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对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日趋低迷,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萎靡不振,但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那就是德国。德国不但失业率低而且经济增长迅速,这样好的账单都是制造业强劲出口带来的。德国制造业出口贡献了国家经济增长的2/3,拉动人均GDP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快,德国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从出口如此强劲的德国制造业身上是不是可以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到出口呢?

本文主要研究为什么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以及辉煌的德国制造业对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出口制造业的现状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的困境,接着对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今天的中国正如同19世纪晚期的德国,也是追赶型的崛起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

第二部分对分别从德国制造业文化、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和德国创新体系三方面对为什么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德国制造”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蜕变,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就是严谨理性: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准主义、完美主义、守序主义、厚实精神。正式德意志民族的这些文化特质恰恰最大限度地满足制造业的特性,制造业的特性在德国获得了文化这种第一竞争力的强力、自觉地支持,从而使德国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这绝不是偶然的。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注重推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正是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帮助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在德国制造业的成就中,科技创新功不可没。技术创新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德国成熟的创新体系为德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最后,本文提出了德国制造业对我国出口产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在文化方面,我国应借鉴德国制造业文化对我国制造业文化再造;在教育方面,双元制教育体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才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出路,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自主科技创新,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关键词:制造业文化 双元制教育体系 科技创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downturn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and under the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rising domestic labor cost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s coming to ahead.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lmost all of the developed economies are stagnant, but one country is an exception, and that is Germany. Germany’s low unemployment rate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such a good bill is thanks to its strong manufacturing export. German manufacturing exports contributed 2/3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the speed boost per capita GDP is faster than any other developed country, Germany is currently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xporter. Could we find a way to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e such a strong German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studies how can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be eternity, and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e brilliant German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to China's export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xport manufacturing and current problems, then analys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And we find that today's China is just like the late 19th century Germany, also a catching up country. The country has become the "world factory" and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but far from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The second part analysis why German manufacturing could be eternity stro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the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culture, the German du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German innovation system. from weak to strong, from insult to glo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de in Germany"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core culture in Germany is rigorous and rational: adsorption spirit, standardization, precisionism, perfectionism, oderly, reliable spirit. Just th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rman nation are precisely to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n gain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sciously support from Germany culture , so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comes the best of the world, it is not accidental. Made in Germany "’s success is inseparable with dynamic and high level of skilled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killed workers, Germany focu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these highly skilled workers helping German companies always maintain strong competitiv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achievements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 key element to the formation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Mature German innovation system provides a powerful impetus for the Germ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enlightenment on China's exports industrial of manufacturing from made in Germany. Culturally,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culture to rebuild the cultur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education, we should introduce the dual education system to offer manufacturing personnel consistently;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 should recognize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way to improve manufactur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increase R & D investment, a variety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work together to jointly boos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truly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Key words: cul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al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目录

绪论 ................................................................... 1

一、我国出口制造业的现状 ............................................... 2

二、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

三、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分析 ........................................... 3

(一)德国制造业文化 ................................................ 3

(二)双元制教育体制 ................................................ 5

(三)科技创新体系 .................................................. 7

四、德国制造对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借鉴与启示 ............................... 9

(一)重塑“中国制造文”化符号 ...................................... 9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10

(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 11

结论 .................................................................. 13

参考文献 .............................................................. 14

附录1 ................................................................. 15

附录2 ................................................................. 17

绪论

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家风景独好,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为何“德国模式”能够胜出?究其根本,除了德国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外,牛气十足的制造业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然而德国制造的光环也并非与生俱来,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转变过程。

反观当今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不难发现今天的中国正如同19世纪晚期的德国,也是追赶型的崛起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当前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品牌缺乏影响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经验的分析,为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与启示。

国内也有学者对此问题做出研究。葛树荣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世界第一的位置,是由于德国人对理性、规则、严谨、认真、恒定和勤劳等文化特质的认同相当深刻而普遍,这些文化特质恰恰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制造业所有特性。制造业的特性在德国获得了文化这种第一竞争力的强力、自觉地支持,从而使德国的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这绝不是偶然的。

技术创新方面,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研究分会秘书长丁纯认为,“德国的创新能力很强。技术创新是德国制造业长期保持强盛的根源。”,德国的创新能力尤为突出,在德国制造的营业额中,27%以上来自于创新产品。德国工业的研发投入绝大比例用于制造业,而对机器制造、汽车、电子和化工行业四大产业贡献率最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表示,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源于走高科技、高技术道路,通过其质量和技术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占据越来越大的海外市场份额。

本文是首先对比了我国与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德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和我国现阶段出口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其次,分别从德国制造业文化、双元制教育体制以及科技创新等三个方面分析为什么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出口竞争力强劲。最后,得出德国制造给我国出口制造业部门的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出口制造业的现状

近年来,在欧债、美债危机不断加剧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市场消费能力减弱,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使我国出口产业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人民币的升值,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让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不断丧失,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下降。

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我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同时,出口制造业的发展促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我国制造业仍处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很低的的低端加工组装环节。我国低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上占有较高再有了,而高技术含量产品却普遍国际竞争力不强。2013年由中科院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指出,我国出口总量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10年超过10%,2011年基本与2010年持平为10.43%,2012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达到了11%,这一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从具体的产业来看,据统计2011年我国手机、彩电、电脑计算机为主的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比重分别为70.6%,48.8%和90.6%,虽然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利润总和还不到一个苹果公司的一半。

在经历全球经济寒流的的背景下,欧美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到我国外贸主导型的制造业厂商,甚至使这些企业一蹶不振,特别是沿海地区的许多通过“代工制造”参与到国际分工中的中小型企业。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我国低端制造产能相对过剩,高端制造极为短缺,特别是自主创新的高端制造业。除了科技创新不足之外我国出口制造业还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及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据一位珠三角的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介绍,“三年前,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只要2000-3000元,如今4000-5000元也很难留住人,工人要求企业缴纳社保,当前经济形势下,成本压力非常大。”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过去30多年中,我国制造业凭借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赚了一些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面临重大挑战。短期看,遭遇经济下行、出口疲软、用工成本上升、订单外流等近忧;长期看,则面临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高端、把控先进技术,后起的东南亚、非洲国家低成本生产优势更为明显的远虑。旧模式已行不通,而新业务却未成型。“青黄不接”、“等米下锅”可能是时下大部分制造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说起德国的制造业,人们就会想到身边的“德国制造”。大到汽车、火车、重型机械,小到螺丝、钟表、订书针,“德国制造”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耐用、精密、可靠、安全。“德国制造”因成为高品质和高技术的代名词而早已深入人心。

制造业在整个德国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上世纪后期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开始生产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德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1970年的36.5%降至2000年23%。此后,德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长期保持着与此相当的较高贡献率。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制造业企业约有2.2万家,从业人数近500万,销售额超过1.6万亿欧元。仅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三个部门的销售额就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但“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青蛙变王子”式的蜕变进程。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较邻国法国晚了30年,此时英国工业革命更是接近尾声。由于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在列强挤压下,以剽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商标等“卑劣”手法,不断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廉价销售冲击市场,由此遭到了工业强国的唾弃。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德国制造”被评为“价廉质低”的代表。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新《商标法》条款,要求所有进口商品都必须标明原产地,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货区分开来。

从那一时刻起,德国人开始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的产品,而是产品的质量。于是紧紧抓住国家统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催生了西门子、克虏伯、大众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并推动德国在一战前跃居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今天的中国正如同19世纪晚期的德国,也是追赶型的崛起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当前,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品牌缺乏影响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三、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分析

(一)德国制造业文化

“德国制造”完成华丽的蜕变,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严谨理性的

民族性格形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准主义、完美主义、守序主义、厚实精神。这些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日耳曼人的性格之中,就像是德意志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泾渭分明,从而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传奇。

以下以专注主义、标准主义及秩序主义为例来了解德意志人的文化。

1. 专注精神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的企业家门不追求规模大,但求企业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尽最大努力做到该领域实力最强的企业。甚至有些行业的世界领袖今天仍是中小企业,而有些则已经成长为大企业。在德国企业家眼中“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例如:符腾堡金属制品厂(WuerttembergischeMetallwarenfabrik)是1853年由Daniel Straub先生在德国小镇盖斯林根创建的小型金属制品加工厂。10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厨房用具,今天则成长为一个大企业。它是全球厨房用品顶级奢侈品牌,并成为不锈钢厨房及餐桌餐具用品的代名词。其产品包括餐具、锅具、刀具、厨房器具、餐桌用品、咖啡机等,品种超过1.5万多种。WMF一直是世界上大多数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的指定首选,并于近年来进入我国中心城市高档商场,是厨房中的“宝马奔驰”。

