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际冲突

关于冷战与利益的思考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后感

亚太研究院 2012级 12351034肖何盛

小约瑟夫·奈教授的这部著作,主要通过三个层次分析法(个人、国家、国际关系)和反事推理法,深入剖析了自20世纪以来的国际冲突,并对未来的世界秩序提出了构想。而冷战那一节,个人觉得是最精彩,同时也是作者下笔墨最多的一节。因此,有感而发,写写自己对这一方面的看法。

利益与冷战的起源

在《理解国际冲突》一书中,根据小约瑟夫·奈的三个层次分析法,冷战的发生,在于斯大林的偏执狂和杜鲁门对美国孤立主义的担心(第一层次),苏联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美苏间沟通的减少(第二层次),二战后世界两大阵营的确立(第三层次)。

小约瑟夫·奈引用了一个观点,“自由民主国家间不会发生战争”,个人觉得这个观点不太科学。正如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冷战也不例外。我们不妨试用一下小约瑟夫·奈的反事推理法。假如,苏联是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冷战还会发生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意识形态并不是导致冲突的最根本因素。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和韩国会为竹(独)岛而剑拔弩张,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与中国也因珍宝岛

问题而大打出手。当切身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意识形态也只能退居二线。

同理,冷战的发生也是如此。二战时期,美苏有着共同的敌人,也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因而即使意识形态对立也能成为盟友。但当战争结束后,共同的利益没有了。相反,为了争夺全球影响力,美苏成了相互之间的利益对手,更不用说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了。冷战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

利益与冷战的发展

冷战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是核战争,这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我尝试从利益的角度去解释,与小约瑟夫·奈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两国之间存在着核的恐怖平衡,如果发生核战争,无论谁胜谁负,都必须承受核打击之痛。所以,发动世界大战或核战所付出的代价,比收获的利益要大得多。因此尽管美苏冷战在继续,削减军备的谈判却没有停止。

另外,想补充一下个人观点。冷战,或者有利于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利益。正是由于两大势力的对立,在潜在的战争威胁中,小国为求自保,往往会依附于其中一方。这样子,美苏两国便可以从其依附国中获取利益,如其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控制权。例如北约便成了美国的爪牙,其影响力至今仍存在。

反过来看,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共同敌人,苏联解体了。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资本主义世界内部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利益的分

化。欧共体进一步发展为欧盟,谋求在政治上摆脱美国的阴影。日本在经济上也不再对美国惟命是从,90年代以来日美经济摩擦不断。这对于美国而言,其利益相对减少了。因此,个人觉得,在冷战中,美苏间或者存在着某种利益上的默契,控制着冷战的程度。

后冷战时代与中国利益

小约瑟夫·奈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迅速发生的权力转移,是大国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我比较认同这一观点。正如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权利的相对上升以及随之而来的冷战。而现在,权利向崛起中的中国转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经济权力,还是政治权力。

后冷战时代,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意识形态的对立缓和了,中国可以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和交流。就连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也加入了世贸,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确立,世界市场在这个时期已完全成型。

然而,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中国面临的压力并不比冷战时期要小。以美日为首的C型包围圈仍然存在,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有增无减。在后冷战时代,中国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因为,冲突的本质是对利益的竞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冲突控制在中国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个人觉得,要减少冲突,要做的并不只是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因为正如小约瑟夫·奈所言,不断深化的经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缓解冲突,但也容易被他国的经济武器所牵制。例如当今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不就经常对某些敌对国家实施经济和贸易制裁吗?

要缓解,或者说要掌握冲突的控制权,关键是要使他国有求于中国。例如沙特等中东国家和美国的关系。美国自称为自由世界的捍卫者,却不敢对君主专制色彩极为浓厚的沙特说三道四,甚至称其为盟友。原因何在?美国对沙特出口的石油颇为依赖。美国有求于沙特,虽然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但为了自身利益也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也可以借鉴一下。例如在稀土问题上,在对外经济援助或投资问题上,不只是一味地输出,更要抢占国际话语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司马迁在两千年前就看透了“利”的作用。当今世界,冷战虽已成为历史,但冲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不可避免,所以我们不应该害怕冲突,而是应该多想想,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

关于冷战与利益的思考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后感

亚太研究院 2012级 12351034肖何盛

小约瑟夫·奈教授的这部著作,主要通过三个层次分析法(个人、国家、国际关系)和反事推理法,深入剖析了自20世纪以来的国际冲突,并对未来的世界秩序提出了构想。而冷战那一节,个人觉得是最精彩,同时也是作者下笔墨最多的一节。因此,有感而发,写写自己对这一方面的看法。

利益与冷战的起源

在《理解国际冲突》一书中,根据小约瑟夫·奈的三个层次分析法,冷战的发生,在于斯大林的偏执狂和杜鲁门对美国孤立主义的担心(第一层次),苏联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美苏间沟通的减少(第二层次),二战后世界两大阵营的确立(第三层次)。

小约瑟夫·奈引用了一个观点,“自由民主国家间不会发生战争”,个人觉得这个观点不太科学。正如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冷战也不例外。我们不妨试用一下小约瑟夫·奈的反事推理法。假如,苏联是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冷战还会发生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意识形态并不是导致冲突的最根本因素。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和韩国会为竹(独)岛而剑拔弩张,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与中国也因珍宝岛

