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看石钟山

  1997年开始,石钟山开始创作“父亲系列”小说,从《父亲进城》《父母大人》到《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一共创作了11部中篇,两个短篇。根据他的“父亲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开创了当年收视高峰。《激情燃烧的岁月》堪称经典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作为原著的石钟山自然功不可没,是他提供了这种经典的文学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两部电视连续剧,让他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认识石钟山始于1990年,那时他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已半年有余。这一年,可以说是石钟山在文学上的发韧之年,先是在《十月》第二期发表了中篇小说《大风口》,然后在《上海文学》第8期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兵舍三味》,这两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受到了圈内人士的好评。《大风口》获得了两年一届的《十月》文学奖,《兵舍三味》获得了两年一届的《上海文学》小说奖。当然,在那一年里他还发表了许多小说。

  石钟山的这一系列小说的发表,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打开了沉寂多年的和平时期军旅文学创作上的缺口。有关“兵情、兵味、兵趣”的讨论也就此产生。和平时期的军旅文学究竟怎么写的问题,在石钟山这里既为自己,也为后继者找到了一种方法。他的这种“兵情、兵味、兵趣”的小说,在数年后仍有部队的写作者在研究和模仿。

  1990年的石钟山还不满26岁,一张娃娃脸,见人就笑,他的肩头扛着的是空军中尉的肩章。他解释说,中尉就是副连级。从1989年的9月到1991年的7月间,石钟山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发表中篇小说8部、短篇小说30余篇,后来他曾对我说,在军艺学习的两年间是他创作上的分水岭。

  

  从 前

  

  往从前说,那时我还不认识他。听他自己介绍,他是1981年10月入伍的,兵种是

  空军雷达部队,驻地是内蒙古的赤峰市。依我的想象,草原应该是如诗如画的,喝奶茶,吃手抓肉,有蒙古族少女唱着百灵鸟一样的歌。石钟山就叹气摇头,笑一笑道:那是你的想象。

  石钟山当的是汽车兵,时不时地就要往边防连队跑一趟,去送给养或雷达器材什么的,草原就成了他唯一的路。冬天零下四十几度,每次出发时,他都要把部队发放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全部穿在身上,还是冷。车是国产的解放牌卡车,门儿关不严,又没暖风,驾驶室里只能靠发动机散发出的热量给予温暖。白雪茫茫的草原,没有路,有几辆车走过了,顺着车辙也就有了路。他说这都不可怕,怕就怕车坏在半路上,路况差,车况也差,不可能不发生毛病和故障,这下可就苦了兵车司机了。在零下四十几度的天气里,北风呼号,一个长得像雷锋的战士在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草原上抢修汽车,那情形可想而知。这是冬天,到了夏天,山青了,草绿了,日子却也并不好过,那成片的沼泽地、红柳林又成了兵车的拦路虎。车陷在里面,被搁个三两天的那是常事,野兽啊就那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你。这些生活经历,无疑都成了石钟山创作的源泉,他的小说处女作《热的血》发表在《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9期。这篇小说就是以兵车司机的草原生活为背景创作的,那一年他19岁。

  如果按他发表作品的时间来算,他应该是17岁开始发表作品。那时他写诗,也写些散文,这些作品散见在《赤峰日报》《辽宁日报》《鸭绿江》上。自从他的处女小说发表后,他就很少写诗和散文了。按他的话说,小说能让他把许多想说的话讲出来,而诗歌和散文却不能,以前写的诗和散文就当是练笔了。如果细读石钟山的早期小说,从文字到形式上仍能感受到诗的存在,故事平淡,有味有境,像他的《疆……》《兵车南下》《灵鸟》等。

  在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前,石钟山已发经发了一些小说作品了,比如中篇小说《旧辙》发在1989年第2期的《昆仑》杂志,处女作《热的血》,以及上面提到的几篇小说。那时的他仍觉得自己很渺小,而军艺文学系却是人才济济,文学系主任从徐怀中到王愿坚,学员则是李存葆、莫言等。刚入学的石钟山的确是小字辈,他只能沉默地写,他有压力,心里一直记着他的团长王有才在他临上学前与他的谈话。团长说:如果你为了一纸文凭,就没必要去;要是觉得你能有出息,你就去。结果他就来了,是奔着“出息”两个字来的。

  顺便说一句,石钟山的提干和上学都是和文学有关的。当了两年多的兵车司机,石钟山遇到了第一次机会,空军为了保留业余创作骨干,1984年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文艺教导队,当年的石钟山如愿地考上了那个教导队。毕业后,石钟山就是军官了,他因工作需要离开了雷达团,被分到航空兵师去了。先在师里当宣传干事,后来领导又考虑到他太年轻,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就让他去场站当了排长,负责养护机场的跑道工作,一直到他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从部队最普通的基层连队到北京的军艺文学系,那时的石钟山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只能是默默地写作。他是第三届军艺文学系学员,从入学前的默默无闻,到1991年毕业的两年时间里,他已经被文学圈默默地接受了,编刊物的人和经常看文学期刊的人,都知道了石钟山的名字。也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在文学上找到了自信。在他离开军艺文学系以后,许多年过去了,文学系的老师仍用石钟山的事例激励后来者要勇往直前,许多师弟师妹也都以他为自豪。

  

  平 淡

  

  军艺毕业后,那一年的石钟山27岁。几经周转,他调到了总后驻北京的某院校,然后恋爱、结婚了。他所供职的院校和医学有关,他先在机关当宣传干事,后来又到学员队当教导员,负责学员的思想工作,经常组织党员、团员学习,交流思想。

  从机关到基层是他主动要求的,为的是那宝贵的时间。白天,学员们进入教室上课去了,如果机关不开会,那剩下的时间就是他的了,他会在办公室或者溜回宿舍看书或写作。

  他这样的行为,注定不会是正大光明的,按照院校的要求,学员队的领导要和学员们一起听课,或者是在办公室值班;你却钻到宿舍里搞文学创作去,这让他心里很忐忑,创作起来也不能百分百地投入。

  这期间,他发表的作品数量仍然可观,一年三四部中篇,六七个短篇。作品虽然还在发,他却很苦恼,和上军艺时相比,他的作品没有什么突破,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平淡。不仅他的作品平淡,他的创作态势也平淡。

  这是他苦恼的平淡期。

  其实,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时期。虽然事后会看得很明白,但身陷其中时却是左冲右突,究竟该往何处去,出路又在哪里?

