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图简要说出台湾省的范围及位置。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台湾省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

3.能够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特征,理解“宝岛”美誉由来。

4.学会利用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征,理解“外向型经济”。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图片资料了解我国台湾省的部分自然人文景观,创设生活情境来理解归纳,分析地图和图片资料来总结完善。小组合作探讨来总结反思。

三、课前准备

学生在旅行社或网上查阅并下载关于台湾省的地理风情图片资料,了解台湾省出口的商品类型。到大型超市查找台湾省出口的食品。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课件展示台湾省的风光、超市农产品和电子商品等。

教师设问:同学们,这些美丽的风光、鲜美的水果、丰富的电子商品都来自于哪里? 教学反馈:课件资料选用的是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台湾风光图片,个人经常吃的和用的超市商品,学生感觉亲切,集中了注意力,初步形象直观感受到台湾省和我们联系紧密。 活动一:认识台湾省——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教师提问:台湾省在哪儿?范围组成有哪些?请各小组同学快速查找,组内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5-67.并将对应内容在书上和图中找出。结合课本p66-67页图7.41-7. 42独立完成P67活动1、2。

教学反馈:学生小组内能互相抽记,强化巩固。小组合作抽查的优势显现出来。 反馈检测:学生代表指图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组成:台湾省包括 岛,以及附近的____、 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 海,东临 洋,南临 海,西隔 海峡与 省相望,是我国最 的岛屿。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 部位。

2.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在读图时注意到台湾岛的轮廓像什么?

3.师生互动1: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形象引导,如果像树叶,总有落叶归根的一天;像孤舟,终将有回归港湾的那一刻(课件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 师生互动2:台湾省的居民中 族占97%,他们主要是自明清以来从___ _、 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后代。两岸人民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共同期盼祖国早

日统一。但历史至今,很多外在势力妄图将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湾省古时曾被 侵略者和 侵占。现在台湾省的钓鱼岛又被 国

妄图抢占去。我们大陆和台湾两兄弟岂能容忍,我们中华民族岂能容忍!

4.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在教材中郑成功的像除了抵御荷兰侵略者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含义?那就是让全世界都知道:台湾省历史至今永远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反馈:学生在用图片理解妈祖庙等事物时有些陌生,教师通过介绍引导学生理解两岸的共同文化背景。

活动二:理解分析台湾岛——美丽富饶的宝岛

1.教师创设情境:台湾省和我们其他的33个省级行政区都是兄弟,所以我们更要互相多走动,多了解对方,两岸一家亲才更亲。我们小区内就经常有组织联系去台湾旅游的旅行社,如果我们小组报名去台湾旅游的话,我们需要先了解台湾有哪些特色?请大家分享各组的资料图片。

2.师生互动:学生小组代表在讲台前展示所收集的图片资料过程中,教师协助归纳总结,在黑板上板书台湾省著名的风光和物产。如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风光;水稻、甘蔗、菠萝、茶叶、森林等物产。其余学生对照在课本图中查找。

3.教师引导: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美丽的宝岛,岛上丰富的物产,铸就了富饶的宝岛。台湾岛众多美誉的形成,是来自于当地自然环境。大家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结合课本第67 69页图7. 43 7.45独立完成P69活动1、 2。

4.师生互动:1.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这些美称的含义是什么?2.这些著名的农产品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哪些方位?3.为什么农产品分布呈现东西部的差异?

分析地形图:①台湾岛地形特点是什么?各叫什么名称?②从平原和山区对应的土壤、宜耕条件、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地形对物产分布的影响。

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图”:①台湾岛的气温分布是怎样变化的?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台湾岛的东西两侧降水明显有什么差异?说明当地降水类型是什么?

