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提要

从纵向角度对解放后上海历次

总体规戈IJ的历程进行历史回顾.包括当时编制总体规划的背景、特点和主要内容等.并对今后上海的城市布局发展方向提出看法。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回顾

展望

Historical

Review

to

theCompilationoftheUrbanMaster

Plan

ofShang・

hai

CHENYouhUQ

Abstract:Thisarticle

carded

out

the

historicall"eViCW

ofallprevious

Mastm"

Plans

of

Shanghaiafterthe

liberation

fi'omthe

view

of

vertical

process,in-

cludedthebackground,thecharacteristic

andthemain

contents

ofthe

compila-

tion

of

themasterplan。Andthisarticle

prospectedthe

future

city

development

ofShanghai.

Keywords:urbanmaster

plan,review-

prospect

中圈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8)07-0023-04

作者简介

陈友华。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万 

方数据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增刊●氏带删学嗲:‘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

历史回顾

陈友华

解放前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回顾

鸦片战争后,上海于1843年开辟为商埠,并相继辟设了英、美、法租界,由于租界的分割统治。当时上海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

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管辖上海、宝山两县所属淞沪地区。1931年绘制了“大上海计划图”。这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正式开端。新市区及中心区的规划.采用了小方格与放射路相结合形式的道路系统,并运用我国传统的“轴线对称”布置中心建

筑群。这个规划反映了西方规划理论的影响和当时建筑的“中西合璧”的思潮。规划制定后,在中心区建造了市府大楼及其两侧图书馆、博物馆.全部采用“民族形式”建筑。同时建成江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一组建筑。这些现均被列为上海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编制完成“上海都市计划”(习惯上称为‘一稿’)。

一稿与1947年完成的上海都市计划总图“二稿”、1949年完成的“三稿”是上海整个城市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方案。这个规划方案运用“有机疏散”理论规划城市布局结构,运用“干道分类理论”,将道路按功能分类,并强调土地使用分类。这些方案最后因情况变化,未能实现。

解放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

上海解放后,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持续进行并不断深化。

195.3年城市总图规划(前苏联专家穆欣指导编制的城市总图规划)

当时正值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一五”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

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国家建设重点在内地。上海作为一个老工业基“重点改建,一般维护”的城市建设方针。

1949年邀请前苏联莫斯科苏维埃专家小组。指导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专家组劳动平衡法,将上海与苏联城市人口结构对照,认为上海的服务人121远远大于直接1953年.前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穆欣受城市建设总局委派,前来指导编制“上海通过“总图规划示意图”介绍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规划方案特别强调

2.1

2.1.1规划编制背景

地,除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外,经济建设主要是挖潜改造,恢复发展生产。规划重点是改变不合理城市布局和人El结构,贯彻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改善生产和居住生活条件。

提出“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这个意见书运用了苏联城市人口从事生产的基本人口。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上海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消费城市,要把消费城市改变为生产城市。

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2.1.2规划编制内容特点

陈友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建筑艺术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强调考虑城市面貌和艺术上布局。规划方案在保留反映城市面貌的外滩建筑风貌基础上.将福州路形成自外滩经过人民广场市政府大厦继续向西的城市建筑艺术布局中轴线。

规划方案还采用完整的、多层次的环状放射、轴线对称的道路系统。这个方案由于结合上海实际情况不够。尤其是缺乏对上海城市现状问题调查研究,整个方案很难实施。只有部分建设项目参考此规划方案。但此阶段比较系统引进了前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及工作方法。

2.2

1959年“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意见”2-2.1规划编制背景

1956年以后。为贯彻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发展沿海工业的老底子,以支持内地工业”的战略思想,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第一次战略转变。在国家调整内地和沿海城市关系、内地工业和沿海工业关系.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产业政策下,上海市委及时对上海工业作出“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方针。

1957年。上海市委提出在上海周嗣建立卫星城镇,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El过分集中的决定。