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德国中小企业,通过对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流程的不懈追求,成为了专业市场内的“隐形世界冠军”,在专业圈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在该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标准主义

日耳曼人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 他们对标准的追求极其狂热,德国似乎是世界上标准最多的国家。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据说在德国,家庭主妇煮一个鸡蛋也要用量具来精确衡量水的重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从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都来自德国。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Deutsches Institutfuer Normung)。可以说,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DIN标准涵盖了机械、化工、汽车、服务业等所有产业门类,超过3万项,是“德国制造”的基础。为了保证质量,德标很多时候都详细规定了制造业某种产品的细节和流程,任何一件产品都必须严格按照德标的规定进行生产,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检验核查标准。就这样,不管什么企业,只要是按照德标详细规范生产出来的工业品,质量都能得到绝对保证。

德国不仅严谨地实行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还建立了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依照ISO和DIN等标准对企业产品和制造流程进行检测,并为合格者颁发

认证证书。这样既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提升了“德国制造”整体国际的竞争力。

3. 秩序(程序)主义

如果要问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对德国人的印象是什么,他很大可能会告诉你一个单词“Ordnung”, 意思是“秩序”,就连德国人见了面第一句话就会说“秩序还好吧”。德国人严守秩序,甚至有人说德国人做饭就像在做实验一样。有一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特别依赖和习惯于遵守秩序,离开了秩序就会感到焦虑和寸步难行。

这种秩序主义还体现在公共交通上,在每个公交、地铁站牌上都可以看沿路行径的站名并且会标出行驶时间,也就是说到了公交站就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上车,什么时间到达目的地。

性格决定命运,民族性决定了做事方式。一种观点认为,德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德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从整体上看,德国人都是一些极为刻板的人,他们冷静、勤劳、顽固、冷酷。德国人从内心深处尊重法律、秩序、制度、规则,做事有板有眼,一切按照规矩来,这是很多德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常用语。

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中说过这样一个例子:我国派出去德国一批优秀工人与德国工人一起工作。按照该德国企业的工序,德国工人一分钟干三个。而我国的工人,一分钟干了六个,我们的工人说德国人太慢,建议他们一分钟也干六个。德国工人告诉他们,这个工艺没有改,我们必须按照工序做。到了最后的装配合格率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德国程序主义的功效,我们的合格率是65%,而德国工人做的产品总装的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5%。

德国人对理性、规则、严谨、认真、恒定和勤劳等文化特质的认同相当深刻而普遍,这些文化特质恰恰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制造业所有特性。制造业的特性在德国获得了文化这种第一竞争力的强力、自觉地支持,从而使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代名词,这绝不是偶然的。

(二)双元制教育体制

“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方式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是学科体系,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

在“双元制”教学中,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30%-40%的课程在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双元制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双元制”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课程内容理论课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有的课程都按照学期进行细分,无论哪一学期的课程,始终都是围绕实践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展开的。课程的选择都是经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综合编排的,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

那么德国双元制教育有哪些优势呢?

1. 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德国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这种模式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培训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

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多。正是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把研发出来的蓝图变成精美的产品,投放市场,帮助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约占70%~80%,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约占20%~30%。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在一片废墟上得以重建,正是依靠“双元制”职业教育不断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创造了战后令世界瞩目的经济腾飞的奇迹。

(三)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德国之所以能保持制造业的优势,关键是能顺畅地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产品的多样性及现代化使得德国企业有能力规避欧债危机带来的各种风险。有经济学家测算指出,德国经济增长额的60%是依靠采用科学技术成果获得的。在德国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三大科研支柱,即企业科研、大学科研和专业科研。

1. 企业科研

从德国的创新体系来看,企业无疑处于中心的地位。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进步作为市场创新的基础具有无止境的活力,具有发现精神的企业家正是这种活力的体现者。他们敢为人先,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方法来取代旧产品和旧方法,从而获取创新利润。熊彼特将这种企业家活动称之为“创造性的毁灭”。德国制造业就曾经涌现出像西门子、戴姆勒、本茨、保时捷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德国企业在产品研究和开发领域投入的资金位于欧洲各国之首。德国科学促进者协会(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德国企业的研发资金总额超过50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与上一年相比,企业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增加了7.2%,增至503亿欧元。企业内部全职科研人员的总数接近35万人,同比增加了3.7%。

据科学促进者协会介绍,产品研发实力最强的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在各行业中遥遥领先。2011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共投入158亿欧元进行产品研发,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的研发。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位于沃尔夫斯堡(Wolfsburg)的大众汽车康采恩用于产品研发的经费稳居各家汽车制造商之首,高达72亿欧元;戴姆勒公司的投资约为56亿欧元;宝马公司约为34亿欧元。

相比之下,能源供应商的研发热情则没有那么高涨。2011年能源供应商的研发投入降幅超过4%。能源转型造成的经济困难可能是研发资金缩水的原因。目标:国内生产总值的3%用于研发据联邦教育和科研部统计,2011年,德国企业和联邦政府总共投资大约746亿欧元进行研究和开发,创下了历史新高。研发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BIP)的2.9%,距实现3%的目标为期不远。

教育和科研部称,欧盟各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平均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其他欧盟大国如法国的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5%,英国占1.8%,西班牙占

1.33%,意大利占1.25%,均明显低于德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科学促进者协会预计,2012年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有所放缓,投资增幅为1.9%,增长幅度与通货膨胀率相当。而2013年企业的研发经费增幅可能达到3.6%。

2. 大学科研

作为德国三大科研支柱之一,德国高校在德国国家科研与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举足

轻重。德国大学科研约占国家研发投入的18%。大学科研的21%为技术工程,29%为自然科学,24%为医学,4%为农业科学,其余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为了使大学科研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德国大学的科研活动十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合作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合作研究,二是委托研究。如德国亚琛理工大学就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着重于机床这一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和工艺研究。

为了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提高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德国很多大学设有专门部门联系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事宜。德国柏林工大就设有技术转让处,职能是管理合作项目,宣传大学的重要技术成果,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柏林工大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企业如果对某个项目感兴趣,很容易就能直接找到负责的教授进行协商。柏林工大技术转让处的米勒先生强调说,科技园模式是转化大学高科技成果、孵化高科技企业的重要园地。各大学均把建立科技园看作是加速技术由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柏林布赫生物科技园为例,该科技园由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参股,目前拥有41家生物技术公司,业务领域集中在基因组研究、生命科学和生物信息方面。在这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效果明显,园区内的企业更是得益于科研力量而发展迅猛。

德国工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80%的德国企业已经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看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德国许多大型企业都在高校开办研究机构,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优势为企业生产服务。

3.专业科研

德国蓬勃的创新力,与其分工明确、统筹互补、高效运作的多层次科研体系密不可分。其中,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功不可没。以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所为例,该研究所在政府资助下,以企业形式运作,公益性地进行应用科学研究。首先,它是政府基于公益性考量并对市场失效领域研究进行补偿而设立的。按照德国的有关规定,研究所是用纳税人的钱支撑的,不能与纳税人竞争,即不能与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共有56个研究机构,13000名科研人员,一年为3000多家客户完成10000多项科研开发项目。研究所与工业界的合作形式主要有: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开发项目和研究计划开展合作;接受工业界的委托开展合作研究;以许可证形式向工业界转让研究成果;允许企业使用大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和设备;人员交流、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像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所这样的科研机构拥有德国科研开发的重要骨干力量,集中了人才、资金和大型设备,这使得研究所有能力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开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高技术前瞻性项目,参与时间长、耗资大的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

四、德国制造对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借鉴与启示

(一)重塑“中国制造”文化符号

中国制造商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无形地就将自己的文化烙印在了商品之中,形成了“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物美价廉,以低价格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也有人说是假冒伪劣,通过“山寨产品”、“山寨技术”;我认为“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国制造企业的文化,是制造商文化的外在表现。

目前“中国制造”的文化有三大大缺点:一是浮躁,二是取巧文化,三是差不多文化。

在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欧债危机等大背景下,普遍中国出口制造商哀叹做实业太难。“不求百年基业,但求资产增值”的心态更是大多数制造商的心声。如今的大多数中国企业家一心想要把企业做大,就连做计算机、做冰箱的都在做房地产,然而在自身原本所在的行业内并没有做到强。在这个不光制造商,就连全社会都很浮躁的今天,“专注”似乎是一种另类,是一种奢望。

