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反对本本主义_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2010年4月第11卷 第2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

Apr.2010Vo.l11 No.2

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廖 军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关键词: 共产国际;/第三阶段0理论;/左0倾教条主义;5反对本本主义6;毛泽东思想

摘 要: 5反对本本主义6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著作,是在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实际的/瞎指挥0和党内盲目执行国产国际指示从而严重/左0倾的形势下,在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无法得到执行甚至备受指责和非难的情况下产生的,已经具备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雏形,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它所强调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及调查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 A423;K2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0)02-0128-05

TheHistoricBackgroundandGreatSignificanceof

theEmergenceofOpposeBookWorship

LIAOJun

(SchoolofPoliticalScience,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Keywords:CommunistInternationa;l/theThirdStage0Theory;/Left0deviationdogmatism;OpposeBookWorship;MaoZedongThought

Abstract:OpposeBookWorshipisaveryimportantworkinthehistory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ItemergedwhentheCommunistInternationalissuedarbitraryordersregardlessoftherealityofChineserevolutionandCPCblindlycarriedouttheorders,leadingtoserious/Left0deviation,whileMaoZedongpsrightclaimcouldnptbeexecutedandwasaccusedintensely.ThebookhasformedtherudimentofCPCpsideologicalline.AstheimportantsymboloftheconformationofMaoZedongThough,titemphasizestheimportanceandmethodsofinvestigation,whichisstillofgreatsignificancetoday.

5反对本本主义6是毛泽东于1930年5月撰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原名5调查工作6。这篇全文不到4300字的文章,却在当时共产国际的/瞎指挥0、党内斗争和反/围剿0的艰苦形势下,在党的思想路线的艰难探索中,具有极大的分量。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对党内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1927年到1935年,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失误最多、使中国革命损失最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把所谓的科学理论强加于中国的革命实践,而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领导人的/唯书0、/唯苏0和严重的教条主意义。

一、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

背景

收稿日期: 2009-12-16

作者简介: 廖 军(1982-),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E-mai:ljunliao@sw.

第2期廖 军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129

义/左0倾作风,更是增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使中国革命蒙受了巨大损失。要挽救中国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不切实际的/瞎指挥0和教条主义,毛泽东的5反对本本主义6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完成的。

1.共产国际的/瞎指挥0

共产国际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瞎指挥0,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就是斯大林的/第三阶段0理论、罗明纳兹的/无间断革命论0以及/第三时期理论0。

1927年7月28日,斯大林在5真理报6上发表了5时事问题简评6一文。他认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已经进入/第三阶段0,即准备/十月革命0的苏维埃运动阶段。他不顾中国革命实际,照搬俄国革命程序,机械地划分中国革命阶段。而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罗明纳兹更是把/第三阶段0理论发展为更加/左0倾的/无间断革命论0。他混淆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中国革命规定为/不断革命0的过程。1928年,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又提出了新的/第三时期0的理论,认为1928年以后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三时期,要求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向反动资产阶级展开全面进攻,以取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为了在中国革命中/无条件地执行0/第三时期理论0,共产国际从1929年2月到10月连续向中国共产党发出三次指示信,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即刻开展武装革命暴动,在/继续发展对资产阶级地主反动势力的进攻0的同时,还要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并迅速开展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共产国际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对中国革命的这些/瞎指挥0,是中国共产党内李立三/左0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0倾错误的直接原因,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2.中国共产党内的/左0派风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最教条的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左0派风最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党内的三次/左0倾错误,分别是瞿秋白/左0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0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0倾教条主义,三次/左0倾错误都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三次/左0倾错误都有一个致命的共同点,那就是/唯书¹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完全

接受了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以及罗明纳兹的/第三阶段0理论和/不间断革命论0,并通过了5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6。这个决议案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教条地照搬斯大林和罗明纳兹的/左0倾理论,片面地认为中国革命是所谓/不断革命0,主观地把当时的革命形势认定为/不断高涨0,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工人暴动。瞿秋白的/左0倾盲动主义由于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使大革命失败后保存下来的有限革命力量蒙受了重大损失。1929年2月到10月,共产国际连续给中共中央发来三封指示信。以李立三为首的党中央再次不顾中国革命实际,做出了完全按照共产国际/第三时期0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错误决定,先是通过了5接受国际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指示信的决议6,后又通过了5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6的决议案,对中国革命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完全脱离中国实际的判断。李立三的/左0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3个多月,但使刚刚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遭受了重大损失。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许多地方的党组织因为急于组织暴动而把原来的有限力量暴露出来,先后有11个省委机关遭到破坏,武汉、南京等城市的党组织几乎全部瓦解。红军在进攻大城市时也遭到很大损失,先后丢失了洪湖及右江等革命根据地。

