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文中乐的内涵

第!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B*4)!

陶渊明诗文中L乐M的内涵

!F$$%I’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C江苏南京&

关键词E陶渊明N诗文N乐D摘D存智慧K

中图分类号EPD!$I)!!

文献标识码EQD

文章编号EFD$$IGHR!S&!$$!’$#G$$I

要EL乐M是陶渊明诗文最重要的主题之一K在文字层面上C乐M具体表现为饮酒之乐O思维之乐OL

劳动之乐等等N在文化层面上C乐M反映出陶渊明特有的自适自得的精神境界O和谐的物我关系以及通达的生L

乐M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之一K李泽厚T中L

国古代思想史论U一书曾将中国文化定性为L乐感文化M他说V论语U首章首句便是C学而时习之CLTW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X不亦悦乎CK孔子还反复说C发奋忘食C乐以忘忧C不知老之将至云耳XWC饭疏食饮水C曲肱而枕之C乐亦在其中矣K这种WX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C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C成为一种文化JJ

DFE&8#$%’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K在中国古代诗人M

良友C实觏怀人K欢心孔洽C栋宇惟邻K移居U其MT一V昔欲居南村C非为卜其宅K闻多素心人C乐与L数晨夕K四O生活闲适之乐K如T归去来兮辞U园MVL眄庭柯以怡颜M答庞参军U衡日涉以成趣MCLNTVL门之下C有琴有书K载弹载咏C爰得我娱M等等K

除此之外C还有三类L乐M是陶渊明反复吟咏的C在他的诗文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K其一是饮

酒之乐K陶渊明自称L平生不止酒C止酒情无喜M

中C陶渊明堪称是乐感文化的代表者C梁启超称其

D!E&8!I#’为L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M林语堂视之CD#E&8F!

止酒U酒是构成他生命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K&T’C

陶诗中写到L酒M字的有R除少数篇目C$处之多C如T饮酒U其二十V但恨多谬误C君当恕醉人M流LC露出一种避祸心态N再如T述酒U篇C评家多认为是影射桓玄O刘裕用毒酒完成篡权之事N其余大部分饮酒诗都是表现饮酒之乐K有的着重表现饮酒心

中C的确始终贯穿着一种L乐M的精神K

翻开陶集C乐M欢M欣M喜M笑MLOLOLOLOLO怡M悦M一类的字眼触目可见C此外C没有使用LOL

这些字眼而描写心中快乐感受的句子也不在少数C它们共同构成了陶渊明诗文的情感基调K就具体内涵而言C这些L乐M可分为以下几种V

一O回归故园之乐K如T归去来兮辞U乃瞻衡VL宇C载欣载奔K归园田居U久在樊笼里C复得返MTVL自然K二O天伦之乐K如T和郭主簿U弱子戏我MVL侧C学语未成音K此事真复乐C聊用忘华簪K庚子MT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U一欣侍温颜C再喜VL见友于K三O邻里相处之乐K如T答庞参军U我求MVL

态的轻松愉悦C如T时运U挥兹一觞C陶然自乐KVLM

读Y山海经Z其一V欢然酌春酒C摘我园中蔬KTULM

更多的则是表现饮酒的深层意趣K汉末以来C文人饮酒之风甚盛C好饮之人不可胜数K但是同样的饮却往往有着不同的人生底蕴K例如C阮籍酒行为C

是借饮酒来避祸全身C宣泄痛苦N刘伶的饮酒更多放浪形骸O佯狂任诞的意味N至于石崇等人C则是将饮酒视为声色犬马一类的世俗享乐C终日纵情相竞豪奢K而陶渊明则是像其外祖孟嘉一游宴C

样C从饮酒中体味到L渐近自然M之乐K陶渊明T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U记载了孟嘉对饮酒

的理解V桓’温尝问君V酒有何好C而卿嗜之[L&WX

收稿日期ED!$$FG$HGF

作者简介刘蔚女C江苏徐州人C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KDE&F%I#J’C

万方数据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

活压力+放松心情+平衡心态有一定的好处#陶渊家中遭遇了明便经常喜欢玄想#如他--岁那年%

一场大火%所有房屋化为灰烬%全家只能暂栖于舫舟之中#面对这种悲惨的情况%陶渊明的思绪却逐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渐飘到了古太平时代%’天&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这一番玄想使他/(3%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这种玄想或许有些自’#化解了当下的痛苦%又重新唤起了生活的热情%

无所先#&也是描写了饮酒给人带来的遗落世累+反朴归真的乐趣#王瑶先生指出!’以酒大量地写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的%确实渊明为第一

人#&

,-./012-3更确切地说%用诗文阐释饮酒之乐的%渊明诚为第一人#

其二是思维之乐#思维是人类最自由的一种活动%它可以突破形体的局限+时空的局限%使主体实现精神的’逍遥游&#陶渊明的诗文中便经常表现这种富有文人情趣和智慧色彩的欢乐#这种’

乐&具体还有三种内涵!一+读书之乐#如(读4山海经5)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6&诗人通过读书%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神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确感到乐莫大焉#这种精神快乐远高于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所以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7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3二+创作之乐#创作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充满艰辛的%同样也可以带来快乐%因为每一次创作都是一种新的生命体验%都能带来一次心灵震撼%使诗人的个性更为自由%

精神更为深邃%情趣更为丰富#陶渊明深谙创作三昧%他反复强调’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3%’既醉之后%辄题数句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辄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饮酒)小序3#可以看出%陶渊明创作的目的是自娱%没有任何功利性7而他创作的方式是让情志自然流露%从不刻意苦吟雕琢%所以%他从创作中得到的是思维活跃+情感宣泄的极大快乐%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3%’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移居)3等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愉悦的心境#万 三方数据

+玄想之乐#所谓玄想%就是通过想我欺骗+自我麻痹的倾向%但是不可否认%它有的时候也会焕发出理想的绚丽光彩#陶氏最伟大的玄想结果是桃花源%清人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五评曰!’

