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郊行即事

(592人评分) 7.4

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原文: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下载

评分: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

参考赏析

写赏析

赏析

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

作者介绍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郊行即事

(592人评分) 7.4

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原文: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下载

评分: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

参考赏析

写赏析

赏析

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

作者介绍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相关内容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原文.翻译及赏析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 ...

  • 古诗赏析七年级下册
  • (一)阅读<范式守信>,回答12-15题.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 ...

  • 从翻译美学角度赏析[匆匆]的两个译本
  • [摘 要]本文借助翻译美学理论,对比<匆匆>张培基和朱纯深的两个译本,分析散文翻译中的美学特质,从翻译美学的翻译客体的两个方面,研究赏析翻译之美. [关键词]翻译美学:翻译客体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1-01 ...

  • 张培基译文[匆匆]赏析
  • 摘 要:翻译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才会对翻译起指导作用.翻译并非生搬硬套,字与字.词对词的一一对应,而是在忠于原文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要义,再用本国语言予以描述.化境是翻译的最高标准的理想境界,要求译文在保存原文风味的基础上,语言上无生硬之感自然生动.本文通过赏析张培基的译文<匆匆> ...

  • 唐诗宋词精选_唐诗三百首_唐诗宋词名句_古诗配画赏析_古诗学习网
  • - 中国古诗词 首页 唐诗 宋词 古诗考题 诗词名句 古诗名文 古诗鉴赏 元曲鉴赏 文章阅读 ┃ 唐诗栏目 李白的诗 白居易的诗 孟浩然的诗 杜甫的诗 王维的诗集 李商隐的诗 杜牧的诗 柳宗元的诗 王昌龄的诗 韩愈的诗 刘禹锡的诗 韦应物的诗 崔颢的诗 岑参的诗集 刘长卿的诗 王勃的诗 李颀的诗集 ...

  • 齐人谏靖郭君城薛注释翻译及赏析
  • <齐人谏靖郭君城薛>注释.翻译及赏析 齐人谏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 ...

  • 从文学文体学论角度对比和赏析[飞鸟集]不同译本
  • 摘 要:<飞鸟集>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影响深远,在世界各地被译为多种文字版本,是最早被译为中文版的泰戈尔作品之一,本文以郑振铎和徐翰林两个不同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分别就词汇.句法和修辞三方面进行对比赏析,研究发现,郑译保留了原文的散文体,选词造句上也再 ...

  • 散文阅读1
  • 散文阅读 考什么 散文阅读时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值大多在15分左右. 考查内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我文章主题: 2.分析文章的线索,理清思路 3.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从修辞的角度欣赏句子 5.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6.理解文章抒发的感情和抒情方式 常考题型与解 ...

  •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答题总则: 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