何为取巧文化,取巧是指中国制造业的“山寨”,即从外国买回技术产品,回来把产品拆解,再复制该产品的零部件,组装成成品,最后贴上自己的标签,这就是中国式的“山寨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制造物美价廉,同样质量的产品,没有技术研发的成本,自然价格就会低。于是,欧洲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美国也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而中国企业只能沦为世界的加工工厂。

“差不多”是中国人的口头禅,张天翼先生称大多数国人是“差不多先生”,见面问“混”的怎么样,答“差不多、过得去、随便”。这就是“差不多”文化。

在企业当中,“差不多”文化就是粗放式管理,觉得差不多就行,没有大的纰漏就行。现在很多的制造业企业家不去专心的做好产品,而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投资那些挣钱的领域,觉得企业还活得差不多,还在盈利就可以了。这些企业家完全不去在意,世界上哪个百年企业不是依靠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使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凭借深厚的管理底蕴发展其他产业的。

面对中国制造的这三大文化的缺点,德国人的制造业文化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1. 专注,用专注去除浮躁。学习德国企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的精神。出口制造业企业,都必须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单,不然就无法在技术研发上有所突破,获得技术优势。要做到专注与“追逐暴利、快速圈钱”的行为保持一定的距离,用耐得住寂寞、抵挡住诱惑的精神,站在“善于取舍”的战略高度,远离功利,默默无闻,稳扎稳打,以“聚沙成塔式”的核心竞争优势。

2. 严谨,不仅做产品要严谨,管理企业更要严谨。德国制造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严谨。中国制造业需要回归商业领域的本性,与其成为市场红海中厮杀,拼命让员工加班加点给别人做衣裳,不如回到企业的原点,踏踏实实的从基础做起,从产品做起,以德国人的严谨做产品。企业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管理粗糙,要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企业使命,意识到“中国制造”的重担。企业家之所以被称为企业家,是因为他们以企业为根,莫要成为投机分子。投资可能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富的短期收入,可是一旦企业管理松散导致企业文化沦落,企业的明天就岌岌可危了。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家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问题,也乐意求助于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共同找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诉求,通过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重塑或者优化企业文化。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 .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德国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普遍实施双元培训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这种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是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具体可以以一下方法实施:

(1)龙头企业联合办学,政府扶植

考虑到办学资金问题,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可能会没有能力单独创建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让该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联合办学,即在某一行业的一家或几家龙头企业根据自身所在行业的需求,自主创建职业学校。政府为学校提供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如提供办学用地、理论课教师工资的支付等,以鼓励企业办学。

(2)校企以股份制经营学校

除了企业自主创建职业学校外,还可以通过改制部分职业学校的形式来实现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在现今的职业教育中,将教育产权股份化,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这样既可以保证教育投资能力的增加,也可以明确投资各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

(3)由企业经营学校

要使我国双元制教育快速发展,可以通过像国企“转制”的方式一样,将职业教育私营化,以提高教学质量,让企业自主经营。公立学校转制主要是指将公办学校交给有实力的企业,利用民办教育的部分政策,把公立学校变成民办学校经营管理的学校。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外资企业、海外企业参与,为我国双元制教育注入不同的元素,多样化发展。

2. 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训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大部分还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导致了如今学生

在学校学到的跟企业的需求脱节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以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在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中,要按照企业要求安排实训和所要学习的内容。其次要将学生的学习工程变成工作的工程,将工作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将学生送到真正的工作岗位上,送到工厂车间、销售部门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实训中直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3. 转变国民对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政府一直在强调高度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然而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还是对职业教育持有一些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毕业后只能从事收入低、很出体力的工作。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以至于,职业教育得不到好的生源。这时就必须要转变国人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这种转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政府要出台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如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待遇,使他们在薪资水平、社会保障方面与大学毕业生处于平等地位等。其次,政府鼓励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如政府可以为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生活津贴,在德国学生的生活津贴是由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发放的。在我国为了鼓励企业办学,且减轻企业负担,这部分费用最好能由政府来发放。最后,职业学校要提升自身的品质与办学质量,与企业一道培养成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带来的丰硕成果,为职业教育赢得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使我们认识到,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

从德国制造业通过其科技创新保持其优势可以看出,自主科技创新对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着能力不足和动力缺失的双重制约,其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仅包括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还包括创新资金来源不足。

1. 缺乏技术创新人才。我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企业自身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

2. 创新资金来源不足。中小企业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低且总量小,难以应对技术创新成本高、回收期长等风险。融资难,使很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搞技术创新,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较低。

3.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成功不一定会带来预期的效益,而一旦不成功,巨额的投资就会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在能够获

得现实利益的情况下,企业更愿意把资金投向回报高、周期短的行业。

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之外,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部因素。我国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上存在很多不利因素,诸如:未形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体系;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

要解决这些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可以借鉴一下路径:

1.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让企业敢于创新。

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投资的基金的方式,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要积极探索建立国家级风险投资基金,可以由财政专项资金建立风投基金,并大力扶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像我国著名的天使投资等。为了扶持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可以对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实施有效支持。

2. 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要通过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使自主创新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要形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风气,鼓励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组建行业协会或组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知识产权行业协会。政府要建立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协调机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保护创新的利益不受侵害。

3.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自主科技创新融资的专业银行,切实解决高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由于自主科技创新的风险较大,首先,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的银行,并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鼓励、带动民营资本的进入,从而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结论

本文分别从德国制造业文化、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及德国科技创新体系三个方面分析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分析得出德意志民族以严谨理性为核心的制造业文化恰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制造业的特性,制造业在获得文化的强力、自觉的支持,从而保持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以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方式为德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制造业人才、工人;以企业科研、大学科研和专业科研为支柱的德国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这三方面的分析,为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包括重塑“中国制造”文化符号、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三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史世伟.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德国研究. 2009年第01期

[2] 孙殿义. 政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德国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若干启示中国科

学院院刊. 2010年第02期.

[3] 菲利克斯·劳耐尔,德国不莱梅大学教授. 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

职业技术教育(长春). 2011年12期第68~71页.

[4] 米远超.德国企业文化特征.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32期.

[5] 黄涛. 德国制造业强大的秘密. IT经理世界. 2004年10期.

[6] 马瑞丰 李晓娟. 对德国双元制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

01期.

[7] 尹俐.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职教论坛. 2011年09期.

[8] 张静 刘春青. 德国科技创新之我见. 安徽科技. 2011年11期

[9] 张木然. 德国的创新政策和创新体系.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5年11期.

[10] 张明龙. 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理论导刊. 2008年第2期.

[11] 田付新. 走进德国企业 探索德国制造业. 现代零部件. 2011年第11期.

[12] 杨海洋.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生并保持的原因分析. 改革与战略. 2013年01期

[13] 袁雪. 解密“德国制造”神话:中小企业撑起一片天.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0年01期.

[14] 李光斗. 品牌立国:中国向德国制造学什么?. 现代企业教育. 2011年17期.

[15] 德国制造业的“成功秘诀”. 汽车信息. 2012年第5期.

[16] 秦俊峰. 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 中国企业家. 2013年第2期

附录1

中国制造vs德国制造

赫尔曼•西蒙

当谈到全球市场竞争,尤其是出口领域的竞争时,中德两国正越来越多地发生碰撞。自2003年至2008年,德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坐上了头把交椅——而且中国将继续保持这一地位。

2010年,两国双双再次显示了强劲的出口增长,并捍卫了自己的地位,在出口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由于中德出口商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之间的竞争将相当激烈。

德国制造的卓越的历史闻名于世。该国持续的“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霸主地位从一些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汽车品牌,常与绰号“德国制造的品牌溢价”已导致在国内被公认的最有竞争力的开发国家之一在世界上。

然而,与新兴经济体不同的是,德国已经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维持其全球的制造能力,是今天的强势地位,而大多数欧元区导航动荡的经济风暴席卷大陆,整个2012年,并在2013年将继续这样做。

德国在过去十年繁荣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集中发展新技术,并利用一个高度熟练的劳动力推动创新,要求更高的劳动率,导致国家的经济在经济利益的能力,公民和企业的经营在市场。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德国在机电一体化的领导-一个多学科领域的科学与工程,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以改善和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21 通过此一重点,和,结果,德国有技术进步创造可持续来自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事实上,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仅次于中国。