  他一方面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毕竟这是他吃饭的碗;另一方面,他又想把小说写得有声有色,引来人们的关注,这是他的梦想。

  1995年上半年,他有了一次机会。一位部队的老将军要出版传记,总政系统的领导想把他借调出来,专门为这位老将军写传,他爽快地答应了。只要让他有整块的时间写作,让他做什么,他都会愿意。这次借调历时两年,其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也采访了众多的老干部。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创作转机即将到来。

  

  阅 读

  

  一个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和早期的阅读是分不开的。石钟山说,他早期的阅读很杂,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了阅读。他并非出身书香,因而早期接触的课外读物就受到了客观的制约,回过头来看这也成就了他对文学的兴趣。他最早读到的第一本小说是《连心锁》,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知道这本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60年代以前出生的男孩子,心里都有个情结,那就是革命的、战争的故事,使每一个少年都梦想着成为革命英雄,理想和幻想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内涵。后来他又读了《闪闪的红星》《吕梁英雄传》《红旗谱》《保卫延安》等,他的文学兴趣都是那时养成的。从那时起他就幻想成为一名战士和作家,毕竟战士有机会成为英雄,而作家又可以塑造英雄。

  他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一路走来。他先是成了一名战士,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英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和平年代已经没有战争了;当然,他还可以成为和平年代的另外一种英雄,比如雷锋,他试着做过,也受到过连长或指导员轻描淡写的表扬,但他觉得这太难了,况且雷锋和那些战斗英雄相比也不那么叱咤风云,于是作罢。另外一个理想就是想当一名能塑造英雄的作家,他知道,要想当作家路会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时时用一些警句激励着自己,同时开始有意识地读书。要读书就读名著,这是名人说过的话。上个世纪80年代初,新华书店已经能见到中外名著了,那一阵,石钟山把每月的津贴费都换成了中外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和“三言二拍”等,国外的更多更杂一些,从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还有雨果、莫里哀、司汤达、托尔斯泰等,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名著,他能读到的基本都读了。阅读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的阅读是刻苦的,他说有的书并不爱读,读起来就打瞌睡,但还是强打精神读完了,既然是名著,总有着名著的道理吧。后来的他曾这说过这样的话。

  直到他读到了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的小说,他的眼前才为之一亮,在两位先人的作品里,竟找到了他为之兴奋和激情的创作冲动。他现在说起这两位作家仍面色潮红,两眼有神。他说从精神、气质上,他总算找到了依托。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可以称为硬汉文学,很男人的那一种,这是石钟山一直追寻和崇敬的,不论是做人还是为文,他一直欣赏这样的形象。世界很大,总会在不同的人群里找到和你相类似的同类,那么这个已经成功的同类就是你的良师益友。这是石钟山的心得。

  他的阅读从“大到小”,从粗到精。他得益于这些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眼界,自然也分不清良莠。现在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他一直告诫后来者:读你最喜欢的,准没错。

  喜欢不喜欢,对比了之后才能知道,那一阵子的阅读,给他以后的创作走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有了一种眼力和境界,也就在自己的心里有了优劣的审美标准。

  

  转 折

  

  1997年6月,石钟山转业了,先是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机关工作,后来又到北京电视台工作。他在工作上换来换去的,不是他的眼光有多高,在这种变换中,他一直希望更有利于自己的创作。在机关是八小时制,到电视台后情形要好一些,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忙完领导交待的任务后,相对的会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创作。

  离开了部队,他对部队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按他的话说:每一个细节的回忆都是幸福的。这就有了审美和思考、再创作的过程。从1997年开始,石钟山开始创作“父亲系列”小说了,从《父亲进城》《父母大人》到《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一共创作了11部中篇,两个短篇。根据他的“父亲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开创了当年收视高峰。《激情燃烧的岁月》堪称经典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作为原著的石钟山功不可没,是他提供了这种经典的文学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两部电视剧,让他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许多人,不管是不是学好文学的人,都知道了石钟山的名字。这是许多作家所梦寐以求的。

  许多搞文学的人很不以为然,或者说很不服气,正如几年前,石钟山以及我等不服气别的走红作家一样。不管怎么说,石钟山和众多走红的作家一样,已经被读者和观众认可,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如果没有那份实力的存在,就是遍地都是机会,也轮不到你。每个作家的成功其实都有着他成功的道理。

  石钟山红火起来后,我和他深聊过一次,问他对目前的创作怎么看,他直着眼睛望了我一会儿,说:比以前更自信了。自信对作家来说是一种最好的创作状态。于是在以后的两三年里,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玫瑰绽放的年代》《大院子女》《遍地鬼子》《男人的天堂》(即《啄木鸟》所发《战旗如画》),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印量从十几万到几万册不等,如果累计起来也有几十万册(盗版就无法统计了)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多读者去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对作家本人而言,喜悦和成功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幸福。

  许多影视媒体也开始光顾他的作品了,继《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军歌嘹亮》之后,根据其中篇小说《母亲,活着真好》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母亲》已在全国各台热播。目前,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玫瑰绽放的年代》《幸福像花儿一样》《遍地英雄》《角儿》《大院子女》等,也都将播出和开机。可以说,最近几年,将是石钟山的影视年。而对于中国作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奇迹了。

  有许多媒体究其原因,石钟山曾这般回答:一个是人物,另一个是故事,还有的就是精彩的对话。这三点足以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了。回过头来说到文学,我们这么多年追求的不也正是这几点吗?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强调的都是对人物的刻画,有了好的人物,毕定还要有好的故事在支撑,然后就是语言,这是衡量一部作品优劣的三个要素。捅破那层窗户纸儿,就是另一番气象了。

  也有人认为石钟山是迎合影视而写作,我也听许多人这么说过。当我把这样的话讲给他听时,他半天没有说话,抓了抓头,点了一支烟后,才说:以前我这么写,到现在我还这么写。以前没有人说这种话,因为我还没被人认可,没有这么多读者、观众接受我,现在我被接受了,就有人说我迎合,难道说读者和观众都是傻子吗?

