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二重性与改革的复杂性

作者:沈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03期

  管理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主体为管理者,管理客体是被管理的人、组织、工具及其活动等管理对象。管理过程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管理者通过各种物质性活动对管理客体发生作用以实现计划、协调、控制、指挥职能,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管理具有协调性、目标性、组织性和变革性等特征。其中协调是管理最基本的功能。管理科学就是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各种因素、性质、机制进行研究的科学;管理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管理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是从哲学层面上联结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纽带,它是通过管理理论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性质和关系的哲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应用哲学)。本文从我国管理改革实践中碰到的若干问题着眼,用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观点,对改革的复杂性进行一些分析,试图从哲学上作出某种思考,为管理哲学研究提供一点认识。

  (一)

  管理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现象,具有显著的二重性特点。就社会劳动、公共事务的监督、调节等管理职能来说。这是人类社会不分历史阶段和民族、国情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而在不同的历史形态和社会制度下,管理的结构、功能和本质,又具有差别性、特殊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既有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管理有共同性、普遍性的一面,更有本质特征上的差别性、特殊性的一面。社会主义的管理改革是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管理的二重性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它同其他社会一样,由于共同劳动或社会劳动过程所引起的调节这种一般职能,在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表现得更广泛、更重要、更突出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社会上大部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管理者和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操作者之间,代表国家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之间有的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是同志式的协作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是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人和劳动者。所以社会主义的管理同剥削制度下的管理有着根本的区别。从管理改革的角度讲,社会主义管理,首先必须同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科学管理体制,即管理要按照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办事。经济管理是人类最基本的管理活动,它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从事的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系统的协调活动,它不仅要协调生产力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协调生产关系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还要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经济管理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其他如政治管理、思想文化管理、科学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或者派生于经济管理,或者受经济管理的制约。本文限于篇幅,主要涉及经济管理的某些方面内容。而经济管理对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生产与交换、分配与消费等诸矛盾要作一定的协调和控制。要按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和资金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好的产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引导人民正确消费、适度消费。要执行有利于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政策,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其次,社会主义管理必须体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对管理的特殊要求,把国民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协调好。又要调节好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的关系,使之成为整个管理环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要实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管理者的权威相结合的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注重经济效益、效能和社会效益、效能相统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和发扬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无私奉献精神,促成事物的对立统一。再次,我国的社会主义管理改革,既要考虑世界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又要考虑到我国的民族特点和历史传统,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实际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只有把社会化大生产及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科学管理,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对社会主义管理的特殊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这三者密切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管理改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优越性才能逐步显示并予以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其中也存在某些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管理体制方面说,改革乃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动力。由于管理体制是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管理改革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二)

  管理实践,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从事的现实的管理活动。管理理论的产生既是实践发展的需要,又是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的关系是:管理实践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反映并指导管理实践的发展。

  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以苏联三十年代工业化时期在产品经济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管理体制为蓝本,加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建设和管理改革方面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恢复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进行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创造了前提;改革开放是拨乱反正的继续和深化,是从组织制度上和文化观念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拨乱反正的成果。我国的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状况,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某些生产关系,产业结构以及政治、文化观念等等。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总体系统,其中各因素、各层次、各阶段的结构和功能、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多样化的有机整体。各级管理者不仅要注意系统的平衡、配套,更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促进全局的综合平衡、优化发展。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总体优化原则为出发点,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于系统总体的目标,达到系统总体结构平衡的最佳方案。

  党的十四大对我国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进行了总结,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体制或方式。它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是一切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客观需要的资源配置方法。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又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性。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主要有:1.企业是市场的法人主体,不论何种所有制的企业,都应能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各种产品、服务、货币以及包括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都能够依据价格成本的有利性,自由流动,形成均衡价格。3.通过价格等市场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市场主体—企业,形成经常的压力和动力,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社会需求。4.由于市场结构本身难以达到完全竞争和提供完备的信息,而市场调节又有自发性和后发性的特征,市场经济仅靠自身的运转,难以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难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难以防止两极分化,难以应付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对未来的重大挑战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在经济制度上是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保证了我国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企业都进入市场,逐步实现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其中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市场机制刺激效率、合理拉开差距,并运用多种调节手段,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制度上,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这个政权从总体上说不是为某些集团和个人谋私利,而是以为全体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我国的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由于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公有制为基础,有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管理体制在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在处理计划与市场、微观搞活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上,以及在刺激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正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成效,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消极作用将被限制到最低限度。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国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将会有更大的运作效率,有更宽阔的道路和更辉煌的前景。