3.备受挫折的个人境遇

看到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瞎指挥和党内严重/左0倾思想的错误指导下,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毛泽东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在革命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革命经验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决地与本本主义作斗争。在此过程中,他备受指责、打击和挫折。但是实践证明,毛泽东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在/第三阶段0理论和瞿秋白/左0倾盲动主义盛行时,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受挫。之后,毛泽东率起义部队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进军。10月,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毛泽东的正确做法却被共产国际和党中央批评为/机会主义0,毛泽东也因此受到了政治纪律处分。到井冈山后的几年,

130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第11卷

疟疾的折磨,使得他好几次徘徊在生死线上。特别是1929年,中共中央将从苏联回国的刘安恭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派到红四军中工作,他在红四军中制造派系,照搬苏联军队的一长制,全面贯彻共产国际的不正确指示,扩大军委的作用,以削弱和取代前敌委员会的权力。在红四军/七大0上,毛泽东坚持的/党对红军领导必须实行集权制(民主集中制)0和/必须反对不要根据地的流寇思想0的正确意见受到了批评和非难,其/集权制领导原则0也被视为/形成家长制的倾向0,还要求他对争论负有/较大的责任0。他不仅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担任的由中共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也被会议免去。但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说,现在还是要根据我们历来的实际斗争中间的经验加强这个政治领导,加强党对红军的政治领导;至于会议对我个人有许多批评,我现在不辩,如果对我有好处,我会考虑,不正确的,将来自然会证明他这个不正确。红四军攻克上杭县城后,于1929年9月下旬召开红四军/八大0。毛泽东因不满/七大0对自己的错误指责和生病原因没有出席,再次被前委给予/党内警告0处分。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第二年红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由于/实行所谓-自下而上的民主制.,开会就得争论半天,0大大小小的问题,事前没有准备就拿到会上讨论,往往最后无法定论。甚至/为了一个红军法规中的党代表权力问题,讨论了两天仍旧没法解决,结果还是决定请示中央0,红四军/八大0/无组织状态地开了三天,毫无结果0,/这就是九次大会前各级指导机关的极端民主化倾

»

向的现象0。

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党内严重/左0倾形势下,在共产国际/瞎指挥0和党内不顾实际盲目执行共产国际指示而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在自己的正确主张无法得到执行甚至备受指责和非难的个人境遇中,有感而发撰写了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正是由于毛泽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根据地的斗争实践相结合,坚决地反对共产国际和党内的本本主义,才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但他的这篇文章没有受到重视,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他屡屡因/违背0共产国际的指示而遭到排挤。由此,党内的教条主义愈演愈烈,最终发/,

º

二、5反对本本主义6的伟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雏形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有力地剖析和抨击了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存在的/唯书0、/唯上0的教条主义思想,并提出了调查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可以说,5反对本本主义6已经初具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雏形。

毛泽东在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0,/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0,/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0。毛泽东在文中明确地指出,要解决问题,就要去调查,了解清楚问题的本质和始末,这样,/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0。毛泽东认为,在制定斗争策略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文章第六部分中,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0,/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0,/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0。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在文章第三部分/反对本本主义0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0。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要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0毛泽东在这里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0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

第2期廖 军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131

毛泽东在文中还明确指出:/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0/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0/上级机关0的正确指示和/马克思主义0的正确性,是经过实践检验被认为是正确的,这充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

通读5反对本本主义6全文,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整篇文章都充满着毛泽东对本本主义的憎恶,贯穿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思想,已经基本具备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框架和雏形。

2.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科学体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0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5反对本本主义6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也是党的基本路线。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这里不再赘述。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在文中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0,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0,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正确的决策,这其中就蕴含了/一切为了群众0的思想。毛泽东在文中强调要到群众中作调查研究,/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0,也/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0。只有依靠群众,在群众中了解情况,才能/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0。他甚至在文中大声疾呼/到!众的思想。5反对本本主义6所阐述的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以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并指导群众实践以不断修正方针政策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0的工作方法。可以说,5反对本本主义6中强调的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思想中群众路线的雏形。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5反对本本主义6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0,/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0这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对当时共产国际瞎指挥和中共党内盲目教条思想的反对和憎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坚持真理、独立自主的可贵革命精神。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特点,它的许多指示都让中国革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可以说,5反对本本主义6已经具备了毛泽东思想中独立自主思想的雏形。