  是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文学根植于民间,从《诗经》到四大名著,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和石钟山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有主流文学才有生命吗?不,各种文学样式的尝试和实验都是可敬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舍本求末。

  在众人关注石钟山红火起来的“父亲系列”小说外,不能不提一下他的“东北土匪系列”小说,这一系列小说和“父亲系列”小说是同时创作的。《快枪手》《关东镖局》《横赌》《角儿》《老夫少妻》《关东女人》等中篇小说,在我看来这一系列小说更能体现作家的功力。那里的男人女人没有好坏之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活,为了情和义而生,个个都铁骨铮铮,有棱有角,他们是关东男人和女人,这是一种东北大文化下的结晶。《快枪手》已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不幸的是,国内一直没有引进,我们也就无缘一睹国际大腕儿们是怎样演绎的了。因为缺少媒介的炒作,他的“东北土匪系列”小说,也就没有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青睐。我们极有理由相信,有朝一日它终会破笼而出。

  

  归 队

  

  因为《激情燃烧的岁月》,石钟山不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了部队领导的重视。2002年底,石钟山又一次入伍了,这次他去的是武警部队创作室,从事专业写作。他到了部队不久,有媒体报道了此事,我才知道他又飞鸟归林了。在电话里我曾问过他:你怎么又回去了?他淡淡地说:情结,没有办法的一种宿命。

  我理解他的这种宿命论,论工资待遇,北京电视台肯定比部队的待遇好,且不只是好一点。但石钟山对部队的情结,必定让他不会计较这些,重要的是他搞上了专业创作,这是多少作家梦想的事。不求发财,更不奢求当官,只想一心一意搞创作。从那以后,石钟山的工作就是创作了,他会死心塌地地去进行他热爱的创作。

  他出生在军人家庭,少小离家从军,中间离开了部队五六年,现在又回到了部队,这一出一进,对石钟山的创作来说是极有好处的,如果他不第一次离开部队,也许不会这么快就催生出他的“父亲系列”小说,也许就不会出这么大的名;没有成功,他也许就不会这么自信;没有了自信,又怎么会有这么多读者喜欢的优秀作品!一切都仿佛命中注定,已经成为历史的事情就无法去作假设了。

  当了专业作家的石钟山,不用起五更、爬半夜地写作了,他按部就班、安安静静地读书和写作。他对我说过,他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写作,每天四个小时,上下午各两小时;三分之一的时间读书,读各种期刊,他说不读书脑子就会干涸,也不知同行们走到了哪里。读书和写作成了石钟山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他现在就是为了写作和读书而活,否则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另外的三分之一时间是留给自己发呆,一个作家,写一阵、读一阵后是需要发呆的,发呆是孕育的过程。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全部生活了。

  他没当专业作家前,写一个中篇小说都是利用节假日,或者晚上加班,搞得心神不宁,狼狈不堪。一部作品大都在星期五开笔,利用两个休息日就能完成一半或三分之一,余下的只能一边上班一边写,断断续续的,很不过瘾。石钟山有个习惯,他写作时要么不写,要写就是一气呵成。不像有些人,写上一个作品的开头后,再放上三五个月也能接着写。石钟山说:那样的话我就没感觉了,写作就像恋爱一样,刚刚恋上就停下了,那样怎么会有好结果呢。写作有时是非理性的,太理性了写不出好作品,我同意他的观点。

  石钟山的写作是愉快的,到现在为止他仍拒绝用电脑写作。他把爬格子比喻成农民的播种和收获。用电脑写作闻不到墨汗的气味,他觉得就像农民离开土地一样,种不出什么像样庄稼。他羡慕那些能用电脑写出优秀作品的家伙,他说他们比他强。

  石钟山的写作速度很快,两个小时三千多字一点不含糊。我和他探讨过速度和质量的问题,他说这是以前偷偷摸摸写作练就的习惯。一篇东西写作前都已经想好了,写作无非是把它完成出来。文字、语言没什么障碍了,写作是很容易的事。条件决定了他的习惯,当战士时,他在被子里写过,在水房里写过,他的写作总给人一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因此就养成了快速的状态。现在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写作了,但速度是慢不下来了,养成一种习惯容易,改变它则难矣,况且这种习惯是个优点。他的写作速度要靠很好的体力和敏捷的思维作保障,看他的写作是一种享受,一点也不痛苦。有人写作时烟熏火燎,又是茶又是咖啡,还惧怕各种声响,总之和正常人相比很不正常。石钟山则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着正常的生活和写作,有时我真是羡慕这家伙。

  石钟山也老大不小了,已经不惑了,照目前的态势再干个十年、二十年的没问题。生命不息,写作不止,作为作家的生命来说不是自然生命,而是创作生命,也就是才情;失去才情的写作是痛苦的,别人也跟着痛苦。石钟山说,如果自己的才情消失了,就换一种活法,至少不会在作家的位置上赖着了。

  

  论 点

  

