,切中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学习了自来水的处理,使学生眼中的化学更亲近了,看得到,摸得着,学习更有意义了。用FeSO 4.7H 2O 和Cl 2进行凝聚沉降和杀菌消毒为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难点是第(5)小题易出现漏选或错选。K 2FeO 4(铁酸钾)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由强氧化性的要求当可推及。

例11 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2+

(1)单质F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 生成G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I 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

(4)由C →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__。

2+思路分析:粗读本题,抓住红褐色沉淀G 就是Fe(OH)3逆推,则E 中含Fe ,单质C 为Fe ,F

是H 2。

由“化合物A+单质B −−−−→单质C+化合物D ”,且单质C 为Fe ,从记忆中搜寻典型一定条件下

−→9Fe+4Al2O 3 Fe2O 3+2Al−−−→2Fe+Al2O 3,则知单质B 为Al ,化合反应:3Fe 3O 4+8Al−−

物D 为Al 2O 3。

-由B 为Al ,推知单质F 为H 2,溶液K 为含AlO 2的溶液,其反应是:

--2Al+2OH+2H2O=2AlO2+3H2↑

-由K 溶液中含AlO 2,逆推化合物H 为NaAlO 2。化合物H 也可由D 结合题干信息推出:

−→2NaAlO 2+H2O 。 Al 2O 3+2NaOH−−

3+-+3+由H 为NaAlO 2推知溶液I 中含Al ,发生的反应是:AlO 2+4H=Al+2H2O 。

3++继续往下推知沉淀J 是Al(OH)3,因为:Al +3NH3.H 2O=Al(OH)3↓+3NH4,Al(OH)3溶于强碱溶液

--- 生成AlO 2(K 溶液),与前面推理相吻合:Al(OH)3+OH=AlO2+2H2O 。

2++答案:(1)H 2 (2)4Fe +8NH3.H 2O+O2+2H2O=4Fe(OH)3↓+8NH4或分两步写出亦可:①

2++3++Fe +2NH3.H 2O=Fe(OH)2↓+2NH4 ②4Fe(OH)2+O2+2H2O=4Fe(OH)3↓ (3)Al和Na (4)H 2SO (或HNO 3) 4

方法要领:题中框图看起来很复杂,似乎无从下手,实际上图中有很多有关物质性质的特征信息,如红褐色沉淀G (是氢氧化铁的特征),溶于强碱的沉淀J (是氢氧化铝的特征)等。抓住这些特征可顺利推出答案。

熔融高温高温

镁和铝【知识网络】【易错指津】【典型例题评析】三点突破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镁和铝组织教学即采用知识网络】【易错指津】【典型例题评析】三点突破,不仅能巩固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真正达到复习的目的

【易错指津】

1.镁是活泼金属,虽不跟碱性溶液反应,但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也能与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反应产生H 2。

2.注意对Al 2O 3、Al(OH)3两性的理解,以及对Al 3+、AlO 2-存在条件的认识。 Al 2O 3、Al(OH)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如在氨水和碳酸中均不溶),Al 3+、AlO 2-只能分别存在于酸性与碱性溶液中。

Al 3+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 -、CO 32-、HCO 3-、SO 32-、S 2-、AlO 2-,其中OH -是因为直接反应,其余均是“双水解”。

-AlO 2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 +、HCO 3-、NH 4+、Al 3+、Mg 2+、Cu 2+。其中H +和HCO 3-是因为直接反应(AlO 2-+ HCO3-+H2O=Al(OH)3↓+CO32-),其余也是“双水解”。

3.注意正确理解图象的涵义。

图示中每个曲线或每条曲线的转折点(拐点),都反映了特定的反应,若没有找对,或对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所需加入(或通入)溶液(或气体)的量之比没搞清,易导致错误。 注意研究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及产生沉淀的量与加入物质的量的数量关系的图象:

①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②向AlCl 3和MgCl 2混合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④向HCl 、MgCl 2、AlCl 3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③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HCl 溶液直至过量;⑤向HCl 溶液中逐滴加入NaAlO 2溶液直至过量。

这些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的命题内容,认真研究一定会有益处。

4.Mg(OH)2的溶解度小于MgCO 3。所以在碱性溶液中Mg 2+总是转化为Mg(OH)2沉淀,产生的MgCO 3也会在加热的条件下逐渐转化为Mg(OH)2[MgCO3+H2O(沸水)=Mg(OH)2+CO2↑]。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在下列各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1997年上海高考题)