3.伟大的现实意义

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虽是在当时条件下为解决民主革命的问题而写的,但是,文中所阐述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0。毛泽东在文中说:/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0这种现象在当今仍然存在,只是发表政见者的头衔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0已成为一句名言,但现今真正用大量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干部还是不够多的,他们仅仅根据下级单位的所谓/情况报告0之类的文件资料了解情况,进而作出决策。而最可悲的是,作为/听者0的下属,不经思考就按照领导的意见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势必/弄坏事情0,/失掉群众0,不仅/不能解决问题0,久而久之,还会损坏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¼

13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借鉴。

第11卷

大兴调查之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切实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作决策、定政策时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统筹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我们的执行者更应该将上级的指示和具体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毛泽东在5反对本本主义6中还从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开展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调研工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第一条/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0。毛泽东强调必须提出中心问题并在会议上经过辩论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仅仅由一个人讲授自己的经验是不能得出科学的调研结果的。再如第五条和第六条/要亲自出马0、/要深入0。毛泽东明确指出:/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0毛泽东还指出:/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0,/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0。这是毛泽东亲身参加社会调查的经验之谈,更是搞好社会调查的科学总结,非常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总之,5反对本本主义6是在当时共产国际的错

误指挥和中共党内/左0倾之风盛行并给革命带来巨大损失的形势下,毛泽东根据中国的革命实际和在根据地斗争的实践,满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憎恶,写下的一部光辉篇章。它初具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雏形,更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直到今天,5反对本本主义6所强调的调查研究和调查方法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¹见5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决议6,载5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6第2辑第149页。

º见1971年9月29日和10月4日陈毅在中央老同志座谈会上的发言,转引自金冲及主编的5毛泽东传(1943)1949)6第202-20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见1930年5月16日第一次苏维埃区代表大会红四军代表报告,转引自金冲及主编的5毛泽东传(1943)1949)6第20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

¼见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责任编辑:武丽霞)

2010年4月第11卷 第2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

Apr.2010Vo.l11 No.2

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廖 军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关键词: 共产国际;/第三阶段0理论;/左0倾教条主义;5反对本本主义6;毛泽东思想

摘 要: 5反对本本主义6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著作,是在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实际的/瞎指挥0和党内盲目执行国产国际指示从而严重/左0倾的形势下,在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无法得到执行甚至备受指责和非难的情况下产生的,已经具备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雏形,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它所强调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及调查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 A423;K2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0)02-0128-05

TheHistoricBackgroundandGreatSignificanceof

theEmergenceofOpposeBookWorship

LIAOJun

(SchoolofPoliticalScience,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Keywords:CommunistInternationa;l/theThirdStage0Theory;/Left0deviationdogmatism;OpposeBookWorship;MaoZedongThought

Abstract:OpposeBookWorshipisaveryimportantworkinthehistory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ItemergedwhentheCommunistInternationalissuedarbitraryordersregardlessoftherealityofChineserevolutionandCPCblindlycarriedouttheorders,leadingtoserious/Left0deviation,whileMaoZedongpsrightclaimcouldnptbeexecutedandwasaccusedintensely.ThebookhasformedtherudimentofCPCpsideologicalline.AstheimportantsymboloftheconformationofMaoZedongThough,titemphasizestheimportanceandmethodsofinvestigation,whichisstillofgreatsignificancetoday.

5反对本本主义6是毛泽东于1930年5月撰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原名5调查工作6。这篇全文不到4300字的文章,却在当时共产国际的/瞎指挥0、党内斗争和反/围剿0的艰苦形势下,在党的思想路线的艰难探索中,具有极大的分量。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对党内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1927年到1935年,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失误最多、使中国革命损失最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把所谓的科学理论强加于中国的革命实践,而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领导人的/唯书0、/唯苏0和严重的教条主意义。

一、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

背景

收稿日期: 2009-12-16

作者简介: 廖 军(1982-),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E-mai:ljunliao@sw.

第2期廖 军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129

义/左0倾作风,更是增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使中国革命蒙受了巨大损失。要挽救中国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不切实际的/瞎指挥0和教条主义,毛泽东的5反对本本主义6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完成的。

1.共产国际的/瞎指挥0

共产国际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瞎指挥0,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就是斯大林的/第三阶段0理论、罗明纳兹的/无间断革命论0以及/第三时期理论0。