设想甚奇%直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使人神游于黄+农之代#&

,8.这一片诞生在诗人头脑中的乐土%美丽富饶+宁静祥和%尽管具有一些乌托邦的色彩%但是%它给生活在痛苦现实中的人带来了希望和欢乐#它不仅是陶渊明自己心灵的栖息地%甚至也成了许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其三是劳动之乐#这是陶渊明发现的最独特也最有价值的一种乐趣#在中国古代社会%士阶层一直比较轻视体力劳动#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发出’鄙哉樊须&的论断%主张士人应以济世安民为理想%而不该对耕种产生兴趣7到了魏晋时期%名士们崇尚挥麈清谈%连日常的实际事务都不愿料理%他们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耻辱%更不可能从中体会到欢乐#如谢灵运(斋中读书)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已疲%耕稼岂云乐#&就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然而%陶渊明的表现与时人迥异#陶氏的家境比较贫寒%为了生计%他青年时代就曾躬耕%以养家活口7在弃官归隐之后%陶渊明经过反复思考%

更是坚定了自食其力的人生原则#无怪清人评道!’后人美靖节曰

不知靖节乐在躬耕也#&

,9.

劳动使诗人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并成为他生活中所有快乐的一个支点#正如钟惺所云!’

陶公山水朋友诗文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中一段忧勤讨出#&

,:.懂得劳动%才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其他乐趣%这也是渊明之乐最光辉的一种内涵#

以上%我们在文字层面上分析了陶渊明诗文中’乐&的具体内涵#它们涉及的范围之广+在作品

:;

中出现的频率之高!都足以说明!乐#已经成为陶

第一!乐#是摆脱了世俗名利%超越了物质欲

初唐诗人王绩曾说&陶生云&富贵非吾愿!

*+,-./012吾意$适意#是庄子最早提出的一种快乐#

正是

他从此不愿再矫性以适俗!而是真正明幡然醒悟!

确立了自适其适的人生道路$

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感士不遇赋5尽管#-32在世俗人的眼中!陶渊明衣食不足的田园生活毫如萧统3陶渊明传5记载&江州刺史无欢乐可言!

*;,

奈何自苦如此8但是陶渊明丝毫不以为苦!他(#

的欢乐是檀道济之流无法理解的!它不是由某种感性对象引起的感性愉悦!而是一种超越了对功观$庄子极重视个体生命!崇尚天性自由!他认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天性和喜好!不能扭曲和戕害!

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快乐77逍遥游6因此他强烈地批判那些

陶渊明是个率真%简旷之人!他酷爱自然与自由!自称

陶渊明的出仕行为主要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非出自内心真正的需求!所以!一旦付诸实施!他便有了痛苦的感觉$陶诗凡作于官任期间的!都是以抒发心中的矛盾痛苦为基调$如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5&

方数据52!原来

名富贵的庸俗追求之后%超越了人生利害之后而达到的内心的幸福和满足$如3归园田居5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虽然庄稼的长势不好!耕作也非常辛苦!但是!这些并不令陶渊明感到痛苦!不违己愿!亦即适意适志!给他带来一种人格独立完整%身心和谐统一的欢乐!这才是高度%持久的欢乐$

第二!

西方思想家罗素说&

趣$#

*/9,-./992陶渊明对污浊仕途金刚怒目!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留给后人一个愤世嫉俗的形象$但是!当他与世俗决裂!回到田园中生活时!却表现出非常友善热情的一面!他与周围的人和物都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并从这种关系中感受到莫大的欢乐$

首先来看陶渊明与亲人的关系$陶渊明的家庭观念很重!他对亲人的感情真挚而浓烈$邱嘉穗3东山草堂陶诗笺5卷三云&

余读’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及’久游恋所生(与夫3悲从弟5%3祭程氏妹5诸诗文!而知公之真孝友6读3责子5%3告子俨等书5及’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等句!而知公之真慈爱$#

*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3杂诗5其四2$清人温汝能评曰&

语语质!语语真!有此真

乐!便可纵饮忘忧!此渊明所以甘于隐遁而不悔

$%%&

其在斯欤

第三!乐#是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通达的思’想孕育而成的一种生存智慧,

对生活持悲观态度的人总是怨天尤人!感到生活中到处是痛苦!如孟郊)赠别崔纯亮*诗所写-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这种悲观的心态会使境遇更差!并造成恶性宽

其次来看陶渊明与邻里的关系,陶渊明认为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有了这’()!种博爱的胸怀!他与邻里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和睦的氛围中!度过一个个快乐的日子,试看下列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人快乐与否同他的生活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善于从细节中发现乐趣!