  一 关于军旅文学作家

  石钟山对“军旅文学”这种称谓一直存在着看法。他认为对涉及军事题材的作品统称为“军旅文学”这种提法不准确,他只承认“战争文学”。关于如上看法,他有自己的解释――文学即人学。军人也好,工人、知识分子也好,首先被定位是人。军人作为人类的一个群体,是不能割裂开的,尤其是和平时期的军人,机关里的军人,下班时脱去军装,只有在办公室才着军服;至于和平时期的军营,干部、战士不断地操练,更多意义上是重复某种思维和动作。士兵只有战争打响的瞬间,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士兵,那种状态和心理才能与常人拉开距离,别样起来,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军人和常人的区别,不是服装的不同,而是那种战争状态和心理的变化。石钟山还认为,自从南疆战事结束后,描写军人题材的作品就相对进入了一种低谷,这种现象和部队作家对军人认识的误区是分不开的。作家太刻意强调“军人”这一概念了,于是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军人是矫情、虚伪的。他强调,只有把军人真正地当成人来写,一切就会好起来。石钟山认为,写作什么题材并不重要,题材只是一个背景、一个空间,重要的是人。

  

  二 一流的小说无法改编成影视

  许多搞评论的人还有写小说的,都认为一流的小说无法改编成影视剧。石钟山对这一论断不敢苟同。他说并不是他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了,才有如此看法;就是他的作品没有被改编影视,他也不赞成上述论断。

  他认为,现在写小说和评小说的,对文学的看法存在着偏差。好的小说一定要好读,好读的小说并不意味着浅薄,这是文学观念上的问题。文学应该承载什么?文学是人学,只要把人的命运、情感写透了,写深了,作品的内涵自然就出来了,世上没有比人生的内涵更为深刻的了。各种流派的哲学阐述的观念都是以人为本的,文学不要往哲学的圈子里挤,文学和哲学作为不同的样式共同探讨“人”的价值和意义,才是真正的殊途同归。现在的文学萧条,和某些制造文学的人在观念上的误区是分不开的。最后他又举例说明,《安娜・卡列尼娜》《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等不朽的名著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难道这些小说不是一流的吗?

  

  三 关于文学奖项

  石钟山认为现在的文学奖项越来越缺乏公信力了,圈子之外的人很少有人去关注这样的奖项。原因就是圈子里的一些做法,这种小圈子的行为,严重地阻碍了文学的发展。评委投票的权力集中在那一小部分人的手里,这一小部分人无法代表文学的进程和发展。石钟山个人认为,最公正的做法是把文学的奖项放到民间,因为真正的文学是属于读者的,不要把读者都当成弱智。

  因为圈子内的文学奖项,少不了人情事故,现在的文学奖项已不是在评作品了,而是在评“人”,评写作人在圈子里的人缘、人际关系和德行等,给人一种评“五好战士”的感觉。

  

  未 来

  属于石钟山的未来是什么呢?问到这个话题时,石钟山不假思索地说:写作和健康。

  是啊,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正常地写作。这么多年来,石钟山一直为写作设计着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在他的生命里写作已和生命融为了一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干点什么事情,干一件自己最愿意干的事情,这是最幸福的事了;而只有健康没有事业,健康也就打了折扣,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这是石钟山的观点,想必也是许多人的观点。

  石钟山是个普通人,认识他十几年了,他一直是这么生活着。生活得很主流,也很低调。他一直到36岁本命年才要孩子,是个女儿,名字叫石墨语。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上看,他是对女儿寄予一定希望的,我问他:你想让女儿以后也舞文弄墨吗?他笑了笑,淡淡地说:希望是希望,一切都顺其自然吧。石钟山是性情中人,家里朋友不断,每逢朋友来定是盛情款待,陪着喝酒,似乎酒没喝好就怠慢了客人。终于有一天胃喝坏了,大把地吃药,吃各种药。现在他最怕喝酒了,每遇应酬就头疼,不去不好,去了不喝也不好,于是就开车去,作为不喝酒的借口。其实他也不想这样,没办法!他要健康一些,才能写作,然后是养家糊口。爱人祁周虹以前在出版社工作,“非典”之后就辞职了,照料孩子和一家生活的正常运转,挣钱生活的渠道只能靠石钟山的写作了。随着他名气渐大,他的摊子也大了,花销自然也就多了,仅手机费一项就节节攀升。

  石钟山对我说过他晚要小孩的原因,因为那时他在部队总有一种漂泊感,连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于是他一直等着,直到36岁了,他才拥有了北京户口,又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才要了孩子。我理解一个外省人在京城的奋斗经历和心态,因为我也是外省人,何尝没有过石钟山这种感觉呢。从这一点上看,他是有责任的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以及对社会。生于60年代的石钟山,继承了许多这个社会需要的品质。

  未来的他还要写作,他究竟还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创作是不需要计划的,一部作品的成功也很复杂,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愿石钟山健康下去,只有健康才能写作。

  写这篇文章时,我梳理了和他十几年的交往,试图走近石钟山。不知他自己是否满意我的这篇文章。

  1997年开始,石钟山开始创作“父亲系列”小说,从《父亲进城》《父母大人》到《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一共创作了11部中篇,两个短篇。根据他的“父亲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开创了当年收视高峰。《激情燃烧的岁月》堪称经典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作为原著的石钟山自然功不可没,是他提供了这种经典的文学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两部电视连续剧,让他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认识石钟山始于1990年,那时他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已半年有余。这一年,可以说是石钟山在文学上的发韧之年,先是在《十月》第二期发表了中篇小说《大风口》,然后在《上海文学》第8期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兵舍三味》,这两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受到了圈内人士的好评。《大风口》获得了两年一届的《十月》文学奖,《兵舍三味》获得了两年一届的《上海文学》小说奖。当然,在那一年里他还发表了许多小说。