判断台湾的森林覆盖率,结合地形区环境理解“亚洲天然植物园”的含义。(学生问题抽签分组,小组同学合作研究,小组讨论交流,完善答案。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教师评价)

5.教师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物产分布因地形、气候环境的差异呈现出典型的东西部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孕育了台湾省丰富的物产。当地农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这些值得我们今后继续学习借鉴。设计意图:学生首先认识物产美誉,形象直观,建立印象;其次读图找出各自分布区域,对比呈现出分布差异。再则探究原因,从而理解物产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再次强化理解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

学生反馈:在层层分析的环节中,有部分学生对分析地图,有效从图中获取地理信

息的能力欠佳。这需要小组组长指导分析理解;其次,各组的时间进度不一,需要教师适时在部分组中引导调控。

活动三:理解台湾省的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

1.教师过渡:我们从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里看到了台湾省美丽富饶,物产丰富,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台湾商品资料展示给大家吧。

小组学生代表展示,教师板书归纳,课件补充商品类型。

2.教师提问:这些商品类型有农产品、农产加工品、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软件等。那么试想一下,在二十年前不太可能买到的是哪些类型的商品?在60年前可能只能买到的是哪些商品?这说明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是什么?经济发展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结合课本第69页图7. 47独立完成P70活动1、2、3。

小组交流,完善答案。学生代表发言。

3.教师提问:台湾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具备哪些有利因素?这和香港的转口贸易优势条件有哪些类似?有哪些不同?学生对比思考回答。

师生互动:两者都拥有便利的海上运输条件,人力资源都很丰富。不同之处台湾省的土地资源丰富,香港土地不足;但香港自由贸易港国际地位更加突出等等。 4.教师小结: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反映出二战以来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台湾省的经济即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形成产业优势,顺应国际潮流及时转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学生反馈:部分学生对经济概念的理解还不太明白,以教师在所在小组进行概念辅导来突破难点。

总结: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今天我们从两岸的文化环境、地理位置、物产及经济贸易都有着直按的联系。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相信共同努力,就能让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得以实现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图简要说出台湾省的范围及位置。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台湾省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

3.能够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特征,理解“宝岛”美誉由来。

4.学会利用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征,理解“外向型经济”。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图片资料了解我国台湾省的部分自然人文景观,创设生活情境来理解归纳,分析地图和图片资料来总结完善。小组合作探讨来总结反思。

三、课前准备

学生在旅行社或网上查阅并下载关于台湾省的地理风情图片资料,了解台湾省出口的商品类型。到大型超市查找台湾省出口的食品。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课件展示台湾省的风光、超市农产品和电子商品等。

教师设问:同学们,这些美丽的风光、鲜美的水果、丰富的电子商品都来自于哪里? 教学反馈:课件资料选用的是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台湾风光图片,个人经常吃的和用的超市商品,学生感觉亲切,集中了注意力,初步形象直观感受到台湾省和我们联系紧密。 活动一:认识台湾省——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教师提问:台湾省在哪儿?范围组成有哪些?请各小组同学快速查找,组内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5-67.并将对应内容在书上和图中找出。结合课本p66-67页图7.41-7. 42独立完成P67活动1、2。

教学反馈:学生小组内能互相抽记,强化巩固。小组合作抽查的优势显现出来。 反馈检测:学生代表指图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组成:台湾省包括 岛,以及附近的____、 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 海,东临 洋,南临 海,西隔 海峡与 省相望,是我国最 的岛屿。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 部位。

2.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在读图时注意到台湾岛的轮廓像什么?

3.师生互动1: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形象引导,如果像树叶,总有落叶归根的一天;像孤舟,终将有回归港湾的那一刻(课件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 师生互动2:台湾省的居民中 族占97%,他们主要是自明清以来从___ _、 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后代。两岸人民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共同期盼祖国早

日统一。但历史至今,很多外在势力妄图将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湾省古时曾被 侵略者和 侵占。现在台湾省的钓鱼岛又被 国

妄图抢占去。我们大陆和台湾两兄弟岂能容忍,我们中华民族岂能容忍!

4.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在教材中郑成功的像除了抵御荷兰侵略者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含义?那就是让全世界都知道:台湾省历史至今永远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反馈:学生在用图片理解妈祖庙等事物时有些陌生,教师通过介绍引导学生理解两岸的共同文化背景。

活动二:理解分析台湾岛——美丽富饶的宝岛

1.教师创设情境:台湾省和我们其他的33个省级行政区都是兄弟,所以我们更要互相多走动,多了解对方,两岸一家亲才更亲。我们小区内就经常有组织联系去台湾旅游的旅行社,如果我们小组报名去台湾旅游的话,我们需要先了解台湾有哪些特色?请大家分享各组的资料图片。

2.师生互动:学生小组代表在讲台前展示所收集的图片资料过程中,教师协助归纳总结,在黑板上板书台湾省著名的风光和物产。如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风光;水稻、甘蔗、菠萝、茶叶、森林等物产。其余学生对照在课本图中查找。

3.教师引导: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美丽的宝岛,岛上丰富的物产,铸就了富饶的宝岛。台湾岛众多美誉的形成,是来自于当地自然环境。大家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结合课本第67 69页图7. 43 7.45独立完成P69活动1、 2。

4.师生互动:1.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这些美称的含义是什么?2.这些著名的农产品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哪些方位?3.为什么农产品分布呈现东西部的差异?