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三+钟秀评曰-’全是民胞物与之胸怀!无一毫薄待斯人之意,恍然见太古!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陶渊明与邻里之间形成了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无疑又增加了他的快乐,陶渊明有一首)归鸟*诗-’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返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这首诗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一只重返故林的归鸟!与众侣谐鸣!悠然自乐,陶渊明就是那只快乐的归鸟!对于他来说!友情是另一条欢乐的源泉,

再次来看陶渊明与物的关系,罗素说-’对于无知觉的事物发生兴趣!从构成每日快乐的因素讲!虽不及对同胞友善的兴趣那么珍贵!但仍是很

重要的,#

$%/&(0%/%+陶渊明对万物都怀着友善的兴趣!在他笔下!景物都是生机勃勃的!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那么!这些景物给人的心理感受就是惬意和愉悦的,如’邈邈暇景!载欣载瞩#()时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1山海经2*其一+,正如王羲之)兰亭诗序*所说’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诗人体会到的是一种神与物游的快乐,

庄子云-’与人和者!谓之人乐3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4外篇4天道*+渊明之乐正是建立在与人和5与天和的基础之上,朱光潜说-’渊明打破了现在的界限!也打破了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以及人与我的分别都已化除!只是一团和气!普运周流!人我物在一

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

$%6&(0.78+

诚可谓精辟之言,

万 

方数据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快乐,且看)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

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描写了读书会意之乐5听鸟鸣之乐5享受凉风之乐!

一篇之中三致意!寻常小事生乐感,在有生的日子里!陶渊明总是以一种快乐的姿态去做事情!如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自祭文*+,这种无往而不乐的人生态度是可取的!

它能把平淡粗糙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陶渊明的快乐是由乐观而生!更是由达观而生,人的情感中不可能没有苦和悲5怨和愤!陶渊明也不例外,分析起来!他的心中有三层痛苦-一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忧生之嗟!如)杂诗*其三-’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二是光阴流逝而壮志未酬的苦闷!如)杂诗*其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三是生活贫困带来的烦恼!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但陶渊明的可贵之处是!他并未陷入这些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善于用通达的思想把痛苦一层层地化解!

使生命快速恢复到欢乐状态,首先!化解对死亡的恐惧,陶渊明经常思索宇宙人生的变化问题!逐渐悟到生与死犹如寒暑代谢!实乃自然规律!’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饮酒*其一+,在这个规律的支配下!人总是要死去!’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连雨独饮*+,所以!人类只不过是宇宙间的匆匆过客!’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杂诗*其七+!

死亡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回家!’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杂诗*其七+!那么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

陶渊明用这样一种平9%

静超然的态度直面人类最大的恐惧!!死亡

渊明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世风浇薄

感士不遇赋$正直之士不可能在仕易进之心()#*&途上有所作为

一层

参-考

过人处,其于死生祸福之际

云壤之隔&大凡躁者处常如变

-./0

静者处变如常

存智慧

反应

陶渊明把他的快乐大量地写入诗文

-.20)312/*抒发’郊居闲适之趣(的

肇自陶诗&除此之外

-.40)31*者九百首&再如北宋邵雍

-.50)3/226*只管说乐

文同样也可以载乐

献0

约霍勒斯:利物雷特图书公司.北京,中国工人96/年版译7出版社

李泽厚7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版社

林语堂7生活的艺术-台北,金兰文化出版社

本7

钟惺%谭元春7古诗归-清刻本7-5007

王绩7王无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萧统7陶渊明传-李公焕7笺注陶渊明集卷末-四部丛刊-90707=0

影印宋巾箱本7

英0伯特兰:罗素7快乐哲学-王正平%杨承滨据美国纽-.>0-780

温汝能纂集7陶诗汇评卷四-清嘉庆写刻本707-..0

颜延之7陶征士诔-文选卷2四部丛刊影印宋刊本77;-07-.10=0

书局

方勺7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

朱熹7朱子语类7卷.北京,中华书局

JJNSV@ABCDEFAAFBGBHFAFIKGLLHADMMOFPBQGFRPGATHAUMWFDBXY

Z[\]^_

)

,w}+

,JJ_}V7+

责任编辑,邵迎武0-

万方数据 

;/

陶渊明诗文中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刘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2,28(3)0次

1.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9942.梁启超 梁启超学术论著·文学卷 19983.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19864.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 19985.邱嘉穗 东山草堂陶诗笺

6.张潮.卓尔堪.张师 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三7.钟惺.谭元春 古诗归8.王绩 王无功文集 19879.萧统 陶渊明传

10.伯特兰·罗素.王正平.杨承滨 快乐哲学 199311.陶诗汇评卷四12.钟秀 陶靖节记事诗品13.朱光潜 诗论 199814.颜延之 陶征士诔15.张戒 岁寒堂诗话 198316.方勺 泊宅编 198317.朱熹 朱子语类 1986

1.期刊论文 黄中习 陶渊明诗文英译的力作——读谭时霖《陶渊明诗文英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4)

谭时霖先生的译法灵活,重在忠实,贵在传神,译文近似而流畅.译文措辞有力,用词精练,平易朴实,耐人寻味,风格切合原文.译者考证严谨,用注详尽,译文和注释有不少独到见解.译本不仅是陶渊明诗文英译的力作,而且是一部文化翻译的好译作.

2.期刊论文 陈春平.Chen Chunping 陶渊明诗文

陶渊明诗文

3.学位论文 金龙 陶渊明诗文的生命体验 2004

陶渊明的诗文是生命体验的精华.陶渊明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智慧、诗意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对自身生命存在进行感受、体悟、想象、思考,其作品是作者心灵世界、生命理念的艺术化展现.该文试图以新锐的眼光,穿透文学与作家潜意识的内在关系,强调文学是创作主体心灵世界的写照和生命体验的结晶.在陶渊明一生历程中,对贫困的体验、对自然的体验、对爱情的体验、对亲情的体验、对友情的体验、对生死的体验,都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生命体验是陶渊明诗文的灵魂,是解读陶渊明诗文中最关键的东西,是陶渊明个性特色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至情至性、本色率真、品性高洁之士;他既是诗人,是作家,也是一位充满睿智的哲人.他的诗文创作不仅反映了东晋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真实面影,更主要的是展示了他的心灵世界,记载了他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种种感受体验以及对生命行将消亡的深刻思辨,表达了他对人生问题的敏锐关注与哲学思考.