1927年7月28日,斯大林在5真理报6上发表了5时事问题简评6一文。他认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已经进入/第三阶段0,即准备/十月革命0的苏维埃运动阶段。他不顾中国革命实际,照搬俄国革命程序,机械地划分中国革命阶段。而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罗明纳兹更是把/第三阶段0理论发展为更加/左0倾的/无间断革命论0。他混淆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中国革命规定为/不断革命0的过程。1928年,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又提出了新的/第三时期0的理论,认为1928年以后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三时期,要求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向反动资产阶级展开全面进攻,以取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为了在中国革命中/无条件地执行0/第三时期理论0,共产国际从1929年2月到10月连续向中国共产党发出三次指示信,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即刻开展武装革命暴动,在/继续发展对资产阶级地主反动势力的进攻0的同时,还要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并迅速开展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共产国际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对中国革命的这些/瞎指挥0,是中国共产党内李立三/左0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0倾错误的直接原因,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2.中国共产党内的/左0派风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最教条的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左0派风最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党内的三次/左0倾错误,分别是瞿秋白/左0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0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0倾教条主义,三次/左0倾错误都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三次/左0倾错误都有一个致命的共同点,那就是/唯书¹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完全

接受了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以及罗明纳兹的/第三阶段0理论和/不间断革命论0,并通过了5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6。这个决议案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教条地照搬斯大林和罗明纳兹的/左0倾理论,片面地认为中国革命是所谓/不断革命0,主观地把当时的革命形势认定为/不断高涨0,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工人暴动。瞿秋白的/左0倾盲动主义由于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使大革命失败后保存下来的有限革命力量蒙受了重大损失。1929年2月到10月,共产国际连续给中共中央发来三封指示信。以李立三为首的党中央再次不顾中国革命实际,做出了完全按照共产国际/第三时期0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错误决定,先是通过了5接受国际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指示信的决议6,后又通过了5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6的决议案,对中国革命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完全脱离中国实际的判断。李立三的/左0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3个多月,但使刚刚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遭受了重大损失。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许多地方的党组织因为急于组织暴动而把原来的有限力量暴露出来,先后有11个省委机关遭到破坏,武汉、南京等城市的党组织几乎全部瓦解。红军在进攻大城市时也遭到很大损失,先后丢失了洪湖及右江等革命根据地。

3.备受挫折的个人境遇

看到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瞎指挥和党内严重/左0倾思想的错误指导下,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毛泽东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在革命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革命经验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决地与本本主义作斗争。在此过程中,他备受指责、打击和挫折。但是实践证明,毛泽东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在/第三阶段0理论和瞿秋白/左0倾盲动主义盛行时,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受挫。之后,毛泽东率起义部队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进军。10月,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毛泽东的正确做法却被共产国际和党中央批评为/机会主义0,毛泽东也因此受到了政治纪律处分。到井冈山后的几年,

130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第11卷

疟疾的折磨,使得他好几次徘徊在生死线上。特别是1929年,中共中央将从苏联回国的刘安恭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派到红四军中工作,他在红四军中制造派系,照搬苏联军队的一长制,全面贯彻共产国际的不正确指示,扩大军委的作用,以削弱和取代前敌委员会的权力。在红四军/七大0上,毛泽东坚持的/党对红军领导必须实行集权制(民主集中制)0和/必须反对不要根据地的流寇思想0的正确意见受到了批评和非难,其/集权制领导原则0也被视为/形成家长制的倾向0,还要求他对争论负有/较大的责任0。他不仅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担任的由中共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也被会议免去。但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说,现在还是要根据我们历来的实际斗争中间的经验加强这个政治领导,加强党对红军的政治领导;至于会议对我个人有许多批评,我现在不辩,如果对我有好处,我会考虑,不正确的,将来自然会证明他这个不正确。红四军攻克上杭县城后,于1929年9月下旬召开红四军/八大0。毛泽东因不满/七大0对自己的错误指责和生病原因没有出席,再次被前委给予/党内警告0处分。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第二年红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由于/实行所谓-自下而上的民主制.,开会就得争论半天,0大大小小的问题,事前没有准备就拿到会上讨论,往往最后无法定论。甚至/为了一个红军法规中的党代表权力问题,讨论了两天仍旧没法解决,结果还是决定请示中央0,红四军/八大0/无组织状态地开了三天,毫无结果0,/这就是九次大会前各级指导机关的极端民主化倾

»

向的现象0。

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党内严重/左0倾形势下,在共产国际/瞎指挥0和党内不顾实际盲目执行共产国际指示而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在自己的正确主张无法得到执行甚至备受指责和非难的个人境遇中,有感而发撰写了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正是由于毛泽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根据地的斗争实践相结合,坚决地反对共产国际和党内的本本主义,才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但他的这篇文章没有受到重视,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他屡屡因/违背0共产国际的指示而遭到排挤。由此,党内的教条主义愈演愈烈,最终发/,

º

二、5反对本本主义6的伟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雏形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有力地剖析和抨击了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存在的/唯书0、/唯上0的教条主义思想,并提出了调查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可以说,5反对本本主义6已经初具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雏形。