  (三)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和正确处理管理实践方面出现的矛盾。协调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不仅在当前,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根据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从管理的层次上使理论与实践趋于一致,以提高我国的管理科学水平,巩固与扩大改革开放的成果,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此,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的关系

  管理中的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调节好两者的关系。不仅是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管理理论必需回答的问题。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权力过分集中,计划一统天下,忽视和压抑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在有人认为市场万能,出现用市场来排斥计划的倾向。实际上,计划与市场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两种不同的机制,它们具有互补性,是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优势。计划调节是高层次的宏观调节,其主体是政府部门,它主要在整体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而市场调节主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其主体则是处于供求两极的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形地指挥着企业和经济不断发展,而国家则有两只眼睛紧盯着市场,随时加以调节引导。当市场出现新的经济活跃点和增长点时,国家就及时采取措施给以有效的支持,以加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市场运作有某种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当出现某些不良倾向时,国家又必须采取各种经济的、法律的乃至行政的手段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计划与市场不是相互排斥而可以替代的。而是通过管理经济的手段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发挥各自的长处,克服各自的短处,逐步形成“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决定价格,价格配置资源”的市场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充分利用计划调节的长处,通过计划,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规划,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建设,促进市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国家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一般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决策,而是依据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能够影响市场运行的经济参数(如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利息率、汇率、税率等)的调控来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借助有预见性的正确市场信号,对企业实行间接管理。

  二、协调好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之间的关系

  宏观管理是指国家、社会的管理;微观管理是指企业(或车间)的管理。两者的关系主要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包揽决策权和经营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指标管理转变为政策管理,由实物管理转变为价值管理,以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为了搞活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管理改革中,首先要扩大企业自主权,理顺国家所有权,产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关系,落实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企业的主体地位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构筑。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为依据登记、注册、运行、管理的规范的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有:1.企业的法人制度;2.有限责任制度;3.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使所有企业进入市场,按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运行,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关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现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逐步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一批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纽带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可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有的长期亏损的小企业(主要是商业、服务业)也可出售给集体或个人。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实现的。实行科学的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1.宏观调控的先决条件是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以便国家有关方面作出正确的决策,经济领域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应及早建成,这将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目前,假话在社会流行,有关部门逐级上报的统计数字水份太多,老百姓对它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所以要花大力气整治,要使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法规来惩罚弄虚作假的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2.国民经济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我国管理国民经济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所谓经济手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或经济组织运用与价值形式有关的价格、成本、利润、信贷、利息、税收等,控制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手段。它是从物质利益上来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法律手段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两个方面,使经济行为有所规范,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争端可通过法律顺序获得及时、公正的解决,为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保护圈”和“禁戒线”。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和迅速见效的特点,行政手段对于国家组织和指挥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控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政令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国家发生紧急需要或出现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时候,它的作用就更为显著。3.宏观调控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实行政策倾斜。根据社会资源、发展阶段和国际竞争的态势分别实行企业倾斜、产业倾斜和地区倾斜。4.为保证宏观调控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府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建立和健全以专家为主的决策参谋机构,做到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力求正确决策、及时决策。并要经常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决策,以促进国民经济蓬勃而健康地发展。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管人和管物的关系

  任何经济管理都有二重性,一方面,管理要管好物,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通过管理组织好生产力,这是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要管好人,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管理维护,巩固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其他要素的投入和组织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加强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发挥人的创造力。在管理活动中,物处于基础地位,人处于中心地位,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予以开发利用。因此,管理要面向人,以人为核心。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德和才的统一,脑力和体力的统一。在管理者的素质中,德是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统一;才是知识和技艺的统一,其中知识又是专和博的统一,技艺是技能和领导艺术的统一。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企业家和国家管理干部,对事业的成败起关键性作用。在建立和构筑现代企业制度时,要十分关注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现在有些领导者只注意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对管理者的利益照顾太多,赋予的权力过大,往往造成管理阶层的权、钱膨胀现象,而对被管理者的权利受到侵害听之任之。不仅在外资企业中工作的职工有些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而且在有些国有企业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对立状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种方面正受到粗暴的践踏。现在《劳动法》公布了,职工的基本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但要真正依法办事,还需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总之,如何组织和协调好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应该成为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