A. 偏铝酸钠溶液 B. 苯酚钠溶液 C. 硅酸钠溶液 D. 硫代硫酸钠溶液 思路分析:各选项中产物依次为Al(OH)3、C 6H 5OH 、H 2SiO 3、S 。但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过量的盐酸中。

答案:A

方法要领:注意盐酸的量,氢氧化铝溶于强酸;苯酚微溶于水,通常呈浑浊,而不是沉淀,常用分液法分离。复习中注意归纳物质的化学性质,搞清反应物用量不同时的有关实验现象。

例2 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 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 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 放出氢气最多的是(1996年上海高考题)

A.3mol/LHCl B.4mol/LHNO3 C.8mol/LNaOH D.18mol/LH2SO 4 思路分析:在镁、铝混合物中加入HNO 3和浓H 2SO 4(两物质均具有强氧化性)都不能产生H 2,加入NaOH 溶液只有Al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H 2而与Mg 不反应。而加入HCl ,Mg 和Al 都与盐酸反应生成H 2,所以H 2量最多。

答案:A

方法要领:该题溶液的浓度不是计算的数据,而是判断溶液属于“浓”或是“稀”。8mol/L以上的HCl 、H 2SO 4、HNO 3通常认为是浓酸。

解答时要注意:①等物质的量的铝和足量酸(非氧化性的酸)和碱反应放出的气体相同;②镁、铝与硝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③镁与浓硫酸(18mol/LH2SO 4)反应生成SO 2气体,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④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与NaOH 溶液不发生反应。

+记住Al 与H 反应产生H 2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n(Al)~3n(H) ~n(OH) ~3/2n(H2)

例3 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A. 甲酸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铵溶液 D.碳酸钠溶液

++2+思路分析:镁为金属与H 反应而产生氢气:Mg+2H=Mg+H2↑。

答案:A 、C

方法要领:酸中的有机酸也可与较活泼金属反应。解题中防漏选C ,氯化铵水解其溶液呈酸

+性,产生的H 可与Mg 反应产生氢气。

例4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6g

思路分析: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判断,若在含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NaOH 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铝粉,产生的H 2之比为1:3。而题中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盐酸是过量的,而对NaOH 是不足的。与前者反应的铝粉是2.7g ,则与后者反应的铝粉应为5.4g 。

答案:A

一题多解:解题关键是判断Al 在哪种溶液中是完全反应的,并以它作为计算的依据。

根据化学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2H2O+2NaOH=2NaAlO2+3H2↑

可见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相同;但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不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不相同,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比氢氧化钠多。现产生H 2的质量比为1:2,说明盐酸的量不足,于是根据0.3mol 盐酸产生H 2为0.15mol ,可知与NaOH 反应产生的H 2为0.3mol ,再推得放入相同质量的铝片应为0.2mol ,即5.4g 。

例5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1995年上海高考题)

+-2-++2+2+-A.NH 4 NO3 CO3 Na B.Na Ba Mg HCO3

-2++--+--C.NO 3 Ca K Cl D.NO3 K AlO2 OH

+-2-思路分析:铝粉加入酸溶液或强碱溶液中均可放出H 2,A 中NH 4与OH 不能大量共存,CO 3不

+-+-能与H 大量共存;B 中HCO 3既能与H 反应又能与OH 反应;C 、D 在强碱条件下可以共存。

答案:C 、D

方法要领:解该题要把题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的题设要求迁移为在酸性溶液或强碱溶液中,这样就变成了一般的离子共存问题了。

例6 将溶液(或气体)X ,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的Y 溶液中,产生沉淀的量与加入 X

3沉淀全溶解。

NaAlO 2+HCl+H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3+3H2O

A 中二者反应生成S ,继续通入不溶解;C 中通入NH 3232−→AgOH ↓−−−−→[Ag(NH3) 2]+OH。 AgNO 3−−3−

答案:B

方法要领:有关图像的问题,通常的解法是“三看”:

一看起点:即加入极少量X 物质时,看能否产生沉淀。

二看终点:即加入过量的X 物质时,看所生成的沉淀能否全部消失。A 组中生成的沉淀S ,不溶于过量的H 2S ,C 组中生成的Al(OH)3沉淀不溶于过量的NH 3.H 2O 中。

三看“拐点”:即图像中拐弯的点在X 轴上的坐标。也就是生成最大量沉淀所需X 的量与完全溶解这些沉淀所需X 量的比值。在B 组中拐点前后比为1:3,在D 组中,拐点前后比为1:2。

前二“看”直观,难度较小,所以应先考虑。第三“看“难度大些,要求正确书写出变化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尤其是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例7 怎样将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分离成氯化铝和氯化铁两种溶液?(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有关离子方程式)(1994年上海高考题)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物质的分离题,题中文字虽少,但它考查的知识面却比较广,要答好这

