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历程

发布日期:2008-12-19 11:09:45 | 浏览人数:16人次

来源:南方日报

30年前,中央给予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就是当时的八个字,广东“闯出一条新路”,成就珠三角的奇迹崛起。

30年后,《纲要》赋予珠三角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八个字,珠三角再次踏上科学发展新征程。

《纲要》三大意义

一是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纲要》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布局的五个战略定位,从而提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上的地位,有利于推动广东继续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进一步向世界展示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强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继续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纲要》对实现科学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必将有力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经济素质。

三是开辟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广阔空间。《纲要》的出台,使广东与泛珠三角其他省(区)、港澳台及东盟地区的合作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为珠江三角洲未来的改革发展拓展了空间,必将有力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力地促进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文化融合,确保“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缘起

温总理六个“新”字

寄望珠三角闯新路

《纲要》编制的缘起,与温家宝总理7月份的广东之行密切相关。

今年7月23日,一条见诸各大报纸头版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最新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透露出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视察期间,“同意了我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请求,为我们将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成果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

据当时在场人士回忆,7月19日,在温家宝总理莅临广东视察指导工作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向总理汇报工作中特别提出建议,请求国家编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汪洋的建议得到了总理的赞同。

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广东省工作汇报后指出:“汪洋同志提到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问题,这是个好建议。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需要有新规划、新目标,引导这一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温总理一连用了六个“新”寄望珠三角改革开放再闯新路。

温总理还指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请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会同广东省研究提出意见。

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开启了《纲要》编制的序幕。

■破题

珠三角迫切期盼

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30年之际,珠三角的发展处在新的关键节点上。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全国经济布局特别是在东部地区经济布局中,广东仍缺乏一个国家认可的、富于时代特征的战略定位。尤其是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和指导意见,广西和福建也分别有北部湾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广东迫切需要在全国改革发展全局中进行战略性规划。

与此同时,经历30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珠三角的成长和成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样珠三角的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广东一直在寻求新的突破口。

9月18日,汪洋在与国家调研组见面会时坦言,“广东迫切期盼国家对广东和珠三角的发展有新战略、新思路。”

会上,汪洋对《纲要》的编制提出明确的思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红线贯穿调研的全过程,注重研究解决影响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以广东争当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排头兵为标杆,研究提出既有高度、有指导性,又能为未来更大的发展留有空间的政策建议;以开放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广东和珠三角的改革发展。

广东的科学发展、中国的科学发展率先从珠三角破题。

■会战

部省联手

国家阵容编制《纲要》

准备、调研、起草、修改征求意见……环环相扣,一个高效联动的部省联手作战机制开始启动。

就在温总理到广东调研3天之后,7月22日,省委召开常委会学习贯彻落实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配合国家编制《纲要》的工作进行部署。汪洋书记在会上指出:编制《纲要》,是涉及广东今后和长远的一个大事情,要倒排工期,争取11月中旬前报国务院。

省政府专门研究部署,并成立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任组长,以省发改委为主,组成工作班子,配合国家发改委,全面启动纲要编制。

8月份,起草组完成《纲要》编制的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9月份,广东迎来了庞大的国家调研团队。9月17-24日,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率领调研组来粤调研,成员来自国务院39个部委、13个国务院及各部委直属单位和行业协会,共180多人。

有关人士形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接待的规模最大的国家调研团队。”

国家调研组分成17个调研小组,调研领域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调研地点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及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共15个地级以上市。

调研组所到之处,听汇报,走企业,看现场,共组织召开了各种座谈会122场,实地考察企业、项目地点260多个,各地各部门提交的汇报参阅材料超百套。国家调研组完成了15份专题调研报告,总字数超过10万字。

广东各部门、各地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迎接调研组的到来。调研组所到之处,受到了所在地党委、政府的热烈欢迎、热情接待和积极配合。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了珠三角各市对珠三角转型升级开创新路的强烈内在需求。