  四、要正确认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管理活动中的质变,它是指一种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向另一种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的飞跃。稳定是标志管理活动相对静止的范畴,是管理活动中的量变过程。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承认管理活动变化发展的绝对性,同时又承认管理活动有阶段和过程的相对稳定性。经济管理中的改革和稳定也是辩证统一的。1.改革和稳定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在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的全面变革(质变)发生之前,管理活动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局部的变革(量变)总是经常发生的。例如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曾经历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观念变革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所以改革中有稳定,稳定中有改革。2.改革和稳定具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的相对稳定状态是有条件的,其量变过程中孕育着种种矛盾,当这些矛盾在旧的管理体制下无法协调时,新的管理体制代替旧的管理体制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充分说明了“改革—稳定—改革”是管理体制发展的辩证过程。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例如人们的眼光从管理体制改革内部机制诸要素、各环节相互之间的关系移向社会环境中去考察的话,不难发现,在改革的进程中充满着矛盾和问题,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通胀率并存,职工的工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物价的上涨过猛并存;社会经济发展,人的商品、货币意识的增强和人的道德水准下降、社会犯罪率上升以及干部队伍的腐败现象并存;企业改革用工制度,拉开收入差距和下岗、待岗职工增长、贫富差别扩大并存。社会上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是有的,但为数不很多,而钻国家政策空子、投机取巧、偷逃税收者却成了腰缠万贯的百万富豪(有的是亿万富豪)从而造成兢兢业业奋斗在科技教育和其他岗位上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干部、职工心理上的某种失衡等等,都需要各级管理者予以极大的关注,说明中央关于“改革、发展、稳定”指示的正确和及时。人们对改革与稳定的辩证关系认识越深刻,就能自觉地通过深化管理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概括,巩固和扩大改革的正面效应,缩小、消除负面效应,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辅相成。

作者介绍:沈焱 本校学报编辑部编辑

作者:沈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03期

  管理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主体为管理者,管理客体是被管理的人、组织、工具及其活动等管理对象。管理过程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管理者通过各种物质性活动对管理客体发生作用以实现计划、协调、控制、指挥职能,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管理具有协调性、目标性、组织性和变革性等特征。其中协调是管理最基本的功能。管理科学就是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各种因素、性质、机制进行研究的科学;管理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管理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是从哲学层面上联结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纽带,它是通过管理理论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性质和关系的哲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应用哲学)。本文从我国管理改革实践中碰到的若干问题着眼,用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观点,对改革的复杂性进行一些分析,试图从哲学上作出某种思考,为管理哲学研究提供一点认识。

  (一)

  管理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现象,具有显著的二重性特点。就社会劳动、公共事务的监督、调节等管理职能来说。这是人类社会不分历史阶段和民族、国情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而在不同的历史形态和社会制度下,管理的结构、功能和本质,又具有差别性、特殊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既有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管理有共同性、普遍性的一面,更有本质特征上的差别性、特殊性的一面。社会主义的管理改革是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管理的二重性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它同其他社会一样,由于共同劳动或社会劳动过程所引起的调节这种一般职能,在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表现得更广泛、更重要、更突出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社会上大部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管理者和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操作者之间,代表国家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之间有的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是同志式的协作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是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人和劳动者。所以社会主义的管理同剥削制度下的管理有着根本的区别。从管理改革的角度讲,社会主义管理,首先必须同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科学管理体制,即管理要按照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办事。经济管理是人类最基本的管理活动,它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从事的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系统的协调活动,它不仅要协调生产力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协调生产关系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还要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经济管理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其他如政治管理、思想文化管理、科学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或者派生于经济管理,或者受经济管理的制约。本文限于篇幅,主要涉及经济管理的某些方面内容。而经济管理对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生产与交换、分配与消费等诸矛盾要作一定的协调和控制。要按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和资金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好的产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引导人民正确消费、适度消费。要执行有利于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政策,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其次,社会主义管理必须体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对管理的特殊要求,把国民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协调好。又要调节好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的关系,使之成为整个管理环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要实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管理者的权威相结合的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注重经济效益、效能和社会效益、效能相统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和发扬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无私奉献精神,促成事物的对立统一。再次,我国的社会主义管理改革,既要考虑世界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又要考虑到我国的民族特点和历史传统,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实际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只有把社会化大生产及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科学管理,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对社会主义管理的特殊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这三者密切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管理改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优越性才能逐步显示并予以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其中也存在某些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管理体制方面说,改革乃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动力。由于管理体制是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管理改革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二)

  管理实践,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从事的现实的管理活动。管理理论的产生既是实践发展的需要,又是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的关系是:管理实践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反映并指导管理实践的发展。

  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以苏联三十年代工业化时期在产品经济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管理体制为蓝本,加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建设和管理改革方面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恢复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进行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创造了前提;改革开放是拨乱反正的继续和深化,是从组织制度上和文化观念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拨乱反正的成果。我国的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状况,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某些生产关系,产业结构以及政治、文化观念等等。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总体系统,其中各因素、各层次、各阶段的结构和功能、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多样化的有机整体。各级管理者不仅要注意系统的平衡、配套,更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促进全局的综合平衡、优化发展。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总体优化原则为出发点,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于系统总体的目标,达到系统总体结构平衡的最佳方案。