  石钟山的这一系列小说的发表,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打开了沉寂多年的和平时期军旅文学创作上的缺口。有关“兵情、兵味、兵趣”的讨论也就此产生。和平时期的军旅文学究竟怎么写的问题,在石钟山这里既为自己,也为后继者找到了一种方法。他的这种“兵情、兵味、兵趣”的小说,在数年后仍有部队的写作者在研究和模仿。

  1990年的石钟山还不满26岁,一张娃娃脸,见人就笑,他的肩头扛着的是空军中尉的肩章。他解释说,中尉就是副连级。从1989年的9月到1991年的7月间,石钟山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发表中篇小说8部、短篇小说30余篇,后来他曾对我说,在军艺学习的两年间是他创作上的分水岭。

  

  从 前

  

  往从前说,那时我还不认识他。听他自己介绍,他是1981年10月入伍的,兵种是

  空军雷达部队,驻地是内蒙古的赤峰市。依我的想象,草原应该是如诗如画的,喝奶茶,吃手抓肉,有蒙古族少女唱着百灵鸟一样的歌。石钟山就叹气摇头,笑一笑道:那是你的想象。

  石钟山当的是汽车兵,时不时地就要往边防连队跑一趟,去送给养或雷达器材什么的,草原就成了他唯一的路。冬天零下四十几度,每次出发时,他都要把部队发放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全部穿在身上,还是冷。车是国产的解放牌卡车,门儿关不严,又没暖风,驾驶室里只能靠发动机散发出的热量给予温暖。白雪茫茫的草原,没有路,有几辆车走过了,顺着车辙也就有了路。他说这都不可怕,怕就怕车坏在半路上,路况差,车况也差,不可能不发生毛病和故障,这下可就苦了兵车司机了。在零下四十几度的天气里,北风呼号,一个长得像雷锋的战士在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草原上抢修汽车,那情形可想而知。这是冬天,到了夏天,山青了,草绿了,日子却也并不好过,那成片的沼泽地、红柳林又成了兵车的拦路虎。车陷在里面,被搁个三两天的那是常事,野兽啊就那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你。这些生活经历,无疑都成了石钟山创作的源泉,他的小说处女作《热的血》发表在《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9期。这篇小说就是以兵车司机的草原生活为背景创作的,那一年他19岁。

  如果按他发表作品的时间来算,他应该是17岁开始发表作品。那时他写诗,也写些散文,这些作品散见在《赤峰日报》《辽宁日报》《鸭绿江》上。自从他的处女小说发表后,他就很少写诗和散文了。按他的话说,小说能让他把许多想说的话讲出来,而诗歌和散文却不能,以前写的诗和散文就当是练笔了。如果细读石钟山的早期小说,从文字到形式上仍能感受到诗的存在,故事平淡,有味有境,像他的《疆……》《兵车南下》《灵鸟》等。

  在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前,石钟山已发经发了一些小说作品了,比如中篇小说《旧辙》发在1989年第2期的《昆仑》杂志,处女作《热的血》,以及上面提到的几篇小说。那时的他仍觉得自己很渺小,而军艺文学系却是人才济济,文学系主任从徐怀中到王愿坚,学员则是李存葆、莫言等。刚入学的石钟山的确是小字辈,他只能沉默地写,他有压力,心里一直记着他的团长王有才在他临上学前与他的谈话。团长说:如果你为了一纸文凭,就没必要去;要是觉得你能有出息,你就去。结果他就来了,是奔着“出息”两个字来的。

  顺便说一句,石钟山的提干和上学都是和文学有关的。当了两年多的兵车司机,石钟山遇到了第一次机会,空军为了保留业余创作骨干,1984年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文艺教导队,当年的石钟山如愿地考上了那个教导队。毕业后,石钟山就是军官了,他因工作需要离开了雷达团,被分到航空兵师去了。先在师里当宣传干事,后来领导又考虑到他太年轻,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就让他去场站当了排长,负责养护机场的跑道工作,一直到他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从部队最普通的基层连队到北京的军艺文学系,那时的石钟山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只能是默默地写作。他是第三届军艺文学系学员,从入学前的默默无闻,到1991年毕业的两年时间里,他已经被文学圈默默地接受了,编刊物的人和经常看文学期刊的人,都知道了石钟山的名字。也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在文学上找到了自信。在他离开军艺文学系以后,许多年过去了,文学系的老师仍用石钟山的事例激励后来者要勇往直前,许多师弟师妹也都以他为自豪。

  

  平 淡

  

  军艺毕业后,那一年的石钟山27岁。几经周转,他调到了总后驻北京的某院校,然后恋爱、结婚了。他所供职的院校和医学有关,他先在机关当宣传干事,后来又到学员队当教导员,负责学员的思想工作,经常组织党员、团员学习,交流思想。

  从机关到基层是他主动要求的,为的是那宝贵的时间。白天,学员们进入教室上课去了,如果机关不开会,那剩下的时间就是他的了,他会在办公室或者溜回宿舍看书或写作。

  他这样的行为,注定不会是正大光明的,按照院校的要求,学员队的领导要和学员们一起听课,或者是在办公室值班;你却钻到宿舍里搞文学创作去,这让他心里很忐忑,创作起来也不能百分百地投入。

  这期间,他发表的作品数量仍然可观,一年三四部中篇,六七个短篇。作品虽然还在发,他却很苦恼,和上军艺时相比,他的作品没有什么突破,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平淡。不仅他的作品平淡,他的创作态势也平淡。

  这是他苦恼的平淡期。

  其实,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时期。虽然事后会看得很明白,但身陷其中时却是左冲右突,究竟该往何处去,出路又在哪里?

