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神态描写

如何进行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描写

一、如何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

1、 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2、 如何描写人物语言?

(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征,

(二)要和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相结合。

(三)突出人物的个性。

(四)要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A片断

“叔叔,能让我……看看您的画儿吗?”仍是那很轻很细、怯怯的声音,她的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的光。

B片断

忽然,“小玫瑰”闯进教室,满面春风地来到我的跟前。“嗨!”她调皮地向我眨眨眼,附着耳朵神秘地说:“星期六是我的生日,你来玩好吗”“啊,又碰上生日会了!”我差点叫起来,“不,不,我……”“怎么,你不愿意?”“小玫瑰”有点不乐意了,撅起小嘴说,“来吧,要不多扫兴。”望着她恳切的眼光,我迟疑了一下:“那,好吧。”声音很低,像蚊子在哼。“太棒了,我在家等你,可一定要去啊!”她蹦蹦跳跳地远去了,望着她那洒脱的背影,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C片断

“磊磊,好磊磊,快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不,妈妈不让。”

“磊磊,你不知道吧,写文章时抽支烟,一写一大篇。”

“爸爸,生活顾问里从来没有这样讲过。”

“磊磊,爸爸明天带你去玄武湖看猴子翻跟斗好不好?快告诉我。”

“不嘛,我才不做叛徒呢,就不告诉你。”

练习:

二、如何进行人物的神态描写?

一、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和态度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表情眉、嘴、眼等的变化,

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这些都是神态,对其表情和态度的描写就是神态描写。

二、如何进行神态描写?

1、写出人物的面部表情。

2、和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相结合。

例文:

1、她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你的种子呢?”我问。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简评]这段描写,作者抓住小姑娘的“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等具体的描写,把她害羞的神态刻画了出来

2、弟弟最爱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每逢“星星火炬”节目播送孙爷爷讲故事时,他就把半导体收音机往自己跟前一放,歪着头,两只小手托着下巴,耳朵贴着收音机的喇叭边,津津有味地听起来。一会儿瞪大了眼睛,一会儿哈哈大笑,还用小拳头使劲捶着桌子,一会儿又张大了嘴,口水都流了出来,他却浑然不觉,简直是听入迷了。(听入迷的神态)

3、他的脸涨得红红的,手还是一个劲的抓耳朵。身子也不时扭着,显出十分扭怩的样子。大概是没有精神准备吧,开头的一句话,就说了四遍,而且还加了不少的“口恩、啊”之类的语气词,自然又招来了同学们一阵笑声。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两只眼睛盯着地面,脸通红,汗也冒出来了,手不停地拽着裤子,两只脚来回移动,连整个身子都能看出在微微地颤动。嘴一张一张的,舌头在嘴里笨拙地动着。(写害羞的神态)

练习:

请用你那双会观察的眼睛描述下列神态,写在作文本上。

痛苦 愤怒 神气 得意 撒娇

忧愁 怀疑 好奇 羞愧 恐惧

胖胖小弟刚想走,忽然看见妈妈端着一盘红烧肉进来,

范文赏析:

一个冻柿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嗯,这是什么?”我惊奇地脱口而出。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能吃吗?”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这个是柿子,能吃。但得化了才能吃。“怎么化呀?”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妈妈慢条斯理地说。“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我嚷道。

“唰——”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这样不就化得快了吗?对!就这么干!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摸一摸,比刚才软多了,闻一闻,有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哈!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进碗里。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妈妈,能吃了吗?”“行,能吃了!”妈妈说。我“扑哧”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哎呀!”我惊叫起来,“妈!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还能吃吗?”不知怎么的,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哭笑不得。妈妈走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冻柿子得用凉水拔,不能用热水泡。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了!”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摊“泥”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有趣。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

片断练习:

王老师上课时读错了一个字音,黄哲犹豫了半天,还是给老师提出来了。王老师不但没有责备黄哲,还表扬了他。

如何进行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描写

一、如何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

1、 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2、 如何描写人物语言?

(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征,

(二)要和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相结合。

(三)突出人物的个性。

(四)要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A片断

“叔叔,能让我……看看您的画儿吗?”仍是那很轻很细、怯怯的声音,她的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的光。

B片断

忽然,“小玫瑰”闯进教室,满面春风地来到我的跟前。“嗨!”她调皮地向我眨眨眼,附着耳朵神秘地说:“星期六是我的生日,你来玩好吗”“啊,又碰上生日会了!”我差点叫起来,“不,不,我……”“怎么,你不愿意?”“小玫瑰”有点不乐意了,撅起小嘴说,“来吧,要不多扫兴。”望着她恳切的眼光,我迟疑了一下:“那,好吧。”声音很低,像蚊子在哼。“太棒了,我在家等你,可一定要去啊!”她蹦蹦跳跳地远去了,望着她那洒脱的背影,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C片断

“磊磊,好磊磊,快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不,妈妈不让。”

“磊磊,你不知道吧,写文章时抽支烟,一写一大篇。”

“爸爸,生活顾问里从来没有这样讲过。”

“磊磊,爸爸明天带你去玄武湖看猴子翻跟斗好不好?快告诉我。”

“不嘛,我才不做叛徒呢,就不告诉你。”

练习:

二、如何进行人物的神态描写?

