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对女性主义电影的探索

科教文汇

2008.02(上旬刊)

文化研究

中国电影对女性主义电影的探索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董宁宁

河北・保定

071002)

本文从两部女导演的电影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穷动》着手分析,对于女性在电影叙事文本中日渐

活跃的现象与世界女性主义语境接轨加以论述,在影片内容,叙事策略等层面探讨女性主义话语突围以父权为中心的文化困境及其可能性,展望了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前景。

关键词

女性话语符号化观看被观看

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2-145-01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女人最终以死亡结束了对男人一生的等待,一生都在等待男人的眷顾。叙事的视角是女性的,而其核心仍是建立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秩序之中的。

《无穷动》具有鲜明地女性性别叙事策略,然而在追求这一叙事主旨时仍不免带有局限性,虽然这部影片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实质却是反父权的并且呈现一种激进性。《无穷动》在叙事时对于度的把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她们的目的仍是一种言语的,行为的反动,而这些看似不同凡响的女性内心深处在追求一种怎样的存在呢?如勤勤在讲道她与几个情人之间的关系后发出感叹:我怎么就留不住男人呢?又何尝不是一种男权的影响,几个女人看似超脱,却仍然在为此类问题困惑不已。理性的反抗父权和感性的一概排斥男人使人产生混为一谈的嫌疑,这也是早期激进女性主义的风格。在立意上,影片缺乏更深层次的对于女性主义的构建性思考。她们是叛逆的,但是在思想人格构建上乃至行为上,都还是一种似乎平面化的展示,深度上还是有一定的欠缺的。

女性的解放说到底仍是人的解放,女性主义话语的建立仍是一种具有平等意义的语境的倡导,它关系到全人类的一次深层次的精神构建。在这个程度上讲,《无穷动》中影片的主人公们采取了仿佛是一群欧洲中产阶级式的女人一种过激虚无反抗方式使其与世界女性主义美学的探索仍存在着差距。

我们看到西班牙女导演凯瑟琳・布蕾亚(CatherineBreillat)从第一部影片《一个真实的女孩》到《罗曼史》,她的作品就被誉为最纯粹的“女性电影”,因其中贯穿着不被男性目光所左右的女性欲望的探索及对男权秩序的置疑批判,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女人的欲望同社会秩序的关系,尝试着建立女性自己的表达方式。还有美国女导演玛丽.哈伦讲述与男权对抗的《枪杀安迪・华哥》,英国女导演萨利・波特的《奥兰多》,法国女导演戴安娜・科依斯的《我们之间》,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的《季风婚宴》,中国导演黄蜀芹的《人・鬼・情》,许鞍华的《客途秋恨》。这些女性导演始终以电影语言为工具,追寻人的本质,探索人的欲望,以严肃的手法摒弃传统文本对女性的神秘浪漫的扭曲,揭示女性最深层的精神特质。相对于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电影达到的高度而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穷动》等显然还是存在着欠缺的,但是作为中国电影对女性电影美学的尝试,其价值和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法)萨福安,怀宇译.结构精神分析学:拉康思想概述.天津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J922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电影体制的改革,投资以及发行电影的渠道增多,女性题材,女导演主导电影叙事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几年之中出现了一批代表作品《美人依旧》《恋爱中的宝贝》《玉观音》《我们俩》《美丽上海》《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穷动》等等。我们的银幕上从来不乏女性题材的电影,却罕有女性主义话语,那么,这些新的影像是否提供了一种迥异于男权话语的女性主义语境呢。我选择了在主流院线发行并在国际上获奖的徐静蕾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另一部女导演宁瀛的电影《无穷动》来做个案分析。

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由一系列的符号和仪式,规则来制约的。它强调了一种稳固而长期不变的内在秩序,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称之为“象征秩序”,这个象征秩序限于我们的个人存在。而女人在这个社会生存,则必须适应这种以男性主义话语构成的象征秩序,即使在她们无法接受条件下。正如拉康所说,她们只能留在象征秩序之外,超乎思想和言语。因而,她们必须要不断寻求这种表达自我的可能性,寻求一种能够思考、言说、传达自我的非男性中心的语言和文本。

徐静蕾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由它的叙事方式和风格之中就可以看出导演在影像表达上的野心。而宁瀛的《无穷动》上映后,有评论认为《无穷动》是国内女性电影创作中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发轫之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看它们在女性主义语境中是否有所突破。