  他一方面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毕竟这是他吃饭的碗;另一方面,他又想把小说写得有声有色,引来人们的关注,这是他的梦想。

  1995年上半年,他有了一次机会。一位部队的老将军要出版传记,总政系统的领导想把他借调出来,专门为这位老将军写传,他爽快地答应了。只要让他有整块的时间写作,让他做什么,他都会愿意。这次借调历时两年,其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也采访了众多的老干部。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创作转机即将到来。

  

  阅 读

  

  一个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和早期的阅读是分不开的。石钟山说,他早期的阅读很杂,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了阅读。他并非出身书香,因而早期接触的课外读物就受到了客观的制约,回过头来看这也成就了他对文学的兴趣。他最早读到的第一本小说是《连心锁》,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知道这本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60年代以前出生的男孩子,心里都有个情结,那就是革命的、战争的故事,使每一个少年都梦想着成为革命英雄,理想和幻想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内涵。后来他又读了《闪闪的红星》《吕梁英雄传》《红旗谱》《保卫延安》等,他的文学兴趣都是那时养成的。从那时起他就幻想成为一名战士和作家,毕竟战士有机会成为英雄,而作家又可以塑造英雄。

  他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一路走来。他先是成了一名战士,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英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和平年代已经没有战争了;当然,他还可以成为和平年代的另外一种英雄,比如雷锋,他试着做过,也受到过连长或指导员轻描淡写的表扬,但他觉得这太难了,况且雷锋和那些战斗英雄相比也不那么叱咤风云,于是作罢。另外一个理想就是想当一名能塑造英雄的作家,他知道,要想当作家路会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时时用一些警句激励着自己,同时开始有意识地读书。要读书就读名著,这是名人说过的话。上个世纪80年代初,新华书店已经能见到中外名著了,那一阵,石钟山把每月的津贴费都换成了中外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和“三言二拍”等,国外的更多更杂一些,从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还有雨果、莫里哀、司汤达、托尔斯泰等,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名著,他能读到的基本都读了。阅读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的阅读是刻苦的,他说有的书并不爱读,读起来就打瞌睡,但还是强打精神读完了,既然是名著,总有着名著的道理吧。后来的他曾这说过这样的话。

  直到他读到了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的小说,他的眼前才为之一亮,在两位先人的作品里,竟找到了他为之兴奋和激情的创作冲动。他现在说起这两位作家仍面色潮红,两眼有神。他说从精神、气质上,他总算找到了依托。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可以称为硬汉文学,很男人的那一种,这是石钟山一直追寻和崇敬的,不论是做人还是为文,他一直欣赏这样的形象。世界很大,总会在不同的人群里找到和你相类似的同类,那么这个已经成功的同类就是你的良师益友。这是石钟山的心得。

  他的阅读从“大到小”,从粗到精。他得益于这些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眼界,自然也分不清良莠。现在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他一直告诫后来者:读你最喜欢的,准没错。

  喜欢不喜欢,对比了之后才能知道,那一阵子的阅读,给他以后的创作走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有了一种眼力和境界,也就在自己的心里有了优劣的审美标准。

  

  转 折

  

  1997年6月,石钟山转业了,先是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机关工作,后来又到北京电视台工作。他在工作上换来换去的,不是他的眼光有多高,在这种变换中,他一直希望更有利于自己的创作。在机关是八小时制,到电视台后情形要好一些,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忙完领导交待的任务后,相对的会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创作。

  离开了部队,他对部队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按他的话说:每一个细节的回忆都是幸福的。这就有了审美和思考、再创作的过程。从1997年开始,石钟山开始创作“父亲系列”小说了,从《父亲进城》《父母大人》到《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一共创作了11部中篇,两个短篇。根据他的“父亲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开创了当年收视高峰。《激情燃烧的岁月》堪称经典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作为原著的石钟山功不可没,是他提供了这种经典的文学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两部电视剧,让他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许多人,不管是不是学好文学的人,都知道了石钟山的名字。这是许多作家所梦寐以求的。

  许多搞文学的人很不以为然,或者说很不服气,正如几年前,石钟山以及我等不服气别的走红作家一样。不管怎么说,石钟山和众多走红的作家一样,已经被读者和观众认可,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如果没有那份实力的存在,就是遍地都是机会,也轮不到你。每个作家的成功其实都有着他成功的道理。

  石钟山红火起来后,我和他深聊过一次,问他对目前的创作怎么看,他直着眼睛望了我一会儿,说:比以前更自信了。自信对作家来说是一种最好的创作状态。于是在以后的两三年里,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玫瑰绽放的年代》《大院子女》《遍地鬼子》《男人的天堂》(即《啄木鸟》所发《战旗如画》),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印量从十几万到几万册不等,如果累计起来也有几十万册(盗版就无法统计了)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多读者去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对作家本人而言,喜悦和成功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幸福。

  许多影视媒体也开始光顾他的作品了,继《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军歌嘹亮》之后,根据其中篇小说《母亲,活着真好》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母亲》已在全国各台热播。目前,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玫瑰绽放的年代》《幸福像花儿一样》《遍地英雄》《角儿》《大院子女》等,也都将播出和开机。可以说,最近几年,将是石钟山的影视年。而对于中国作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奇迹了。

  有许多媒体究其原因,石钟山曾这般回答:一个是人物,另一个是故事,还有的就是精彩的对话。这三点足以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了。回过头来说到文学,我们这么多年追求的不也正是这几点吗?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强调的都是对人物的刻画,有了好的人物,毕定还要有好的故事在支撑,然后就是语言,这是衡量一部作品优劣的三个要素。捅破那层窗户纸儿,就是另一番气象了。

  也有人认为石钟山是迎合影视而写作,我也听许多人这么说过。当我把这样的话讲给他听时,他半天没有说话,抓了抓头,点了一支烟后,才说:以前我这么写,到现在我还这么写。以前没有人说这种话,因为我还没被人认可,没有这么多读者、观众接受我,现在我被接受了,就有人说我迎合,难道说读者和观众都是傻子吗?