  党的十四大对我国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进行了总结,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体制或方式。它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是一切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客观需要的资源配置方法。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又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性。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主要有:1.企业是市场的法人主体,不论何种所有制的企业,都应能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各种产品、服务、货币以及包括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都能够依据价格成本的有利性,自由流动,形成均衡价格。3.通过价格等市场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市场主体—企业,形成经常的压力和动力,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社会需求。4.由于市场结构本身难以达到完全竞争和提供完备的信息,而市场调节又有自发性和后发性的特征,市场经济仅靠自身的运转,难以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难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难以防止两极分化,难以应付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对未来的重大挑战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在经济制度上是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保证了我国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企业都进入市场,逐步实现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其中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市场机制刺激效率、合理拉开差距,并运用多种调节手段,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制度上,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这个政权从总体上说不是为某些集团和个人谋私利,而是以为全体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我国的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由于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公有制为基础,有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管理体制在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在处理计划与市场、微观搞活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上,以及在刺激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正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成效,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消极作用将被限制到最低限度。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国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将会有更大的运作效率,有更宽阔的道路和更辉煌的前景。

  (三)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和正确处理管理实践方面出现的矛盾。协调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不仅在当前,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根据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从管理的层次上使理论与实践趋于一致,以提高我国的管理科学水平,巩固与扩大改革开放的成果,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此,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的关系

  管理中的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调节好两者的关系。不仅是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管理理论必需回答的问题。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权力过分集中,计划一统天下,忽视和压抑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在有人认为市场万能,出现用市场来排斥计划的倾向。实际上,计划与市场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两种不同的机制,它们具有互补性,是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优势。计划调节是高层次的宏观调节,其主体是政府部门,它主要在整体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而市场调节主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其主体则是处于供求两极的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形地指挥着企业和经济不断发展,而国家则有两只眼睛紧盯着市场,随时加以调节引导。当市场出现新的经济活跃点和增长点时,国家就及时采取措施给以有效的支持,以加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市场运作有某种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当出现某些不良倾向时,国家又必须采取各种经济的、法律的乃至行政的手段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计划与市场不是相互排斥而可以替代的。而是通过管理经济的手段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发挥各自的长处,克服各自的短处,逐步形成“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决定价格,价格配置资源”的市场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充分利用计划调节的长处,通过计划,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规划,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建设,促进市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国家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一般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决策,而是依据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能够影响市场运行的经济参数(如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利息率、汇率、税率等)的调控来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借助有预见性的正确市场信号,对企业实行间接管理。

  二、协调好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之间的关系

  宏观管理是指国家、社会的管理;微观管理是指企业(或车间)的管理。两者的关系主要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包揽决策权和经营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指标管理转变为政策管理,由实物管理转变为价值管理,以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为了搞活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管理改革中,首先要扩大企业自主权,理顺国家所有权,产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关系,落实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企业的主体地位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构筑。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为依据登记、注册、运行、管理的规范的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有:1.企业的法人制度;2.有限责任制度;3.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使所有企业进入市场,按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运行,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关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现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逐步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一批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纽带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可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有的长期亏损的小企业(主要是商业、服务业)也可出售给集体或个人。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实现的。实行科学的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1.宏观调控的先决条件是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以便国家有关方面作出正确的决策,经济领域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应及早建成,这将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目前,假话在社会流行,有关部门逐级上报的统计数字水份太多,老百姓对它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所以要花大力气整治,要使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法规来惩罚弄虚作假的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2.国民经济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我国管理国民经济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所谓经济手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或经济组织运用与价值形式有关的价格、成本、利润、信贷、利息、税收等,控制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手段。它是从物质利益上来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法律手段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两个方面,使经济行为有所规范,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争端可通过法律顺序获得及时、公正的解决,为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保护圈”和“禁戒线”。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和迅速见效的特点,行政手段对于国家组织和指挥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控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政令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国家发生紧急需要或出现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时候,它的作用就更为显著。3.宏观调控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实行政策倾斜。根据社会资源、发展阶段和国际竞争的态势分别实行企业倾斜、产业倾斜和地区倾斜。4.为保证宏观调控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府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建立和健全以专家为主的决策参谋机构,做到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力求正确决策、及时决策。并要经常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决策,以促进国民经济蓬勃而健康地发展。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管人和管物的关系