然而,挑战可能织机德国在其有能力维持其竞争优势。毫无疑问,该国是一个领导者,其创新能力和发展强大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医疗保健和其他因素,有助于一个国家的全球竞争能力的熟练的劳动力已启用。

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

为什么德国这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在出口方面表现如此强劲?原因在于其“隐形冠军”:几乎不为人知的中型全球市场领军企业。我估计,全球范围内此类企业的总数量约为2500家,其中1200家来自德国。它们在德国出口中占到了四分之一左右。 令人吃惊的是,我在中国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中国68%的出口,来自那些员工总数不到2000人的企业,而非大企业。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已拥有远超100家的隐形冠军企业,可能高于法国、英国或日本等高度发达国家。

雄心万丈

这些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全球市场领导权方面极为远大的抱负。正是这一

目标,推动着中德两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家们。在中国的多次谈话中,我曾向听众提问:“谁想成为全球市场领袖?”总会有半数以上的人举手,与德国的情形非常相似。这些雄心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性碰撞。

德国要成为低价竞争者

全球化通常始自出口和销售。接着是制造业,而后是研发,再以后是全部管理职能。多数德国企业处于这一过程的末期。它们不仅在中国建立庞大的制造业基地,还把较为廉价和简单产品的研发转移到那里。在这条道路上,西门子(Siemens)和博世(Bosch)遥遥领先。工业称重和测量设备的全球领军企业申克集团(Schenck Process)甚至将其整个矿业技术支持中心移师北京。德国企业要在低成本、低价格领域保持相对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变成中国企业”。

塔塔(Tata)Nano 是“德国”车?

近来我强烈支持的一种看法是,德国企业应开始在成本方面向中国竞争对手发起进攻。这需要极为简化的产品(称之为超低价产品)和成本最低地区的制造业。它们通常都位于中国以外,在印度、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印度的塔塔Nano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款德国车,涉及到9家德国供应商,其中最大的是博世。来自德国的零配件在印度开发和制造,而非德国。

中国成为高价竞争者

但我们也看到了相反方向的变化。中国将其称之为消费升级(trading up)。大约一年前,当我第一次参观位于中国长沙的三一重工(Sany)混凝土泵工厂时,我被惊呆了。在这个超级现代的工厂(只有我不久之前在斯德哥尔摩附近参观的Scania工厂可与之媲美),我首先看到的是梅塞德斯(Mercedes)和沃尔沃(Volvo)载重汽车地盘。在我表达了自己的吃惊之后,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要把我们的混凝土泵装配在全球最好的卡车上。”接着,我看到了道依茨(Deutz)柴油机、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液压机和西门子的控制器。三一重工明确表示,他们只使用世界级的供应商。

几个月后,我在科隆遇到了三一重工欧洲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目前正在科隆附近兴建“绿地”(greenfield)工厂,这是德国的第一家中国工厂。当我问及原因,得到的回答同样有趣:“三一重工必须处于世界级的制造业地区。如果我们想成为世界级企业,那么我们必须直接接触到全球最优秀的制造业和工程人才。”2009年,三一重工超过德国的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成为混凝土泵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

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国企业,但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我认为,中国是德国未来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但由于在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德国企业已为即将到来的竞争做好了准备。

附录2

Made in Germany VS Made in China

Simon-Kucher & Partners

When it comes to competition in global markets, especially in exports, China and Germany are increasingly on a collision course. Germany was the number one exporter from 2003 t0 2008. In 2009 China overtook Germany to become number one — and it will stay there.

In 2010 both nations again showed strong export growth and defended their positions, well ahead of the US in exports. With remarkabl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German exporters, the competition will be tough. Strength 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Crisis

Germany’s history for manufacturing excellence is renowned. From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luxurious automotive brands to the country’s continued dominance in the field of “mechatronics”, the premium brand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moniker “made in Germany” has resulted in the country being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developed nations in the world. Unlike emerging economies, however, Germany has taken a different approach in sustaining its global manufacturing prowess and is today in a position of strength while most of the Eurozone navigates the turbulent economic storm that engulfed the continent throughout 2012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in 2013.

Germany’s path to prosperity over the past decade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ts ability to drive innovation leveraging a highly skilled workforce that demands higher labour rates, resulting in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nation’s economy, its citizens and companies operating in the market.

One specific example is Germany’s leadership in mechatronics –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at merges mechanics, electronics, control theory and computer science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21 Through this focus, and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at result, Germany has created sustainable demand for its products from both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In fact, Germany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ing exporter behind China.

Yet, challenges may loom for Germany in its ability to maintain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the country is a leader in i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a skilled workforce that is enabled by strong infrastructure, quality healthcare and othe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a nation’s ability to compete globally.

Hidden Champions

Why is Germany, a comparatively small country, so strong in exports? The explanation lies in its “hidden champions”, little known mid-sized world market leaders. My total count of these companies is around 2,500 worldwide, and 1,200 of them are from Germany. They alone account for about one quarter of German exports.

Surprisingly I found a rather similar structure in China. 68 percent of all Chinese exports come from companies with fewer than 2,000 employees — not from large corporations. It is also amazing that China already has well over 100 hidden champions, probably more than highly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the UK or Japan.

Strong ambitions

On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se firms is their extreme ambition with regard to global market leadership. This is the aim that drives hidden-champion entrepreneurs in both China and Germany. In numerous talks in China I asked the audience, “Who wants to become world market leader?” Always more than half raised their hands, very similar to Germany. These ambitions will unavoidably lead to a competitive collision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Germans as low-price competitors

Globalization usually starts with exports and sales. Manufacturing follows, then R&D, and later on complete management functions. Most German companies are in the late stages of this process. They are not only building huge manufacturing sites in China, but also moving R&D for cheaper and simpler products there. Siemens and Bosch are well advanced on this path. Schenck Process, a world leader in industrial weighing and measuring processes, has even moved its complete competence centre for the mining industry to Beijing. The only way for German companies to remain competitive against the Chinese in the low-cost, low price-segment is to “become Chinese” themselves. Tata Nano ‘German’

A very recent idea which I strongly advocate is that German companies

should start to attack their Chinese competitors on the cost side. This requires radically simplified products, known as ultra-low-price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in the lowest-cost locations. These are usually outside China, in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Bangladesh and Vietnam. The Tata Nano car in India is a case in point. It is essentially a German car with nine German suppliers involved, Bosch being the biggest. The components delivered by the Germans were developed and are manufactured in India, not in Germany. Chinese as high-value competitors

But we also see a movemen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Chinese call it trading up. When I visited the concrete pump plant of Sany in Changsha, China, about a year ago, I was stunned. The first thing I saw in this ultra-modern plant (comparable only to a Scania plant I had visited near Stockholm shortly beforehand) were Mercedes and Volvo truck chassis. Expressing my astonishment, I got the reply, “We mount our concrete pumps on the best trucks in the world.” And it went on. I saw Deutz diesels, Bosch Rexroth hydraulics and controls from Siemens. Sany stated unequivocally that they use only world-class suppliers.

A few months later I met Sany’s General Manager Europe in Cologne, near to which Sany is currently building a greenfield plant — the first Chinese plant in Germany. My “Why?” question again found an interesting reply: “Sany has to be in a world-class manufacturing location. If we want to become world-class we must be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best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 talent.” In 2009, Sany overtook Putzmeister from Germany as the global leader in concrete pumps.

Sany is not a typical Chinese company, but it is a harbinger of things to come. I consider the Chinese the most serious competitors for the Germans in the future. But with their strong presence in 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countries, the Germans are well prepared for the looming fight.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日趋低迷,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萎靡不振,但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那就是德国。德国不但失业率低而且经济增长迅速,这样好的账单都是制造业强劲出口带来的。德国制造业出口贡献了国家经济增长的2/3,拉动人均GDP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快,德国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从出口如此强劲的德国制造业身上是不是可以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到出口呢?