3+3+道题,必须对Al 、Fe 性质的差异及各自相互转化条件和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答好这类题要注意

当步骤较多时,应考虑周全、条理清晰、分步列答。

3+--3+-答案:(1)向混合液中加过量NaOH 溶液,过滤。Al +4OH=AlO2+2H2O ,Fe +3OH=Fe(OH)3↓

+3+(2)把Fe(OH)3沉淀洗涤后加入盐酸到沉淀完全溶解得FeCl 3溶液。Fe(OH)3+3H=Fe+3H2O

(3)取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适量盐酸(或通入足量CO 2)至完全沉淀为止。-+--AlO 2+H+H2O=Al(OH)3↓(或AlO 2+CO2+2H2O=Al(OH)3↓+HCO3)

+3+(4)再过滤,沉淀经洗涤后,再用盐酸溶解,得AlCl 3溶液:Al(OH)3+3H=Al+3H2O NH . H O 2NH . H O +-

方法要领:一、为使Al 、Fe 完全分离,步骤(1)所加NaOH 溶液必须过量,这是答题时考虑的;二、在(2)、(4)两步中,洗涤沉淀的目的是洗去沉淀里吸附的可溶性杂质离子,这属较高层次要求,答题时洗涤操作不写会扣分;三、在(3)步中,若加入过量盐酸,直接得到AlCl 3

+溶液,因混有Na 使制得AlCl 3溶液不纯,因此在步骤中要注意不要犯这种错误。

例8 四种化合物①NaHCO 3,②Al(OH)3,③(NH4) 2S ,④2-COOH 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都能反应的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A. 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思路分析:该题在于考查对氨基酸中羧基和氨基的酸碱性的认识,并联系无机化学中的有关物质,归纳“既能与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物质类别。

题中Al(OH)3和NH 2CH 2-COOH 均是两性化合物,它们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氨基酸反

应方程式为:

2-COOH+HCl→22-COOH+NaOH→2-COONa+H2O

+-2 3Cl 2 2

-+-2-NaHCO 3是弱酸酸式盐,HCO 3能跟H 结合生成H 2O 和CO 2,又能跟OH 结合生成H 2O 和CO 3,(NH4) 2S

2-++-是弱酸弱碱盐,其中S 遇H 生成H 2S ,NH 4遇OH 生成NH 3和H 2O 。综上所述,题中的四种化合物都

能与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

答案:D

引申发散: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有:①Al 、Be ,②Al 2O 3、BeO ,③Al(OH)3、

---2--Be(OH)2,④弱酸的酸式盐,如:HCO 3、HSO 3、HS 、HPO 4、H 2PO 4,⑤弱酸的铵盐,如(NH4) 2S 、(NH4) 2CO 3

⑥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

例9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1995年全国高考题)

.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 3Cu(OH)2(碱式碳酸铜) ,受热易分解。下图中的F 是_____。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得G 和D 都为固体,混和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生成1molD ,同时生成____molE。

3+-- 思路分析:A 为NaAlO 2,反应式Al +4OH=AlO2+2H2O 。孔石分解的反应式:

--CuCO 3.Cu(OH)2=2CuO+CO2↑+H2O F是CO 2,A 、F 发生的反应式是CO 2+AlO2+2H2O=Al(OH)3↓+HCO3,

沉淀C 是Al(OH)3,受热分解后生成Al 2O 3(B )和水。

Al和CuO 的反应,类似于铝热反应。 3+3+

−4Al+3O2↑求解。 第四问可根据2Al 2O 3−−→高温 3+-- 答案:(1)CO 2(或二氧化碳) (2)Al +4OH=AlO2+2H2O (3)3CuO+2Al=====Al2O 3+3Cu

电解

(4)3/4

方法要领:本题难度不大,着重考查基础知识。此框图题已给出的起始物质,可顺向推导。

(1)源水中含Ca 2+ 、Mg 2+、HCO 3-、Cl -等, 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 ,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 。

(2)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只是物理过程 ②只是化学过程 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FeSO 4.7H 2O 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 沉淀。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和 。

(4)气体A 的作用是 。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A 和水反应的产物具有 性.