1958年,国务院批准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根据上海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资料,开展了对上海郊县进行发展卫星城镇设厂条件调查研究,最后形成“上海卫星城镇建厂条件初步调查报告”。报告建议闵行作为机电工业为主的卫星城镇,首先建设。经过1958年、1959年、1960年三年的规划与建设,上海郊区形成10个近郊工业区,5个卫星城镇。从此,引导了上海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和转变。2_2.2规划编制内容特点

1959年,上海市政府邀请建筑工程部城市规划局长王文克为首的规划工作组来上海帮助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于1959年完成“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意见”。

这个总体规划初步意见。实际上是1956年以后.上海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经验总结。总体规划提出了当时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方针,即:“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有计划地发展卫星城镇”。

这个规划内容全面,对人El规模、用地规模、住宅建设、对外交通、市内交通、城市绿化、城市建筑面貌都做了深入论证。这些内容在当时总体规划编制来说,对上海城市存在问题及城市发展方向都很有指导意义。

规划工作组分析了全市6000多家t厂,并与各工业局共同研究,提出市区工业采用=:级j类处理方法。分析了全市住宅与棚户简屋情况。提出住宅建设.市区外围新建与旧区改建同时并举。近期以外围地区新建为主。强调结合黄浦江和苏州

万 

方数据河面貌改造,调整岸线使用。对市内交通及于道系统方面,包括铁路北站西移、南站建设、“蜂腰”地区交通等,都提出了具体规划意见。

这个方案经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讨论同意.并提出要进一步搞好分期规划。但由于1960年代全国范围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接着是“文化大革命”。上海的城市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但这轮总体规划所提城市建设和发展总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仍作为重要依据。

2.3

986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3.1规划编制背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i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规划工作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

1980年10月,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国务院批转了这次会议纪要,要求京、津、沪三市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1981年。市人民政府召开上海市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布置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82年.市人民政府批转编制总体规划方案计划。要求参照国家建委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按照“纲要”原则,编制总体规划。并要求各委、办、局、区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2.3.2规划内容特点

这是第一个经过国务院原则同意。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审议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上海城市发展与建设的依据。

这个方案对上海城市性质,根据当时经济和社会背景。除强调上海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外。更强调上海是我国最大港口、贸易中心、科技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确定上海还应当进一步建设成为太平洋两岸最大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对城市布局方案,特别指出要逐步改变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形成群体组合城市。要有计划地建设中心城、卫星城、郊县小城镇和农村集镇,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规划提出要有步骤发展金山卫和吴淞南北两翼,加速新区建设。尤其是国务院批复强调,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改造浦东地区。

对旧区改造,方案提出要有重点地、相对集中地进行。规

划从虹桥机场——虹桥涉外区——上海展览中心——市政中心——外滩——陆家嘴等东西向主要街道、广场、建筑群.为

城市景观轴线。自十六铺——中山东一路一外滩——吴淞

路——四平路成为南北向城市景观轴线。

明确上海市内及对外交通必须逐步建设一个高效率的综合运输体系。要加快市区干道改造。以疏通“蜂腰”、增辟南北干道为重点。新区要与全市公路系统有机结合.组织统一便捷干道网,以适应向群体组合城市发展和南北“两翼”建设需要,根据城市沿黄浦江轴向发展形态。采取城市“切向”交通

与对外公路、国道相连,以控制市中心区穿越交通。

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专业规划、分区规划。为贯彻改革开放方针、改善投资环境.创造了条件。

2.4

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4.1规划编制背景

进入1990年代以后。上海的战略地位、城市布局结构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我国1990年代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部署。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重大战略决策。根据这一战略目标要求.上海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根据中央提出的这一新的历史使命,重新审视原来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其次,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开发、开放浦东。上海即着手编制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这个方案,无论从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功能定位,均大大超越了1980年代初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为浦东地区所确定的目标。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和浦东新区功能进一步发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就显得尤为迫切。