  是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文学根植于民间,从《诗经》到四大名著,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和石钟山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有主流文学才有生命吗?不,各种文学样式的尝试和实验都是可敬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舍本求末。

  在众人关注石钟山红火起来的“父亲系列”小说外,不能不提一下他的“东北土匪系列”小说,这一系列小说和“父亲系列”小说是同时创作的。《快枪手》《关东镖局》《横赌》《角儿》《老夫少妻》《关东女人》等中篇小说,在我看来这一系列小说更能体现作家的功力。那里的男人女人没有好坏之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活,为了情和义而生,个个都铁骨铮铮,有棱有角,他们是关东男人和女人,这是一种东北大文化下的结晶。《快枪手》已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不幸的是,国内一直没有引进,我们也就无缘一睹国际大腕儿们是怎样演绎的了。因为缺少媒介的炒作,他的“东北土匪系列”小说,也就没有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青睐。我们极有理由相信,有朝一日它终会破笼而出。

  

  归 队

  

  因为《激情燃烧的岁月》,石钟山不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了部队领导的重视。2002年底,石钟山又一次入伍了,这次他去的是武警部队创作室,从事专业写作。他到了部队不久,有媒体报道了此事,我才知道他又飞鸟归林了。在电话里我曾问过他:你怎么又回去了?他淡淡地说:情结,没有办法的一种宿命。

  我理解他的这种宿命论,论工资待遇,北京电视台肯定比部队的待遇好,且不只是好一点。但石钟山对部队的情结,必定让他不会计较这些,重要的是他搞上了专业创作,这是多少作家梦想的事。不求发财,更不奢求当官,只想一心一意搞创作。从那以后,石钟山的工作就是创作了,他会死心塌地地去进行他热爱的创作。

  他出生在军人家庭,少小离家从军,中间离开了部队五六年,现在又回到了部队,这一出一进,对石钟山的创作来说是极有好处的,如果他不第一次离开部队,也许不会这么快就催生出他的“父亲系列”小说,也许就不会出这么大的名;没有成功,他也许就不会这么自信;没有了自信,又怎么会有这么多读者喜欢的优秀作品!一切都仿佛命中注定,已经成为历史的事情就无法去作假设了。

  当了专业作家的石钟山,不用起五更、爬半夜地写作了,他按部就班、安安静静地读书和写作。他对我说过,他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写作,每天四个小时,上下午各两小时;三分之一的时间读书,读各种期刊,他说不读书脑子就会干涸,也不知同行们走到了哪里。读书和写作成了石钟山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他现在就是为了写作和读书而活,否则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另外的三分之一时间是留给自己发呆,一个作家,写一阵、读一阵后是需要发呆的,发呆是孕育的过程。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全部生活了。

  他没当专业作家前,写一个中篇小说都是利用节假日,或者晚上加班,搞得心神不宁,狼狈不堪。一部作品大都在星期五开笔,利用两个休息日就能完成一半或三分之一,余下的只能一边上班一边写,断断续续的,很不过瘾。石钟山有个习惯,他写作时要么不写,要写就是一气呵成。不像有些人,写上一个作品的开头后,再放上三五个月也能接着写。石钟山说:那样的话我就没感觉了,写作就像恋爱一样,刚刚恋上就停下了,那样怎么会有好结果呢。写作有时是非理性的,太理性了写不出好作品,我同意他的观点。

  石钟山的写作是愉快的,到现在为止他仍拒绝用电脑写作。他把爬格子比喻成农民的播种和收获。用电脑写作闻不到墨汗的气味,他觉得就像农民离开土地一样,种不出什么像样庄稼。他羡慕那些能用电脑写出优秀作品的家伙,他说他们比他强。

  石钟山的写作速度很快,两个小时三千多字一点不含糊。我和他探讨过速度和质量的问题,他说这是以前偷偷摸摸写作练就的习惯。一篇东西写作前都已经想好了,写作无非是把它完成出来。文字、语言没什么障碍了,写作是很容易的事。条件决定了他的习惯,当战士时,他在被子里写过,在水房里写过,他的写作总给人一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因此就养成了快速的状态。现在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写作了,但速度是慢不下来了,养成一种习惯容易,改变它则难矣,况且这种习惯是个优点。他的写作速度要靠很好的体力和敏捷的思维作保障,看他的写作是一种享受,一点也不痛苦。有人写作时烟熏火燎,又是茶又是咖啡,还惧怕各种声响,总之和正常人相比很不正常。石钟山则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着正常的生活和写作,有时我真是羡慕这家伙。

  石钟山也老大不小了,已经不惑了,照目前的态势再干个十年、二十年的没问题。生命不息,写作不止,作为作家的生命来说不是自然生命,而是创作生命,也就是才情;失去才情的写作是痛苦的,别人也跟着痛苦。石钟山说,如果自己的才情消失了,就换一种活法,至少不会在作家的位置上赖着了。

  

  论 点

  

  一 关于军旅文学作家

  石钟山对“军旅文学”这种称谓一直存在着看法。他认为对涉及军事题材的作品统称为“军旅文学”这种提法不准确,他只承认“战争文学”。关于如上看法,他有自己的解释――文学即人学。军人也好,工人、知识分子也好,首先被定位是人。军人作为人类的一个群体,是不能割裂开的,尤其是和平时期的军人,机关里的军人,下班时脱去军装,只有在办公室才着军服;至于和平时期的军营,干部、战士不断地操练,更多意义上是重复某种思维和动作。士兵只有战争打响的瞬间,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士兵,那种状态和心理才能与常人拉开距离,别样起来,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军人和常人的区别,不是服装的不同,而是那种战争状态和心理的变化。石钟山还认为,自从南疆战事结束后,描写军人题材的作品就相对进入了一种低谷,这种现象和部队作家对军人认识的误区是分不开的。作家太刻意强调“军人”这一概念了,于是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军人是矫情、虚伪的。他强调,只有把军人真正地当成人来写,一切就会好起来。石钟山认为,写作什么题材并不重要,题材只是一个背景、一个空间,重要的是人。