4.期刊论文 李华 “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说及其研究综述 -江西社会科学2000(3)

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逐步深入,不断开拓新领域,其中,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便是这新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动向。魏正申先生在其研陶系列著作中,反复阐述了陶渊明具有“以诗文传世思想”。魏氏指出,陶渊明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在政治上“欲有为而不能”,遂毅然弃官归田,转志从文、并以诗文传世。这种思想是以立德立言为大志,是儒家积极人世的表现。陶渊明“以涛文传世思想”说,在陶学研究中引起了众多陶学家和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他们运用其学术内涵重新解释陶渊明,对诗文传世说有了新的拓展,并进一步得补充和完善,使

陶学研究出现了新气象。

5.期刊论文 王伟康.Wang Weikang 诗文与醇酒的完美结合——陶渊明咏酒之作赏论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陶渊明是古代大量创作咏酒诗文的开拓者和第一人.其作品与醇酒完美结合,内蕴丰富:借咏酒诗文言志抒怀;表现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慨和鞭挞;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流露;展示农村的恬美静穆及诗人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心境;描述与亲友乡邻之间的情谊;以酒浇愁、避世,寻求解脱.陶渊明真正将酒作为表现人精神世界的主要意象,完成了使酒这一客观外在之物转化为主观心灵内在之物的嬗变过程.他的咏酒诗文对后世作家和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6.期刊论文 李武平 抓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开展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论坛2008(8)

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文既有美丽和谐的自然风光又有朴实真率的社会生活风光,无处不体现着诗人真率坦诚的生活态度,热爱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高尚情操.文章阐述了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对开展审美教育的作用.

7.学位论文 张树峰 南宋陶渊明批评 2007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及历史地位“至宋而极”。宋人不仅发现了陶渊明及其诗文的价值,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之做出解读,使得对陶渊明的批评研究成为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非常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学现象。继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大家对陶渊明及其诗文进行品评后,南宋文人基于特殊的时代境遇与文化思想背景,从各个角度研陶、评陶,一方面大大提高和丰富了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认识,使得这种理论批评进一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确立了陶公人品和文品的经典地位。因此,南宋陶渊明批评在评陶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由于南、北宋在朝代上的延续性,学人习惯上将两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说,这样固然有利于对这一评陶史上的高潮阶段有相对完整的认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二者在时代特色及评陶成果、特点上的不同。因此本文立足于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出发,去探究和索解陶渊明及其诗文在这个时期被做出怎样的解读,同时努力去发掘这种阐释背后的特殊意义以及它与南宋的时代精神、诗学精神的共通之处。总起来说,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是对南宋前陶渊明批评研究的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回溯。陶渊明及其诗文由晦到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南北朝的颜延之到北宋的苏黄,这其间不断的渐进和累积,虽然难免有粗漏和有失偏颇之处,但最终奠定了陶学发展的基础,为南宋崇陶、论陶的高潮做好了资料上和理论上的双重准备。

其次,是对南宋陶渊明批评的内容及美学评价的具体阐释。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重心,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南宋评陶的内容进行展现:一是南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的批评研究,主要从其对陶公隐逸行为的评判、哲学思想归属的论争及襟怀性情的全面开掘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全面地再现南宋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认识与评价。二是南宋文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批评研究,从其对陶集版本的考订和集注,对陶作艺术表现的深入透析,到确立陶诗的经典地位,这其间既有深刻而理性的认识,又有理学思潮影响下不合情理的拔高,是南宋评陶特点之一,也是其有争议之处。三是对南宋陶渊明批评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和陶、拟陶风潮的总结评述。

最后,对南宋陶渊明批评兴盛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就原因而言,主要从南宋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及文学的发展状况来寻求根源,挖掘出潜藏在背后的一系列历史的、社会的、文化思想的以及文学本身的因素。同时,对其所表现出的外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

8.期刊论文 保静 试论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接受 -东京文学2009(5)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诗人.自唐代起,他就不断受到丈人们的倾慕和推重.随着一代代人的阐释与解读,其诗被一代代丈人渐渐推到了经典位置.本文就是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陶渊明及其诗文接受的原因.

9.期刊论文 沈文凡.钟静 心存忠义心处闲逸--论陶渊明诗文创作体现的儒道精神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

儒道思想互补是陶渊明的主要思想倾向.陶渊明将儒家的入世见功和道家的自然任化互补整合,达到了和谐自适,又随着生存际遇和人生选择的不同,后来略显道家精神.两种思想在陶渊明身上不相矛盾,是一种忧患意识和自由精神的互融.这种精神具体体现在回归自然的人生观和委运任化的生死观中.

10.期刊论文 李显根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zsfdxxb-zxsh20020301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第!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B*4)!

陶渊明诗文中L乐M的内涵

!F$$%I’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C江苏南京&

关键词E陶渊明N诗文N乐D摘D存智慧K

中图分类号EPD!$I)!!