一、叙事特征

在传统的电影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表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带有纯商业色彩,使女性形象成为色情的消费对象,其目的无外乎是对于男性欲望的满足,其本性是意识形态深处的反女性主义。而另一种则进步些,对女性这一关注对象进行了更多的认同与关注,这类女性题材电影如《钢琴课》到法斯宾德,阿尔莫多瓦,关锦鹏的一系列作品都反映了女性的生活情感的细腻,但仍然是在男性话语语境下的补充和修正而已。因为这些作品仍然是透过男性目光的凝视/窥视下,既无法摆脱被观看的视角,也无法改变叙事的主体,当然既无法使影片中的女性表现显得完整而已。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茨威格小说,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女人”我———第一人称的叙述掩盖了叙事背后的操纵者,然而我注意到在“我”的叙述中从始至终都赤裸裸地暴露于一个男子的“观看”之下,只不过这种被观看的命运被包装成为女性的自觉独立。文化的偏见,语言的霸权被包装成为女性对情感对自身命运的倾诉;而《无穷动》在这方面显然要激进的多,导演干脆营造了一个纯粹的世界—男性从女性世界里彻底消除——男性完全缺席的世界。的叙事策略不能不说是叙事的一种激进与彻底。

二、自我意识的模糊和反抗父权体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头旁白: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

[2]戴锦华,孟悦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人民出版

社,1989.

[3]罗斯玛丽・帕特南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10.

[4](英)休・索海姆,艾晓明,宋素凤,冯芃芃译.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

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5](英)玛丽・塔尔博特著,艾晓明等译.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9.

145

科教文汇

2008.02(上旬刊)

文化研究

中国电影对女性主义电影的探索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董宁宁

河北・保定

071002)

本文从两部女导演的电影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穷动》着手分析,对于女性在电影叙事文本中日渐

活跃的现象与世界女性主义语境接轨加以论述,在影片内容,叙事策略等层面探讨女性主义话语突围以父权为中心的文化困境及其可能性,展望了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前景。

关键词

女性话语符号化观看被观看

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2-145-01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女人最终以死亡结束了对男人一生的等待,一生都在等待男人的眷顾。叙事的视角是女性的,而其核心仍是建立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秩序之中的。

《无穷动》具有鲜明地女性性别叙事策略,然而在追求这一叙事主旨时仍不免带有局限性,虽然这部影片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实质却是反父权的并且呈现一种激进性。《无穷动》在叙事时对于度的把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她们的目的仍是一种言语的,行为的反动,而这些看似不同凡响的女性内心深处在追求一种怎样的存在呢?如勤勤在讲道她与几个情人之间的关系后发出感叹:我怎么就留不住男人呢?又何尝不是一种男权的影响,几个女人看似超脱,却仍然在为此类问题困惑不已。理性的反抗父权和感性的一概排斥男人使人产生混为一谈的嫌疑,这也是早期激进女性主义的风格。在立意上,影片缺乏更深层次的对于女性主义的构建性思考。她们是叛逆的,但是在思想人格构建上乃至行为上,都还是一种似乎平面化的展示,深度上还是有一定的欠缺的。

女性的解放说到底仍是人的解放,女性主义话语的建立仍是一种具有平等意义的语境的倡导,它关系到全人类的一次深层次的精神构建。在这个程度上讲,《无穷动》中影片的主人公们采取了仿佛是一群欧洲中产阶级式的女人一种过激虚无反抗方式使其与世界女性主义美学的探索仍存在着差距。

我们看到西班牙女导演凯瑟琳・布蕾亚(CatherineBreillat)从第一部影片《一个真实的女孩》到《罗曼史》,她的作品就被誉为最纯粹的“女性电影”,因其中贯穿着不被男性目光所左右的女性欲望的探索及对男权秩序的置疑批判,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女人的欲望同社会秩序的关系,尝试着建立女性自己的表达方式。还有美国女导演玛丽.哈伦讲述与男权对抗的《枪杀安迪・华哥》,英国女导演萨利・波特的《奥兰多》,法国女导演戴安娜・科依斯的《我们之间》,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的《季风婚宴》,中国导演黄蜀芹的《人・鬼・情》,许鞍华的《客途秋恨》。这些女性导演始终以电影语言为工具,追寻人的本质,探索人的欲望,以严肃的手法摒弃传统文本对女性的神秘浪漫的扭曲,揭示女性最深层的精神特质。相对于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电影达到的高度而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穷动》等显然还是存在着欠缺的,但是作为中国电影对女性电影美学的尝试,其价值和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法)萨福安,怀宇译.结构精神分析学:拉康思想概述.天津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J922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电影体制的改革,投资以及发行电影的渠道增多,女性题材,女导演主导电影叙事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几年之中出现了一批代表作品《美人依旧》《恋爱中的宝贝》《玉观音》《我们俩》《美丽上海》《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穷动》等等。我们的银幕上从来不乏女性题材的电影,却罕有女性主义话语,那么,这些新的影像是否提供了一种迥异于男权话语的女性主义语境呢。我选择了在主流院线发行并在国际上获奖的徐静蕾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另一部女导演宁瀛的电影《无穷动》来做个案分析。