(5)下列物质中, 可以作为气体A 的代用品。(填写编号, 多选倒扣分)

①Ca(ClO)2 ②NH 3 (液) ③K 2FeO 4 ④SO 2

思路分析:自来水的质量标准从酸度、硬度、细菌总数等方面来衡量。

降低水的硬度是用石灰,降低Mg 2+浓度,减少HCO 3-和CO 32-的含量;再通入CO 2气体降低Ca 2+的浓度,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同时调pH 。

降低细菌总数:靠强氧化剂的氧化性杀死细菌;常用Cl 2,但近年改用Ca(ClO)2、K 2FeO 4、ClO 2等。

除去固体悬浮物:金属离子水解形成胶体,胶粒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而吸附悬浮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常用的净水剂:明矾:Al 3++3H23(胶体)+3H+;因Al 3+在人体内聚集过多会造成老年性痴呆,故改用FeSO 4.7H 2O ;Fe 2++H2Fe(OH)2+2H+,且4Fe(OH)2+O2+2H2O=4Fe(OH)3;Fe(OH)3胶体吸附悬浮物沉降,净水效果好。

(1)由题给信息,水中含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加石灰后分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2-2+--Mg 2++2OH-=Mg(OH)2↓;HCO 3+OH=CO3+H2O ;Ca +HCO3+OH=CaCO3↓+H2O ;

(2)凝聚剂既有水解反应,又有胶体的凝聚作用,属于物理化学过程。例如FeSO 4在水中发

2++生水解:Fe +2H22+2H,Fe(OH)2极易被氧化成Fe(OH)3,Fe(OH)3能将悬浮颗粒凝聚而除去。

2+(3)通入CO 2能将Ca 除去,同时调整溶液中的pH 达到饮用水质量标准:

2+-+CO2=CaCO3+H2O

碱性 (4)气体A 显然是用于消毒、杀菌的Cl 2,Cl 2和H 2O 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

(5)作为漂白粉有效成分的Ca(ClO)2,在CO 2和H 2O 作用下,也会产生HClO ,可以作为A 的

2-代用品。而氧化性比KMnO 4还要强的铁酸盐在水中会发生还原反应,起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FeO 4

中+6价的Fe 被还原成+3价的Fe ,也会水解,作为净水剂。

答案:(1)Mg 2++OH-=Mg(OH)2↓ (2)③ Fe(OH)3 (3)将Ca 除去,同时调整溶液中的pH 达到饮用水质量标准 (4)消毒杀菌 强氧化性 (5)①和③

方法要领:此题通过饮用水的处理:水的软化、净水和消毒杀菌,考查考生能否应用有关的化学原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关于K 2FeO 4的作用,可根据Fe 处+6价,势必有很强的氧化性进行推论,展开思维。

本题以水处理为素材,切中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学习了自来水的处理,使学生眼中的化学更亲近了,看得到,摸得着,学习更有意义了。用FeSO 4.7H 2O 和Cl 2进行凝聚沉降和杀菌消毒为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难点是第(5)小题易出现漏选或错选。K 2FeO 4(铁酸钾)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由强氧化性的要求当可推及。

例11 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2+

(1)单质F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 生成G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I 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

(4)由C →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__。

2+思路分析:粗读本题,抓住红褐色沉淀G 就是Fe(OH)3逆推,则E 中含Fe ,单质C 为Fe ,F

是H 2。

由“化合物A+单质B −−−−→单质C+化合物D ”,且单质C 为Fe ,从记忆中搜寻典型一定条件下

−→9Fe+4Al2O 3 Fe2O 3+2Al−−−→2Fe+Al2O 3,则知单质B 为Al ,化合反应:3Fe 3O 4+8Al−−

物D 为Al 2O 3。

-由B 为Al ,推知单质F 为H 2,溶液K 为含AlO 2的溶液,其反应是:

--2Al+2OH+2H2O=2AlO2+3H2↑

-由K 溶液中含AlO 2,逆推化合物H 为NaAlO 2。化合物H 也可由D 结合题干信息推出:

−→2NaAlO 2+H2O 。 Al 2O 3+2NaOH−−

3+-+3+由H 为NaAlO 2推知溶液I 中含Al ,发生的反应是:AlO 2+4H=Al+2H2O 。

3++继续往下推知沉淀J 是Al(OH)3,因为:Al +3NH3.H 2O=Al(OH)3↓+3NH4,Al(OH)3溶于强碱溶液

--- 生成AlO 2(K 溶液),与前面推理相吻合:Al(OH)3+OH=AlO2+2H2O 。

2++答案:(1)H 2 (2)4Fe +8NH3.H 2O+O2+2H2O=4Fe(OH)3↓+8NH4或分两步写出亦可:①

2++3++Fe +2NH3.H 2O=Fe(OH)2↓+2NH4 ②4Fe(OH)2+O2+2H2O=4Fe(OH)3↓ (3)Al和Na (4)H 2SO (或HNO 3) 4

方法要领:题中框图看起来很复杂,似乎无从下手,实际上图中有很多有关物质性质的特征信息,如红褐色沉淀G (是氢氧化铁的特征),溶于强碱的沉淀J (是氢氧化铝的特征)等。抓住这些特征可顺利推出答案。

熔融高温高温


相关内容

  • 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方法
  • SooPAT 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方法 申请号:[1**********]5.1 申请日:2015-05-27 申请(专利权)人 地址 发明(设计)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常州大学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郭迎庆 蒋红娟C ...