深入的调研,全面摸清珠三角的家底,为《纲要》的编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成果

新纲领将引领

广东发展迈上新征程

作为广东谋划新一轮科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口,省委、省政府对《纲要》编制高度重视,在《纲要》编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汪洋、黄华华等省领导都亲自督战。多次召集省起草组开会,提出指导意见和要求,并亲自对《纲要》大纲和草稿进行反复修改。《纲要》编制过程中,汪洋对《纲要》编制工作的指示和批示就达23次。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副主任朱之鑫多次作出指示,对《纲要》起草予以指导。

据了解,《纲要》的编制过程中,吸收了解放思想讨论学习活动形成的一大批重要的成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等重大决策精髓都吸纳其中。

主题、框架、初稿;调研、讨论、修改……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对《纲要》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精心修改。

10月底,部省40多人的起草组成员聚首北京广东大厦,国家发改委组织对《纲要》进行最后一次集中修改,起草组驻地灯火常常是彻夜长明。

数易其稿,终于形成了《纲要》征求意见稿,随后,起草组于11月初正式发文广泛征求国务院各部委和广东的意见。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纲要》在反复研讨中不断完善。形成一份含金量高,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纲领性文件。

珠三角新纲领将引领广东发展迈上新征程。

本报记者陈韩晖吴哲

发布日期:2008-12-19 11:09:45 | 浏览人数:16人次

来源:南方日报

30年前,中央给予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就是当时的八个字,广东“闯出一条新路”,成就珠三角的奇迹崛起。

30年后,《纲要》赋予珠三角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八个字,珠三角再次踏上科学发展新征程。

《纲要》三大意义

一是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纲要》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布局的五个战略定位,从而提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上的地位,有利于推动广东继续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进一步向世界展示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强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继续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纲要》对实现科学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必将有力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经济素质。

三是开辟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广阔空间。《纲要》的出台,使广东与泛珠三角其他省(区)、港澳台及东盟地区的合作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为珠江三角洲未来的改革发展拓展了空间,必将有力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力地促进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文化融合,确保“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缘起

温总理六个“新”字

寄望珠三角闯新路

《纲要》编制的缘起,与温家宝总理7月份的广东之行密切相关。

今年7月23日,一条见诸各大报纸头版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最新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透露出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视察期间,“同意了我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请求,为我们将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成果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

据当时在场人士回忆,7月19日,在温家宝总理莅临广东视察指导工作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向总理汇报工作中特别提出建议,请求国家编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汪洋的建议得到了总理的赞同。

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广东省工作汇报后指出:“汪洋同志提到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问题,这是个好建议。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需要有新规划、新目标,引导这一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温总理一连用了六个“新”寄望珠三角改革开放再闯新路。

温总理还指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请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会同广东省研究提出意见。

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开启了《纲要》编制的序幕。

■破题

珠三角迫切期盼

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30年之际,珠三角的发展处在新的关键节点上。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全国经济布局特别是在东部地区经济布局中,广东仍缺乏一个国家认可的、富于时代特征的战略定位。尤其是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和指导意见,广西和福建也分别有北部湾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广东迫切需要在全国改革发展全局中进行战略性规划。

与此同时,经历30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珠三角的成长和成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样珠三角的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广东一直在寻求新的突破口。

9月18日,汪洋在与国家调研组见面会时坦言,“广东迫切期盼国家对广东和珠三角的发展有新战略、新思路。”

会上,汪洋对《纲要》的编制提出明确的思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红线贯穿调研的全过程,注重研究解决影响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以广东争当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排头兵为标杆,研究提出既有高度、有指导性,又能为未来更大的发展留有空间的政策建议;以开放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广东和珠三角的改革发展。

广东的科学发展、中国的科学发展率先从珠三角破题。

■会战

部省联手

国家阵容编制《纲要》

准备、调研、起草、修改征求意见……环环相扣,一个高效联动的部省联手作战机制开始启动。

就在温总理到广东调研3天之后,7月22日,省委召开常委会学习贯彻落实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配合国家编制《纲要》的工作进行部署。汪洋书记在会上指出:编制《纲要》,是涉及广东今后和长远的一个大事情,要倒排工期,争取11月中旬前报国务院。