文献标识码EQD

文章编号EFD$$IGHR!S&!$$!’$#G$$I

要EL乐M是陶渊明诗文最重要的主题之一K在文字层面上C乐M具体表现为饮酒之乐O思维之乐OL

劳动之乐等等N在文化层面上C乐M反映出陶渊明特有的自适自得的精神境界O和谐的物我关系以及通达的生L

乐M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之一K李泽厚T中L

国古代思想史论U一书曾将中国文化定性为L乐感文化M他说V论语U首章首句便是C学而时习之CLTW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X不亦悦乎CK孔子还反复说C发奋忘食C乐以忘忧C不知老之将至云耳XWC饭疏食饮水C曲肱而枕之C乐亦在其中矣K这种WX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C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C成为一种文化JJ

DFE&8#$%’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K在中国古代诗人M

良友C实觏怀人K欢心孔洽C栋宇惟邻K移居U其MT一V昔欲居南村C非为卜其宅K闻多素心人C乐与L数晨夕K四O生活闲适之乐K如T归去来兮辞U园MVL眄庭柯以怡颜M答庞参军U衡日涉以成趣MCLNTVL门之下C有琴有书K载弹载咏C爰得我娱M等等K

除此之外C还有三类L乐M是陶渊明反复吟咏的C在他的诗文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K其一是饮

酒之乐K陶渊明自称L平生不止酒C止酒情无喜M

中C陶渊明堪称是乐感文化的代表者C梁启超称其

D!E&8!I#’为L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M林语堂视之CD#E&8F!

止酒U酒是构成他生命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K&T’C

陶诗中写到L酒M字的有R除少数篇目C$处之多C如T饮酒U其二十V但恨多谬误C君当恕醉人M流LC露出一种避祸心态N再如T述酒U篇C评家多认为是影射桓玄O刘裕用毒酒完成篡权之事N其余大部分饮酒诗都是表现饮酒之乐K有的着重表现饮酒心

中C的确始终贯穿着一种L乐M的精神K

翻开陶集C乐M欢M欣M喜M笑MLOLOLOLOLO怡M悦M一类的字眼触目可见C此外C没有使用LOL

这些字眼而描写心中快乐感受的句子也不在少数C它们共同构成了陶渊明诗文的情感基调K就具体内涵而言C这些L乐M可分为以下几种V

一O回归故园之乐K如T归去来兮辞U乃瞻衡VL宇C载欣载奔K归园田居U久在樊笼里C复得返MTVL自然K二O天伦之乐K如T和郭主簿U弱子戏我MVL侧C学语未成音K此事真复乐C聊用忘华簪K庚子MT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U一欣侍温颜C再喜VL见友于K三O邻里相处之乐K如T答庞参军U我求MVL

态的轻松愉悦C如T时运U挥兹一觞C陶然自乐KVLM

读Y山海经Z其一V欢然酌春酒C摘我园中蔬KTULM

更多的则是表现饮酒的深层意趣K汉末以来C文人饮酒之风甚盛C好饮之人不可胜数K但是同样的饮却往往有着不同的人生底蕴K例如C阮籍酒行为C

是借饮酒来避祸全身C宣泄痛苦N刘伶的饮酒更多放浪形骸O佯狂任诞的意味N至于石崇等人C则是将饮酒视为声色犬马一类的世俗享乐C终日纵情相竞豪奢K而陶渊明则是像其外祖孟嘉一游宴C

样C从饮酒中体味到L渐近自然M之乐K陶渊明T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U记载了孟嘉对饮酒

的理解V桓’温尝问君V酒有何好C而卿嗜之[L&WX

收稿日期ED!$$FG$HGF

作者简介刘蔚女C江苏徐州人C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KDE&F%I#J’C

万方数据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

活压力+放松心情+平衡心态有一定的好处#陶渊家中遭遇了明便经常喜欢玄想#如他--岁那年%

一场大火%所有房屋化为灰烬%全家只能暂栖于舫舟之中#面对这种悲惨的情况%陶渊明的思绪却逐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渐飘到了古太平时代%’天&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这一番玄想使他/(3%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这种玄想或许有些自’#化解了当下的痛苦%又重新唤起了生活的热情%

无所先#&也是描写了饮酒给人带来的遗落世累+反朴归真的乐趣#王瑶先生指出!’以酒大量地写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的%确实渊明为第一

人#&

,-./012-3更确切地说%用诗文阐释饮酒之乐的%渊明诚为第一人#

其二是思维之乐#思维是人类最自由的一种活动%它可以突破形体的局限+时空的局限%使主体实现精神的’逍遥游&#陶渊明的诗文中便经常表现这种富有文人情趣和智慧色彩的欢乐#这种’

乐&具体还有三种内涵!一+读书之乐#如(读4山海经5)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6&诗人通过读书%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神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确感到乐莫大焉#这种精神快乐远高于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所以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7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3二+创作之乐#创作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充满艰辛的%同样也可以带来快乐%因为每一次创作都是一种新的生命体验%都能带来一次心灵震撼%使诗人的个性更为自由%

精神更为深邃%情趣更为丰富#陶渊明深谙创作三昧%他反复强调’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3%’既醉之后%辄题数句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辄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饮酒)小序3#可以看出%陶渊明创作的目的是自娱%没有任何功利性7而他创作的方式是让情志自然流露%从不刻意苦吟雕琢%所以%他从创作中得到的是思维活跃+情感宣泄的极大快乐%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3%’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移居)3等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愉悦的心境#万 三方数据

+玄想之乐#所谓玄想%就是通过想我欺骗+自我麻痹的倾向%但是不可否认%它有的时候也会焕发出理想的绚丽光彩#陶氏最伟大的玄想结果是桃花源%清人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五评曰!’