问题而大打出手。当切身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意识形态也只能退居二线。

同理,冷战的发生也是如此。二战时期,美苏有着共同的敌人,也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因而即使意识形态对立也能成为盟友。但当战争结束后,共同的利益没有了。相反,为了争夺全球影响力,美苏成了相互之间的利益对手,更不用说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了。冷战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

利益与冷战的发展

冷战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是核战争,这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我尝试从利益的角度去解释,与小约瑟夫·奈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两国之间存在着核的恐怖平衡,如果发生核战争,无论谁胜谁负,都必须承受核打击之痛。所以,发动世界大战或核战所付出的代价,比收获的利益要大得多。因此尽管美苏冷战在继续,削减军备的谈判却没有停止。

另外,想补充一下个人观点。冷战,或者有利于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利益。正是由于两大势力的对立,在潜在的战争威胁中,小国为求自保,往往会依附于其中一方。这样子,美苏两国便可以从其依附国中获取利益,如其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控制权。例如北约便成了美国的爪牙,其影响力至今仍存在。

反过来看,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共同敌人,苏联解体了。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资本主义世界内部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利益的分

化。欧共体进一步发展为欧盟,谋求在政治上摆脱美国的阴影。日本在经济上也不再对美国惟命是从,90年代以来日美经济摩擦不断。这对于美国而言,其利益相对减少了。因此,个人觉得,在冷战中,美苏间或者存在着某种利益上的默契,控制着冷战的程度。

后冷战时代与中国利益

小约瑟夫·奈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迅速发生的权力转移,是大国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我比较认同这一观点。正如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权利的相对上升以及随之而来的冷战。而现在,权利向崛起中的中国转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经济权力,还是政治权力。

后冷战时代,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意识形态的对立缓和了,中国可以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和交流。就连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也加入了世贸,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确立,世界市场在这个时期已完全成型。

然而,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中国面临的压力并不比冷战时期要小。以美日为首的C型包围圈仍然存在,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有增无减。在后冷战时代,中国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因为,冲突的本质是对利益的竞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冲突控制在中国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个人觉得,要减少冲突,要做的并不只是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因为正如小约瑟夫·奈所言,不断深化的经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缓解冲突,但也容易被他国的经济武器所牵制。例如当今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不就经常对某些敌对国家实施经济和贸易制裁吗?

要缓解,或者说要掌握冲突的控制权,关键是要使他国有求于中国。例如沙特等中东国家和美国的关系。美国自称为自由世界的捍卫者,却不敢对君主专制色彩极为浓厚的沙特说三道四,甚至称其为盟友。原因何在?美国对沙特出口的石油颇为依赖。美国有求于沙特,虽然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但为了自身利益也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也可以借鉴一下。例如在稀土问题上,在对外经济援助或投资问题上,不只是一味地输出,更要抢占国际话语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司马迁在两千年前就看透了“利”的作用。当今世界,冷战虽已成为历史,但冲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不可避免,所以我们不应该害怕冲突,而是应该多想想,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


相关内容

  •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
  •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读书笔记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是哈佛大学杰出服务教授小约瑟夫·奈和他的学生戴维·韦尔奇教授的著作,奈教授曾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并担任过卡特政府的副国务卿帮办.克林顿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以及情报委员会主席.韦尔奇教授是 ...

  •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国际私法
  •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国际私法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国际私法 第一章 国际私法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私法的名称.定义和调整对象. 理解:国际私法的国内法渊源和国际法渊源. 熟悉并能够运用:国际私法规范.国际私法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方法.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界定. 考试内容 ...

  •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1
  •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结合时事,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2.了解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国际合作的学习,激发起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过程与方 ...

  • 论国际私法的性质_兼评_国内法_论者的主要观点
  • 总第98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年5月JournalofGansuInstitut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GeneralNo.98May.,2008 论国际私法的性质 ---兼评"国内法"论者的主要观点 金 明 (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

  • 第五章国际私法的主体
  • 第五章 国际私法的主体 学习目的与要求     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自然人国籍和住所的冲突及其解决: 法人国籍.住所.营业所的确定: 外国法人的认可: 国家及其财产的豁免制度. 了解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法律特征.正确理解关于确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优惠待遇制 ...

  •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在全球中的传承与发展
  •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在全球中的传承与发展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历史学 2009031206 张绪云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 ...

  • 国际私法内容总结
  • 1.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即涉外民事关系,又称国际民事关系,即指在民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据以产生的法律事实等因素中至少有一个为外国因素的民事关系. 2.我国国际私法的范围:a.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范 b.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规范 c.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 我国在国际私法范围问 ...

  • 对_文明冲突论_的批判与思考_袁小红
  • 法制建设 理论探索 2004年第4期 对 文明冲突论 的批判与思考 袁小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海淀区 100871) 摘要 塞缪尔 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 是冷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理论, 它反映了冷战后美国政治精英对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新思考.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是过分夸大了文明的 ...

  • 4.3放眼世界
  • 4.3 放眼世界 第 一 课 时 世界文明 千姿百态 文明对话,平等包容 备课:八年级政治组 课型:新课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开拓全球视野, 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懂得每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独特价值 ...