本文主要研究为什么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以及辉煌的德国制造业对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出口制造业的现状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的困境,接着对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今天的中国正如同19世纪晚期的德国,也是追赶型的崛起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

第二部分对分别从德国制造业文化、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和德国创新体系三方面对为什么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德国制造”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蜕变,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就是严谨理性: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准主义、完美主义、守序主义、厚实精神。正式德意志民族的这些文化特质恰恰最大限度地满足制造业的特性,制造业的特性在德国获得了文化这种第一竞争力的强力、自觉地支持,从而使德国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这绝不是偶然的。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注重推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正是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帮助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在德国制造业的成就中,科技创新功不可没。技术创新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德国成熟的创新体系为德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最后,本文提出了德国制造业对我国出口产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在文化方面,我国应借鉴德国制造业文化对我国制造业文化再造;在教育方面,双元制教育体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才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出路,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自主科技创新,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关键词:制造业文化 双元制教育体系 科技创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downturn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and under the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rising domestic labor cost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s coming to ahead.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lmost all of the developed economies are stagnant, but one country is an exception, and that is Germany. Germany’s low unemployment rate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such a good bill is thanks to its strong manufacturing export. German manufacturing exports contributed 2/3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the speed boost per capita GDP is faster than any other developed country, Germany is currently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xporter. Could we find a way to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e such a strong German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studies how can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be eternity, and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e brilliant German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to China's export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xport manufacturing and current problems, then analys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And we find that today's China is just like the late 19th century Germany, also a catching up country. The country has become the "world factory" and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but far from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The second part analysis why German manufacturing could be eternity stro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the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culture, the German du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German innovation system. from weak to strong, from insult to glo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de in Germany"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core culture in Germany is rigorous and rational: adsorption spirit, standardization, precisionism, perfectionism, oderly, reliable spirit. Just th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rman nation are precisely to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n gain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sciously support from Germany culture , so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comes the best of the world, it is not accidental. Made in Germany "’s success is inseparable with dynamic and high level of skilled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killed workers, Germany focu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these highly skilled workers helping German companies always maintain strong competitiv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achievements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 key element to the formation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Mature German innovation system provides a powerful impetus for the Germ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enlightenment on China's exports industrial of manufacturing from made in Germany. Culturally,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culture to rebuild the cultur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education, we should introduce the dual education system to offer manufacturing personnel consistently;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 should recognize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way to improve manufactur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increase R & D investment, a variety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work together to jointly boos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truly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Key words: cul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al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目录

绪论 ................................................................... 1

一、我国出口制造业的现状 ............................................... 2

二、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

三、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分析 ........................................... 3

(一)德国制造业文化 ................................................ 3

(二)双元制教育体制 ................................................ 5

(三)科技创新体系 .................................................. 7

四、德国制造对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借鉴与启示 ............................... 9

(一)重塑“中国制造文”化符号 ...................................... 9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10

(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 11

结论 .................................................................. 13

参考文献 .............................................................. 14

附录1 ................................................................. 15

附录2 ................................................................. 17

绪论

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家风景独好,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为何“德国模式”能够胜出?究其根本,除了德国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外,牛气十足的制造业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然而德国制造的光环也并非与生俱来,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转变过程。

反观当今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不难发现今天的中国正如同19世纪晚期的德国,也是追赶型的崛起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当前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品牌缺乏影响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经验的分析,为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与启示。

国内也有学者对此问题做出研究。葛树荣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世界第一的位置,是由于德国人对理性、规则、严谨、认真、恒定和勤劳等文化特质的认同相当深刻而普遍,这些文化特质恰恰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制造业所有特性。制造业的特性在德国获得了文化这种第一竞争力的强力、自觉地支持,从而使德国的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这绝不是偶然的。

技术创新方面,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研究分会秘书长丁纯认为,“德国的创新能力很强。技术创新是德国制造业长期保持强盛的根源。”,德国的创新能力尤为突出,在德国制造的营业额中,27%以上来自于创新产品。德国工业的研发投入绝大比例用于制造业,而对机器制造、汽车、电子和化工行业四大产业贡献率最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表示,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源于走高科技、高技术道路,通过其质量和技术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占据越来越大的海外市场份额。

本文是首先对比了我国与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德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和我国现阶段出口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其次,分别从德国制造业文化、双元制教育体制以及科技创新等三个方面分析为什么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出口竞争力强劲。最后,得出德国制造给我国出口制造业部门的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出口制造业的现状

近年来,在欧债、美债危机不断加剧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市场消费能力减弱,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使我国出口产业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人民币的升值,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让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不断丧失,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下降。

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我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同时,出口制造业的发展促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我国制造业仍处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很低的的低端加工组装环节。我国低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上占有较高再有了,而高技术含量产品却普遍国际竞争力不强。2013年由中科院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指出,我国出口总量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10年超过10%,2011年基本与2010年持平为10.43%,2012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达到了11%,这一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从具体的产业来看,据统计2011年我国手机、彩电、电脑计算机为主的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比重分别为70.6%,48.8%和90.6%,虽然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利润总和还不到一个苹果公司的一半。

在经历全球经济寒流的的背景下,欧美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到我国外贸主导型的制造业厂商,甚至使这些企业一蹶不振,特别是沿海地区的许多通过“代工制造”参与到国际分工中的中小型企业。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我国低端制造产能相对过剩,高端制造极为短缺,特别是自主创新的高端制造业。除了科技创新不足之外我国出口制造业还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及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据一位珠三角的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介绍,“三年前,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只要2000-3000元,如今4000-5000元也很难留住人,工人要求企业缴纳社保,当前经济形势下,成本压力非常大。”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过去30多年中,我国制造业凭借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赚了一些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面临重大挑战。短期看,遭遇经济下行、出口疲软、用工成本上升、订单外流等近忧;长期看,则面临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高端、把控先进技术,后起的东南亚、非洲国家低成本生产优势更为明显的远虑。旧模式已行不通,而新业务却未成型。“青黄不接”、“等米下锅”可能是时下大部分制造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说起德国的制造业,人们就会想到身边的“德国制造”。大到汽车、火车、重型机械,小到螺丝、钟表、订书针,“德国制造”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耐用、精密、可靠、安全。“德国制造”因成为高品质和高技术的代名词而早已深入人心。

制造业在整个德国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上世纪后期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开始生产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德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1970年的36.5%降至2000年23%。此后,德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长期保持着与此相当的较高贡献率。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制造业企业约有2.2万家,从业人数近500万,销售额超过1.6万亿欧元。仅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三个部门的销售额就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但“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青蛙变王子”式的蜕变进程。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较邻国法国晚了30年,此时英国工业革命更是接近尾声。由于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在列强挤压下,以剽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商标等“卑劣”手法,不断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廉价销售冲击市场,由此遭到了工业强国的唾弃。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德国制造”被评为“价廉质低”的代表。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新《商标法》条款,要求所有进口商品都必须标明原产地,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货区分开来。

从那一时刻起,德国人开始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的产品,而是产品的质量。于是紧紧抓住国家统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催生了西门子、克虏伯、大众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并推动德国在一战前跃居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今天的中国正如同19世纪晚期的德国,也是追赶型的崛起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当前,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品牌缺乏影响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三、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分析

(一)德国制造业文化

“德国制造”完成华丽的蜕变,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严谨理性的

民族性格形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准主义、完美主义、守序主义、厚实精神。这些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日耳曼人的性格之中,就像是德意志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泾渭分明,从而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传奇。

以下以专注主义、标准主义及秩序主义为例来了解德意志人的文化。

1. 专注精神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的企业家门不追求规模大,但求企业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尽最大努力做到该领域实力最强的企业。甚至有些行业的世界领袖今天仍是中小企业,而有些则已经成长为大企业。在德国企业家眼中“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例如:符腾堡金属制品厂(WuerttembergischeMetallwarenfabrik)是1853年由Daniel Straub先生在德国小镇盖斯林根创建的小型金属制品加工厂。10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厨房用具,今天则成长为一个大企业。它是全球厨房用品顶级奢侈品牌,并成为不锈钢厨房及餐桌餐具用品的代名词。其产品包括餐具、锅具、刀具、厨房器具、餐桌用品、咖啡机等,品种超过1.5万多种。WMF一直是世界上大多数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的指定首选,并于近年来进入我国中心城市高档商场,是厨房中的“宝马奔驰”。

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德国中小企业,通过对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流程的不懈追求,成为了专业市场内的“隐形世界冠军”,在专业圈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在该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标准主义

日耳曼人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 他们对标准的追求极其狂热,德国似乎是世界上标准最多的国家。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据说在德国,家庭主妇煮一个鸡蛋也要用量具来精确衡量水的重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从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都来自德国。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Deutsches Institutfuer Normung)。可以说,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DIN标准涵盖了机械、化工、汽车、服务业等所有产业门类,超过3万项,是“德国制造”的基础。为了保证质量,德标很多时候都详细规定了制造业某种产品的细节和流程,任何一件产品都必须严格按照德标的规定进行生产,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检验核查标准。就这样,不管什么企业,只要是按照德标详细规范生产出来的工业品,质量都能得到绝对保证。