为适应改革开放.加快城市发展需要.1991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1989年12月颁布的“城市规划法”。要求所有城市都要编制跨世纪的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lO月又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实现城市现代化要有较高环境质量.要实施城市基础实施现代化,要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为目标。1996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成为进一步指导跨世纪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重要文件。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发展提出新的要求,1993年上海市政府召开第三次规划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高起点、高水平地编制跨世纪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年上海市第四次规划工作会议,对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作了更明确部署。

2.4.2规划编制内容特点

这是跨世纪的上海市总体规划。

这一轮总体规划在上一轮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合理规划了产业布局。进一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公共汽(电)车密切结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包括防洪、人防、消防等内容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确定城市生态敏感区和城市建设敏感区。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景观规划。同时.深化了多项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内容更

万 

方数据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增刊囊2i『市删学列

全面、更系统、更现实。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提出重塑上海城市功能。建国以后,上海较长时期是走一条以工业为发展主体的路子.为国内提供工业产品的重要工业基地。进入19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市场经济的推进,进一步确定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2l

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地位。这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确定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建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要有相应城市功能。实现由单一性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的转变。上海城市功能重塑,要立足于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使上海更好地为全国经济发展服务。其综合功能主要体现于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几大功能。城市功能重塑的举措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航空枢钮港。这些举措实施,将使城市功能有重大转变。

二是城市空间布局作重大调整。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非常重视区域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空间布局。必须突破原有中心城狭小空间,着眼全市6340km2,面向长江三角洲,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主要有两方面。

①城市发展方向,突出强调“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滨水的城镇和产业发展带。

②实施以“新城及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发展战略。按照这一轮总体规划.明确上海市城镇体系可分成下列几个层次,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以及中心村共5个层次。“十五”期间。重点建设松江新城等“一城九镇”。形成相对独立、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郊区城镇。总体规划提出将崇明岛纳入全市发展战略统筹考虑。

三是高起点、高水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出发,借鉴国外城市基础设施的先进经验,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重点有三方面:

①以完善浦东国际机场为重点,尽快把上海建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根据“一市两场”的国际机场布局特点.逐步形成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组合型航空枢纽。

②以国际集装箱深水枢纽港为核心,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是尽快建成具有15m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规划建设洋山港区是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集装箱深水港最合适方案。有利长江沿岸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港El发挥各自优势,也有利发挥东部沿海和长江口沿岸港口的综合能力。

③以高速铁路建设为重点。增加铁路对外通道,提高上海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重点建设沪宁、沪杭高速铁路。根据浦东、崇明发展需要,配合国家计划建设的沿海大通道,规划建设浦东铁路。

陈友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四是以“两网”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建设客运换乘交通枢纽。

展望

为了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实际获得更完整的认识.这篇历史

回顾从纵向这一角度对解放后上海历次总体规划的历程.包括当时编制总体规划的背景。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解放后的上海,通过一系列措施,将长期由于租界存在统治分割的城市,改造成为统一完整的城市,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认真分析上海历次总体规划的轨迹。从1959年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城市总体规划到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始终把城市布局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来研究。1959年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镇,不论在当时是否意识到。这是上海城市布局一种战略性转变。卫星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对发展上海经济、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起了积极作用。全市的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电站设备、汽车制造、火力发电等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和重要科研单位,主要分布在卫星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还带动公路网、电力网、电信网、轨道交通网发展。也为郊区发展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1959年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卫星城镇的方向是正确的。上海城市布局发展如果没有卫星城镇这个发展方向突破。就不可能有以后上海城市建设重大发展。当然,卫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有些问题可以总结。

至少可以指出:①规划设置的卫星城镇.数量过多。过于分

散;②有些卫星城镇规模过小,市政公用设施很难齐全.公共设施也很欠缺;③特别突出有些具体政策措施未能落实。1986年总体规划编制前后过程,更是引起了上海市有关专家.一些部门实际工作同志对上海城市布局发展热烈的讨论。先后形成了“东进”、