设想甚奇%直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使人神游于黄+农之代#&

,8.这一片诞生在诗人头脑中的乐土%美丽富饶+宁静祥和%尽管具有一些乌托邦的色彩%但是%它给生活在痛苦现实中的人带来了希望和欢乐#它不仅是陶渊明自己心灵的栖息地%甚至也成了许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其三是劳动之乐#这是陶渊明发现的最独特也最有价值的一种乐趣#在中国古代社会%士阶层一直比较轻视体力劳动#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发出’鄙哉樊须&的论断%主张士人应以济世安民为理想%而不该对耕种产生兴趣7到了魏晋时期%名士们崇尚挥麈清谈%连日常的实际事务都不愿料理%他们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耻辱%更不可能从中体会到欢乐#如谢灵运(斋中读书)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已疲%耕稼岂云乐#&就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然而%陶渊明的表现与时人迥异#陶氏的家境比较贫寒%为了生计%他青年时代就曾躬耕%以养家活口7在弃官归隐之后%陶渊明经过反复思考%

更是坚定了自食其力的人生原则#无怪清人评道!’后人美靖节曰

不知靖节乐在躬耕也#&

,9.

劳动使诗人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并成为他生活中所有快乐的一个支点#正如钟惺所云!’

陶公山水朋友诗文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中一段忧勤讨出#&

,:.懂得劳动%才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其他乐趣%这也是渊明之乐最光辉的一种内涵#

以上%我们在文字层面上分析了陶渊明诗文中’乐&的具体内涵#它们涉及的范围之广+在作品

:;

中出现的频率之高!都足以说明!乐#已经成为陶

第一!乐#是摆脱了世俗名利%超越了物质欲

初唐诗人王绩曾说&陶生云&富贵非吾愿!

*+,-./012吾意$适意#是庄子最早提出的一种快乐#

正是

他从此不愿再矫性以适俗!而是真正明幡然醒悟!

确立了自适其适的人生道路$

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感士不遇赋5尽管#-32在世俗人的眼中!陶渊明衣食不足的田园生活毫如萧统3陶渊明传5记载&江州刺史无欢乐可言!

*;,

奈何自苦如此8但是陶渊明丝毫不以为苦!他(#

的欢乐是檀道济之流无法理解的!它不是由某种感性对象引起的感性愉悦!而是一种超越了对功观$庄子极重视个体生命!崇尚天性自由!他认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天性和喜好!不能扭曲和戕害!

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快乐77逍遥游6因此他强烈地批判那些

陶渊明是个率真%简旷之人!他酷爱自然与自由!自称

陶渊明的出仕行为主要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非出自内心真正的需求!所以!一旦付诸实施!他便有了痛苦的感觉$陶诗凡作于官任期间的!都是以抒发心中的矛盾痛苦为基调$如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5&

方数据52!原来

名富贵的庸俗追求之后%超越了人生利害之后而达到的内心的幸福和满足$如3归园田居5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虽然庄稼的长势不好!耕作也非常辛苦!但是!这些并不令陶渊明感到痛苦!不违己愿!亦即适意适志!给他带来一种人格独立完整%身心和谐统一的欢乐!这才是高度%持久的欢乐$

第二!

西方思想家罗素说&

趣$#

*/9,-./992陶渊明对污浊仕途金刚怒目!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留给后人一个愤世嫉俗的形象$但是!当他与世俗决裂!回到田园中生活时!却表现出非常友善热情的一面!他与周围的人和物都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并从这种关系中感受到莫大的欢乐$

首先来看陶渊明与亲人的关系$陶渊明的家庭观念很重!他对亲人的感情真挚而浓烈$邱嘉穗3东山草堂陶诗笺5卷三云&

余读’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及’久游恋所生(与夫3悲从弟5%3祭程氏妹5诸诗文!而知公之真孝友6读3责子5%3告子俨等书5及’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等句!而知公之真慈爱$#

*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3杂诗5其四2$清人温汝能评曰&

语语质!语语真!有此真

乐!便可纵饮忘忧!此渊明所以甘于隐遁而不悔

$%%&

其在斯欤

第三!乐#是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通达的思’想孕育而成的一种生存智慧,

对生活持悲观态度的人总是怨天尤人!感到生活中到处是痛苦!如孟郊)赠别崔纯亮*诗所写-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这种悲观的心态会使境遇更差!并造成恶性宽

其次来看陶渊明与邻里的关系,陶渊明认为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有了这’()!种博爱的胸怀!他与邻里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和睦的氛围中!度过一个个快乐的日子,试看下列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人快乐与否同他的生活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善于从细节中发现乐趣!

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三+钟秀评曰-’全是民胞物与之胸怀!无一毫薄待斯人之意,恍然见太古!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陶渊明与邻里之间形成了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无疑又增加了他的快乐,陶渊明有一首)归鸟*诗-’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返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这首诗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一只重返故林的归鸟!与众侣谐鸣!悠然自乐,陶渊明就是那只快乐的归鸟!对于他来说!友情是另一条欢乐的源泉,

再次来看陶渊明与物的关系,罗素说-’对于无知觉的事物发生兴趣!从构成每日快乐的因素讲!虽不及对同胞友善的兴趣那么珍贵!但仍是很

重要的,#

$%/&(0%/%+陶渊明对万物都怀着友善的兴趣!在他笔下!景物都是生机勃勃的!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那么!这些景物给人的心理感受就是惬意和愉悦的,如’邈邈暇景!载欣载瞩#()时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1山海经2*其一+,正如王羲之)兰亭诗序*所说’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诗人体会到的是一种神与物游的快乐,

庄子云-’与人和者!谓之人乐3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4外篇4天道*+渊明之乐正是建立在与人和5与天和的基础之上,朱光潜说-’渊明打破了现在的界限!也打破了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以及人与我的分别都已化除!只是一团和气!普运周流!人我物在一

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

$%6&(0.78+

诚可谓精辟之言,

万 

方数据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快乐,且看)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

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描写了读书会意之乐5听鸟鸣之乐5享受凉风之乐!