德国不仅严谨地实行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还建立了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依照ISO和DIN等标准对企业产品和制造流程进行检测,并为合格者颁发

认证证书。这样既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提升了“德国制造”整体国际的竞争力。

3. 秩序(程序)主义

如果要问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对德国人的印象是什么,他很大可能会告诉你一个单词“Ordnung”, 意思是“秩序”,就连德国人见了面第一句话就会说“秩序还好吧”。德国人严守秩序,甚至有人说德国人做饭就像在做实验一样。有一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特别依赖和习惯于遵守秩序,离开了秩序就会感到焦虑和寸步难行。

这种秩序主义还体现在公共交通上,在每个公交、地铁站牌上都可以看沿路行径的站名并且会标出行驶时间,也就是说到了公交站就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上车,什么时间到达目的地。

性格决定命运,民族性决定了做事方式。一种观点认为,德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德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从整体上看,德国人都是一些极为刻板的人,他们冷静、勤劳、顽固、冷酷。德国人从内心深处尊重法律、秩序、制度、规则,做事有板有眼,一切按照规矩来,这是很多德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常用语。

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中说过这样一个例子:我国派出去德国一批优秀工人与德国工人一起工作。按照该德国企业的工序,德国工人一分钟干三个。而我国的工人,一分钟干了六个,我们的工人说德国人太慢,建议他们一分钟也干六个。德国工人告诉他们,这个工艺没有改,我们必须按照工序做。到了最后的装配合格率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德国程序主义的功效,我们的合格率是65%,而德国工人做的产品总装的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5%。

德国人对理性、规则、严谨、认真、恒定和勤劳等文化特质的认同相当深刻而普遍,这些文化特质恰恰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制造业所有特性。制造业的特性在德国获得了文化这种第一竞争力的强力、自觉地支持,从而使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代名词,这绝不是偶然的。

(二)双元制教育体制

“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方式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是学科体系,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

在“双元制”教学中,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30%-40%的课程在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双元制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双元制”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课程内容理论课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有的课程都按照学期进行细分,无论哪一学期的课程,始终都是围绕实践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展开的。课程的选择都是经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综合编排的,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

那么德国双元制教育有哪些优势呢?

1. 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德国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这种模式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培训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

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多。正是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把研发出来的蓝图变成精美的产品,投放市场,帮助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约占70%~80%,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约占20%~30%。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在一片废墟上得以重建,正是依靠“双元制”职业教育不断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创造了战后令世界瞩目的经济腾飞的奇迹。

(三)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德国之所以能保持制造业的优势,关键是能顺畅地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产品的多样性及现代化使得德国企业有能力规避欧债危机带来的各种风险。有经济学家测算指出,德国经济增长额的60%是依靠采用科学技术成果获得的。在德国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三大科研支柱,即企业科研、大学科研和专业科研。

1. 企业科研

从德国的创新体系来看,企业无疑处于中心的地位。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进步作为市场创新的基础具有无止境的活力,具有发现精神的企业家正是这种活力的体现者。他们敢为人先,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方法来取代旧产品和旧方法,从而获取创新利润。熊彼特将这种企业家活动称之为“创造性的毁灭”。德国制造业就曾经涌现出像西门子、戴姆勒、本茨、保时捷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德国企业在产品研究和开发领域投入的资金位于欧洲各国之首。德国科学促进者协会(Stifterverband für die deutsche Wissenschaft)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德国企业的研发资金总额超过50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与上一年相比,企业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增加了7.2%,增至503亿欧元。企业内部全职科研人员的总数接近35万人,同比增加了3.7%。

据科学促进者协会介绍,产品研发实力最强的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在各行业中遥遥领先。2011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共投入158亿欧元进行产品研发,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的研发。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位于沃尔夫斯堡(Wolfsburg)的大众汽车康采恩用于产品研发的经费稳居各家汽车制造商之首,高达72亿欧元;戴姆勒公司的投资约为56亿欧元;宝马公司约为34亿欧元。

相比之下,能源供应商的研发热情则没有那么高涨。2011年能源供应商的研发投入降幅超过4%。能源转型造成的经济困难可能是研发资金缩水的原因。目标:国内生产总值的3%用于研发据联邦教育和科研部统计,2011年,德国企业和联邦政府总共投资大约746亿欧元进行研究和开发,创下了历史新高。研发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BIP)的2.9%,距实现3%的目标为期不远。

教育和科研部称,欧盟各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平均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其他欧盟大国如法国的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5%,英国占1.8%,西班牙占

1.33%,意大利占1.25%,均明显低于德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科学促进者协会预计,2012年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有所放缓,投资增幅为1.9%,增长幅度与通货膨胀率相当。而2013年企业的研发经费增幅可能达到3.6%。

2. 大学科研

作为德国三大科研支柱之一,德国高校在德国国家科研与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举足

轻重。德国大学科研约占国家研发投入的18%。大学科研的21%为技术工程,29%为自然科学,24%为医学,4%为农业科学,其余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为了使大学科研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德国大学的科研活动十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合作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合作研究,二是委托研究。如德国亚琛理工大学就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着重于机床这一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和工艺研究。

为了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提高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德国很多大学设有专门部门联系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事宜。德国柏林工大就设有技术转让处,职能是管理合作项目,宣传大学的重要技术成果,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柏林工大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企业如果对某个项目感兴趣,很容易就能直接找到负责的教授进行协商。柏林工大技术转让处的米勒先生强调说,科技园模式是转化大学高科技成果、孵化高科技企业的重要园地。各大学均把建立科技园看作是加速技术由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柏林布赫生物科技园为例,该科技园由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参股,目前拥有41家生物技术公司,业务领域集中在基因组研究、生命科学和生物信息方面。在这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效果明显,园区内的企业更是得益于科研力量而发展迅猛。

德国工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80%的德国企业已经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看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德国许多大型企业都在高校开办研究机构,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优势为企业生产服务。

3.专业科研

德国蓬勃的创新力,与其分工明确、统筹互补、高效运作的多层次科研体系密不可分。其中,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功不可没。以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所为例,该研究所在政府资助下,以企业形式运作,公益性地进行应用科学研究。首先,它是政府基于公益性考量并对市场失效领域研究进行补偿而设立的。按照德国的有关规定,研究所是用纳税人的钱支撑的,不能与纳税人竞争,即不能与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共有56个研究机构,13000名科研人员,一年为3000多家客户完成10000多项科研开发项目。研究所与工业界的合作形式主要有: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开发项目和研究计划开展合作;接受工业界的委托开展合作研究;以许可证形式向工业界转让研究成果;允许企业使用大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和设备;人员交流、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像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所这样的科研机构拥有德国科研开发的重要骨干力量,集中了人才、资金和大型设备,这使得研究所有能力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开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高技术前瞻性项目,参与时间长、耗资大的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

四、德国制造对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借鉴与启示

(一)重塑“中国制造”文化符号

中国制造商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无形地就将自己的文化烙印在了商品之中,形成了“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物美价廉,以低价格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也有人说是假冒伪劣,通过“山寨产品”、“山寨技术”;我认为“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国制造企业的文化,是制造商文化的外在表现。

目前“中国制造”的文化有三大大缺点:一是浮躁,二是取巧文化,三是差不多文化。

在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欧债危机等大背景下,普遍中国出口制造商哀叹做实业太难。“不求百年基业,但求资产增值”的心态更是大多数制造商的心声。如今的大多数中国企业家一心想要把企业做大,就连做计算机、做冰箱的都在做房地产,然而在自身原本所在的行业内并没有做到强。在这个不光制造商,就连全社会都很浮躁的今天,“专注”似乎是一种另类,是一种奢望。

何为取巧文化,取巧是指中国制造业的“山寨”,即从外国买回技术产品,回来把产品拆解,再复制该产品的零部件,组装成成品,最后贴上自己的标签,这就是中国式的“山寨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制造物美价廉,同样质量的产品,没有技术研发的成本,自然价格就会低。于是,欧洲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美国也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而中国企业只能沦为世界的加工工厂。

“差不多”是中国人的口头禅,张天翼先生称大多数国人是“差不多先生”,见面问“混”的怎么样,答“差不多、过得去、随便”。这就是“差不多”文化。

在企业当中,“差不多”文化就是粗放式管理,觉得差不多就行,没有大的纰漏就行。现在很多的制造业企业家不去专心的做好产品,而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投资那些挣钱的领域,觉得企业还活得差不多,还在盈利就可以了。这些企业家完全不去在意,世界上哪个百年企业不是依靠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使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凭借深厚的管理底蕴发展其他产业的。