毛泽东在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0,/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0,/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0。毛泽东在文中明确地指出,要解决问题,就要去调查,了解清楚问题的本质和始末,这样,/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0。毛泽东认为,在制定斗争策略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文章第六部分中,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0,/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0,/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0。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在文章第三部分/反对本本主义0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0。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要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0毛泽东在这里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0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

第2期廖 军5反对本本主义6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131

毛泽东在文中还明确指出:/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0/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0/上级机关0的正确指示和/马克思主义0的正确性,是经过实践检验被认为是正确的,这充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

通读5反对本本主义6全文,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整篇文章都充满着毛泽东对本本主义的憎恶,贯穿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思想,已经基本具备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框架和雏形。

2.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科学体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0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5反对本本主义6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也是党的基本路线。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这里不再赘述。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在文中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0,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0,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正确的决策,这其中就蕴含了/一切为了群众0的思想。毛泽东在文中强调要到群众中作调查研究,/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0,也/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0。只有依靠群众,在群众中了解情况,才能/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0。他甚至在文中大声疾呼/到!众的思想。5反对本本主义6所阐述的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以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并指导群众实践以不断修正方针政策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0的工作方法。可以说,5反对本本主义6中强调的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思想中群众路线的雏形。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5反对本本主义6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0,/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0这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对当时共产国际瞎指挥和中共党内盲目教条思想的反对和憎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坚持真理、独立自主的可贵革命精神。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特点,它的许多指示都让中国革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可以说,5反对本本主义6已经具备了毛泽东思想中独立自主思想的雏形。

3.伟大的现实意义

5反对本本主义6一文虽是在当时条件下为解决民主革命的问题而写的,但是,文中所阐述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0。毛泽东在文中说:/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0这种现象在当今仍然存在,只是发表政见者的头衔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0已成为一句名言,但现今真正用大量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干部还是不够多的,他们仅仅根据下级单位的所谓/情况报告0之类的文件资料了解情况,进而作出决策。而最可悲的是,作为/听者0的下属,不经思考就按照领导的意见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势必/弄坏事情0,/失掉群众0,不仅/不能解决问题0,久而久之,还会损坏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¼

13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借鉴。

第11卷

大兴调查之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切实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作决策、定政策时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统筹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我们的执行者更应该将上级的指示和具体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毛泽东在5反对本本主义6中还从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开展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调研工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第一条/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0。毛泽东强调必须提出中心问题并在会议上经过辩论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仅仅由一个人讲授自己的经验是不能得出科学的调研结果的。再如第五条和第六条/要亲自出马0、/要深入0。毛泽东明确指出:/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0毛泽东还指出:/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0,/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0。这是毛泽东亲身参加社会调查的经验之谈,更是搞好社会调查的科学总结,非常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总之,5反对本本主义6是在当时共产国际的错

误指挥和中共党内/左0倾之风盛行并给革命带来巨大损失的形势下,毛泽东根据中国的革命实际和在根据地斗争的实践,满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憎恶,写下的一部光辉篇章。它初具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雏形,更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直到今天,5反对本本主义6所强调的调查研究和调查方法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¹见5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决议6,载5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6第2辑第149页。

º见1971年9月29日和10月4日陈毅在中央老同志座谈会上的发言,转引自金冲及主编的5毛泽东传(1943)1949)6第202-20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见1930年5月16日第一次苏维埃区代表大会红四军代表报告,转引自金冲及主编的5毛泽东传(1943)1949)6第20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

¼见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责任编辑:武丽霞)


相关内容

  • 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 五四运动的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 必修三历史总结
  • 文化生活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⑴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①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儒学受到冲击:②唐后期及北宋进行 复兴儒学运动: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较尖锐:④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学术活 跃. ⑴历史背景(明朝) ①封建社会衰落,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②程朱理学官方化和成为科举教材以后, ...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

  • 反对本本主义 背景 意义
  • <反对本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 摘要:<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著作-是在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实际的?瞎指挥?和党内盲目执行国产国际指示从而严重?左?倾的形势下-在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无法得到执行甚至备受指责和非难的情况下产生的-已经具备了党的思想路线 ...

  • 辛亥革命2
  • 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1.辛亥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既不是由于: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镇压下夭折. 这三个方面的斗争,都是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虽然这些斗争都作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但总体来说都还只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它们都只是在个别方面打击了 ...

  •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doc
  •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中国领域内所形成的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一.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7 ...

  • 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
  • 第18课 国际工人运动 [内容标准] 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讲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 ...

  • 历史课后练习答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 上编综述: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