“南下”、“北上”三个方案。浦东与上海市区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开发浦东是调整上海城市布局关键的一步.可以为上海城市发挥多功能作用提供足够空间保证。1986年总体规划及国务院对总体规划的批复,更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要尽快修建黄浦江大桥及隧道等工程.在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科技、文教和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新居住区,使浦东成为现代化新区。由于1986年总体规划及国务院对总体规划批复,明确了浦东新区是上海城市布局重要发展方向.为以后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基础。也应该指出,1986年的总体规划对浦东开发的重大意义。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刻的认识。浦东作为1990年代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当时的总体规划确定浦东的集中城市化用地只有63kmz.人口规模为90万人。作为一般城市地区发展。而以后向中央领导汇报的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无论人13规模、用地规模、功能定位,均大大超越了原有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为浦东地区所确定

万 

方数据的目标。浦东开发开放大大增强了上海城市的综合功能。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是历次总体规划中编制时间最长的一次。主要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经过较长时间酝酿。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城市

布局发展方向。这次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城市发展方向。要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上海沿江沿海可以说是集中了上海最精华的设施。经过1990年代大规模建设形成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造船基地、临港新城、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再加上北面的宝山钢铁总厂、长兴岛造船基地,南面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沿江沿海地带已经集中了上海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重要城镇、大型工业园区于一体。成为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拓展空间。当然.上海城市布局发展方向。根据东西一体、联动发展。要继续推进浦东新区的功能完善。并突出郊区优先发展新城和中心镇的战略。

上海将面临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同样需要研究、优化城市布局发展方向,回顾上海三次城市布局发展大举措,并对其实施进行评估,对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是有益的。

当前研究上海城市布局发展.更多应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尤其应突出杭州湾滨海地带发展。杭州湾上海部分从南汇嘴至金丝娘桥,海岸线长约70km,包括金山、奉贤、南汇3个区,朝阳、东海、芦潮港、五四、燎原、星火等6个农场,约占全市1/3面积。

从位置及经济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区域.具有形成现代化滨海城市带需具备的条件。

首先,在金山一带具有良好港湾条件。芦潮港一带又是引向大、小洋山深水港“桥头堡”地区。并临近浦东国际航空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将极大增强上海对长三角南翼地区的辐射力。有可能使南汇、奉贤、金山成为长三角南翼物流中心,大大增加这些地区人流,物流集中趋向。

其次,有城市建设所具备自然地理条件.离上海市中心60—70km,距离比较适中,有广阔腹地。能满足城市建设需要。

第三,已有了新城雏型,包括临港、金山卫以及南桥等都已有了一定规模。该地区将成为外来人121重要集聚区.将加速上海南部城市化进程。

回顾上海多次总体规划的编制.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考虑这个城市如何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始终放在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文中,只是一些零星的思考,由于已离开实际工作。对这些问题的真正解答,需要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f1J‘孙平等.上海城市规划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8—12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陈友华, CHEN Youhua

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2008(z1)1次

参考文献(1条)

1.孙平 上海城市规划志 1999

引证文献(1条)

1.王兰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芝加哥和上海的比较[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1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ghhk2008z1011.aspx

提要

从纵向角度对解放后上海历次

总体规戈IJ的历程进行历史回顾.包括当时编制总体规划的背景、特点和主要内容等.并对今后上海的城市布局发展方向提出看法。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回顾

展望

Historical

Review

to

theCompilationoftheUrbanMaster

Plan

ofShang・

hai

CHENYouhUQ

Abstract:Thisarticle

carded

out

the

historicall"eViCW

ofallprevious

Mastm"

Plans

of

Shanghaiafterthe

liberation

fi'omthe

view

of

vertical

process,in-

cludedthebackground,thecharacteristic

andthemain

contents

ofthe

compila-

tion

of

themasterplan。Andthisarticle

prospectedthe

future

city

development

ofShanghai.