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由一系列的符号和仪式,规则来制约的。它强调了一种稳固而长期不变的内在秩序,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称之为“象征秩序”,这个象征秩序限于我们的个人存在。而女人在这个社会生存,则必须适应这种以男性主义话语构成的象征秩序,即使在她们无法接受条件下。正如拉康所说,她们只能留在象征秩序之外,超乎思想和言语。因而,她们必须要不断寻求这种表达自我的可能性,寻求一种能够思考、言说、传达自我的非男性中心的语言和文本。

徐静蕾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由它的叙事方式和风格之中就可以看出导演在影像表达上的野心。而宁瀛的《无穷动》上映后,有评论认为《无穷动》是国内女性电影创作中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发轫之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看它们在女性主义语境中是否有所突破。

一、叙事特征

在传统的电影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表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带有纯商业色彩,使女性形象成为色情的消费对象,其目的无外乎是对于男性欲望的满足,其本性是意识形态深处的反女性主义。而另一种则进步些,对女性这一关注对象进行了更多的认同与关注,这类女性题材电影如《钢琴课》到法斯宾德,阿尔莫多瓦,关锦鹏的一系列作品都反映了女性的生活情感的细腻,但仍然是在男性话语语境下的补充和修正而已。因为这些作品仍然是透过男性目光的凝视/窥视下,既无法摆脱被观看的视角,也无法改变叙事的主体,当然既无法使影片中的女性表现显得完整而已。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茨威格小说,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女人”我———第一人称的叙述掩盖了叙事背后的操纵者,然而我注意到在“我”的叙述中从始至终都赤裸裸地暴露于一个男子的“观看”之下,只不过这种被观看的命运被包装成为女性的自觉独立。文化的偏见,语言的霸权被包装成为女性对情感对自身命运的倾诉;而《无穷动》在这方面显然要激进的多,导演干脆营造了一个纯粹的世界—男性从女性世界里彻底消除——男性完全缺席的世界。的叙事策略不能不说是叙事的一种激进与彻底。

二、自我意识的模糊和反抗父权体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头旁白: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

[2]戴锦华,孟悦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人民出版

社,1989.

[3]罗斯玛丽・帕特南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10.

[4](英)休・索海姆,艾晓明,宋素凤,冯芃芃译.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

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5](英)玛丽・塔尔博特著,艾晓明等译.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9.

145


相关内容

  • 电影的诞生及早期探索
  • 电影的诞生及早期探索 第一节 电影的诞生及早期探索 一.最初的实验发明 ●从诡盘.电影透视箱到活动的摄影机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早期电影的纪实风格 ●梅里爱:电影与戏剧的联姻 二.鲍特和格里菲斯的贡献 鲍特 剪辑手法的确立 格里菲斯(1875-1948) 现代电影观念的奠基者 <一个国 ...

  • 中国电影的探索期[1](1)
  • 中国电影的探索期(1931--1949) 一. 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 1. 时代背景: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停止: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东三省沦陷: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 2. 左翼电影 ...

  • 浅谈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现实主义之路
  • 关于表演艺术,指的是演员们所从事的创作.现如今世界上共有三大表演体系为人们所熟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中国戏曲艺术(亦称梅兰芳体系).其中更是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影响最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注重把感情和精神的真实作为核心,以"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的现实主义精 ...

  • 编导文艺常识-文艺基础知识1
  • 编导文艺常识-文艺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2010-4-20 22:25:07 浏览次数:14 肖像构图 指人物特写或近景镜头的画面形式构成.肖像这一名词是从传统造型艺术中借鉴而来,绘画和雕塑中肖像的概念,从形式上讲, 是指人物头像半身像甚至全身像, 而电影中是指人物头部特写和近景镜头.电影肖像构图,立 ...

  • 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概论
  • 2005年9月 第3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c. ,2005No. 3 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概论 华 明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 ...

  •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件 第5章 伦理类型
  • 二.女性电影1 .传统女性悲剧模式:<乡音>(1983 )王一民编剧,胡柄榴导演.<良家妇女>(1985 )李宽定编剧,黄健中导演.<湘女潇潇>(1986 )谢飞.乌兰导演.2 .现代意识女性模式<红高粱>3 .另类婚姻情感模式<野山>(1 ...

  • 从[越光宝盒]看中国的后现代主义电影
  • 从<越光宝盒>看中国的后现代主义电影 摘要: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电影界出现了一大批带有后现代特征的电影,发展到现在,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样式,渗透到社会.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了许多的人.后现代主义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西方泊到中国,在影视中雏形的形 ...

  • 俄罗斯电影观后感---俄罗斯影视艺术欣赏论文
  • 首先要感谢老师开了这门课,让我们欣赏了很多优秀的俄罗斯影片.更从您那里更多地了解了俄罗斯,对于您说的一些风土人情更是心向往之. 俄罗斯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而略带神秘的地方.她有美丽的风光.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宜人的异国风情,她曾是我们前辈神往的国度.其中的圣彼得堡更具皇家风范,被联合国教科 ...

  • 中外电影史整理
  • 第一章 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 一.电影的发明 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像.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