一、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和态度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表情眉、嘴、眼等的变化,

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这些都是神态,对其表情和态度的描写就是神态描写。

二、如何进行神态描写?

1、写出人物的面部表情。

2、和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相结合。

例文:

1、她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你的种子呢?”我问。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简评]这段描写,作者抓住小姑娘的“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等具体的描写,把她害羞的神态刻画了出来

2、弟弟最爱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每逢“星星火炬”节目播送孙爷爷讲故事时,他就把半导体收音机往自己跟前一放,歪着头,两只小手托着下巴,耳朵贴着收音机的喇叭边,津津有味地听起来。一会儿瞪大了眼睛,一会儿哈哈大笑,还用小拳头使劲捶着桌子,一会儿又张大了嘴,口水都流了出来,他却浑然不觉,简直是听入迷了。(听入迷的神态)

3、他的脸涨得红红的,手还是一个劲的抓耳朵。身子也不时扭着,显出十分扭怩的样子。大概是没有精神准备吧,开头的一句话,就说了四遍,而且还加了不少的“口恩、啊”之类的语气词,自然又招来了同学们一阵笑声。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两只眼睛盯着地面,脸通红,汗也冒出来了,手不停地拽着裤子,两只脚来回移动,连整个身子都能看出在微微地颤动。嘴一张一张的,舌头在嘴里笨拙地动着。(写害羞的神态)

练习:

请用你那双会观察的眼睛描述下列神态,写在作文本上。

痛苦 愤怒 神气 得意 撒娇

忧愁 怀疑 好奇 羞愧 恐惧

胖胖小弟刚想走,忽然看见妈妈端着一盘红烧肉进来,

范文赏析:

一个冻柿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嗯,这是什么?”我惊奇地脱口而出。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能吃吗?”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这个是柿子,能吃。但得化了才能吃。“怎么化呀?”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妈妈慢条斯理地说。“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我嚷道。

“唰——”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这样不就化得快了吗?对!就这么干!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摸一摸,比刚才软多了,闻一闻,有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哈!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进碗里。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妈妈,能吃了吗?”“行,能吃了!”妈妈说。我“扑哧”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哎呀!”我惊叫起来,“妈!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还能吃吗?”不知怎么的,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哭笑不得。妈妈走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冻柿子得用凉水拔,不能用热水泡。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了!”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摊“泥”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有趣。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

片断练习:

王老师上课时读错了一个字音,黄哲犹豫了半天,还是给老师提出来了。王老师不但没有责备黄哲,还表扬了他。


相关内容

  • 小学六年级语文写作指导教案人物动作描写1
  • 小学六年级语文写作指导教案人物动作描写1 品.于是她就在大庭广 相购买她的菜刀.顾客们众 物具 动作词来写人物 作描写. 三 . 动作描写范围 ; 表现作品主题服务. 因 景上描 斗争的漩涡 四.怎样写好动作描写. 而不生动. 大嘴就'咕噜咕噜'喝起来."这里的"跑到.趴下.撅起 ...

  • 小学六年级语文写作指导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写作指导教案 人物动作描写1 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哑女卖刀 她不能说话 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她把刀搁在铁丝上 一瞬间 细铁丝分为两截 而刀刃无损 她又手起刀落 面前的粗铁丝眼间被分成数截 但刀刃锋利如初.哑女虽未说一句话 ...

  • 心理活动描写
  •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 <心理描写>教案设计 一.背景分析 历来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但为什么学生写作文难?第一.学生不会积累.第二.教师在指导中缺少情境设置.第三.不是学生临近的体验.第四.教师要求学生写作要有框架.这样学生难免会胡编乱造.矫揉造作.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实话实说 ...

  • 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
  • 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教学重点: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教学难点: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课前准备:故事录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 在炮兵阵地上的教学设计
  • 本课要完成的单元目标及教法体现 本课要完成的单元目标:1.能够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的重点语句练习做批注,体会彭总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产生对彭总的敬仰之情.2.体会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 ...

  • 三年级上册[名人故事]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本组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篇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对话来 ...

  • 小学人物作文3
  • 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 ...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半截蜡烛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九里小学 作者姓名:言志国 邮政编码:213131 学科和年级: 小学语文 六年级 教材简解: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秘密传递情报的法国人伯诺德夫人及其两个孩子,为了保住情报,与德国法西 ...

  • 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
  • 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会认生字22个,会写14个.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解决措施: 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次为基础来学习本组课文. 2.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本组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