面对中国制造的这三大文化的缺点,德国人的制造业文化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1. 专注,用专注去除浮躁。学习德国企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的精神。出口制造业企业,都必须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单,不然就无法在技术研发上有所突破,获得技术优势。要做到专注与“追逐暴利、快速圈钱”的行为保持一定的距离,用耐得住寂寞、抵挡住诱惑的精神,站在“善于取舍”的战略高度,远离功利,默默无闻,稳扎稳打,以“聚沙成塔式”的核心竞争优势。

2. 严谨,不仅做产品要严谨,管理企业更要严谨。德国制造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严谨。中国制造业需要回归商业领域的本性,与其成为市场红海中厮杀,拼命让员工加班加点给别人做衣裳,不如回到企业的原点,踏踏实实的从基础做起,从产品做起,以德国人的严谨做产品。企业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管理粗糙,要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企业使命,意识到“中国制造”的重担。企业家之所以被称为企业家,是因为他们以企业为根,莫要成为投机分子。投资可能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富的短期收入,可是一旦企业管理松散导致企业文化沦落,企业的明天就岌岌可危了。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家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问题,也乐意求助于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共同找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诉求,通过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重塑或者优化企业文化。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 .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德国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普遍实施双元培训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这种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是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具体可以以一下方法实施:

(1)龙头企业联合办学,政府扶植

考虑到办学资金问题,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可能会没有能力单独创建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让该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联合办学,即在某一行业的一家或几家龙头企业根据自身所在行业的需求,自主创建职业学校。政府为学校提供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如提供办学用地、理论课教师工资的支付等,以鼓励企业办学。

(2)校企以股份制经营学校

除了企业自主创建职业学校外,还可以通过改制部分职业学校的形式来实现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在现今的职业教育中,将教育产权股份化,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这样既可以保证教育投资能力的增加,也可以明确投资各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

(3)由企业经营学校

要使我国双元制教育快速发展,可以通过像国企“转制”的方式一样,将职业教育私营化,以提高教学质量,让企业自主经营。公立学校转制主要是指将公办学校交给有实力的企业,利用民办教育的部分政策,把公立学校变成民办学校经营管理的学校。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外资企业、海外企业参与,为我国双元制教育注入不同的元素,多样化发展。

2. 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训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大部分还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导致了如今学生

在学校学到的跟企业的需求脱节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以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在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中,要按照企业要求安排实训和所要学习的内容。其次要将学生的学习工程变成工作的工程,将工作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将学生送到真正的工作岗位上,送到工厂车间、销售部门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实训中直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3. 转变国民对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政府一直在强调高度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然而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还是对职业教育持有一些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毕业后只能从事收入低、很出体力的工作。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以至于,职业教育得不到好的生源。这时就必须要转变国人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这种转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政府要出台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如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待遇,使他们在薪资水平、社会保障方面与大学毕业生处于平等地位等。其次,政府鼓励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如政府可以为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生活津贴,在德国学生的生活津贴是由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发放的。在我国为了鼓励企业办学,且减轻企业负担,这部分费用最好能由政府来发放。最后,职业学校要提升自身的品质与办学质量,与企业一道培养成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带来的丰硕成果,为职业教育赢得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使我们认识到,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

从德国制造业通过其科技创新保持其优势可以看出,自主科技创新对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着能力不足和动力缺失的双重制约,其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仅包括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还包括创新资金来源不足。

1. 缺乏技术创新人才。我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企业自身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

2. 创新资金来源不足。中小企业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低且总量小,难以应对技术创新成本高、回收期长等风险。融资难,使很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搞技术创新,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较低。

3.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成功不一定会带来预期的效益,而一旦不成功,巨额的投资就会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在能够获

得现实利益的情况下,企业更愿意把资金投向回报高、周期短的行业。

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之外,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部因素。我国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上存在很多不利因素,诸如:未形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体系;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

要解决这些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可以借鉴一下路径:

1.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让企业敢于创新。

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投资的基金的方式,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要积极探索建立国家级风险投资基金,可以由财政专项资金建立风投基金,并大力扶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像我国著名的天使投资等。为了扶持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可以对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实施有效支持。

2. 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要通过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使自主创新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要形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风气,鼓励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组建行业协会或组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知识产权行业协会。政府要建立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协调机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保护创新的利益不受侵害。

3.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自主科技创新融资的专业银行,切实解决高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由于自主科技创新的风险较大,首先,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的银行,并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鼓励、带动民营资本的进入,从而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结论

本文分别从德国制造业文化、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及德国科技创新体系三个方面分析德国制造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分析得出德意志民族以严谨理性为核心的制造业文化恰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制造业的特性,制造业在获得文化的强力、自觉的支持,从而保持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以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方式为德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制造业人才、工人;以企业科研、大学科研和专业科研为支柱的德国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这三方面的分析,为我国出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包括重塑“中国制造”文化符号、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三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史世伟.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德国研究. 2009年第01期

[2] 孙殿义. 政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德国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若干启示中国科

学院院刊. 2010年第02期.

[3] 菲利克斯·劳耐尔,德国不莱梅大学教授. 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

职业技术教育(长春). 2011年12期第68~71页.

[4] 米远超.德国企业文化特征.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32期.

[5] 黄涛. 德国制造业强大的秘密. IT经理世界. 2004年10期.

[6] 马瑞丰 李晓娟. 对德国双元制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

01期.

[7] 尹俐.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职教论坛. 2011年09期.

[8] 张静 刘春青. 德国科技创新之我见. 安徽科技. 2011年11期

[9] 张木然. 德国的创新政策和创新体系.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5年11期.

[10] 张明龙. 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理论导刊. 2008年第2期.

[11] 田付新. 走进德国企业 探索德国制造业. 现代零部件. 2011年第11期.

[12] 杨海洋.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生并保持的原因分析. 改革与战略. 2013年01期

[13] 袁雪. 解密“德国制造”神话:中小企业撑起一片天.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0年01期.

[14] 李光斗. 品牌立国:中国向德国制造学什么?. 现代企业教育. 2011年17期.

[15] 德国制造业的“成功秘诀”. 汽车信息. 2012年第5期.

[16] 秦俊峰. 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 中国企业家. 2013年第2期

附录1

中国制造vs德国制造

赫尔曼•西蒙

当谈到全球市场竞争,尤其是出口领域的竞争时,中德两国正越来越多地发生碰撞。自2003年至2008年,德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坐上了头把交椅——而且中国将继续保持这一地位。

2010年,两国双双再次显示了强劲的出口增长,并捍卫了自己的地位,在出口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由于中德出口商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之间的竞争将相当激烈。

德国制造的卓越的历史闻名于世。该国持续的“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霸主地位从一些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汽车品牌,常与绰号“德国制造的品牌溢价”已导致在国内被公认的最有竞争力的开发国家之一在世界上。

然而,与新兴经济体不同的是,德国已经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维持其全球的制造能力,是今天的强势地位,而大多数欧元区导航动荡的经济风暴席卷大陆,整个2012年,并在2013年将继续这样做。

德国在过去十年繁荣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集中发展新技术,并利用一个高度熟练的劳动力推动创新,要求更高的劳动率,导致国家的经济在经济利益的能力,公民和企业的经营在市场。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德国在机电一体化的领导-一个多学科领域的科学与工程,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以改善和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21 通过此一重点,和,结果,德国有技术进步创造可持续来自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事实上,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仅次于中国。

然而,挑战可能织机德国在其有能力维持其竞争优势。毫无疑问,该国是一个领导者,其创新能力和发展强大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医疗保健和其他因素,有助于一个国家的全球竞争能力的熟练的劳动力已启用。

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

为什么德国这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在出口方面表现如此强劲?原因在于其“隐形冠军”:几乎不为人知的中型全球市场领军企业。我估计,全球范围内此类企业的总数量约为2500家,其中1200家来自德国。它们在德国出口中占到了四分之一左右。 令人吃惊的是,我在中国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中国68%的出口,来自那些员工总数不到2000人的企业,而非大企业。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已拥有远超100家的隐形冠军企业,可能高于法国、英国或日本等高度发达国家。

雄心万丈

这些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全球市场领导权方面极为远大的抱负。正是这一

目标,推动着中德两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家们。在中国的多次谈话中,我曾向听众提问:“谁想成为全球市场领袖?”总会有半数以上的人举手,与德国的情形非常相似。这些雄心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性碰撞。

德国要成为低价竞争者

全球化通常始自出口和销售。接着是制造业,而后是研发,再以后是全部管理职能。多数德国企业处于这一过程的末期。它们不仅在中国建立庞大的制造业基地,还把较为廉价和简单产品的研发转移到那里。在这条道路上,西门子(Siemens)和博世(Bosch)遥遥领先。工业称重和测量设备的全球领军企业申克集团(Schenck Process)甚至将其整个矿业技术支持中心移师北京。德国企业要在低成本、低价格领域保持相对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变成中国企业”。

塔塔(Tata)Nano 是“德国”车?