省政府专门研究部署,并成立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任组长,以省发改委为主,组成工作班子,配合国家发改委,全面启动纲要编制。

8月份,起草组完成《纲要》编制的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9月份,广东迎来了庞大的国家调研团队。9月17-24日,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率领调研组来粤调研,成员来自国务院39个部委、13个国务院及各部委直属单位和行业协会,共180多人。

有关人士形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接待的规模最大的国家调研团队。”

国家调研组分成17个调研小组,调研领域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调研地点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及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共15个地级以上市。

调研组所到之处,听汇报,走企业,看现场,共组织召开了各种座谈会122场,实地考察企业、项目地点260多个,各地各部门提交的汇报参阅材料超百套。国家调研组完成了15份专题调研报告,总字数超过10万字。

广东各部门、各地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迎接调研组的到来。调研组所到之处,受到了所在地党委、政府的热烈欢迎、热情接待和积极配合。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了珠三角各市对珠三角转型升级开创新路的强烈内在需求。

深入的调研,全面摸清珠三角的家底,为《纲要》的编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成果

新纲领将引领

广东发展迈上新征程

作为广东谋划新一轮科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口,省委、省政府对《纲要》编制高度重视,在《纲要》编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汪洋、黄华华等省领导都亲自督战。多次召集省起草组开会,提出指导意见和要求,并亲自对《纲要》大纲和草稿进行反复修改。《纲要》编制过程中,汪洋对《纲要》编制工作的指示和批示就达23次。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副主任朱之鑫多次作出指示,对《纲要》起草予以指导。

据了解,《纲要》的编制过程中,吸收了解放思想讨论学习活动形成的一大批重要的成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等重大决策精髓都吸纳其中。

主题、框架、初稿;调研、讨论、修改……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对《纲要》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精心修改。

10月底,部省40多人的起草组成员聚首北京广东大厦,国家发改委组织对《纲要》进行最后一次集中修改,起草组驻地灯火常常是彻夜长明。

数易其稿,终于形成了《纲要》征求意见稿,随后,起草组于11月初正式发文广泛征求国务院各部委和广东的意见。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纲要》在反复研讨中不断完善。形成一份含金量高,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纲领性文件。

珠三角新纲领将引领广东发展迈上新征程。

本报记者陈韩晖吴哲


相关内容

  • 水利工作站工作总结
  • 一、xx年全省水利工作回顾xx年,全省水利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部署,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

  •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2008-2020年) 目 录 前 言 5 (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6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 (三)重要意义 8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战略定位 9 (三)发展目标 10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1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2 ( ...

  • [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 <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2.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类型及地形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归纳出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该区域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

  •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
  • 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XX- 2020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补充协议,促进粤港更紧密合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一致,制定本协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合作宗旨 在"一国两制" ...

  •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 提要 从纵向角度对解放后上海历次 总体规戈IJ的历程进行历史回顾.包括当时编制总体规划的背景.特点和主要内容等.并对今后上海的城市布局发展方向提出看法.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回顾 展望 Historical Review to theCompilationoftheUrbanMaster Plan ...

  • 解读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
  • 解读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 2010-11-11 08:34:00 本网 下一页 第 2 页 2010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了<珠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为贯 ...

  •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_现状_问题与重构_王向东
  • DOI:10.15957/j.cnki.jjdl.2012.05.002 第32卷第5期经济地理Vol.32,No.5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 王向东,刘卫东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中国浙江杭州 310029) 摘要:在世界各国无不对其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背 ...

  • 2010高考热点之皖江城市带
  •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东部加速 中部崛起 西部开发 东北振兴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福建:<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广东:<横琴总体发展规划>陕西:<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

  • 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 2010年12月第6期总第153期 开放导报 ChinaOpeningHerald December2010No.6TotalNO.153 [地方经济] 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肖金成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要]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