一篇之中三致意!寻常小事生乐感,在有生的日子里!陶渊明总是以一种快乐的姿态去做事情!如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自祭文*+,这种无往而不乐的人生态度是可取的!

它能把平淡粗糙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陶渊明的快乐是由乐观而生!更是由达观而生,人的情感中不可能没有苦和悲5怨和愤!陶渊明也不例外,分析起来!他的心中有三层痛苦-一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忧生之嗟!如)杂诗*其三-’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二是光阴流逝而壮志未酬的苦闷!如)杂诗*其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三是生活贫困带来的烦恼!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但陶渊明的可贵之处是!他并未陷入这些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善于用通达的思想把痛苦一层层地化解!

使生命快速恢复到欢乐状态,首先!化解对死亡的恐惧,陶渊明经常思索宇宙人生的变化问题!逐渐悟到生与死犹如寒暑代谢!实乃自然规律!’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饮酒*其一+,在这个规律的支配下!人总是要死去!’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连雨独饮*+,所以!人类只不过是宇宙间的匆匆过客!’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杂诗*其七+!

死亡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回家!’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杂诗*其七+!那么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

陶渊明用这样一种平9%

静超然的态度直面人类最大的恐惧!!死亡

渊明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世风浇薄

感士不遇赋$正直之士不可能在仕易进之心()#*&途上有所作为

一层

参-考

过人处,其于死生祸福之际

云壤之隔&大凡躁者处常如变

-./0

静者处变如常

存智慧

反应

陶渊明把他的快乐大量地写入诗文

-.20)312/*抒发’郊居闲适之趣(的

肇自陶诗&除此之外

-.40)31*者九百首&再如北宋邵雍

-.50)3/226*只管说乐

文同样也可以载乐

献0

约霍勒斯:利物雷特图书公司.北京,中国工人96/年版译7出版社

李泽厚7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版社

林语堂7生活的艺术-台北,金兰文化出版社

本7

钟惺%谭元春7古诗归-清刻本7-5007

王绩7王无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萧统7陶渊明传-李公焕7笺注陶渊明集卷末-四部丛刊-90707=0

影印宋巾箱本7

英0伯特兰:罗素7快乐哲学-王正平%杨承滨据美国纽-.>0-780

温汝能纂集7陶诗汇评卷四-清嘉庆写刻本707-..0

颜延之7陶征士诔-文选卷2四部丛刊影印宋刊本77;-07-.10=0

书局

方勺7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

朱熹7朱子语类7卷.北京,中华书局

JJNSV@ABCDEFAAFBGBHFAFIKGLLHADMMOFPBQGFRPGATHAUMWFDBXY

Z[\]^_

)

,w}+

,JJ_}V7+

责任编辑,邵迎武0-

万方数据 

;/

陶渊明诗文中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刘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2,28(3)0次

1.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9942.梁启超 梁启超学术论著·文学卷 19983.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19864.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 19985.邱嘉穗 东山草堂陶诗笺

6.张潮.卓尔堪.张师 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三7.钟惺.谭元春 古诗归8.王绩 王无功文集 19879.萧统 陶渊明传

10.伯特兰·罗素.王正平.杨承滨 快乐哲学 199311.陶诗汇评卷四12.钟秀 陶靖节记事诗品13.朱光潜 诗论 199814.颜延之 陶征士诔15.张戒 岁寒堂诗话 198316.方勺 泊宅编 198317.朱熹 朱子语类 1986

1.期刊论文 黄中习 陶渊明诗文英译的力作——读谭时霖《陶渊明诗文英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4)

谭时霖先生的译法灵活,重在忠实,贵在传神,译文近似而流畅.译文措辞有力,用词精练,平易朴实,耐人寻味,风格切合原文.译者考证严谨,用注详尽,译文和注释有不少独到见解.译本不仅是陶渊明诗文英译的力作,而且是一部文化翻译的好译作.

2.期刊论文 陈春平.Chen Chunping 陶渊明诗文

陶渊明诗文

3.学位论文 金龙 陶渊明诗文的生命体验 2004

陶渊明的诗文是生命体验的精华.陶渊明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智慧、诗意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对自身生命存在进行感受、体悟、想象、思考,其作品是作者心灵世界、生命理念的艺术化展现.该文试图以新锐的眼光,穿透文学与作家潜意识的内在关系,强调文学是创作主体心灵世界的写照和生命体验的结晶.在陶渊明一生历程中,对贫困的体验、对自然的体验、对爱情的体验、对亲情的体验、对友情的体验、对生死的体验,都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生命体验是陶渊明诗文的灵魂,是解读陶渊明诗文中最关键的东西,是陶渊明个性特色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至情至性、本色率真、品性高洁之士;他既是诗人,是作家,也是一位充满睿智的哲人.他的诗文创作不仅反映了东晋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真实面影,更主要的是展示了他的心灵世界,记载了他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种种感受体验以及对生命行将消亡的深刻思辨,表达了他对人生问题的敏锐关注与哲学思考.