  任何经济管理都有二重性,一方面,管理要管好物,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通过管理组织好生产力,这是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要管好人,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管理维护,巩固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其他要素的投入和组织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加强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发挥人的创造力。在管理活动中,物处于基础地位,人处于中心地位,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予以开发利用。因此,管理要面向人,以人为核心。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德和才的统一,脑力和体力的统一。在管理者的素质中,德是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统一;才是知识和技艺的统一,其中知识又是专和博的统一,技艺是技能和领导艺术的统一。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企业家和国家管理干部,对事业的成败起关键性作用。在建立和构筑现代企业制度时,要十分关注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现在有些领导者只注意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对管理者的利益照顾太多,赋予的权力过大,往往造成管理阶层的权、钱膨胀现象,而对被管理者的权利受到侵害听之任之。不仅在外资企业中工作的职工有些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而且在有些国有企业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对立状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种方面正受到粗暴的践踏。现在《劳动法》公布了,职工的基本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但要真正依法办事,还需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总之,如何组织和协调好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应该成为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

  四、要正确认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管理活动中的质变,它是指一种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向另一种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的飞跃。稳定是标志管理活动相对静止的范畴,是管理活动中的量变过程。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承认管理活动变化发展的绝对性,同时又承认管理活动有阶段和过程的相对稳定性。经济管理中的改革和稳定也是辩证统一的。1.改革和稳定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在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的全面变革(质变)发生之前,管理活动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局部的变革(量变)总是经常发生的。例如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曾经历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观念变革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所以改革中有稳定,稳定中有改革。2.改革和稳定具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的相对稳定状态是有条件的,其量变过程中孕育着种种矛盾,当这些矛盾在旧的管理体制下无法协调时,新的管理体制代替旧的管理体制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充分说明了“改革—稳定—改革”是管理体制发展的辩证过程。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例如人们的眼光从管理体制改革内部机制诸要素、各环节相互之间的关系移向社会环境中去考察的话,不难发现,在改革的进程中充满着矛盾和问题,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通胀率并存,职工的工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物价的上涨过猛并存;社会经济发展,人的商品、货币意识的增强和人的道德水准下降、社会犯罪率上升以及干部队伍的腐败现象并存;企业改革用工制度,拉开收入差距和下岗、待岗职工增长、贫富差别扩大并存。社会上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是有的,但为数不很多,而钻国家政策空子、投机取巧、偷逃税收者却成了腰缠万贯的百万富豪(有的是亿万富豪)从而造成兢兢业业奋斗在科技教育和其他岗位上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干部、职工心理上的某种失衡等等,都需要各级管理者予以极大的关注,说明中央关于“改革、发展、稳定”指示的正确和及时。人们对改革与稳定的辩证关系认识越深刻,就能自觉地通过深化管理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概括,巩固和扩大改革的正面效应,缩小、消除负面效应,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辅相成。

作者介绍:沈焱 本校学报编辑部编辑


相关内容

  • 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
  • 作者:钱伯海 学术月刊 1995年10期 物化劳动是物质化的活劳动的简称,是凝结或凝固了的活劳动,具有物质和劳动二重属性.作为物质属性,它不同于天然物,具有价值内容,必然为一定所有者所有,有它的所有制归宿.作为劳动属性,它不同于一般的活劳动,各色各样的活劳动凝结其上,赋予各种特殊性能,即各种使用价值 ...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 管理学基础(专) 形考任务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下列各选项中,( )属于管理的对象. 选择一项: a. 组织中的人 b.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正确答案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复习
  •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企业 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类型 一.企业的概念及要点(★重点,常考★) 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要点:①以市场为导向.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②自主经营.自负 ...

  • 金融衍生工具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金融衍生工具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摘要]金融衍生工具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物,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达与否的标志,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投资工具品种稀少,没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套利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由价格信号传递市场信息的效率也就比较低.投资工具的多样化是改善市场的结构理性.推动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衍生工具一方面 ...

  • 如何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我院作为苏州市民政系统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担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精神病患 ...

  • 社会转型期中国工会的特征与展望
  • 作者:袁廿一唐德祥陈永兴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02期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中国工会的转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 一.中国工会的社会转型期背景 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 ...

  • 选修2 经济学常识知识要点
  • 选修2 <经济学常识>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重商主义者认为,①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贸易顺差:②主张国富民穷:③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与 ...

  • 金融自由化的利与弊
  • 金融自由化的利与弊 摘要:进入 21 世纪,这已经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金融自由化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被人们所了解,那么何为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 化又有何利与弊?以及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发展如何?下来就让我们 来一一探讨. 关键字: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也称"金融深化",是" ...

  • 中小学教育管理选择题
  •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和 D A. 市教育行政管理 B. 县教育行政管理 C. 乡教育行政管理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