  

  二 一流的小说无法改编成影视

  许多搞评论的人还有写小说的,都认为一流的小说无法改编成影视剧。石钟山对这一论断不敢苟同。他说并不是他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了,才有如此看法;就是他的作品没有被改编影视,他也不赞成上述论断。

  他认为,现在写小说和评小说的,对文学的看法存在着偏差。好的小说一定要好读,好读的小说并不意味着浅薄,这是文学观念上的问题。文学应该承载什么?文学是人学,只要把人的命运、情感写透了,写深了,作品的内涵自然就出来了,世上没有比人生的内涵更为深刻的了。各种流派的哲学阐述的观念都是以人为本的,文学不要往哲学的圈子里挤,文学和哲学作为不同的样式共同探讨“人”的价值和意义,才是真正的殊途同归。现在的文学萧条,和某些制造文学的人在观念上的误区是分不开的。最后他又举例说明,《安娜・卡列尼娜》《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等不朽的名著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难道这些小说不是一流的吗?

  

  三 关于文学奖项

  石钟山认为现在的文学奖项越来越缺乏公信力了,圈子之外的人很少有人去关注这样的奖项。原因就是圈子里的一些做法,这种小圈子的行为,严重地阻碍了文学的发展。评委投票的权力集中在那一小部分人的手里,这一小部分人无法代表文学的进程和发展。石钟山个人认为,最公正的做法是把文学的奖项放到民间,因为真正的文学是属于读者的,不要把读者都当成弱智。

  因为圈子内的文学奖项,少不了人情事故,现在的文学奖项已不是在评作品了,而是在评“人”,评写作人在圈子里的人缘、人际关系和德行等,给人一种评“五好战士”的感觉。

  

  未 来

  属于石钟山的未来是什么呢?问到这个话题时,石钟山不假思索地说:写作和健康。

  是啊,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正常地写作。这么多年来,石钟山一直为写作设计着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在他的生命里写作已和生命融为了一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干点什么事情,干一件自己最愿意干的事情,这是最幸福的事了;而只有健康没有事业,健康也就打了折扣,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这是石钟山的观点,想必也是许多人的观点。

  石钟山是个普通人,认识他十几年了,他一直是这么生活着。生活得很主流,也很低调。他一直到36岁本命年才要孩子,是个女儿,名字叫石墨语。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上看,他是对女儿寄予一定希望的,我问他:你想让女儿以后也舞文弄墨吗?他笑了笑,淡淡地说:希望是希望,一切都顺其自然吧。石钟山是性情中人,家里朋友不断,每逢朋友来定是盛情款待,陪着喝酒,似乎酒没喝好就怠慢了客人。终于有一天胃喝坏了,大把地吃药,吃各种药。现在他最怕喝酒了,每遇应酬就头疼,不去不好,去了不喝也不好,于是就开车去,作为不喝酒的借口。其实他也不想这样,没办法!他要健康一些,才能写作,然后是养家糊口。爱人祁周虹以前在出版社工作,“非典”之后就辞职了,照料孩子和一家生活的正常运转,挣钱生活的渠道只能靠石钟山的写作了。随着他名气渐大,他的摊子也大了,花销自然也就多了,仅手机费一项就节节攀升。

  石钟山对我说过他晚要小孩的原因,因为那时他在部队总有一种漂泊感,连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于是他一直等着,直到36岁了,他才拥有了北京户口,又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才要了孩子。我理解一个外省人在京城的奋斗经历和心态,因为我也是外省人,何尝没有过石钟山这种感觉呢。从这一点上看,他是有责任的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以及对社会。生于60年代的石钟山,继承了许多这个社会需要的品质。

  未来的他还要写作,他究竟还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创作是不需要计划的,一部作品的成功也很复杂,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愿石钟山健康下去,只有健康才能写作。

  写这篇文章时,我梳理了和他十几年的交往,试图走近石钟山。不知他自己是否满意我的这篇文章。


相关内容

  • 中国近现代文学名著阅读
  • <呐喊> 作者:鲁迅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人生> 作者:路遥 <草房子> 作者:曹文轩 <红瓦> 作者:曹文轩 <细米> 作者:曹文轩 <青铜葵花> 作者:曹文轩 <天瓢> 作者:曹文轩 < ...

  • 历代石钟山游记为何苏轼的最好?
  • 丁启阵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的石钟山,是高度不过40米.面积只有0.2平方公里的一座小山.但是由于地扼长江鄱阳湖水路交通要冲,形势陡峭,发声如钟鼓,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仰望,登临观赏,吟诗作赋.单是我所经眼的专门写石钟山的游记,就有五篇之多:宋代两篇,作者为苏轼.周必大:明代两篇,作者为罗洪先 ...

  • 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
  •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 ...

  • 石钟山记教案
  •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 ...

  • 石钟山记教案1
  •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 ...

  •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1
  • <石钟山记>的教学实录1 师出示教学目标:①倒装句式:②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学生朗读课文后提出质疑) 生: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是 ...

  • [石钟山记]文言整理
  • <石钟山记>文言常识整理 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通"叩",敲击.) ③至莫夜月明("莫"通"暮&qu ...

  • 钟山区精准扶贫之举措及成效探究
  • [摘 要]2015年6月,习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虽坐落于市中心区,但截至2016年2月,全区仍有4610户,14409人贫困人口,为了率先实现小康目 ...

  • 翰墨飘香咏鄱湖
  • leebapa的博客 <明旭的诗>:四十年来梦亦痴,风情千里胜于诗.逢君欲说当年事,已是青丝化雪时. 翰墨飘香咏鄱湖 2012-08-13 08:24:14|  分类:四海游踪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翰墨飘香咏鄱湖 翰墨飘香咏鄱湖 饶军 新闻作者: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碧波荡漾的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