Keywords:urbanmaster

plan,review-

prospect

中圈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8)07-0023-04

作者简介

陈友华。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万 

方数据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增刊●氏带删学嗲:‘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

历史回顾

陈友华

解放前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回顾

鸦片战争后,上海于1843年开辟为商埠,并相继辟设了英、美、法租界,由于租界的分割统治。当时上海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

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管辖上海、宝山两县所属淞沪地区。1931年绘制了“大上海计划图”。这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正式开端。新市区及中心区的规划.采用了小方格与放射路相结合形式的道路系统,并运用我国传统的“轴线对称”布置中心建

筑群。这个规划反映了西方规划理论的影响和当时建筑的“中西合璧”的思潮。规划制定后,在中心区建造了市府大楼及其两侧图书馆、博物馆.全部采用“民族形式”建筑。同时建成江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一组建筑。这些现均被列为上海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编制完成“上海都市计划”(习惯上称为‘一稿’)。

一稿与1947年完成的上海都市计划总图“二稿”、1949年完成的“三稿”是上海整个城市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方案。这个规划方案运用“有机疏散”理论规划城市布局结构,运用“干道分类理论”,将道路按功能分类,并强调土地使用分类。这些方案最后因情况变化,未能实现。

解放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

上海解放后,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持续进行并不断深化。

195.3年城市总图规划(前苏联专家穆欣指导编制的城市总图规划)

当时正值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一五”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

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国家建设重点在内地。上海作为一个老工业基“重点改建,一般维护”的城市建设方针。

1949年邀请前苏联莫斯科苏维埃专家小组。指导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专家组劳动平衡法,将上海与苏联城市人口结构对照,认为上海的服务人121远远大于直接1953年.前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穆欣受城市建设总局委派,前来指导编制“上海通过“总图规划示意图”介绍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规划方案特别强调

2.1

2.1.1规划编制背景

地,除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外,经济建设主要是挖潜改造,恢复发展生产。规划重点是改变不合理城市布局和人El结构,贯彻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改善生产和居住生活条件。

提出“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这个意见书运用了苏联城市人口从事生产的基本人口。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上海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消费城市,要把消费城市改变为生产城市。

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2.1.2规划编制内容特点

陈友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建筑艺术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强调考虑城市面貌和艺术上布局。规划方案在保留反映城市面貌的外滩建筑风貌基础上.将福州路形成自外滩经过人民广场市政府大厦继续向西的城市建筑艺术布局中轴线。

规划方案还采用完整的、多层次的环状放射、轴线对称的道路系统。这个方案由于结合上海实际情况不够。尤其是缺乏对上海城市现状问题调查研究,整个方案很难实施。只有部分建设项目参考此规划方案。但此阶段比较系统引进了前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及工作方法。

2.2

1959年“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意见”2-2.1规划编制背景

1956年以后。为贯彻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发展沿海工业的老底子,以支持内地工业”的战略思想,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第一次战略转变。在国家调整内地和沿海城市关系、内地工业和沿海工业关系.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产业政策下,上海市委及时对上海工业作出“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方针。

1957年。上海市委提出在上海周嗣建立卫星城镇,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El过分集中的决定。

1958年,国务院批准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根据上海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资料,开展了对上海郊县进行发展卫星城镇设厂条件调查研究,最后形成“上海卫星城镇建厂条件初步调查报告”。报告建议闵行作为机电工业为主的卫星城镇,首先建设。经过1958年、1959年、1960年三年的规划与建设,上海郊区形成10个近郊工业区,5个卫星城镇。从此,引导了上海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和转变。2_2.2规划编制内容特点

1959年,上海市政府邀请建筑工程部城市规划局长王文克为首的规划工作组来上海帮助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于1959年完成“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意见”。

这个总体规划初步意见。实际上是1956年以后.上海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经验总结。总体规划提出了当时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方针,即:“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有计划地发展卫星城镇”。

这个规划内容全面,对人El规模、用地规模、住宅建设、对外交通、市内交通、城市绿化、城市建筑面貌都做了深入论证。这些内容在当时总体规划编制来说,对上海城市存在问题及城市发展方向都很有指导意义。