4.期刊论文 李华 “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说及其研究综述 -江西社会科学2000(3)

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逐步深入,不断开拓新领域,其中,陶渊明以诗文传世思想便是这新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动向。魏正申先生在其研陶系列著作中,反复阐述了陶渊明具有“以诗文传世思想”。魏氏指出,陶渊明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在政治上“欲有为而不能”,遂毅然弃官归田,转志从文、并以诗文传世。这种思想是以立德立言为大志,是儒家积极人世的表现。陶渊明“以涛文传世思想”说,在陶学研究中引起了众多陶学家和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他们运用其学术内涵重新解释陶渊明,对诗文传世说有了新的拓展,并进一步得补充和完善,使

陶学研究出现了新气象。

5.期刊论文 王伟康.Wang Weikang 诗文与醇酒的完美结合——陶渊明咏酒之作赏论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陶渊明是古代大量创作咏酒诗文的开拓者和第一人.其作品与醇酒完美结合,内蕴丰富:借咏酒诗文言志抒怀;表现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慨和鞭挞;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流露;展示农村的恬美静穆及诗人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心境;描述与亲友乡邻之间的情谊;以酒浇愁、避世,寻求解脱.陶渊明真正将酒作为表现人精神世界的主要意象,完成了使酒这一客观外在之物转化为主观心灵内在之物的嬗变过程.他的咏酒诗文对后世作家和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6.期刊论文 李武平 抓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开展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论坛2008(8)

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文既有美丽和谐的自然风光又有朴实真率的社会生活风光,无处不体现着诗人真率坦诚的生活态度,热爱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高尚情操.文章阐述了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对开展审美教育的作用.

7.学位论文 张树峰 南宋陶渊明批评 2007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及历史地位“至宋而极”。宋人不仅发现了陶渊明及其诗文的价值,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之做出解读,使得对陶渊明的批评研究成为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非常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学现象。继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大家对陶渊明及其诗文进行品评后,南宋文人基于特殊的时代境遇与文化思想背景,从各个角度研陶、评陶,一方面大大提高和丰富了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认识,使得这种理论批评进一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确立了陶公人品和文品的经典地位。因此,南宋陶渊明批评在评陶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由于南、北宋在朝代上的延续性,学人习惯上将两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说,这样固然有利于对这一评陶史上的高潮阶段有相对完整的认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二者在时代特色及评陶成果、特点上的不同。因此本文立足于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出发,去探究和索解陶渊明及其诗文在这个时期被做出怎样的解读,同时努力去发掘这种阐释背后的特殊意义以及它与南宋的时代精神、诗学精神的共通之处。总起来说,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是对南宋前陶渊明批评研究的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回溯。陶渊明及其诗文由晦到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南北朝的颜延之到北宋的苏黄,这其间不断的渐进和累积,虽然难免有粗漏和有失偏颇之处,但最终奠定了陶学发展的基础,为南宋崇陶、论陶的高潮做好了资料上和理论上的双重准备。

其次,是对南宋陶渊明批评的内容及美学评价的具体阐释。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重心,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南宋评陶的内容进行展现:一是南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的批评研究,主要从其对陶公隐逸行为的评判、哲学思想归属的论争及襟怀性情的全面开掘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全面地再现南宋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认识与评价。二是南宋文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批评研究,从其对陶集版本的考订和集注,对陶作艺术表现的深入透析,到确立陶诗的经典地位,这其间既有深刻而理性的认识,又有理学思潮影响下不合情理的拔高,是南宋评陶特点之一,也是其有争议之处。三是对南宋陶渊明批评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和陶、拟陶风潮的总结评述。

最后,对南宋陶渊明批评兴盛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就原因而言,主要从南宋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及文学的发展状况来寻求根源,挖掘出潜藏在背后的一系列历史的、社会的、文化思想的以及文学本身的因素。同时,对其所表现出的外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

8.期刊论文 保静 试论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接受 -东京文学2009(5)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诗人.自唐代起,他就不断受到丈人们的倾慕和推重.随着一代代人的阐释与解读,其诗被一代代丈人渐渐推到了经典位置.本文就是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陶渊明及其诗文接受的原因.

9.期刊论文 沈文凡.钟静 心存忠义心处闲逸--论陶渊明诗文创作体现的儒道精神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

儒道思想互补是陶渊明的主要思想倾向.陶渊明将儒家的入世见功和道家的自然任化互补整合,达到了和谐自适,又随着生存际遇和人生选择的不同,后来略显道家精神.两种思想在陶渊明身上不相矛盾,是一种忧患意识和自由精神的互融.这种精神具体体现在回归自然的人生观和委运任化的生死观中.

10.期刊论文 李显根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zsfdxxb-zxsh20020301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相关内容

  • 古诗文默写a
  • 201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名句默写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晏殊<浣溪沙>的" , "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 ...

  • 让古诗文为你的作文添彩
  • 让古诗文为你的作文添彩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花了很时间背诵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许多同不背诵古诗文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能够对付考试中的几个默写填空题,这不免让人感到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古诗文中还有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我们要从写作这一角度去认识古诗文的作用,让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走进我们的作文,为我们的作 ...

  • 陶渊明诗文中鸟的意象分析
  • 第7卷第2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1.7NO.2 2006年5月 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 May.2006 陶渊明诗文中鸟的意象分析 孙志璞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

  • 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
  • 运用想象力学习古诗文 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黄乘浪 摘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学习的能力.本文从古诗文教学方面阐述了怎样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来学习,从抓题眼到悟内涵,由浅入深地分析,颇能给人一番启发. 关键词:古诗文 引导 想象 理解 培养学生的想象 ...

  • 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
  • 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高建新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 ...

  • 粤教版必修一[归园田居(其三)]WORD说课稿
  • 一.说教材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归 ...

  • 沉浸经典诗文,喜迎中秋佳节职校
  • 民和县职业技术学校 "沉浸经典诗文,喜迎中秋佳节" 古诗文朗诵比赛计划主办单位:校工会 承办单位:团 委 时间:2012 年 9 月 26 日民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关于举办 "沉浸经典诗文 喜迎中秋佳节 "古诗文朗诵 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民族 ...

  • 2012年至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 [荷专题]教案
  • <荷专题>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 学习咏荷诗文,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的领悟 能力 3. 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 2. 创作以"荷&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