近来我强烈支持的一种看法是,德国企业应开始在成本方面向中国竞争对手发起进攻。这需要极为简化的产品(称之为超低价产品)和成本最低地区的制造业。它们通常都位于中国以外,在印度、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印度的塔塔Nano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款德国车,涉及到9家德国供应商,其中最大的是博世。来自德国的零配件在印度开发和制造,而非德国。

中国成为高价竞争者

但我们也看到了相反方向的变化。中国将其称之为消费升级(trading up)。大约一年前,当我第一次参观位于中国长沙的三一重工(Sany)混凝土泵工厂时,我被惊呆了。在这个超级现代的工厂(只有我不久之前在斯德哥尔摩附近参观的Scania工厂可与之媲美),我首先看到的是梅塞德斯(Mercedes)和沃尔沃(Volvo)载重汽车地盘。在我表达了自己的吃惊之后,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要把我们的混凝土泵装配在全球最好的卡车上。”接着,我看到了道依茨(Deutz)柴油机、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液压机和西门子的控制器。三一重工明确表示,他们只使用世界级的供应商。

几个月后,我在科隆遇到了三一重工欧洲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目前正在科隆附近兴建“绿地”(greenfield)工厂,这是德国的第一家中国工厂。当我问及原因,得到的回答同样有趣:“三一重工必须处于世界级的制造业地区。如果我们想成为世界级企业,那么我们必须直接接触到全球最优秀的制造业和工程人才。”2009年,三一重工超过德国的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成为混凝土泵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

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国企业,但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我认为,中国是德国未来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但由于在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德国企业已为即将到来的竞争做好了准备。

附录2

Made in Germany VS Made in China

Simon-Kucher & Partners

When it comes to competition in global markets, especially in exports, China and Germany are increasingly on a collision course. Germany was the number one exporter from 2003 t0 2008. In 2009 China overtook Germany to become number one — and it will stay there.

In 2010 both nations again showed strong export growth and defended their positions, well ahead of the US in exports. With remarkabl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German exporters, the competition will be tough. Strength 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Crisis

Germany’s history for manufacturing excellence is renowned. From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luxurious automotive brands to the country’s continued dominance in the field of “mechatronics”, the premium brand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moniker “made in Germany” has resulted in the country being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developed nations in the world. Unlike emerging economies, however, Germany has taken a different approach in sustaining its global manufacturing prowess and is today in a position of strength while most of the Eurozone navigates the turbulent economic storm that engulfed the continent throughout 2012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in 2013.

Germany’s path to prosperity over the past decade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ts ability to drive innovation leveraging a highly skilled workforce that demands higher labour rates, resulting in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nation’s economy, its citizens and companies operating in the market.

One specific example is Germany’s leadership in mechatronics –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at merges mechanics, electronics, control theory and computer science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21 Through this focus, and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at result, Germany has created sustainable demand for its products from both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In fact, Germany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ing exporter behind China.

Yet, challenges may loom for Germany in its ability to maintain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the country is a leader in i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a skilled workforce that is enabled by strong infrastructure, quality healthcare and othe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a nation’s ability to compete globally.

Hidden Champions

Why is Germany, a comparatively small country, so strong in exports? The explanation lies in its “hidden champions”, little known mid-sized world market leaders. My total count of these companies is around 2,500 worldwide, and 1,200 of them are from Germany. They alone account for about one quarter of German exports.

Surprisingly I found a rather similar structure in China. 68 percent of all Chinese exports come from companies with fewer than 2,000 employees — not from large corporations. It is also amazing that China already has well over 100 hidden champions, probably more than highly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the UK or Japan.

Strong ambitions

On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se firms is their extreme ambition with regard to global market leadership. This is the aim that drives hidden-champion entrepreneurs in both China and Germany. In numerous talks in China I asked the audience, “Who wants to become world market leader?” Always more than half raised their hands, very similar to Germany. These ambitions will unavoidably lead to a competitive collision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Germans as low-price competitors

Globalization usually starts with exports and sales. Manufacturing follows, then R&D, and later on complete management functions. Most German companies are in the late stages of this process. They are not only building huge manufacturing sites in China, but also moving R&D for cheaper and simpler products there. Siemens and Bosch are well advanced on this path. Schenck Process, a world leader in industrial weighing and measuring processes, has even moved its complete competence centre for the mining industry to Beijing. The only way for German companies to remain competitive against the Chinese in the low-cost, low price-segment is to “become Chinese” themselves. Tata Nano ‘German’

A very recent idea which I strongly advocate is that German companies

should start to attack their Chinese competitors on the cost side. This requires radically simplified products, known as ultra-low-price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in the lowest-cost locations. These are usually outside China, in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Bangladesh and Vietnam. The Tata Nano car in India is a case in point. It is essentially a German car with nine German suppliers involved, Bosch being the biggest. The components delivered by the Germans were developed and are manufactured in India, not in Germany. Chinese as high-value competitors

But we also see a movemen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Chinese call it trading up. When I visited the concrete pump plant of Sany in Changsha, China, about a year ago, I was stunned. The first thing I saw in this ultra-modern plant (comparable only to a Scania plant I had visited near Stockholm shortly beforehand) were Mercedes and Volvo truck chassis. Expressing my astonishment, I got the reply, “We mount our concrete pumps on the best trucks in the world.” And it went on. I saw Deutz diesels, Bosch Rexroth hydraulics and controls from Siemens. Sany stated unequivocally that they use only world-class suppliers.

A few months later I met Sany’s General Manager Europe in Cologne, near to which Sany is currently building a greenfield plant — the first Chinese plant in Germany. My “Why?” question again found an interesting reply: “Sany has to be in a world-class manufacturing location. If we want to become world-class we must be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best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 talent.” In 2009, Sany overtook Putzmeister from Germany as the global leader in concrete pumps.

Sany is not a typical Chinese company, but it is a harbinger of things to come. I consider the Chinese the most serious competitors for the Germans in the future. But with their strong presence in 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countries, the Germans are well prepared for the looming fight.


相关内容

  • 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战略分析
  • 我国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战略分析 摘 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 后过渡期的到来,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受到各种新的挑战,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日益复杂.从4个方面论述了当今跨国公司的特点和新趋势, 论述了我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应采取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 112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 ...

  •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其启示
  •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其启示 一.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点和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在西方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与一般企业并无二致.依照企业的法律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单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这些企业属无限责任制企业,其特点是不必支付企业所得税,只需缴付个人所得税,税负相对 ...

  • 世界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与启示
  •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和措施,对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国外农业机械发展概貌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我国农机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1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国外农业机械 ...

  •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供需态势全景调研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供需态势全景调 研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报告网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供需态势全景调研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章中国纳米材料行业背景分析 1.1纳米材料概述 1.1.1纳米材料定义 1.1.2纳米材料分类 1.1.3纳米材料特性 (1)表面效应 (2)小尺寸效应 (3)量子尺寸效 ...

  • 自改革开放以来
  •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具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78年,中国家具行业产值仅为13亿元,1998年达到870亿元,2004年达到2650亿元.1978年至2004年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 2.7%.1998年到2004年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4%. 2005年中国家具业显示出了更加 ...

  • 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绩效分析
  • 2004年3月第13卷 第2期东北亚论坛 Northeast Asia Forum Mar 1,2004Vol 113 No 12 日本政治与经济 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 调整的绩效分析 刘向丽 王厚双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 ) 摘 要:1985年以来, , , , 进口增长却不像预期的那样 ...

  • 9.15政法干警考试试题
  • 915联考申论真题(福建.河南.重庆.吉林.陕西)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时限:12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 ...

  • 人民网 中国社保改革可向德国学什么
  •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3-07-05 [ 打印 ] [ 大 中 小 ] [ 关闭 ] 人民网5日发表文章,题为<中国社保改革可向德国学什么>,作者为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欧盟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纯,文章如下: 二十一世纪初期,德国在 ...

  • 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和申论)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13 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答案]B.到 2020 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预计都能够实现倍增. 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