规划工作组分析了全市6000多家t厂,并与各工业局共同研究,提出市区工业采用=:级j类处理方法。分析了全市住宅与棚户简屋情况。提出住宅建设.市区外围新建与旧区改建同时并举。近期以外围地区新建为主。强调结合黄浦江和苏州

万 

方数据河面貌改造,调整岸线使用。对市内交通及于道系统方面,包括铁路北站西移、南站建设、“蜂腰”地区交通等,都提出了具体规划意见。

这个方案经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讨论同意.并提出要进一步搞好分期规划。但由于1960年代全国范围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接着是“文化大革命”。上海的城市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但这轮总体规划所提城市建设和发展总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仍作为重要依据。

2.3

986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3.1规划编制背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i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规划工作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

1980年10月,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国务院批转了这次会议纪要,要求京、津、沪三市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1981年。市人民政府召开上海市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布置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82年.市人民政府批转编制总体规划方案计划。要求参照国家建委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按照“纲要”原则,编制总体规划。并要求各委、办、局、区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2.3.2规划内容特点

这是第一个经过国务院原则同意。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审议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上海城市发展与建设的依据。

这个方案对上海城市性质,根据当时经济和社会背景。除强调上海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外。更强调上海是我国最大港口、贸易中心、科技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确定上海还应当进一步建设成为太平洋两岸最大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对城市布局方案,特别指出要逐步改变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形成群体组合城市。要有计划地建设中心城、卫星城、郊县小城镇和农村集镇,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规划提出要有步骤发展金山卫和吴淞南北两翼,加速新区建设。尤其是国务院批复强调,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改造浦东地区。

对旧区改造,方案提出要有重点地、相对集中地进行。规

划从虹桥机场——虹桥涉外区——上海展览中心——市政中心——外滩——陆家嘴等东西向主要街道、广场、建筑群.为

城市景观轴线。自十六铺——中山东一路一外滩——吴淞

路——四平路成为南北向城市景观轴线。

明确上海市内及对外交通必须逐步建设一个高效率的综合运输体系。要加快市区干道改造。以疏通“蜂腰”、增辟南北干道为重点。新区要与全市公路系统有机结合.组织统一便捷干道网,以适应向群体组合城市发展和南北“两翼”建设需要,根据城市沿黄浦江轴向发展形态。采取城市“切向”交通

与对外公路、国道相连,以控制市中心区穿越交通。

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专业规划、分区规划。为贯彻改革开放方针、改善投资环境.创造了条件。

2.4

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4.1规划编制背景

进入1990年代以后。上海的战略地位、城市布局结构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我国1990年代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部署。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重大战略决策。根据这一战略目标要求.上海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根据中央提出的这一新的历史使命,重新审视原来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其次,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开发、开放浦东。上海即着手编制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这个方案,无论从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功能定位,均大大超越了1980年代初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为浦东地区所确定的目标。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和浦东新区功能进一步发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就显得尤为迫切。

为适应改革开放.加快城市发展需要.1991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1989年12月颁布的“城市规划法”。要求所有城市都要编制跨世纪的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lO月又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实现城市现代化要有较高环境质量.要实施城市基础实施现代化,要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为目标。1996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成为进一步指导跨世纪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重要文件。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发展提出新的要求,1993年上海市政府召开第三次规划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高起点、高水平地编制跨世纪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年上海市第四次规划工作会议,对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作了更明确部署。

2.4.2规划编制内容特点

这是跨世纪的上海市总体规划。

这一轮总体规划在上一轮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合理规划了产业布局。进一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公共汽(电)车密切结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包括防洪、人防、消防等内容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确定城市生态敏感区和城市建设敏感区。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景观规划。同时.深化了多项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内容更

万 

方数据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增刊囊2i『市删学列

全面、更系统、更现实。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提出重塑上海城市功能。建国以后,上海较长时期是走一条以工业为发展主体的路子.为国内提供工业产品的重要工业基地。进入19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市场经济的推进,进一步确定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2l