分析地形图:①台湾岛地形特点是什么?各叫什么名称?②从平原和山区对应的土壤、宜耕条件、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地形对物产分布的影响。

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图”:①台湾岛的气温分布是怎样变化的?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台湾岛的东西两侧降水明显有什么差异?说明当地降水类型是什么?

判断台湾的森林覆盖率,结合地形区环境理解“亚洲天然植物园”的含义。(学生问题抽签分组,小组同学合作研究,小组讨论交流,完善答案。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教师评价)

5.教师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物产分布因地形、气候环境的差异呈现出典型的东西部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孕育了台湾省丰富的物产。当地农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这些值得我们今后继续学习借鉴。设计意图:学生首先认识物产美誉,形象直观,建立印象;其次读图找出各自分布区域,对比呈现出分布差异。再则探究原因,从而理解物产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再次强化理解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

学生反馈:在层层分析的环节中,有部分学生对分析地图,有效从图中获取地理信

息的能力欠佳。这需要小组组长指导分析理解;其次,各组的时间进度不一,需要教师适时在部分组中引导调控。

活动三:理解台湾省的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

1.教师过渡:我们从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里看到了台湾省美丽富饶,物产丰富,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台湾商品资料展示给大家吧。

小组学生代表展示,教师板书归纳,课件补充商品类型。

2.教师提问:这些商品类型有农产品、农产加工品、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软件等。那么试想一下,在二十年前不太可能买到的是哪些类型的商品?在60年前可能只能买到的是哪些商品?这说明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是什么?经济发展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结合课本第69页图7. 47独立完成P70活动1、2、3。

小组交流,完善答案。学生代表发言。

3.教师提问:台湾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具备哪些有利因素?这和香港的转口贸易优势条件有哪些类似?有哪些不同?学生对比思考回答。

师生互动:两者都拥有便利的海上运输条件,人力资源都很丰富。不同之处台湾省的土地资源丰富,香港土地不足;但香港自由贸易港国际地位更加突出等等。 4.教师小结: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反映出二战以来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台湾省的经济即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形成产业优势,顺应国际潮流及时转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学生反馈:部分学生对经济概念的理解还不太明白,以教师在所在小组进行概念辅导来突破难点。

总结: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今天我们从两岸的文化环境、地理位置、物产及经济贸易都有着直按的联系。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相信共同努力,就能让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得以实现


相关内容

  •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 第2课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台湾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掌握主要的农产品和矿产的分布地区. 2.了解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理解其经济特点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3.了解台湾居民和城市的分布,理解其和大陆的关系. 4.理解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能力目标 (1)培养 ...

  • 2.3.6世界大家庭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介绍的是关于世界不同人种.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世界的人文特征,为以后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和地区的概念. ...

  •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漂河九年制学校 孙立芳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台湾问题是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一环,与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内容都统一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全课介绍了5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 ...

  • [同是炎黄子孙]教学设计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品德与社会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熟悉歌曲<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 ...

  • 一国两制教案
  • 第22课 <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 (2)通过对"港澳胜利回归" ...

  •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导学案 周莉云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2.知道台湾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 3.了解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知道台湾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过程. 4.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学 ...

  •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二.能力目标 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 ...

  • 264文明爱国理性保钓主题班会教案及课堂实录
  • 主题 文明爱国 理性保钓 班会目的 1) 本次班会围绕钓鱼岛问题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爱国运动,将力图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加强祖国领土不容分割的认识. 2) 通过班会,使学生树立"文明爱国 理性保钓"意识,使学生成为理性爱国的倡导者和执行者,避免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 ...

  •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1997年和1999年中国发生了哪两件性质相同的大事?分别发生在哪一天? (引导学生回答)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及1999年12月20日的澳门回归. (进一步置疑)那么,香港.澳门是怎样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的关系又是如何?祖国统一大业能否实现? 今天我们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