  • 镁铝合金的应用前景
  • 摘要:随着科技的的发展,作为高新技术的新材料不断涌现,铝镁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的金属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本文介绍了镁铝合金的基本性质,简介了镁铝合金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和3C等领域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镁铝合金 性能 应用 镁铝合金是一种在铝合金中加入镁金属的合金,由镁锭 ...

  • 高一期末复习知识点(钠镁铝)江阴一中徐颖
  • 高一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钠镁铝) 班级 姓名 1.钠与水反应(方+离) 2.钠和氧气(常温)3.钠在空气中点燃(方+产物颜色) 4.钠和硫酸铜溶液(两个方程式) 5.钠的保存 6.钠的用途:冶炼难熔金属钛:(写出相应反应) 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作高压钠灯 7.工业冶炼钠 工业冶炼镁工业冶炼铝 8.碳 ...

  • 农药悬浮剂中硅酸镁铝的加入顺序讨论
  • 文章摘自网络资料. 耕夫: 各位专家.同行:你们做悬浮剂时,硅酸镁铝是在砂磨之前加入,还是先做成水溶液,比如5%水溶液,在研磨之后和消泡剂一起加入搅拌?哪那种方式好些?请不吝赐教!谢谢! softkillyou: 我们是先配成5%乳液,砂磨后加入搅拌. zhouhan3310: 我们一般是直接加入后 ...

  • 镁铝铁知识归纳
  • 镁铝铁知识归纳 [知识网络] 一.镁及其化合物 相关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3Mg+N2 Mg+Cl2 +2+Mg 3N 2 MgCl 2 Mg+2H=Mg+H2↑ Mg+2H2O 2Mg+CO2 Mg(OH)2+H2↑ 2MgO+C MgO+H2O=Mg(OH)2 MgO+2HCl=M ...

  • 耐火材料工艺学教学大纲
  • 复合高温耐火材料工艺学 教学大纲 洛阳冶金工业学校 2014年7月 <复合高温耐火材料工艺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教学要面向企业,面向生产,面向未来.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耐火材料生产工艺知识,了解耐火材料使用与发展方向,在耐火材料专业知识方 ...

  • 金伯利岩的读书报告
  • 关于金伯利岩的读书报告 摘要:金伯利岩是金刚石的主要含矿母岩,研究价值很高.本文主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金伯利岩的基本概念,结构构造.形成及分布.岩石特征.化学成分特征以及相关矿产等做了概述,根据对金伯利岩的的研究为开采金刚石做了铺垫工作. 关键词:金刚石.金伯利岩.云母 正文: 一.金伯利岩的基本 ...

  • 硅酸镁铝的性能
  • 硅酸镁铝各产品名称.性能.用途.销售价格对应表 说明: 1. 产品型号中的代号意义: 触变润滑剂中的C 代表触变,Z 代表增稠(沿用老型号),L 代表流变.51.61为新配方产品,触变润滑效果优于之前的51.61,老CL51只对个别老客户继续销售: 悬浮触变增稠剂中的X 代表悬浮,Z 代表增稠: 悬 ...

  • 纳米注塑(PPS加镁铝合金)外壳涂料的应用
  • 纳米注塑(PPS 加镁铝合金)外壳涂料 PPS和镁合金结合就是塑料和金属的结合,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纳米注塑工艺. 纳米注塑技术,是金属与塑料以纳米技术结合的工法,先将金属表面经过纳米化处理后,塑料直接射出成型在金属表面,让金属与塑料可以一体成形,不但能够兼顾金属外观质感,也可以简化产品机构件设计,让 ...

  • 40%戊唑醇·多菌灵悬浮剂配方的研究
  • 40%戊唑醇·多菌灵悬浮剂配方的研究 作者:董立峰等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13期 摘要:就40%戊唑醇·多菌灵悬浮剂配方进行了研究,对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及消泡剂等进行了筛选试验,确定了较优配方:戊唑醇30%,多菌灵10%,TERSPERSE2208 4.5%,硅酸镁铝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