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地位。这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确定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建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要有相应城市功能。实现由单一性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的转变。上海城市功能重塑,要立足于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使上海更好地为全国经济发展服务。其综合功能主要体现于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几大功能。城市功能重塑的举措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航空枢钮港。这些举措实施,将使城市功能有重大转变。

二是城市空间布局作重大调整。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非常重视区域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空间布局。必须突破原有中心城狭小空间,着眼全市6340km2,面向长江三角洲,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主要有两方面。

①城市发展方向,突出强调“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滨水的城镇和产业发展带。

②实施以“新城及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发展战略。按照这一轮总体规划.明确上海市城镇体系可分成下列几个层次,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以及中心村共5个层次。“十五”期间。重点建设松江新城等“一城九镇”。形成相对独立、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郊区城镇。总体规划提出将崇明岛纳入全市发展战略统筹考虑。

三是高起点、高水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出发,借鉴国外城市基础设施的先进经验,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重点有三方面:

①以完善浦东国际机场为重点,尽快把上海建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根据“一市两场”的国际机场布局特点.逐步形成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组合型航空枢纽。

②以国际集装箱深水枢纽港为核心,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是尽快建成具有15m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规划建设洋山港区是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集装箱深水港最合适方案。有利长江沿岸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港El发挥各自优势,也有利发挥东部沿海和长江口沿岸港口的综合能力。

③以高速铁路建设为重点。增加铁路对外通道,提高上海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重点建设沪宁、沪杭高速铁路。根据浦东、崇明发展需要,配合国家计划建设的沿海大通道,规划建设浦东铁路。

陈友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四是以“两网”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建设客运换乘交通枢纽。

展望

为了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实际获得更完整的认识.这篇历史

回顾从纵向这一角度对解放后上海历次总体规划的历程.包括当时编制总体规划的背景。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解放后的上海,通过一系列措施,将长期由于租界存在统治分割的城市,改造成为统一完整的城市,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认真分析上海历次总体规划的轨迹。从1959年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城市总体规划到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始终把城市布局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来研究。1959年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镇,不论在当时是否意识到。这是上海城市布局一种战略性转变。卫星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对发展上海经济、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起了积极作用。全市的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电站设备、汽车制造、火力发电等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和重要科研单位,主要分布在卫星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还带动公路网、电力网、电信网、轨道交通网发展。也为郊区发展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1959年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卫星城镇的方向是正确的。上海城市布局发展如果没有卫星城镇这个发展方向突破。就不可能有以后上海城市建设重大发展。当然,卫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有些问题可以总结。

至少可以指出:①规划设置的卫星城镇.数量过多。过于分

散;②有些卫星城镇规模过小,市政公用设施很难齐全.公共设施也很欠缺;③特别突出有些具体政策措施未能落实。1986年总体规划编制前后过程,更是引起了上海市有关专家.一些部门实际工作同志对上海城市布局发展热烈的讨论。先后形成了“东进”、

“南下”、“北上”三个方案。浦东与上海市区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开发浦东是调整上海城市布局关键的一步.可以为上海城市发挥多功能作用提供足够空间保证。1986年总体规划及国务院对总体规划的批复,更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要尽快修建黄浦江大桥及隧道等工程.在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科技、文教和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新居住区,使浦东成为现代化新区。由于1986年总体规划及国务院对总体规划批复,明确了浦东新区是上海城市布局重要发展方向.为以后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基础。也应该指出,1986年的总体规划对浦东开发的重大意义。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刻的认识。浦东作为1990年代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当时的总体规划确定浦东的集中城市化用地只有63kmz.人口规模为90万人。作为一般城市地区发展。而以后向中央领导汇报的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无论人13规模、用地规模、功能定位,均大大超越了原有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为浦东地区所确定

万 

方数据的目标。浦东开发开放大大增强了上海城市的综合功能。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是历次总体规划中编制时间最长的一次。主要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经过较长时间酝酿。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城市

布局发展方向。这次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城市发展方向。要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上海沿江沿海可以说是集中了上海最精华的设施。经过1990年代大规模建设形成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造船基地、临港新城、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再加上北面的宝山钢铁总厂、长兴岛造船基地,南面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沿江沿海地带已经集中了上海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重要城镇、大型工业园区于一体。成为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拓展空间。当然.上海城市布局发展方向。根据东西一体、联动发展。要继续推进浦东新区的功能完善。并突出郊区优先发展新城和中心镇的战略。

上海将面临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同样需要研究、优化城市布局发展方向,回顾上海三次城市布局发展大举措,并对其实施进行评估,对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是有益的。

当前研究上海城市布局发展.更多应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尤其应突出杭州湾滨海地带发展。杭州湾上海部分从南汇嘴至金丝娘桥,海岸线长约70km,包括金山、奉贤、南汇3个区,朝阳、东海、芦潮港、五四、燎原、星火等6个农场,约占全市1/3面积。

从位置及经济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区域.具有形成现代化滨海城市带需具备的条件。

首先,在金山一带具有良好港湾条件。芦潮港一带又是引向大、小洋山深水港“桥头堡”地区。并临近浦东国际航空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将极大增强上海对长三角南翼地区的辐射力。有可能使南汇、奉贤、金山成为长三角南翼物流中心,大大增加这些地区人流,物流集中趋向。

其次,有城市建设所具备自然地理条件.离上海市中心60—70km,距离比较适中,有广阔腹地。能满足城市建设需要。

第三,已有了新城雏型,包括临港、金山卫以及南桥等都已有了一定规模。该地区将成为外来人121重要集聚区.将加速上海南部城市化进程。

回顾上海多次总体规划的编制.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考虑这个城市如何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始终放在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文中,只是一些零星的思考,由于已离开实际工作。对这些问题的真正解答,需要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f1J‘孙平等.上海城市规划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8—12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回顾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陈友华, CHEN Youhua

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2008(z1)1次

参考文献(1条)

1.孙平 上海城市规划志 1999

引证文献(1条)

1.王兰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芝加哥和上海的比较[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1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ghhk2008z1011.aspx


相关内容

  • 2000-2020上海总体规划(前前后后)
  • 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历程 2009-10-9 14:44:28 国务院于1986年10月13日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稿).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 ...

  • 上海新规划
  • 上海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新闻晨报[微博]2014-05-27 08:20 我要分享 今年5月6日,在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了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增强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指导下,由 ...

  • 上海城市规划
  • 旁白: 当志平,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主要负责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镇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工作.主要著作有:<上海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纲要>.<上海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城市规划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注册城市规划师的关键岗位与职业范围>等.本期& ...

  •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
  •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 --2009年7月24日在南通市第十三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局长 马啸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南通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成果向市人大常委会议进行汇报,请予审议. ...

  •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提要:规划,关系,其他,体系,任务,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1.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 ...

  • _十二五_期间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重点研究_郁鸿胜
  • REGIONAL DEVELOPMENT "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重点研究 ◎郁鸿胜 摘 要:以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出台为背景,回顾了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进程,对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进而对"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重 ...

  •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历程和发展认识_张玉鑫
  •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历程和发展认识 大师之言03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历程和发展认识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Knowledge of Shanghai Regulatory Planning 编者按 2011年12月2日,为回顾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 ...

  • 纽约城市转型发展与多元规划
  • 纽约城市转型发展与多元规划 2014年03月12日 00:00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第6期 作者:王兰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485 摘要:纽约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明显, 多元的规划类型体现和支撑了纽约的城市转型发展.本文追述二战以来纽约城市发展转型的动态和 ...

  •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浦东地处黄浦江以东.上海开埠以来,浦东地区的开发,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规划设想.1985年2月,国务院在批复<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中,肯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开发浦东的建议.1986年10月13日,国务院在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